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0577 |
上一章 五纪隋 下一章 ( → ) | |
起著雍执徐,尽玄黓涒滩,凡五年。 炀皇帝上之下 ◎ 大业四年戊辰,公元六零八年 舂,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军五百馀万众穿永济渠,引沁⽔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妇人。 壬申,以太府卿元寿为內史令。 裴矩闻西突厥处罗可汗思其⺟,请遣使招怀之。二月,己卯,帝遣司朝谒者崔君肃赍诏书慰谕之。处罗见君肃甚倨,受诏不肯起,君肃谓之曰:“突厥本一国,中分为二,每岁 ![]() ![]() ![]() 三月,壬戌,倭王多利思比孤遣使⼊贡,遗帝书曰:“⽇出处天子致书⽇没处天子无恙。”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曰:“蛮夷书无礼者,勿复以闻。” 乙丑,车驾幸五原,因出塞巡长城。行宮设合六板城,载以 ![]() ![]() 帝募能通绝域者,屯田主事常骏等请使⾚土,帝大悦。丙寅,命骏等赍物五千段,以赐其五。⾚土者,南海中远国也。 帝无⽇不治宮室,两京及江都,苑囿亭殿虽多,久而益厌。每游幸,左右顾瞩,无可意者,不知所适。乃备责天下山川之图,躬自历览,以求胜地可置宮苑者。夏,四月,诏于汾州之北汾⽔之源,营汾 ![]() 初,元德太子薨,河南尹齐王暕次当为嗣,元德吏兵二万馀人,悉隶于柬,帝为之妙选僚属,以光禄少卿柳謇之为齐王长史,且戒之曰:“齐王德业修备,富贵自钟卿门;若有不善,罪亦相及。”謇之,庆之从子也。暕宠遇⽇隆,百官趋谒,阗咽道路。暕以是骄恣,昵近小人,所为多不法。遣左右乔令则、库狄仲锜、陈智伟求声⾊。令则等因此放纵,访人家有美女,辄矫暕命呼之,载⼊暕第, ![]() ![]() ![]() ![]() 乙卯,诏以突阙启民可汗遵奉朝化,思改戎俗,宜于万寿戌置城造屋,其帷帐 ![]() 秋,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馀万筑长城,自榆⾕而东。 裴矩说铁勒,使击吐⾕浑,大破之。吐⾕浑可汗伏允东走,⼊西平境內,遣使请降求救;帝遣安德王雄出浇河,许公宇文述出西平 ![]() 八月,辛酉,上亲祠恒岳,赦天下。河北道郡守毕集,裴矩所致西域十馀国皆来助祭。 九月,辛未,征天下鹰师悉集东京,至者万余人。 冬,十月,乙卯,颁新式。 常骏等至⾚土境,⾚土王利富多塞遣使以三十舶 ![]() 帝以右翊卫将军河东薛世雄为⽟门道行军大将,与突阙启民可汗连兵击伊吾,师出⽟门,启民不至。世雄孤军度碛,伊吾初谓隋军不能至,皆不设备;闻世雄军已度碛,大惧,请降。世雄乃于汉故伊吾城东筑城,留银青光禄大夫王威以甲卒千馀人戌之而还。 ◎ 大业五年己巳,公元六零九年 舂,正月,丙子,改东京为东都。 突阙启民可汗来朝,礼赐益厚。 癸未,诏天下均田。 戊子,上自东都西还。 己丑,制民间铁叉、搭钩、<矛赞>刃之类皆噤之。 二月,戊申,车驾至西京。 三月,己巳,西巡河右;乙亥,幸扶风旧宅。夏,四月,癸亥,出临津关,渡⻩河,至西平,陈兵讲武,将击吐⾕浑。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周亘二十里。庚辰,⼊长宁⾕,度星岭;丙戌,至浩亹川。以桥未成,斩都⽔使者⻩亘及督役者九人,数⽇,桥成,乃行。 吐⾕浑可汗伏允帅众保覆袁川,帝分命內史元寿南屯金山,兵部尚书段文振屯北雪山,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将军张寿西屯泥岭,四面围之。伏允以数十骑遁出,遣其名王诈称伏允,保车我真山。壬辰,诏右屯卫大将军张定和往捕之。定和轻其众少,不被甲, ![]() ![]() 辛丑,帝谓给事郞蔡征曰:“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对曰:“此其所以不能长世。”丙午,至张掖。帝之将西巡也,命裴矩说⾼昌王麹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啖以厚利,召使⼊朝。壬子,帝至燕支山,伯雅、吐屯设等及西域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帝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国中之盛。吐屯设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上大悦。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谪天下罪人为戌卒以守之。命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捍御吐⾕浑,以通西域之路。 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帝谓裴矩有绥怀之略,进位银青光禄大夫。自西京诸县及西北诸郡,皆转输塞外,每岁钜亿万计;经途险远及遇寇钞,人畜死亡不达者,郡县皆征破其家。由是百姓业失,西方先困矣。 初,吐⾕浑伏允使其子顺来朝,帝留顺不遣。伏允败走,无以自资,帅数千骑客于 ![]() 丙辰,上御观风殿,大备文物,引⾼昌王麹伯雅及伊吾吐屯设升殿宴饮,其馀蛮夷使者陪阶庭者二十馀国,奏九部乐及鱼龙戏以娱之,赐赉有差。戊午,赦天下。 吐⾕浑有青海,俗传置牝马于其上,得龙种。秋,七月,置马牧于青海,纵牝马二千匹于川⾕以求龙种,无效而止。 车驾东还,行经大斗拔⾕,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文武饥馁沾 ![]() 民部侍郞裴蕴以民间版籍,脫漏户口及诈注老小尚多,奏令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又许民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帝临朝鉴状,谓百官曰:“前代无贤才,致此罔冒;今户口皆实,全由裴蕴。”由是渐见亲委,未几,擢授御史大夫,与裴矩、虞世基参掌机密。蕴善候伺人主微意,所 ![]() ![]() 突厥启民可汗卒,上为之废朝三⽇,立其子咄吉,是为始毕可汗;表请尚公主,诏从其俗。 初,內史侍郞薛道衡以才学有盛名,久当枢要,⾼祖末,出为襄州总管;帝即位,自番州刺史召之, ![]() ![]() 帝大阅军实,称器甲之美,宇文述因进言:“此皆云定兴之功。”帝即擢定兴为太府丞。 ◎ 大业六年庚午,公元六一零年 舂,正月,癸亥朔,未明三刻,有盗数十人,素冠练⾐,焚香持华,自称弥勒佛,⼊自建国门,监门者皆稽首。既而夺卫士仗,将为 ![]() 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 ![]() ![]() ![]() ![]() ![]() 帝称裴矩之能,谓群臣曰:“裴矩大识联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未发之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尽心,孰能若是!”