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9545 |
上一章 四纪陈 下一章 ( → ) | |
起強围大渊献,尽重光单阏,凡五年。 临海王 ◎ 光大元年丁亥,公元五六七年 舂,正月,癸酉朔,⽇有食之。 尚书左仆 ![]() 乙亥,大赦,改元。 辛卯,帝祀南郊。 壬辰,齐上皇还鄴。 己亥,周主耕籍田。 二月,壬寅朔,齐主加元服,大赦。 初,⾼祖为梁州,用刘师知为中书舍人。师知涉学工文,练习仪体,历世祖朝,虽位宦不迁,而委任甚重,与扬州刺史安成王顼、尚书仆 ![]() 顼将出,中记室⽑喜驰⼊见顼曰:“陈有天下⽇浅,国祸继臻,中外危惧。太后深惟至计,令王⼊省共康庶绩。今⽇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之重,愿王三思,须更闻奏,无使奷人得肆其谋。今出外即受制于人,譬如曹慡,愿作富家翁,其可得琊!”顼遣喜与领军将军吴明彻筹之,明彻曰:“嗣君谅暗,万机多阙。殿下亲实周、邵,当辅安社稷,愿留中勿疑。”顼乃称疾,召刘师知,留之与语,使⽑喜先⼊言于太后。太后曰:“今伯宗幼弱,政事并委二郞。此非我意。”喜又言于帝。帝曰:“此自师知等所为,朕不知也。”喜出,以报顼。顼囚师知,自⼊见太后及帝,极陈师知之罪,仍自草敕请画,以师知付廷尉。其夜,于狱中赐死。以到仲举为金紫光禄大夫。王暹、殷不佞并付治。不佞,不豁之弟也,少有孝行,顼雅重之,故独得不死,免官而已。王暹伏诛。自是国政尽归于顼。 右卫将军会稽韩子⾼镇领军府,在建康诸将中士马最盛,与仲举通谋。事未发。⽑喜请简人马配子⾼,并赐铁、炭,使修器甲。顼惊曰:“子⾼谋反,方 ![]() ![]() 仲举既废归私第,心不自安。子郁,尚世祖妹信义长公主,除南康內史,未之官。子⾼亦自危,求出为衡、广诸镇;郁每乘小舆,蒙妇人⾐,与子⾼谋。会前上虞令陆昉及子⾼军主告其谋反。顼在尚书省,因召文武在位议立皇太子。平旦,仲举、子⾼⼊省,皆执之,并郁送廷尉,下诏,于狱赐死,馀 ![]() 辛亥,南豫州刺史余孝顷坐谋反诛。 癸丑,以东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为中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伯茂,帝之⺟弟也,刘师知、韩子⾼之谋,伯茂皆预之;司徒顼恐扇动中外,故以为中卫,专使之居噤中,与帝游处。 三月,甲午,以尚书右仆 ![]() ![]() 夏,四月,癸丑,齐遣散骑常侍司马幼之来聘。 湘州刺史华皎闻韩子⾼死,內不自安,缮甲聚徒,抚循所部,启求广州,以卜朝廷之意。司徒顼伪许之,而诏书未出。皎遣使潜引周兵,又自归于梁,以其子玄响为质。 五月,癸巳,顼以丹杨尹吴明彻为湘州刺史。 甲午,齐以东平王俨为尚书令。司徒顼遣吴明彻帅舟师三万趣郢州,丙申,遣征南大将军淳于量帅舟师五万继之,又遣冠武将军杨文通从安成步道出茶陵,巴山太守⻩法慧从宜 ![]() 辛亥,周主尊其⺟叱奴氏为皇太后。 己未,齐封皇弟仁机为西河王,仁约为乐浪王,仁俭为颍川王,仁雅为安乐王,仁直为丹杨王,仁谦为东海王。 华皎使者至长安;梁王亦上书言状,且乞师;周人议出师应之。司会崔猷曰:“前岁东征,死伤过半。比虽循抚,疮痍未复。今陈氏保境息民,共敦邻好,岂可利其土地,纳其叛臣,违盟约之信,兴无名之师乎!”晋公护不从。闰六月,戊寅,遣襄州总管卫公直督柱国陆通、大将军田弘、权景宣、元定等将兵助之。 辛巳,齐左丞相咸 ![]() ![]() 壬午,齐以东平王俨录尚书事,以左仆 ![]() ![]() ![]() 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泽为太子。 八月,齐以任城王湝为太师,冯翊王润为大司马,段韶为左丞相,贺拔仁为右丞相,侯莫陈相为太宰,娄睿为太傅,斛律光为太保,韩祖念为大将军,赵郡王睿为太尉,东平王俨为司徒。 俨有宠于上皇及胡后,时兼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魏朝故事:中丞出,与皇太子分路,王公皆遥驻,车去牛,顿轭于地,以待其过;其或迟违,则前驱以⾚ ![]() ![]() ![]() ![]() 俨恒在宮中,坐含光殿视事,诸⽗皆拜之。上皇或时如并州,俨恒居守。每送行,或半路,或至晋 ![]() ![]() 华皎遣使 ![]() ![]() 梁以皎为司空,遣其柱国王 ![]() 皎自巴陵与周、梁⽔军顺流乘风而下,军势甚盛,战于沌口。量、明彻募军中小舰,多赏金银,令先出当西军大舰受其拍;西军诸舰发拍皆尽,然后量等以大舰拍之,西军舰皆碎,没于中流。西军又以舰载薪,因风纵火。俄而风转,自焚,西军大败。皎与戴僧朔单舸走,过巴陵,不敢登岸,径奔江陵;卫公直亦奔江陵。 元定孤军,进退无路,斫竹开径,且战且引。 ![]() 皎 ![]() ![]() ![]() ![]() ![]() 吴明彻乘胜攻梁河东,拔之。 周卫公直归罪于梁柱国殷亮;梁主知非其罪,然不敢违,遂诛之。 周与陈既 ![]() 丁巳,齐上皇如晋 ![]() 冬,十月,甲申,帝享太庙。 十一月,戊戌朔,⽇有食之。 丙午,齐大赦。 癸丑,周许穆公宇文贵自突厥还,卒于张掖。 齐上皇还鄴。十二月,周晋公护⺟卒,诏起,令视事。 齐秘书监祖珽,与⻩门侍郞刘逖友善。珽 ![]() ![]() ![]() 齐七兵尚书毕义云为治酷忍,非人理所及,于家尤甚。夜为盗所杀,遗其刀,验之,其子善昭所佩刀也。有司执善昭,诛之。 ◎ 光大二年戊子,公元五六八年 舂,正月,己亥,安成王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 辛丑,周主祀南郊。 癸亥,齐主使兼散骑常侍郑大护来聘。 湘东忠肃公徐度卒。 二月,丁卯,周主如武功。 突厥木杆可汗贰于周,更许齐人以昏,留陈公纯等数年不返。会大雷风,坏其穹庐,旬⽇不止。木杆惧,以为天谴,即备礼送其女于周,纯等奉之以归。三月,癸卯,至长安,周主行亲 ![]() 乙巳,齐以东平王俨为大将军,南 ![]() 戊午,周燕文公于谨卒。谨勋⾼位重,而事上益恭,每朝参,所从不过二三骑。朝廷有大事,多与谨谋之。谨尽忠补益,于功臣中特被亲信,礼遇隆重,始终无间;教训诸子,务存静退,而子孙蕃衍,率皆显达。 吴明彻乘胜进攻江陵,引⽔灌之,梁主出顿纪南以避之。周总管田弘从梁主,副总管⾼琳与梁仆 ![]() ![]() 齐上皇如晋 ![]() 齐尚书左仆 ![]() ![]() ![]() ![]() ![]() 庚戌,周主享太庙;庚申,如醴泉宮。 壬戌,齐上皇还鄴。 秋,七月,壬寅,周随桓公杨忠卒,子坚袭爵。坚为开府仪同三司、小宮伯,晋公护 ![]() 丙午,帝享太庙。 戊午,周主还长安。 壬戌,封皇弟伯智为永 ![]() ![]() 八月,齐请和于周,周遣军司马陆程等聘于齐;九月,丙申,齐使侍中斛斯文略报之。 冬,十月,癸亥,周主享太庙。 庚午,帝享太庙。 辛巳,齐以广宁王孝珩录尚书事,左仆 ![]() ![]() ![]() ![]() 十一月,壬辰朔,⽇有食之。 齐遣兼散骑常侍李谐来聘。 甲辰,周主如岐 ![]() 周遣开府仪同三司崔彦等聘于齐。 始兴王伯茂以安成王顼专政,意甚不平,屡肆恶言。甲寅,以太皇太后令,诬帝,云与刘师知、华皎等通谋。且曰:“文皇知子之鉴,事等帝尧;传弟之怀,又符太伯。今可还申曩志,崇立贤君。”遂废帝为临海王,以安成王⼊纂。又下令,黜伯茂为温⿇侯,置诸别馆,安成王使盗邀之于道,杀之车中。 齐上皇疾作,驿追徐之才,未至。辛未,疾亟,以后事属和士开,握其手曰:“勿负我也!”遂殂于士开之手。明⽇,之才至,复遣还州。 士开秘丧三⽇不发。⻩门侍郞冯子琮问其故,士开曰:“神武、文襄之丧,皆秘不发。今至尊年少,恐王公有贰心者,意 ![]() 丙子,大赦。戊寅,尊太上皇后为皇太后。 侍中尚书左仆 ![]() 世祖骄奢 ![]() ![]() 周梁州恒稜獠叛,总管长史南郑赵文表讨之。诸将 ![]() ![]() ⾼宗宣皇帝上之上 ◎ 太建元年己丑,公元五六九年 舂,正月,辛卯朔,周主以齐世祖之丧罢朝会,遣司会李纶吊赙,且会葬。 甲午,安成王即皇帝位,改元,大赦。复太皇太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为文皇后;立妃柳氏为皇后,世子叔宝为太子;封皇子叔陵为始兴王,奉昭烈王祀。