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4170 |
上一章 四十三纪唐 下一章 ( → ) | |
起柔兆涒滩五月,至九月,不満一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下 ◎ 至德元年丙申,公元七五六年 五月,丁巳,炅众溃,走保南 ![]() ![]() ![]() 令狐嘲复引兵攻雍丘。嘲与张巡有旧,于城下相劳苦如平生,嘲因说巡曰:“天下事去矣,⾜下坚守危城, ![]() 郭子仪、李光弼还常山,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子仪选骁骑更挑战,三⽇,至行唐,贼疲,乃退。子仪乘之,又败之于沙河。蔡希德至洛 ![]() ![]() ![]() ![]() ![]() ![]() 禄山大惧,召⾼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尚、庄惧,数⽇不敢见。田乾真自关下来,为尚、庄说禄山曰:“自古帝王经营大业,皆有胜败,岂能一举而成!今四方军垒虽多,皆新募乌合之众,未更行陈,岂能敌我蓟北劲锐之兵,何⾜深忧!尚、庄皆佐命元勋,陛下一旦绝之,使诸将闻之,谁不內惧!若上下离心,臣窃为陛下危之!”禄山喜曰:“阿浩,汝能豁我心事。”即召尚、庄,置酒酣宴,自为之歌以侑酒,待之如初。阿浩,乾真小字也。禄山议弃洛 ![]() ![]() 是时,天下以杨国忠骄纵召 ![]() 会有告崔乾祐在陕,兵不満四千,皆羸弱无备,上遣使趣哥舒翰进兵复陕、洛。翰奏曰:“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羸师以 ![]() ![]() ![]() ![]() 己丑,遇崔乾祐之军于灵宝西原。乾祐据险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庚寅。官军与乾祐会战。乾祐伏兵于险,翰与田良丘浮舟中流以观军势,见乾祐兵少,趣诸军使进。王思礼等将精兵五万居前,庞忠等将馀兵十万继之,翰以兵三万登河北⾩望之,鸣鼓以助其势。乾祐所出兵不过万人,什什伍伍,散如列星,或疏或密,或前或却,官军望而笑之。乾祐严精兵,陈于其后。兵既 ![]() ![]() ![]() ![]() ![]() ![]() ![]() 翰至关西驿,揭榜收散卒, ![]() ![]() ![]() ![]() ![]() 是⽇,翰麾下来告急,上不时召见,但遣李福德等将监牧兵赴潼关。及暮,平安火不至,上始惧。壬辰,召宰相谋之。杨国忠自以⾝领剑南,闻安禄山反,即令副使崔圆 ![]() 甲午,百官朝者什无一二。上御勤政楼,下制,云 ![]() ![]() 上过便桥,杨国忠使人焚桥。上曰:“士庶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留內侍监⾼力士,使扑灭乃来。上遣宦者王洛卿前行,告谕郡县置顿。食时,至咸 ![]() ![]() ![]()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 ![]() ![]() ![]() ![]() ![]() ![]() 丁酉,上将发马嵬,朝臣惟韦见素一人,乃以韦谔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将士皆曰:“国忠谋反,其将吏皆在蜀,不可往。”或请之河、陇,或请之灵武,或请之太原,或言还京师。上意在⼊蜀,虑违众心,竟不言所向。韦谔曰:“还京,当有御贼之备。今兵少,未易东向,不如且至扶风,徐图去就。”上询于众,众以为然,乃从之。及行,⽗老皆遮道请留,曰:“宮阙,陛下家居,陵寝,陛下坟墓,今舍此, ![]() ![]() ![]() ![]() ![]() 己亥,上至岐山。或言贼前锋且至,上遽过,宿扶风郡。士卒潜怀去就,往往流言不逊,陈玄礼不能制,上患之。会成都贡舂彩十馀万匹,至扶风,上命悉陈之于庭,召将士⼊,临轩谕之曰:“朕比来衰耄,托任失人,致逆胡 ![]() ![]() 太子既留,未知所适。广平王亻叔曰:“⽇渐晏,此不可驻,众 ![]() 庚子,以剑南节度留后崔圆为剑南节度等副大使。辛丑,上发扶风,宿陈仓。 太子至乌氏,彭原太守李遵出 ![]() 壬寅,上至散关,分扈从将士为六军,使颍王璬先行诣剑南。寿王瑁等分将六军以次之。丙午,上至河池郡。崔圆奉表 ![]() 王思礼至平凉,闻河西诸胡 ![]() 戊申,扶风民康景龙等自相帅击贼所署宣慰使薛总,斩首二百馀级。庚戌,陈仓令薛景仙杀贼守将,克扶风而守之。 安禄山不意上遽西幸,遣使止崔乾祐兵留潼关,凡十⽇,乃遣孙孝哲将兵⼊长安,以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光远为京兆尹;使安忠顺将兵屯苑中,以镇关中。孝哲为禄山所宠任,尤用事,常与严庄争权;禄山使监关中诸将,通儒等皆受制于孝哲。教哲豪侈,果于杀戮,贼 ![]() ![]() 李光弼围博陵未下,闻潼关不守,解围而南。史思明踵其后,光弼击却之,与郭子仪皆引兵⼊井陉,留常山太守王俌将景城、河间团练兵守常山。平卢节度使刘正臣将袭范 ![]() ![]() 太子至平凉数⽇,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盐池判官李涵相与谋曰:“平凉散地,非屯兵之所,灵武兵食完富,若 ![]() ![]() 甲子,上至普安,宪部侍郞房琯来谒见。上之发长安也,群臣多不知,至咸 ![]() 初,张垍尚宁亲公主,听于噤中置宅,宠渥无比。陈希烈求解政务,上幸垍宅,问可为相者。垍未对。上曰:“无若爱婿。”垍降阶拜舞。既而不用,故垍怀怏怏,上亦觉之。是时均、垍兄弟及姚崇之子尚书右丞奕、萧蒿之子兵部侍郞华、韦安石之子礼部侍郞陟、太常少卿斌,皆以才望至大官,上尝曰:“或命相,当遍举故相弟子耳。”既而皆不用。 裴冕、杜鸿渐等上太子笺,请遵马嵬之命,即皇帝位,太子不许。冕等言曰:“将士皆关中人,⽇夜思归,所以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寸尺之功。若一朝离散,不可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笺五上,太子乃许之。是⽇,肃宗即位于灵武城南楼,群臣舞蹈,上流涕歔欷。尊玄宗曰上皇天帝,赦天下,改元。