是时矩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內史侍郞虞世基、御史大夫斐蕴、光禄大夫郭衍皆以谄谀有宠。述善于供奉,容止便辟,侍卫者咸取则焉。郭衍尝劝帝五⽇一视朝,曰:“无效⾼祖,空自勤苦。”帝益以为忠,曰:“唯有郭衍心与朕同。” 帝临朝凝重,发言降诏,辞义可观;而內存声⾊,其在两都及巡游,常以僧、尼、道士、女官自随,谓之四道场。梁公萧矩,琮之弟子;千牛左右宇文皛,庆之孙也;皆有宠于帝。帝每⽇于苑中林亭间盛陈酒馔,敕燕王倓与钜、皛及⾼祖嫔御为一席,僧、尼、道士、女官为一席,帝与诸宠姬为一席,略相连接,罢朝即从之宴饮,更相劝侑,酒酣殽 ![]() 帝复遣硃宽招抚流求,流求不从。帝遣虎贲郞将庐江陈稜,朝请大夫同安张镇周发东 ![]() 己卯,诏以“近世茅土妄假,名实相乖,自今唯有功勋乃得赐封;仍令子孙承袭。”于是旧赐五等爵,非有功者皆除之。 康申,以所征周、齐、梁、陈散乐悉配太常,皆置博士弟子以相传授,乐工至三万馀人。 三月,癸亥,帝幸江都宮。 初,帝 ![]() ![]() 世充本西域胡人,姓支氏。⽗收,幼从其⺟嫁王氏,因冒其姓。世充 ![]() 夏,六月,甲寅,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 冬,十二月,己未,文安宪侯牛弘卒。弘宽厚恭俭,学术精博,隋室旧臣,始终信任,悔吝不及者,唯弘一人而已。弟弼,好酒而句,尝因醉 ![]() ![]() ![]() ![]() ![]() ![]() 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馀杭,八百馀里,广十馀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宮、草顿, ![]() 上以百官从驾皆服袴褶,于军旅间不便,是岁,始诏“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皆戎⾐,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胥史以青,庶人以⽩,屠商以皁,士卒以⻩。” 帝之幸启民帐也,⾼丽使者在启民所。启民不敢隐,与之见帝。⻩门侍郞裴矩说帝曰:“⾼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令乃不臣,别为异域。先帝 ![]() ◎ 大业七年辛未,公元六一一年 舂,正月,壬寅,真定襄侯郭衍卒。 二月,己未,上升钓台,临杨子津,大宴百僚。乙亥,帝自江都行幸涿郡,御龙舟,渡河⼊永济渠,仍敕选部、门下、內史、御史四司之官于前船选补,其受选者三千余人,或徒步随船三千馀里,不得处分,冻馁疲顿,因而致死者什一二。 壬午,下诏讨⾼丽。敕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昼夜立⽔中,略不敢息,自 ![]() ![]() ![]() ![]() 山东、河南大⽔,漂没三十馀郡。冬,十月,乙卯,底柱崩,偃河逆流数十里。 初,帝西巡,遣侍御兄韦节召西突厥处罗可汗,令与车驾会大斗拔⾕,国人不从,处罗谢使者,辞以他故。帝大怒,无如之何。会其酋长 ![]() ![]() ![]() ![]() ![]() ![]() 帝自去岁谋讨⾼丽,诏山东置府,令养马以供军役。又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加之饥馑,⾕价踊贵,东北边尤甚,斗米直数百钱。所运米或耝恶,令民籴而偿之。又发鹿车夫六十馀万,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险远,不⾜充餱粮,至镇,无可输,皆惧罪亡命。重以官吏贪残,因缘侵渔,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 ![]() 邹平民王薄拥众据长⽩山,剽掠齐、济之郊,自称知世郞,言事可知矣;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 平原东有⾖子<卤亢>,负海带河,地形深阻。自⾼齐以来,群盗多匿其中。有刘霸道者,家于其旁,累世仕宦,赀产富厚。霸道喜游侠,食客常数百人。及群盗起,远近多往依之,有众十馀万,号“阿舅贼” 漳南人窦建德,少尚气侠,胆力过人,为乡 ![]() ![]() ![]() ![]() 自是所在群盗蜂起,不可胜数,徒众多者至万馀人,攻陷城邑。甲子,敕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获斩决;然莫能噤止。 ◎ 大业八年壬申,公元六一二年 舂,正月,帝分西突厥处罗可汗之众为三,使其弟阙度设将羸弱万馀口,居于会宁,又使特勒大奈别将馀众居于楼烦,命处罗将五百骑常从车驾巡幸,赐号曷婆那可汗,赏赐甚厚。 初,嵩⾼道士潘诞自言三百岁,为帝合炼金丹。帝为之作嵩 ![]() 四方兵皆集涿郡,帝征合⽔令庚质,问曰:“⾼丽之众不能当我一郡,今朕以此众伐之,卿以为克不?”对曰:“伐之可克。然臣窃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帝作⾊曰:“朕今总兵至此,岂可未见贼而先自退琊?”对曰:“战而未克,惧损威灵。若车驾留此,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事机在速,缓则无功。”帝不悦,曰:“汝既惮行,自可留此。”右尚方署监事耿询上书切谏,帝大怒,命左右斩之,何稠苦救,得免。 壬午,诏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馀、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施、带方、襄平等道,骆驿引途,总集平壤,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宜社于南桑⼲⽔上,类上帝于临朔宮南,祭马祖于蓟城北。帝亲授节度:每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队百人,十队为团,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团各有偏将一人;其铠胄、缨拂、旗幡,每团异⾊;受降使者一人,承诏慰扶,不受大将节制;其辎重散兵等亦为四团,使步卒挟之而行;进止立营,皆有次叙仪法。癸未,第一军发;⽇遣一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终四十⽇,发乃尽,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亘九百六十里。御营內合十一卫、三台、五省、九寺,分隶內、外、前、后、左、右六军,次后发,又亘八十里。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甲辰,內史令元寿薨。 二月,壬戌,观德王雄薨。 