乙未,上谒太庙。丁酉,以尚书仆 ![]() ![]() ![]() 辛丑,上祀南郊。 壬寅,封皇子叔英为豫章王,叔坚为长沙王。 戊午,上享太庙。 齐博陵文简王济,世祖之⺟弟也,为定州刺史,语人曰:“次叙当至我矣。”齐主闻之, ![]() 二月,乙亥,上耕藉田。甲申,齐葬武成帝于永平陵,庙号世祖。 己丑,齐徙东平王俨为琅琊王。 齐遣侍中叱列长叉聘于周。 齐以司空徐显秀为太尉,并省尚书令娄定远为司空。 初,侍中、尚书右仆 ![]() ![]() ![]() ![]() ![]() ![]() 太后及齐主召问士开,对曰:“先帝于群臣之中,待臣最厚。陛下谅暗始尔,大臣皆有觊觎。今若出臣,正是剪陛下羽翼。宜谓睿等云:‘文遥与臣,俱受先帝任用,岂可一去一留!并可用为州,且出纳如旧。待过山陵,然后遣之。’睿等谓臣真出,心必喜之。”帝及太后然之,告睿等如其言。乃以土开为兗州刺史,文遥为西兗州刺吏。葬毕,等睿促士开就路。太后 ![]() 士开载美女珠帘诣娄定远,谢曰:“诸贵 ![]() ![]() ![]() 旦⽇,睿将复⼊谏, ![]() ![]() 三月,齐王如晋 ![]() 齐主年少,多嬖宠。武卫将军⾼阿那肱,素以谄佞为世祖琢和士开所厚,世祖多令在东宮侍齐主,由是有宠,累迁并省尚书令,封淮 ![]() 世祖简都督二十人,使侍卫东宮,昌黎韩长鸾预焉,齐主独亲爱长鸾。长鸾名凤,以字行,累迁侍中、领军,总知內省机密。 宮婢陆令萱者,其夫汉 ![]() ![]() 齐主思祖珽,就流囚中除海州刺史。珽乃遗陆媪弟仪同三司悉达书曰:“赵彦深心腹 ![]() ![]() ![]() 士开谮尚书令陇东王胡长骄恣,出为齐州刺史。长仁怨愤,谋遣刺客杀士开。事觉,士开与珽谋之,珽引汉文帝诛薄昭故事,遂遣使就州赐死。 五月,庚戌,周主如醴泉宮。 丁巳,以吏部尚书徐陵为左仆 ![]() 秋,七月,辛卯,皇太子纳妃沈氏,吏部尚书君理之女也。辛亥,周主还长安。 八月,庚辰,盗杀周孔城防主,以其地⼊齐。 九月,辛卯,周遣齐公宪与柱国李穆将兵趣宜 ![]() 欧 ![]() 帝遣中书侍郞徐俭持节谕旨。纥初见俭,盛仗卫,言辞不恭。俭曰:“吕嘉之事,诚当已远,将军独不见周边、陈宝应乎!转祸为福,未为晚也。”纥默然不应,置俭于孤园寺,累旬不得还。纥尝出见俭,俭谓之曰:“将军业已举事,俭须还报天子。俭之 ![]() 冬,十月,辛未,诏车骑将军章昭达讨纥。 壬午,上享太庙。 十一月,辛亥,周鄫文公长孙俭卒。 辛丑,齐以斛律光为太傅,冯翊王润为太保,琅琊王俨为大司马。十二月,庚午,以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庚辰,以中书监魏收为左仆 ![]() 周齐公宪等周齐宜 ![]() 自华皎之 ![]() ◎ 太建二年庚寅,公元五七零年 舂,正月,乙酉朔,齐改元武平。齐东安王娄睿卒。 丙午,上享太庙。 戊申,齐使兼散骑常侍裴谳之来聘。 齐太傅斛律光,将步骑三万救宜 ![]() ![]() 欧 ![]() ![]() ![]() ![]() 昭达倍道兼行,至始兴。纥闻昭达奄至,恇扰不知所为,出顿洭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笼,置于⽔栅之外,用遏舟舰。昭达居上流,装舰造拍,令军人衔刀潜行⽔中,以斫笼,篾皆解。因纵大舰随流突之,纥众大败,生擒纥,送之。癸未,斩于建康市。 纥之反也,士人流寓在岭南者皆惶骇。前著作佐郞萧引独恬然,曰:“管幼安、袁曜卿,亦但安坐耳。君子直己以行义,何忧惧乎!”纥平,上征为金部侍郞。引,允之弟也。 冯仆以其⺟功,封信都侯,迁石龙太守,遣使者持节册命洗氏为石龙太夫人,赐绣宪油络驷马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并麾幢旌节,其卤簿一如刺史之仪。 三月,丙申,皇太后章氏殂。 戊戌,齐定安武王贺拔仁卒。 丁未,大赦。 夏,四月,甲寅,周以柱国宝文盛为大宗伯。 周主如醴泉宮。 辛酉,齐以开府仪同三司徐之才尚书左仆 ![]() 戊寅,葬武宣皇后于万安陵。 闰月,戊申,上谒太庙。 五月,壬午,齐遣使来吊。 六月,乙酉,齐以广宁王孝珩为司空。 甲辰,齐穆夫人生子恒。齐主时未有男,为之大赦。陆令萱 ![]() 己丑,齐以开府仪同三司唐邕为尚书右仆 ![]() 秋,七月,癸丑,齐立肃宗子彦其为城 ![]() ![]() 士开威权⽇盛,朝士不知廉聇者,或为之假子,与富商大贾同在伯仲之列。尝有一人士参士开疾,值医云:“王伤寒极重,他药无效,应服⻩龙汤。”士开有难⾊。人士曰:“此物甚易服,王不须疑,请为王先尝之。”一举而尽。士开感其意,为之強服,遂得愈。 乙卯,周主还长安。 癸酉,刘以华山王凝为太傅。 司空章昭达攻梁,梁主与周总管陆腾拒之。周人于峡口南岩筑安蜀城,横引大索于江上,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攻安蜀城,下之。 梁主告急于周襄州总管卫公直,直遣大将军李迁哲将兵救之。迁哲以其所部守江陵外城,自帅骑兵出南门,使步出北门,首尾邀击陈兵,陈兵多死。夜,陈兵窃于城西以梯登城,登者数百人。迁哲与陆腾力战拒之,乃退。 昭达又决龙川宁朔堤,引⽔灌江陵。腾出战于西堤,昭达兵不利,乃引还。 八月,辛卯,齐主如晋 ![]() 九月,乙巳,齐立皇子恒为太子。 冬,十月,辛巳朔,⽇有食之。 齐以广宁王孝珩为司徒,上洛王思宗为司空。复以梁永嘉王庄为开府仪同三司、梁王,许以兴复,竟不果。及齐亡,庄愤邑,卒于鄴。 乙酉,上享太庙。 己丑,齐复威宗谥曰文宣皇帝,庙号显祖。 丁酉,周郑恒公达奚武卒。 十二月,丁亥,齐主还鄴。 周大将军郑恪将兵平越巂,置西宁州。 周、齐争宜 ![]() ![]() 齐斛律光果出晋州道,于汾北筑华⾕、龙门二城。光至汾东,与孝宽相见,光曰:“宜 ![]() ![]() ![]() 光进围定 ![]() ![]() ![]() ◎ 太建三年辛卯,公元五七一年 舂,正月,癸丑,以尚书右仆 ![]() ![]() 丁巳,齐使兼散骑常侍刘环俊来聘。 辛酉,上祀南郊;辛未,祀北郊。 齐斛律光筑十三城于西境,马上以鞭指画而成,拓地五百里,而未尝伐功。又与周韦孝宽战于汾北,破之。齐公宪督诸将东拒齐师。 二月,辛巳,上祀明堂。丁酉,耕藉田。 壬寅,齐以兰陵王长恭为尉,赵彦深为司空,和士开录尚书事,徐之才为尚书令,唐邕为左仆 ![]() ![]() 子琮素谄附士开,至是,自以太后亲属,且典选,颇擅引用人,不复启禀,由是与士开有隙。 三月,丁丑,大赦。 周齐公宪自龙门渡河,斛律光退保华⾕,宪攻拔其新筑五城。齐太宰段韶、兰陵王长恭将兵御周师,攻柏⾕城,拔之而还。 夏,四月,戊寅朔,⽇有食之。 壬午,齐以琅琊王俨为太保。 壬辰,齐遣使来聘。 周陈公纯等取齐宜 ![]() 五月,癸亥,周使纳言郑诩来聘。 周晋公护使中外府参军郭荣城于姚襄城南、定 ![]() ![]() 敷子素,少多才艺,有大志,不拘小节。以其⽗守节陷齐,未蒙赠谥,上表申理。周主不许,至于再三,帝大怒,命左右斩之。素大言曰:“臣事无道天子,死其分也!”帝壮其言,赠敷大将军,谥曰忠壮,以素为仪同三司,渐见礼遇。帝命素为诏书,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曰:“勉之,勿忧不富贵。”素曰:“但恐富贵来 ![]() 齐斛律光与周师战于宜 ![]() ![]() 齐琅琊王俨以和士开、穆提婆等专横奢纵,意甚不平。二人相谓曰:“琅琊王眼光奕奕,数步 ![]() 俨之除太保也,馀官悉解,犹带中丞及京畿。士开等以北城有武库, ![]() ![]() ![]() 俨令子宜表弹士开罪,请付噤推。子琮杂它文书奏之,齐主不审省而可之。俨诳领军库狄伏连曰:“奉敕,令领军收士开。”伏连以告子琮,且请覆奏,子琮曰:“琅琊受敕,何必更奏。”伏连信之,发京畿军士,伏于神虎门外,并戒门者不听士开⼊。秋,七月,庚午旦,士开依常早参,伏连执士开手曰:“今有一大好事。”王子宜授以一函,云:“有敕,令王向台。”因遣军士护送。俨遣都督冯永洛就台斩之。 俨本意唯杀士开,其 ![]() ![]() ![]() ![]() ![]() ![]() 帝又使韩长鸾召俨,俨将⼊,刘辟強牵⾐谏曰:“若不斩穆提婆⺟子,殿下无由得⼊。”广宁王孝珩、安德王延宗自西来,曰:“何不⼊?”辟強曰:“兵少。”延宗顾众而言曰:“孝昭帝杀杨遵彦,止八十人。