以杜鸿渐、崔漪并知中书舍人事,裴冕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改关內采访使为节度使,徒治安化,以前蒲关防御使吕崇贲为之。以陈仓令薛景仙为扶风太守,兼防御使;陇右节度使郭英乂为天⽔太守,兼防御使。时塞上精兵皆选⼊讨贼,惟馀老弱守边,文武官不満三十人,披草莱,立朝廷,制度草创,武人骄慢。大将管崇嗣在朝堂,背阙而坐,言笑自若,监察御史李勉奏弹之,系于有司。上特原之,叹曰:“吾有李勉,朝廷始尊!”勉,元懿之曾孙也。旬⽇间,归附者渐众。 张良娣 ![]() ![]() 丁卯,上皇制:“以太子享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南取长安、洛 ![]() ![]() ![]() 安禄山使孙孝哲杀霍国长公主及王妃、附马等于崇仁坊,刳其心,以祭安庆宗。凡杨国忠、⾼力士之 ![]() 庚午,上皇至巴西;太守崔涣 ![]() 初,京兆李泌,幼以才敏著闻,玄宗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 ![]() ![]() ![]() ![]() 贼遣兵寇扶风,薛景仙击却之。 安禄山遣其将⾼嵩以敕书、缯彩 ![]() 同罗、突厥之逃归也,长安大扰,官吏窜匿,狱囚自出。京兆尹崔光远以为贼且遁矣,遣吏卒守孙孝哲宅。孝哲以状⽩禄山,光远乃与长安令苏震帅府、县官十馀人来奔。己卯,至灵武,上以光远为御史大夫兼京兆尹,使之渭北招集吏民;以震为中丞。震,瑰之孙也。禄山以田乾真为京兆尹。侍御史吕諲、右拾遗杨绾、奉天令安平崔器相继诣灵武;以諲、器为御史中丞,绾为起居舍人、知制诰。 上命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将兵五千赴行在,嗣业与节度使梁宰谋,且缓师以观变。绥德府折冲段秀实让嗣业曰:“岂有君⽗告急而臣子晏然不赴者乎!特进常自谓大丈夫,今⽇视之,乃儿女子耳!”嗣业大惭,即⽩宰如数发兵,以秀实自副,将之诣行在。上又征兵于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发精兵七千人,励以忠义而遣之。 敕改扶风为凤翔郡。 庚辰,上皇至成都,从官及六军至者千三百人而已。 令狐嘲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馀⽇,朝廷声问不通。嘲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 ![]() 中城矢尽,巡缚藁为人千馀,被以黑⾐,夜缒城下,嘲兵争 ![]() ![]() 巡使郞将雷万舂于城上与嘲相闻,语未绝,贼弩 ![]() 顷之,贼步骑七千馀众屯⽩沙涡,巡夜袭击,大破之。还,至桃陵,遇贼救兵四百馀人,悉擒之。分别其众,妫、檀及胡兵,悉斩之;荥 ![]() 河北诸郡犹为唐守,常山太守王俌 ![]() ![]() ![]() ![]() 是月,史思明、蔡希德将兵万人南攻九门。旬⽇,九门伪降,伏甲于城上。思明登城,伏兵攻之;思明坠城,鹿角伤其左胁,夜,奔博陵。 颜真卿以蜡丸达表于灵武。以真卿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依前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并致赦书,亦以蜡丸达之。真卿颁下河北诸郡,又遣人颁于河南、江、淮。由是诸道始知上即位于灵武,徇国之心益坚矣。 郭子仪等将兵五万自河北至灵武,灵武军威始盛,人有兴复之望矣。八月,壬午朔,以子仪为武部尚书、灵武长史,以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并同平章事,馀如故。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赴太原。 先是,河东节度使王承业军政不修,朝廷遣待御史崔众 ![]() ![]() ![]() 回纥可汗、吐蕃赞普相继遣使请助国讨贼,宴赐而遣之。 癸未,上皇下制,赦天下。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遣录事参军第五琦⼊蜀奏事,琦言于上皇,以为:“今方用兵,财赋为急,财赋所产,江、淮居多,乞假臣一职,可使军无乏用。”上皇悦,即以琦为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 史思明再攻九门,辛卯,克之,所杀数千人;引兵东围藁城。 李庭望将蕃、汉二万馀人东袭宁陵、襄邑,夜,去雍丘城三十里置营。张巡帅短兵三千掩击,大破之,杀获太半。庭望收军夜遁。 癸巳,灵武使者至蜀,上皇喜曰:“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丁酉,制:“自今改制敕为诰,表疏称太上皇。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己亥,上皇临轩,命韦见素、房琯、崔涣奉传国宝⽟册诣灵武传位。 辛丑,史思明陷藁城。 初,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又出宮人舞《霓裳羽⾐》;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又引犀、象⼊场,或拜,或舞。安禄山见而悦之,既克长安,命搜捕乐工,运载乐器、舞⾐,驱舞马、犀、象皆诣洛 ![]() 臣光曰:圣人以道德为丽,仁义为乐;故虽茅茨土阶,恶⾐菲食,不聇其陋,惟恐奉养之过以劳民费财。明皇恃其承平,不思后患,殚耳目之玩,穷声技之巧,自谓帝王富贵皆不我如, ![]() 禄山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众乐;梨园弟子往往歔欷泣下,贼皆露刃睨之。乐工雷海清不胜悲愤,掷乐器于地,西向恸哭。禄山怒,缚于试马殿前,支解之。 禄山闻向⽇百姓乘 ![]() ![]() 自上离马嵬北行,民间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长安,长安民⽇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则皆走,市里为空,贼望见北方尘起,辄惊 ![]() ![]() ![]() 九月,壬子,史思明围赵郡,丙辰,拔之;又围常山,旬⽇,城陷,杀数千人。 建宁王倓, ![]() ![]() ![]() 上与泌出行军,军士指之,窃言曰:“⾐⻩者,圣人也。