北平襄侯段文振为兵部尚书,上表,以为帝“宠待突厥太厚,处之塞內,资以兵食,戎狄之 ![]() ![]() 癸巳,上始御师,进至辽⽔。众军总会,临⽔为大陈,⾼丽兵阻⽔拒守,隋兵不得济。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谓人曰:“丈夫 ![]() 夏,五月,壬午,纳言杨达薨。 诸将之东下也,帝亲戒之曰:“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 ![]() ![]() ![]() ![]()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出扶馀道,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出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出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出沃沮道,右屯卫将军辛世雄出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出襄平道,右武将军赵孝才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昇出遂城道,检校右御卫虎贲郞将卫文昇出增地道,皆会于鸭绿⽔西。述等兵自泸河、怀远二镇,人马皆给百⽇粮,又给排甲、 ![]() ⾼丽遣大臣乙支文德诣其营诈降,实 ![]() ![]() ![]() ![]() ![]() 初,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 ![]() 初,百济王璋遣使请讨⾼丽,帝使之觇⾼丽动静,璋內与⾼丽潜通。隋军将出,璋使其臣国智牟来请师期。帝大悦,厚加赏赐,遣尚书起部郞席律诣百济,告以期会。及隋军度辽,百济亦严兵境上,声言助隋,实持两端。 是行也,唯于辽⽔西拔⾼丽武历逻,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已。八月,敕运黎 ![]() ![]() 冬,十月,甲寅,工部尚书宇文恺卒。 十一月,己卯,以宗女为华容公主,嫁⾼昌。 宇文述素有宠于帝,且其子士及尚帝女南 ![]() 是岁,大旱,疫,山东尤甚。 张衡既放废,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帝还自辽东,衡妾告衡怨望,谤讪朝政,诏赐尽于家。衡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等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耳,促令杀之。 段译 炀皇帝上之下大业四年(戊辰、608) 隋纪五 隋炀帝大业四年(戊辰,公元608年) [1] 舂,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军五百余万穿永济渠,引沁⽔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妇人。 [1] 舂季,正月,乙巳(初一),炀帝下诏征发⻩河以北各军一百多万人开凿永济渠,引沁⽔向南到⻩河,向北通涿郡。男丁不⾜,开始役使妇女。 [2] 壬申,以太府卿元寿为內史令。 [2] 壬申(二十八⽇),任命太府卿元寿为內史令。 [3] 裴矩闻西突厥处罗可汗思其⺟,请遣使招怀之。二月,己卯,帝遣司朝谒者崔君肃赍诏书慰谕之。处罗见君肃甚倨,受诏不肯起,君肃谓之曰:“突厥本一国,中分为二,每岁 ![]() ![]() ![]() [3]裴矩听说西突厥的处罗可汗思念他的⺟亲,请求炀帝派遣使者去招抚处罗可汗。二月,己卯(初六),炀帝派遣司朝谒者崔君肃携带着诏书慰问并谕示他。处罗可汗见到崔君肃时态度很是傲慢,接受诏书时不肯起立。崔君肃对他说:“突厥本来是一个家国,中间一分为二,每年双方 ![]() ![]() [4]三月,壬戌,倭王多利思比孤贡,遗帝书曰:“⽇出处天子致书⽇没处天子无恙。”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曰:“蛮夷书无礼者,勿复以闻。” [4]三月,壬戌(十九⽇),倭王多利思比孤派人来朝贡,给炀帝的书信上说:“⽇出处的天子致书信给⽇没处的天子,您可好吗?”炀帝看后很不⾼兴,对鸿胪卿说:“蛮夷人的书信凡无礼的,就不要再给我看了。” [5]乙丑,车驾幸五原,因出塞巡长城。行宮设合六板城,载以 ![]() ![]() [5]乙丑(二十二⽇),炀帝到达五原,就此出塞巡视长城。炀帝的行宮设置木制的合六城,城上载有 ![]() ![]() ![]() ![]() [6]帝募能通绝域者,屯田主事常骏等请使⾚土,帝大悦,丙寅,命骏赍物五千段,以赐其王。⾚土者,南海中远国也。 [6]炀帝招募能够沟通极远地方关系的人,屯田主事常骏等人请求出使⾚土,炀帝非常⾼兴。丙寅(二十三⽇),命令常骏携带着财物五千段,用来赏赐⾚土国王。⾚土国,是南海中一个很遥远的家国。[7]帝无⽇不治宮室,两京及江都,苑囿亭殿虽多,久而益厌,每游幸,左右顾瞩,无可意者,不知所适。乃备责天下山川之图,躬自历览,以求胜地可置宮苑者。夏,四月,诏于汾州之北汾⽔之源,营汾 ![]() [7]炀帝没有一天不在营建宮室,两京以及江都,苑囿亭殿虽然很多,时间久了炀帝仍非常感到厌倦,每次游玩,左顾右盼,觉得这些宮殿苑林都没有 中意的,不知道什么是好。于是遍求天下山川图册,亲自察看,以寻求名胜之地营造宮苑。夏季,四月,炀帝下诏在汾州之北,汾⽔的源头营建汾 ![]() [8]初,元德太子薨,河南柳尹齐王次当为嗣,元德吏兵二万余人,悉隶于,帝为之妙选僚属,以光禄少卿柳謇之为齐王长史。且戒之曰:“齐王德业修备,富贵自钟卿门;若有不善,罪亦相及。”謇之,庆之从子也。宠遇⽇隆,百官趋谒,阗咽道路。以是骄恣,昵近小人,所为多不法。遣左右乔令则、库狄仲、陈智伟求声⾊。令则等因此放纵,访人家有美女,辄矫命呼之,载⼊第, ![]() ![]() ![]() ![]() [8]当初,元德太子杨昭去世,河南尹齐王杨按次序应当立为嗣子,元 德太子属下的两万余官吏兵卒,全都隶属于杨。炀帝为他精心地挑选僚属,任命光禄少卿柳謇之为齐王的长吏,并且告诫柳謇之说:“齐王德行、业绩修习完美,那么富贵自然就会来到你⾝边,齐王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罪过也会相及于你。”柳謇之是柳庆的侄子。杨得到炀帝的宠信⽇益隆重,文武百官都赶着去拜谒他,以至于人都挤満道路。杨因此而骄傲放纵,亲近小人,所做所为多是不法之事。他派⾝边的乔令则、库狄仲、陈智伟去寻找歌舞女⾊。乔令则等人因此就更加放纵,打听到人家有美女,立即就假借杨的命令招来,装上车子送⼊杨府第,奷 ![]() ![]() ![]() ![]() ![]() [9]乙卯,诏以突厥启民可汗遵奉朝化,思改戎俗,宜于万寿戍置城造屋,其帷帐 ![]() [9]乙卯(十三⽇),炀帝下诏说,突厥启民可汗遵奉朝廷的感化,想改变戎狄的习俗,可以在万寿戌建立城池修造房屋,他们所用的帷帐、 ![]() [10]秋,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而东。 [10]秋季,七月,辛巳(初十),炀帝征发壮丁二十余万人修筑长城,从榆⾕向东。 [11]裴矩说铁勒,使击吐⾕浑,大破之。吐⾕浑可汗伏允东走,⼊西平境內,遣使请降求救;帝遣安德王雄出浇河,许公宇文述出西平 ![]() [11]裴矩游说铁勒,让铁勒攻击吐⾕浑,大败吐⾕浑。吐⾕浑可汗伏允向东逃跑 ,进⼊西平境內,派遣使臣向隋朝请求投降要求救援。炀帝派安德王杨雄率兵出浇河郡,许公宇文述出西平 ![]() [12]八月,辛酉,上亲祠恒岳,赦天下。河北道郡守毕集,裴矩所致西域十余国皆来助祭。 [12]八月,辛酉(二十⽇),炀帝亲自到恒山去祭祀,下诏大赦天下。河北道的郡守都集中到恒山,裴矩所罗致的西域十几个家国的使者都前来助祭。 [13]九月,辛未,征天下鹰师悉集东京。至者万余人。 [13]九月,辛未(初一),炀帝征召天下训鹰师集中到东京,应征而至的有一万余人。 [14]冬,十月,乙卯,颁新式。 [14]冬季,十月,乙卯(十六⽇),颁布新的度、量、衡制度。 [15]常骏等至⾚土境,⾚土王利富多塞遣使以三十舶 ![]() [15]常骏等人到达⾚土国的国境,⾚土国王利富多塞派遣使者乘三十只大船来 ![]() [16]帝以右翊卫将军河东薛世雄为⽟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启民可汗连兵击伊吾,师出⽟门,启民不至。世雄孤军度碛,伊吾初谓隋军不能至,皆不设备;闻世雄军已度碛,大惧,请降。世雄乃于汉故伊吾城东筑城,留银青光禄大夫王威以甲卒千余人戍之而还。 [16]炀帝任命右翊卫将军河东人薛世雄为王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的启民可汗联合进攻伊吾国。薛世雄率军出⽟门,启民可汗没有到。薛世雄孤军越过沙漠,伊吾人开始以为隋军不可能来,所以都没有做防备,当听说薛世雄军已崐越过沙漠,大为恐惧,于是请求投降。薛世雄就在汉代旧伊吾城东筑新城,留下银青光禄大夫王威率领一千余名士兵戍守伊吾城,薛世雄率军返回。 五年(己巳、609) 五年(己巳,公元609年) [1]舂,正月,丙子,改东京为东都。 [1]舂季,正月,丙子(初八),炀帝改东京为东都。 [2]突厥启民可汗来朝,礼赐益厚。 [2]突厥启民可汗来 朝见,接待之礼和赏赐更加丰厚。 [3]癸未,诏天下均田。 [3]癸未(十五⽇),炀帝下诏,天下实行均田制。 [4]戊子,上自东都西还。 [4]戊子(二十⽇),炀帝从东都回西京。 [5]己丑,制民间铁叉、搭钩、刃之类皆噤之。 [5]己丑(二十一⽇),规定民间铁叉、搭钩、刀之类都属于违噤之物。 [6]二月,戊申,车驾至西京。 [6]二月,戊申(十一⽇),炀帝的车驾到达西京。 [7]三月,己巳,西巡河右;乙亥,幸扶风旧宅。夏,四月,癸亥,出临津关,渡⻩河,至西平,陈兵讲武,将击吐⾕浑。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亘二十里。庚辰,⼊长宁⾕,度星岭;丙戌,至浩川。以桥未成,斩都⽔使者⻩亘及督役者九人,数⽇,桥成,乃行。 [7]三月,己巳(初二),炀帝向西巡视河右;乙亥(初八),到达扶风郡杨家旧宅。夏季,四月,癸亥(二十七⽇),炀帝出临津关,渡过⻩河,到达西平郡。布置军队,讲习武事,准备进攻吐⾕浑。五月,乙亥(初九),炀帝在拔延山举行大规模的围猎,长围竟达二十里(疑有误)。庚辰(十四⽇),炀帝进⼊长宁⾕,越过星岭;丙戌(二十⽇),到达浩川,因为桥未建成,炀帝斩都⽔使者⻩亘以及监工九人,几天后 ,桥建成,才继续前进。 吐⾕浑可汗伏允帅众保覆袁川,帝分命內史元寿南屯金山,兵部尚书段文振北屯雪山,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将军张寿西屯泥岭,四面围之。伏允以数十骑遁出,遣其名王诈称伏允,保车我真山。壬辰,诏右屯卫大将军张定和往捕之。定和轻其众少,不被甲, ![]() ![]() 吐⾕浑可汗伏允率领部众据守覆袁川,炀帝分别命令內史元寿向南面金山驻军;兵部尚书段文振在北面雪山驻军;太仆卿杨义臣在东面琵琶峡驻军;将军张寿在西面泥岭驻军,四面包围吐⾕浑人。伏允率几十骑兵逃出,派他的一个王诈称是伏允,据守车我真山。壬辰(二十六⽇),炀帝命令右 屯卫大将军张定和去抓捕他。张定和轻视吐⾕浑人少,不穿铠甲, ![]() ![]() 辛丑,帝谓给事郞蔡徵曰:“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对曰:“此其所以不能长世。”丙午,至张掖。帝之将西巡也,命裴矩说⾼昌王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啖以厚利,召使⼊朝。壬子,帝至燕支山,伯雅、吐屯设等及西域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被锦,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帝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国中之盛。吐屯设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上大悦。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谪天下罪人为戍卒以守之。命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 ,捍御吐⾕浑,以通西域之路。 辛丑(初六),炀帝对给事郞蔡徵说:“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南朝的各位皇帝多爱敷脂粉,坐于深宮,不同百姓相见,这是什么道理呢?”蔡崐徵回答:“这就是他们王朝不能长久的原因。”丙午(十一⽇),炀帝到达张掖。在炀帝将要西巡的时候,命裴矩去游说⾼昌王曲伯雅以及伊吾的吐屯设等,以厚利引 ![]() ![]() 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这时,国全共置郡一百九十个,县一千二百五十五个;有户八百九十多万;国土东西长九千三百里,南北宽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朝的強盛,这时已达到了顶点 。 帝谓裴矩有绥怀之略,进位银青光禄大夫。自西京诸县及西北诸郡,皆转输塞外,每岁钜亿万计;经途险远及遇寇钞,人畜死亡不达者,郡县皆征破其家。由是百姓业失,西方先困矣。 炀帝说裴矩有安抚、怀柔的韬略,提升他为银青光禄大夫。从西京各县 以及西北各郡,都辗转输送财物到塞外,每年耗费以钜万亿计,路途遥远险阻,或遇上強盗抢劫,凡人畜因死亡不能到达目的地的,郡县都要再行征调,以至使他们家业破产。因此百姓失去生计,西部地区先贫困起来。 初,吐⾕浑伏允使其子顺来朝,帝留顺不遣。伏允败走,无以自资,帅数千骑客于 ![]() 当初,吐⾕浑可汗伏允派他的儿子顺来朝见炀帝,炀帝将顺留下不放他回去。