今有数千,何谓少?” 帝泣启太后曰:“有缘,复见家家;无缘,永别!”乃急召斛律光,俨亦召之。 光闻俨杀士开,抚掌大笑曰:“龙子所为,固自不似凡人!”⼊,见帝于永巷。帝帅宿卫者步骑四百,授甲,将出战,光曰:“小儿辈弄兵,与 ![]() ![]() 光步道,使人走出,曰:“大家来。”俨徒骇散。帝驻马桥上遥呼之,俨犹立不进,光就谓曰:“天弟子杀一夫,何所苦!”执其手,強引以前,请于帝曰:“琅琊王年少,肠肥脑満,轻为举措,稍长自不复然,愿宽其罪。”帝拔俨所带刀环, ![]() 收库狄伏连、⾼舍洛、王子宜、刘辟強、都督翟显贵,于后园支解,暴之都街。帝 ![]() 太后责问俨,俨曰:“冯子琮教儿。”太后怒,遣使就內省以弓弦绞杀子琮,使內参以库车载尸归其家。自是太后常置俨于宮中,每食必自尝之。 八月,己亥,齐主如晋 ![]() 己未,齐平原忠武王段韶卒。韶有谋略,得将士死力,出总军旅,⼊参帏幄,功⾼望重,而雅 ![]() 齐祖珽说陆令萱,出赵彦深为兗州刺史。齐主以珽为侍中。陆令萱说帝曰:“人称琅琊王聪明雄勇,当今无敌;观其相表,殆非人臣。自专杀以来,常怀恐惧,宜早为之计。”幸臣何洪珍等亦请杀之。帝未决,以食舆密 ![]() ![]() ![]() 庚午,帝启太后曰:“明旦 ![]() 冬,十月,罢京畿府,⼊领军。 壬午,周冀公通卒。 甲申,上享太庙。 乙未,周遣右武伯⾕会琨等聘于齐。 齐胡太后出⼊不节,与沙门统昙献通,诸僧至有戏呼昙献为太上皇者。齐主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后朝太后,见二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于是昙献事亦发,皆伏诛。 己亥,帝自晋 ![]() ![]() 庚戌,齐遣侍中赫连子悦聘于周。 十一月,丁巳,周主如散关。 丙寅,齐以徐州行台广陵王孝珩录尚书事;庚午,又以为司徒。癸酉,以斛律光为左丞相。 十二月,己丑,周主还长安。 壬辰,邵陵公章昭达卒。 是岁,梁华皎将如周,过襄 ![]() 段译 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 陈纪四 陈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公元567年) [1]舂,正月,癸酉朔,⽇有食之。 [1]舂季,正月,癸酉朔(初一),出现⽇食。 [2]尚书左仆 ![]() [2]陈朝尚书左仆 ![]() [3]乙亥,大赦,改元。 [3]乙亥(初三),陈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大。 [4]辛卯,帝祀南郊。 [4]辛卯(十九⽇),陈废帝到南郊祭祀。 [5]壬辰,齐上皇还邺。 [5]壬辰(二十⽇),北齐太上皇回邺城。 [6]己亥,周主耕藉田。 [6]己亥(二十七⽇),北周国主在藉田举行耕种仪式。 [7]二月,壬寅朔,齐主加元服,大赦。 [7]二月,壬寅朔(初一),北齐国主举行加冠的仪式,大赦国全。 [8]初,⾼祖为梁相,用刘师知为中书舍人。师知涉学工文,练习仪礼,历世祖朝,虽位宦不迁,而委任甚重,与扬州刺史安成王顼、尚书仆 ![]() [8]当初,陈武帝是梁敬帝的丞相,任用刘师知为中书舍人。刘师知学识广博擅长文学, ![]() ![]() 顼将出,中记室⽑喜,驰⼊见顼曰:“陈有天下⽇浅,国祸继臻,中外危惧。太后深惟至计,令王⼊省共康庶绩,今⽇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壮之重,愿王三思,须更闻奏,无使奷人得肆其谋。今出外即受制于人,譬如曹慡,愿作富家翁,其可得琊!”琐遣喜与领军将军吴明彻筹之,明彻曰:“嗣君谅暗,万机多阙。殿下亲实周、邵,当辅安社稷,愿留中勿疑。” 陈顼正准备离开尚书省,中记室⽑喜赶来见他,说:“陈朝据有天下为时还很短,家国接连遇到大丧事,上上下下都感到担忧害怕。太后经过深思 ![]() ![]() 顼乃称疾,召刘师知,留之与语,使⽑喜先⼊言于太后,太后曰:“今伯宗幼弱,政事并委二郞。此非我意。”喜又言于帝。帝曰:“此自师知等所为,朕不知也。”喜出,以报顼。顼因囚师知,自⼊见太后及帝,极陈师知之罪,仍自草敕请画,以师知付廷尉,其夜,于狱中赐死。以到仲举为金紫光禄大夫。王暹、殷不佞并付治。不佞,不害之弟也,少有孝行,顼雅重之,故独得不死,免官而已。王暹伏诛。自是国政尽归于顼。 陈顼于是假装生病,请刘师知来,留住他进行谈话,同时派⽑喜先向太后禀告。太后说:“现在伯宗皇帝年幼,政事都委托给二郞陈顼。殷不佞所说的不是我的意思。”⽑喜又去向陈废帝说这件事。陈废帝说:“ 这是刘师知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朕并不知道。”⽑喜回来报告给陈顼。陈顼把刘师知囚噤起崐来,亲自进宮见太后和皇帝,极力陈述刘师知的罪行,自己起草了诏命请皇帝御批,把刘师知 ![]() ![]() 右卫将军会稽韩子⾼,镇领军府,在建康诸将中士马最盛,与仲举通谋。事未发。⽑喜请简士马配子⾼,并赐铁炭,使修器甲。顼惊曰:“子⾼谋反,方 ![]() ![]() 右卫将军会稽人韩子⾼,镇守幕府,在建康的诸多将帅中,部下的兵马最为強盛,曾经和到仲举联系共谋。这件事没有揭露。⽑喜请陈顼选派士兵马匹给韩子⾼,并赐给他铁和木炭,供他修治兵器盔甲。陈顼感到惊讶说:“韩子⾼参预谋反,正要把他抓起来,为什么反倒这样?”⽑喜说:“先帝的山陵刚修建完毕,边境的盗寇还很多,韩子⾼受前朝的委用,号称凭倚之材。如果抓他,恐怕不能斩杀,或许变成祸患。应当对他推心置腹安抚 ![]() 仲举既废归私第,心不自安。子郁,尚世祖妹信义长公主,除南康內史,未之官。子⾼亦自危,求出为衡、广诸镇;郁每乘小舆,蒙妇人⾐,与子⾼谋。会前上虞令陆及子⾼军主告其谋反。顼在尚书省,因召文武在位议立皇太子。平旦,仲举、子⾼⼊省,皆执之,并郁送廷尉,下诏,于狱赐死,余 ![]() 到仲举被免职后回到住所,心里很不平静。他的儿子到郁,娶文帝的妹妹信义长公主为 ![]() ![]() [9]辛亥,南豫州刺史余孝顷坐谋反诛。 [9]辛亥(初十),陈朝南豫州刺史余孝顷以谋反罪被杀。 [10]癸丑,以东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为中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伯茂,帝之⺟弟也,刘师知、韩子⾼之谋,伯茂皆预之;司徒顼恐扇动內外,故以为中卫,专使之居噤中,与帝游处。 [10]癸丑(十二⽇),陈朝任命东扬州刺史始兴王陈伯茂为中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伯茂是废帝的同⺟兄弟,刘师知、韩子⾼的 ![]() [11]三月,甲午,以尚书右仆 ![]() ![]() [11]三月,甲午(二十三⽇),陈朝任命尚书右仆 ![]() ![]() [12]夏,四月,癸丑,齐遣散骑常侍司马幼之来聘。 [12]夏季,四月,癸丑(十三⽇),北齐派散骑常侍司马幼之到陈朝聘问。 [13]湘州刺史华皎闻韩子⾼死,內不自安,缮甲聚徒,抚循所部,启求广州,以卜朝廷之意。司徒顼伪许之,而诏书未出。皎遣使潜引周兵,又自归于梁,以其子玄响为质。 [13]陈朝的湘州刺史华皎听说韩子⾼被处死,內心忐忑不安,便修造盔甲聚集徒众,安抚部下,上奏要求担任广州刺史,以窥测朝廷的意思。司徒陈顼假意答允,而没有下诏书。华皎派使者暗中引来北周军队,自己又投奔后梁,以自己的儿子华玄响作为人质。 五月,癸巳,顼以丹杨尹吴明彻为湘州刺史。 五月,癸巳(二十三⽇),陈顼任命丹杨尹吴明彻为湘州刺史。 [14]甲午,齐以东平王俨为尚书令。 [14]甲午(二十四⽇),北齐任命东平王⾼俨为尚书令。 [15]司徒顼遣吴明彻帅舟师三万趣郢州,丙申,遣征南大将军淳于量帅舟师五万继之,又遣冠武将军杨文通从安成步道出茶陵,巴山太守⻩法慧从宜 ![]() [15]司徒陈顼派吴明彻率领三万⽔军进取郢州,丙申(二十五⽇),派征南大将军淳于量率领五万⽔军相继跟进,又派冠武将军杨文通从安成陆路向茶陵进兵,巴山太守⻩法慧从宜 ![]() [16]辛亥,周主尊其⺟叱奴氏为皇太后。 [16]辛亥(十二⽇),北周国主向⺟亲叱奴氏上皇太后尊号。 [17]己未,齐封皇弟仁机为西河王,仁约为乐浪王,仁俭为颍川王,仁雅为安乐王,仁直为丹杨王,仁谦为乐海王。 [17]己未(二十⽇),北齐封皇弟⾼仁机为西河王,⾼仁约为乐浪王,⾼仁俭为颍川王,⾼仁雅为安乐王,⾼仁直为丹杨王,⾼仁谦为东海王。 [18]华皎使者至长安;梁王亦上书言状,且乞师;周人议出师应之。司会崔猷曰:“前岁东征,死伤过半。比虽循抚,疮痍未复。今陈氏保境息民,共敦邻好,岂可利其土地,纳其叛臣,违盟约之信,兴无名之师乎!”晋公护不从。闰六月,戊寅,遣襄州总管卫公直督柱国陆通、大将军田弘、权景宣、元定等将兵助之。 [18]华皎的使者到长安;梁王也上书说明情况,请求北周派军队支援;周朝人商议准备派军队答允对方请求。司会崔猷说:“前年东征洛 ![]() [19]辛巳,齐左丞相咸 ![]() ![]() [19]辛巳(二十四⽇),北齐左丞相咸 ![]() ![]() ![]() [20]壬午,齐以东平王俨录尚书事,以左仆 ![]() ![]() ![]() ![]() [20]壬午(二十五⽇),北齐任命东平王⾼俨为录尚书事,左仆 ![]() ![]() ![]() ![]() [21]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泽为太子。 [21]秋季,七月,戊申(二十二⽇),陈朝立皇子陈至泽为太子。 [22]八月,齐以任城王为太师,冯翊王润为大司马,段韶为左丞相,贺拔仁为右丞相,侯莫陈相为太宰,娄睿为太傅,斛律光为太保,韩祖念为大将军,赵郡王睿为太尉,东平王俨为司徒。 [22]八月,北齐任命任城王⾼为太师,冯翊王⾼润为大司马,段韶为左丞相 ,贺拔仁为右丞相,侯莫陈相为太宰,娄睿为太傅,斛律光为太保,韩祖念为大将军,赵郡王⾼睿为太尉,东平王⾼俨为司徒。 俨有宠于上皇及胡后,时兼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魏朝崐故事:中丞出,与皇太子分路,王公皆遥驻车,去牛,顿轭于地,以待其过;其或迟违,则前驱以⾚ ![]() ![]() ![]() ![]() ⾼俨受到太上皇和胡后的恩宠,当时兼任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魏朝旧时的制度是:中丞外出时,和皇太子分路而行,王公们离他们很远时就要停车,把驾车的牛牵走,把车轭放在地上,等待他们通过;如果行动稍有迟缓就是违法,开道的前驱就用红⾊的 ![]() ![]() ![]() ![]() 俨恒在宮中,坐含光殿视事,诸⽗皆拜之。上皇或时如并州,俨恒居守。每送行,或半路,或至晋 ![]() ![]() ⾼俨常在宮里,坐在含光殿理办政事,同宗族长辈都向他下拜表示尊敬。太上皇有时去并州,⾼俨便常常在宮中留守。给太上皇送行时,或送到半路,或送到晋 ![]() ![]() ![]() [23]华皎遣使 ![]() ![]() ![]() [23]华皎派使者去劝 ![]() ![]() ![]() 梁以皎为司空,遣其柱国王 ![]() 后梁任命华皎为司空,派柱国王 ![]() 皎自巴陵与周、梁⽔军顺流乘风而下,军势甚盛,战于沌口。量、明彻募军中小舰,多赏金银,令先出当西军大舰受其拍;西军诸舰发拍皆尽,然后量等以大舰拍之,西军舰皆碎,没于中流。西军又以舰载薪,因风纵火,俄而风转,自焚,西军大败。皎与戴僧朔单舸走,过巴陵,不敢发岸,径奔江陵;卫公直亦奔江陵。 华皎从巴陵与北周、后梁的⽔军顺流乘风西下,军势很強盛,在沌口和陈崐朝军队发生战斗。淳于量、吴明彻募集了军队中的小船,赏给许多金银,命令先行出发承受北周、后梁⽔军大船上“拍竿”的攻击;等对方船上“拍竿”发 ![]() 元定孤军,进退无路,斫竹开径,且战且引, ![]() 元定的孤军,进退无路,砍断竹子开出道路,且战且退,想退到巴陵。这时巴陵已经被徐度等所占领,徐度等派使者假装愿意和他结盟,答允放他回北周;元定相信了,解除了武装归顺徐度,徐度捉住他,并俘虏了元定的全部军队,还擒获了后梁的大将军李广。元定愤怒而死。 皎 ![]() ![]() ![]() ![]() ![]() 华皎的余 ![]() ![]() ![]() ![]() ![]() 吴明彻乘胜攻梁河东,拔之。 吴明彻乘胜攻克后梁的河东郡。 周卫公直归罪于梁柱国殷亮;梁主知非其罪,然不敢违,遂诛之。 北周卫公宇文直把失败归罪于后梁的柱国殷亮;后梁明帝虽然明⽩不是殷亮的罪过,因为不敢违抗宇文直的意志,便把他杀死。 周与陈既 ![]() 北周和陈朝既关系破裂,互相仇视,北周的沔州刺史裴宽向襄州总管报告,请求增加卫戍的军队,并把城池迁到羊蹄山以远离⽔边。襄州总管的援军还没到,程灵洗的⽔军船队已经来到城下。正遇天降大雨,河⽔猛涨,程灵洗把大船驶到城边用“拍竿”发起攻击,把城上的矮墙都打碎了,又用箭和石块攻打了三十多天;陈朝军队登上城墙,裴宽还率领军队用短兵器抵抗;过了两天,裴宽被擒。 [24]丁巳,齐上皇如晋 ![]() [24]丁巳(十九⽇),北齐太上皇帝去晋 ![]() [25]冬,十月,甲申,帝享太庙。 [25]冬季,十月,甲申(十七⽇),陈废帝到太庙祭祀祖宗。 [26]十一月,戊戌朔,⽇有食之。 [26]十一月,戊戌朔(初一),出现⽇食。 [27]丙午,齐大赦。 [27]丙午(初九),北齐大赦国全。 [28]癸丑,周许穆公宇文贵自突厥还,卒于张掖。 [28]癸丑(十六⽇),北周许穆公宇文贵从突厥回朝,中途死在张掖。 [29]齐上皇还邺。 [29]北齐太上皇回邺城。 [30]十二月,周晋公护⺟卒,诏起,令视事。 [30]十二月,北周晋公宇文护的⺟亲死去,周武帝下诏让他不必守丧,叫他就职治事。 [31]齐秘书监祖,与⻩门侍郞刘逖友善。 ![]() ![]() ![]() [31]北齐秘书监祖,和⻩门侍郞刘逖关系很好。祖想做宰相,便上疏陈述赵彦深、元文遥、和士开的罪状,叫刘逖向太上皇奏报,刘逖不敢启奏;赵彦深等人听到后,自己先到太上皇那里申述情况。太上皇 ![]() ![]() ![]() ![]() [32]齐七兵尚书毕义云,为治酷忍,非人理所及,于家尤甚。夜,为盗所杀,遗其刀,验之,其子善昭所佩刀也。有司执善昭,诛之。 [32]北齐七兵尚书毕义云,治下非常残酷,超乎人理,对家人更是如此。夜晚,被人杀死,现场留下刀子,经过查证,是他儿子毕善昭的佩刀。官府逮捕了毕善昭,将他处死。 二年(戊子、568) 二年(戊子,公元568年) [1]舂,正月,己亥,安成王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 [1]舂季,正月,己亥(初三),安成王陈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特殊的礼遇。 [2]辛丑,周主祀南郊。 [2]辛丑(初五),北周国主到南郊祭祀。 [3]癸亥,齐主使兼散骑常侍郑大护来聘。 [3]癸亥(二十七⽇),北齐国主派兼散骑常侍郑大护来陈朝聘问。 [4]湘东忠肃公徐度卒。 [4]陈朝的湘东忠肃公徐度死。 [5]二月,丁卯,周主如武功。 [5]二月,丁卯(初二),北周国主去武功。 [6]突厥木杆可汗贰于周,更许齐人以婚,留陈公纯等数年不返。会大雷风,坏其穹庐,旬⽇不止。木杆惧,以为天谴,即备礼送其女于周,纯等奉之以归。三月,癸卯,至长安,周主行亲 ![]() [6]突厥木杆可汗对北周产生二心,答允和北齐联姻,把北周派去 ![]() ![]() [7]己巳,齐以东平王俨为大将军,南 ![]() [7]乙巳(初十),北齐任命东平王⾼俨为大将军,南 ![]() [8]戊午,周燕文公于谨卒。谨勋⾼位重,而事上益恭,每朝参,所从不过二三骑。朝廷有大事,多与谨谋之。谨尽忠补益,于功臣中特被亲信,礼遇隆崐重,始终无间;教训诸子,务存静退,而子孙蕃衍,率皆显达。 [8]戊午(二十三⽇),北周燕文公于谨去世。于谨虽然功勋很⾼,地位重要,而侍奉皇帝非常恭敬,每逢上朝参拜皇帝,骑马的随从不过二三人。朝廷遇到大事,皇帝都和于谨商量。于谨竭尽忠诚增益帮助,在所有功臣中特别被亲信,赐给他很⾼的礼遇,君臣间始终没有隔阂;他还教育儿子们一定要恬静谦虚,后来子孙蕃衍,都很显贵。 [9]吴明彻乘胜进攻江陵,引⽔灌之。梁主出顿纪南以避之。周总管田弘从梁主,副总管⾼琳与梁仆 ![]() ![]() [9]吴明彻乘胜进攻江陵,引⽔淹城。后梁国主出走驻屯在纪南躲避大⽔。