⾐⽩者,山人也。”上闻之,以告泌,曰:“艰难之际,不敢相屈以官,且⾐紫袍以绝群疑。”泌不得已,受之;服之,⼊谢。上笑曰:“既服此,岂可无名称!”出怀中敕,以泌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泌固辞,上曰:“朕非敢相臣,以济艰难耳。俟贼平,任行⾼志。”泌乃受之。置元帅府于噤中,亻叔⼊则泌在府,泌⼊亻叔亦如之。泌又言于上曰:“诸将畏惮天威,在陛下前敷陈军事,或不能尽所怀;万一小差,为害甚大。乞先令与臣及广平 ![]() 阿史那从礼说 ![]() ![]() 內侍边令诚复自贼中逃归,上斩之。 丙子,上至顺化。韦见素等至自成都,奉上宝册,上不肯受,曰:“比以中原未靖,权总百官,岂敢乘危,遽为传袭!”群臣固请,上不许,置宝册于别殿,朝夕事之,如定省之礼。上以韦见素本附杨国忠,意薄之;素闻房琯名,虚心待之,琯见上言时事,辞情慷慨,上为之改容,由是军国事多谋于琯。琯亦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为,专决于 ![]() 上皇赐张良娣七宝鞍,李泌言于上曰:“今四海分崩,当以俭约示人,良娣不宜乘此。请撤其珠⽟付库吏,以俟有战功者赏之。”良娣自阁中言曰:“邻里之旧,何至如是!”上曰:“先生为社稷计也。”遽命撤之。建宁王倓泣于廊下,声闻于上;上惊,召问之,对曰:“臣比忧祸 ![]() ![]() 上尝从容与泌语及李林甫, ![]() 他夕,上又谓泌曰:“良娣祖⺟,昭成太后之妹也,上皇所念。朕 ![]() 南诏乘 ![]() 段译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下至德元载(丙申、756) 唐纪三十四 唐肃宗至德元载(丙申,公元756年) [1]五月,丁巳,炅众溃,走保南 ![]() ![]() ![]() [1]五月丁巳(初四),鲁炅兵败,退守南 ![]() ![]() ![]() [2]令狐嘲复引兵攻雍丘。嘲与张巡有旧,于城下相劳苦如平生,嘲因说巡曰:“天下事去矣,⾜下坚守危城, ![]() [2]令狐嘲又率兵来攻打雍丘。令狐嘲与张巡有 ![]() [3]郭子仪、李光弼还常山,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子仪选骁骑更挑战,三⽇,至行唐,贼疲,乃退。子仪乘之,又败之于沙河。蔡希德至洛 ![]() ![]() ![]() ![]() ![]() ![]() [3]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兵退回常山,史思明又收罗散兵数万随后追击,郭子仪挑选骁勇善战的骑兵轮番挑战,三天以后,到了行唐县,叛军因疲劳无力再战,才退兵。郭子仪乘机出击,又败叛军于沙河县。蔡希德到了洛 ![]() ![]() ![]() ![]() ![]() ![]() ![]() 禄山大惧,召⾼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尚、庄惧,数⽇不敢见。田乾真自关下来,为尚、庄说禄山曰:“自古帝王经营大业,皆有胜败,岂能一举而成!今四方军垒虽多,皆新募乌合之众,未更行陈,岂能敌我蓟北劲锐之兵,何⾜深忧!尚、庄皆佐命元勋,陛下一旦绝之,使诸将闻之,谁不內惧!若上下离心,臣窃为陛下危之!”禄山喜曰:“阿浩,汝能豁我心事。”即召尚、庄,置酒酣宴,自为之歌以侑酒,待之如初。阿浩,乾真小字也。禄山议弃洛 ![]() ![]() 安禄山十分恐惧,把⾼尚与严庄召来骂道:“数年来你们都劝我反叛,认为一定能够成功。而现在大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攻破,北归的路也被断绝,官军大集,我们所占据的只有汴州、郑州等几个州郡,如何能够取胜呢?从现在开始你们再也不要来见我!”⾼尚与严庄听后极为害怕,好多天都不敢去见安禄山。这时田乾真从潼关回来,为⾼尚、严庄说话,劝安禄山说:“自古以来,凡是要成就大事业的帝王,都有胜有败,怎么能够指望一举成功呢!现在四面八方的官军虽然多,但都是新召募的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战阵,怎么能够敌得过我们蓟北的这些精兵強将呢!您 ![]() ![]() ![]() 是时,天下以杨国忠骄纵召 ![]() 这时,人们都人为安禄山叛 ![]() 会有告崔乾在陕,兵不満四千,皆赢弱无备,上遣使趣哥舒翰进兵复陕、洛。翰奏曰:“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赢师以 ![]() ![]() ![]() ![]() ![]() 这时有人告诉玄宗说崔乾在陕郡的兵力不到四千,都是老弱兵,而且没有准备,玄宗就派人催促哥舒翰出兵收复陕郡和洛 ![]() ![]() ![]() ![]() ![]() ![]() ![]() 已丑,遇崔乾之军于灵宝西原。乾据险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庚寅,官军与乾会战。乾伏兵于险,翰与田良丘浮舟中流以观军势,见乾兵少,趣诸军使进。王思礼等将精兵五万居前,庞忠等将余兵十万继之,翰以兵三万登河北⾩望之,鸣鼓以助其势。乾所出兵不过万人,什什伍伍,散如列星,或疏或密,或前或却,官军望而笑之。乾严精兵,陈于其后。兵既 ![]() ![]() ![]() ![]() ![]() ![]() ![]() 已丑(初七),官军与崔乾的叛军相遇于灵宝西原。崔乾的军队占据着险要之地,南靠大山,北据⻩河天险,有狭道七十里。庚寅(初八),官军与崔乾的叛军 ![]() ![]() ![]() ![]() ![]() ![]() ![]() 翰至关西驿,揭榜收散卒, ![]() ![]() ![]() ![]() ![]() 哥舒翰到了关西驿站,张贴告示收罗逃散的士卒,想重新守卫潼关。这时蕃人将领火拔归仁等率领一百余名骑兵包围了驿站,进去对哥舒翰说:“叛军来了,请您赶快上马。”哥舒翰上马出驿站后,火拔归仁率部下叩头说:“您率领二十万军队一战而全军覆没,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子呢!再说您没有看到封常清与⾼仙芝的下场吗?还不如向东去归降安禄山。”哥舒翰不同意,想要下马。火拔归仁就用⽑绳把他的双脚捆绑在马肚子下,对于将领中不愿意投降的,也都捆起来押往东方。