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3409 |
上一章 三十四纪唐 下一章 ( → ) | |
起重光作噩六月,尽玄黓阉茂,凡一年有奇。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 ◎ 建中二年辛酉,公元七八一年 六月,庚寅,以浙江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滉为润州刺史、浙江东、西节度使,名其军曰镇海。 张著至襄 ![]() 时內自关中,西暨蜀、汉,南尽江、淮、闽、越,北至太原,所在出兵,而李正己遣兵扼徐州甬桥、涡口,梁崇义阻兵襄 ![]() ![]() ![]() ![]() 壬子,以怀、郑、河 ![]() ![]() 北庭、安西自吐蕃陷河、陇,隔绝不通,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四镇留后郭昕帅将士闭境拒守,数遣使奉表,皆不达,声问绝者十馀年。至是,遣使间道历诸胡自回纥中来,上嘉之。秋,七月,戊午朔,加元忠北庭大都护,赐爵宁塞郡王;以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赐爵武威郡王;将士皆迁七资。元忠姓名,朝廷所赐也,本姓曹,名令忠;昕,子仪弟之子也。 李希烈以久雨未进军,上怪之,卢杞密言于上曰:“希烈迁延,以杨炎故也。陛下何爱炎一⽇之名而堕大功?不若暂免炎相以悦之。事平复用,无伤也。”上以为然。庚申,以炎为左仆 ![]() ![]() 丙子,赠故伊州刺史袁光庭工部尚书。光庭天宝末为伊州刺史,吐蕃陷河、陇,光庭坚守累年,吐蕃百方 ![]() ![]() 辛巳,以邠宁节度使李怀光兼朔方节度使。 癸未,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大破田悦于临洺。时悦攻临洺,累月不拔,城中食且尽,府库竭,士卒多死伤。张伾饰其爱女,使出拜将士曰:“诸群守战甚苦,伾家无它物,请鬻此女为将士一⽇之费。”众皆哭,曰:“愿尽死力,不敢言赏!”李抱真告急于朝,诏马燧将步骑二万与抱真讨悦,又遣李晟将神策兵与之俱;又诏幽州留后硃滔讨惟岳。燧等军未出险,先遣使持书谕悦,为好语。悦谓燧畏之,不设备,又与抱真合兵八万,东下壶关,军于邯郸,击悦支军,破之。悦方急攻临洺,分李惟岳兵五千助杨朝光。明⽇,燧等进攻朝光栅,悦将万馀人救之,燧命大将李自良等御之于双冈,令之曰:“悦得过,必斩尔!”自良等力战,悦军却。燧推火车焚朝光栅,斩朝光,获首虏五千馀级。居五⽇,燧等进军至临洺,悦悉众力战,凡百馀合,悦兵大败,斩首万馀级。悦引兵夜遁,邢州围亦解。 时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薨,子纳秘之,擅领军务。悦求救于纳及李惟岳,纳遣大将卫俊将兵万人,惟岳遣兵三千人救之。悦收合散卒,得二万馀人,军于洹⽔;淄青军其东,成德军其西,首尾相应。马燧帅诸军进屯鄴,奏求河 ![]() ![]() 八月,李纳始发丧,奏请袭⽗位,上不许。 梁崇义发兵至江陵,至四望,大败而归,乃收兵襄、邓。李希烈引军循汉而上,与诸道兵会;崇义遣其将翟晖、杜少诚逆战于蛮⽔,希烈大破之;追至疏口,又破之。二将请降,希烈使将其众先⼊襄 ![]() ![]() 范 ![]() ![]() ![]() 壬戌,加李希烈同平章事。 初,李希烈请讨梁崇义,上对朝士亟称其忠。黜陟使李承自淮西还,言于上曰:“希烈必立微功;但恐有功之后,偃蹇不臣,更烦朝廷用兵耳。”上不以为然。希烈既得襄 ![]() ![]() ![]() ![]() 初,萧嵩家庙临曲江,玄宗以娱游之地,非神灵所宅,命徙之。杨炎为相,恶京兆尹严郢,左迁大理卿。卢杞 ![]() ![]() 辛丑,册太子妃萧氏。 癸卯,祫太庙。先是,太祖既正东向之位,献、懿二祖皆蔵西夹室,不飨。至是,复奉献祖东向而飨之。 徐州刺史李洧,正己之从⽗兄也。李纳寇宋州,彭城令太原⽩季庚说洧举州归国。洧从之,遣摄巡官崔程奉表诣阙,且使口奏,并⽩宰相,以“徐州不能独抗纳,乞领徐、海、沂三州观察使,况海、沂二州,今皆为纳有。洧与刺史王涉、马万通素有约,苟得朝廷诏书,必能成功。”程自外来,以为宰相一也,先⽩张镒,镒以告卢杞。杞怒其不先⽩己,不从其请。戊申,加洧御史大夫,充招谕使。 十一月,戊午,以永乐公主适检校比部郞中田华,上不 ![]() 蜀王傀,更名遂。 辛酉,宣武节度使刘洽,神策都知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襄平李澄,朔方大将唐朝臣,大破淄青、魏博之兵于徐州。 先是,李纳遣其将王温会魏博将信都崇庆共攻徐州,李洧遣牙官温人王智兴诣阙告急。智兴善走,不五⽇而至。上为之发朔方兵五千人,以朝臣将之,与洽、环、澄共救之。时朔方军资装不至,旗服弊恶。宣武人嗤之曰:“乞子能破贼乎!”朝臣以其言 ![]() 崇庆、温攻彭城,二旬不能下,请益兵于纳。纳遣其将石隐金将万人助之,与刘洽等相拒于七里沟。⽇向暮,洽引军稍却。朔方马军使杨朝晟言于唐朝臣曰:“公以步兵负山而陈,以待两军。我以骑兵伏于山曲,贼见悬军势孤,必搏之。我以伏兵绝其 ![]() 己巳,诏削李惟岳官爵;募所部降者,赦而赏之。 甲申,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遣兵击海州,其刺史王涉以州降。十二月,李纳密州刺史马万通乞降;丁酉,以为密州刺史。 崔汉衡至吐蕃,赞普以敕书称贡献及赐,全以臣礼见处。又,云州之西,当以贺兰山为境,邀汉衡更请之。丁未,汉衡遣判官与吐蕃使者⼊奏。上为之改敕书、境土,皆如其请。 加马燧魏博招讨使。 ◎ 建中三年壬戌,公元七八二年 舂,正月,河 ![]() ![]() 马燧等诸军屯于漳滨。田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诸军不得渡。燧以铁锁连车数百乘,实以土囊,塞其下流,⽔浅,诸军涉渡。时军中乏粮,悦等深壁不战。燧命诸军持十⽇粮,进屯仓口,与悦夹洹⽔而军。李抱真、李艽问曰:“粮少而深⼊,何也?”燧曰:“粮少则利速战,今三镇连兵不战, ![]() ![]() ![]() ![]() 悦收馀兵千馀人走魏州。马燧与李抱真不协,顿兵平邑浮图,迁延不进。悦夜至南郭,大将李长舂闭关不內,以俟官军,久之,天且明,长舂乃开门纳之。悦杀长舂,婴城拒守。城中士卒不満数千,死者亲戚,号哭満街。悦忧惧,乃持佩刀,乘马立府门外,悉集军民,流涕言曰:“悦不肖,蒙淄青、成德二丈人大恩,不量其力,辄拒朝命,丧败至此,使士大夫肝脑涂地,皆悦之罪也。悦有老⺟,不能杀自,愿诸公以此刀断悦首,提出城降马仆 ![]() ![]() ![]() ![]() 丙寅,李惟岳遣兵与孟祐守束鹿,硃滔、张孝忠攻拔之,进围深州。惟岳忧惧,掌记书邵真复说惟岳,密为表,先遣弟惟简⼊朝;然后诛诸将之不从命者,⾝自⼊朝,使 ![]() 硃滔 ![]() 惟岳将康⽇知以赵州归国,惟岳益疑王武俊,武俊甚惧。或谓惟岳曰:“先相公委腹心于武俊,使之辅佐大夫,又有骨⾁之亲。武俊勇冠三军,今危难之际,复加猜阻。若无武俊, ![]() 癸未,蜀王遂更名溯。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拔海、密二州,李纳复攻陷之。 