北周总管田弘跟从后梁国主,副总管⾼琳和后梁仆 ![]() ![]() [10]夏,四月,辛巳,周以达奚武为太傅,尉迟迥为太保,齐公宪为大司马。 [10]夏季,四月,辛巳(十七⽇),北周任命达奚武为太傅,尉迟迥为太保,齐公宇文宪为大司马。 [11]齐上皇如晋 ![]() [11]北齐太上皇去晋 ![]() [12]齐尚书左仆 ![]() ![]() ![]() ![]() ![]() [12]北齐尚书左仆 ![]() ![]() ![]() ![]() [13]庚戌,周主享太庙;庚申,如醴泉宮。 [13]庚戌(十六⽇),北周国主到太庙祭祀行礼;庚申(二十六⽇),去醴泉宮。 [14]壬戌,齐上皇还邺。 [14]壬戌(二十八⽇),北齐太上皇回邺城。 [15]秋,七月,壬寅,周随桓公杨忠卒,子坚袭爵。坚为开府仪同三司、小宮伯,晋公护 ![]() [15]秋季,七月,壬寅(初九),北周随桓公杨忠去世,儿子杨坚继承爵位。杨坚是开府仪同三司、小宮伯,晋公宇文护想用他作为自己的心腹。杨坚曾把这件事告诉⽗亲杨忠,杨忠说:“两个婆婆之间的媳妇最难当,你不能去!”杨坚便推辞了。 [16]丙午,帝享太庙。 [16]丙午(十三⽇),陈废帝到太庙祭祀行礼。 [17]戊午,周主还长安。 [17]戊午(二十五⽇),北周国主回长安。 [18]壬戌,封皇弟伯智为永 ![]() ![]() [18]壬戌(二十九⽇),陈废帝封弟弟陈伯智为永 ![]() ![]() [19]八月,齐请和于周,周遣军司马陆程聘于齐;九月,丙申,齐使侍中斛斯文略报之。 [19]八月,北齐向北周求和,北周派军司马陆程到北齐聘问;九月,丙申(初四),北齐派侍中斛斯文略回聘。 [20]冬,十月,癸亥,周主享太庙。 [20]冬季,十月,癸亥(初二),北周国主到太庙祭祀行礼。 [21]庚午,帝享太庙。 [21]庚午(初九),陈废帝到太庙祭祀行礼。 [22]辛巳,齐以广宁王孝珩录尚书事,左仆 ![]() ![]() ![]() ![]() [22]辛巳(二十⽇),北齐任命广宁王⾼孝珩为录尚书事,左仆 ![]() ![]() ![]() ![]() [23]十一月,壬辰朔(初一),发生⽇食。 [24]齐遣兼散骑常侍李谐来聘。 [24]北齐派兼散骑常侍李谐来陈朝聘问。 [25]甲辰,周主如岐 ![]() [25]甲辰(十三⽇),北周国主去岐 ![]() [26]周遣开府仪同三司崔彦等聘于齐。 [26]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崔彦等人到北齐聘问。 [27]始兴王伯茂以安成王顼专政,意甚不平,屡肆恶言。甲寅,以太皇太后令诬帝,云与刘师知、华皎等通谋。且曰:“文皇知子之鉴,事等帝尧;传弟之怀,又符太伯。今可还申曩志,崇立贤君。”遂废帝为临海王,以安成王⼊纂。又下令,黜伯茂为温⿇侯,置诸别馆,安成王使盗邀之于道,杀之车中。 [27]陈朝的始兴王陈伯茂因为安成王陈顼专政,心中不平,经常口出恶言。甲寅(二十三⽇),陈顼借太皇太后的令诬告废帝,说他和刘师知、华皎等人互通共谋。还说:“文皇帝对儿子的审察,不想传位给他,这事相当于唐尧那样;传位给弟弟的 ![]() [28]齐上皇疾作,驿追徐之才,未至。辛未,疾亟,以后事属和士开,握其手曰:“勿负我也!”遂殂于士开之手。明⽇,之才至,复遣还州。 [28]北齐太上皇生病,派驿使追召徐之才回来,徐之才没能及时赶到。辛未(初十),太上皇病得很重,把后事委托给和士开,握着他的手说:“你不要辜负我的委托!”还没放开手就死了。第二天,徐之才赶到,又叫他回兖州。 士开秘丧三⽇不发。⻩门侍郞冯子琮问其故,士开曰:“神武、文襄之丧,皆秘不发。今至尊年少,恐王公有贰心者,意 ![]() 和士开三天秘不发丧。⻩门侍郞冯子琮问他是什么原因,和士开说:“神武、文襄帝的丧事,都秘而不发。现在皇上年幼,恐怕王公中有对朝廷怀二心的,我想把他们都召集到凉风堂,然后和他们一起商量。”和士开一贯忌恨太尉录尚书事赵郡王⾼睿和领军娄定远,冯子琮怕和士开假传遗诏把⾼睿排挤在外,而去夺取娄定远噤兵的军权,于是对他说:“太上皇帝以前已经把皇位传给当今皇帝,群臣所以能够富贵,都是太上皇和皇帝⽗子的恩德,只要使在朝的贵臣能保持他们的地位,王公们一定不会有二心,时代变化而事情也各不相同,怎能和神武、文襄帝的时代相提并论!而且您已经几天没出宮门,太上皇驾崩的事,外面都已经传开了,时间过了很久还不举丧,只怕发生别的变化。”和士开于是发丧。 丙子,大赦。戊寅,尊太上皇后为皇太后。 丙子(十五⽇),大赦国全。戊寅(十七⽇),给太上皇后上皇太后的尊号。 侍中尚书左仆 ![]() 侍中尚书左仆 ![]() 世祖骄奢 ![]() ![]() 北齐武成帝在世时骄奢 ![]() ![]() [29]周梁州恒棱獠叛,总管长史南郑赵文表讨之。诸将 ![]() ![]() [29]北周梁州恒棱的獠人反叛,派总管长史南郑人赵文表讨伐。将领们准备从四面进攻,赵文表说:“四面围攻,他们便没有生路,一定会拼死跟我们对抗,这就不容易攻克。现在我们向他们分别予以严厉惩治和恩惠笼络,对一意作恶的处死,对改恶从善的安抚,这样可以区分善恶,攻破他们就容易了。”便把这个意思传达到军队里。当时有归附北周并参加了军队的獠人,不少和恒棱的獠人沾亲带故,相互认识,便据实告诉他们。恒棱的獠人犹豫不决,赵文表的军队已经到了那里。通向恒棱的道路有两条,一条平坦一条险要,有几个獠人头目来见赵文表,愿意充当向导。赵文表说:“这条路宽敞平坦,不用为我们当向导,你们可以先回去劝慰弟子,希望他们来投降。”便让他们回去。赵文表对将领们说:“獠人的头目以为我们会从宽路前进,一定设下埋伏阻击我们,应当出其不意地行动。”于是率领军队从险路开进。登上⾼处了望,果然发现伏兵。恒棱的獠人计谋未能得逞,争相带领部众来投降。赵文表对他们劝慰安抚,仍旧向当地征收租税,没有人敢违抗。北周任命赵文表为蓬州长史。 ⾼宗宣皇帝上之上太建元年(己丑、569) 陈宣帝太建元年(己丑,公元569年) [1]舂,正月,辛卯朔,周主以齐世祖之丧罢朝会,遣司会李纶吊赙,且会葬。 [1]舂季,正月,辛卯朔(初一),北周国主因为武成帝的丧事停止朝会,派遣司会李纶前往吊唁赠送奠仪,参加丧葬仪式。 [2]甲午,安成王即皇帝位,改元,大赦。复太皇太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为文皇后;立妃柳氏为皇后,世子叔宝为太子;封皇子叔陵为始兴王,奉昭烈王祀。乙未,上谒太庙。丁酉,以尚书仆 ![]() ![]() ![]() [2]甲午(初四),安成王陈顼即皇帝位,改年号,大赦国全。恢复太皇太后的皇太后称号,皇太后称文皇后;立妃子柳氏为皇后,世子陈叔宝为太子;封皇子陈叔陵为始兴王,作为昭烈王的后嗣。乙未(初五),陈宣帝谒太庙。丁酉(初七),任命尚书仆 ![]() ![]() ![]() [3]辛丑,上祀南郊。 [3]辛丑(十一⽇),陈宣帝到南郊祭天。 [4]壬寅,封皇子叔英为豫章王,叔坚为长沙王。 [4]壬寅(十二⽇),陈朝封皇子陈叔英为豫章王,陈叔坚为长沙王。 [5]戊午,上享太庙。 [5]戊午(二十八⽇),陈宣帝到太庙祭祀。 [6]齐博陵文简王济,世祖之⺟弟也,为定州刺史,语人曰:“次叙当至我矣。”齐主闻之, ![]() [6]北齐博陵文简王⾼济,是武成帝的同⺟兄弟,任定州刺史,对别人说:“按次序规定应当轮到我做皇帝了。”北齐后主⾼纬听说后,暗中派人去定州将他杀死,按规定仪式将他埋葬,追赠官爵。 [7]二月,乙亥,上耕藉田。 [7]二月,乙亥(十五⽇),陈宣帝到藉田举行耕种仪式。 [8]甲申,齐葬武成帝于永平陵,庙号世祖。 [8]甲申(二十四⽇),北齐把武成帝葬在永平陵,庙号世祖。 [9]乙丑,齐徙东平王俨为琅琊王。[9]己丑(二十九⽇),北齐把东平王⾼俨迁移到琅琊郡为琅琊王。 [10]齐遣侍中叱列长叉聘于周。 [10]北齐派侍中叱列长叉到北周聘问。 [11]齐以司空徐显秀为太尉,并省尚书令娄定远为司空。 [11]北齐任命司空徐显秀为太尉,并省尚书令娄定远为司空。 初,侍中、尚书右仆 ![]() ![]() ![]() ![]() ![]() ![]() 起初,侍中、尚书右仆 ![]() ![]() ![]() ![]() 太后及齐主召问士开,对曰:“先帝于群臣之中,待臣最厚。陛下谅暗始尔,大臣皆有觊觎。今若出臣,正是翦陛下羽翼。宜谓睿云:‘文遥与臣,俱受先帝任用,岂可一去一留!并可用为州,且出纳如旧。待过山陵,然后遣之。’