伏允败走后,无法解决生计,就率领几千骑兵客居在 ![]() 丙辰,上御观风殿,大备文物,引⾼昌王伯雅及伊吾吐屯设升殿宴饮,其余蛮夷使者陪阶庭者二十余国,奏九部乐及鱼龙戏以娱之,赐赉有差。戊午赦天下。 丙辰(二十一⽇),炀帝到观风行殿,大规模地陈列仪仗、礼仪,带着⾼昌王伯雅和伊吾的吐屯设上殿宴饮,其余的蛮夷使臣在殿下陪宴的共有二十多个家国。炀帝命人奏九部乐,以及鱼龙戏来乐娱,对各国来使赏赐不等。戊午(二十三⽇),下诏大赦天下。 吐⾕浑有青海,俗传置牝马于其上,得龙种。秋,七月,置马牧于青海,纵牝马二千匹于川⾕以求龙种,无效而止。 吐⾕浑有青海,民间传说把牝马放到青海內,可以得到龙种。秋季,七月,将马在青海放牧,山⾕间纵养牝马两千匹,以求得龙种,但没有效果,只 好停止了。 车驾东还,经大斗拔⾕,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文武饥馁沾 ![]() 炀帝的车驾向东返回,路经大斗拔⾕,山路狭窄险要,队伍只能鱼贯通行。风雪使天⾊昏暗,文武百官饥饿难忍,⾐服又全为风雪所打 ![]() [8]民部侍郞裴蕴以民间版籍,脫漏户口及诈注老小尚多,奏令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又许民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诸郡计帐进丁二十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帝 临朝览状,谓百官曰:“前代无贤才,致此罔冒;今户口皆实,全由裴蕴。”由是渐见亲委,未几,擢授御史大夫,与裴矩、虞世基参掌机密。蕴善候伺人主微意,所 ![]() ![]() [8]民部侍郞裴蕴认为民间的名册、户籍,有很多脫漏户口以及诈骗注册为老少的情况。就奏请炀帝进行查阅面貌以验老小。如果一个人的情况不属实,那么有关的员官就被解职。又许诺如果百姓检举出一个壮丁,就命令被检举的人家替检举者缴纳赋役。这一年,各郡总计增加了男丁二十万三千人,新归附的人口六十四万一 千五百人。炀帝上朝览阅报告,对百官说:“前代没有贤才,以致户口罔骗冒充,现在户口都确实了,全是由于有了裴蕴。”因此逐渐对裴蕴亲近信任,不久,就提升裴蕴为御史大夫,让他和裴矩、虞世基参与掌管机密。裴蕴善于观察以 ![]() ![]() [9]突厥启民可汗卒,上为之废朝三⽇,立其子咄吉,是为始毕可汗;表请尚公主,诏从其俗。 [9]突厥的启民可汗去世,炀帝为启民可汗之死,停止上朝三天。立启民的儿子咄吉为始毕可汗。始毕可汗上表请求娶义成公主,炀帝下诏,命遵从突 厥的习俗。 [10]初,內史侍郞薛道衡以才学有盛名,久当枢要,⾼祖末,出为襄州总管;帝即位,自番州刺史召之, ![]() ![]() [10]当初,內史侍郞薛道衡因其才学而有盛名,他在枢要部门任职很久了,文帝末年出任襄州总管。炀帝即位后,将他从番州刺史的任上召回,打 算让他作秘书监。薛道衡回来后,向炀帝奉上《⾼祖文皇帝颂》,炀帝看了,不⾼兴,看着苏威说:“薛道衡极力赞美前朝,这里有点《鱼藻》讽刺的意味。”炀帝任命薛道衡为司隶大夫,将要安置罪名。司隶刺史房彦谦劝薛道衡杜绝宾客,卑辞下气,薛道衡没能听从房彦谦的劝告。恰好正议定新的律令,议论很久仍不能决定下来,薛道衡对朝臣们说:“假使当初⾼颍不死,新律令早就会决定下来,而且颁布实行了。”有人报告了炀帝,炀帝发怒说:“你还想着⾼啊!”将薛道衡 ![]() ![]() [11]帝大阅军实,称器甲之美,宇文述因进言:“此皆云定兴之功。”帝即擢定兴为太府丞。 [11]炀帝大规模地检查了军用器械,他称赞器械、铠甲的精美,宇文述趁崐机说:“这都是云定兴的功劳。”炀帝就提升云定兴为太府丞。 六年(庚午、610) 六年(庚午,公元610年) [1]舂,正月,癸亥朔,未明三刻,有盗数十人,素冠练⾐,焚香持华,自称弥勒佛,⼊自建国门,监门者皆稽首。既而夺卫士仗,将为 ![]() [1]舂季,正月,癸亥朔(初一),早晨,差三刻天亮时,有盗贼几十名,头戴⽩帽,⾐穿⽩⾐,焚着香,手持花,自称是弥勒佛,从建国门进⼊,看门的人都跪下叩头,接着这些人就夺取卫士的兵器,即将作 ![]() [2]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 ![]() [2]炀帝因为各蕃部落的酋长都汇集在洛 ![]() 诸蕃请⼊丰都市 ![]() ![]() ![]() ![]() 各蕃部落酋长请求到丰都市场进行 ![]() ![]() ![]() ![]() 帝称裴矩之能,谓群臣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未发之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尽心,孰能若是!”是时矩与右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內史侍郞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光禄大夫郭衍皆以谄谀有宠。述善于供奉,容止便辟,侍卫者咸取则焉。郭衍尝劝帝五⽇一视朝,曰:“无效⾼祖,空自勤苦。”帝益以为忠,曰:“唯有郭衍心与朕同。” 炀帝称赞裴矩能⼲,对群臣说:“裴矩非常能体会朕的意图,凡是他陈述奏报的,都是朕已经想好而还未说出来的说,裴矩就已经说给朕听了,要不是为国尽心,哪里能够这样!”这时裴矩与右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內史侍郞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光禄大夫郭衍都因为会阿谀逢承而得到炀帝宠信。宇文述善于侍奉炀帝,一举一动都逢 ![]() 帝临朝凝重,发言降诏,辞义可观;而內存声⾊,其在两都及巡游,常以僧、尼、道士、女官自随,谓之四道场。梁公萧钜,琮之弟子;千牛左右宇文,庆之孙也;皆有宠于帝。帝每⽇于苑中林亭间盛陈酒馔,敕燕王与钜、及⾼祖嫔御为一席,僧、尼、道士、女官为一席,帝与诸宠姬为一席,略相连接,罢朝即从之宴饮,更相劝侑,酒酣淆 ![]() 炀帝上朝时神态庄重,说话、颁旨,言辞堂皇;但是他內心却喜 ![]() ![]() [3]帝复遣朱宽招抚流求,流求不从,帝遣虎贲郞将庐江陈棱、朝请大夫 同安张镇周发东 ![]() [3]炀帝又派朱宽去招抚流求国。流求不顺从,炀帝派虎贲郞将庐江人陈棱、朝请大夫同安人张镇周征发东 ![]() ![]() [4]乙卯,诏以“近世茅土妄假,名实相乖,自今唯有功勋乃得赐封,仍令子孙承袭。”于是旧赐五等爵,非有功者皆除之。 [4]乙卯(二十三⽇),炀帝下诏“近年来封侯进爵,名不符实,从今以后,只有建有功勋的人才能得到赐土封爵,仍让子孙承袭爵位。”于是过去赐的五等爵,没有功勋的都被削去爵位。 [5]庚申,以所征周、齐、梁、陈散乐悉配太常,皆置博士弟子以相传授,乐工至三万余人。 [5]庚申(二十八⽇),把所征召来的周、齐、梁、陈四朝的散乐艺人,都安排在太常,都设置博士弟子以便相互传授技艺,乐工达到三万余人。 [6]三月,癸亥,帝幸江都宮。 [6]三月,癸亥(初二),炀帝驾游江都营。 [7]初,帝 ![]() ![]() [7]当初,炀帝打算大规模地营建汾 ![]() 世充本西域胡人,姓支氏,⽗收,幼从其⺟嫁王氏,因冒其姓。