王武俊既出恒州,谓卫常宁曰:“武俊今幸出虎口,不复归矣!当北归张尚书。”常宁曰:“大夫暗弱,信任左右,观其势终为硃滔所灭。今天子有诏,得大夫首者,以其官爵与之。中丞素为众所服,与其出亡,曷若倒戈以取大夫,转祸为福,特反掌耳。事苟不捷,归张尚书,未晚也。”武俊深以为然。会惟岳使要藉谢遵至赵州城下,武俊引遵同谋取惟岳。遵还,密告王士真。闰月,甲辰,武俊、常宁自赵州引兵还袭惟岳。遵与士真矫惟岳命,启城门纳之。黎明,武俊帅数百骑突⼊府门。士真应之于內,杀十馀人。武俊令曰:“大夫叛逆,将士归顺,敢违拒者族!”众莫敢动。遂执惟岳,收郑诜、毕华、王它奴等,皆杀之。武俊以惟岳旧使之子, ![]() 复榷天下酒,惟西京不榷。 二月,戊午,李惟岳所署定州刺史杨政义降。时河北略定,惟魏州未下。河南诸军攻李纳于濮州,纳势⽇蹙。朝廷谓天下不⽇可平。甲子,以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康⽇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以德、林二州隶硃滔,令还镇。滔固请深州,不许,由是怨望,留屯深州。王武俊素轻张孝忠,自以手诛李惟岳,功在康⽇知上,而孝忠为节度使,己与康⽇知俱为都团练使,又失赵、定二州,亦不悦。又诏以粮三千石给硃滔,马五百匹给马燧。武俊以为朝廷不 ![]() 田悦闻之,遣判官王侑、许士则间道至深州,说硃滔曰:“司徒奉诏讨李惟岳,旬朔之间,拔束鹿,下深州,惟岳势蹙,故王大夫因司徒胜势,得以枭惟岳之首,此皆司徒之功也。又天子明下诏书,令司徒得惟岳城邑,皆隶本镇。今乃割深州以与⽇知,是自弃其信也。且今上志 ![]() ![]() ![]() ![]() ![]() ![]() ![]() 宣武节度使刘洽攻李纳于濮州,克其外城。纳于城上涕泣求自新,李勉又遣人说之。癸卯,纳遣其判官房说以其⺟弟经及子成务⼊见。会中使宋凤朝称纳势穷蹙,不可舍,上乃因说等于噤中,纳遂归郓州,复与田悦等合。朝廷以纳势未衰,三月,乙未,始以徐州刺史李洧兼徐、海、沂都团练观察使,海、沂已为纳所据,洧竞无所得。 李纳之初反也,其所署德州刺史李西华备守甚严,都虞候李士真密毁西华于纳,纳召西华还府,以士真代之。士真又以诈召棣州刺史李长卿,长卿过德州,士真劫之,与同归国。夏,四月,戊午,以士真、长卿为二州刺史。士真求援于硃滔,滔已有异志,遣大将李济时将三千人声言助士真守德州,且召士真诣深州议军事,至则留之,使济时领州事。 庚申,吐蕃归曏⽇所俘掠兵民八百人。 上遣中使发卢龙、恒冀、易定兵万人诣魏州讨田悦。王武俊不受诏,执使者送硃滔。滔言于众曰:“将士有功者,吾奏求官勋,皆不遂。今 ![]() ![]() ![]() 涿州刺史刘怦与滔同县人,其⺟,滔之姑也,滔使知幽州留后,闻滔 ![]() 滔将起兵,恐张孝忠为后患,复遣牙官蔡雄往说之。孝忠曰:“昔者司徒发幽州,遣人语孝忠曰:‘李惟岳负恩为逆’,谓孝忠归国即为忠臣。孝忠 ![]() ![]() ![]() ![]() ![]() ![]() ![]() ![]() ![]() 武俊之始诛李惟岳也,遣判官孟华⼊见。上问以河朔利害,华 ![]() ![]() ![]() 田悦恃援兵将至,遣其将康愔万馀人出城西,与马燧等战于御河上,大败而还。 时两河用兵,月费百馀万缗,府库不支数月。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建议,以为:“货利所聚,皆在富商,请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借其馀以供军。计天下不过借一二千商,则数年之用⾜矣。”上从之。甲子,诏借商人钱,令度支条上。判度支杜佑大索长安中商贾所有货,意其不实,辄加搒捶。帛粟麦者,皆借四分之一,封其柜窖。百姓为之罢市,相帅遮宰相马自诉,以千万数。卢杞始慰谕之,势不可遏,乃疾驱自他道归。计并借商所得,才二百万缗,人已竭矣。京,叔明之五世孙也。 甲戌,以昭义节度副使、磁州刺史卢玄卿为洺州刺史兼魏博招讨副使。 初,李抱真为泽潞节度使,马燧领河 ![]() ![]() ![]() ![]() ![]() 卢龙节度行军司马蔡廷⽟恶判官郑云逵,言于硃泚,奏贬莫州参军。云逵 ![]() ![]() ![]() 宣武节度使刘洽攻李纳之濮 ![]() 硃滔遣人以蜡书置髻中遗硃泚, ![]() 上以幽州兵在凤翔,思得重臣代之。卢杞忌张镒忠直,为上所重, ![]() 初,卢杞与御史大夫严郢共构杨炎、赵惠伯之狱,炎死,杞复忌郢。会蔡廷⽟等贬官,殿中侍御史郑詹误递文符至昭应送之,廷⽟等行已至蓝田,召还而东,廷⽟等以为执己送硃滔,至灵宝西,赴河死。上闻之,骇异,卢杞因奏:“硃泚必疑以为诏旨,请遣三司使案詹。”又言:“御史所为,必禀大夫,请并郢案之。”狱未具,壬午,杞奏杖杀詹于京兆府;贬郢费州刺史,卒于贬所。 上初即位,崔祐甫为相,务崇宽大,故当时政声蔼然,以为有贞观之风。及卢杞为相,知上 ![]()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奏,本道税钱每千请增二百。五月,丙戌,诏增它道税钱皆如淮南;又盐每斗价皆增百钱。 硃滔、王武俊自宁晋南救魏州,辛卯,诏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将朔方及神策步骑万五千人东讨田悦,且拒滔等。滔行至宗城,掌记书郑云逵、参谋田景仙弃滔来降。 丁酉,加河东节度使马燧同平章事。 辛亥,置义武军节度于定州,以易、定、沧三州隶之。张光晟之杀突董也,上 ![]() ![]() ![]() ![]() 硃滔、王武俊军至魏州,田悦具牛酒出 ![]() ![]() ![]() ![]() ![]() 李纳求援于滔等,滔遣魏博兵马使信都承庆将兵助之。纳攻宋州,不克,遣兵马使李克信、李钦遥戍濮 ![]() 甲辰,以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兼平卢、淄青、兗郓、登莱、齐州节度使,讨李纳。又以河东节度使马燧兼魏博、澶相节度使。加朔方、邠宁节度使李怀光同平章事。 神策行营招讨使李晟请以所将兵北解赵州之围,与张孝忠合势图范 ![]() 演州司马李孟秋举兵反,自称安南节度使。安南都护辅良 ![]() 八月,丁未,置汴东、西⽔陆运、两税、盐铁使二人,度支总其大要而已。 辛酉,以泾原留后姚令言为节度使。 卢杞恶太子太师颜真卿, ![]() 九月,癸卯,殿中少监崔汉衡自吐蕃归,赞普遣其臣区颊赞随汉衡⼊见。冬,十月,辛亥,以湖南观察使曹王皋为江南西道节度使。皋至洪州,悉集将佐,简阅其才,得牙将伊慎、王锷等,擢为大将,引荆襄判官许孟容置幕府。慎,兗州人;孟容,长安人也。慎常从李希烈讨梁崇义,希烈爱其才, ![]() 卢杞秉政,知上必更立相,恐其分己权,乘间荐吏部侍郞关播儒厚,可以镇风俗。丙辰,以播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政事皆决于杞,播等敛衽无所可否。上尝从容与宰相论事,播意有所不可,起立 ![]() ![]() 戊辰,遣都员官外郞河中樊泽使于吐蕃,告以结盟之期。 丙子,肃王详薨。 十一月,己卯朔,加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同平章事。 