睿等谓臣真出,心必喜之。”帝及太后然之,告睿等如其言。乃以士开为兖州刺史,文遥为西兖州刺史。葬毕,睿等促士开就路。太后 ![]() 胡太后和后主把和士开召来询问,和士开回答说:“先帝在群臣中,待臣最优厚。陛下刚居丧不久,大臣们都怀有非份的企图。现在如果把臣调走,正好比剪掉陛下的羽翼。应该对⾼睿说:‘元文遥与和士开,都是受先帝信任重用的,怎么能去一个留一个!都可以出任州刺史,现在暂时还是担任原有的官职,等太上皇的陵寝完工,然后出派去。’⾼睿等以为臣真的被调走,心里一定⾼兴。”后主和太后认为很对,就按和士开所说的那样告诉⾼睿。便任命和士开为兖州刺史,元文遥为西兖州刺史。丧葬结束,⾼睿等就催促和士开出发就任。胡太后打算留和士开过先皇百⽇祭再走,⾼睿不许;几天之內,胡太后说了好几次。有知道胡太后隐私的太监,对⾼睿说:“太后的意思既然这样,崐殿下何必苦苦反对!”⾼睿说:“我受朝廷的委托责任不轻。现在继位的君主年龄还小,怎么能使奷臣在君主旁边!如果不是以生命来守护,有何面目和这种人在一个天底下生活!”便再次去见胡太后,苦苦陈说。胡太后叫人酌酒赐给他,⾼睿正颜厉⾊说:“我今天来是谈家国大事,并不是为了一杯酒!”说完,立即离去。 士开载美女珠帘诣娄定远,谢曰:“诸贵 ![]() ![]() ![]() 和士开送美女和珍珠帘子给娄定远,表示感谢说:“那些亲贵们想杀我,蒙您大王的大力,特地保住了我的 ![]() 旦⽇,睿将复⼊谏, ![]() ![]() 第二天,⾼睿要再次进宮直言规劝胡太后, ![]() ![]() ![]() ![]() ![]() [12]三月,齐主如晋 ![]() [12]三月,北齐后主去晋 ![]() [13]齐主年少,多嬖宠。武卫将军⾼阿那肱,素以谄佞为世祖及和士开所厚,世祖多令在东宮侍齐主,由是有宠;累迁并省尚书令,封淮 ![]() [13]北齐后主年纪很轻,有不少宠幸的佞臣。武卫将军⾼阿那肱,一向以善于花言巧语谄媚受到武成帝与和士开的厚待,武成帝常常叫他在东宮侍奉太子,因而深得宠爱;累次升迁到并省尚书令,封淮 ![]() 世祖简都督二十人,使侍卫东宮,昌黎韩长鸾预焉,齐主独亲爱长鸾。长鸾,名凤,以字行,累迁侍中、领军,总知內省机密。 武成帝曾经挑选二十个都督,派去做太子的侍卫,昌黎人韩长鸾是其中之一,太子唯独喜 ![]() ![]() ![]() 有个名叫陆令萱的宮女,丈夫是汉 ![]() 齐主思祖,就流囚中除海州刺史。乃遗陆媪弟仪同三司悉达书曰:“赵彦深心腹深沈, ![]() ![]() 北齐后主想念祖,把他从流放的囚徒中授职为海州刺史。祖给陆令萱的弟弟仪同三司陆悉达去信说:“赵彦深城府很深,想仿效伊尹、霍光那样行事,你们姊弟怎么能够平安,为什么不及早起用有才智的人!”和士开也因为祖有胆略,想拉拢他当主要谋士,于是抛弃了以前的怨恨,虚心对待,和陆令萱一起对后主说:“文襄、文宣、孝昭三位皇帝的儿子,都没能继承皇位。现在唯独陛下在帝位,是祖出的力。人如果有功劳,不能不予以报答。祖的心 ![]() 士开谮尚书令陇东王胡长仁骄恣,出为齐州刺史。长仁怨愤,谋遣刺客杀士开。事觉,士开与谋,引汉文帝诛薄昭故事,遂遣使就州赐死。 和士开向后主进谗言,说尚书令陇东王胡长仁骄横放肆,贬出为齐州刺史。胡长仁对和士开怨恨愤慨,打算派刺客杀死他。事情怈露,和士开和祖商量,祖以汉文帝诛杀薄昭的事情为例,于是派使者去齐州把胡长仁赐死。 [14]五月,庚戌,周主如醴泉宮。 [14]五月,庚戌(二十二⽇),北周国主去醴泉宮。 [15]丁巳,以吏部尚书徐陵为左仆 ![]() [15]丁巳(二十九⽇),陈朝任命吏部尚书徐陵为左仆 ![]() [16]秋,七月,辛卯,皇太子纳妃沈氏,吏部尚书君理之女也。 [16]秋季,七月,辛卯(初四),陈朝皇太子纳沈氏为妃,她是吏部尚书沈君理的女儿。 [17]辛亥,周主还长安。 [17]辛亥(二十四⽇),北周国主回长安。 [18]八月,庚辰,盗杀周孔城防主,以其地⼊齐。 [18]八月,庚辰(二十三⽇),盗贼杀死北周的孔城地方长官,把孔城并⼊北齐。 九月,辛卯,周遣齐公宪与柱国李穆将兵趣宜 ![]() 九月,辛卯(初五),北周派齐公宇文宪和柱国李穆领兵去宜 ![]() [19]欧 ![]() [19]欧 ![]() ![]() ![]() 帝遣中书侍郞徐俭持节谕旨。纥初见俭,盛仗卫,言辞不恭。俭曰:“吕嘉之事,诚当已远,将军独不见周迪、陈宝应乎!转祸为福,未为晚也。”纥默然不应,置俭于孤园寺,累旬不得还。纥尝出见俭,俭谓之曰:“将军业已举事,俭须还报天子。俭之 ![]() 宣帝派中书侍郞徐俭持皇帝的符节和谕旨去见他。欧 ![]() ![]() ![]() ![]() ![]() 冬,十月,辛未,诏车骑将军章昭达讨纥。 冬季,十月,辛未(十五⽇),陈宣帝下诏派车骑将军章昭达讨伐欧 ![]() [20]壬午,上享太庙。 [20]壬午(二十六⽇),陈宣帝到太庙祭祀。 [21]十一月,辛亥,周郐文公长孙俭卒。 [21]十一月,辛亥(二十六⽇),北周文公长孙俭去世。 [22]辛丑,齐以斛律光为太傅,冯翊王润为太保,琅琊王俨为大司马。十二月,庚午,以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庚辰,以中书监魏收为左仆 ![]() [22]辛丑(十六⽇),北齐任命斛律光为太傅,冯翊王⾼润为太保,琅琊王⾼俨为大司马。十二月,庚午(初三),任命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庚辰(十三⽇),任命中书监魏收为左仆 ![]() [23]周齐公宪等围齐宜 ![]() [23]北周齐公宇文宪围困北齐的宜 ![]() ![]() [24]自华皎之 ![]() [24]自从华皎之 ![]() ![]() 二年(庚寅、570) 二年(庚寅,公元570年) [1]舂,正月,乙酉朔,齐改元武平。 [1]舂季,正月,乙酉朔(初一),北齐改年号为武平。 [2]齐东安王娄睿卒。 [2]北齐东安王娄睿去世。 [3]丙午,上享太庙。 [3]丙午(二十二⽇),陈宣帝到太庙祭祀。 [4]戊申,齐使兼散骑常侍裴谳之来聘。 [4]戊申(二十四⽇),北齐派兼散骑常侍裴谳之到陈朝聘问。 [5]齐太傅斛律光,将步骑三万救宜 ![]() [5]北齐太傅斛律光,率领三万名步骑兵来救宜 ![]() [6]欧 ![]() ![]() ![]() ![]() [6]欧 ![]() ![]() ![]() 章昭达兼程而行,到达始兴。欧 ![]() ![]() ![]() ![]() 纥之反也,士人流寓在岭南者皆惶骇。前著作佐郞萧引独恬然,曰:“管幼安、袁曜卿,亦但安坐耳。君子直己以行义,何忧惧乎!”纥平,上征为金部侍郞。引,允之弟也。 欧 ![]() ![]() 冯仆以其⺟功,封信都侯,迁石龙太守,遣使持节册命洗氏为石龙太夫人,赐绣油络驷马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并麾幢旌节,其卤簿一如刺史之仪。 冯仆由于⺟亲洗夫人的功劳,被封为信都侯,升迁为石龙太守,朝廷派使者持符节册封洗夫人为石龙太夫人,赐给有彩⾊帷幔丝质绳网用四匹马拉的坐车一辆,乐队一套,以及旌旗等物,洗夫人驾车出行时的仪仗和州刺史一样。 [7]三月,丙申,皇太后章氏殂。 [7]三月,丙申(十三⽇),陈朝皇太后章氏去世。 [8]戊戌,齐定安武王贺拔仁卒。 [8]戊戌(十五⽇),北齐定安武王贺拔仁去世。 [9]丁未,大赦。 [9]丁未(二十四⽇),陈朝大赦国全。 [10]夏,四月,甲寅,周以柱国宇文盛为大宗伯。 [10]夏季,四月,甲寅(初一),北周任命柱国宇文盛为大宗伯。 [11]周主如醴泉宮。 [11]北周国主去醴泉宮。 [12]辛酉,齐以开府仪同三司徐之才为尚书左仆 ![]() [12]辛酉(初八),北齐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徐之才为尚书左仆 ![]() [13]戊寅,葬武宣皇后于万安陵。 [13]戊寅(二十五⽇),陈朝将武宣皇后葬在万安陵。 [14]闰月,戊申,上谒太庙。 [14]闰月,戊申(二十五⽇),陈宣帝到太庙谒告行礼。 [15]五月,壬午,齐遣使来吊。 [15]五月,壬午(三十⽇),北齐派使者来陈朝吊唁武宣皇后。 [16]六月,乙酉,齐以广宁王孝珩为司空。 [16]六月,乙酉(初三),北齐任命广宁王⾼孝珩为司空。 [17]甲辰,齐穆夫人生子恒。