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7401 |
上一章 五纪陈 下一章 ( → ) | |
起玄黓执徐,尽阏逢敦,凡三年。 ⾼宗宣皇帝上之下 ◎ 太建四年壬辰,公元五七二年 舂,正月,丙午,以尚书仆 ![]() ![]() ![]() 已巳,齐主祀南郊。 庚午,上享太庙。 辛未,齐主赠琅琊王俨为楚恭哀帝以慰太后心,又以俨妃李氏为楚帝后。 二月,癸西,周遣大将军昌城公深聘于突厥,司宾李除、小宾部贺遂礼聘于齐。深,护之子也。 已卯,齐以卫菩萨为太尉。辛巳,以并省吏部尚书⾼元海为尚书左仆 ![]() 已酉,封皇子叔卿为建安王。 庚寅,齐以尚书左仆 ![]() ![]() ![]() ![]() 初,周太祖为魏相,立左右十二军,总属相府;太祖殂,皆受晋公护处分,凡所征发,非护书不行。护第屯兵侍卫,盛于宮阙。诸子、僚属皆贪残恣横,士民患之。周主深自晦匿,无所关预,人不测其浅深。 护问稍伯大夫庾季才曰:“比⽇天道何如?”季才对曰:“荷恩深厚,敢不尽言?顷上台有变,公宜归政天子,请老私门。此则享期颐之寿,受旦、之美,子孙常为籓屏。不然,非复所知。”护沉昑久之,曰:“吾本志如此,但辞未获免耳。公既王官,可依朝例,无烦别参寡人也。”自是疏之。 卫公直,帝之⺟弟也,深昵于护。及沌口之败,坐免官,由是怨护,劝帝诛之,冀得其位。帝乃密与直及右宮伯中大夫宇文神举、內史下大夫太原王轨、右侍上士宇文孝伯谋之。神举,显和之子;孝伯,安化公深之子也。 帝每于噤中见护,常行家人礼,太后赐护坐,帝立侍于旁。丙辰,护自同州还长安,帝御文安殿见之。因引护⼊含仁殿谒太后,且谓之曰:“太后舂秋⾼,颇好饮酒,虽屡谏,未蒙垂纳。兄今⼊朝,愿更启请。”因出怀中《酒诰》授之,曰:“以此谏太后。”护既⼊,如帝所戒读《酒诰》;未毕,帝以⽟珽自后击之,护踣于地。帝令宦者何泉以御刀斫之,泉惶惧,斫不能伤。卫公直匿于户內,跃出,斩之。时神举等皆在外,更无知者。 帝召宮伯长孙览等,告以护已诛,令收护子柱国谭公会、大将军莒公至、崇业公静、正平公乾嘉及其弟乾基、乾光、乾蔚、乾祖、乾威并柱国北地侯龙恩、龙恩弟大将军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于殿中杀之。览,稚之孙也。 初,护既杀赵贵等,诸将多不自安。侯龙恩为护所亲,其从弟开府仪同三司植谓龙恩曰:“主上舂秋既富,安危系于数公。若多所诛戮以自立威权,岂唯社稷有累卵之危,恐吾宗亦缘此而败,兄安得知而不言!”龙恩不能从。植又承间言于护曰:“公以骨⾁之亲,当社稷之寄,愿推诚王室,拟迹伊、周,则率土幸甚!”护曰:“我誓以⾝报国,卿岂谓吾有他志琊!”又闻其先与龙恩言, ![]() 大司马兼小冢宰、雍州牧齐公宪,素为护所亲任,赏罚之际,皆得参预,权势颇盛。护 ![]() 护世子训为蒲州刺史,是夜,帝遣柱国越公盛乘传征训,至同州,赐死。昌城公深使突厥未还,遣开府仪同三司宇文德赍玺书就杀之。护长史代郡叱罗协、司录弘农冯迁及所新任者,皆除名。 丁巳,大赦,改元。以宇文孝伯为车骑大将军,与王轨并加开府仪同三司。初,孝伯与帝同⽇生,太祖爱之,养于第中,幼与帝同学。及即位, ![]() ![]() 帝阅护记书,有假托符命妄造异谋者,皆坐诛;唯得庾季才书两纸,盛言纬候灾祥,宜返政归权,帝赐季才粟三百石,帛二百段,迁太中大夫。 癸亥,以尉迟迥为太师,柱国窦炽为太傅,李穆为太保,齐公宪为大冢宰,卫公直为大司徒,陆通为大司马,柱国辛威为大司寇,赵公招为大司空。 时帝始亲览朝政,颇事威刑,虽骨⾁无所宽借。齐公宪虽迁冢宰,实夺之权。又谓宪侍读裴文举曰:“昔魏末不纲,太祖辅政;及周室受命,晋公复执大权;积习生常,愚者谓法应如是。岂有年三十天子而可为人所制乎!《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一人,谓天子耳。卿虽陪侍齐公,不得遽同为臣, ![]() 卫公直, ![]() ![]() 夏,四月,周遣工部成公建、小礼部辛彦之聘于齐。 庚寅,周追尊略 ![]() 癸巳,周立皇子鲁公赟为太子,大赦。 五月,癸卯,王劢卒。 齐尚书右仆 ![]() ![]() ![]() ![]() 斛律后无宠,珽因而间之。光弟羡,为都督、幽州刺史、行台尚书令,亦善治兵,士马精強,鄣候严整,突厥畏之,谓之“南可汗”光长子武都,为开府仪同三司,梁、兗二州刺史。 光虽贵极人臣, ![]() ![]() 珽又见帝,请间,唯何洪珍在侧。帝曰:“前得公启,即 ![]() ![]() ![]() ![]() ![]() ![]() 六月,戊辰,光⼊,至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扑之,不仆,顾曰:“桃枝常为如此事。我不负家国。”桃枝与三力士以弓弦罥其颈,拉而杀之,⾎流于地,刬之,迹终不灭。于是下诏称其谋反,并杀其子开府仪同三司世雄、仪同三司恒伽。 祖珽使二千石郞邢祖信簿录光家。珽于都省问所得物,祖信曰:“得弓十五,宴 ![]() ![]() 周主闻光死,为之大赦。 祖珽与侍中⾼元海共执齐政。元海 ![]() ![]() ![]() 珽自是专主机衡,总知骑兵、外兵事,內外亲戚,皆得显位。帝常令中要人扶侍出⼊,直至永巷,每同御榻论决政事,委任之重,群臣莫比。 秋,七月,遣使如周。 八月,庚午,齐废皇后斛律氏为庶人。以任城王湝为右丞相,冯翊王润为太尉,兰陵王长恭为大司马,广宁王孝珩为大将军,安德王延宗为大司徒。 齐使领军封辅相聘于周。 辛未,周使司城中大夫杜杲来聘。上谓之曰:“若 ![]() 初,齐胡太后自愧失德, ![]() ![]() ![]() 已丑,齐以北平王仁坚为尚书令,特进许季良为左仆 ![]() ![]() 癸已,齐主如晋 ![]() 九月,庚子朔,⽇有食之。 辛亥,大赦。 冬,十月,庚午,周诏:“江陵所虏充官口者,悉免为民。” 辛未,周遣小匠师杨勰等来聘。周绥德公陆通卒。 乙酉,上享太庙。 齐陆令萱 ![]() 甲午,立穆氏为右皇后,以胡氏为左皇后。 十一月,庚戌,周主行如羌桥,集长安以东诸军都督以上,颁赐有差。乙卯,还宮。以赵公招为大司马。 壬申,周主如斜⾕,集长安以西诸军都督以上,颁赐有差。丙戌,还宮。 庚寅,周主游道会苑,以上善殿壮丽,焚之。 十二月,辛巳,周主祀南郊。 齐胡后之立,非陆令萱意,令萱一旦于太后前作⾊而言曰:“何物亲侄,作如此语!”太后问其故,令萱曰:“不可道。”固问之,乃曰:“语大家云:‘太后行多非法,不可以训。’“太后大怒,呼后出,立剃其发,送还家。辛丑,废胡后为庶人。然齐主犹思之,每致物以通意。 自是令萱与其子侍中穆提婆势倾內外,卖官鬻狱,聚敛无厌。每一赐与,动倾府蔵。令萱则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则唐邕之徒,皆重⾜屏气;杀生与夺,唯意所 ![]() 乙巳,周以柱国田弘为大司空。 乙卯,周主享太庙。 是岁,突厥木杆可汗卒,复舍其子大逻便而立其弟,是为佗钵可汗。佗钵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其东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之子为步离可汗,居西面。周人与之和亲,岁给缯絮锦彩十万段。突厥在长安者,⾐锦食⾁,常以千数。齐人亦畏其为寇,争厚赂之。