田悦德硃滔之救,与王武俊议奉滔为主,称臣事之,滔不可,曰:“惬山之捷,皆大夫二兄之力,滔何敢独居尊位!”于是幽州判官李子千、恒冀判官郑濡等共议:“请与郓州李大夫为四国,俱称王而不改年号,如昔诸侯奉周家正朔。筑坛同盟,有不如约者,众共伐之。不然,岂得常为叛臣,茫然无主,用兵既无名,有功无官爵为赏,使将吏何所依归乎!”滔等皆以为然。滔乃自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仍请李纳称齐王。是⽇,滔等筑坛于军中,告天而受之。滔为盟主,称孤;武俊、悦、纳称寡人。所居堂曰殿,处分曰令,群下上书曰笺, ![]() 武俊以孟华为司礼尚书,华竟不受,呕⾎死。以兵马使卫常宁为內史监,委以军事。常宁谋杀武俊,武俊 ![]() 李希烈帅所部兵三万徙镇许州,遣所亲诣李纳,与谋共袭汴州。遣使告李勉,云已兼领淄青, ![]() ![]() ![]() 十二月,丁丑,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时硃滔等与官军相拒累月,官军有度支馈粮,诸道益兵,而滔与王武俊孤军深⼊,专仰给于田悦,客主⽇益困弊。闻李希烈军势甚盛,颇怨望,乃相与谋遣使诣许州,劝希烈称帝,希烈由是自称天下都元帅。 司天少监徐承嗣请更造《建中正元历》;从之。 段译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酉、781) 唐纪四十三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公元781年) [1]六月庚寅,以浙江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为润州刺史、浙江东·西节度使,名其军曰镇海。 [1]六月,庚寅(初三),德宗任命浙江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为润州刺史、浙江东西节度使,将他统辖的军队定名为镇海军。 [2]张著至襄 ![]() [2]张著来到襄 ![]() 癸巳,进李希烈爵南平郡王,加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督诸道兵讨之。杨炎谏曰:“希烈为董秦养子,亲任无比,卒逐秦而夺其位。为人狼戾无亲,无功犹倔強不法,使平崇义,何以制之!”上不听。炎固争之,上益不平。 癸巳(初六),德宗晋升李希烈爵位为南平郡王,加封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督率各道兵马讨伐梁崇义。杨炎规劝说;“李希烈是董秦的养子,董秦亲近并信任他的程度无可比拟,但李希烈最终还是驱逐了董秦,并夺取了他的职位。李希烈为人凶狠暴戾,六亲不认,他无功于朝廷,尚且态度強硬而不守国法,假如让他平定了梁崇义,将如何控制他呢!”德宗不听杨炎的建议,杨炎坚持己见,争议再三,德宗对杨炎愈加不満。 荆南牙门将吴少诚以取梁崇义之策⼲李希烈,希烈以少诚为前锋。少诚,幽州潞人也。 荆南牙门将吴少诚带着攻取梁崇义的策谋谒见李希烈,李希烈任命吴少诚为前锋。吴少诚是幽州潞县人。 时內自关中,西暨蜀、汉,南尽江、淮、闽、越,北至太原,所在出兵,而李正己遣兵扼徐州甬桥、涡口,梁崇义阻兵襄 ![]() 当时,內自关中,西至蜀、汉,南达江、淮、闽、越,北到太原,到处发兵,而李正己派兵扼守徐州的甬桥和涡口,梁崇义拥兵襄 ![]() [3]辛丑,汾 ![]() ![]() ![]() [3]辛丑(十四⽇),汾 ![]() ![]() [4]壬子,以怀、郑、河 ![]() ![]() [4]壬子(二十五⽇),德宗任命怀、郑、河 ![]() ![]() [5]北庭、安西自吐蕃陷河、陇,隔绝不通,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四镇留后郭昕帅将士闭境拒守,数遣使奉表,皆不达,声问绝者十余年;至是,遣使间道历诸胡自回纥中来,上嘉之。秋,七月,戊午朔,加元忠北庭大都护,赐爵宁塞郡王;以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赐爵武威郡王;将士皆迁七资。元忠姓名,朝廷所赐也,本姓曹,名令忠;昕,子仪弟之子也。 [5]北庭、安西自从吐蕃陷落河、陇以来,便与朝廷隔绝不通了。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四镇留后郭昕率领将士严守四境,抗拒吐蕃,屡次派遣使者上表,都未到达,音信断绝长达十余年。至此,李元忠、郭昕派使者抄偏僻小道,经诸胡人居处,从回纥来到朝廷,德宗对此很是嘉许。秋季,七月,戊午朔(初一),德宗加封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赐爵宁塞郡王;任命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赐爵武威郡王,所辖将士全部超迁战功七等。李元忠这一姓名,是朝廷赐给的,李元忠原本姓曹,名令忠。郭昕是郭子仪弟弟的儿子。 [6]李希烈以久雨未进军,上怪之,卢杞密言于上曰:“希烈迁延,以杨炎故也。陛下何爱炎一⽇之名而堕大功;不若暂免炎相以悦之,事平复用,无伤也。”上以为然,庚申,以炎为左仆 ![]() ![]() [6]因多⽇来连续降雨,李希烈未能进军,受到德宗的责怪。卢杞暗中对德宗说:“李希烈拖延不进,是因为杨炎的原故。陛下何必顾惜杨炎暂时的声誉,而毁坏了大功业,不如暂时免除杨炎的相职,使李希烈⾼兴,事情平息以后再起用杨炎,这并没有什么妨害。”德宗认为卢杞说得对。庚申(初三),德宗任命杨炎为左仆 ![]() ![]() [7]丙子,赠故伊州刺史袁光庭工部尚书。光庭天宝末为伊州刺史,吐蕃陷河、陇,光庭坚守累年,吐蕃百方 ![]() ![]() [7]丙子(十九⽇),朝廷追赠已故伊州刺史袁光庭为工部尚书。袁光庭在天宝末年出任伊州刺史。吐蕃攻陷河、陇后,袁光庭坚守多年,吐蕃千方百计地引 ![]() ![]() [8]辛巳,以宁节度使李怀光兼朔方节度使。 [8]辛巳(二十四⽇),德宗让宁节度使李怀光兼任朔方节度使。 [9]癸未,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大破田悦于临。 [9]癸未(二十六⽇),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在临大破田悦。 时悦攻临,累月不拔,城中食且尽,府库竭,士卒多死伤。张饰其爱女,使出拜将士曰:“诸君守战甚苦,家无他物,请鬻此女为将士一⽇之费。”众皆哭,曰:“愿尽死力,不敢言赏。”李抱真告急于朝,诏马燧将步骑二万与抱真讨悦,又遣李晟将神策兵与之惧;又诏幽州留后朱滔讨惟岳。 当时,田悦进攻临,历时几个月,不能攻克,城中的食品将要吃光,仓库的储备已经用完,士卒伤亡,为数很多。张将心爱的女儿打扮起来,让女儿出来拜见将士,他说:“诸位坚守城池,甚是辛苦,我家没有别的东西,请让我把这个儿女卖掉,权当将士们一天的费用。”大家都哭着说:“我们甘愿用尽全力,而决不敢谈论奖赏。”李抱真向朝廷告急,德宗下诏命令马燧带领步兵、骑兵共二万人与李抱真讨伐田悦,又派遣李晟带领神策兵与二人同讨田悦,又下诏命令幽州留后朱滔讨伐李惟岳。 