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7967 |
上一章 十二纪梁 下一章 ( → ) | |
起重光协洽,尽玄黓涒滩,凡二年。 太宗简文皇帝下 ◎ 大宝二年辛未,公元五五一年 舂,正月,新吴余孝顷举兵拒侯景,景遣于庆攻之,不克。 庚戌,湘东王绎遣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珣将兵二万自江夏趣武昌,受徐文盛节度。 杨乾运攻拔剑阁,杨法琛退保石门,乾运据南 ![]() 辛亥,齐主祀圜丘。 张彪遣其将赵稜围钱塘,孙凤围富舂,侯景遣仪同三司田迁、赵伯超救之,稜、凤败走。稜,伯超之兄子也。 癸亥,齐主耕籍田。乙丑,享太庙。 魏杨忠围汝南,李素战死。二月,乙亥,城陷,执邵陵携王纶,杀之,投尸江岸;岳 ![]() 或告齐太尉彭乐谋反;壬辰,乐坐诛。齐遣散骑常侍曹文皎使于江陵,湘东王绎使兼散骑常侍王子敏报之。 侯景以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支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 ![]() ![]() 北兗州刺史萧邕谋降魏,侯景杀之。 杨乾运进据平兴,平兴者,杨法琛所治也。法琛退保鱼石洞,乾运焚平兴而归。 李迁仕收众还击南康,陈霸先遣其将杜僧明等拒之,生擒迁仕,斩之。湘东王绎使霸先进兵取江州,以为江州刺史。 三月,丙午,齐襄城王淯卒。 庚戌,魏文帝殂,太子钦立。 乙卯,徐文盛等克武昌,进军芦洲。 己未,齐以湘东王绎为梁相国,建梁台,总百揆,承制。 齐司空司马子如自求封王,齐主怒,庚申,免子如官。 任约告急,侯景自帅众西上,携太子大器从军以为质,留王伟居守。闰月,景发建康,自石头至新林,舳舻相接。约分兵袭破定州刺史田龙祖于齐安。壬寅,景军至西 ![]() ![]() 夏,四月,甲辰,魏葬文帝于永陵。 郢州刺史萧方诸,年十五,以行事鲍泉和弱,常侮易之,或使伏 ![]() ![]() ![]() 湘东王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帅巴州刺史丹杨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东击景,徐文盛以下并受节度。戊申,僧辩等军至巴陵,闻郢州已陷,因留戍之。绎遗僧辩书曰:“贼既乘胜,必将西下,不劳远击;但守巴丘,以逸待劳,无虑不克。”又谓僚佐曰:“景若⽔步两道,直指江陵,此上策也;据夏首,积兵粮,中策也;悉力攻巴陵,下策也。巴陵城小而固,僧辩⾜可委任。景攻城不拔,野无所掠,暑疫时起,食尽兵疲,破之必矣。”乃命罗州刺史徐嗣徽自岳 ![]() 景使丁和将兵五千守夏首,宋子仙将兵一万为前驱,趣巴陵,分遣任约直指江陵,景帅大兵⽔步继进。于是缘江戍逻,望风请服,景拓逻至于隐矶。僧辩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壬戌,景众济江,遣轻骑至城下,问:“城內为谁?”答曰:“王领军。”骑曰:“何不早降?”僧辩曰:“大军但向荆州,此城自当非碍。”骑去,顷之,执王珣等至城下,使说其弟琳。