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5283 |
上一章 六纪隋 下一章 ( → ) | |
起昭![]() 炀皇帝中 ◎ 大业九年癸酉,公元六一三年 舂,正月,丁丑,诏征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为骁果,修辽东古城以贮军粮。 灵武贼帅⽩瑜娑劫掠牧马,北连突厥,陇右多被其患,谓之“奴贼” 戊戌,赦天下。 己亥,命刑部尚书卫文升等辅代王侑留守西京。 二月,壬午,诏:“宇文述以兵粮不继,遂陷王师;乃军吏失于支料,非述之罪,宜复其官爵。”寻又加开府仪同三司。 帝谓侍臣曰:“⾼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移山,犹望克果,况此虏乎!”乃复议伐⾼丽。左光禄大夫郭荣谏曰:“戎狄失礼,臣下之事;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奈何亲辱万乘以敌小寇乎!”帝不听。 三月,丙子,济 ![]() 丁丑,发丁男十万城大兴。戊寅,帝幸辽东,命民部尚书樊子盖等辅越王侗留守东都。 时所在盗起,齐郡王薄、孟让、北海郭方预、清河张金称、平原郝孝德、河间格谦、 ![]() 历城罗士信,年十四,从须陀击贼于潍⽔上。贼始布陈,士信驰至陈前,刺杀数人,斩一人首,掷空中,以槊盛之,揭以略陈;贼徒愕眙,莫敢近。须陀因引兵奋击,贼众大溃。士信逐北,每杀一人,劓其鼻怀之,还,以验杀贼之数;须陀叹赏,引置左右。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帝遣使慰谕,并画须陀、士信战陈之状而观之。 夏,四月,庚午,车驾渡辽。壬申,遣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趣平壤。 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出扶馀道。仁恭进军至新城,⾼丽兵数万拒战,仁恭帅劲骑一千击破之,⾼丽婴城固守。帝命诸将攻辽东,听以便宜从事。飞楼、橦、云梯、地道四面俱进,昼夜不息,而⾼丽应变拒之,二十馀⽇不拔,主客死者甚众。冲梯竿长十五丈,骁果吴兴沈光升其端,临城与⾼丽战,短兵接,杀十数人,⾼丽竞击之而坠;未及地,适遇竿有垂絙,光接而复上。帝望见,壮之,即拜朝散大夫,恒置左右。 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便骑 ![]() ![]() 素恃功骄倨,朝宴之际,或失臣礼。帝心衔而不言,素亦觉之。及素薨,帝谓近臣曰:“使素不死,终当夷族。”玄感颇知之,且自以累世贵显,在朝文武多⽗之故吏,见朝政⽇紊,而帝多猜忌,內不自安,乃与诸弟潜谋作 ![]() 帝伐⾼丽,命玄感于黎 ![]() ![]() ![]() 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海趣平壤,玄感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诈称护儿反。六月,乙巳,玄感⼊黎 ![]() 治书侍御史游元,督运在黎 ![]() ![]() ![]() ![]() 玄感选运夫少壮者得五千馀人,丹杨、宣城篙梢三千馀人,刑三牲誓众,且谕之曰:“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 ![]() 先是玄感 ![]() ![]() ![]() ![]() ![]() ![]() ![]() 祎又使人告东都越王侗与樊子盖等勒兵为备,修武民相帅守临清关。玄感不得度,乃于汲郡南渡河,从之者如市。使弟积善将兵三千自偃师南缘洛⽔西⼊,玄 ![]() ![]() ![]() ![]() ![]() ![]() 玄感屯上舂门,每誓众曰:“我⾝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不顾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耳!”众皆悦。⽗老争献牛酒,弟子诣军门请自效者,⽇以千数。 內史舍人韦福嗣,洸之兄子也,从军出拒玄感。为玄感所获;玄感厚礼之,使与其 ![]() ![]() 玄感收兵得五万馀人,发五千守慈磵道,五千守伊阙道,遣韩世咢将三千人围荥 ![]() 代王侑使刑部尚书卫文升帅兵四万救东都,文升至华 ![]() 辽东城久不拔,帝遣造布囊百馀万口,満贮土, ![]() ![]() ![]() ![]() ![]() ![]() ![]() 初,帝再征⾼丽,复问太史令庚质曰:“今段何如?”对曰:“臣实愚 ![]() ![]() 帝遣虎贲郞将陈棱攻元务本于黎 ![]() ![]() 先是,右武候大将军李子雄坐事除名,令从军自效,从来护儿在东莱,帝疑之,诏锁子雄至行在所。子雄杀使者,逃奔玄感。卫文升以步骑二万渡瀍⽔,与玄感战,玄感屡破之。玄感每战,⾝先士卒,所向摧陷,又善抚悦其下,皆乐为致死,由是每战多捷,众益盛,至十万人。文升众寡不敌,死伤太半且尽,乃更进屯邙山之 ![]() ![]() 秋,七月,癸未,馀杭民刘元进起兵以应玄感。元进手长尺馀,臂垂过膝,自以相表非常, ![]() 始,杨玄感至东都,自谓天下响应,功在朝夕。得韦福嗣,委以心膂,不复专任李密。福嗣每画策,皆持两端;密揣知其意,谓玄感曰:“福嗣元非同盟,实怀观望;明公初起大事而奷人在侧,听其是非,必为所误,请斩之!”玄感曰:“何至于此!”密退,谓所亲曰:“楚公好反而不 ![]() 李子雄劝玄感速称尊号,玄感以问密,密曰:“昔陈胜自 ![]() ![]() ![]() ![]() 屈突通引兵屯河 ![]() ![]() ![]() 会华 ![]() ![]() ![]() 玄感之围东都也,梁郡民韩相国举兵应之,玄感以为河南道元帅,旬月间众十馀万,攻剽郡县;至襄城,闻玄感败,众稍散,为吏所获,传首东都。 帝以元弘嗣,斛斯政之亲也,留守弘化郡,遣卫尉少卿李渊驰往执之,因代为留守,关右十三郡兵皆受征发。渊御众宽简,人多附之。帝以渊相表奇异,又名应图谶,忌之。未几,征诣行在所,渊遇疾未谒,其甥王氏在后宮,帝问曰:“汝舅来何迟?”王氏以疾对,帝曰:“可得死否?”渊闻之,惧,因纵酒纳赂以自晦。 癸卯,吴郡硃燮、晋陵管崇聚众寇掠江左。燮本还俗道人,涉猎经史,颇知兵法,形容眇小,为昆山县博士,与数十生学起兵,民苦役者赴之如归。崇长大,美姿容,志气倜傥,隐居常 ![]() 辛酉,司农卿云 ![]() ![]() ![]() ![]() ![]() 帝善属文,不 ![]() 帝从容谓秘书郞虞世南曰:“我 ![]() ![]() 帝使裴矩安集陇右,因之会宁,存问曷萨那可汗部落,遣阙达度设寇掠吐⾕浑以自富,还而奏状,帝大赏之。 