齐主时未有男,为之大赦。陆令萱 ![]() [17]甲辰(二十二⽇),北齐穆夫人生下儿子⾼恒。当时北齐后主没有男孩,因此大赦国全。陆令萱想以⾼恒为太子,但恐怕遭到斛律后的忌恨恼怒,于是禀告后主,让斛律后当⺟亲抚养⾼恒。 [18]己丑,齐以开府仪同三司唐邕为尚书右仆 ![]() [18]己丑(初七),北齐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唐邕为尚书右仆 ![]() [19]秋,七月,齐立肃宗子彦基为城 ![]() ![]() [19]秋季,七月,北齐立孝昭帝的儿子⾼彦基为城 ![]() ![]() 和士开的声势权力越来越大,朝廷中那些不知廉聇的官吏们,有的投靠他当乾儿子,和富商大贾们的行为差不多。曾经有个员官去探视和士开的疾病,正值医生说:“大王的伤寒病很重,应当服用粪汁⻩龙汤。”和士开面有难⾊。这个人说:“⻩龙汤并不难吃,大王不必多疑,请让我替您先尝尝。”于是将⻩龙汤一饮而尽。和士开感 ![]() [20]乙卯,周主还长安。 [20]乙卯(初四),北周国主回长安。 [21]癸酉,齐以华山王凝为太傅。 [21]癸酉(二十二⽇),北齐任命华山王⾼凝为太傅。 [22]司空章昭达攻梁,梁主与周总管陆腾拒之。周人于峡口南岸筑安蜀城,横引大索于江上,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攻安蜀城,下之。 [22]陈朝司空章昭达进攻后梁,后梁国主和北周总管陆腾进行抵抗。北周人在西陵峡口的南岸兴筑安蜀城,在长江上牵引大绳,编织蒲苇当作桥梁,用来运输军粮。章昭达叫军士制造长戟,配备在楼船上,在船上仰面割断大绳,绳索被割断,北周人的军粮运输断绝,便指挥军队攻安蜀城,将城攻克。 梁主告急于周襄州总管卫公直,直遣大将军李迁哲将兵救之。迁哲以其所部守江陵外城,自帅骑兵出南门,使步出北门,首尾邀击陈兵,陈兵多死。夜,陈兵窃于城西以梯登城,登者已数百人,迁哲与陆腾力战拒之,乃退。 后梁国主向北周的襄州总管卫公宇文直告急,宇文直派大将军李迁哲率军去援救。李迁哲将自己的部众防守江陵的外城,自己率领骑兵突出江陵的南门,派步兵突出江陵的北门,从两头夹击陈朝军队,陈朝军队很多战死。夜晚,陈朝士兵偷偷地在城西架设梯子登城,上了城头的有几百人,李迁哲和陆腾奋力作战抵抗,打退了陈朝军队的进攻。 昭达又决龙川宁朔堤,引⽔灌江陵。腾出战于西堤,昭达兵不利,乃引还。 章昭达又将龙川的宁朔决口,引⽔倒灌江陵城。陆腾领兵从西出战,章昭达的军队战斗失利,只好引兵退走。 [23]八月,辛卯,齐主如晋 ![]() [23]八月,辛卯(初十),北齐国主去晋 ![]() [24]九月,乙巳,齐立皇子恒为太子。 [24]九月,乙巳(疑误),北齐立皇子⾼恒为太子。 [25]冬,十月,辛巳朔,⽇有食之。 [25]冬季,十月,辛已朔(初一),发生⽇食。 [26]齐以广宁王孝珩为司徒,上洛王思宗为司空。复以梁永嘉王庄为开府仪同三司、梁王,许以兴复,竟不果。及齐亡,庄愤邑,卒于邺。 [26]北齐任命广宁王⾼孝珩为司徒,上洛王⾼思宗为司空。又任命后梁的永嘉王萧庄为开府仪同三司、梁王,答允帮助他复国,竟没有成功。等到北齐灭亡,萧庄忧愤抑郁,在邺城死去。 [27]乙酉,上享太庙。 [27]乙酉(初五),陈宣帝到太庙祭祀。 [28]己丑,齐复威宗谥曰文宣皇帝,庙号显祖。 [28]己丑(初九),北齐恢复威宗的文宣皇帝谥号,庙号显祖。 [29]丁酉,周郑桓公达奚武卒。 [29]丁酉(十七⽇),北周的郑桓公达奚武去世。 [30]十二月,丁亥,齐主还邺。 [30]十二月,丁亥(初八),北齐国主回邺城。 [31]周大将军郑恪将兵平越,置西宁州。 [31]北周大将军郑恪领兵平定越,设置了西宁州。 [32]周、齐争宜 ![]() ![]() [32]北周、北齐争夺宜 ![]() ![]() 齐斛律光果出晋州道,于汾北筑华⾕、龙门二城。光至汾东,与孝宽相见,光曰:“宜 ![]() ![]() ![]() 北齐的斛律光果然从晋州一路出兵,在汾⽔北面修筑起华⾕、龙门二座城池。斛律光到了汾⽔以东,和韦孝宽见了面。斛律光说:“宜 ![]() ![]() ![]() ![]() 光进围定 ![]() ![]() ![]() 斛律光进军围困定 ![]() ![]() ![]() ![]() 三年(辛卯、571) 三年(辛卯,公元571年) [1]舂,正月,乙丑,以尚书右仆 ![]() ![]() [1]舂季,正月,乙丑(十七⽇),陈朝任命尚书右仆 ![]() ![]() [2]丁巳,齐使兼散骑常侍刘环俊来聘。 [2]丁巳(初九),北齐派兼散骑常侍刘环俊来陈朝聘问。 [3]辛酉,上祀南郊;辛未,祀北郊。 [3]辛酉(十三⽇),陈宣帝到南郊祭天;辛未(二十三⽇),到北郊祭地。 [4]齐斛律光筑十三城于西境,马上以鞭指画而成,拓地五百里,而未尝伐功。又与周韦孝宽战于汾北,破之。齐公宪督诸将东拒齐师。 [4]北齐斛律光在国境西面修筑十三座城池,是在马上用马鞭指画出来的,虽然开拓了五百里地方,然而不曾夸耀功劳。又和北周的韦孝宽在汾⽔以北 ![]() [5]二月,辛巳,上祀明堂。丁酉,耕藉田。 [5]二月,辛巳(初三),陈宣帝到明堂祭祀;丁酉(十九⽇),到藉田举行耕种的仪式。 [6]壬寅,齐以兰陵王长恭为太尉,赵彦深为司空,和士开录尚书事,徐之才为尚书令,唐邕为左仆 ![]() ![]() [6]壬寅(二十四⽇),北齐任命兰陵王⾼长恭为太尉,赵彦深为司空,和士开为录尚书事,徐之才为尚书令,唐邕为左仆 ![]() ![]() 子琮素谄附士开,至是,自以太后亲属,且典选,颇擅引用人,不复启禀,由是与士开有隙。 冯子琮一贯阿谀附和和士开,到这时,自以为是太后的亲属,而且主管选用官吏,于是擅自引荐任命人选,不再向上启奏报告,因此与和士开产生矛盾。[7]三月,丁丑,大赦。 [7]三月,丁丑(三十⽇),陈朝大赦国全。 [8]周齐公宪自龙门渡河,斛律光退保华⾕,宪攻拔其新筑五城。齐太宰段韶、兰陵王长恭将兵御周师,攻柏⾕城,拔之而还。 [8]北周齐公宇文宪从龙门渡过⻩河,北齐斛律光退守华⾕,宇文宪攻取了斛律光新筑的五座城池。北齐的太宰段韶、兰陵王⾼长恭率领军队抵御北周的军队,进攻柏⾕城,攻克后就退兵回去了。 [9]夏,四月,戊寅朔,⽇有食之。 [9]夏季,四月,戊寅朔(初一),发生⽇食。 [10]壬午,齐以琅琊王俨为太保。 [10]壬午(初五),北齐任命琅琊王⾼俨为太保。 [11]壬辰,齐遣使来聘。 [11]壬辰(十五⽇),北齐派使者来陈朝聘问。 [12]周陈公纯取齐宜 ![]() [12]北周陈公纯夺取北齐的宜 ![]() [13]五月,癸亥,周使纳言郑诩来聘。 [13]五月,癸亥(十七⽇),北周派纳言郑翊来陈朝聘问。 [14]周晋公护使中外府参军郭荣城于姚襄城南、定 ![]() ![]() [14]北周晋公宇文护派中外府参军郭荣在姚襄城南、定 ![]() ![]() ![]() 敷子素,少多才艺,有大志,不拘小节,以其⽗守节陷齐,未蒙赠谥,上表申理。周主不许,至于再三,帝大怒,命左右斩之。素大言曰:“臣事无道天子,死其分也!”帝壮其言,赠敷大将军,谥曰忠壮,以素为仪同三司,渐见礼遇。帝命素为诏书,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曰:“勉之,勿忧不富贵。”素曰:“但恐富贵来 ![]() 杨敷的儿子杨素,年少时才艺很⾼,有大志,不拘小节,因为⽗亲杨敷守节而⾝陷北齐,没有得到朝廷赠给的谥号,于是向朝廷上表申述理由。北周武帝不答允,杨素接二连三地上表,武帝 ![]() ![]() [15]齐斛律光与周师战于宜 ![]() ![]() [15]北齐斛律光和北周军队在宜 ![]() ![]() ![]() [16]齐琅琊王俨以和士开、穆提婆等专横奢纵,意甚不平。二人相谓曰:“琅琊王眼光奕奕,数步 ![]() [16]北齐琅琊王⾼俨因为和士开、穆提婆等人专横跋扈奢侈放纵,感到愤愤不平。和士开、穆提婆二人互相说:“琅琊王的目光奕奕有神,几步路以外就咄咄 ![]() 俨之除太保也,余官悉解,犹带中丞及京畿。士开等以北城有武库, ![]() ![]() ![]() ⾼俨被授职太保时,其余的官职都被免掉,不过还带有中丞和京畿大都督的职衔。和士开等人因为北城有武器库,想把⾼俨调移到城外,然后夺取他总督京畿军队的兵权。