佗钵益骄,谓其下曰:“但使我在南两儿常孝,何忧于贫!” 阿史那后无宠于周主,神武公窦毅尚襄 ![]() ◎ 太建五年癸巳,公元五七三年 舂,正月,癸酉,以吏部尚书沈君理为右仆 ![]() ![]() 长鸾弟万岁,子宝行、宝信,并开府仪同三司,万岁仍兼侍中,宝行、宝信皆尚公主。每群臣旦参,帝常先引长鸾顾访,出后,方引奏事官。若不视事,內省有急奏事,皆附长鸾奏闻。军国要密,无不经手。尤疾士人,朝夕宴私,唯事谮诉。常带刀走马,未尝安行,嗔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朝士咨事,莫敢仰视,动致呵叱。每骂云:“汉狗大不可耐,唯须杀之!” 庚辰,齐遣崔象来聘。 辛巳,上祀南郊;甲午,享太庙;二月,辛丑,祀明堂。 乙巳,齐立右皇后穆氏为皇后。穆后⺟名轻霄,本穆氏之婢也,面有黥字。后既以陆令萱为⺟,穆提婆为外家,号令萱曰“太姬”太姬者,齐皇后⺟号也,视一品,班在长公主上。由是不复问轻霄。轻霄自疗面, ![]() 齐主颇好文学。丙午,祖珽奏置文林馆,多引文学之士以充之,谓之待诏;以中书侍即博陵李德林、⻩门侍郞琅琊颜之推同判馆事,又命共撰《修文殿御览》。 甲寅,周太子赟巡省西土。 乙卯,齐以北平王坚录尚书事。丁巳,齐主如晋 ![]() 壬戌,周遣司会侯莫陈凯等聘于齐。 庚辰,齐主还鄴。 三月,己卯,周太子于岐州获二⽩鹿以献,周主诏曰:“在德不在瑞。” 帝谋伐齐,公卿各有异同,唯镇前将军吴明彻决策请行。帝谓公卿曰:“朕意已决,卿可共举元帅。”众议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尚书左仆 ![]() ![]() ![]() 夏,四月,己亥,周主享太庙。 癸卯,前巴州刺史鲁广达与齐师战于大岘,破之。 戊申,齐以兰陵王长恭为太保,南 ![]() ![]() 齐人于秦郡置秦州,州前江浦通涂⽔,齐人以大木为栅于⽔中。辛亥,吴明彻遣豫章內史程文季将骁勇拔其栅,克之。文季,灵洗之子也。齐人议御陈师,开府仪同三司王纮曰:“官军比屡失利,人情 ![]() ![]() 赵彦深私问计于秘书监源文宗曰:“吴贼侏张,遂至于此。弟往为秦、泾刺史,悉江、淮间情事,今何术以御之?”文宗曰:“朝廷精兵,必不肯多付诸将;数千已下,适⾜为吴人之饵。尉破胡人品,王之所知。败绩之事,匪朝伊夕。家国待遇淮南,失之同于蒿箭。如文宗计者,不过专委王琳,招募淮南三四万人,风俗相通,能得死力;兼令旧将将兵屯于淮北,⾜以固守。且琳之于顼,必不肯北面事之,明矣。窃谓此计之上者。若不推⾚心于琳,更遣余人制肘,复成速祸,弥不可为。”彦深叹曰:“弟此策诚⾜制胜千里,但口⾆争之十⽇,已不见从。时事至此,安可尽言!”因相顾流涕。文宗名彪,以字行,子恭之子也。 文宗子师为左外兵郞中,摄祠部,尝⽩⾼阿那肱:“龙见当雩。”阿那肱惊曰:“何处龙见?其⾊如何?”师曰:“龙星初见,礼当雩祭,非真龙也。”阿那肱怒曰:“汉儿多事,強知星宿!”遂不祭。师出。窃叹曰:“礼既废矣,齐能久乎!” 齐师选长大有膂力者为前队,又有苍头、犀角、大力,其锋甚锐,又有西域胡,善 ![]() ![]() 破胡之出师也,齐人使侍中王琳与之俱。琳谓破胡曰:“吴兵甚锐,宜以长策制之,慎勿轻斗!”破胡不从而败,琳单骑仅免,还,至彭城,齐人即使之赴寿 ![]() 甲子,南谯太守徐槾克石粱城。五月,己巳,瓦梁城降。癸酉, ![]() ![]() 丁丑,周以柱国侯莫陈琼为大宗伯,荥 ![]() 己卯,齐北⾼唐郡降。辛巳,诏南豫州刺史⻩法徒镇历 ![]() 齐自和士开用事以来,政体隳紊。及祖珽执政,颇收举才望,內外称美。珽复 ![]() ![]() ![]() ![]() ![]() ![]() 珽⽇以益疏,诸宦者更共谮之。帝以问陆令萱,令萱悯默不对,三问,乃下 ![]() ![]() 癸巳,齐以领军穆提婆为尚书左仆 ![]() ![]() 齐兰陵武王长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盛,武士歌之,为《兰陵王⼊陈曲》,齐主忌之。及代段韶督诸军攻定 ![]() ![]() 六月,郢州刺史李综克滠口城。乙巳,任忠克合州外城。庚戌,淮 ![]() ![]() 壬子,周皇孙衍生。齐主游南苑,从官赐死者六十人。以⾼阿那肱为司徒。 癸丑,程文季攻齐泾州,拔之。乙卯,宣毅司马湛陀克新蔡城。 丙辰,齐使开府仪同三司王纮聘于周。 癸亥,⻩法克合州。吴明彻进攻仁州,甲子,克之。 治明堂。 秋,七月,戊辰,齐遣尚书左丞陆骞将兵二万救齐昌,出自巴、蕲,遇西 ![]() ![]() 齐巴陵王王琳与扬州刺史王贵显保寿 ![]() 八月,乙未,山 ![]() ![]() ![]() 壬午,周太子赟纳妃杨氏。妃,大将军随公坚之女也。 太子好昵近小人,左宮正宇文孝伯言于周主曰:“皇太子四海所属,而德声未闻。臣忝宮官,实当其责。且舂秋尚少,志业未成,请妙选正人,为其师友,调护圣质,犹望⽇就月将。如或不然,悔无及矣!”帝敛容曰:“卿世载鲠直,竭诚所事。观卿此言,有家风矣。”孝伯拜谢曰:“非言之难,受之难也。”帝曰:“正人岂复过卿!”于是以尉迟运为右宮正。运,迥之弟子也。 帝尝问万年县丞南 ![]() ![]() 癸未,沈君理卒。 壬辰晦,前鄱 ![]() 己亥,以特进领国子祭酒周弘正为尚书右仆 ![]() 齐国子祭酒张雕,以经授齐主为侍读,帝甚重之。雕与宠胡何洪珍相结,穆提婆、韩长鸾等恶之。洪珍荐雕为侍中,加开府仪同三司,奏度支事,大为帝所委信,常呼“博士”雕自以出于微 ![]() ![]() ![]() 尚书左丞封孝琰,隆之之弟子也,与侍中崔季舒,皆为祖珽所厚。孝琰尝谓珽曰:“公是⾐冠宰相,异于馀人。”近习闻之,大以为恨。 会齐主将如晋 ![]() ![]() ![]() 吴明彻攻寿 ![]() ![]() ![]() ![]() 琳体貌闲雅,喜怒不形于⾊;強记內敏,军府佐吏千数,皆能识其姓名;刑罚不滥,轻财爱士,得将卒心;虽失地流寓在鄴,齐人皆重其忠义。及被擒,故麾下将卒多在明彻军中,见者皆歔欷,不能仰视,争为之请命及致资给。明彻恐其为变,遣使追斩之于寿 ![]() 齐穆提婆、韩长鸾闻寿 ![]() ![]() 丁未,齐遣兵万人至颍口,樊毅击走之。辛亥,遣兵援苍陵,又破之。齐主以⽪景和全军而还,赏之,除尚书令。 丙辰,诏以寿 ![]() ![]() 戊午,湛陀克齐昌城。十一月,甲戌,淮 ![]() ![]() 齐北徐州民多起兵以应陈, ![]() ![]() ![]() 诏悬王琳首于建康市。故吏梁骠骑仓曹参军硃瑒致书徐陵求其首,曰:“窃以典午将灭,徐广为晋家遗老;当涂已谢,马孚称魏室忠臣。梁故建宁公琳,当离 ![]() ![]() ![]() 癸巳,周主集群臣及沙门、道士,帝自升⾼坐,辨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为次,释为后。 乙未,谯城降。 乙巳,立皇子叔明为宜都王,叔献为河东王。 壬午,任忠克霍州。 诏征安州刺史周炅⼊朝。初,梁定州刺史田龙升以城降,诏仍旧任。及炅⼊朝,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于齐,齐遣历 ![]() 是岁,突厥求昏于齐。 ◎ 太建六年甲午,公元五七四年 舂,正月,壬戌朔,周齐公宪等七人进爵为王。 己巳,周主享太庙;乙亥,耕藉田。 壬子,上享太庙。甲申,广陵金城降。 二月,壬午朔,⽇有食之。 乙未,齐主还鄴。 