琳曰:“兄受命讨贼,不能死难,曾不內惭,翻 ![]() ![]() ![]() 岳 ![]() ![]() ![]() ![]() 五月,魏陇西襄公李虎卒。 侯景昼夜攻巴陵,不克,军中食尽,疾疫死伤太半。湘东王绎遣晋州刺史萧惠正将兵援巴陵,惠正辞不堪,举胡僧祐自代。僧祐时坐谋议忤旨系狱,绎即出之,拜武猛将军,令赴援,戒之曰:“贼若⽔战,但以大舰临之,必克。若 ![]() ![]() ![]() 壬寅,约至⾚亭。六月,甲辰,僧祐、法和纵兵击之,约兵大溃,杀溺死者甚众,擒约送江陵。景闻之,乙巳,焚营宵遁。以丁和为郢州刺史,留宋子仙等,众号二万,戍郢城;别将支化仁镇鲁山,范希荣行江州事,仪同三司任延和、晋州刺史夏侯威生守晋州。景与麾下兵数千,顺流而下。丁和以大石磕杀鲍泉及虞预,沈于⻩鹤矶。任约至江陵,绎赦之。徐文盛坐怨望,下狱死。巴州刺史余孝顷遣兄子僧重将兵救鄱 ![]() 绎以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胡僧祐等皆进位号,使引兵东下。陆法和请还,既至,谓绎曰:“侯景自然平矣,蜀贼将至,请守险以待之。”乃引兵屯峡口。庚申,王僧辩至汉口,先攻鲁山,擒支化仁送江陵。辛酉,攻郢州,克其罗城,斩首千级。宋子仙退据金城,僧辩四面起土山攻之。 豫州刺史荀朗自巢湖出濡须邀景,破其后军,景奔归,船前后相失。太子船⼊枞 ![]() 甲子,宋子仙等困蹙,乞输郢城,⾝还就景;王僧辩伪许之,命给船百艘以安其意。子仙谓为信然,浮舟将发,僧辩命杜龛帅精勇千人攀堞而上,鼓噪奄进,⽔军主宋遥帅楼船,暗江云合。子仙且战且走,至⽩杨浦,大破之。周铁虎生擒子仙及丁和,送江陵,杀之。 庚午,齐主以司马子如⾼祖之旧,复以为太尉。 江安侯圆正为西 ![]() ![]() 陈霸先引兵发南康,灨石旧有二十四滩,会⽔暴涨数丈,三百里间,巨石皆没,霸先进顿西昌。 铁勒将伐柔然,突厥酋长土门邀击,破之,尽降其众五万馀落。土门恃其強盛,求婚于柔然,柔然头兵可汗大怒,使人詈辱之曰:“尔,我之锻奴也,何敢发是言!”土门亦怒,杀其使者,遂与之绝,而求婚于魏;魏丞相泰以长乐公主 ![]() 秋,七月,乙亥,湘东王绎以长沙王韶监郢州事。丁亥,侯景还至建康。于庆自鄱 ![]() 辛丑,王僧辩乘胜下湓城,陈霸先帅所部三万人将会之,屯于巴丘。西军乏食,霸先有粮五十万石,分三十万石以资之。八月,壬寅朔,王僧辩前军袭于庆,庆弃郭默城走,范希荣亦弃寻 ![]() ![]() 初,景既克建康,常言吴儿怯弱,易以掩取。当须拓定中原,然后为帝。景尚帝女溧 ![]() ![]() ![]() ![]() ![]() 戊午,景遣卫尉卿彭隽等帅兵⼊殿,废帝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悉撤內外侍卫,使突骑左右守之,墙垣悉布枳棘。庚申,下诏 ![]() 景杀哀太子大器、寻 ![]() ![]() ![]() 壬戌,栋即帝位。大赦,改元天正。太尉郭元建闻之,自秦郡驰还,谓景曰:“主上先帝太子,既无愆失,何得废之!”景曰:“王伟劝吾,云‘早除民望’。吾故从之以安天下。”元建曰:“吾挟天子令诸侯,犹惧不济;无故废之,乃所以自危,何安之有!”