九月,己卯,东海民彭孝才起为盗,有众数万。 甲午,车驾至上⾕,以供费不给,免太守虞荷等官。闰月,己巳,幸博陵。 冬,十月,丁丑,贼帅吕明星围东郡,虎贲郞将费青奴击破之。 刘元进帅其众将渡江,会杨玄感败,硃燮、管崇 ![]() ![]() ![]() 十一月,己酉,右候卫将军冯孝慈讨张金称于清河,孝慈败死。 杨玄感之西也,韦福嗣亡诣东都归首,是时如其比者皆不问。樊子盖收玄感文簿,得其书草,封以呈帝;帝命执送行在。李密亡命,为人所获,亦送东都。樊子盖锁送福嗣、密及杨积善、王仲伯等十馀人诣⾼ ![]() ![]() ![]() ![]() 唐县人宋子贤,善幻术,能变佛形,自称弥勒出世,远近信惑,遂谋因无遮大会举兵袭乘舆;事怈,伏诛,并诛 ![]() 扶风桑门向海明亦自称弥勒出世,人有归心者,辄获吉梦,由是三辅人翕然奉之,因举兵反,众至数万。丁亥,海明自称皇帝,改元⽩乌。诏太仆卿杨义臣击破之。 帝召卫文升、樊子盖诣行在;慰劳之,赏赐极厚,遣还所任。 刘元进攻丹杨,吐万绪济江击破之,元进解围去,绪进屯曲阿。元进结栅拒绪,相持百馀⽇;绪击之,贼众大溃,死者以万数。元进 ![]() ![]() 元进退据建安,帝令绪进讨,绪以士卒疲弊,请息甲待来舂,帝不悦。俱罗亦以贼非岁月可平,诸子在洛京,潜遣家仆 ![]() 帝更遣江都丞王世充发淮南兵数万人讨元进。世充渡江,频战皆捷,元进、燮败死于吴,其馀众或降或散。世充召先降者于通玄寺瑞像前焚香为誓,约降者不杀。散者始 ![]() ![]() 是岁,诏为盗者籍没其家。时群盗所在皆満,群县官因之各专威福,生杀任情矣。 章丘杜伏威与临济辅公祏为刎颈 ![]() ![]() ◎ 大业十年甲戌,公元六一四年 舂,二月,辛未,诏百僚议伐⾼丽,数⽇,无敢言者。戊子,诏复征天下兵,百道俱进。 丁酉,扶风贼帅唐弼立李弘芝为天子,有众十万,自称唐王。 三月,壬子,帝行幸涿郡,士卒在道,亡者相继。癸亥,至临渝宮,祃祭⻩帝,斩叛军者以衅鼓,亡者亦不止。 夏,四月,榆林太守成纪董纯与彭城贼帅张大虎战于昌虑,大破之,斩首万馀级。 甲午,车驾至北平。 五月,庚申,延安贼帅刘迦论自称皇王,建元大世,有众十万,与稽胡相表里为寇。诏以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为关內讨捕大使,发兵击之,战于上郡,斩迦论并将卒万馀级,虏男女数万口而还。 秋,七月,癸丑,车驾次怀远镇。时天下已 ![]() ![]() 八月,己巳,帝自怀远镇班师。邯郸贼帅杨公卿帅其 ![]() 初,开皇之末,家国殷盛,朝野皆以⾼丽为意,刘炫独以为不可,作《抚夷论》以刺之,至是,其言始验。 十一月,丙申,杀斛斯政于金光门外,如杨积善之法,仍烹其⾁,使百官啖之,佞者或啖之至 ![]() 乙巳,有事于南郊,上不斋于次。诘朝,备法驾,至即行礼。是⽇,大风。上独献上帝,三公分献五帝。礼毕,御马疾驱而归。 乙卯,离石胡刘苗王反,自称天子,众至数万;将军潘长文讨之,不克。 汲郡贼帅王德仁拥众数万,保林虑山为盗。 帝将如东都,太史令庚质谏曰:“比岁伐辽,民实劳弊,陛下宜镇抚关內,使百姓尽力农桑,三五年间,四海稍丰实,然后巡省,于事为宜。”帝不悦。质辞疾不从,帝怒,下质狱,竟死狱中。十二月,壬申,帝如东都,赦天下;戊子,⼊东都。 东海贼帅彭孝才转掠沂⽔,彭城留守董纯讨擒之。纯战虽屡捷,而盗贼⽇滋,或谮纯怯懦;帝怒,锁纯诣东都,诛之。 孟让自长⽩山寇掠诸郡,至盱眙,众十馀万,据都梁宮,阻淮为固。江都丞王世充将兵拒之,为五栅以塞险要,羸形示弱。让笑曰:“世充文法小吏,安能将兵!吾今生缚取,鼓行⼊江都耳!”时民皆结堡自固,野无所掠,贼众渐馁,乃少留兵,围五栅,分人于南方抄掠;世充伺其懈,纵兵出击,大破之,让以数十骑遁去,斩首万馀级。 齐郡贼帅左孝友众十万屯蹲狗山,郡丞张须陀列营 ![]() ![]() ◎ 大业十一年乙亥,公元六一五年 舂,正月,增秘书省官百二十员,并以学士补之。帝好读书著述,自为扬州总管,置正府学士至百人,常令修撰,以至为帝,前后近二十载,修撰未尝暂停;自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乃至蒱博、鹰狗,皆为新书,无不精洽,共成三十一部,万七千馀卷。初,西京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帝命秘书监柳顾言等诠次,除其复重猥杂,得正御本三万七千馀卷,纳于东都修文殿。又写五十副本,简为三品,分置西京、东都宮、省、官府,其正御书皆装剪华净,宝轴锦褾。于观文殿前为书室十四间,窗户 ![]() 上⾕贼帅王须拔自称漫天王,国号燕;贼帅魏刀儿自称历山飞:众各十馀万,北连突阙,南寇燕、赵。 初,⾼祖梦洪⽔没都城,意恶之,故迁都大兴。申明公李穆薨,孙筠袭爵。叔⽗浑忿其吝啬,使兄子善衡贼杀之,而证其从⽗弟瞿昙,使之偿死。浑谓其 ![]() ![]() ![]() ![]() 有二孔雀自西苑飞集宝城朝堂前,亲卫校尉⾼德儒等十馀人见之,奏以为鸾。时孔雀已飞去,无可得验,于是百僚称贺。诏以德儒诚心冥会,肇见嘉祥,擢拜朝散大夫,赐物百段,馀人皆赐束帛;仍于其地造仪鸾殿。 己酉,帝行幸太原;夏,四月,幸汾 ![]() 以卫尉少卿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承制黜陟选补郡县文武官,仍发河东兵讨捕群盗。渊行至龙门,击 ![]() 秋,八月,乙丑,帝巡北塞。 初,裴矩以突厥始毕可汗部众渐盛,献策分其势, ![]() ![]() 戊辰,始毕帅骑数十万谋袭乘舆,义成公主先遣使者告变。壬申,车驾驰⼊雁门,齐王暕以后军保崞县。癸酉,突厥围雁门,上下惶怖,撤民屋为守御之具,城中兵民十五万口,食仅可支二旬,雁门四十一城,突厥克其三十九,唯雁门、崞不下。突厥急攻雁门,矢及御前;上大惧,抱赵王杲而泣,目尽肿。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劝帝简精锐数千骑溃围而出,纳言苏威曰:“城守则我有馀力,轻骑乃彼之所长,陛下万乘之主,岂宜轻动!”民部尚书樊子盖曰:“陛下乘危徼幸,一朝狼狈,悔之何及!不若据坚城以挫其锐,坐征四方兵使⼊援。陛下亲抚循士卒,谕以不复征辽,厚为勋格,必人人自奋,何忧不济!”內史侍郞萧瑀以为:“突厥之俗,可贺敦预知军谋;且义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国之援。若使一介告之,借使无益,庸有何损。