燧等军未出险,先遣使持书谕悦,为好语,悦谓燧畏之,不设备。燧与抱真合兵八万,东下壶关,军于邯郸,击悦支军,破之。悦方急攻临,分李惟岳兵五千助杨朝光。明⽇,燧等进攻朝光栅,悦将万余人救之,燧命大将李自良等御之于双冈,令之曰:“悦得过,必斩尔!”自良等力战,悦军却。燧推火车焚朝光栅,斩朝光,获首虏五千余级。居五⽇,燧等进军至临,悦悉众力战,凡百余合,悦兵大败,斩首万余级。悦引兵夜遁,邢州围亦解。 马燧等人的军队还没有脫出险境时,先派遣使者带着书信去开导田悦,向他说了一些好话,田悦认为马燧畏惧他,不再设置防备。马燧与李抱真两军汇合共八万人,东下壶关,在邯鄣驻扎,进击田悦的支属队部,并且打败了他们。田悦正在急切地攻打临,分出李惟岳五千人去援助杨朝光。第二天,马燧等人进攻杨朝光的营栅,田悦带领一万余人去援救。马燧让大将李自良等人在双冈抵御田悦,命令他说:“只要田悦通过了双冈,就一定将你斩首!”李自良等人备力 ![]() 时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薨,子纳秘之,擅领军务。悦求救于纳及李惟岳,纳遣大将卫俊将兵万人,惟岳遣兵三千人救之。悦收合散卒,得二万余人,军于洹⽔;淄青军其东,成德军其西,首尾相应。马燧帅诸军进屯邺,奏求河 ![]() ![]() 当时,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经去世,李正己的儿子李纳隐瞒了这一消息,擅自接管了平卢军务。田悦向李纳和李惟岳求救,李纳派遣大将卫俊带兵一万人,李惟岳派兵三千人,去援救田悦。田悦收聚溃散的士兵,得到二万余人,驻扎在洹⽔。淄青军在田悦东边驻扎,成德军在田悦西边驻扎,首尾相互接应。马燧率领各军进军至邺城屯驻,上奏请求让河 ![]() ![]() [10]八月,李纳始发丧,奏请袭⽗位,上不许。 [10]八月,李纳开始发丧,上奏请求承袭⽗亲的职位,德宗不肯答应。 [11]梁崇义发兵攻江陵,至四望,大败而归,乃收兵襄、邓。李希烈引军循汉而上,与诸道兵会;崇义遣其将翟晖、杜少诚逆战于蛮⽔,希烈大破之;追至疏口,又破之。二将请降,希烈使将其众先⼊襄 ![]() ![]() [11]梁崇义派兵攻打江陵,来到四望山,大败而回,于是收兵进⼊襄州和邓州。李希烈带领军队沿汉⽔溯流而上,与各道兵马会合。梁崇义派遣将领翟晖、杜少诚在蛮⽔ ![]() ![]() ![]() [12]范 ![]() ![]() ![]() [12]范 ![]() ![]() ![]() ![]() ![]() [13]壬戌,加李希烈同平章事。 [13]壬戌(初七),德宗加封李希烈同平章事。 [14]初,李希烈请讨梁崇义,上对朝士亟称其忠。黜陟使李承自淮西还,言于上曰:“希烈必立微功;但恐有功之后,偃蹇不臣,更烦朝廷用兵耳!”上不以为然。 [14]当初,李希烈请求讨伐梁崇义,德宗对朝中人士屡次称道李希烈有忠心。黜陟使李承从淮西回朝,对德宗说:“李希烈肯定能立点微小的功劳,只怕有了功劳以后,骄横傲慢,不尽为臣之道,还要烦劳朝廷再用刀兵罢了!”德宗不以为然。 希列既得襄 ![]() ![]() ![]() ![]() 李希烈得到襄 ![]() ![]() ![]() ![]() [15]初,萧嵩家庙临曲江,玄宗以娱游之地,非神灵所宅,命徙之。杨炎为相,恶京兆尹严郢,左迁大理卿;卢杞 ![]() ![]() [15]当初,萧嵩的家庙濒临曲江,玄宗认为曲江是乐娱游观的地方,不是建造神灵庙宇的处所,便命萧嵩迁移家庙。杨炎担任宰相,憎恶京兆尹严郢,把他降职为大理卿。卢杞打算陷害杨炎,便荐引严郢为御史大夫。在此之前,杨炎准备营造家庙,因有住宅在东都洛 ![]() ![]() ![]() [16]辛巳,册太子妃萧氏。 [16]辛巳(疑误),册立萧氏为太子妃。 [17]癸卯,太庙。先是,太祖既正东向之位,献、懿二祖皆蔵西夹室,不飨;至是,复奉献祖东向而飨之。 [17]癸卯(十八⽇),德宗在太庙合祭远近祖先的牌位。在此之前,太祖的牌位已在太庙中,当东向位,献祖、懿祖的牌位则都存放在西夹室內,不予祭献。至此,再次将献祖奉为东向位,予以祭献。 [18]徐州刺史李洧,正己之从⽗兄也。李纳寇宋州,彭城令太原⽩季庚说洧举州归国;洧从之,遣摄巡官崔程奉表诣阙,且使口奏,并⽩宰相,以“徐州不能独抗纳,乞领徐、海、沂三州观察使,况海、沂二州,今皆为纳有。洧与刺史王涉、马万通素有约,苟得朝廷诏书,必能成功。”程自外来,以为宰相一也,先⽩张镒,镒以告卢杞。杞怒其不先⽩己,不从其请。戊申,加洧御史大夫,充招谕使。 [18]徐州刺史李洧是李正己的堂兄。李纳犯侵宋州,彭城令太原人⽩季庚劝说李洧率领全州归顺朝廷,李洧听从了他的劝告,派遣摄巡官崔程带着表章到朝廷去,让他口头上奏皇上,并且禀告宰相,大意是:“徐州无力独自抵抗李纳,李洧乞求担任徐、海、沂三州观察使,况且海、沂二州,现在都已被李纳占有。李洧与刺史王涉、马万通素有约定,如果能够得到朝廷的诏书,必定能够成功。”崔程来自外地,以为宰相都一样,于是先向张镒禀告,张镒又转告了卢杞。卢杞恼火崔程不先向自己禀告,便不答应他的请求。戊申(二十三⽇),加封李洧为御史大夫,充任招谕使。 [19]十一月,戊午,以永乐公主适检校比部郞中田华,上不 ![]() [19]十一月,戊午(初四),将永乐公主嫁给检校比部郞中田华,以示皇上不想违背原先的意图。 [20]蜀王傀更名遂。 [20]蜀王李傀改名李遂。 [21]辛酉,宣武节度使刘洽,神策都知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襄平李澄,朔方大将唐朝臣,大破淄青、魏博之兵于徐州。 [21]辛酉(初七),宣武节度使刘洽、神策都知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襄平人李澄、朔方大将唐朝臣,在徐州大破淄青、魏博军。 先是,李纳遣其将王温会魏博将信都崇庆共攻徐州,李洧遣牙官温人王智兴诣阙告急。智兴善走,不五⽇而至。上为之发朔方兵五千人,以朝臣将之,与洽、环、澄共救之。时朔方军资装不至,旗服弊恶,宣武人嗤,之曰:“乞子能破贼乎!”朝臣以其言 ![]() 在此之前,李纳派遣将领王温会合魏博领信都崇庆,一齐攻打徐州,李洧派遣牙官温县人王智兴前往朝廷告急。王智兴擅长跑路,不出五天,便到了朝廷。德宗为李洧出派朔方兵五千人,让唐朝臣带领着他们,与刘洽、曲环、李澄共同援救徐州。当时,朔方军的物资装备没有运到,旗帜服装破败耝劣,宣武人嗤笑朔方军说:“叫花子能够打败敌人吗!”唐朝臣用宣武人的话来 ![]() 崇庆、温攻彭城,二旬不能卞,请益兵于纳;纳遣其将石隐金将万人助之,与刘洽等相拒于七里沟。⽇向暮,洽引军稍却,朔方马军使杨朝晟言于唐朝臣曰:“公以步兵负山而陈,以待两军,我以骑兵伏于山曲,贼见悬军势孤,必搏之;我以伏兵绝其 ![]() 信都崇庆和王温攻打彭城,历时二十天,未能攻克,向李纳请求增加兵力。李纳派遣将领石隐金带领一万人援助他们,与刘洽等人在七里沟相峙。天⾊渐晚,刘洽带领军队稍稍退却,朔方马军使杨朝晟对唐朝臣说:“你率领步兵背山列阵,等待信都崇庆、王温二军的到来,我率领骑兵在山中的曲折之处埋伏。敌军看到你孤军深⼊,势单力薄,定会前来与你拼搏,我率领伏兵拦 ![]() ![]() [22]己巳,诏削李惟岳官爵;募所部降者,赦而赏之。 [22]己巳(十五⽇),德宗下诏削去李惟岳的官爵,对能够招集部下归降的将领,予以赦免并奖赏。 [23]甲申,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遣兵击海州,其刺史王涉以州降。 [23]甲申(三十⽇),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派兵进击海州,海州刺史王涉率领全州归降。 [24]十二月,李纳密州刺史马万通乞降;丁酉,以为密州刺史。 [24]十二月,李纳的部下密州刺史马万通请求归降,丁酉(十三⽇),德宗任命他为密州刺史。 [25]崔汉衡至吐蕃,赞普以敕书称贡献及赐,全以臣礼见处;又,云州之西,当以贺兰山为境,邀汉衡更请之。丁未,汉衡遣判官与吐蕃使者⼊奏。上为之改敕书、境土,皆如其请。 [25]崔汉衡来到吐蕃。吐蕃赞普认为敕书中使用贡献、赐给等语,完全是对臣属之礼对待吐蕃;此外,还提出在云州西面,双方应当以贺兰山为边界,请崔汉衡回去再为请求。丁未(二十三⽇),崔汉衡派遣判官与吐蕃使者⼊朝上奏,德宗为吐蕃修改了敕书,改订了边境,一切都如吐蕃请求的那样。 [26]加马燧魏博招讨使。 [26]德宗加封马燧为魏博招讨使。 三年(壬戌、782) 三年(壬戌,公元782年) [1]舂,正月,河 ![]() ![]() [1]舂季,正月,河 ![]() ![]() [2]马燧等诸军屯于漳滨。田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诸军不得渡。燧以铁锁连车数百,实以土囊,塞耳下流,⽔浅,诸军涉渡。时军中乏粮,悦等深壁不战。燧命诸军持十⽇粮,进屯仓口,与悦夹洹⽔而军。李抱真、李问曰:“粮少而深⼊,何也?”燧曰:“粮少则利速战,今三镇连兵不战, ![]() ![]() ![]() ![]() [2]马燧等人所率各军在漳⽔之滨屯驻。田悦派遣部将王光进沿河筑成半月形的城墙,以便防守长桥。马燧等人所率各军无法渡河,便用铁锁链将数百辆车连结在一起,装⼊盛満土的口袋,在长桥下游将漳⽔堵塞,下游⽔浅,各军得以淌⽔而渡。当时马燧等人军中缺少粮食,而田悦等人固守营垒,不肯出战。马燧命令各军只带十天的口粮,进军到仓口,与田悦隔着洹⽔驻扎下来。李抱真、李问马燧说:“我军粮食短少,又深⼊敌境,是何道理?”马燧说:“粮食短少,利于速战。现在魏博、淄青、成德三镇兵马接连,不肯出战,目的是挫伤我军的锐气。倘若我军分兵进击敌军左右两翼,田悦必定援助,我军便会腹背受敌,打起来一定不利于我军。所以进军 ![]() ![]() ![]() 悦收余兵千余人走魏州。马燧与李抱真不协,顿兵平邑浮图。悦夜至南郭,大将李长舂闭关不內,以俟官军,久之,天且明,长舂乃开门內之。悦杀长舂,婴城拒守。城中士卒不満数千,死者亲戚,号哭満街。悦忧惧,乃持佩刀,乘马立府门外,悉集军民,流涕言曰:“悦不肖,蒙淄青、成德二丈人保荐,嗣守伯⽗业,今二丈人即世,其子不得承袭,悦不敢忘二丈人大恩,不量其力,辄拒朝命,丧败至此,使士大夫肝脑涂地,皆悦之罪也。悦有老⺟,不能杀自,愿诸公以此刀断悦首,持出城降马仆 ![]() 田悦收拾残兵一千余人逃往魏州。马燧与李抱真不合,将军队屯驻在平邑的佛寺中。田悦连夜来到魏州南郊,大将李长舂关闭城门,不让田悦开进,以等待官军的到来。过了许久,天快亮时,李长舂才打开城门,放田悦进城。田悦杀了李长舂,据城固守。城中士卒不満数千人,死者的亲戚在街上到处哭号。田悦忧愁恐惧,便手握佩刀,骑马立于府衙门外,将士卒百姓全部召集起来,流着眼泪说:“我本非贤能之人,承蒙淄青、成德二位老丈担保举荐,才得以继续守住伯⽗的基业。现在两位老丈已经去世,他们的后人不能承袭基业,我不敢忘记二位老丈的大恩,不自量力,抗拒朝命,以致丧 ![]() ![]() ![]() 李纳军于濮 ![]() ![]() ![]() 李纳在濮 ![]() ![]() ![]() [3]丙寅,李惟岳遣兵与孟守束鹿,朱滔、张孝忠攻拔之,进围深州。惟岳忧俱,掌记书邵真复说惟岳,密为表,先遣弟惟简⼊朝;然后诛诸将之不从命者,⾝自⼊朝,使 ![]() [3]丙寅(十二⽇),李惟岳派兵与孟防守束鹿,朱滔和张孝忠将束鹿攻打下来,进兵围困深州。李惟岳担忧而恐惧,掌记书邵真又劝说李惟岳,让他暗中上表,先派遣弟弟李惟简⼊朝,然后杀掉诸将领中不服从命令的人,亲⾝⼊朝,让岳丈冀州刺史郑诜暂且代理节度使事务,等待朝廷的任命。李惟简已经出发,孟知道了这一计谋,秘密派人告诉了田悦。田悦非常生气,让衙官扈岌前往求见李惟岳,责备李惟岳说:“尚书起兵,正是要为大夫您请求节度使的旌节,不是为自己。现在大夫却听信了邵真的话,派遣令弟上表,将叛逆的罪名全部归于尚书,以求开脫自⾝,尚书是怎么对不起大夫,以至到了如此地步呢!倘若能够为尚书杀掉邵真,那么尚书就像当初一样对待大夫,否则,当与大夫绝 ![]() ![]() 兵马使王武俊为左右所构,惟岳疑之,惜其才,未忍除也。束鹿之战,使武俊为前锋,私自谋曰:“我破朱滔,则惟岳军势大振,归,杀我必矣。”故战不甚力而败。 兵马使王武俊被李惟岳的亲信陷害,李惟岳既怀疑他,又赏识他的才能,不忍心将他除掉。在束鹿之战中,李惟岳让王武俊担任前锋,王武俊私下里为自己打算说:“我若打败朱滔,李惟岳军便会声势大振了,回去以后,将我杀掉便是必然的了。”所以王武俊在 ![]() 朱滔 ![]() 朱滔准备乘胜进攻恒州,而张孝忠则率领军队开向西北,在义丰驻扎。朱滔大为震惊,张孝忠的将佐也都感到奇怪。张孝忠说:“恒州宿将还很多,未可轻视。 ![]() 惟岳将康⽇知以赵州归国,惟岳益疑王武俊,武俊甚惧。或谓惟岳曰:“先相公委腹心于武俊,使之辅佐大夫,又有骨⾁之亲。武俊勇冠三军,今危难之际,复加猜阻;若无武俊, ![]() 李惟岳的将领康⽇知率赵州归顺家国,李惟岳益发猜疑王武俊,王武俊很是恐惧。有人对李惟岳说:“先相公把王武俊当作亲信,让他辅佐大夫,而你们又有亲戚关系。王武俊的勇敢可谓全军之冠,现在我军处在危难之中,又对他加以猜疑,若是失去王武俊,想让谁来为大夫去退却敌兵呢!”李惟岳认为很对,便让步军使卫常宁与王武俊一起进击赵州,同时让王士真带兵住在军府中,以保卫自己。 [4]癸未,蜀王遂更名溯。 [4]癸未(二十九⽇),蜀王李遂改名叫李溯。 [5]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拔海、密二州,李纳复攻陷之。 [5]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攻克海、密二州,李纳又将二州攻陷。 [6]王武俊既出恒州,谓卫常宁曰“武俊今幸出虎口,不复归矣!当北归张尚书。”常宁曰:“大夫暗弱,信任左右,观其势终为朱滔所灭。今天子有诏,得大夫首者,以其官爵与之,中丞素为众所服,与其出亡,曷若倒戈以取大夫,转祸为福,特反掌耳;事苟不捷,归张尚书,未晚也。”武俊深以为然。会惟岳使要藉谢遵至赵州城下,武俊引遵同谋取惟岳;遵还,密告王士真。闰月,甲辰,武俊、常宁自赵州引兵还袭惟岳;遵与士真矫惟岳命,启城门內之。黎明,武俊帅数百骑突⼊府门;士真应之于內,杀十余人。武俊令曰:“大夫叛逆,将士归顺,敢违拒者族!”众莫敢动。遂执惟岳,收郑诜、毕华、王它奴等,皆杀之。武俊以惟岳旧使之子, ![]() [6]王武俊出了恒州,对卫常宁说:“我今天侥幸脫出虎口,不会再回去了。我应该北去,归依张尚书。”卫常宁说:“李大夫愚昧软弱,信任亲信,观其趋势,终究被朱滔呑灭。