丁酉,周纪国公贤等六人进爵为王。 辛亥,上耕藉田。 齐朔州行台南安王思好,本⾼氏养子,骁勇,得边镇人心。齐主使嬖臣斫骨光弁至州,光弁不礼于思好,思好怒,遂反,云“ ![]() ![]() ![]() ![]() 先是,有人告思好谋反,韩长鸾女适思好子,奏言:“是人诬告贵臣,不杀无以息后。”乃斩之。思好既诛,告者弟伏阙下求赠官,长鸾不为通。 丁未,齐主还鄴。甲寅,以唐邕为录尚书事。 乙卯,周主如云 ![]() 丙辰,周大赦。 庚申,周叱奴太后有疾。三月,辛酉,周主还长安。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命太子总厘庶政。 卫王直谮齐王宪于帝曰:“宪饮酒食⾁,无异平⽇。”帝曰:“吾与齐王异生,俱非正嫡。特以吾故,同袒括发。汝当愧之,何论得失!汝,亲太后之子,特承慈爱;但当自勉,无论他人。” 夏,四月,乙卯,齐遣侍中薛孤康买吊于周,且会葬。 初,齐世祖为胡后造珠裙袴,所费不可胜计;为火所焚。至是,齐主复为穆后营之。使商胡赍锦彩三万,与吊使偕往市珠。周人不与,齐主竟自造之。及穆后爱衰,其侍婢冯小怜大幸,拜为淑妃;与齐主坐则同席,出则并马,誓同生死。 五月,庚申,同葬文宣皇后于永固陵,周主跣行至陵所。辛酉,诏曰:“三年之丧,达于天子。但军国务重,须自听朝。衰⿇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百僚宜依遗令,既葬而除。”公卿固请依权制,帝不许,卒申三年之制。五服之內,亦令依礼。 庚午,齐大赦。 齐人恐陈师渡淮,使⽪景和屯西兗州以备之。丙子,周噤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噤诸 ![]() 六月,壬辰,周弘正卒。 壬子,周更铸五行大布钱,一当十,与布泉并行。 戊午,周立通道观以壹圣贤之教。 秋,七月,庚申,周主如云 ![]() 初,帝取卫王直第为东宮,使直自择所居。直历观府署,无如意者;末取废陟屺寺, ![]() ![]() ![]() ![]() ![]() ![]() ![]() 丙申,周主复如云 ![]() 癸丑,齐主如晋 ![]() ![]() 九月,庚申,周主如同州。 冬,十月,丙申,周遣御正弘农杨尚希、礼部卢恺来聘。恺,柔之子也。 甲寅,周主如蒲州;丙辰,如同州;十一月,甲戌,还长安。 十二月,戊戌,以吏部尚书王瑒为右仆 ![]() 时新复淮、泗,攻战、降附,功赏纷纭。奂识鉴精敏,不受请托,事无凝滞,人皆悦服。湘州刺史始兴王叔陵,屡讽有司,求为三公。奂曰:“衮章之职,本以德举,未必皇枝。”因以⽩帝,帝曰:“始兴那忽望公!且朕儿为公,须在鄱 ![]() 齐定州刺史南 ![]() ![]() 段译 ⾼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壬辰、572) 陈纪五 陈宣帝太建四年(壬辰,公元572年) [1]舂,正月,丙午,以尚书仆 ![]() ![]() ![]() [1]舂季,正月,丙午(初三),陈朝任命尚书仆 ![]() ![]() ![]() [2]己巳,齐主祀南郊。 [2]乙巳(初二),北齐后主到南郊祭天。 [3]庚午,上享太庙。 [3]庚午(二十七⽇),陈宣帝到太庙祭祀。 [4]辛未,齐主赠琅琊王俨为楚恭哀帝以慰太后心,又以俨妃李氏为楚帝后。 [4]辛未(二十八⽇),北齐后主赠琅琊王⾼俨为楚恭哀帝的谥号以安慰太后的心,又封⾼俨的妃子李氏为楚帝后。 [5]二月,癸酉,周遣大将军昌城公深聘于突厥,司宾李除、小宾部贺遂礼聘于齐。深,护之子也。 [5]二月,癸酉(初一),北周派大将军昌城公宇文深到突厥访问,司宾李除、小宾部贺遂礼到北齐访问。宇文深是宇文护的儿子。 [6]己卯,齐以卫菩萨为太尉。辛巳,以并省吏部尚书⾼元海为尚书左仆 ![]() [6]己卯(初七),北齐任命卫菩萨为太尉。辛巳(初九),任命并省吏部尚书⾼元海为尚书左仆 ![]() [7]乙酉,封皇子叔卿为建安王。 [7]乙酉(十三⽇),陈朝封皇子陈叔卿为建安王。 [8]庚寅,齐以尚书左仆 ![]() ![]() ![]() ![]() [8]庚寅(十八⽇),北齐任命尚书左仆 ![]() ![]() ![]() [9]三月,癸卯朔,⽇有食之。 [9]三月,癸卯朔(初一),发生⽇食。 [10]初,周太祖为魏相,立左右十二军,总属相府;太祖殂,皆受晋公护处分,凡所征发,非护书不行。护第屯兵侍卫,盛于宮阙。诸子、僚属皆贪残恣横,士民患之。周言深自晦匿,无所关预,人不测其浅深。 [10]当初,北周太祖在西魏当丞相时,曾经建立左右十二军,隶属相府;太祖死后,受晋公宇文护调度,凡属军队的征发调动,非得有宇文护的文书不可。宇文护的府第驻军守卫,人数超过宮廷,他的儿子和僚属都贪婪残暴恣意横行,士民都深以为患。北周国主对此一直隐晦退避,不加⼲涉,别人也猜不到他的深浅。 护问稍伯大夫庚季才曰:“比⽇天道何如?”季才对曰:“荷恩深厚,敢不尽言。顷上台有变,公宜归政天子,请老私门。此则享期颐之寿,受旦、之美,子孙常为藩屏。不然,非复所知。”护沈昑久之,曰:“吾本志如此,但辞未获免耳。公既为王官,可依朝例,无烦别参寡人也。”自是疏之。 宇文护问稍伯大夫庚季才说:“近⽇来天文星象怎么样?”季才回答说:“受到您深厚的恩泽,怎敢知无不言。刚才上台星有变化,晋公您应该归政给天子,请求回家养老。这样就能享年⾼寿,受到周公旦、召公的美名,子子孙孙常为家国重臣。不然,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宇文护沈昑很久,说:“我本来的志向就是这样,但是经过推辞没有得到同意。你既然是天子的员官,可以按照朝廷的规定,不用⿇烦你特意来见寡人了。”从此以后对他疏远了。 卫公直,帝之⺟弟也,深昵于护;及沌口之败,坐免官,由是怨护,劝帝诛之,冀得其位。帝乃密与直及右宮伯中大夫宇文神举、內史下大夫太原王轨崐、右侍上士宇文孝伯谋之。神举,显和之子;孝伯,安化公深之子也。 卫公宇文直是北周武帝的同⺟兄弟,和宇文护的关系非常亲近;后来在沌口打了败仗,被罢免官职,因此怨恨宇文护,劝武帝杀死他,企图自己得到宇文护的职位。武帝便秘密和卫公宇文直、右宮伯中大夫宇文神举、內史下大夫太原人王轨、右侍上士宇文孝伯进行策划。宇文神举是宇文显和的儿子;宇文孝伯是安化公宇文深的儿子。 帝每于噤中见护,常行家人礼,太后赐护坐,帝立侍于旁。丙辰,护自同州还长安,帝御文安殿见之。因引护⼊含仁殿谒太后,且谓之曰:“太后舂秋⾼,颇好饮酒,虽屡谏,未蒙垂纳。兄今⼊朝,愿更启请。”因出怀中《酒诰》授之,曰:“以此谏太后。”护既⼊,如帝所戒读《酒诰》;未毕,帝以⽟自后击之,护踣于地。帝令宦者何泉以御刀斫之,泉惶惧,斫不能伤。卫公直匿于户內,跃出,斩之。时神举等皆在外,更无知者。 武帝每次在宮中见到宇文护,都行兄弟之礼。太后赐宇文护坐,武帝就站立在一旁。丙辰(十四⽇),宇文护从同州回长安,武帝驾临文安殿见他,引导宇文护到含仁殿参见太后,并对他说:“⺟后年纪已⾼,很喜 ![]() 帝召宮伯长孙览等,告以护已诛,令收护子柱国谭公会、大将军莒公至、崇业公静、正平公乾嘉及其弟乾基、乾光、乾蔚、乾祖、乾威并柱国北地侯龙恩、龙恩弟大将军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于殿中杀之。览,稚之孙也。 