又,将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还事⾼丽,若发明诏,谕以赦⾼丽、专讨突厥,则众心皆安,人自为战矣。”瑀,皇后之弟也。虞世基亦劝帝重为赏格,下诏停辽东之役。帝从之。 帝亲巡将士,谓之曰:“努力击贼,苟能保全,凡在行陈,勿忧富贵,必不使有司弄刀笔破汝勋劳。”乃下令:“守城有功者,无官直除六品,赐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使者慰劳,相望于道,于是众皆踊跃,昼夜拒战,死伤甚众。 甲申,诏天下募兵,守令竞来赴难。李渊之子世民,年十六,应募隶屯卫将军云定兴,说定兴多赍旗鼓为疑兵,曰:“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引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定兴从之。 帝遣间使求救于义成公主,公主遣使告始毕云:“北边有急。”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九月,甲辰,始毕解围去。帝使人出侦,山⾕皆空,无胡马,乃遣二千骑追蹑,至马邑,得突厥老弱二千馀人而还。 丁未,车驾还至太原。苏威言于帝曰:“今盗贼不息,士马疲弊,愿陛下亟还西京,深 ![]() ![]() ![]() 冬,十月,壬戌,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平杨玄感,杀人尚少故也。苏威追论勋格太重,宜加斟酌,樊子盖固请,以为不宜失信,帝曰:“公 ![]() ![]() 初,萧瑀以外戚有才行,尝事帝于东宮,累迁至內史侍郞,委以机务。瑀 ![]() ![]() 杨玄感之 ![]() 壬申,卢明月帅众十万寇陈、汝。 东海李子通,有勇力,先依长⽩山贼帅左才相,群盗皆忍残,而子通独宽仁,由是人多归之,未半岁,有众万人。才相忌之,子通引去,渡淮,与杜伏威合。伏威选军中壮士养为假子,凡三十馀人,济 ![]() ![]() 城⽗硃粲始为县佐史,从军,遂亡命聚众为盗,谓之“可达寒贼”自称迦楼罗王,众至十馀万,引兵转掠荆、沔及山南郡县,所过噍类无遗。 十二月,庚寅,诏民部尚书樊子盖发关中兵数万击绛贼敬盘陀等。子盖不分臧否,自汾⽔之北,村坞尽焚之,贼有降者皆坑之。百姓怨愤,益相聚为盗。诏以李渊代之。有降者,渊引置左右,由是贼众多降,前后数万人,馀 ![]() 段译 炀皇帝中大业九年(癸酉、613) 隋纪六 隋炀帝大业九年(癸酉,公元613年) [1]舂,正月,丁丑,诏征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为骁果,修辽东古城以贮军粮。 [1]舂季,正月,丁丑(初二),炀帝下诏征召天下之兵在涿郡集结,开始招募平民为骁果。修辽东古城以贮备军粮。 [2]灵武贼帅⽩瑜娑劫掠牧马,北连突厥,陇右多被其患,谓之“奴贼” [2]灵武的贼帅⽩瑜娑劫掠牧马,北联突厥,陇右地区多受到⽩瑜娑的侵扰,人们称之为“奴贼” [3]戊戌,赦天下。 [3]戊戌(二十三⽇),大赦天下。 [4]己亥,命刑部尚书卫文升等辅代王侑留守西京。 [4]己亥(二十四⽇),炀帝命令刑部尚书卫文升等人辅佐代王杨侑留守西京。 [5]二月,壬午,诏:“宇文述以兵粮不继,遂陷王师;乃军吏失于支料,非述之罪,宜复其官爵。”寻又加开府仪同三司。 [5]二月,壬午(疑误),炀帝下诏说:“宇文述因为兵粮没有接济上,因此我军被打败,这是军吏犯了军资供应不⾜的过失,不是宇文述的罪过。应该恢复他的官职爵位。”不久,炀帝又加升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6]帝谓侍臣曰:“⾼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移山,犹望克果,况此虏乎!”乃复议伐⾼丽。左光禄大夫郭荣谏曰:“戎狄失礼,臣下之事;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奈何亲辱万乘以敌小寇乎!”帝不听。 [6]炀帝对侍臣说:“⾼丽这个小虏,竟敢侮慢我隋朝上国,如今就是拔海移山,也是可以办到的,何况这个小虏呢!”于是又商议出兵征伐⾼丽。左光禄大夫郭荣劝道:“戎狄之国无礼,是臣子应该处理的事情,千钧之弩,不会为小老鼠而发 ![]() [7]三月,丙子,济 ![]() [7]三月,丙子(初二),济 ![]() [8]丁丑,发丁男十万城大兴。 [8]丁丑(初三),炀帝下诏征发男丁十万人筑大兴城。 [9]戊寅,帝幸辽东,命民部尚书樊子盖等辅越王侗留守东都。 [9]戊寅(初四),炀帝驾临辽东,他命令民部尚书樊子盖等人辅佐越王杨侗留守东都。 [10]时所在盗起:齐郡王薄、孟让、北海郭方预、清河张金称、平原郝孝德、河间格谦、 ![]() [10]当时盗贼到处蜂起:齐郡人王薄、孟让,北海人郭方预,清河人张金称,平原人郝孝德,河间人格谦, ![]() ![]() ![]() ![]() ![]() 历城罗士信,年十四,从须陀击贼于潍⽔上。贼始布阵,士信驰至阵前,刺杀数人,斩一人首,掷空中,以盛之,揭以略阵;贼徒愕眙,莫敢近。须陀因引兵奋击,贼众大溃。士信逐北,每杀一人,劓其鼻怀之,还,以验杀贼之数;须陀叹赏,引置左右。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帝遣使慰谕,并画须陀、士信战阵之状而观之。 历城人罗士信,十四岁,他跟随张须陀在潍⽔进攻贼人。贼人刚开始布阵,罗士信驰马到阵前,刺杀数人 ,斩下一人的首级抛到空中,用长矛接住,他挑着首级在阵前巡走,贼众惊得目瞪口呆,不敢靠近罗士信。张须陀趁机率兵奋力进攻,贼众大败溃逃,罗士信追击败军,他每杀一人,就割下鼻子揣在怀里,返回后,来检验杀贼的数目。张须陀感叹赞赏,他让罗士信随侍⾝旁。每次打仗,张须陀⾝先士卒,罗士信紧随其后。炀帝派遣使者来慰问,并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斗的场面来观看。 [11]夏,四月,庚午,车驾渡辽。壬申,遣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趣平壤。 [11]夏季,四月,庚午(二十七⽇),炀帝的车驾渡过辽⽔。壬申(二十九⽇),炀帝派遣宇文述和上大将军杨义臣率军进军平壤。 [12]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出扶余道。仁恭进军至新城,⾼丽兵数万拒战,仁恭帅劲骑一千击破之,⾼丽婴城固守。帝命诸将攻辽东,听以便宜从事。飞楼、、云梯、地道四面俱进,昼夜不息,而⾼丽应变拒之,二十余⽇不拔,主客死者甚众。