现在皇上颁有诏书,取得李大夫人头的,便将李大夫的官爵任命给他,中丞素为众人心服,与其出走逃亡,哪如倒戈俘获李大夫,转祸为福,仅费反掌之劳呢。如果此事不能成功,再去归依张尚书,也为时不晚。”王武俊认为此话很对。适逢李惟岳让要藉官谢遵来到赵州城下,王武俊便延引谢遵一齐策划俘获李惟岳。谢遵回去后,暗中告诉了王士真。闰正月,甲辰(二十一⽇),王武俊和卫常宁从赵州率兵回来袭击李惟岳,谢遵和王士真假托李惟岳的命令,打开城门,放进王武俊、卫常宁的军队。天刚亮,王武俊带领骑兵数百人冲⼊军府,王士真在里边响应,杀了十余人。王武俊命令说:“李大夫背叛朝廷,将士归顺朝廷,敢于违抗者,満门抄斩。”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王武俊于是擒住了李惟岳,收捕了郑诜、毕华、王它奴等人,将他们都杀掉了。王武俊念及李惟岳是原节度使的儿子,准备将他活着送往长安,卫常宁说:“他见到皇上,将会把叛逆的罪名重新转嫁给中丞的。”于是,王武俊将李惟岳缢杀,把他的头颅传送给京城。深州刺史杨荣国是李惟岳的姐夫,他归降了朱滔,朱滔让他官复原职。 [7]复榷天下酒,惟西京不榷。 [7]重新实行国全酒酤专卖,只有西京不实行专卖。 [8]二月,戊午,李惟岳所署定州刺史杨政义降。时河北略定,惟魏州未下;河南诸军攻李纳于濮州,纳势⽇蹙。朝廷谓天下不⽇可平;甲子,以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康⽇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以德、棣二州隶朱滔,令还镇。滔固请深州,不许,由是怨望,留屯深州。王武俊素轻张孝忠,自以手诛李惟岳,功在康⽇知上,而孝忠为节度使,己与康⽇知俱为都团练使,又失赵、定二州,亦不悦。又诏以粮三千石给朱滔,马五百匹给马燧。武俊以为朝廷不 ![]() [8]二月,戊午(初五),李惟岳所任命的定州刺史杨政义投诚。当时,河北基本平定,只有魏州尚未攻克。河南各军在濮州进攻李纳,李纳所处的形势⽇见窘迫。朝廷认为,过不了多久,天下便可以平定下来。甲子(十一⽇),德宗任命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任命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任命康⽇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将德、棣二州隶属于朱滔,让他回归本镇。朱滔再三请求将深州归属于己,朝廷不许,由此怨恨不満,留兵屯驻深州。王武俊素来轻视张孝忠,自认为亲手诛杀李惟岳,功劳在康⽇知之上,但是张孝忠当了节度使,自己却与康⽇知都是都团练使,还失去了赵、定二州,也心中不快。德宗又下诏命令王武俊给朱滔拨粮三千石,给马燧拨马五百匹。王武俊认为朝廷不愿意让成德旧将担任节度使,魏博攻克以后,必然要攻取恒、冀二州,所以才分割他的粮食、马匹来削弱他。他心怀疑虑,不肯接受诏命。 田悦闻之,遣判官王侑、许士则间道至深州,说朱滔曰:“司徒奉诏讨李惟岳,旬朔之间,拔束鹿,下深州,惟岳势蹙,故王大夫因司徒胜势,得以枭惟岳之首,此皆司徒之功也。又天子明下诏书,令司徒得惟岳城邑,皆隶本镇;今乃割深州以与⽇知,是自弃其信也。且今上志 ![]() ![]() ![]() ![]() ![]() ![]() ![]() 田悦听说了这种情况,派遣判官王侑和许士则抄小路来到深州,劝说朱滔说:“司徒奉诏讨伐李惟岳,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攻克束鹿,打下深州,使李惟岳形势紧迫,因此王大夫乘司徒取胜的声势,得以将李惟岳斩首,这都是司徒的功劳啊。加之皇上明明颁下诏书,让司徒所得的李惟岳城镇,全都隶属于本镇,而现在却分割深州给康⽇知,这是朝廷在自弃信义啊。而且,皇上的意图是准备扫 ![]() ![]() ![]() ![]() ![]() ![]() ![]() ![]() [9]宣武节度使刘洽攻李纳于濮州,克其外城。纳于城上涕泣求自新,李勉又遣人说之,癸卯,纳遣其判官房说以其⺟弟经及子成务⼊见。会中使宋凤朝称纳势穷蹙,不可舍,上乃囚说等于噤中,纳遂归郓州,复与田悦等合。朝廷以纳势未衰,三月,乙未,始以徐州刺史李洧兼徐、海、沂都团练观察使,海、沂已为纳所据,洧竟无所得。 [9]宣武节度使刘洽在濮州进攻李纳,攻下了濮州外城。李纳在城上哭泣着请求悔过自新,李勉又派人劝说他。癸卯(疑误),李纳派遣他的判官房说带着他的同⺟弟李经和儿子李成务⼊朝觐见。适逢中使宋凤朝声称李纳形势困窘,不应当停止进攻,德宗便在宮中囚噤了房说等人。于是李纳回到郓州,再度与田悦等人联合。因李纳军势尚未衰竭,三月,乙未(十三⽇),朝廷才让徐州刺史李洧兼任徐、海、沂都团练观察使,而海州沂州已经被李纳占据,李洧终究一无所得。 李纳之初反也,其所署德州刺史李西华备守甚严,都虞候李士真密毁西华于纳,纳召西华还府,以士真代之。士真又以诈召棣州刺史李长卿,长卿过德州,士真劫之,与同归国。夏,四月,戊午,以士真、长卿为二州刺史。士真求援于朱滔,滔已有异志,遣大将李济时将三千人声言助士真守德州,且召士真诣深州议军事,至则留之,使济时领州事。 李纳最初谋反时,他所署任的德州刺史李西华防守很严。都虞侯李士真在李纳面前暗中诋毁李西华,李纳便将李西华召回军府,让李士真代替他的职务。李士真又用诈谋召棣州刺史李长卿,李长卿经过德州时,李士真将他劫持,与他一起归顺了朝廷。夏季,四月,戊午(初六),德宗任命李士真、李长卿为德、棣二州刺史。李士真向朱滔请求援助,朱滔已经怀有背叛朝廷的企图,便派遣大将李济时带领三千人声称帮助李士真防守德州,同时传召李士真至深州商讨军事,李士真一到便扣留了他,而让李济时兼管德州事宜。 [10]庚申,吐蕃归⽇所俘掠兵民八百人。 [10]庚申(初八),吐蕃送回以往所俘虏、劫掠的士兵和百姓八百人。 [11]上遣中使发卢龙、恒冀、易定兵万人诣魏州讨田悦。王武俊不受诏,执使者送朱滔,滔言于众曰:“将士有功者,吾奏求官勋,皆不遂;今 ![]() ![]() [11]德宗派遣中使征调卢龙、恒冀、易定兵一万人,到魏州讨伐田悦。王武俊不接受诏命,把朝廷的使者抓起来送给了朱滔。朱滔对部将说:“对于将士中立下功劳的人,我为他们上奏请求官职勋位,但都未能如愿。现在我打算与诸位整饰军装,一起开往魏州,打败马燧,好过温 ![]() 康⽇知闻其谋,以告马燧,燧以闻。上以魏州未下,王武俊复叛,力未能制滔,壬戌,赐滔爵通义郡王,冀以安之。滔反谋益甚,分兵营于赵州以 ![]() 康⽇知听到朱滔的策谋,便告诉了马燧,马燧又上奏朝廷。德宗认为魏州尚未攻下,王武俊再次反叛,朝廷的力量还不⾜以制服朱滔,壬戌(初十),赐爵滔为通义郡王,指望以此稳住朱滔。但是,朱滔的反叛图谋愈发加剧。他分兵在赵州设立军营,以便进 ![]() ![]() 涿州刺史刘怦闻滔 ![]() 涿州刺史刘怦听说朱滔 ![]() 滔将起兵,恐张孝忠为后患,复遣牙官蔡雄往说之。孝忠曰:“昔者司徒发幽州,遣人语孝忠曰:‘李惟岳负恩为逆’,谓孝忠归国即为忠臣。孝忠 ![]() ![]() ![]() 朱滔将要起兵,唯恐张孝忠成为后患,再次派遣牙官蔡雄前去劝说张孝忠。张孝忠说:“昔⽇朱司徒发兵幽州,曾派人对我讲:‘李惟岳辜负朝廷恩典即为叛逆,’并告诉我归顺朝廷便是忠臣。