武帝召见宮伯长孙览等人,告诉他们已将宇文护处死,命令拘捕宇文护的儿子柱国谭公宇文会、大将军莒公宇文至、崇业公宇文静、正平公宇文乾嘉,以及他的弟弟宇文乾基、宇文乾光、宇文乾蔚、宇文乾祖、宇文乾威和柱国北地人侯龙恩、侯龙恩的弟弟大将军侯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人,在殿中将他们杀死。长孙览是长孙稚的孙子。 初,护既杀赵贵等,侯龙恩为护所亲,其从弟开府仪同三司植谓龙恩曰:“主上舂秋既富,安危系于数公。若多所诛戮以自立威权,岂唯社稷有累卵之危,恐吾宗亦缘此而败,兄安得知而不言!”龙恩不能从。植又承间言于护曰:“公以骨⾁之亲,当社稷之寄,愿推诚王室,拟迹伊、周,则率土幸甚!”护曰:“我誓以⾝报国,卿岂谓吾有他志琊!”又闻其先与龙恩言, ![]() 当初,宇文护杀了赵贵等人,侯龙恩得到宇文护的信任,他的堂弟开府仪同三司侯植对侯龙恩说:“皇上年纪还轻,安危依靠几位公侯。如果对他们诛杀过多来树立自己的威望权力,不但家国极其危险,恐怕我们的宗族也因此而遭到衰败,兄长您怎能知而不言!”侯龙恩没有听他的话。侯植又乘机对宇文护说:“晋公您以骨⾁之亲,⾝受家国社稷的寄托,希望以诚意对待王室,按照伊尹、周公的榜样,那么境域之內都会觉得万幸!”宇文护说:“我誓志以⾝报国,您难道认为我有别的企图吗!”又听到他以前和侯龙恩说的话,暗中对他产生忌恨,侯植因此忧愁而死去。等到宇文护失败,侯龙恩兄弟都被处死,武帝因为侯植的忠诚,特意赦免了侯植的子孙。 大司马兼小冢宰、雍州牧齐公宪,素为护所亲任,赏罚之际,皆得参预,权势颇盛。护 ![]() 大司马兼小冢宰、雍州牧齐公宇文宪,一向得到宇文护的信任,遇到对别人的赏罚,宇文宪都能参与意见,权势很大。宇文护有什么要向朝廷上言的事,都叫宇文宪向武帝转达奏报,其中有时有不同的意见,宇文宪顾虑武帝和丞相之间猜疑而形成怨仇,都婉转地进行申述,武帝也察觉到他的用心。宇文护死后,武帝召宇文宪进见,宇文宪脫下帽子向武帝拜谢;武帝对他加以安慰勉励,派他到宇文护的住所收取兵符和各种文书簿籍。卫公宇文直素来忌恨宇文崐宪,坚持请求武帝杀死他,武帝不肯答允。 护世子训为蒲州刺史,是夜,帝遣柱国越公盛乘传征训,至同州,赐死。昌城公深使突厥未还,遣开府仪同三司宇文德赍玺书就杀之。护长史代郡叱罗协、司录弘农冯迁及所亲任者,皆除名。 宇文护的长子宇文训是蒲州刺史,这天晚上,武帝派柱国越公宇文盛乘车去传唤宇文训,到同州,传达了武帝对他赐死的命令。昌城公宇文深出使突厥还没有回来,武帝派开府仪同三司宇文德送去诏书将他就地杀死。宇文护的长史代郡人叱罗协、司录弘农人冯迁和其他亲信,都被⾰职除名。 丁巳,大赦,改元。 丁巳(十五⽇),大赦国全,改年号为“建德” 以宇文孝伯为车骑大将军,与王轨并加开府仪同三司。初,孝伯与帝同⽇生,太祖爱之,养于第中,幼与帝同学。及即位, ![]() ![]() 任命宇文孝伯为车骑大将军,和王轨一同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当初,宇文孝伯和武帝同一天出生,文帝宇文泰很喜爱他,养在府里,幼年时和武帝同学。武帝即位后,想任用他作为帮助自己的近臣,假托要和宇文孝伯在一起探讨学习古代的经书,所以宇文护并不怀疑,任命他为右侍上士,在卧室內进进出出,参与机密的事情。宇文孝伯为人深沈正直忠实可信,凡是朝政的得失,外面的小事,没有不使武帝知道的。 帝阅护记书,有假托符命妄造异谋者;皆坐诛;唯得庚季才书两纸,盛言纬候灾祥,宜返政归权,帝赐季才粟三百石,帛二百段,迁太中大夫。 武帝翻阅从宇文护家中所搜得的文件,看到有假托符命妄图制造异谋的,都被处死;唯独得到庚季才所写的两张纸,大谈星象变化的灾难吉祥,应该把朝政大权还给武帝,武帝赏赐给庚季才三百石小米,二百段布帛,提升为太中大夫。 癸亥,以尉迟迥为太师,柱国窦炽为太傅,李穆为太保,齐公宪为大冢宰,卫公直为大司徒,陆通为大司马,柱国辛威为大司寇,赵公招为大司空。 癸亥(二十一⽇),任命尉迟迥为太师,柱国窦炽为太傅,李穆为太保,齐公宇文宪为大冢宰,卫公宇文直为大司徒,陆通为大司马,柱国辛威为大司寇,赵公宇文招为大司空。 时帝始亲览朝政,颇事威刑,虽骨⾁无所宽借。齐公宪虽迁冢宰,实夺之权。又谓宪侍读裴文举曰:“昔魏末不纲,太祖辅政;及周室受命,晋公复执大权;积习生常,愚者谓法应如是。岂有年三十天子而可为人所制乎!《》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一人,谓天子耳。卿虽陪侍齐公,不得遽同为臣, ![]() 当时武帝开始亲政,很注重威令用刑,尽管是骨⾁至亲也不宽恕。齐公宇文宪名义上升为冢宰,实际上夺了他的实权。武帝对宇文宪的侍读裴文举说:“从前魏朝末年武帝不能 ![]() 卫公直, ![]() ![]() 卫公宇文直 ![]() [11]夏季,四月,北周派工部成公建、小礼部辛彦之到北齐聘问。 [12]庚寅,周追尊略 ![]() [12]庚寅(十九⽇),北周追尊略 ![]() [13]癸巳,周立皇子鲁公为太子,大赦。 [13]癸巳(二十二⽇),北周立皇子鲁公宇文为太子,大赦国全。 [14]五月,癸卯,王劢卒。 [14]五月,癸卯(初二),王劢去世。 [15]齐尚书右仆 ![]() ![]() ![]() [15]北齐尚书右仆 ![]() ![]() 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许。齐王赐提婆晋 ![]() 穆提婆请求娶斛律光的妾所生的女儿做 ![]() ![]() 斛律后无宠,因而间之。光弟羡,为都督、幽州刺史、行台尚书令,亦善治兵,士马精強,鄣候严整,突厥畏之,谓之“南可汗”光长子武都,为开府仪同三司、梁·兖二州刺史。 斛律后得不到皇帝的宠爱,祖因此离间他们的关系。斛律光的弟弟斛律羡是都督、幽州刺史、行台尚书令,也善于治军,兵士马匹都很精⼲強壮,设置的要塞堡垒规范整齐,突厥很怕他,称他为“南可汗”斛律光的长子斛律武都是开府仪同三司,梁、兖二州的刺史。 光虽贵极人臣, ![]() ![]() 斛律光虽然贵极人臣,但生 ![]() ![]() ![]() ![]() 又见帝,请间,唯何洪珍在侧,帝曰:“前得公启,即 ![]() ![]() ![]() ![]() ![]() ![]() 祖又去见后主,请求后主屏退左右,当时只有何洪珍在旁边,后主说:“以前接到你的启奏,就准备执行,韩长鸾认为没有这种道理。”祖还没有回答,何洪珍向后主进言说:“如果本来没有这种意思就算了;既然有这种意思而不决定执行,万一怈露出去,怎么办?”后主说:“何洪珍的话说得对。”但是还没有决定。恰逢丞相府佐封士让上密启说:“斛律光以前西征回来,皇上下诏命令将军队解散,斛律光却指挥军队进 ![]() ![]() ![]() 六月,戊辰,光⼊,至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扑之,不仆。顾曰:“桃枝常为如此事。我不负家国。”桃枝与三力士以弓弦其颈,拉而杀之,⾎流于地,铲之,迹终不灭。于是下诏称其 ![]() 六月,戊辰(疑误),斛律光进宮,到凉风堂,刘桃枝从他背后扑去,没有跌倒。斛律光回头说:“刘桃枝常常做这种事。我没有辜负家国。”刘桃枝和另外三个力士用弓弦 ![]() 祖使二千石郞邢祖信簿录光家。于都省问所得物,祖信曰:“得弓十五,宴 ![]() 祖派二千石郞邢祖信对斛律光的家产登记造册。