冲梯竿长十五丈,骁果吴兴沈光升其端,临城与⾼丽战,短兵接,杀十数人,⾼丽竞击之而坠;未及地,适遇竿有垂,光接而复上。帝望见,壮之,即拜朝散大夫,恒置左右。 [12]左光禄大夫王仁恭率军出扶余道,王仁恭进军到达新城,⾼丽军队几万人阻击隋军,王仁恭率领劲骑一千名击败⾼丽军,⾼丽军队闭城固守。炀帝命令诸将进攻辽东,允许诸将可相机从事。隋军用飞楼、、云梯、地道,从城池四面昼夜不停地进攻,但⾼丽守军随机应变抗击隋军,隋军攻城二十余天还未攻克,双方都有大批人员阵亡。隋军所用的冲梯竿长十五丈,骁果吴兴人沈光爬到冲梯端顶,面对城墙与⾼丽士兵 ![]() [13]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便骑 ![]() ![]() [13]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善战,骑 ![]() ![]() ![]() ![]() ![]() ![]() ![]() ![]() ![]() ![]() 素恃功骄倨,朝宴之际,或失臣礼,帝心衔而不言,素亦觉之。及素薨,帝谓近臣曰:“使素不死,终当夷族。”玄感颇知之,且自以累世贵显,在朝文武多⽗之故吏,见朝政⽇紊,而帝多猜忌,內不自安,乃与诸弟潜谋作 ![]() 杨素依恃自己有功,骄横倨傲,在朝宴上有时就有失作臣子的礼节,炀帝心中怀恨但不说。杨素也觉察出来了。等杨素去世,炀帝对⾝旁的侍臣说:“假使杨素不死,最终也得被诛灭九族。”杨玄感很清楚这一点,而且他自认为自己是累世显贵,朝廷中的文武大臣很多人都是他⽗亲过去的部下,他看到朝政⽇益混 ![]() 帝伐⾼丽,命玄感于黎 ![]() ![]() ![]() 炀帝征伐⾼丽,他命令杨玄感在黎 ![]() ![]() 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海趣平壤,玄感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诈称护儿反。六月,乙巳,玄感⼊黎 ![]() 当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军从东莱将要⼊海进兵平壤,杨玄感派家奴伪装成东方来的使者,诈称来护儿谋反,六月,乙巳(初三),杨玄感进⼊黎 ![]() ![]() 治书待御史游元,督运在黎 ![]() ![]() ![]() ![]() 治书侍御史游元在黎 ![]() ![]() ![]() 玄感选运夫少壮者得五千余人,丹 ![]() ![]() 杨玄感挑选输送军粮的民夫中⾝強力壮者五千余人,丹 ![]() ![]() 先是玄感 ![]() ![]() ![]() ![]() ![]() ![]() ![]() 当初,杨玄感暗地派家奴到长安,召李密和他弟弟杨玄 ![]() ![]() ![]() ![]() ![]() ![]() ![]() 又使人告东都越王侗与樊子盖等勒兵为备,修武民相帅守临清关。玄感不得度,乃于涿郡南渡河,从之者如市。使弟积善将兵三千自偃师南缘洛⽔西⼊,玄 ![]() ![]() ![]() ![]() ![]() ![]() 唐又派人通知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和樊子盖率军防备。修武县的百姓纷纷据守临请关。杨玄感无法过关,就从汲郡向南渡河,投奔杨玄感的人多得就象市场上一样。杨玄感派他弟弟杨积善率兵三千从偃师以南沿着洛⽔从西面进军;杨玄 ![]() ![]() ![]() ![]() ![]() ![]() ![]() ![]() ![]() 玄感屯上舂门,每誓众曰:“我⾝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不顾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耳!”众皆悦。⽗老争献牛酒,弟子诣军门请自效者,⽇以千数。 杨玄感在上舂门屯兵,他每次誓师时都说:“我⾝为上柱国,累积的家资巨万,我对于富贵无所求,现在冒着来族的风险,只是要拯救天下的百姓于⽔火之中啊!”大家都⾼兴。⽗老们争相献上牛、酒,弟子们到杨玄感军营门口请求效力的每天有上千人。 內史舍人韦福嗣,之兄子也,从军出拒玄感,为玄感所获;玄感厚礼之,使与其当胡师耽共掌文翰。玄感令福嗣为书遗樊子盖,数帝罪恶,云:“今 ![]() 內史舍人韦福嗣是韦的侄子。他从军抵抗杨玄感,被杨玄感俘获。杨玄感对他优礼相待,让他和自己的亲信胡师耽共同掌管公文信札。杨玄感让韦福嗣给樊子盖写信,历数炀帝的罪恶。信中说:“如今我打算废黜昏君拥立明君,希望您不要拘泥于小的礼法,自找烦恼。”樊子盖是刚从外地调⼊东都作京官的。东都旧有的很多官吏对他都很轻慢,在军事部署方面,也很少向樊子盖汇报请示。裴弘策和樊子盖是同一班次的员官,前番出战讨伐杨玄感失利,樊子盖又派裴弘策出战,裴弘策不肯出行,樊子盖就命令将裴弘策押出去斩首示众。国子监祭酒河东人杨汪,对樊子盖稍有不恭敬,樊子盖又要杀掉杨汪,杨汪叩头流⾎,才得以免死。于是东都的将领官吏都震惊肃敬,不敢仰视樊子盖,樊子盖在东都是令行噤止。杨玄感使用全部精兵攻城,樊子盖 ![]() 玄感收兵得五万余人,发五千守慈道,发五千守慈道,五千守伊阙道,遣韩世将三千人围荥 ![]() 杨玄感招集得到五万余名士兵。他分兵五千把守慈道,五千人把守伊阙道,派韩世率三千人包围荥 ![]() 代王侑使刑部尚书卫文升帅兵四万救东都,文升至华 ![]() 代王杨侑派刑部尚书卫文升统兵四万救援东都。卫文升到了华 ![]() ![]() 辽东城久不拔,帝遣造布囊百余万口,満贮土, ![]() ![]() ![]() ![]() ![]() ![]() ![]() 辽东城许久攻取不下,炀帝派人制做一百余万个布袋,每个布袋装満土,打算用布袋堆积成一条宽三十步、与城墙同样⾼的象鱼脊梁一样的坡道,让士兵们登道攻城。他又命人制做八轮楼车,楼车⾼于城墙,设置在鱼梁道两旁,打算向下 ![]() ![]() ![]() ![]() ![]() ![]() ![]() 初,帝再征⾼丽,复问太史令庾质曰:“今段何如?”对曰:“臣实愚 ![]() ![]() 当初,炀帝准备再次征伐⾼丽时,曾再次问太史令庾质:“这次情况会怎样?”庾质回答:“我实在是愚钝 ![]() ![]() 帝遣虎贲郞将陈棱攻元务本于黎 ![]() ![]() 炀帝派遣虎贲郞将陈棱去黎 ![]() ![]() 先是,右武候大将军李子雄坐事除名,令从军自效,从来护儿在东莱,帝疑之,诏锁子雄送行在所。子雄杀使者,逃奔玄感。卫文升以步骑二万渡⽔,与玄感战,玄感屡破之。