《北史》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史 作者:李大师、李延寿 | 书号:10199 时间:2017/3/26 字数:17720 |
上一章 五卷 下一章 ( → ) | |
景穆十二王上 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 ![]() ![]() ![]() ![]() ![]() ![]() 长子安寿袭爵,孝文后赐名颐。累迁怀朔镇大将。都督三道诸军事北讨,诏征 赴京,勖以战伐之事。对曰:“当仰杖庙算,使呼韩同渭桥之礼。”帝叹曰:“壮 哉王言,朕所望也。”未发,遭⺟忧,诏遣侍臣以金⾰敦喻,既殡而发。与陆睿集 三道诸将议军途所诣。于是中道出黑山,东道趣士卢河,西道向侯延河。军过大碛, 大破 ![]() ![]() 颐弟衍,字安乐,赐爵广陵侯,位梁州刺史。表请假王,以崇威重。诏曰: “可谓无厌求也,所请不合。”转徐州刺史。至州病重,帝敕徐成伯乘传疗疾。差, 成伯还。帝曰:“卿定名医。”赉绢三千疋。成伯辞,请受一千。帝曰:“《诗》 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以是而言,岂惟三千疋乎?”其为帝所重如此。后 所生⺟雷氏卒,表请解州。诏曰:“先君余尊之所厌,《礼》之明文。季末陵迟, 斯典或废。侯既亲王之子,宜从余尊之义,便可大功。”后卒于雍州刺史,谥曰康 侯。 衍 ![]() 子暢,字叔暢,从孝武帝⼊关,拜鸿胪,封博陵王。大统三年东讨,没于阵。 子敏,嗜酒多费,家为之贫。其婿柱国乙弗贵、大将军大利稽祐家赀皆千万, 每营给之。敏随即散尽,而帝不之责。贵、祐后遂绝之。位仪同三司,改封南武县 公。 暢弟融,字叔融,貌甚短陋,骁武过人。庄帝谋杀尔硃荣,以融为直阁将军。 及尔硃兆⼊洛,融逃人间。后从孝武⼊关,封魏兴王,位侍郞、殿中尚书。 衍弟钦,字思若,位中书监、尚书右仆 ![]() ![]() ![]() ![]() ![]() ![]() 子子孝,字季业,早有令誉。年八岁,司徒崔光见而异之,曰:“后生领袖, 必此人也。”孝武帝⼊关,不及从驾。后赴长安,封义 ![]() 子孝美容仪,善笑谑,好酒爱士,缙绅归之,宾客常満,终⽇无倦。 ![]() 京兆王子推,太安五年封,位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大将。子推 ![]() 子太兴袭,拜长安镇大将。以黩货削除官爵。后除秘书监,还复前爵,改封西 河。转守卫尉卿。初,太兴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乞求病愈, 名曰散生斋。及斋后,僧皆四散,有一沙门方云乞斋余食。太兴戏之曰;“斋食既 尽,唯有酒⾁。”沙门曰:“亦能食之。”因出酒一斗,羊脚一只。食尽,犹言不 ![]() 子昴,字伯晖,袭,薨。 昴子忄 ![]() ![]() 昴弟仲景, ![]() ![]() ![]() ![]() ![]() ![]() 仲景既失 ![]() ![]() ![]() ![]() ![]() ![]() ![]() ![]() ![]() 仲景弟暹,字叔照。孝庄初,除南兗州刺史。在州猛暴,多所杀害。元颢⼊洛, 暹据州不屈。庄帝还宮,封汝 ![]() ![]() ![]() 太兴弟遥,字太原,有器望。