世充 ![]() 王世充原本是西域的胡人,姓支氏,⽗亲叫支收。他很小就跟随⺟亲嫁给了王氏,因此就冒用了王姓。王世充 ![]() ![]() [8]夏,六月,甲寅,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 [8]夏季,六月,甲寅(二十四⽇),规定江都太守的品级与京尹相同。[9]冬,十二月,己未,文安宪侯牛弘卒。弘宽厚恭俭,学术精博,隋室旧臣,始终信任,悔吝不及者,唯弘一人而已。弟弼,好酒而,尝因醉 ![]() ![]() ![]() ![]() ![]() ![]() [9]冬季,十二月,己未(初三),文安宪侯牛弘去世。牛弘为人宽厚 谦恭,学术精博,隋王室的旧臣始终受到信任而没有受到聇辱和灾祸的,只有牛弘一人而已。牛弘的弟弟牛弼嗜好饮酒,酒醉后易发怒,曾经因醉酒而 ![]() ![]() ![]() ![]() ![]() ![]() [10]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馀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宮、草顿, ![]() [10]炀帝命令开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长八百余里,宽十余丈,使之可以通行龙舟,并在沿岸设置驿宮、临时停顿处,打算向东巡游会稽。 [11]上以百官从驾皆服 ![]() [11]炀帝认为跟随车驾的百官都穿帛做的夹下⾐在军旅中行动不方便,这一年第一次颁诏:“跟从车驾长途跋涉的人,文武员官都穿戎服,五品以上的员官,一律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员官穿绯绿⾊的袍子,胥吏穿青⾐,庶民百姓穿⽩⾐,屠户商人穿黑⾐,士卒穿⻩⾐。 [12]帝之幸启民帐也,⾼丽使者在启民所,启民不敢隐,与之见帝。⻩门侍郞裴矩说帝曰:“⾼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今乃不臣,别为异域。先帝 ![]() [12]炀帝到启民可汗营帐的时候,恰好⾼丽使者也在启民的帐里,启民不敢隐瞒,就让他觐见炀帝。⻩门侍郞裴矩劝炀帝说:“⾼丽本是西周时箕子的封地,汉、晋时代都是国中的郡县,如今却不称臣,成了一个家国。先帝很长时间就想征伐⾼丽,但是由于杨谅不成器,以致师出无功。陛下您君临天下之时,怎能不征伐它,而使文明礼仪之境,成为荒凉野蛮的地方呢?今天⾼丽的使者亲眼看到启民举国归化国中,可以趁他恐惧时,胁迫⾼丽派遣使者⼊朝。”炀帝采纳了这个意见。让牛弘宣读诏旨说:“朕因为启民诚心地尊奉国中,所以亲自来到他的营帐。明年朕将要去涿郡,你回去时告诉⾼丽王:不要心怀疑虑,只要报答朕养育之恩的礼仪,朕会象对待启民一样对待你们。但是,假如不来朝见,朕将率领启民去巡视你的国土。”⾼丽王⾼元很害怕,但蕃国进觐的礼却很少,炀帝要讨伐⾼丽;命令天下的富人买军马,每匹价至十万钱;命人挑选、查验兵器和仪仗,要求务必精、新,若发现有耝制滥造的,检查官立即斩首。 七年(辛未、611) 七年(辛未,公元611年) [1]舂,正月,壬寅,真定襄侯郭 衍卒。 [1]舂季,正月,壬寅(十六⽇),真定襄侯郭衍去世。 [2]二月,己未,上升钓台,临杨子津,大宴百僚。乙亥,帝自江都行幸涿郡,御龙舟,渡河⼊永济渠,仍敕选部、门下、內史、御史四司之官于船前选补,其受选者三千余人,或徒步随船三千余里,不得处分,冻馁疲顿,因而致死者什一二。 [2]二月,己未(初三),炀帝登上钓台,在杨子津边,大宴百官。乙亥(十九⽇),炀帝从江都巡游到涿郡,乘坐龙舟,渡过⻩河进⼊永济渠。仍下敕命,令选部、门下、內史、御史四个部门的员官在船前接受挑选,被挑选的崐有三千余人,有的人徒步随船行走了三千余里,没有得到安置,这些人冻饿疲顿,因而致死的有十之一二。 [3]壬午,下诏讨⾼丽。敕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昼夜立⽔中,略不敢息,自 ![]() ![]() ![]() ![]() [3]壬午(二十六⽇),炀帝下诏征讨⾼丽。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到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们督促工程,工匠、役丁们昼夜站立在⽔中,不敢停下稍微休息一下,他们自 ![]() ![]() ![]() ![]() [4]山东、河南大⽔,漂没三十余郡。冬,十月,乙卯,底柱崩,偃河逆流数十里。 [4]山东、河南发大⽔,淹没三十余郡。冬季,十月,乙卯(初三),⻩河的砥柱崩塌,堵塞河道,使河⽔逆流几十里。 [5]初,帝西巡,遣侍御史韦节召西突厥处罗可汗,令与车驾会 大斗拔⾕,国人不从,处罗谢使者,辞以他故。帝大怒,无如之何。会 其酋长 ![]() ![]() ![]() ![]() ![]() ![]() [5]当初,炀帝西巡,派遣侍御史韦节召见西突厥处罗可汗,命令他与炀帝的车驾在大斗拔⾕相会,西突厥人不愿意,处罗可汗以其他的原因为借口婉言谢绝了使者。炀帝 ![]() ![]() ![]() ![]() ![]() ![]() ![]() ![]() ![]() ![]() ![]() ![]() ![]() [6]帝自去岁谋讨⾼丽,诏山东置府,令养马以供军役。又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加之饥馑,⾕价踊贵,东北边尤甚,斗米直数百钱。所运米或耝恶,令民籴 而偿之。又发鹿车夫六十余万,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险远,不⾜充糇粮,至 镇,无可输,皆惧罪亡命。重以官吏贪残,因缘侵渔,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 ![]() [6]炀帝自从去年就计划征伐⾼丽,下诏在山东置府,命令养马以供军队役使。又征发民夫运米,储存在泸河、怀远二镇。运粮车的牛都没有返回的,士卒死亡过半。耕种失时,田地荒芜,再加上饥荒,⾕价腾贵,东北边境地区尤其突出,一斗米要值几百钱。运来的米有的很耝恶,却命令百姓买进这些米而用钱来补偿损失。炀帝又征发小车夫六十余万,两个人推三石米,运粮的道路艰难险阻且又遥远,这三石米还不够车夫路上吃的,到达泸河、怀远二镇时,车夫们已没有可以缴纳的粮食,只好畏罪而逃亡了。再加上官吏贪狠暴 ![]() 邹平民王薄拥众据长⽩山,剽掠齐、济之郊,自称知世郞,言事可知矣;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 邹平的百姓王薄,拥有部众占据长⽩山,在齐郡、济北郡附近抢劫掠夺,王薄自称知世郞,宣扬事势已可知。王薄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来劝说百姓,逃避征役的人很多都投奔了王薄。 平原东有⾖子负海带河,地形深阻,自⾼齐以来,群盗多匿其中,有刘霸道者,家于其旁,累世仕宦,赀产富厚。霸道喜游侠,食客常数百人,及群盗起,远近多往依之,有众十余万,号“阿舅贼” 平原郡东有⾖子,背靠海且环绕着河,地形深远险阻,自从北齐的⾼氏王朝以来,成群的盗贼多隐匿在其中。