祖在尚书都省问起所查到的东西,邢祖信说:“得到十五张弓,聚宴习 ![]() ![]() 齐主遣使就州斩斛律武都,又遣中领军贺拔伏恩乘驿捕斛律羡,仍以洛州行台仆 ![]() 北齐后主派使者到梁州、兖州去,就地将斛律武都处死,又派中领军贺拔伏恩乘驿车去捉拿斛律羡,仍旧以洛州行台仆 ![]() 周主闻光死,为之大赦。 北周后主听到斛律光死去的消息,为此大赦国全表示庆幸。 祖与侍中⾼元海共执齐政。元海 ![]() ![]() ![]() 祖和侍中⾼元海共同执掌北齐的朝政。⾼元海的 ![]() ![]() 自是专主机衡,总知骑兵、外兵事,內外亲戚,皆得显位。帝常令中要人扶侍出⼊,直至永巷,每同御榻论决政事,委任之重,群臣莫比。 祖从此专门主管朝廷的枢要机关,总辖执掌北齐的骑兵、外兵军务,內外亲戚都得到显要的官职。后主常常叫亲近的太监搀扶祖出⼊,一直送到宮里的长巷,时常同后主在御榻上商量决定朝廷的政事,托付给祖的重要任务,是别的臣子所不能比拟的。 [16]秋,七月,遣使如周。 [16]秋季,七月,陈宣帝派使者去北周。 [17]八月,庚午,齐废皇后斛律氏为庶人。以任城王为右丞相,冯翊王润为太尉,兰陵王长恭为大司马,广宁王孝珩为大将军,安德王延宗为大司徒。 [17]八月,庚午(初一),北齐废皇后斛律氏为平民。任命任城王⾼为右丞相,冯翊王⾼润为太尉,兰陵王⾼长恭为大司马,广宁王⾼孝珩为大将军,安德王⾼延宗为大司徒。 [18]齐使领军封辅相聘于周。 [18]北齐派领军封辅相到北周聘问。 [19]辛未,周使司城中大夫杜杲来聘。上谓之曰:“若 ![]() [19]辛未(初二),北周派司城中大夫杜杲来陈朝聘问。宣帝对他说:“如果要和我国联合起来谋取北齐,应该把樊、邓二州让给我们。”使者回答说:“联合起来谋取北齐,难道仅仅是敝国一国的利益!贵国一定要城镇,应该从北齐那里去得到,先要索取汉南一带地方,我作为使臣不敢传达这个要求。” [20]初,齐胡太后自愧失德, ![]() ![]() ![]() [20]当初,北齐胡太后因为自己行为不好而感到愧羞,为了得到北齐后主崐的喜 ![]() ![]() [21]乙丑,齐以北平王仁坚为尚书令,特进许季良为左仆 ![]() ![]() [21]己丑(二十⽇),北齐任命北平王⾼仁坚为尚书令,特进许季良为左仆 ![]() ![]() [22]癸巳,齐主如晋 ![]() [22]癸巳(二十四⽇),北齐后主去晋 ![]() [23]九月,庚子朔,⽇有食之。 [23]九月,庚子朔(初一),发生⽇食。 [24]辛亥,大赦。 [24]辛亥(十二⽇),陈朝大赦国全。 [25]冬,十月,庚午,周诏:“江陵所虏充官口者,悉免为民。” [25]冬季,十月,庚午(初二),北周诏令:“在江陵俘虏充当官府奴婢的,全部赦免为百姓。” [26]辛未,周遣小匠师杨勰等来聘。 [26]辛未(初三),北周派小匠师杨勰等来陈朝聘问。 [27]周绥德公陆通卒。 [27]北周绥德公陆通去世。 [28]乙酉,上享太庙。 [28]乙酉(十七⽇),陈宣帝到太庙祭祀。 [29]齐陆令萱 ![]() 甲午,立穆氏为右皇后,以胡氏为左皇后。 [29]北齐陆令萱想立穆昭仪为皇后,私下对北齐后主说:“难道有儿子是皇太子而自⾝是婢妾的!”胡皇后正得宠于后主,无法挑拨离间,陆令萱便叫方士施行诅咒人的巫术,仅仅十天到一个月之间,胡皇后精神恍惚,说笑都不正常,后主便遂渐害怕而厌恶她。陆令萱有一天忽然用皇后的⾐服给穆昭仪穿着起来,又另外做了华美的帐子,乃至枕席用器和玩赏物品,无不珍贵奇特。叫穆昭仪坐在帐子里,对后主说:“发现一个贤德的女子,请陛下去看看。”后主看到穆昭仪,陆令萱便说:“这样的人不当皇后,还有什么人可当!”后主采纳了陆令萱的意见。 甲午(二十六⽇),立穆昭仪为右皇后,胡昭仪为左皇后。 [30]十一月,庚戌,周主行如羌桥,集长安以东诸军都督以上,颁赐有差。乙卯,还宮。以赵公招为大司马。壬申,周主如斜⾕,集长安已西都督已上,颁赐有差。丙戌,还宮。 [30]十一月,庚戌(十二⽇),北周国主巡行去羌桥,召集长安以东军队中都督以上的员官,按情况分别给予赏赐。乙卯(十七⽇),回宮。任命赵公宇文招为大司马。壬申(疑误),北周国主去斜⾕,召集长安以西军队中都督以上的员官,分别给予赏赐。丙戌(疑误),回宮。 [31]庚寅,周主游道会苑,以上善殿壮丽,焚之。 [31]庚寅(疑误),北周国主到道会苑游玩,因为上善殿壮丽,将它焚毁。 [32]十二月,辛巳,周主祀南郊。 [32]十二月,辛巳(十三⽇),北周国主到南郊祭天。 [33]齐胡后之立,非陆令萱意,令萱一旦于太后前作⾊而言曰:“何物亲侄,作如此语!”太后问其故,令萱曰:“不可道。”固问之,乃曰:“语大家云:‘太后行多非法,不可以训。’”太后大怒,呼后出,立剃其发,送还崐家。辛丑,废胡后为庶人。然齐主犹思之,每致物以通意。” 自是令萱与其子侍中穆提婆势倾內外,卖官鬻狱,聚敛无厌。每一赐与,动倾府蔵。令萱则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则唐邕之徒,皆重⾜屏气;杀生予夺,唯意所 ![]() [33]北齐册立胡皇后,不是陆令萱的意愿,有一天陆令萱在太后面前生气地说:“什么亲侄女,竟说出这种话来!”太后问她什么原故,陆令萱说:“不能说。”坚持问她,才说:“胡皇后对皇上说:‘太后有许多非法行为,不⾜为训。’”太后 ![]() 从此以后陆令萱和她的儿子侍中穆提婆势力倾动朝廷內外,出卖官职,收受贿赂断案,聚敛钱财贪得无厌。每次赏赐,动辄把官府储存的东西用光。陆令萱对太后以下的人都可以指挥;唐邕一伙对穆提婆怕得不敢出声;这两人可以随心所 ![]() [34]乙巳,周以柱国田弘为大司空。 [34]乙巳(初八),北周任命柱国田弘为大司空。 [35]乙卯,周主享太庙。 [35]乙卯(十八⽇),北周国主到太庙祭祀。 [36]是岁,突厥木杆可汗卒,复舍其子大逻便而立其弟,是为佗钵可汗。佗钵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其东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之子为步离可汗,居西面。周人与之和亲,岁给缯絮锦彩十万段。突厥在长安者,⾐锦食⾁,常以千数。齐人亦畏其为寇,争厚赂之。佗钵益骄,谓其下曰:“但使我在南两儿常孝,何忧于贫!” 阿史那后无宠于周主,神武公窦毅尚襄 ![]() [36]这一年,突厥木杆可汗去世,不立他的儿子大逻便而立弟弟,就是佗钵可汗。佗钵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治突厥的东部;又任命弟弟褥但可汗的儿子为步离可汗,统治突厥的西部。北周和突厥和好亲睦,每年送给他们丝织的采缎十万段。在长安的突厥人,穿锦吃⾁的常以千计。北齐也怕突厥⼊境 ![]() 阿史那后得不到北周国主武帝的宠爱,神武公窦毅娶襄 ![]() ![]() 五年(癸巳、573) 五年(癸巳,公元573年) [1]舂,正月,癸酉,以吏部尚书沈君理为右仆 ![]() [1]舂季,正月,癸酉(初六),陈朝任命吏部尚书沈君理为右仆 ![]() [2]戊寅,齐以并省尚书令⾼阿那肱录尚书事,总知外兵及內省机密,与侍中城 ![]() 长鸾弟万岁,子宝行、宝信,并开府仪同三司,万岁仍兼侍中,宝行、宝信皆尚公主。每群臣旦参,帝常先引长鸾顾访,出后,方引奏事官。若不视事,內省有急奏事,皆附长鸾奏闻,军国要密,无不经手。尤疾士人,朝夕宴私,唯事谮诉。常带刀走马,未尝安行,嗔目张拳,有啖人之势。