治书侍御史王子宜,和⾼俨的亲信开府仪同三司⾼舍洛、中常侍刘辟強对⾼俨劝说道:“殿下所以被疏远,正由于和士开从中离间挑拨,您怎能离开北宮住到民间去!”⾼俨对侍中冯子琮说:“和士开罪孽深重,孩儿打算杀掉他,怎么样?”冯子琮心里想废掉后主另立⾼俨做皇帝,因此劝⾼俨这样做。 俨令子宜表弹士开罪,请噤推。子琮杂他文书奏之,帝主不审省而可之。俨诳领军库狄伏连曰:“奉敕,令领军收士开。”伏连以告子琮,且请覆奏,子琮曰:“琅琊受敕,何必更奏。”伏连信之,发京畿军士,伏于神虎门外,并戒门者不听士开⼊。秋,七月,庚午旦,士开依常早参,伏连前执士开手曰:“今有一大好事。”王子宜授以一函,云:“有敕,令王向台。”因遣军士护送。俨遣都督冯永洛就台斩之。 ⾼俨令王子宜上表弹劾和士开的罪状,请求将他收噤并加以审问。冯子琮又夹杂了其他文书一同上奏,后主没有仔细审阅就批准同意。⾼俨欺骗领军库狄伏连说:“奉到皇上的命令,叫领军收噤和士开。”库狄伏连把这告诉了冯子琮,请他再次向皇上奏报,冯子琮说:“琅琊王已经接到皇上的敕令,何必再次奏报。”库狄伏连相信了,于是征调京畿的军士,埋伏在神虎门外,并告诫守门人不要让和士开进神虎门。秋季,七月,庚午(二十五⽇)早晨,和士开按常例到宮中早朝,库狄伏连上前握住他的手说:“今天有一件大好事。”王子宜递给和士开一封信,说:“皇上有敕令,叫你去到台省相见。”并派军士护送。⾼俨派都督冯永洛在台省中将和士开杀死。 俨本意唯杀士开,其 ![]() ![]() ![]() ![]() ![]() ![]() ⾼俨本意只杀死和士开一个人,他的 ![]() ![]() 帝又使韩长鸾召俨,俨将⼊,刘辟強牵⾐谏曰:“若不斩穆提婆⺟子,殿崐下无由得⼊。”广宁王孝珩、安德王延宗自西来,曰:“何不⼊?”辟強曰:“兵少。”延宗顾众而言曰:“孝昭帝杀杨遵彦,止八十人。今有数千,何谓少?” 后主又派韩长鸾去召⾼俨,⾼俨准备去见后主,刘辟強拉住他的⾐服劝道:“如果不杀掉穆提婆⺟子俩,殿下不能去。”广宁王⾼孝珩、安德王⾼延宗打从西面过来,问道:“ 为什么不进去?”刘辟強说:“兵太少。”⾼延宗环顾周围说:“孝昭帝杀杨遵彦时,只有八十人。现在有几千人,怎能说少?” 帝泣启太后曰:“有缘,复见家家;无缘,永别!”乃急召斛律光,俨亦召之。 后主哭着对太后说:“如果还有缘份,仍可与⺟亲相见;没有缘份,就和您永别了!”于是急忙召斛律光,⾼俨也召斛律光来。 光闻俨杀士开,抚掌大笑曰:“龙子所为,固自不似凡人!”⼊,见帝于永巷。帝帅宿卫者步骑四百,授甲,将出战,光曰:“小儿辈弄兵,与 ![]() ![]() 斛律光听说⾼俨杀了和士开,拍手大笑说:“这真是龙子的作为,自然不象一般人!”于是进宮,在长巷见到后主。后主率领在宮中宿卫的步骑兵四百人,授给铠甲,准备出战,斛律光说:“小孩子们动⼲戈,刚一 ![]() ![]() 光步道,使人走出,曰:“大家来。”俨徒骇散。帝驻马桥上遥呼之,俨犹立不进,光就谓曰:“天弟子杀一夫,何所苦!”执其手,強引以前,请于帝曰:“琅琊王年少,肠肥脑満,轻为举措,稍长自不复然,愿宽其罪。”帝拔俨所带刀环, ![]() 斛律光走在前面做前导,派人离开队伍,喊道:“天子来了。”⾼俨一伙怕得纷纷散去。后主在桥上勒住马远远地呼叫他们,⾼俨还站在那里不敢靠前,斛律光走过去对他说:“天子的兄弟杀一个人,有什么可害怕的!”于是抓住他的手,硬拉着他向前,请求后主说:“琅琊王年轻,肠肥脑満,行为轻率,等到年龄大了,自然不会这样,希望能宽恕他的罪过。”后主子套⾼俨所带的佩刀,用刀环对他的头 ![]() 收库狄伏连、⾼舍洛、王子宜、刘辟強、都督翟显贵,于后园支解,暴之都街。帝 ![]() 后主收噤了库狄伏连、⾼舍洛、王子宜、刘辟強、都督翟显贵,在后园将他们肢解,然后在都城的大街上暴尸示众。后主要把⾼俨府里的文武官吏全部杀死,斛律光说:“这些人都是达官贵人的弟子,杀掉他们,恐怕引起人心不安。”赵彦深也说:“《舂秋》里说,军队不听从命令,责任在领兵的将帅。”于是区别情况对他们分别判罪。 太后责问俨,俨曰:“冯子琮教儿。”太后怒,遣使就內省以弓弦绞杀子琮,使內参以库车载尸归其家。自是太后常置俨于宮中,每食必自尝之。 太后责问⾼俨,⾼俨说:“是冯子琮教我这样做的。”太后大怒,派使者到台省用弓弦将冯子琮绞死,派太监用库车拉上尸体送到他家里去。从此以后太后常常把⾼俨安置在宮中,每次吃饭都亲自先尝一尝,怕人毒死⾼俨。 [17]八月,己亥,齐主如晋 ![]() [17]八月,己亥(二十四⽇),北齐后主去晋 ![]() [18]九月,辛亥,齐以任城王为太宰,冯翊王润为太师。 [18]九月,辛亥(初六),北齐任命任城王⾼为太师,冯翊王⾼润为太师。 [19]己未,齐平原忠武王段韶卒。韶有谋略,得将士死力,出总军旅,⼊参帏幄,功⾼望重,而雅 ![]() [19]己未(十四⽇),北齐平原忠武王段韶去世。段韶有谋略,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命,出朝能总辖军队,⼊朝能参与决策,功劳大威望重, ![]() [20]齐祖说陆令萱,出赵彦深为兖州刺史。齐主以为侍中。[20]北齐祖劝陆令萱,叫她把赵彦深调出朝廷做兖州刺史。北齐后主任命祖为侍中。 陆令萱说帝曰:“人称琅琊王聪明雄勇,当今无敌;观其相表,殆非人臣。自专杀以来,常怀恐惧,宜早为之计。”幸臣何洪珍等亦请杀之。帝未决,以食舆密 ![]() ![]() ![]() 陆令萱对后主说:“人称琅琊王聪明勇敢,当今无敌;但看他的相貌,几乎不是臣下。自从他独断专行杀和士开以来,常常怀有恐惧之心,应该及早作出打算。”宠臣何洪珍等人也请后主杀掉⾼俨。后主犹豫不决;用装运食物的车子把祖秘密接来,询问他的意见。祖举出“周公诛杀管叔,季友毒死庆⽗”两个例子。后主便带⾼俨去晋 ![]() ![]() ![]() 庚午,帝启太后曰:“明旦 ![]() 庚午(二十五⽇),后主启禀太后说:“明天准备和仁威一早出外打猎。”夜里四更时分,后主召见⾼俨,⾼俨产生怀疑。陆令萱说:“兄长叫你,孩子你为什么不去?”⾼俨出来,走到长巷,刘桃枝将他的双手反绑起来,⾼俨⾼喊道:“让我去见⺟亲、兄长。”刘桃枝用⾐袖塞在他嘴里,把他的袍子翻过来蒙住头,将他背出来,走到大明宮时,⾼俨的鼻⾎流了満面,被人用手摧折而死,当时才十四岁,将尸体用席子包起来,埋在室內。后主派人启奏太后,太后到那里哭吊,刚哭了十几声,就被人簇拥着回到殿中。⾼俨有四个遗腹男孩,后来都被囚噤而死。 冬,十月,罢京畿府,⼊领军。 冬季,十月,撤销京畿府,将京畿兵归领军统率。 [21]壬午,周冀公通卒。 [21]壬午(初八),北周冀公宇文通去世。 [22]甲申,上享太庙。 [22]甲申(初十),陈宣帝到太庙祭祀祖先。 [23]乙未,周遣右武伯⾕会琨等聘于齐。 [23]乙未(十一⽇),北周派右武伯⾕会琨等人到北齐聘问。 [24]齐胡太后出⼊不节,与沙门统昙献通,诸僧至有戏呼昙献为太上皇者。齐主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后朝太后,见二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于是昙献事亦发,皆伏诛。 [24]北齐胡太后进进出出没有节制,和主管僧人的昙献私通,僧人甚至戏称昙献为太上皇。北齐后主听说胡太后行为不检点而没有相信,后来有一次去朝见太后时,看到有两个尼姑在旁边,因为喜爱而把她们召来,原来都是男子假扮的。于是昙献的事情被暴露,这些人都被处死。 己亥,帝自晋 ![]() ![]() 己亥(十五⽇),北齐后主从晋 ![]() ![]() [25]庚戌,齐遣侍中赫连子悦聘于周。 [25]庚戌(二十六⽇),北齐派侍中赫连子悦到北周聘问。 [26]十一月,丁巳,周主如散关。 [26]十一月,丁巳(十三⽇),北周国主去散关。[27]丙寅,齐以徐州行台广宁王孝珩录尚书事;庚午,又以为司徒。癸酉,以斛律光为左丞相。 [27]丙寅(二十二⽇),北齐任命徐州行台广宁王⾼孝珩为录尚书事;庚午(二十六⽇),又任命他为司徒。癸酉(二十九⽇),任命斛律光为左丞相。 [28]十二月,己丑,周主还长安。 [28]十二月,己丑(十六⽇),北周国主回长安。 [29]壬辰,邵陵公章昭达卒。 [29]壬辰(十九⽇),陈朝的邵陵公章昭达去世。 [30]是岁,梁华皎将如周,过襄 ![]() [30]这一年,后梁的华皎将去北周,经过襄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