有一个叫刘霸道的人,家住在⾖子旁边,他家世代为官作宦,资产丰厚。刘霸道喜好仗义助人,打抱不平,他家的食客常达几百人,待到群盗兴起,远近的盗贼很多都依附于刘霸道,他拥有部众十几万人,号称“阿舅贼” 漳南人窦建德,少尚气侠,胆力过人,为乡 ![]() ![]() ![]() ![]() 漳南人窦建德,年轻时就崇尚豪侠义气之举,他胆识力气超过常人,乡里人都爱归附于他。正逢朝廷招募人去征伐⾼丽,窦建德因勇敢而被挑选为二百人长。同县的孙安祖也因骁勇而被挑选为征士,孙安祖以家被⽔淹没, ![]() ![]() ![]() 自是所在群盗蜂起,不可胜数,徒众多者至万余人,攻陷城邑。甲子,敕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获斩决;然莫能噤止。 从此,群盗蜂拥而起,不可胜数,徒众多的可达万余人,攻陷城邑。甲子(十三⽇),炀帝命令都尉、鹰扬郞将与郡县要互相配合追捕盗贼,随捕随杀,但是仍然无法制止百姓造反。 八年(壬申、612) 八年(壬申,公元612年) [1]舂,正月,帝分西突厥处罗可汗之众为三,使其弟阙度设将赢弱万余 口,居于会宁,又使特勒大奈别将余众居于楼烦,命处罗将五百骑常从车驾巡幸,赐号曷婆那可汗,赏赐甚厚。 [1]舂季,正月,炀帝将西突厥处罗可汗的部众分为三部分,让处罗的弟弟阙度设率领羸弱的部众一万余人,居住在会宁;又派特勒大奈率领其余的部众居住在楼烦;命令处罗可汗率领五百名骑兵经常跟随炀帝的车驾巡游。赐处罗可汗曷婆那可汗的称号,对处罗的赏赐极为丰厚。 [2]初,嵩⾼道士潘诞自言三百岁,为帝合炼金丹。帝为之作嵩 ![]() [2]当初,嵩⾼山的道士潘诞,自称有三百岁,他为炀帝合炼金丹。炀帝为他建造嵩 ![]() [3]四方兵皆集涿郡,帝征合⽔令庾质,问曰:“⾼丽之众不能当我一郡,今朕以此众伐之,卿以为克不?”对曰:“伐之可克。然臣窃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帝作⾊曰:“朕今总兵至此,岂可未见贼而先自退琊?”对曰:“战而未克,惧损威灵。若车驾留此,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事机在速,缓则无功。”帝不悦,曰:“汝既惮行,自可留此。”右尚方署监事耿询上书切谏,帝大怒,命左右斩之,何稠苦救,得免。 [3]国全各地的军队都汇集在涿郡,炀帝召来合⽔令庾质,问道:“⾼丽的人数还不到我国的一个郡,今天我率领这么多的军队征讨⾼丽,你认为能打败⾼丽吗?”庾质回答:“征伐可以取胜,但依我的愚见,不愿意陛下亲自去征讨。”炀帝脸⾊一变,说:“今天我集结军队至此,怎么能还未看见敌军我就先退却呢?“庾质回答:“攻战而不能取胜,恐怕有损陛下的威名。要是陛下留在此地,指导传授谋略,命令指挥猛将劲卒,火速进击,出其不意,必定可以攻克。军机在于神速,迟缓就会无功。”炀帝不⾼兴地说:“你既然害怕,自可以留在此地。”右尚方署监事耿询上书炀帝恳切地劝说,炀帝 ![]() 壬午,诏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带方、襄平等道,骆驿引途,总集平壤,崐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宜社于南桑乾⽔上,类上帝于临朔宮南,祭马祖于蓟城北。帝亲授节度:每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胄队,队百人,十队为团,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团各有偏将一人;其铠胄、缨拂、旗幡,每团异⾊;受降使者一人,承诏慰抚,不受大将节制;其辎重散兵等亦为四团,使步卒挟之而行;进止立营,皆有次叙仪法。癸未,第一军发;⽇遣一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终四十⽇,发乃尽,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亘九百六十里。御营內合十二卫、三台、五省、九寺,分隶內、外、前、后、左、右六军,次后发,又亘八十里。近古出师之,未之有也。 壬午(初二),炀帝下诏命令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粘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带方、襄平等道。人马相继不绝于道,在平壤城总汇集,总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运送军需的人加倍。炀帝在桑⼲⽔的南面祭祀土地,在临朔宮南祭祀上天,在蓟城北祭祀马祖。炀帝亲自指挥:每军设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每队一百人,十队为一团;步兵八十队,分为四团,每团各有偏将一名;每团的铠甲、缨拂、旗幡颜⾊各异;设受降使者一名,负责奉授诏书,慰劳巡抚之职,不受大将节制;其它的辎重、散兵等也分为四团,由步兵挟路护送;军队的前进、停止或设营,都有一定的次序礼法。癸未(初三),第一军出发,以后每⽇发一军,前后相距四十里,一营接一营前进,经过四十天才出发完毕。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九百六十里。炀帝的御营共有十二卫、三台、九省、九寺,分别隶属內、外、前、后、左、右六军,依次最后出发,又连绵八十里。这样的出师盛况,近古未有。 [4]甲辰,內史令元寿薨。 [4]甲辰(二十五⽇),內史令元寿去世。 [5]二月,壬戌,观德王雄薨。 [5]二月,壬戌(十二⽇),观德王杨雄去世。 [6]北平襄侯段文振为兵部尚书,上表,以为帝“宠待突厥太厚,处之塞內,资 以兵食,戎狄之 ![]() ![]() [6]北平襄侯段文振是兵部尚书,他上表给炀帝,认为炀帝“对突厥的恩宠过于丰厚,将他们安置在塞內,供给他们武器、粮食。然而戎狄的 ![]() ![]() ![]() [7]癸已,上始御师,进至辽⽔。众军总会,临⽔为大陈,⾼丽兵阻⽔拒守,隋兵不得济。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谓人曰:“丈夫 ![]() [7]癸已(十四⽇),炀帝开始指挥军队,隋军进至辽⽔。各路军队集结汇总,临辽⽔排列阵势,⾼丽兵依仗辽⽔据守,隋兵无法渡过辽⽔。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对人说:“大丈夫的 ![]() ![]() [8]夏,五月,壬午,纳言杨达薨。 [8]夏季,五月,壬午(初四),纳言杨达去世。 [9]诸将之东下也,帝亲戒之曰:“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 ![]() ![]() ![]() ![]() [9]诸位将领将向东进军时,炀帝亲自告诫说:“今天我们吊民伐罪,不是为了功名。诸将若是有人不理解朕的意图,想以轻兵掩袭,孤军独斗,建立自⾝的功名以邀赏请封,这不符合大军征行之法。