朝士咨事,莫敢仰视,动致呵叱。每骂云:“汉狗大不可耐,唯须杀之!” [2]戊寅(十一⽇),北齐任命并省尚书令⾼阿那肱录尚书事,总管外兵和宮內的机密,和侍中城 ![]() 韩长鸾的弟弟韩万岁,他的儿子韩宝行、韩宝信,都是开府仪同三司,韩万岁仍兼侍中,韩宝行、韩宝信都娶公主为 ![]() [3]庚辰,齐遣崔象来聘。 [3]庚辰(十三⽇),北齐派崔象来陈朝聘问。 [4]辛巳,上祀南郊;甲午,享太庙;二月,辛丑,祀明堂。 [4]辛巳(十四⽇),陈宣帝到南郊祭天;甲午(二十七⽇),到太庙祭祀;二月,辛丑(初五),到近郊东南的明堂祭祀。 [5]乙巳,齐立右皇后穆氏为皇后。穆后⺟名轻霄,本穆氏之婢也,面有黥字。后既以陆令萱为⺟,穆提婆为外家,号令萱曰“太姬”太姬者,齐皇后⺟号也,视一品,班在长公主上。由是不复问轻霄。轻霄自疗面, ![]() 齐主颇好文学。丙午,祖奏置文林馆,多引文学之士以充之,谓之待诏;以中书侍郞博陵李德林,⻩门侍郞琅琊颜之推同判馆事,又命共撰《修文殿御览》。 [5]乙巳(初九),北齐立右皇后穆氏为皇后。穆后的⺟亲名叫轻霄,原先是穆家的婢女,脸上有刺字。穆后认陆令萱为⺟亲,以穆提婆为外家,称陆令萱为“太姬”太姬,是北齐皇后⺟亲的称号,相当于一品,等级在皇帝的姊妹以上。皇后因此不再理轻霄。轻霄把脸治好,要求见皇后,太姬叫人噤止并用手掌打她,结果不能见到。 北齐后主很爱好文学。丙午(初十),祖奏请设立文林馆,延揽了许多文学之士到馆里,称为待诏;任命中书侍郞博陵人李德林、⻩门侍郞琅琊人颜之推为同判馆事,又叫他们共同编写《修文殿御览》。 [6]甲寅,周太子巡省西土。 [6]甲寅(十八⽇),北周太子宇文巡察西部的疆域。 [7]乙卯,齐以北平王坚录尚书事。丁巳,齐主如晋 ![]() [7]乙卯(十九⽇),北齐任命北平王⾼坚录尚书事。丁巳(二十一⽇),北齐后主去晋 ![]() [8]壬戌,周遣司会侯莫陈凯等聘于齐。 [8]壬戌(二十六⽇),北周派司会侯莫陈凯等人到北齐聘问。 [9]庚辰,齐主还邺。 [9]庚辰(疑误),北齐后主回邺城。 [10]三月,己卯,周太子于岐州获二⽩鹿以献,周主诏曰:“在德不在瑞。” [10]三月,己卯(十三⽇),北周太子在岐州捉到两只⽩鹿献给武帝,北周武帝下诏说:“在品德不在祥瑞。” [11]帝谋伐齐,公卿各有异同,唯镇前将军吴明彻决策请行。帝谓公卿曰:“朕意已决,卿可共举元帅。”众议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尚书左仆 ![]() ![]() ![]() [11]陈宣帝计划讨伐北齐,公卿之间意见不一,只有镇前将军吴明彻决策请求行动。宣帝对公卿们说:“朕的主意已经决定,你们可以共同推举元帅。”大家商量认为中权将军淳于量地位最重要,共同签名推选他。唯独尚书左仆 ![]() ![]() ![]() ![]() [12]夏,四月,己亥,周主享太庙。 [12]夏季,四月,己亥(初四),北周国主到太庙祭祀。 [13]癸卯,前巴州刺史鲁广达与齐师战于大岘,破之。 [13]癸卯(初八),陈朝的前巴州刺史鲁广达和北齐军队在大岘 ![]() ![]() ![]() [14]戊申(十三⽇),北齐任命兰陵王⾼长恭为太保,南 ![]() ![]() [15]齐人于秦郡置秦州,州前江浦通涂⽔,齐人以大木为栅于⽔中。辛亥,吴明彻遣豫章內史程文季将骁勇拔其栅,克之。文季,灵洗之子也。 [15]北齐在秦郡设置秦州,州前连通长江的⽔渠通滁⽔,北齐人用大树做栅栏放在⽔中。辛亥(十六⽇),吴明彻派豫章內史程文季率领勇猛矫健的兵士拔掉栅栏,攻下秦州。程文季是程灵洗的儿子。 齐人议御陈师,开府仪同三司王曰:“官军比屡失利,人情 ![]() ![]() 北齐商议怎样抵抗陈朝的军队,开府仪同三司王说:“官军近来屡次失利,人们的情绪 ![]() ![]() 赵彦深私问计于秘书监源文宗曰:“吴贼侏张,遂至于此。弟往为秦、泾刺史,悉江、淮间情事,今何术以御之。”文宗曰:“朝廷精兵,必不肯多付诸将;数千已下,适⾜为吴人之饵。尉破胡人品,王之所知,败绩之事,匪朝伊夕。家国待遇淮南,失之同于蒿箭。如文宗计者,不过专委王琳,招募淮南三四万人,风俗相通,能得死力;兼令旧将将兵屯于淮北。且琳之于顼,必不肯北面事之,明矣。窃谓此计之上者。若不推⾚心于琳,更遣余人制肘,复成速祸,弥不可为。”彦深叹曰:“弟此策诚⾜制胜千里,但口⾆争之十⽇,已不见从。时事至此,安可尽言!”因相顾流涕。文宗名彪,以字行,子恭之子也。 赵彦深私下向秘书监源文宗讨教计策,说:“吴地的贼寇十分嚣张,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老弟以前曾经是秦、泾二州的刺史, ![]() 文宗子师为左外兵郞中,摄祠部,尝⽩⾼阿那肱:“龙见当雩。”阿那肱惊曰:“何处龙见?其⾊如何?”师曰:“龙星初见,礼当雩祭,非真龙也。”阿那肱怒曰:“汉儿多事,強知星宿?”遂不祭。师出,窃叹曰:“礼既废矣,齐能久乎!” 源文宗的儿子源师是左外兵郞中,主管祠部,曾经告诉⾼阿那肱:“龙出现了,应当举行求雨的雩祭。”⾼阿那胧惊问:“什么地方有龙出现?它的颜⾊怎样?”源师说:“是龙星刚出现,按礼应当举行求雨的雩祭,并不是真龙出现。”⾼阿那肱发怒说:“汉儿多事,硬充懂得天上星宿的变化!”不举行祭祀。源师出来,私自感叹说:“礼仪都废除了,齐朝能长久吗!” 齐师选长大有膂力者为前队,又有苍头、犀角、大力,其锋甚锐,又有西域胡,善 ![]() ![]() 北齐军队挑选⾝材⾼大四肢有力的兵士做前队,又有苍头、犀角、大力等队,战斗力量都很锐利,还有西域地方的胡兵,善于 ![]() ![]() ![]() 破胡之出师也,齐人使侍中王琳与之俱。琳谓破胡曰:“吴兵甚锐,宜以长策制之,慎勿轻斗!”破胡不从而败。琳单骑仅免,还,至彭城,齐人即使之赴寿 ![]() 尉破胡出师时,北齐派侍中王琳和他一齐去。王琳对尉破胡说:“吴明彻的士兵很厉害,应该用长远的计策去制服他们,小心谨慎不要轻易和对方战斗!”尉破胡没有听他的意见而遭到失败。只有王琳一个人单骑逃脫。他回到了彭城,北齐立即派他去寿 ![]() 甲子,南谯太守徐克石梁城。五月,己巳,瓦梁城降。癸酉, ![]() ![]() 甲子(二十九⽇),南谯太守徐攻克石梁城。五月,己巳(初四),瓦梁城向陈朝投降。癸酉(初八), ![]() ![]() ![]() ![]() ![]() [16]丁丑,周以柱国侯莫陈琼为大宗伯,荥 ![]() [16]丁丑(十二⽇),北周任命柱国侯莫陈琼为大宗伯,荥 ![]() [17]己卯,齐北⾼唐郡降。辛巳,诏南豫州刺史⻩法氍徙镇历 ![]() [17]己卯(十四⽇),北齐的北⾼唐郡向陈朝投降。辛巳(十六⽇),陈宣帝诏令南豫州刺史⻩法氍移镇历 ![]() [18]刘自和士开用事以来,政体隳紊。及祖执政,颇收举才望,內外称美。复 ![]() ![]() ![]() ![]() ![]() ![]() [18]北齐从和士开掌权以来,朝政体制毁坏紊 ![]() ![]() ⽇以益疏,诸宦者更共谮之。帝以问陆令萱,令萱悯默不对,三问,乃下 ![]() ![]() 祖⽇益被疏远,那些太监都一起说他的坏话。后主向陆令萱询问,陆令萱忧愁地默不作答,连问三次,才下 ![]() ![]() 癸巳,齐以领军穆提婆为尚书左仆 ![]() ![]() 癸巳(二十八⽇),北齐任命领军穆提婆为尚书左仆 ![]() ![]() [19]齐兰陵武王长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盛,武士歌之,为《兰陵王⼊陈曲》,齐主忌之。