这时叛军将领田乾真赶到,火拔归仁就投降了他,被一起送往洛 ![]() ![]() ![]() ![]() 是⽇,翰麾下来告急,上不时召见,但遣李福德等将监牧兵赴潼关。及暮,平安火不至,上始惧。壬辰,召宰相谋之。杨国忠自以⾝领剑南,闻安禄山反,即令副使崔圆 ![]() 潼关失守的当天,哥舒翰的部下到朝廷报告情况危急,玄宗当时没有召见,只是派李福德等人率领监牧小儿组成的军队开赴潼关增援。到了晚上,没看到报告平安的烽火,玄宗才感到惧怕。壬辰(初十),玄宗把宰相召来商议对策。杨国忠因为自己兼任剑南节度使,安禄山反叛后,即命令节度副使崔圆暗中准备物资,以防备危急时到剑南使用,所以这时他首先提出到蜀中避难。玄宗赞成他的意见。癸巳(十一⽇),杨国忠召集百官于朝堂,神⾊惊惧,痛哭流涕地问他们有什么计策,百官都不回答。杨国忠说:“人们告安禄山的反状已有十年了,但皇上总是不相信。现在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不是宰相的过错。”罢朝后卫兵退下,这时长安城中的百姓惊慌逃命,都不知道该往那里躲避,店铺关门,市里一片萧条。杨国忠又让韩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宮,劝说玄宗到蜀中去避难。 甲午,百官朝者什无一二。上御勤政楼,下制,云 ![]() ![]() 甲午(十二⽇),百官上朝的不到十分之一二。玄宗登临勤政楼,下制书说要亲自率兵征讨安禄山,听到的人都不相信。玄宗又任命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京兆少尹灵昌人崔光远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让将军边令诚掌管宮殿的钥匙。玄宗假称剑南节度大使颖王李将要赴镇,命令剑南道准备所用物资。当天,玄宗移居大明宮。天黑以后,玄宗命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噤军六军,重赏他们金钱布帛,又挑选了闲厩中的骏马九百余匹,所做的这些事情外人都不知晓。乙未(十三⽇),天刚发亮,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信宦官、宮人从延秋门出发,在宮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都弃而不顾,只管自己逃难。玄宗路过左蔵库,杨国忠请求放火烧焚,并说:“不要把这些钱财留给叛贼,”玄宗心情凄惨地说:“叛军来了没有钱财,一定会向百姓征收,还不如留给他们,以减轻百姓们的苦难。”这一天,百官还有⼊朝的,到了宮门口,还能听到漏壶滴⽔的声音,仪仗队的卫士们仍然整齐地站在那里,待宮门打开后,则看见宮人 ![]() ![]() 平民百姓四出逃命,山野小民争着进⼊皇宮及王公贵族的宅第,盗抢金银财宝,有的还骑驴跑到殿里。还放火烧焚了左蔵大盈库。崔光远与边令诚带人赶来救火,又召募人代理府、县长官分别守护,杀了十多个人,局势才稳定下来。崔光远派他的儿子去见安禄山,边令诚也把宮殿各门的钥匙献给安禄山。 上过便桥,杨国忠使人焚桥。上曰:“士庶各避贼求生,柰何绝其路!”留內侍监⾼力士,使扑灭乃来。上遣宦者王洛卿前行,告谕郡县置顿。食时,至咸 ![]() ![]() ![]() 玄宗一行经过便桥后,杨国忠派人放火烧桥,玄宗说:“官吏百姓都在避难求生,为何要断绝他们的生路呢!”于是就把內侍监⾼力士留下,让他把大火扑灭后再来。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诉郡县官作好准备。到吃饭的时候,抵达咸 ![]() ![]() ![]() ![]() ![]() ![]()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 ![]() ![]() ![]() ![]() ![]() ![]() 丙申(十四⽇),玄宗一行到了马嵬驿,随从的将士因为饥饿疲劳,心中怨恨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天下大 ![]() ![]() ![]() ![]() ![]() ![]() ![]() ![]() 丁酉,上将发马嵬,朝臣惟韦见素一人,乃以韦谔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将士皆曰:“国忠谋反,其将吏皆在蜀,不可往。”或请之河、陇,或请之灵武,或请之太原,或言还京师。上意在⼊蜀,虑违众心,竟不言所向。韦谔曰:“还京,当有御贼之备。今兵少,未易东向,不如且至扶风,徐图去就。”上询于众,众以为然,乃从之。及行,⽗老皆遮道请留,曰:“宮阙,陛下家居,陵寝,陛下坟墓,今舍此, ![]() ![]() ![]() ![]() ![]() 丁酉(十五⽇),玄宗将要从马嵬驿出发,朝臣中只有韦见素一人随行,于是就任命韦谔为御史中丞,并兼任置顿使。这时将士们都说:“杨国忠谋反被杀,而他的部下亲信都在蜀中,不能去那里避难。”有人请求去河西、陇右,有人请求去灵武,有人请求去太原,还有的请求回京师。玄宗想去蜀中,又恐怕违背众心,所以沉默不言。韦谔说:“如果要返回京师,就要有⾜够的兵力抵御叛军。而现在兵力单薄,不要轻易向乐。不如暂时到扶风郡,再慢慢考虑去向。”玄宗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都同意,于是准备去扶风。等到出发时,当地的⽗老乡亲拦在路中请求玄宗留下,并说:“森严宏壮的宮殿是陛下的家室,那些列祖列宗的陵园是陛下先人的葬地,现在都舍弃不顾,想要到那里去呢?”玄宗骑在马上停留了很长时间,然后命令太子留在后面安慰这些⽗老乡民。⽗老们因此对太子说:“皇上既然不愿意留下来,我们愿意率领弟子跟随殿下向东讨伐叛军,收复长安。如果殿下与皇上都逃向蜀中,那么谁为中原的百姓们作主呢?”不一会儿,来到太子跟前的多达数千人。太子不肯,并说:“⽗皇冒艰历险,远出避难,我怎么忍心早晚都不在他⾝边呢!再说我也没有当面向他辞别,我要回去告诉⽗皇,然后听候他的吩咐。”说着涕泣流泪,要回马西行。这时建宁王李与宦官李辅国拉着太子的马笼头进谏说:“逆胡安禄山举兵反叛,进犯长安,以至四海沸腾,家国 裂分,如果不服从民意,怎么能够复兴大唐天下呢!现在殿下随从皇上⼊蜀中避难,如果叛军烧焚断绝了通向蜀中的栈道,那么中原大地就拱手送给叛军了。人心既已分离,就难以再聚合,到那时就是想要有所作为,恐怕也不可能了。