以左卫将军从孝文南征,赐爵饶 ![]() 时冀州沙门法庆既为妖幻,遂说 ![]() ![]() 初,遥大功昆弟皆是景穆之孙,至明帝而本服绝,故除遥等属籍。遥表曰: 窃闻圣人所以南面而听天下,其不可得变⾰者,则亲也尊也。四世而缌服穷, 五世而袒免,六世而亲属竭矣。去兹以往,犹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 又《律》云议亲者,非唯当世之属亲,历谓先帝之五世。谨寻斯旨,将以广帝宗, 重盘石。先皇所以变兹事条,为此别制者,太和之季,方有意于吴、蜀;经始之费, 虑深在初;割减之起,暂出当时也。且临淮王提分属籍之始,⾼祖赐帛三千疋,所 以重分离。乐良王长命亦赐缣二千疋,所以存慈眷。此皆先朝殷勤克念,不得已而 然者也。 古人有言“百⾜之虫,至死不僵”者,以其辅己者众。臣诚不 ![]() 臣去皇上虽是五世之远,于先帝便是天子之孙。⾼祖所以国秩禄赋,复给⾐食, 后族唯给其赋,不与⾐食者, ![]() 诏付尚书博议以闻。尚书令任城王澄、尚书左仆 ![]() 遥弟恆,字景安,耝涉书史。恆以《舂秋》之义,为名不以山川,表求改名芝。 历位太常卿、中书监、侍中。后于河 ![]() 济 ![]() ![]() 子郁,字伏生,袭。位开府,为徐州刺史。以黩货赐死,国除。 长子弼,字邕明,刚正有文学,位中散大夫。以世嫡,应袭先爵。为季⽗尚书 仆 ![]() 晖业少险薄,多与寇盗 ![]() ![]() 晖业之在晋 ![]() ![]() ![]() 天保二年,从驾至晋 ![]() 晖业弟昭业,颇有学尚,位谏议大夫。庄帝将幸洛南,昭业立于阊阖门外,叩 马谏,帝避之而过。后劳勉之。位给事⻩门侍郞、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卒,谥曰 文侯。 郁弟偃,位太中大夫。 子诞,字昙首。初,诞伯⽗郁以贪污赐死,爵除。诏以诞,偃正妃子,立为嫡 孙,特听绍封。累迁齐州刺史。在州贪暴,大为人患。牛马骡驴,无不 ![]() 子抚,字伯懿,袭。庄帝初,为从兄晖业诉夺王爵。 偃弟丽,字宝掌,位兼宗正卿、右卫将军。迁光禄勋,宗正、右卫如故。时秦 州屠各王法智推州主簿吕苟兒为主,号建明元年,置立百官,攻 ![]() ![]() ![]() 拜雍州刺史,为政严酷,吏人患之。其 ![]() ![]() 子显和,少有节 ![]() ![]() 汝 ![]() 子逞,字万安,卒于齐州刺史,谥曰威。 逞子庆和,东豫州刺史,为梁将所攻,举城降之。梁武以为北道总督、魏王。 至项城,朝廷出师讨之,望风退走。梁武责之曰:“言同百⾆,胆若鼷鼠。”遂徙 合浦。 逞弟泛,字普安,自元士稍迁营州刺史。 ![]() ![]() 泛弟修义,字寿安,颇有文才。自元士稍迁齐州刺史。修义以齐州频丧刺史, 累表固辞。诏不许,听随便立解宇。修义乃移东城。为政宽和。迁秦州刺史。明帝 初,表陈庶人禧、庶人愉等,请宥前愆,赐葬陵域。灵太后诏曰:“收葬之恩,事 由上旨,籓岳何得越职⼲陈!” 在州多受纳。累迁吏部尚书。及在铨衡,唯事货贿,授官大小,皆有定价。时 中散大夫⾼居者,有旨先叙。上 ![]() ![]() ![]() 二秦反,假修义兼尚书右仆 ![]() ![]() 子均,位给事⻩门侍郞。后⼊西魏,封安昌王,位开府仪同三司。薨,赠司空, 谥曰平。 子则,字孝规,袭爵,位义州刺史。