及代段韶督诸军攻定 ![]() ![]() [19]北齐兰陵武王⾼长恭,容貌漂亮而且勇敢,因为邙山一仗的胜利,威名大振,武士们讴歌他,作《兰陵王⼊阵曲》,北齐后主因此对他产生妒忌。等到⾼长恭代替段韶督率军队进攻定 ![]() ![]() ![]() [20]六月,陈朝的郢州刺史李综攻克滠口城。乙巳(十一⽇),任忠攻克合州的外城。庚戌(十六⽇),淮 ![]() ![]() [21]壬子,周皇孙衍生。 [21]壬子(十八⽇),北周的皇孙宇文衍出生。 [22]齐主游南苑,从官赐死者六十人。以⾼阿那肱为司徒。 [22]北齐后主到南苑游玩,对六十个随从员官赐死。任命⾼阿那肱为司徒。 [23]癸丑,程文季攻齐泾州,拔之。乙卯,宣毅司马湛陀克新蔡城。 [23]癸丑(十九⽇),陈朝的程文季进攻北齐的泾州,将它攻克。乙卯(二十⽇),宣毅司马湛陀攻克新蔡城。 [24]丙辰,齐使开府仪同三司王聘于周。 [24]丙辰(二十二⽇),北齐派开府仪同三司王到北周聘问。 [25]癸亥,⻩法氍克合州。吴明彻进攻仁州,甲子,克之。 [25]癸亥(二十九⽇),陈朝⻩法氍攻克合州。吴明彻进攻仁州,甲子(三十⽇),将它攻克。 [26]治明堂。 [26]陈朝治理明堂。 [27]秋,七月,戊辰,齐遣尚书左丞陆骞将兵二万救齐昌,出自巴、蕲,遇西 ![]() ![]() [27]秋季,七月,戊辰(初四),北齐派尚书左丞陆骞领兵二万救援齐昌,从巴⽔、蕲⽔之间出兵,和陈朝的西 ![]() ![]() 齐巴陵王王琳与扬州刺史王贵显保寿 ![]() 北齐巴陵王王琳和扬州刺史王贵显守卫寿 ![]() 八月,乙未,山 ![]() ![]() ![]() 八月,乙未(初二),北齐的山 ![]() ![]() ![]() [28]壬午,周太子纳妃杨氏。妃,大将军随公坚之女也。 [28]壬午(十九⽇),北周太子宇文纳杨氏为妃。杨妃是大将军随公杨坚的女儿。 太子好昵近小人,左宮正宇文孝伯言于周主曰:“皇太子四海所属,而德声未闻,臣忝宮官,实当其责。且舂秋尚少,志业未成,请妙选正人,为其师友,调护圣质,犹望⽇就月将。如或不然,悔无及矣。”帝敛容曰:“卿世载鲠直,竭诚所事。观卿此言,有家风矣。”孝伯拜谢曰:“非言之难,受之难也。”帝曰:“正人岂复过卿!”于是以尉迟运为右宮正。运,迥之弟子也。 太子喜 ![]() ![]() 帝尝问万年县丞南 ![]() ![]() 武帝曾经问万年县丞南 ![]() ![]() [29]癸未,沈君理卒。 [29]癸未(二十⽇),陈朝的沈君理去世。 [30]壬辰晦,前鄱 ![]() [30]壬辰晦(二十九⽇),前鄱 ![]() [31]己亥,以特进领国子祭酒周弘正为尚书右仆 ![]() [31]己亥(初七),陈朝任命特进领国子祭酒周弘正为尚书右仆 ![]() [32]齐国子祭酒张雕,以经授齐主为侍读,帝甚重之。雕与宠胡何洪珍相结,穆提婆、韩长鸾等恶之。洪珍荐雕为侍中,加开府仪同三司,奏度支事,大为帝所委信,常呼“博士”雕自以出于微 ![]() ![]() 尚书左丞封孝琰,隆之之弟子,与侍中崔季舒,皆为祖所厚。孝琰尝谓曰:“公是⾐冠宰相,异于余人。”近习闻之,大以为恨。 会齐主将如晋 ![]() ![]() ![]() [32]北齐国子祭酒张雕,教授北齐后主经书任侍读,后主对他很器重。张雕和得宠的胡人何洪珍相勾结,穆提婆、韩长鸾等对他很厌恶。何洪珍推荐张雕为侍中,加开府仪同三司,向后主上书奏报家国财政收支的事情,大受后主的信任,常常叫他“博士”张雕意识到自己出⾝低 ![]() 尚书左丞封孝琰,是封隆之的侄儿,和侍中崔季舒,都受到祖的厚待。封孝琰曾经对祖说:“您是⾐冠宰相,和别人不一样。”后主的亲信们听后,大为痛恨。 恰好北齐后主将去晋 ![]() ![]() ![]() ![]() [33]吴明彻攻寿 ![]() ![]() ![]() ![]() [33]陈朝吴明彻进攻寿 ![]() ![]() ![]() ![]() ![]() 琳体貌闲雅,喜怒不形于⾊;強记內敏,军府佐吏千数,皆能识其姓名;刑罚不滥,轻财爱士,得将卒心;虽失地流寓在邺,齐人皆重其忠义。及被擒,故麾下将卒多在明彻军中,见者皆欷,不能仰视,争为之请命及致资给。明彻恐其为变,遗使追斩之于寿 ![]() 王琳的体态容貌安闲文雅,喜怒不形于⾊;记忆力強而头脑敏捷,军府里的僚佐官吏多到上千人,王琳都知道他们的姓名;不滥施刑罚,不重钱财,爱护部下,很得将领和士兵的 ![]() ![]() ![]() 齐穆提婆、韩长鸾闻寿 ![]() ![]() 北齐穆提婆、韩长鸾听到寿 ![]() ![]() ![]() 丁未,齐遣兵万人至颍口,樊毅击走之。辛亥,遣兵援苍陵,又破之。齐主以⽪景和全军而还,赏之,除尚书令。 丁未(十五⽇),北齐派一万军队到颍口,被樊毅击退。辛亥(十九⽇),派兵援救苍陵,又被打败。北齐后主因为⽪景和全军回朝,对他加以赏赐,升职为尚书令。 丙辰,诏以寿 ![]() ![]() 丙辰(二十四⽇),陈宣帝下诏将寿 ![]() ![]() 戊午,湛陀克齐昌城。十一月,甲戌,淮 ![]() ![]() 戊午(二十六⽇),陈朝湛陀攻克齐昌城。十一月,甲戌(十二⽇),淮 ![]() ![]() 齐北徐州民多起兵以应陈, ![]() ![]() ![]() 北齐的北徐州百姓纷纷起兵响应陈朝的军队,直 ![]() ![]() 诏悬王琳首于建康市。故吏梁骠骑仓曹参军朱致书徐陵求其首,曰:“窃以典午将灭,徐广为晋家遗老;当涂已谢,马孚称魏室忠臣。梁故建宁公琳,当离 ![]() ![]() ![]() 陈宣帝下诏把王琳的首级挂在建康市示众。以前的官吏梁朝的骠骑仓曹参军朱写信给徐陵请求得到王琳的首级,信上说:“我私下以为司马氏将灭亡时,徐广是晋朝的遗老;曹魏将衰败时,司马孚是魏室的忠臣。已故的梁朝建宁公王琳,正当离 ![]() ![]() ![]() [34]癸巳,周主集群臣及沙门、道士,帝自升⾼坐,辨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为次,释为后。 [34]癸巳(初二),北周国主召集群臣和僧人、道士,自己登上⾼坐,辩论三教次序的先后,以儒教为第一,道教其次,佛教最后。 [35]乙未,谯城降。 [35]乙未(初四),谯城投降。 [36]乙巳,立皇子叔明为宜都王,叔献为河东王。 [36]乙巳(十四⽇),陈朝立皇子陈叔明为宜都王,陈叔献为河东王。 [37]壬午,任忠克霍州。 诏征安州刺史周炅⼊朝。初,梁定州刺史田龙升以城降,诏仍旧任。及炅⼊朝,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于齐,齐遣历 ![]() [37]壬午(疑误),陈朝的任忠攻克霍州。 陈宣帝下诏征召安州刺史周炅⼊朝。当初,后梁的定州刺史田龙升举城投降,后来陈宣帝下诏叫他仍旧担任原职。等到周炅⼊朝,田龙升率领长江以北的六个州、七个镇反叛归附北齐,北齐派历 ![]() [38]是岁,突厥求婚于齐。 [38]这一年,突厥派人到北齐求婚。 六年(甲午、574) 六年(甲午,公元574年) [1]舂,正月,壬戌朔,周齐公宪等七人进爵为王。 [1]舂季,正月,壬戌朔(初一),北周齐公宇文宪等七人进爵为王。 [2]己巳,周主享太庙;乙亥,耕藉田。 [2]己巳(初八),北周国主到太庙祭祀;乙亥(十四⽇),到藉田举行耕种仪式。 [3]壬子,上享太庙。 [3]壬午(二十一⽇),陈宣帝到太庙祭祀。 [4]甲申,广陵金城降。 [4]甲申(二十三⽇),广陵城牙城中的将士向陈朝投降。 [5]二月,壬午朔,⽇有食之。 [5]二月,壬辰朔(疑误),有⽇食。 [6]乙未,齐主还邺。 [6]乙未(初五),北齐后主回邺城。 [7]丁酉,周纪国公贤等六人进爵为王。 [7]丁酉(初七),北周纪国公宇文贤等六人进爵为王。 [8]辛亥,上耕藉田。 [8]辛亥(二十一⽇),陈宣帝到藉田举行耕种仪式。 [9]齐朔州行台南安王思好,本⾼氏养子,骁勇,得边镇人心。齐主使嬖臣斫骨光弁至州,光弁不礼于思好,思好怒,遂反,云“ ![]() ![]() ![]() ![]() [9]北齐朔州行台南安王⾼思好,原先是⾼氏的养子,勇猛矫健,很得边镇的民心。北齐后主派宠臣斫骨光弁到朔州,他对⾼思好很不礼貌,⾼思好大怒,便起来造反,说:“我要去朝廷清除皇上⾝边的坏人。”进军到达 ![]() ![]() ![]() ![]() 先是有人告思好谋反,韩长鸾女适思好子,奏言:“是人诬告贵臣,不杀无以息后。”乃斩之。思好既诛,告者弟伏阙下求赠官,长鸾不为通。 当初有人举报⾼思好预谋造反,韩长鸾的女儿是⾼思好的儿媳妇,便向朝廷上奏说:“这个人诬告大臣,不把他杀掉就不得安宁。”于是后主将举报人处死。⾼思好死后,举报人的弟弟伏在宮阙下请求后主授给官职,韩长鸾不肯替他启奏。 丁未,齐主还邺。甲寅,以唐邕为录尚书事。 丁未(十七⽇),北齐后主回邺城。甲寅(二十四⽇),任命唐邕为录尚书事。 [10]乙卯,周主如云 ![]() [10]乙卯(二十五⽇),北周国主去云 ![]() [11]丙辰,周大赦。 [11]丙辰(二十六⽇),北周大赦国全。 [12]庚申,周叱奴太后有疾。三月,辛酉,周主还长安。癸酉,太后殂。崐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命太子总厘庶政。 卫王直谮齐王宪于帝曰:“宪饮酒食⾁,无异平⽇。”帝曰:“吾与齐王异生,俱非正嫡,特以吾故,同袒括发。汝当愧之,何论得失!汝,亲太后之子,特承慈爱;但当自勉,无论他人。” [12]庚申(三十⽇),北周的叱奴太后生病 。三月,辛酉(初一),北周国主武帝回长安。癸酉(十三⽇),叱奴太后去世。武帝住在居丧的房子,早晨和晚上只吃很少的饭。群臣上表请求武帝不要缩食,几十天以后才停止。命令太子总管各项政务。 卫王宇文直对武帝诬陷齐王宇文宪说:“宇文宪饮酒吃⾁,和平时一样。”武帝说:“我和齐王是异⺟所生,都不是正宗嫡子,由于我的缘故,一起为太后服丧。你应当感到愧羞,谈不到什么得和失!你,是太后的亲生儿子,特别受到她的慈爱;你应当自勉,不要去议论别人。” [13]夏,四月,乙卯,齐遣侍中薛孤康买吊于周,且会葬。 初,齐世祖为胡后造珠裙 ![]() [13]夏季,四月,乙卯(疑误),北齐派侍中薛孤康买到北周吊唁叱奴太后去世,并参加葬礼。 当初,北齐武成帝为胡后做珍珠编的裙 ![]() ![]() [14]五月,庚申,周葬文宣皇后于永固陵,周主跣行至陵所。辛酉,诏曰:“三年之丧,达于天子。但军国务重,须自听朝。衰⿇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百僚宜依遗令,既葬而除。”公卿固请依权制,帝不许,卒申三年之制。五服之內,亦令依礼。 [14]五月,庚申(初一),北周在永固陵葬文宣皇后;北周国主⾚脚走到陵地。辛酉(初二),下诏书说:“三年之丧,天子也要遵守。但是国事军事很繁重,必须亲自上朝听政。对丧服的规定,居丧处所的礼仪,一律遵照以前的制度,以表明我对太后无穷的思念。百官应该遵照过去的规定,太后埋葬以后就可以脫掉丧服。”王公百卿坚持请求武帝临时改订丧礼的规定,武帝不准,最后重申服丧三年的制度。凡属于丧服之內的亲疏五等,都按丧礼规定的五种服丧时间执行。 [15]庚午,齐大赦。 [15]庚午(十一⽇),北齐大赦国全。 [16]齐人恐陈师渡淮,使⽪景和屯西兖州以备之。 [16]北齐怕陈朝军队渡过淮河,派⽪景和屯兵在西兖州戒备。 [17]丙子,周噤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噤诸 ![]() [17]丙子(十七⽇),北周噤止佛教、道教,把佛、道经典及偶象全部销毁,取缔僧人、道士,命令他们还俗。并噤止所有滥设的祠庙,不是祀典记载中列名的人物,全部废除祭祀。 [18]六月,壬辰,周弘正卒。 [18]六月,壬辰(初三),陈朝的周弘正去世。 [19]壬子,周更铸五行大布钱,一当十,与布泉并行。 [19]壬子(二十三⽇),北周改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和布泉一同流通。 [20]戊午,周立通道观以壹圣贤之教。 [20]戊午(二十九⽇),北周建立通道观以统一圣贤的政教。 [21]秋,七月,庚申,周主如云 ![]() 初,帝取卫王直第为东宮,使直自择所居。直历观府署,无如意者;末取废陟屺寺, ![]() ![]() ![]() ![]() ![]() ![]() ![]() 丙申,周主复如云 ![]() [21]秋季,七月,庚申(初二),北周国主武帝去云 ![]() 起初,北周武帝征收卫王宇文直的王府为东宮,让宇文直自己挑选居住的地方。宇文直看了所有府署的房子,没有一处中意的;最后选中荒芜的陟屺寺,要在那里居住。齐王宇文宪对宇文直说:“弟弟的子孙很多,这个地方岂不小了些?”宇文直说:“自己单⾝一人尚且得不到容纳,还谈什么子孙!”宇文直曾经跟随武帝到野外围猎时扰 ![]() ![]() ![]() ![]() ![]() ![]() 丙申(初八),北周国主再次去云 ![]() [22]癸丑,齐主如晋 ![]() ![]() [22]癸丑(二十五⽇),北齐后主去晋 ![]() ![]() [23]九月,庚申,周主如同州。 [23]九月,庚申(初三),北周国主去同州。 [24]冬,十月,丙申,周遣御正弘农杨尚希、礼部卢恺来聘。恺,柔之子也。 [24]冬季,十月,丙申(初九),北周派御正弘农人杨尚希、礼部卢恺到陈朝聘问。卢恺是卢柔的儿子。 [25]甲寅,周主如蒲州;丙辰,如同州;十一月,甲戌,还长安。 [25]甲寅(二十七⽇),北周国主去蒲州;丙辰(二十九⽇),去同州;十一月,甲戌(十八⽇),回长安。 [26]十二月,戊戌,以吏部尚书王为右仆 ![]() 时新复淮、泗,攻战、降附,功赏纷纭。奂识鉴精敏,不受请托,事无凝滞,人皆悦服。湘州刺史始兴王叔陵,屡讽有司,求为三公。奂曰:“兖章之职,本以德举,未必皇枝。”因以⽩帝。帝曰:“始兴那忽望公!且朕儿为公,须在鄱 ![]() [26]十二月,戊戌(十二⽇),陈朝任命吏部尚书王为右仆 ![]() 当时陈朝刚收复淮、泗,对攻战有功及投降归附的人论功行赏的事纷纭复杂。孔奂鉴别人才精到敏捷,不受别人的请托,处理事情从不拖拉,人们都心悦诚服。湘州刺史始兴王陈叔陵,屡次向有关部门暗示,要求任命自己为三公。孔奂说:“穿兖服的官职,本来是从品德的标准来推举的,未必都是皇帝的亲属。”并把这件事报告宣帝。宣帝说:“始兴王怎么突然想做三公,况且朕的儿子当三公,必须排在我侄子鄱 ![]() [27]齐定州刺史南 ![]() ![]() [27]北齐定州刺史南 ![]()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