玄感每战,⾝先士卒,所向摧陷,又善抚悦其下,皆乐为致死,由是每战多捷,众益盛,至十万人。文升众寡不敌,死伤太半且尽,乃更进屯邙山之 ![]() ![]() 先前,右武候大将军李子雄因获罪被除名,现受命在军队中效力,他跟随来护儿在东莱,炀帝怀疑他,下诏命令将他上枷锁送到皇帝行营,李子雄杀死使者,逃走,去投奔杨玄感。卫文升率领步、骑兵两万人渡过⽔,与杨玄感军 ![]() ![]() ![]() ![]() 秋,七月,癸未,余杭民刘元进起兵以应玄感。元进手长尺余,臂垂过膝,自以相表非常, ![]() 秋季,十月,癸未(十一⽇),余杭人刘元进起兵响应杨玄感。刘元进手长一尺有余,手臂垂下来超过膝盖,他自认为自己相貌非同寻常,暗中另有图谋。正逢炀帝再次征发三吴之兵去征伐⾼丽,三吴之兵都互相说:“往年家国处于全盛时期,我们⽗兄中出征⾼丽的人还大半没有回来,如今家国已经疲惫,又要被征召去打仗,我们的这辈人就要灭绝了!”因此很多人都逃亡。郡县官吏捕捉逃亡的人非常急迫,逃亡的人闻知刘元进起兵,都聚集到他的麾下,一个月內,刘元进部众达几万人。 始,杨玄感至东都,自谓天下响应。得韦福嗣,委以心膂,不复专任李密。福嗣每画策,皆持两端;密揣知其意,谓玄感曰:“福嗣元非同盟,实怀观望;明公初起大事而奷人在侧,听其是非,必为所误,请斩之!”玄感曰:“何至于此!”密退,谓所亲曰:“楚公好反而不 ![]() 当初,杨玄感到达东都,自以为天下会响应,他得到韦福嗣后,就视之为心腹,不再完全信任李密了。韦福嗣每次筹划计谋,都模棱两可,李密揣测到韦福嗣的心意,就对杨玄感说:“韦福嗣原本不是我们的同盟,实际上他还心存观望,您刚开始做大事就有奷人在⾝旁,听从他的是非评断,必然被他耽误,请将韦福嗣杀掉!”杨玄感说:“哪至于如此!”李密退下来,对他的亲信说:“楚公为人喜 ![]() 李子雄劝玄感速称尊号,玄感以问密,密曰:“昔陈胜自 ![]() ![]() ![]() ![]() 李子雄劝杨玄感赶快称帝,杨玄感征求李密的意见,李密说:“从前陈胜打算自己称王,张耳规劝却被排斥在外,魏武帝曹 ![]() ![]() ![]() 屈突通引兵屯河 ![]() ![]() ![]() 屈突通率军驻扎在河 ![]() ![]() ![]() 会华 ![]() ![]() ![]() 正巧华 ![]() ![]() ![]() ![]() 玄感之围东都也,梁郡民韩相国举兵应之,玄感以为河南道元帅,旬月间众十余万,攻剽郡县;至襄城,闻玄感败,众稍散,为吏所获,传首东都。 杨玄感围困东都时,梁郡人韩相国举兵响应。杨玄感任命他为河南道元帅,一月之內韩相国就招集部众十余万人,他率兵攻掠郡县,兵到襄城时,闻知杨玄感兵败,部众开始涣散,韩相国被官府抓获处死,首级被送到东都。 帝以元弘嗣,斛斯政之亲也,留守弘化郡,遣卫尉少卿李渊驰往执之,因代为留守,关右十三郡兵皆受征发。渊御众宽简,人多附之。帝以渊相表奇异,又名应图谶,忌之。未几,征诣行在所,渊遇疾未谒,其甥王氏在后宮,帝问曰:“汝舅来何迟?”王氏以疾对,帝曰:“可得死否?”渊闻之,惧,因纵酒纳赂以自晦。 炀帝因为元弘嗣是斛斯政的亲戚,留守在弘化郡,他就派卫尉少卿李渊驰马到弘化将元弘嗣关押起来,李渊因此代替元弘嗣为留守,关西十三郡的军队都受李渊的调遣。李渊对待部下宽厚容忍,大家多去归附他。炀帝认为李渊相貌奇异,名字又与图谶相映合,就对他很猜忌。不久,炀帝征召李渊到他的行在,李渊患病未去应召谒见,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炀帝的妃嫔,炀帝问王氏 :“你舅舅为什么迟到?”王氏回答说李渊病了,炀帝问:“能死吗?”李渊知道了这件事很害怕,于是就酗酒受贿来伪装自己。 [14]癸卯,吴郡朱燮、晋陵管崇聚众寇掠江左。燮本还俗道人,涉猎经史,颇知兵法,形容眇小,为昆山县博士,与数十生学起兵,民苦役者赴之如归。崇长大,美姿容,志气倜傥,隐居常 ![]() [14]癸卯(初二),吴郡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聚众在江左一带抢掠。朱燮本来是还俗的和尚,他涉猎经史,很懂得兵法。他个子很小,是昆山县的博士。他和几十名生学起兵后,那些苦于官府赋役的百姓都去投奔他。管崇⾝材⾼大,相貌英俊,抱负不凡,他在常 ![]() [15]辛酉,司农卿云 ![]() ![]() ![]() ![]() ![]() [15]辛酉(二十⽇),司农卿云 ![]() ![]() ![]() ![]() ![]() ![]() 帝善属文,不 ![]() 炀帝擅长于文辞,不喜 ![]() 帝从容谓秘书郞虞世南曰:“我 ![]() ![]() 炀帝曾从容地对秘书郞虞世南说:“我生 ![]() ![]() ![]() [16]帝使裴矩安集陇右,因之会宁,存问曷萨那可汗部落,遣阙度设寇掠吐⾕浑以自富,还而奏状,帝大赏之。 [16]炀帝派裴矩安抚陇右一带。裴矩到了会宁,慰问曷萨那可汗部落,派遣阙度设劫掠吐⾕浑而使自己富有,裴矩回来向炀帝奏报情况,炀帝重重赏赐了裴矩。 [17]九月,己卯,东海民彭孝才起为盗,有众数万。 [17]九月,己卯(初八),东海人彭孝才聚众为盗,拥有部众数万人。 [18]甲午,车驾至上⾕,以供费不给,免太守虞荷等官。闰月,己巳,幸博陵。 [18]甲午(二十三⽇),炀帝车驾到达上⾕,因为供给接济不上,炀帝就免去了太守虞荷等人的官职。闰月,己己(二十八⽇),炀帝到达博陵。 [19]冬,十月,丁丑,贼帅吕明星围东郡,虎贲郞将费青奴击破之。 [19]冬季,十月,丁丑(初七),贼帅吕明星包围了东郡,虎贲郞将费青奴将吕明星击败。 [20]刘元进帅其众将渡江,会杨玄感败,朱燮、管崇共 ![]() ![]() ![]() [20]刘元进率部众正准备渡江时,恰逢杨玄感兵败,朱燮、管崇共同 ![]() ![]() ![]() [21]十一月,己酉,右候卫将军冯孝慈讨张金称于清河,孝慈败死。 [21]十一月,己酉(初九),右候卫将军冯孝慈在清河讨伐张金称,冯孝慈兵败⾝亡。 [22]杨玄感之西也,韦福嗣亡诣东都归首,是时如其比者皆不问。樊子盖收玄感文簿,得其书草,封以呈帝;帝命执送行在。李密亡命,为人所获,亦送东都。樊子盖锁送福嗣、密及杨积善、王仲伯等十余人诣⾼ ![]() ![]() ![]() ![]() [22]杨玄感向西进军时,韦福嗣就逃到东都投案自首,当时自首的人都不追究。樊子盖收缴了杨玄感的文件档案,得到韦福嗣起草的给樊子盖的信件,就封好呈送给炀帝。炀帝命令将韦福嗣押起来送到自己的行宮。李密逃亡,被人抓住,也送到东都。樊子盖将韦福嗣、李密及杨积善、王仲伯等十余人上了枷锁,押送到⾼ ![]() ![]() ![]() ![]() ![]() ![]() [23]唐县人宋子贤,善幻术,能变佛形,自称弥勒出世,远近信惑,遂谋因无遮大会举兵袭乘舆;事怈,伏诛,并诛 ![]() [23]唐县人宋子贤,擅长幻术,他能变幻出佛形,自称是弥勒出世。