景 ![]() ![]() 乙丑,景又使使杀南海王大临于吴郡,南郡王大连于姑孰,安陆王大舂于会稽,⾼唐王大壮于京口。以太子妃赐郭元建,元建曰:“岂有皇太子妃乃为人妾乎!”竟不与相见,听使⼊道。 丙寅,追尊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豫章安王为安皇帝,金华敬妃为敬太皇太后,豫章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妃张氏为皇后。以刘神茂为司空。 九月,癸巳,齐主如赵、定二州,遂如晋 ![]() 己亥,湘东王绎以尚书令王僧辩为江州刺史,江州刺史陈霸先为东扬州刺史。 王伟说侯景弑太宗以绝众心,景从之。冬,十月,壬寅夜,伟与左卫将军彭隽、王修纂进酒于太宗曰:“丞相以陛下幽忧既久,使臣等来上寿。”太宗笑曰:“已禅帝位,何得言陛下!此寿酒,将不尽此乎!”于是隽等赍曲项琵琶,与太宗极饮。太宗知将见杀,因尽醉,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既醉而寝。伟乃出,隽进土囊,修纂坐其上而殂。伟撤户扉为棺,迁殡于城北酒库中。太宗自幽絷之后,无复侍者及纸,乃书壁及板障,为诗及文数百篇,辞甚凄怆。景谥曰明皇帝,庙号⾼宗。 侯景之 ![]() 王僧辩等闻太宗殂,丙辰,启湘东王绎,请上尊号;绎弗许。 司空、东道行台刘神茂闻侯景自巴丘败还, ![]() ![]() 十一月,乙亥,王僧辩等复上表劝进,湘东王绎不许。戊寅,绎以湘州刺史安南侯方矩为中卫将军以自副。方矩,方诸之弟也。以南平王恪为湘州刺史。 侯景以赵伯超为东道行台,据钱塘;以田迁为军司,据富舂;以李庆绪为中军都督,谢答仁为右厢都督,李遵为左厢都督,以讨刘神茂。 己卯,加侯景九锡,汉国置丞相以下官。己丑,豫章王栋禅位于景,景即皇帝位于南郊。还,登太极殿,其 ![]() ![]() 王伟请立七庙,景曰:“何谓七庙?”伟曰:“天子祭七世祖考。”并请七世讳,景曰:“前世吾不复记,唯记我⽗名标;且彼在朔州,那得来啖此!”众咸笑之。景 ![]() 景之作相也,以西州为府,文武无尊卑皆引接,及居噤中,非故旧不得见,由是诸将多怨望。景好独乘小马,弹 ![]() 壬辰,湘东王以长沙王韶为郢州刺史。 益州长史刘孝胜等劝武陵王纪称帝,纪虽未许,而大造乘舆车服。 十二月,丁未,谢答仁、李庆绪攻建德,擒元頵、李占送建康,景截其手⾜以徇,经⽇乃死。 齐主每出⼊,常以中山王自随,王妃太原公主恒为之尝饮食,护视之。是月,齐主饮公主酒,使人鸩中山王,杀之,并其三子,谥王曰魏孝静皇帝,葬于鄴西漳北。其后齐主忽掘其陵,投梓宮于漳⽔。齐主初受禅,魏神主悉寄于七帝寺,至是,亦取焚之。 彭城公元韶以⾼氏婿,宠遇异于诸元。开府仪同三司美 ![]() ![]() 世祖孝元皇帝上 ◎ 承圣元年壬申,公元五五二年 舂,正月,湘东王以南平內史王褒为吏部尚书。褒,骞之孙也。 齐人屡侵侯景边地,甲戌,景遣郭元建帅步军趣小岘,侯子鉴帅舟师向濡须,己卯,至合肥;齐人闭城不出,乃引还。 丙申,齐主伐库莫奚,大破之,俘获四千人,杂畜十馀万。 齐主连年出塞,给事中兼中书舍人唐邕练习军书,自督将以降劳效本末及四方军士強弱多少,番代往还,器械精耝,粮储虚实,靡不谙悉。或于帝前简阅,虽数千人,不执文簿,唱其姓名,未尝谬误。