不如现在收聚西北边防的镇兵,再加上郭子仪与李光弼在河北地区的兵力,与他们合兵东讨叛贼,收复两京,平定四海,挽救家国于危难之中,使大唐的帝业得以继续,然后再打扫宮殿, ![]() [4]已亥,上至岐山。或言贼前锋且至,上遽过,宿扶风郡。士卒潜怀去就,往往流言不逊,陈玄礼不能制,上患之。会成都贡舂彩十余万匹,至扶风,上命悉陈之于庭,召将士⼊,临轩谕之曰:“朕比来衰耄,托任失人,致逆胡 ![]() ![]() [4]已亥(十七⽇),玄宗到达岐山县。这时有人传言说叛军的前锋立刻就到,玄宗不敢停留,继续前行,晚上宿于扶风郡。随从保驾的士卒暗谋出路,往往出言不逊,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无力控制,玄宗十分担忧。适逢成都进献给朝廷的舂织丝绸十余万匹到了扶风,玄宗命令把这些丝绸都陈放在庭中,召来随从将士,然后在殿前的台阶上告诉他们说:“朕近年来由于衰老糊涂,任人失当,以致造成安禄山举兵反叛,逆 ![]() ![]() [5]太子既留,莫知所适。广平王曰:“⽇渐晏,此不可驻,众 ![]() [5]太子留下来以后,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广平王李说:“天已经快黑了,此地不宜久留,大家觉得到哪里去好呢?”众人都不说话。这时建宁王李说:“殿下过去曾经做过朔方节度大使,朔方镇的将领官吏每年送来问安书,我大略记得他们的姓名。现在河西与陇右的兵都因战败投降了叛军,⽗兄弟子多有在叛军中的,到那里去恐怕有危险。而朔方距离较近,军队完好,兵马強盛,再说河西行军司马裴冕出自世家大族,一定不会有二心。叛军正在进⼊长安大肆抢掠财物,还顾不上向外攻城略地,趁此机会应该立刻往朔方,到那里以后再图谋大计,这是最好的战略。”大家听后都说:“好!”到了渭河岸边,遇上了潼关战败后退下来的士卒,误以为是叛军而 ![]() [6]庚子,以剑南节度留后崔圆为剑南节度等副大使。辛丑,上发扶风,宿陈仓。 [6]庚子(十八⽇),玄宗任命剑南节度留后崔圆为剑南节度副大使。辛丑(十九⽇),玄宗从扶风出发,晚上住在陈仓。 [7]太子至乌氏,彭原太守李遵出 ![]() [7]太子到了乌氏县,彭原太守李遵出来 ![]() [8]壬寅,上至散关,分扈从将士为六军。使颍王先行诣剑南,寿王瑁等分将六军以次之。丙午,上至河池郡。崔圆奉表 ![]() [8]壬寅(二十⽇),玄宗到达散关,把护卫的士兵分为六军,派颍王李先往剑南,寿王李瑁分别率领六军随后。丙午(二十五⽇),玄宗到达河池郡。蜀郡长史崔圆持表书前来 ![]() [9]王思礼至平凉,闻河西诸胡 ![]() [9]王思礼到达平凉后,得知河西镇胡人作 ![]() [10]戊申,扶风民康景龙等自相帅击贼所署宣慰使薛总,斩首二百余级。庚戌,陈仓令薛景仙杀贼守将,克扶风而守之。 [10]戊申(二十七⽇),扶风郡百姓康景龙等人自动组织起来攻打叛军所任命的宣慰使薛总,杀死叛军二百余人。庚戌(二十九⽇),陈仓县令薛景仙杀掉叛军守将,攻克了扶风郡而率兵镇守。 [11]安禄山不意上遽西幸,遣使止崔乾兵留潼关,凡十⽇,乃遗孙孝哲将兵⼊长安,以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光远为京兆尹;使安忠顺将兵屯苑中,以镇关中。孝哲为禄山所宠任,尤用事,常与严庄争权;禄山使监关中诸将,通儒等皆受制于孝哲。孝哲豪侈,果于杀戮,贼 ![]() ![]() [11]安禄山没料想玄宗那么快就会西去避难。就派人让崔乾留兵潼关,十天后才派孙孝哲率兵进⼊长安,任命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光远为京兆尹。派安忠顺率重兵驻守在噤苑中,以镇抚关中地区。孙孝哲是安禄山最宠信的心腹,喜 ![]() ![]() ![]() ![]() ![]() [12]李光弼围博陵未下,闻潼关不守,解围而南。史思明踵其后,光弼击却之,与郭子仪皆引兵⼊井陉,留常山太守王将景城、河间团练兵守常山。平卢节度使刘正臣将袭范 ![]() ![]() [12]李光弼率兵攻打博陵,没有攻克,得知潼关失守,便撤兵向南退去。史思明率兵追击,被李光弼击退,李光弼与郭子仪都率兵⼊井陉关,留下常山太守王率领景城与河间郡的团练兵守卫常山。平卢节度使刘正臣将要袭击范 ![]() ![]() [13]太子至平凉数⽇,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盐池判官李涵相与谋曰:“平凉散地,非屯兵之所,灵武兵食完富,若 ![]() ![]() [13]太子李亨到达平凉数天以后,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与盐池判官李涵等人商议说:“平凉地势平坦,不是屯驻军队之地,而灵武兵強粮⾜,如果把太子 ![]() ![]() [14]甲子,上至普安,宪部侍郞房来谒见。上之发长安也,群臣多不知,至咸 ![]() [14]甲子(十二⽇),玄宗到达普安郡,宪部侍郞房赶来晋见。玄宗从长安出发时,朝中群臣大多数都不知道,到了咸 ![]() 初,张尚宁亲公主,听于噤中置宅,宠渥无比。陈希烈求解政务,上幸宅,问可为相者。未对。上曰:“无若爱婿。”降阶拜舞。既而不用,故怀怏怏,上亦觉之。是时均、兄弟及姚崇之子尚书右丞奕、萧嵩之子兵部侍郞华、韦安石之子礼部侍郞陟、太常少卿斌,皆以才望至大官,上尝曰:“吾命相,当遍举故相弟子耳。”既而皆不用。 当初张娶了玄宗的女儿宁亲公主为 ![]() [15]裴冕、杜鸿渐等上太子笺,请遵马嵬之命,即皇帝位,太子不许。冕等言曰:“将士皆关中人,⽇夜思归,所以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寸尺之功。若一朝离散,不可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笺五上,太子乃许之。是⽇,肃宗即位于灵武城南楼,群臣舞蹈,上流涕欷。尊玄宗为上皇天帝,赦天下,改元。以杜鸿渐、崔漪并知中书舍人事,裴冕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改关內采访使为节度使,徙治安化,以前蒲关防御使吕崇贲为之。以陈仓令薛景仙为扶风太守,兼防御使;陇右节度使郭英义为天⽔太守,兼防御使。时塞上精兵皆选⼊讨贼,惟余老弱守边,文武官不満三十人,披草莱,立朝廷,制度草创,武人骄慢。大将管崇嗣在朝堂,背阙而坐,言笑自若,监察御史李勉奏弹之,系于有司。上特原之,叹曰:“吾有李勉,朝廷始尊!”勉,元懿之曾孙也。旬⽇间,归附者渐众。 [15]裴冕、杜鸿渐等人向太子上笺表,请求他遵照玄宗在马嵬驿的命令即皇帝位,太子不同意。裴冕等人对太子说:“殿下所率领的将士都是关中人,⽇夜思念着家乡,他们所以经历艰险跟随殿下到这种荒沙野城中来,就是希望能够建功立业。这些人一旦离散,就难以再聚集到一起。希望殿下能够顺应人心,也为家国着想!”一连五次上笺奏,太子才同意。当天,肃宗于灵武城南楼即帝位,群臣拜舞,肃宗也流涕欷。尊称玄宗为上皇天帝,大赦天下,改天宝十五载为至德元载。肃宗任命杜鸿渐、崔漪为中书舍人,裴冕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改关內采访使为节度使,把治所迁到安化郡,任命前蒲关防御使吕崇贲为节度使。又任命陈仓县令薛景仙为扶风太守,兼防御使;陇右节度使郭英又为天⽔太守,兼防御使。当时塞外的精兵都⼊內地讨伐叛军,只剩下老弱残兵防守边疆,文武官吏不到三十人,他们披荆斩棘,建立朝廷,但因为制度草创,武人骄横傲慢。大将管崇嗣在朝堂中背对宮阙而坐,言笑自若,监察御史李勉上奏弹劾他,并把他关了起来。肃宗特下令赦免了管崇嗣,并感叹说:“我只是因为有李逸这样的人,朝廷才开始有尊严!”李勉是李元懿的曾孙。肃宗即帝位后十多天內,归附的人越来越多。 张良娣 ![]() ![]() 张良娣 ![]() ![]() ![]() [16]丁卯,上皇制:“以太子亨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南取长安、洛 ![]() ![]() ![]() [16]丁卯(十五⽇),玄宗下制书说:“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统辖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南下收复长安、洛 ![]() ![]() ![]() [17]安禄山使孙孝哲杀霍国长公主及王妃、驸马等于崇仁坊,刳其心,以祭安庆宗。凡杨国忠、⾼力士之 ![]() [17]安禄山让孙孝哲于长安崇仁坊杀了霍国长公主以及王妃、驸马等人,挖下他们的心肝,用来祭奠安庆宗。凡是杨国忠、⾼力士的亲信 ![]() ![]() [18]庚午,上皇至巴西;太守崔涣 ![]() [18]庚午(十八⽇),玄宗到达巴西郡,太守崔涣来 ![]() [19]初,京兆李泌,幼以才敏著闻,玄宗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 ![]() ![]() ![]() ![]() [19]当初,京兆人李泌年幼时因才华聪敏而著名,玄宗就让他与忠王李一起游玩。忠王被册封为太子时,李泌年岁已大,曾上书议论政事。玄宗想要授予他官职,被他拒绝,玄宗只好让他以平民的⾝份与太子为友,太子常常称他为先生。李泌的所作所为遭到杨国忠的憎恨,杨国忠上奏把他迁移到蕲舂郡。后来李泌得以回到家乡,做了隐士,居住在颍 ![]() [20]同罗、突阙从安禄山反者屯长安苑中,甲戌,其酋长阿史那从礼帅五千骑,窃厩马二千匹逃归朔方,谋邀结诸胡,盗据边地。上遣使宣慰之,降者甚众。 [20]跟随安禄山举兵反叛的同罗和突阙部落军队屯驻在长安的噤苑中,甲戌(二十二⽇),他们的酋长阿史那从礼率领五千骑兵,盗得二千匹厩马逃回朔方, ![]() [21]贼遣兵寇扶风,薛景仙击却之。 [21]叛军派兵进攻扶风郡,被薛景仙击退。 [22]安禄山遣其将⾼嵩以敕书、缯彩 ![]() [22]安禄山派部将⾼嵩携带敕书和丝绸去 ![]() [23]同罗、突厥之逃归也,长安大扰,官吏窜匿,狱囚自出。京兆尹崔光远以为贼且遁矣,遣吏卒守孙孝哲宅。孝哲以状⽩禄山,光远乃与长安令苏震帅府、县官十余人来奔。己卯,至灵武,上以光远为御史大夫兼京兆尹,使之渭北招集吏民;以震为中丞。震,之孙也。禄山以田乾真为京兆尹。侍御史吕、右拾遗杨绾、奉天令安平崔器相继诣灵武;以、器为御史中丞,绾为起居舍人、知制诰。 [23]阿史那从礼率领同罗和突阙的部落军队逃回朔方后,长安大 ![]() 上命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将兵五千赴行在,嗣业与节度使梁宰谋,且缓师以观变。绥德府折冲段秀实让嗣业曰:“岂有君⽗告急而臣子晏然不赴者乎!特进常自谓大丈夫,今⽇视之,乃儿女子耳!”嗣业大惭,即⽩宰如数发兵,以秀实自副,将之诣行在。上又徵兵于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发精兵七千人,励以忠义而遣之。 肃宗命令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率兵五千赴灵武,而李嗣业与节度使梁宰商议,决定暂缓发兵以观形势的变化。绥德府折冲都尉段秀实责备李嗣业说:“难道有君⽗告急而臣子安然不赴难的吗!您常常自称为大丈夫,现在来看,只不过是小儿女子罢了!”李嗣业听后十分惭愧,当即报告梁宰请如数发兵,并任命段秀实为自己的副将,率兵往灵武。肃宗向安西征兵,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发精兵七千人,并勉励他们要为国效忠尽义。 [24]敕改扶风为凤翔郡。 [24]肃宗下敕书改扶风郡为凤翔郡。 [25]庚辰,上皇至成都;从官及六军至者千三百人而已。 [25]庚辰(二十八⽇),玄宗到达成都,随从到达的官吏及六军将士只有一千三百人。 [26]令狐嘲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朝廷声问不通。嘲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 ![]() [26]令狐嘲率兵在雍丘包围张巡,张巡坚守了四十余天,与朝廷的联系断绝。令狐嘲得知玄宗已逃往蜀中,就又写信招降张巡。张巡有大将六人,官职都是开府、特进,他们劝张巡说,我们兵力弱小,难以抵御叛军,况且皇上的生死不得而知,不如投降。张巡假装许诺。第二天,在堂上放置皇上的画像,率领将士朝拜,大家都泣不成声。然后张巡把六位部将带到前面,责备他们不忠不义,并杀了他们。从此军心更加坚定。 中城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以黑⾐,夜缒城下,嘲兵争 ![]() ![]() 城中的箭已经用尽,张巡就命令士卒用稻草扎成一千多草人,给他们穿上黑⾐服,夜晚用绳子放到城下,令狐嘲的军队争相 ![]() ![]() 巡使郞将雷万舂于城上与嘲相闻,贼弩 ![]() 张巡让郞将雷万舂在城头上与令狐嘲对话,叛军乘机用弩机 ![]() ![]() ![]() ![]() 顷之,贼步骑七千余众屯⽩沙涡,巡夜袭击,大破之。