远近的人都相信他并为之 ![]() ![]() 扶风桑门向海明亦自称弥勒出世,人有归心者,辄获吉梦,由是三辅人翕然奉之,因举兵反,众至数万。丁亥,海明自称皇帝,改元⽩乌。诏太仆卿杨义臣击破之。 扶风的僧人向海明也自称是弥勒出世,凡是有归附之心的人就可做吉梦。因此三辅一带的人都一致信奉他。于是,向海明举兵造反,部众达数万人。丁亥(十八⽇),向海明自称皇帝,改年号为⽩乌。炀帝下诏命太仆卿杨义臣讨伐并将向海明平灭。 [24]帝召卫文升、樊子盖诣行在;慰劳之,赏赐极厚,遣还所任。 [24]炀帝召卫文升、樊子盖到他的行在,对他们加以慰劳,赏赐极为丰厚,然后让他们返回自己的任所。 [25]刘元进攻丹 ![]() ![]() ![]() [25]刘元进率兵进攻丹 ![]() ![]() 元进退据建安,帝令绪进讨,绪以士卒疲弊,请息甲待来舂;帝不悦。俱罗亦以贼非岁月可平,诸子在洛京,潜遣家仆 ![]() 刘元进退守建安,炀帝命令吐万绪进军讨伐,吐万绪认为士卒已经疲惫不堪,请求停止用兵,到来年舂天再战,炀帝不⾼兴,鱼俱罗也认为盗贼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平定的,他的儿子都在东都洛 ![]() ![]() 帝更遣江都丞王世充发淮南兵数万人讨元进。世充渡江,频战皆捷,元进、燮败死于吴,其余众或降或散。世充召先降者于通玄寺瑞像前焚香为誓,约降者不杀。散者始 ![]() ![]() 炀帝改派江都郡丞王世充征发淮南兵几万人讨伐刘元进。王世充率军渡江,多次与刘元进 ![]() [26]是岁,诏为盗者籍没其家。时群盗所在皆満,郡县官因之各专威福,生杀任情矣。 [26]这一年炀帝下诏凡作盗贼的人其家属财产都要被官府没收。当时到处都是盗贼,郡县官吏因此各自作威作福,任意地对百姓生杀予夺。 [27]章丘杜伏威与临济辅公为刎颈 ![]() ![]() [27]章兵人杜伏威与临济人辅公是生死之 ![]() ![]() 十年(甲戌、614) 十年(甲戌,公元614年) [1]舂,二月,辛未,诏百僚议伐⾼丽,数⽇,无敢言者。戊子,诏复征天下兵,百道俱进。 [1]舂季,二月,辛未(初三),炀帝下诏命文武百官商议出兵征伐⾼丽之事。一连几天,没有敢说话的人。戊子(二十⽇),炀帝下诏再次征发全军国队,分百路并进。 [2]丁酉,扶风贼帅唐弼立李弘芝为天子,有众十万,自称唐王。 [2]丁酉(二十九⽇),扶风的贼帅唐弼拥立李弘芝为天子,拥有部众十万人,他自称唐王。 [3]三月,壬子,帝行幸涿郡,士卒在道,亡者相继。癸亥,至临渝宮,祭⻩帝,斩叛军者以衅鼓,亡者亦不止。 [3]三月,壬子(十四⽇),炀帝出行到涿郡,路途中士兵不断逃亡。癸亥(二十五⽇),炀帝到达临渝宮,在野外祭祀⻩帝,斩杀叛逃的士兵并将死者的⾎涂在鼓上,但逃亡仍然不止。 [4]夏,四月,榆林太守成纪董纯与彭城贼帅张大虎战于昌虑,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4]夏季,四月,榆林太守成纪人董纯与彭城贼帅张大虎在昌虑 ![]() [5]甲午,车驾至北平。 [5]甲午(二十七⽇),炀帝车驾到达北平。 [6]五月,庚申,延安贼帅刘迦论自称皇王,建元大世,有众十万,与稽胡相表里为寇。诏以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为关內讨捕大使,发兵击之,战于上郡,斩迦论并将卒万余级,虏男女数万口而还。 [6]五月,庚申(二十六⽇),延安贼帅刘迦论自称皇王,建年号为大世,拥有部众十万人。他与稽胡部落里应外合侵掠地方。炀帝下诏任命左骁卫大崐将军屈突通为关內讨捕大使,发兵进击刘迦论。两军在上群 ![]() [7]秋,七月,癸丑,车驾次怀远镇。时天下已 ![]() ![]() [7]秋季,七月,癸丑(十七⽇),炀帝车驾临时停留于怀远镇。当时天下已 ![]() ![]() ![]() 八月,己巳,帝自怀远镇班师。邯郸贼帅杨公卿帅其 ![]() 八月,己巳(初四),炀帝从怀远镇班师回朝。邯郸贼帅杨公卿率领部众八千人抢劫车驾后面的第八队,抢走飞⻩上厩的马四十二匹而去。冬季,十月,丁卯(初三),炀帝到达东都;己丑(二十五⽇),炀帝返回西京。他以⾼丽的使者及斛斯政祭告太庙,仍然征召⾼丽王⾼元⼊朝觐见,⾼元意然不来。于是炀帝下令将帅们准备行装,打算再次大举进攻,但最后未能成行。 初,开皇之末,家国殷盛,朝野皆以⾼丽为意,刘炫独以为不可,作《抚夷论》以刺之,至是,其言始验。 当初,开皇末年,家国殷实強盛,朝野上下都认为可以征伐⾼丽,唯独刘炫认为不可。他写了《抚夷论》来批评征⾼丽的论调,到这时,他的话应验了。 十一月,丙申,杀斛斯政于金光门外,如杨积善之法,仍烹其⾁,使百官啖之,佞者或啖之至 ![]() 十一月,丙申(初二),炀帝将斛斯政在金光门外处死,按照处死杨积善的办法来处死斛斯政,并且把他的⾁煮了,让百官们吃,有的奷佞之人还吃了个 ![]() [8]乙巳,有事于南郊,上不斋于次。诘朝,备法驾,至即行礼。是⽇,大风。上独献上帝,三公分献五帝。礼毕,御马疾驱而归。 [8]乙巳(十一⽇),在西京南郊举行祭祀活动。炀帝没在斋宮斋戒。早晨,炀帝摆设法驾,到南郊行祭礼。这一天刮起大风,炀帝单独向上帝献祭,三公分别向五帝献祭。祭礼完毕,炀帝车驾迅速驰返皇宮。 [9]乙卯,离石胡刘苗王反,自称天子,众至数万;将军潘长文讨之,不克。 [9]乙卯(二十一⽇),离石郡的胡人刘苗王率众造反,他自称天子,拥有部众几万人,将军潘长文率兵讨伐刘苗王,但未能获胜。 [10]汲郡贼帅王德仁拥众数万,保林虑山为盗。 [10]汲郡贼帅王德仁拥有部众几万人,在林虑山据守为盗。 [11]帝将如东都,太史令庾质谏曰:“比岁伐辽,民实劳弊,陛下宜镇抚关內,使百姓尽力农桑,三五年间,四海稍丰实,然后巡省,于事为宜。”帝崐不悦。质辞疾不从,帝怒,下质狱,竟死狱中。十二月,壬申,帝如东都,赦天下;戊子,⼊东都。 [11]炀帝要去东都,太史令庾质劝道:“连年征伐辽东,百姓实在是困苦疲惫之极。陛下应该定安安抚关內,让百姓尽力于农桑,三、五年內,家国逐渐充实富裕了,然后再到各地巡视,这样做才合适。”炀帝听后不⾼兴,于是庾质托病不跟随炀帝出行。炀帝发怒,将庾质关进监狱,庾质竟死在监狱里。十二月,壬申(初九),炀帝到达东都,大赦天下;戊子(二十五⽇),他进⼊东都。 [12]东海贼帅彭孝才转掠沂⽔,彭城留守董纯讨擒之。纯战虽屡捷,而盗贼⽇滋,或谮纯怯懦;帝怒,锁纯诣东都,诛之。 [12]东海的贼帅彭孝才辗转抢掠沂⽔。彭城留守董纯率兵讨伐并抓住了彭孝才。董纯虽然屡战屡胜,但是盗贼却⽇益增多。