仕周为小冢宰、江陵总管。 子文都, ![]() 既而宇文化及立秦王浩为帝,拥兵至彭城,所在响震。文都讽侗遣使通于李密。 密乃请降,因授官爵,礼其使甚厚。王世充不悦,文都知之, ![]() ![]() ![]() 则弟矩,字孝矩,西魏时,袭祖爵始平县公,拜南丰州刺史。时见元氏将危, ![]() ![]() ![]() 矩次弟雅,字孝方,有文武⼲用。开皇中,历左领左右将军、集沁二州刺史, 封顺 ![]() 雅弟褒,字孝整,少有成人量。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爱养。善事诸兄。诸兄 议 ![]() 隋开皇中,拜原州总管。有商人为贼劫,其人疑同宿者而执之。褒察其⾊冤而 辞正,遂舍之。商人诣阙讼褒受金纵贼。隋文帝遣穷之,使者簿责褒何故利金而舍 盗。褒引咎无异辞。使者与褒俱诣京师,遂坐免官。其盗寻发他所。上曰:“何至 自诬?”褒曰:“臣受委一州,不能息盗,臣罪一也;百姓为人所谤,不付法司, 悬即放免,臣罪二也;无顾形迹,至今为物所疑,臣罪三也。臣有三罪,何所逃责! 臣又不言受赂,使者复将有所穷究,然则缧绁横及良善,重臣之罪,是以自诬。” 上叹异之,称为长者。 炀帝即位,拜齐郡太守。及辽东之役,郡官督事者前后相属。有西曹掾当行, 诈疾,褒杖之。掾大言曰:“我将诣行在所, ![]() 乐良王万寿,和平三年封,拜征东大将军,镇和龙。 ![]() 子忠,明帝时,复前爵,位太常少卿。孝武帝泛舟天泉池,命宗室诸王陪宴。 忠愚而无智, ![]() ![]() 广平王洛侯,和平二年封。薨,谥曰殇。无子,后以 ![]() 匡字建扶, ![]() 匡奏亲王及始籓、二籓王 ![]() ![]() ![]() ![]() ![]() 时宣武委政于⾼肇,宗室倾惮,唯匡与肇抗衡。先自造棺,置于听事,意 ![]() 自金行失御,群伪竞兴,礼坏乐崩,彝伦攸斁。⾼祖孝文皇帝以睿圣统天,克 复旧典。乃命故中书监⾼闾,广旌儒林,推寻乐府,以黍裁寸,将均周、汉旧章。 属云构中迁,尚未云就。⾼祖睿思玄深,参考经、记,以一黍之大,用成分体,准 之为尺,宣布施行。 暨正始中,故太乐令公孙崇辄自立意,以黍十二为寸,别造尺度,定律刊钟。 皆向成讫,表求观试。时敕太常卿臣芳,以崇造既成,请集朝英,议其得否。芳疑 崇尺度与先朝不同,察其作者,于经史复异,推造鲜据,非所宜行。时尚书令臣肇、 清河王怿等,以崇造乖谬,与《周礼》不同,遂奏臣芳依《周礼》更造,成讫量校, 从其善者。而芳以先朝尺度,事合古典,乃依前诏书,以黍刊寸,并呈朝廷,用裁 金石。于时议者多云芳是。唯⻩门侍郞臣孙惠蔚与崇扶同。二途参差,频经考议。 而尚书令臣肇以芳造。崇物故之后,而惠蔚亦造一尺,仍云扶。以比崇尺,自相乖 背。量省二三,谓芳一尺为得。而尚书臣匡表云,刘、孙二尺,长短相倾,稽考两 律,所容殊异,言取中黍,校彼二家,云并参差,折中无所,自立一途,请求议判。 当时议者,或是于匡,两途舛驳,未即时定。肇又云:“权斛斗尺,班行已久,今 者所论,岂逾先旨,宜仰依先朝故尺为定。” 自尔以后,而匡与肇厉言都坐,声⾊相加,⾼下失其常伦,尊竞无复彝序。匡 更表列,据己十是,云芳十非。又云:“肇前被敕旨,共芳营督,规立钟石之名, 希播制作之誉。乃凭枢衡之尊,藉舅氏之势,与夺任心,臧否自己,阿 ![]() ![]() 然匡职当出纳,献替所在,斗尺权度,正是所司。