帝常曰:“唐邕強⼲,一人当千。”又曰:“邕每有军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异人也!”宠待赏赐,群臣莫及。 魏将王雄取上津、魏兴,东梁州刺史安康李迁哲军败。降之。 突阙土门袭击柔然,大破之。柔然头兵可汗杀自,其太子庵罗辰及阿那瑰从弟登注俟利、登注子库提并帅众奔齐,馀众复立登注次子铁伐为主。土门自号伊利可汗,号其 ![]() 湘东王命王僧辩等东击侯景。二月,庚子,诸军发寻 ![]() 侯景仪同三司谢答仁攻刘神茂于东 ![]() ![]() 癸酉,王僧辩等至芜湖,侯景守将张黑弃城走。景闻之,甚惧,下诏赦湘东王绎、王僧辩之罪,众咸笑之。侯子鉴据姑孰南洲以拒西师,景遣其 ![]() ![]() ![]() ![]() 丁丑,僧辩至姑孰,子鉴帅步骑万馀人度洲,于岸挑战,又以鸟了千艘载战士。僧辩麾细船皆令退缩,留大舰夹泊两岸。子鉴之众谓⽔军 ![]() ![]() ![]() 庚辰,僧辩督诸军至张公洲,辛巳,乘嘲⼊淮,进至禅灵寺前。景召石头津主张宾,使引淮中叉步及海艟,以石缒之,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至于硃雀街,十馀里中,楼堞相接。僧辩问计于陈霸先,霸先曰:“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而坐,韦粲在青溪,竟不度岸,贼登⾼望之,表里俱尽,故能覆我师徒。今围石头,须度北岸。诸将若不能当锋,霸先请先往立栅。”壬午,霸先于石头西落星山筑栅,众军次连八城,直出石头西北。景恐西州路绝,自帅侯子鉴等亦于石头东北筑五城以遏大路。景使王伟等守台城。乙酉,景杀湘东王世子方诸、前平东将军杜幼安。 刘神茂至建康,丙戌,景命为大坐刂碓,先进其⾜,寸寸斩之,以至于头。留异外同神茂而潜通于景,故得免祸。 丁亥,王僧辩进军招提寺北,侯景帅众万馀人、铁骑八百馀匹陈于西州之西。陈霸先曰:“我众贼寡,应分其兵势,以強制弱;何故聚其锋锐,令致死于我!”乃命诸将分处置兵。景冲将军王僧志陈,僧志小缩,霸先遣将军安陆徐度将弩手二千横截其后,景兵乃却。霸先与王琳、杜龛等以铁骑乘之,僧辩以大军继进,景兵败退,据其栅。龛,岸之兄子也。景仪同三司卢晖略守石头城,开北门降,僧辩⼊据之。景与霸先殊死战,景帅百馀骑,弃槊执刀,左右冲陈。陈不动,众遂大溃,诸军逐北至西明门。 景至阙下,不敢⼊台,召王伟责之曰:“尔令我为帝,今⽇误我!”伟不能对,绕阙而蔵。景 ![]() ![]() ![]() 戊子,僧辩命侯瑱等帅精甲五千追景。王克、元罗等帅台內旧臣 ![]() ![]() 己丑,僧辩等上表劝进,且 ![]() ![]() 庚寅,南兗州刺史郭元建、秦郡戍主郭正买、 ![]() 僧辩之发江陵也,启湘东王曰:“平贼之后,嗣君万福,未审何以为礼?”王曰:“六门之內,自极兵威。”僧辩曰:“讨贼之谋,臣为己任,成济之事,请别举人。”王乃密谕宣猛将军硃买臣,使为之所。及景败,太宗已殂,豫章王栋及二弟桥、樛相扶出于密室,逢杜崱则于道,为去其锁。二弟曰:“今⽇始免横死矣!”栋曰:“倚伏难知,吾犹有惧!”辛卯,遇硃买臣,呼之就船共饮,未竟,并沉于⽔。 僧辩遣陈霸先将兵向广陵受郭元建等降,又遣使者往安慰之。