有人诬陷董纯怯懦,炀帝发怒,命人将董纯上了枷锁押到东都处死。 [13]孟让自长⽩山寇掠诸郡,至盱眙,众十余万,据都梁宮,阻淮为固。江都丞王世充将兵拒之,为五栅以塞险要,启羸形示弱。让笑曰:“世充文法小吏,安能将兵!吾今生缚取,鼓行⼊江都耳!”时民皆结堡自固,野无所掠,贼众渐馁,乃少留兵,围五栅,分人于南方抄掠;世充伺其懈,纵兵出击,大破之,让以数十骑遁去,斩首万余级。 [13]孟让从长⽩山抢掠各郡,他到了盱眙,拥有部众十余万人,占据了都梁宮,以淮⽔为坚固的屏障。江都郡丞王世充率兵抗击孟让,他用五道栅栏阻塞险要之处,装出羸弱的样子。孟让笑道:“王世充是个文法小吏,怎么能带兵呢?今天我要生擒王世充,大张旗鼓地进⼊江都城!”当时百姓都筑堡垒以自卫,野外没有什么可供抢掠的东西了,孟让的部众渐渐挨饿,于是孟让就留下少量兵力,围住五道栅栏,分兵到南面进行抢掠。王世充趁对方松懈,挥军出击,大破孟让,孟让仅带着几个骑逃走,王世充斩获首级一万余。 [14]齐郡贼帅左孝友众十万屯蹲狗山,郡丞张须陀列营 ![]() ![]() [14]齐郡贼帅左孝友率部众十万人屯守在蹲狗山。齐郡郡丞张须陀扎下军营进 ![]() ![]() 十一年(乙亥、615) 十一年(乙亥、公元615年) [1]舂,正月,增秘书省官百二十员,并以学士补之。帝好读书著述,自为扬州总管,置王府学士至百人,常令修撰,以至为帝,前后近二十载,修撰未尝暂停;自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乃至博、鹰狗,皆为新书,无不精洽,共成三十一部,万七千余卷。初,西京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帝命秘书监柳顾言等诠次,除其复重猥杂,得正御本三万七千余卷,纳于崐东都修文殿。又写五十副本,简为三品,分置西京、东都宮·省·官府,其正书皆装翦华净,宝轴锦。于观文殿前为书室十四间,窗户 ![]() [1]舂季,正月,炀帝增加秘书省的员官一百二十名,并以学士补充秘书省的员官。炀帝喜好读书写作,他任扬州总管时设置的王府学士达百人。他经常命令这些人进行修撰工作,直到他登上帝位,前后近二十年,修撰工作从未停止过。从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以至博赌、鹰狗等都编撰有新书,无不精深广博,共编成书三十一部,一万七千余卷。当初,西京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炀帝命令秘书监柳顾言等人对这些书进行选择和编次,剔除其中重复和猥杂的书籍,整理出正御本三万七千余卷,收蔵在东都的修文殿。又抄写了五十部副本,选为三等,分别存放在西京、东都的宮內,省署、和官府中。正本书都装帧精美豪华,⽟石为轴,锦缎为端。炀帝在观文殿前设十四间书室,书室的窗户、 ![]() [2]帝以户口逃亡,盗贼繁多,二月,庚午,诏民悉城居,田随近给。郡县驿亭村坞皆筑城。 [2]炀帝因为户口逃亡,盗贼繁多,二月,庚午(初七),下诏命令百姓都迁⼊城內居住,田地就近分给。郡县、驿亭、村坞都修筑城堡。 [3]上⾕贼帅王须拔自称漫天王,国号燕;贼帅魏刀儿自称历山飞:众各十余万,北连突厥,南寇燕、赵。 [3]上⾕的贼帅王须拔自称漫天王,定国号为燕。贼帅魏刀儿自称历山飞,他们各自拥有部众十余万人,在北方勾结突阙,在南方抢掠犯侵燕赵之地。 [4]初,⾼祖梦洪⽔没都城,意恶之,故迁都大兴。申明公李穆薨,孙筠袭爵。叔⽗浑忿其吝啬,使兄子善衡贼杀之,而证其从⽗弟瞿昙,使之偿死 。浑谓其 ![]() ![]() ![]() ![]() [4]当初,文帝梦见洪⽔湮没了都城,心里厌恶旧都城,所以迁都大兴。申明公李穆去世,他的孙子李筠承袭了申明公的爵位。他的叔⽗李浑对李筠的吝啬很是气忿,就派其兄子李善衡杀害了李筠,却说他的堂侄李瞿昙⼲的,让他抵命。李浑对他的 ![]() ![]() ![]() ![]() ![]() [5]有二孔雀自西苑飞集宝城朝堂前,亲卫校尉⾼德儒等十余人见之,奏以为鸾,时孔雀已飞去,无可得验,于是百僚称贺。诏以德儒诚心冥会,肇见嘉祥,擢拜朝散大夫,赐物百段,余人皆赐束帛;仍于其地造仪鸾殿。 [5]有两只孔雀从西苑一起飞到宝城朝堂前面,亲卫校尉⾼德儒等十余人看见了孔雀,就奏报炀帝说看见了鸾鸟,这时孔雀已经飞走了,无法验证,于是百官们都向炀帝祝贺。炀帝下诏说,因为⾼德儒心地虔诚与祥瑞自然吻合,所以才能看见祥瑞征兆,因此,提升他为朝散大夫,赏赐他物品百段,其余的人都赐帛一束,还在孔雀停留的地方营建仪鸾殿。 [6]己酉,帝行幸太原;夏,四月,幸汾 ![]() [6]己酉(十七⽇),炀帝巡幸太原;夏季,四月,炀帝到汾 ![]() [7]以卫尉少卿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承制黜陟选补郡县文武官,仍发河东兵讨捕群盗。渊行至龙门,击贼帅毋端儿,破之。 [7]炀帝任命卫尉少卿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奉命承担郡县选补的文武员官的升迁贬退的职责,还负责征发河东之兵讨伐群盗。李渊率军行进到龙门,进攻贼帅毋端儿并将他打败。 [8]秋,八月,乙丑,帝巡北塞。 [8]秋季,八月,乙丑(初五),炀帝巡游北塞。 初,裴矩以突厥始毕可汗部众渐盛,献策分其势, ![]() ![]() 当初,裴矩认为突厥始毕可汗部众逐渐強盛,就向炀帝献策分散突厥始毕可汗的势力。炀帝打算以宗室女嫁给始毕的弟弟叱吉设,并封他为南面可汗,叱吉设不敢接受册封。始毕知道了此事就对隋朝逐渐产生了怨恨。突厥的大臣史蜀胡悉善于谋略,受到始毕可汗的宠信。裴矩诈称与史蜀胡悉做买卖,将史蜀胡悉 ![]() 戊辰,始毕帅骑数十万谋袭乘舆,义成公主先遣使者告变。壬申,车驾驰⼊雁门,齐王以后军保崞县。癸酉,突厥围雁门,上下惶怖,撤民屋为守御之具,城中兵民十五万口,食仅可支二旬,雁门四十一城,突厥克其三十九,唯雁门、崞不下。突厥急攻雁门,矢及御前;上大惧,抱赵王杲而泣,目尽肿。 戊辰(初八),始毕可汗率领几十万名骑兵策划袭击炀帝的车驾。义成公主先派遣使者向炀帝报告发生了变故。壬申(十二⽇),炀帝的车驾迅速驰⼊雁门城,齐王杨率领后军进驻了崞县。癸酉(十三⽇),突厥军队包围了雁门郡,隋军上下惊惧恐怖,拆毁民房用作守卫城池的材料,城中有军、民十五万人,粮食仅够供应二十天。雁门郡的四十一座城池,突厥军队已经攻破了其中的三十九座,只有雁门、崞县没被攻下,突厥军队急攻雁门,箭都 ![]()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劝帝简精锐数千骑溃围而出,纳言苏威曰:“城守则我有余力,轻骑乃彼之所长,陛下万乘之主,岂宜轻动!”