若己有所见,能练臧否,宜 应首唱义端,早辨诸惑,何故默心随从,不关一言,见芳成事,方出此语?计芳才 学,与匡殊悬,所见浅深,不应相匹。今乃始发,恐此由心,借智于人,规成虚誉。 况匡表云:“所据铜权,形如古志,明是汉作,非莽别造。”及案权铭“⻩帝始 祖,德布于虞;虞帝始祖,德布于新”若莽佐汉时事,宁有铭伪新之号哉?又寻 莽传,云莽居摄,即变汉制度。考校二证,非汉权明矣。复云“芳之所造,又短先 朝之尺。臣既比之,权然相合。更云“芳尺与千金堰不同。”臣复量比,因见其异, 二三浮滥,难可据准。又云“共构虚端,妄为疑似,托以先朝,云非己制”臣案 此欺诈,乃在于匡,不在于芳。何以言之? 芳先被敕,专造钟律,管籥优劣,是其所裁,权斛尺度,本非其事。比前门下 索芳尺度,而芳牒报云“依先朝所班新尺,复应下黍,更不增损,为造钟律,调正 分寸而已”检匡造时,在牒后一岁,芳于尔⽇,匡未共争,已有此牒,岂为诈也? 计崇造寸,积黍十二,群情共知。而芳造寸,唯止十黍,亦俱见。先朝诏书,以黍 成寸,首尾历然,宁有辄 ![]() ![]() 诏曰“可”有司奏匡诬肇,处匡死刑。宣武恕死,降为光禄大夫。又兼宗正 卿。出为兗州刺史。匡临发,帝引见于东堂,劳勉之。匡犹以尺度金石之事,国之 大经,前虽为南台所弹,然犹许更议。若议之⽇,愿听臣暂赴。帝曰:“刘芳学⾼ 一时,深明典故。其所据者,与先朝尺乃寸过一黍,何得复云先朝之意也?兗州既 所执不经,后议之⽇,何待赴都也。” 明帝初,⼊为御史中尉。匡严于弹纠,始奏于忠,次弹⾼聪等免官,灵太后并 不许。违其纠恶之心,又虑匡辞解, ![]() 匡屡请更权衡不已,于是诏曰:“谨权审度,自昔令典,定章⾰历,往代良规。 匡宗室贤亮,留心既久,可令更集儒贵,以时验决。必务权衡得衷,令寸籥不舛。” 又诏曰:“故广平殇王洛侯体自恭宗,茂年薨殒,国除祀废,不祀忽诸。匡亲同若 子,私继岁久,宜树维城,永兹盘石,可特袭王爵,封东平郡王。”匡所制尺度讫, 请集朝士议定是非,诏付门下、尚书、三府、九列议定以闻。太师、⾼ ![]() 匡每有奏请,尚书令、任城王澄时致执夺。匡刚隘,內遂不平。先所造棺,犹 在僧寺,乃复修事,将与澄相攻。澄颇知之,后将赴省,与匡逢遇,驺卒相挝,朝 野骇愕。澄因是奏匡罪状三十余条,廷尉处以死刑。诏付八议,特加原宥,削爵除 官。三公郞中辛雄奏理之。后特除平州刺史,徙青州刺史。寻为关右都督、兼尚书 行台。遇疾,还京。孝昌初,卒,谥曰文贞。后追复本爵,改封济南王。 第四子献袭,薨。子祖育袭。武定初,坠马薨。子勒叉袭。齐受禅,爵例降。 部分译文 元昂的弟弟仲景, ![]() ![]() ![]() ![]() ![]() 元仲景和 ![]() ![]() ![]() ![]() ![]() ![]() ![]() ![]() ![]() 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洛 ![]() ![]() ![]() 太兴的弟弟元遥,字太原,有器度和声望。他任左将军跟从孝文帝南征,被赐爵为饶 ![]() 当时冀州有位僧人叫法庆的能用妖幻之术,他以此劝说渤海人李归伯跟从他。李归伯全家都听从了他。于是,招募率领乡人,推举法庆当头领。法庆就封李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他自称为大乘。下令杀死一个人就可以当一住菩萨,杀十个人就可以当十住菩萨。