还,至桃陵,遇贼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分别其众,妫、檀及胡兵,悉斩之;荥 ![]() 不久,叛军步、骑兵七千余人进驻⽩沙涡,张巡夜间率兵袭击,大败叛军。张巡回军到桃陵,又与四百余名叛军救兵相遇,全部将其俘虏。张巡把这些叛军分开,将其中的妫州、檀州兵以及胡人全部杀掉,荥 ![]() [27]河北诸郡犹为唐守,常山太守王 ![]() ![]() ![]() ![]() [27]河北地区的大多数州郡还在为唐朝而坚守着,常山太守王想要投向叛军,其他将领得知后大为愤怒,就借玩马球的机会,纵马踩死了他。当时信都太守乌承恩部下有三千朔方兵,常山诸将派使者宗仙运带领当地⽗老往信都,邀请乌承恩率兵来镇守常山。乌承恩以没有诏命为由而拒绝。宗仙运劝乌承恩说:“常山是战略要地,北控燕、蓟地区,南通河南、洛 ![]() ![]() ![]() 是月,史思明、蔡希德将兵万人南攻九门。旬⽇,九门伪降,伏甲于城上。思明登城,伏兵攻之;思明坠城,鹿角伤其左胁,夜,奔博陵。 本月,史思明与蔡希德率兵一万南攻九门。攻了十天,九门士卒假装投降,伏兵于城上。史思明登城,中了埋伏,从城头上掉了下来,被埋在城下的树枝刺伤了左胁,连夜逃奔博陵。 [28]颜真卿以蜡丸达表于灵武。以真卿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依前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并致赦书,亦以蜡丸达之。真卿颁下河北诸郡,又遣人颁于河南、江、淮。由是诸道始知上即位于灵武,徇国之心益坚矣。 [28]颜真卿派使者把蜡丸密封表书送到灵武。肃宗任命颜真卿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仍为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又下赦书,也用蜡丸密封送达颜真卿。颜真卿把赦书颁下河北地区的郡州,同时又派人颁下河南与江、淮地区的各郡。因此各地才知道肃宗已于灵武即帝位,为国坚守抗击叛军的信心更加坚决了。 [29]郭子仪等将兵五万自河北至灵武,灵武军威始盛,人有兴复之望矣。八月,壬午朔,以子仪为武部尚书、灵武长史,以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并同平章事,余如故。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赴太原。 [29]郭子仪等率兵五万从河北到达灵武,灵武的军势开始強盛,人们才觉得大唐的复兴有了希望。八月壬午朔(初一),肃宗任命郭子仪为武部尚书、灵武长史,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二人并同平章事,其他所任的职务仍如旧。李光弼率领景城、河间兵五千赴太原。 先是,河东节度使王承业军政不修,朝廷遣侍御史崔众 ![]() ![]() ![]() 先前,河东节度使王承业不理军务,朝廷派待御史崔众收缴了他的兵权,不久又派宦官杀了他。崔众曾经侮辱王承业,李光弼早就心中不平。这时,肃宗下敕书命令崔众把兵权 ![]() ![]() [30]回纥可汗、吐蕃赞普相继遣使请助国讨贼,宴赐而遣之。 [30]回纥可汗与吐蕃赞普相继派遣使节来请求派兵帮助唐朝讨伐叛军,肃宗宴请赏赐了他们后遣回。 [31]癸未,上皇下制,赦天下。 [31]癸未(初二),玄宗下制书,大赦天下。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遣录事参军第五琦⼊蜀奏事,琦言于上皇,以为:“今方用兵,财赋为急,财赋所产,江、淮居多,乞假臣一职,可使军无乏用。”上皇悦,即以琦为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派录事参军第五琦⼊蜀中奏事,第五琦对玄宗说:“现在正是家国用兵之机,财赋十分重要,而财赋大多出自江、淮地区,请求任命我一个职务,可以保证军用充⾜。”玄宗很⾼兴,即任命第五琦为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 [32]史思明再攻九门,辛卯,克之,所杀数千人;引兵东围藁城。 [32]史思明再一次率兵攻打九门,辛卯(初十),九门城陷,被杀数千人。史思明又领兵向东包围了藁城。 [33]李庭望将蕃、汉二万余人东袭宁陵、襄邑,夜,去雍丘城三十里置营,张巡帅短兵三千掩击,大破之,杀获太半。庭望收军夜遁。 [33]李庭望率领蕃汉兵二万余人向东袭击宁陵与襄邑,夜里在雍丘城外三十里处宿营,遭到张巡率领的三千名手持短兵器的士卒袭击,叛军大败,死伤大半。李庭望收兵连夜而逃。 [34]癸巳,灵武使者至蜀,上皇喜曰:“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丁酉,制:“自今改制敕为诰,表疏称太上皇。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己亥,上皇临轩,命韦见素、房、崔涣奉传国宝⽟册诣灵武传位。 [34]癸巳(十二⽇),灵武出派的使者到了蜀中,玄宗⾼兴地说:“我儿子顺应天命人心,即皇帝位,我还有什么忧愁的呢!”丁酉(十六⽇),玄宗下制书说:“从今以后改制敕为诰令,所上的表疏称太上皇。家国的军政大事都先听侯皇帝的处置,然后再奏报朕知即可。等收复京城后,朕就不再参预政事。”己亥(十八⽇),玄宗亲临殿前的台阶,命令韦见素、房与崔涣奉送传国宝器与⽟册往灵武传皇帝位。 [35]辛丑,史思明陷藁城。 [35]辛丑(二十⽇),史思明攻陷藁城。 [36]初,上皇每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又出宮人舞《霓裳羽⾐》;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又引犀象⼊ 场,或拜,或舞。安禄山见而悦之,既克长安,命搜捕乐工,运载乐器、舞⾐,驱舞马、犀、象皆诣洛 ![]() [36]当初,玄宗每当聚会设宴时,先让太常雅乐的坐部和立部演奏,继后的是鼓吹曲、胡人乐,教坊、京兆府长安与万年两县的散乐以及杂戏;又让作成山状的山车和旱船载着乐队来来往往演奏;又让宮女表演《霓裳羽⾐舞》;又让一百匹舞马嘴里衔杯跳舞祝寿;又让犀牛和大象⼊ 场跳舞礼拜。