你们进军应当分为三路,有攻战之事,一定要三路人马互相配合,不许轻军独进,以致失利败亡。还有,凡是军事上的进止,都须奏报,等待命令,不许擅自行事。”辽东⾼丽军几次出战不利,于是就闭城固守。炀帝命令各军攻城,同时又命令诸将,⾼丽人若请求投降,立即就宣布安抚接纳,不得纵兵进攻。辽东城将要攻陷时,城中⾼丽人就声称要投降,将领们奉炀帝旨意,不敢抓住这一时机,先命人飞马奏报炀帝,等到答复回来,城中的防守已调整巩固好了,随即⾼丽军又坚守城池。崐如此再三,炀帝仍是不醒悟。因而城池久攻不下。六月,己未(十一⽇),炀帝来到辽东城南,观看辽东城的形势,他把将领们召集起来斥责说:“你们自以为官居⾼位,又依恃着家世显赫,想要暗中怠慢欺骗朕吗?在京师的时候,你们都不愿意让我来,恐怕我看见你们的私弊和败腐。今天我到这里来,正是要观察你们的所作所为,要杀你们这些人!今天你们怕死,不肯尽力,以为我不能杀你们吗?”诸将都惊惧、战栗而变了脸⾊。炀帝因此就留在辽东城西几里外的地方,住在合六城。⾼丽的城池都各自坚守,未能攻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淮⽔军,船只连绵几百里,渡海先行,从⽔进⼊⾼丽。距平壤六十里时,与⾼丽军相遇,隋⽔军进攻,大破⾼丽军。来护儿想乘胜进取平壤,副总管周法尚阻止他,请他等待各路军队到达后,一同进攻。来护儿不听,他挑选精锐甲士四万人,直趋城下。⾼丽人在罗郭內空寺中设下伏兵,先出兵与来护儿 ![]() ![]()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出扶余道,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出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出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出沃沮道,左屯卫将军辛世雄出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出襄平道,右武候将军赵孝才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出遂城道,检校右御卫虎贲郞将卫文升出增地道,皆会于鸭绿⽔西。述等兵自泸河、怀远二镇,人马皆给百⽇粮,又给排甲、 ![]()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军出扶余道,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率军出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率军出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率军出沃沮道,左屯卫将军辛世雄率军出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率军出襄平道,右武候将军赵孝才率军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率军出遂城道 ,检校右御卫虎贲郞将卫文升率军出增地道,各路大军全部到鸭绿⽔西岸汇集。宇文述等率军从泸河、怀远二镇出发,人马供给一百天的粮,秣又装配排甲、 ![]() ⾼丽遣大臣乙支文德诣其营诈降,实 ![]() ![]() ![]() ![]() ![]() ⾼丽派遣大臣乙支文德到隋军军营诈降,其实是要观察隋军的虚实。于仲文事先奉炀帝密旨:“要是遇到⾼元和乙支文德来,一定要抓住他们。”于仲文就要把乙支文德抓起来,尚书右丞刘士龙作为慰抚使,他坚决反对抓乙支文德,于仲文只好放乙支文德返回了。但很快他就后悔了,派人哄骗乙支文德说:“再要说什么话,可以再来。”乙支文德头也不回,渡过鸭绿⽔而去。于仲文与宇文述等人因为让乙支文德跑掉了,內心不安。宇文述因为粮食已尽,想要返回。于仲文建议派精兵追 捕乙支文德,可以立功,宇文述坚决反对。于仲文发怒说道 :“将军依仗着十万之众,却不能打败小贼,有什么脸面去见崐圣上呢?况且,我这次出行,本来就知道不会有功,为什么呢?古时的良将能够成功的人,凡军中的事都由一人作主,现在各有各的心思,怎么能战胜敌人呢?”当时,炀帝认为于仲文有计谋,命令各军要向他咨询、汇报并听从他的调动指挥,因此才有他这一番话。由于这一原因,宇文述等人不得已而听从了于仲文的话,与诸将渡鸭绿⽔追乙支文德。乙支文德见宇文述的士卒面有饥⾊,因此故意让隋军疲乏。每次与隋军 ![]() ![]() 初,九军度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 ![]() 当初,九路军渡辽河,共三十万五千人,待回到辽东城时,只有二千七百人了。数以巨万的军资储备器械丧失殆尽。炀帝大怒,将宇文述等人枷锁拘押。癸卯(二十五⽇),炀帝率军返回。 初,百济王璋遣使请讨⾼丽,帝使之觇⾼丽动静,璋內与⾼丽潜通。隋军将出,璋使其臣国智牟来请师期,帝大悦,厚加赏赐,遣尚书起部郞席律诣百济,告以期会。及隋军渡辽,百济亦严兵境上,声言助隋,实持两端。 当初,百济国王璋派遣使者请隋朝廷出师讨伐⾼丽,炀帝让他们窥视⾼丽的动静,璋暗中又与⾼丽往来。隋军将要出动时,璋派遣他的大臣国智牟来请求了解出师的⽇期,炀帝大为⾼兴,厚加赏赐,派遣尚书起部郞席律前往百济,告之隋军出师以及各路军会师的⽇期。待到隋军渡过辽⽔,百济也在边境上严阵以待,声称是帮助隋军,实际上持两可的态度。 是行也,唯于辽⽔西拔⾼丽武厉逻,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已。八月,敕运黎 ![]() ![]() 这次征讨⾼丽的行动,隋军仅在辽⽔西攻克了⾼丽的武厉逻,在此设置辽东郡以及通定镇而已。八月,炀帝敕命运黎 ![]() ![]() [10]冬,十月,甲寅,工部尚书宇文恺卒。 [10]冬季,十月,甲寅(初八),工部尚书宇文恺去世。 [11]十一月,己卯,以宗女为华容公主,嫁⾼昌。 [11]十一月,己卯(初三),炀帝以宗室女为华容公主,嫁给⾼昌。 [12]宇文述素有宠于帝,且其子士及尚帝女南 ![]() [12]宇文述向来就受到炀帝的宠信,而且他的儿子宇文士及娶了炀帝的女儿南 ![]() [13]是岁,大旱,疫,山东尤甚。 [13]这一年,国內大旱,疫病流行,崤山以东尤其严重。 [14]张衡既放废,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帝还自辽东,衡妾告衡怨望,谤崐讪朝政,诏赐尽于家。衡临死大言:“我为人作何等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耳,促令杀之。 [14]张衡已经被除名为民放还乡里,炀帝经常让张衡的亲属窥视张衡的行动。炀帝从辽东回来,张衡的妾告发张衡对炀帝的怨恨,诽谤讥讽朝政,炀 帝下诏命张衡在家自尽。张衡临死前大喊:“我为人做了什么样的事,却指望活得长久?”监刑的人堵住耳朵,催促将张衡杀死。 WwW.YaNd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