又配了一种狂药,让人吃过以后,⽗子兄弟之间相互不认识,全以杀人作为⽇常事务。刺史萧宝夤派遣兼长史崔伯。。前去讨伐,在煮枣城打了败仗,崔伯。。战死。这些凶残之徒越加气盛,在各地毁灭寺院,杀戮僧人尼姑,烧焚佛经佛像。并说:“新佛出世,除去妖魔。”皇帝下诏派元遥为使持节、都督北征诸军事,打败了他们。活捉了法庆和他的 ![]() 起初,元遥的那些大功服的兄弟们都是景穆帝的孙子,到明帝时本服已经绝服了,所以将元遥等人皇室宗族的属籍除去。元遥上表说: “我私下听说,圣人在其南面而坐,听理天下大事时,其中有不可改变的东西,那就是尊和亲了。四世之后,缌服已除,五世以后仅用袒免之礼,六世以后亲属关系就断了。从此以后,仍同在一姓没有区别,停其食禄没有特殊照顾。又《律》中所说的议亲,不仅指当世的属亲,向来也指先帝的五世亲属。我认真考虑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帝室宗亲,坚重 ![]() “古人说过‘百⾜之虫,死而不僵’,其原因在于辅助的人众多。我內心并不是想硬和皇上攀亲,以求好处,只是感伤于大宗族一分,则天子属籍只剩下不过十多人而已。在汉代,诸王的儿子,不论多少,都是列土而封的,称之为侯。到了魏晋,无不广赐土地,称之为公。这是因为怕宗族不坚固,骨⾁感情疏远啊! “我与皇上虽然相距五世之远,在先帝时仍是皇帝的亲孙子。⾼祖所以规定给予封国秩禄赋税,又赐给⾐食,而皇后亲族只给田赋,不给⾐食,目的是要区别內外,划定异同。如今各先帝宗庙之情,铭记在心,念念不忘,而分道之悲,突然降临。各受封的人,应从皇帝⾝死之⽇算起,三年服终,然后更改除籍。如今朝廷仍在服丧期间,便实行这一办法,实在心中不安。” 下诏将奏书 ![]() ![]() 元弼是济 ![]() ![]() 晖业年轻时凶狠而品行不端,经常和盗贼私通。长大以后改变了节 ![]() ![]() ![]() ![]() 元晖业在晋 ![]() ![]() ![]() 天保二年(551),他跟从皇帝到达晋 ![]() 元郁的弟弟元偃,任太中大夫。元偃的儿子元诞,字昙首。起初,元诞的伯⽗元郁因贪污被赐死,除去王爵。皇帝下诏说,由于元诞是元偃正 ![]() ![]() 元泛的弟弟修义,字寿安,很有文才。开始时由士人逐步迁升至齐州刺史。因原齐州刺史不断死去,元修义便几次上表推辞,皇帝下诏不许,让他可以随意另建州衙。元修义便把州衙移到东城。他为政宽和。后又改任秦州刺史。明帝初年,曾上表朝廷陈述庶人禧和庶人愉等人的情况,请求宽恕他们的罪责,赐葬于陵园之地。灵太后下诏说“:收葬的恩典,应当由朝廷的旨意决定,地方员官怎么可以越职⼲预这种事情?” 他在州里受许多贿赂。累迁至吏部尚书。他到吏部选用员官,一味接受贿赂,授给官职的大小,都有固定的价格。当时有位中散大夫叫⾼居的,朝廷已有意让他优先补用。这时上 ![]() ![]() 二秦地反叛时,朝廷任命元修义代兼尚书右仆 ![]() 元文都是元则的儿子。他 ![]() 不久宇文化及立秦王浩为帝,领兵到达彭城,各地纷纷响应。文都便劝越王侗派使者和李密 ![]() ![]() ![]() 元雅的弟弟元褒,字孝整,从小就有大人的气量。十岁时成为儿孤,被几位哥哥所喜爱并加以抚养。他善于侍奉哥哥们。几个哥哥在商议准备分家的事情,元褒哭泣着劝说,但他们没有听从。他家一向豪富,有许多金钱,而元褒一无所取,空⾝而出。