安禄山观看后很喜 ![]() ![]() 臣光曰:圣人以道德为丽,仁义为乐;故虽茅茨土阶,恶⾐菲食,不聇其陋,惟恐奉养之过以劳民费财。明皇恃其承平,不思后患,殚耳目之玩,穷声技之巧,自谓帝王富贵皆不我如, ![]() 臣司马光曰:圣人都以道德为美,以仁义为乐;所以他们虽然住在以茅草作顶,⻩土为台的房屋中,穿耝糙的⾐服,吃菲薄的饭食,但不以简陋为聇,只是担心自己生活太奢侈而劳民伤财。唐玄宗自认为天下太平,想不到会有后患,遍享耳目的 ![]() [37]禄山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众乐;梨园弟子往往欷泣下,贼皆露刃睨之。乐工雷海清不胜悲愤,掷乐器于地,西向恸哭。禄山怒,缚于试马殿前,支解之。 [37]安禄山于凝碧池宴请他的臣下,盛奏各种乐曲,梨园弟子往往欷哭泣,叛军则都露着刀,斜着眼监视。乐工雷海清不胜悲痛,把乐器扔在地上,向西痛哭。安禄山大为愤怒,命令把雷海清捆在试马殿前,支解了他的⾝体。 禄山闻向⽇百姓乘 ![]() ![]() 安禄山听说长安城陷时老百姓多趁 ![]() ![]() 自上离马嵬北行,民间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长安,长安民⽇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则皆走,市里为空。贼望见北方尘起,辄惊 ![]() ![]() ![]() 自从肃宗离开了马嵬驿北上以后,民间都传言说太子已北上集兵要来收复长安,长安市民翘首盼望,有时人们在一起惊呼:“太子大军来了!”然后就全都跑散,市里为之一空。叛军如果看见北方扬起的沙尘,就会惊恐地想要逃走。京畿地区的豪杰常常杀掉叛军所任命的官吏,与官军遥相呼应。豪杰被镇庒后又起,层出不穷,叛军无法制止。从京畿、州、坊州开始,一直到岐州、陇州都起来响应。这时长安城的西门以外都变成了场战,叛军兵力所能控制的地区,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 ![]() ![]() [38]九月,壬子,史思明围赵郡,丙辰,拔之;又围常山,旬⽇,城陷,杀数千人。 [38]九月壬子(初一),史思明率兵包围赵郡。丙辰(初五),攻陷赵郡。然后又包围了常山,十天后常山城陷,被杀数千人。 [39]建宁王, ![]() ![]() ![]() [39]建宁王李 ![]() ![]() 上与泌出行军,军士指之,窃言曰:“⾐⻩者,圣人也。⾐⽩者,山人也。”上闻之,以告泌,曰:“艰难之际,不敢相屈以官,且⾐紫袍以绝群疑。”泌不得已,受之;服之,⼊谢,上笑曰:“既服此,岂可无名称!”出怀中敕,以泌为待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泌固辞,上曰:“朕非敢相臣,以济艰难耳。俟 贼平,任行⾼志。”泌乃受之。置元帅府于噤中,⼊则泌在府,泌⼊亦如之。泌又言于上曰:“诸将畏惮天威,在陛下前敷陈军事,或不能尽所怀;万一小差,为害甚大。乞先令与臣及广平 ![]() 肃宗与李泌出外行军,军士都指着他们私下说:“穿⻩⾐服的是圣人,穿⽩⾐服的是山中隐士。”肃宗听说后,就告诉了李泌,并说:“现在是战 ![]() ![]() [40]阿史那从礼说 ![]() [40]同罗与突厥酋长阿史那从礼引 ![]() ![]() 上虽用朔方之众, ![]() 肃宗虽然依靠朔方镇的兵力平叛,但还想要借外夷的兵力以壮大威势,于是就封王李守礼的儿子李承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一起去回纥借兵。又征发拔汗那的兵众,并让他转告西域各国,许以重赏,让他们跟随安西兵一起⼊援。李泌劝肃宗说:“不如暂时先到彭原,等所征的西北地区的兵到后,再前往到扶风以接应他们,那时丝织品、布帛等庸调也到了,可以供应军队。”肃宗同意。戊辰(十七⽇),肃宗从灵武出发。 [41]內侍边令诚复自贼中逃归,上斩之。 [41]內侍宦官边令诚从叛军中逃回,被肃宗杀掉。 [42]丙子,上至顺化。韦见素等至自成都,奉上宝册,上不肯受,曰:“比以中原未靖,权总百官,岂敢乘危,遽为传袭!”群臣固请,上不许,置宝册于别殿,朝夕事之,如定省之礼。上以韦见素本附杨国忠,意薄之;素闻房名,虚心待之。见上言时事,辞情慷慨,上为之改容,由是军国事多谋于。亦以天下为已任,知无不为;诸相拱手避之。 [42]丙子(二十五⽇),肃宗到达顺化郡。韦见素等人从成都到达,奉上传国宝器和⽟册,肃宗不肯接受,并说:“近来因为中原地区战 ![]() ![]() [43]上皇赐张良娣七宝鞍,李泌言于上曰:“今四海分崩,当以俭约示人,良娣不宜乘此。请撤其珠⽟付库吏,以俟有战功者赏之。”良娣自阁中言曰:“乡里之旧,何至于是!”上曰:“先生为社稷计也。”遽命撤之。建宁王泣于廊下,声闻于上;上惊,召问之,对曰:“臣比忧祸 ![]() ![]() [43]肃宗赏赐张良娣七宝马鞍,李泌因此对肃宗说:“现在天下大 ![]() ![]() ![]() ![]() 上尝从容与泌语及李林甫, ![]() 肃宗曾经在闲暇时对李泌谈及李林甫的事,说要下敕书让诸将攻克长安后,挖开李林甫的坟墓,烧焚他的尸骨,把骨灰扬弃,李泌说:“陛下正在平定天下,为何要与死者为仇呢!那尸骨又知道什么,这样做只能表示圣上的德行不够宽宏。再说现在跟随安禄山反叛的人都是陛下的仇敌,如果他们听到这样的举动,恐怕会阻止他们悔过自新之心。”肃宗听后不⾼兴,又说:“李林甫这个奷贼过去千方百计地想要动摇朕的地位,那时朕是朝不保夕。朕所以能够保全,实在是上天的帮助!再说李林甫也十分憎恨先生,只不过是没有来得及害死您罢了,您为何还要可怜他呢!”李泌回答说:“这些事情我怎么 能不知道呢!只是因为上皇在帝位快五十年了,太平安乐,不料一朝祸起,天下大 ![]() ![]() 他夕,上又谓泌曰:“良娣祖⺟,昭成太后之妹也,上皇所念。朕 ![]() 一天晚上,肃宗又对李泌说:“张良娣的祖⺟是上皇⺟亲昭成太后的妹妹,上皇十分思念她。所以朕想把良娣立为皇后以慰藉上皇之心,如何?”李泌回答说:“陛下在灵武时,因为群臣都希望建功立业,所以即皇帝位,这并不是陛下私心想要做皇帝。至于家事,还是应该等待上皇的命令,不必过急,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肃宗同意李泌的意见。 [44]南诏乘 ![]() [44]南诏乘唐朝大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