民部尚书樊子盖曰:“陛下乘危徼幸,一朝狼狈,悔之何及!不若据坚城以挫其锐,坐征四方兵使⼊援。陛下亲抚循士卒,谕以不复征辽,厚为勋格,必人人自奋,何忧不济!”內史侍郞萧以为:“突厥之俗,可贺敦预知军谋;且义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国之援。若使一介告之,借使无益,庸有何损。又将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还事⾼丽,若发明诏,谕以赦⾼丽、专讨突厥,则众心皆安,人自为战矣。”皇后之弟也。虞世基亦劝帝重民赏格,下诏停辽东之役。帝从之。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劝说炀帝选挑选几千名精锐骑兵突围出去,纳言苏威说:“据守城池我方还有余力,而轻骑则是对方的长处,陛下是万乘之主,怎么可以轻易行动?”民部尚书樊了盖说:“陛下在危境中侥幸保全,一旦处于狼狈的境地,则追悔莫及!不如坚守城池挫败敌军的锐气,据守在城中,征召国全各地兵马前来救援。陛下亲自慰抚士卒,宣布不再征伐辽东,重赏爵位,必定会人人奋勇争先,何愁不能成功!”內史侍郞萧认为“按突厥的习俗,可汗的 ![]() 帝亲巡将士,谓之曰:“努力击贼,苟能保全,凡在行陈,勿忧富贵,必不使有司弄刀笔破汝勋劳。”乃下令:“守城有功者,无官直除六品,赐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使者慰劳,相望于道,于是众皆踊跃,昼夜拒战,死伤其众。 炀帝亲自巡视军队,他对将士们说:“你们要努力打击敌军,如果这次能够保全的话,凡是参加战斗的人都不愁没有富贵,一定不允许有关部门的官吏耍弄刀笔呑没你们的功劳。”于是他下令:“守城有功的人,没有官职的直接授予六品官职,赏赐物品百段;已有官职的人级别和赏赐依次增长。”他出派慰问将士的使者络绎不绝。于是大家都踊跃杀敌,昼夜抗击突厥人,伤亡很重。 甲申,诏天下募兵。守令竞来赴难,李渊之子世民,年十六,应募隶屯卫将军云定兴,说定兴多赍旗鼓为疑兵,曰:“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引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定兴从之。 甲申(二十四⽇),炀帝下诏招募天下之士,郡守县令都竞相应召赴难。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十六岁应募从军,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部下。他劝云定兴多携带旗帜军鼓作为疑兵,说:“始毕可汗敢于举兵围困天子,必定以为我方仓促无法救援,我们最好在⽩天展开旌旗几十里连绵不断,夜里则金鼓相闻。敌人一定以为我方大批援军到来,就会望风而逃。否则,敌众我寡,如果对方全军来战,我军必定无法支持。”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 帝遣间使求救于义成公主,公主遣使告始毕云:“北边有急。”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九月,甲辰,始毕解围去。帝使人出侦,山⾕皆空,无胡马,乃遣二千骑追蹑,至马邑,得突厥老弱二千余人而还。 炀帝暗中派使者向义成公主求救,公主派人告诉始毕说:“北部边境告急。”这时东都和各郡的援兵也都到达忻口。九月,甲辰(十五⽇),始毕可汗解围退走,炀帝派人出去侦察,山⾕空无一人,没有空厥军队,才出派两千名 骑兵在后面追踪突厥军队,隋兵追到马邑,俘获突厥老弱两千人返回。 丁未,车驾还至太原。苏威言于帝曰:“今盗贼不息,士马疲弊,愿陛下亟还西京,深 ![]() ![]() ![]() 丁未,(十八⽇),炀帝返回太原,苏威对炀帝说:“如今盗贼不息,士卒疲惫,希望陛下速返西京,巩固 ![]() ![]() 冬,十月,壬戌,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平杨玄感,杀人尚少故也。苏威追论勋格太重,宜加斟酌,樊子盖固请,以为不宜失信,帝曰:“公 ![]() ![]() 冬季,十月,壬戍(初三),炀帝到达东都。他斜着眼看看街道上的人,崐对侍臣说:“还是大有人在。”他的意思是说过去平定杨玄感的叛 ![]() ![]() 初,萧以外戚有才行,尝事帝于东宮,累迁至內史侍郞,委以机务。 ![]() ![]() 当初,萧因为是外戚,又有才⼲德行,曾经在炀帝为太子时作他的僚臣,他屡次升迁作到內史侍郞,被委以机要重任。萧 ![]() ![]() [9]杨玄感之 ![]() [9]杨玄感叛 ![]() [10]壬申,卢明月帅众十万寇陈、汝。 [10]壬申(十三⽇),卢明月率部众十万人进犯陈州、汝州。 [11]东海李子通,有勇力,先依长⽩山贼帅左才相,群盗皆忍残,而子通独宽仁,由是人多归之,未半岁,有众万人。才相忌之,子通引去,渡淮,与杜伏威合。伏威选军中壮士养为假子,凡三十余人,济 ![]() ![]() [11]东海人李子通,有勇有力,他先依附长⽩山贼帅左才相,群盗都很忍残,只有李子通宽厚仁慈,于是很多人都去归附他。不到半年,李子通就拥有部众一万人。左才相猜忌李子通,李子通就离开他,率众渡过淮河,与杜伏威汇合。杜伏威挑选军中的壮士收为养子,共有三十余人,济 ![]() ![]() [12]城⽗朱粲始为县佐史,从军,遂亡命聚众为盗,谓之“可达寒贼”自称迦楼罗王,众至十余万,引兵转掠荆、沔及山南郡县,所过噍类无遗。 [12]城⽗人朱粲,开始是个县佐史,后来他参加了军队,就逃亡聚众为盗,人们称之为“可达寒贼”朱粲自称迦楼罗王,拥有部众达十万人。他率兵在荆州、沔 ![]() [13]十二月,庚寅,诏民部尚书樊子盖发关中兵数万击绛贼敬盘陀等。子盖不分臧否,自汾⽔之北,村坞尽焚之,贼有降者皆坑之;百姓怨愤,益相聚为盗崐。诏以李渊代之。有降者,渊引置左右,由是贼众多降,前后数万人,余 ![]() [13]十二月,庚寅(疑误),炀帝下诏命令民部尚书樊子盖征发关中士兵几万名进击绛郡贼人敬盘陀等人。樊子盖不问清红皂⽩,自汾⽔以北,村坞都被烧毁,前来投降的贼人全被坑杀。百姓怨恨愤怒,越来越多的人相聚为盗。炀帝下诏用李渊替换樊了盖,再有投降的贼人,李渊就将投降者安置在自己⾝旁,因此有很多贼人投降,投降的人前后共有几万,其余的贼盗流散到别的郡去了。 WWw.YAnD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