在北周为官,任开府、北平县公、赵州刺史。跟从韦孝宽讨平尉迟迥,因功而被拜封柱国,晋封为河间郡公。 隋开皇年间,被任命为原州总管。有个商人被贼劫掠,这个人怀疑是跟他住在一起的人⼲的事,并将他抓了起来。元褒觉察到这个人神情冤枉而且言辞理直气壮,便将他放了。那个商人就到京城告元褒收了人家的钱把贼放走了。隋文帝派人深究这件事。使者 ![]() ![]() 炀帝即位后,被任命为齐郡太守。在辽东战役中,郡官督事们前后络绎不绝。有位西曹掾应当服役,他假称有病,元褒令人责打了他。这个人大声喊叫说“:我将到皇帝的行宮去,准备控告你。”元褒大怒,让人打了他一百多下,几天后,这个人死去了。他因此而被免去官职,死在自己家里。 广平王洛侯,是和平二年(461)所封的。死后谥为“殇”他没有儿子,后来以 ![]() 元匡字建扶, ![]() 元匡上奏说,亲王和始封的藩王、二代藩王的 ![]() ![]() ![]() ![]() ![]() ![]() ![]() 当时,宣武帝把政事委托给⾼肇处置,皇家宗亲们都害怕⾼肇,只有元匡敢于和⾼肇相抗衡。他先让人制作了一具棺材,放在厅堂上,打算要抬着棺材进宮,论奏⾼肇的罪恶,杀自以劝谏。⾼肇知道以后很讨厌他。后来,元匡因为和太常卿刘芳争论有关权量的大小,进而和⾼肇发生争吵。御史中尉王显上奏说“:元匡诬告和毁坏宰相的声誉,诽谤时政,阻碍和⼲扰皇帝正常的听言,是不敬之至。请求将⾼肇、元匡都囚噤在尚书省,追究事情的 ![]() ![]() 后出任兖州刺史。元匡临出发时,皇帝在东堂召见他,加以安慰和勉励。元匡又提出测量金石乐器的事情,是家国的重大经典问题,自己虽被南台御史弹劾,但以后应仍允许复议,如果重议的时候,请求允许他暂赴朝廷。皇帝说:“刘芳学问⾼深于时,深明典故。他所依据的,是和先朝寸尺相符,你的意见怎么能说是符合先朝的原意呢?你所坚持的不合经典,以后复议的时候,何必再回京都呢?” 明帝初,⼊朝任御史中尉。元匡严加弹劾,开始奏告于忠,接着又弹劾⾼聪等,请求罢免他们的官职,灵太后都不听。由于灵太后未能听从元匡的纠察除恶之心,同时又担心元匡有其他的辩解之辞,便打算通过嘉奖来安抚他,于是加封他为安南将军,后来又加封镇东将军称号。 元匡多次请求改变权衡的规定,于是下诏说:“谨于权衡的审定,是自古以来的重要典章;确定法制和改⾰历法,是历代的优良传统。元匡是宗室贤明之士,留心研究时久,可让再次聚合儒者贤士,因时加以检验决断,务必使权衡适中,没有差错。”又下诏说:“已故的广平殇王洛侯是恭宗的后代,盛年去世,国除祀废。元匡亲如其子,私下过继年数已久,应当正式予以确定,永如磐石,可特准袭封王爵,封为东平郡王。”元匡所制定的尺度器物造成之后,请求集合朝臣议定是否准确。朝廷下诏让 ![]() ![]() 元匡每次有所上奏请求时,尚书令、任城王澄经常加以驳回。元匡 ![]() 元匡的第四个儿子元献袭封,去世后由儿子祖育袭封。武定初年,坠马而死。他的儿子勒叉袭封。齐受禅,王爵依例下降。 wWW.yANDxs.Cc |
上一章 北史 下一章 ( → ) |
北史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北史》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北史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