我生 ![]() 滔将步骑二万五千发深州,至束鹿;诘旦将行,吹角未毕,士卒忽大 ![]() ![]() ![]() ![]() ![]() ![]() 朱滔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五千人从深州出发,来到束鹿。早晨将要出发,号角尚未吹完,士兵忽然大 ![]() ![]() ![]() ![]() 武俊之始诛李惟岳也,遣判官孟华⼊见。华 ![]() ![]() ![]() 王武俊刚刚杀了李惟岳时,曾派遣判官孟华⼊朝觐见皇上。孟华秉 ![]() ![]() 田悦恃援兵将至,遣其将康将万余人出城西,与马燧等战于御河上,大败而还。 田悦仗恃援兵就要来到,派遣部下将领康带领一万余人开到城西,与马燧等人在御河上开战,大败而回。 [12]时两河用兵,月费百余万缗,府库不支数月。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建议,以为:“货利所聚,皆在富商,请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借其余以供军。计天下不过借一二千商,则数年之用⾜矣。”上从之。甲子,诏借商人钱,令度支条上。判度支杜佑大索长安中商贾所有货,意其不实,辄加捶,人不胜苦,有缢死者,长安嚣然如被寇盗。计所得才八十余万缗。又括僦柜质钱,凡蓄积钱帛粟麦者,皆借四分之一,封其柜窖;百姓为之罢市,相帅遮宰相马自诉,以千万数。卢杞始慰谕之,势不可遏,乃疾驱自他道归。计并借商所得,才二百万缗,人已竭矣。京,叔明之五世孙也。 [12]当时,两河地区正在用兵打仗,每月消耗钱财一百余万缗,国库不能支撑几个月。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提出建议,认为:“财利都聚集在富商手中,请征用富商的钱财,对于收⼊超过一万缗的富商,征借他万缗以外的钱财,以便供应军需。算来只不过要向国全一两千个商人征借此钱,便可以満⾜数年之內的费用了。”德宗听从了他们的建议。甲子(十二⽇),德宗颁诏向商人征借用钱,命令度支条陈奏上。判度支杜佑大力搜索长安城中商人所有的财货,只要估计某商人申报不得其实,便加以鞭笞 ![]() [13]甲戌,以昭义节度副使、磁州刺史卢玄卿为州刺史兼魏博招讨副使。 [13]甲戌(二十二⽇),德宗任命昭义节度副使、磁州刺史卢玄卿为州刺史,兼任魏博招讨副使。 初,李抱真为泽潞节度使,马燧领河 ![]() ![]() ![]() ![]() ![]() 当初,李抱真担任泽潞节度使,马燧统辖着河 ![]() ![]() ![]() ![]() [14]卢龙节度行军司马蔡廷⽟恶判官郑云逵,奏贬莫州参军。云逵 ![]() ![]() ![]() [14]卢龙节度行军司马蔡廷⽟厌恶判官郑云逵,便上奏朝廷,使他被贬为莫州参军。郑云逵的 ![]() ![]() ![]() [15]宣武节度使刘洽攻李纳之濮 ![]() [15]宣武节度使刘洽攻打李纳的濮 ![]() [16]朱滔遣人以蜡书置髻中遗朱, ![]() [16]朱滔派人在发髻中蔵着蜡封的书信送给朱,打算与朱一起谋反。马燧缴获了书信,将书信连同送信的使者送往长安,朱并不知道此事。德宗传驿征召朱由凤翔回朝,朱一到,便将蜡封的书信和送信的使者给朱看,朱恐惧不安,伏地叩头请罪。德宗说:“你们二人相距千里,当初并非共同策谋,这不是你的罪过。”因而将朱留在长安的人私宅第,颁赐给他名园、肥田、彩锦、金银等甚为丰厚,以稳住他的心意,他所担任的幽州、卢龙节度使和太尉、中书令等职衔也都依然保留。 上以幽州兵在凤翔,思得重臣代之。卢杞忌张镒忠直,为上所重, ![]() 德宗因朱的幽州兵还在凤翔屯扎,想得朝廷重臣代替朱。卢杞妒忌张镒忠厚耿直,为皇上所器重,打算将他排挤到朝廷之外,使自己得以独自总揽朝政,便回答德宗说:“朱名声地位一向尊崇,凤翔将校的职位品级不⾼,不是宰相或者朝廷信任的大臣,是无法镇服并安抚幽州军的。请让我去凤翔吧。”德宗低着头,还没有开口,卢杞又说:“陛下若是认为我相貌丑陋不扬,不能被三军将士所敬服,那只能由陛下的神算来决定了。”德宗于是望着张镒说:“文武全才,声望见重于朝野內外的,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张镒明知自己已经被卢杞排挤了,但是找不到推脫的借口,于是拜了两拜,接受了委任。戊寅(二十六⽇),德宗任命张镒兼任凤翔尹、陇右节度等使。 初,卢杞与御史大夫严郢共构杨炎、赵惠伯之狱,炎死,杞复忌郢。会蔡廷⽟等贬官,殿中侍御史郑詹误递文符至昭应送之,廷⽟等行已至蓝田,召还而东,廷⽟等以为执己送朱滔,至灵宝西,赴河死。上闻之,骇异,卢杞因奏:“朱必疑以为诏旨,请遣三司使案詹。”又言;“御史所为,必禀大夫,请并郢案之。”狱未具,壬午,杞奏杖杀詹于京兆府;贬郢费州刺史,卒于贬所。 当初,卢杞与御史大夫严郢共同罗织罪名陷害杨炎与赵惠伯,杨炎死后,卢杞又忌恨严郢。适逢蔡廷⽟等贬官,殿中侍御史郑詹错把押送廷⽟等人的文书符信递送到了昭应,当时蔡廷⽟等人已经来到蓝田,又叫他们回头向东而行。 蔡廷⽟等人以为要将他们押送给朱滔,走到灵宝西面,便投⻩河而死。德宗听到 此事,感到惊讶诧异,于是卢杞奏称:“朱肯定猜疑这是诏命的意图,请派遣 三司使审查郑詹。”卢杞又说:“御史所办的事情,一定要向大夫禀告,请将严 郢与郑詹一并审查。”案情尚未判定,壬午(三十⽇),卢杞又奏在京兆府将郑詹 杖打而死,贬严郢为费州刺史,严郢死于贬地。 上初即位,崔甫为相,务崇宽大,故当时政声蔼然,以为有贞观之风;及卢杞为相,知上 ![]() 德宗初即位时,崔甫担任宰相,办事务必推崇宽大,所以当时政声和善,人们认为具有贞观时期的风范。及至卢杞担任宰相,他知道德宗生 ![]() [17]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奏,本道税钱每千请增二百。五月,丙戌,诏增他道税钱皆如淮南;又盐每斗价皆增百钱。 [17]淮南节度使陈少游上奏,请将本道税钱每一千钱增收二百钱。五月,丙戌(初四),下诏增收其他各道税钱,一概以淮南为准,将每斗盐的价钱一律增加一百钱。 [18]朱滔、王武俊自宁晋南救魏州,辛卯,诏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将朔方及神策步骑万五千人东讨田悦,且拒滔等。滔行至宗城,掌记书郑云逵、参谋田景仙弃滔来降。 [18]朱滔和王武俊从宁晋南下援救魏州,辛卯(初九),德宗诏令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带领朔方军和神策军步兵骑兵一万五千人向东讨伐田悦,同时抵御朱滔等人。朱滔行军到达宗城时,掌记书郑云逵、参谋田景仙抛弃朱滔前来归降。 [19]丁酉,加河东节度使马燧同平章事。 [19]丁酉,(十五⽇),德宗加任河东节度使马燧同平章事。 [20]辛亥,置义武军节度于定州,以易、定、沧三州隶之。 [20]辛亥(二十九⽇),朝廷在定州设置义武军节度,将易、定、沧三州隶属于该军。 [21]张光晟之杀突董也,上 ![]() ![]() ![]() ![]() [21]张光晟诛杀突董时,德宗打算就此与回纥断绝关系,便传召册命可汗使源休返回太原。过了很久,德宗又派遣源休护送突董以及翳密施与大小梅录等四人的遗体归还回纥,回纥可汗派遣他的宰相颉子斯迦等人 ![]() [22]朱滔、王武俊军至魏州,田悦具牛酒出 ![]() ![]() ![]() ![]() ![]() [22]朱滔和王武俊的军队来到魏州时,田悦备办了牛⾁和酒食出来 ![]() ![]() ![]() ![]() ![]() [23]李纳求救于滔等,滔遣魏博兵马使信都承庆将兵助之。纳攻宋州,不克,遣兵马使李克信、李钦遥戍濮 ![]() [23]李纳向朱滔等人请求援救,朱滔派遣魏博兵马使信都承庆带兵援助他。李纳攻打宋州,不能攻克,便派遣兵马使李克信和李钦遥戍守濮 ![]() [24]甲辰,以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兼平庐、淄青、郓、登莱、齐州节度使,讨李纳;又以河东节度使马燧兼魏博澶相节度使;加朔方、宁节度使李怀光同平章事。 [24]甲辰(二十二⽇),德宗让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兼任平卢、淄青、郓、登莱、齐州节度使,前去讨伐李纳。又让河东节度使马燧兼任魏博、澶相节度使,加任朔方、宁节度使李怀光同平章事。 [25]神策行营招讨使李晟请以所将兵北解赵州之围,与张孝忠分势图范 ![]() [25]神策行营招讨使李晟请求以本部兵马向北解除赵州的围困,与张孝忠共同分兵出击,谋取范 ![]() [26]演州司马李孟秋举兵反,自称安南节度使;安南都护辅良 ![]() [26]演州司马李孟秋起兵反叛,自称安南节度使,安南都护辅良 ![]() [27]八月,丁未,置河东、西⽔陆运、两税、盐铁使二人,度支总其大要而已。 [27]八月,丁未(疑误),朝廷设置河东与河西⽔陆运、两税、盐铁使二人,度支仅仅总管大体情况罢了。 [28]辛酉,以泾原留后姚令言为节度使。 [28]辛酉(十一⽇),德宗任命泾原留后姚令言为该处节度使。 [29]卢杞恶太子太师颜真卿, ![]() [29]卢杞憎恶太子太师颜真卿,打算将他从朝中排挤出去,颜真卿对卢杞说:“先中丞的头颅被传送到平原时,我用⾆头 ![]() [30]九月癸卯,殿中少监崔汉衡自吐蕃归,赞普遣其臣区颊赞随汉衡⼊见。 [30]九月,癸卯(二十三⽇),殿中少监崔汉衡从吐蕃回来,吐蕃赞普派遣他的臣区颊赞跟随崔汉衡⼊朝觐见。 [31]冬,十月,辛亥,以湖南观察使曹王皋为江南西道节度使。皋至洪州,悉集将佐,简阅其才,得牙将伊慎、王锷等,擢为大将,引荆襄判官许孟容置幕府。慎,州人;孟容,长安人也。 [31]冬季,十月,辛亥(初二),德宗任命湖南观察使曹王李皋为江南西道节度使。李皋到了洪州,把将佐全部召集起来,考察他们的才⼲,选得牙将伊慎、王锷等人,提拔为大将,还延引荆襄判官许孟容,将他安置在幕府。伊慎是州人,许孟容是长安人。 慎常从李希烈讨梁崇义,希烈爱其才, ![]() 伊慎曾常跟随李希烈讨伐梁崇义,李希烈赏识他的才华,想把他留下,伊慎却逃回。李希烈听说李皋起用伊慎,唯恐他成为自己的后患,便赠他犀甲七属,并假造伊慎回复李希烈的书信,丢在边境上。德宗听说后,派遣中使到军队中就地将伊慎斩首,李皋上书替伊慎论争洗雪,不见回音。恰巧长江中的群盗三千余人来江南西道侵扰,李皋便派遣伊慎进击群盗,立功自赎。伊慎打败了群盗,斩首数百级,率军而回。因此,伊慎得以幸免。 [32]卢杞秉政,知上必更立相,恐其分己权,乘间荐吏部侍郞关播儒厚,可以镇风俗;丙辰,以播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政事皆决于杞,播但敛衽无所可否。上尝从容与宰相论事,播意有所不可,起立 ![]() ![]() [32]卢杞执掌朝政,知道德宗必定还要选立宰相,惟恐新相会分去自己的权力,便乘机举荐吏部侍郞关播儒雅忠厚,可以整肃风俗。丙辰(初七),德宗任命关播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朝中政事一概由卢杞决断,关播遇事只是整一整⾐袖,不置可否。德宗曾经从容地和宰相议论政事,关播有些反对意见,起⾝想说,卢杞以目示意,他才没说。回到中书以后,卢杞对关播说:“由于端庄忠厚,讲话不多,所以我才引荐你做了宰相,刚才你怎么要开口讲话呢!”关播自此不敢再讲话。 [33]戊辰,遣都员官外郞樊泽使于吐蕃,告以结盟之期。 [33]戊辰(十九⽇),德宗派遣都员官外郞樊泽出使吐蕃,告诉吐蕃会盟的⽇期。 [34]丙子,肃王详薨。 [34]丙子(二十七⽇),肃王李详去世。 [35]十一月,己卯朔,加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同平章事。 [35]十一月,己卯朔(初一),德宗加封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同平章事。 [36]田悦德朱滔之救,与王武俊议奉滔为主,称臣事之,滔不可,曰:“惬山之捷,皆大夫二兄之力,滔何敢独居尊位!”于是幽州判官李子千、恒冀判官郑濡等共议:“请与郓州李大夫为四国,俱称王而不改年号,如昔诸侯奉周家正朔。筑坛同盟,有不如约者,众共伐之。不然,岂得常为叛臣,茫然无主,用兵既无名,有功无官爵为赏,使将吏何所依归乎!”滔等皆以为然。滔乃自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仍请李纳称齐王。是⽇,滔等筑坛于军中,告天而受之。滔为盟主,称孤;武俊、悦、纳称寡人。所居堂曰殿,处分曰令,群下上书曰笺。 ![]() [36]田悦感 ![]() ![]() 武俊以孟华为司礼尚书,华竟不受,呕⾎死;以兵马使卫常宁为內史监,委以军事。常宁谋杀武俊,武俊 ![]() 王武俊任命孟华为司礼尚书,孟华始终不肯接受,吐⾎而死。王武俊任命兵马使卫常宁为內史监,将军中事务委托给他。卫常宁策划诛杀王武俊,王武俊将他 ![]() 李希烈帅所部三万徙镇许州,遣所亲诣李纳,与谋共袭汴州;遣使告李勉,云已兼领淄青, ![]() ![]() ![]() 李希烈带领本部三万人移镇许州,派遣亲信到李纳处,同他谋划共同袭击汴州。李希烈又派遣使者告诉李勉,说是自己已经兼领淄青,准备借道上任。李勉为李希烈整治桥梁,备办食品,等待着他的到来,同时做了严密的防备,而李希烈始终没有到来。李希烈又暗中与朱滔等人 ![]() ![]() [37]十二月,丁丑,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时朱滔等与官军相拒累月,官军有度支馈粮,诸道益兵,而滔与王武俊孤军深⼊,专仰给于田悦,客主⽇益困弊。闻李希烈军势甚盛,颇怨望,乃相与谋遣使诣许州,劝希烈称帝,希烈由是自称天下都元帅。 [37]十二月,丁丑(二十九⽇),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当时,朱滔等人与官军相对抗已有好几个月,官军有度支运送粮食,有各道增补兵员,而朱滔与王武俊孤军深⼊,专门依赖田悦供给,因此朱、王的军队与田悦都一天天地艰难疲困起来。他们听说李希烈军队声势甚为盛大,李希烈又颇为怨恨不満,便一起谋划派遣使者到许州,劝说李希烈称帝,李希烈自此以后才自称天下都元帅。 [38]司天少监徐承嗣请更造《建中正元历》;从之。 [38]司天少监徐承嗣请求重新编制《建中正元历》,德宗照准。 Www.YaNd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