诸将多私使别索马仗,会侯子鉴度江至广陵,谓元建等曰:“我曹,梁之深仇,何颜复见其主!不若投北,可得还乡。”遂皆降齐。霸先至欧 ![]() 王伟与侯子鉴相失,直渎戍主⻩公喜获之,送建康。王僧辩问曰:“卿为贼相,不能死节,而求活草间琊?”伟曰:“废兴,命也。使汉帝早从伟言,明公岂有今⽇!”尚书左丞虞骘尝为伟所辱,乃唾其面。伟曰:“君不读书,不⾜与语!”骘惭而退。僧辩命罗州刺史徐嗣徽镇硃方。 壬辰,侯景至晋陵,得田迁馀兵,因驱掠居民,东趋吴郡。 夏,四月,齐主使大都督潘乐与郭元建将兵五万攻 ![]() 王僧辩启陈霸先镇京口。 益州刺史、太尉武陵王纪,颇有武略,在蜀十七年,南开宁州、越巂,西通资陵、吐⾕浑,內修耕桑盐铁之政,外通商贾远方之利,故能殖其财用,器甲殷积,有马八千匹。闻侯景陷台城,湘东王将讨之,谓僚佐曰:“七官文士,岂能匡济!”內寝柏殿柱绕节生花,纪以为己瑞。乙巳,即皇帝位,改元天正,立子圆照为皇太子,圆正为西 ![]() 初,台城之围,怦劝纪速⼊援,纪意不 ![]() 纪征宜丰侯咨议参军刘璠为中书侍郞,使者八反,乃至。纪令刘孝胜深布腹心,璠苦求还。中记室韦登私谓璠曰:“殿下忍而畜憾,⾜下不留,将致大祸,孰若共构大夏,使⾝名俱美哉!”璠正⾊曰:“卿 ![]() 谢答仁讨刘神茂还,至富 ![]() ![]() 景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推堕二子于⽔,将⼊海,瑱遣副将焦僧度追之。景纳羊侃之女为小 ![]() ![]() ![]() ![]() ![]() ![]() ![]() ![]() 丁巳,湘东王下令解严。 乙丑,葬简文帝于庄陵,庙号太宗。侯景之败也,以传国玺自随,使其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之,曰:“若我死,宜沉于江,勿令吴儿复得之。”思贤自京口济江,遇盗,从者弃之草间,至广陵,以告郭元建。元建取之,以与辛术,壬申,术送之至鄴。 甲申,齐以吏部尚书杨愔为右仆 ![]() ![]() 杨乾运至剑北,魏达奚武逆击之,大破乾运于⽩马,陈其俘馘于南郑城下,且遣人辱宜丰侯循。循怒,出兵与战,都督杨绍伏兵击之,杀伤殆尽。刘愔还至⽩马西,为武所获,送长安。太师泰素闻其名,待之如旧 ![]() 五月,庚午,司空南平王恪等复劝进,湘东王犹不受,遣侍中丰城侯泰等谒山陵,修复庙社。 戊寅,侯景首至江陵,枭之于市三⽇,煮而漆之,以付武库。庚辰,以南平王恪为扬州刺史。甲申,以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封长宁公。陈霸先为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长城县侯。 乙酉,诛侯景所署尚书仆 ![]() ![]() 丙戌,齐合州刺史斛斯昭攻历 ![]() 丁亥,下令,以“王伟等既死,自馀⾐冠旧贵,被 ![]() 扶风民鲁悉达,纠合乡人以保新蔡,力田蓄⾕。时江东饥 ![]() 齐主使其散骑常侍曹文皎等来聘,湘东王使散骑常侍柳晖等报之,且告平侯景;亦遣舍人魏彦告于魏。 齐主使潘乐、郭元建将兵围秦郡,行台尚书辛术谏曰:“朝廷与湘东王信使不绝。 ![]() ![]() 辛术迁吏部尚书。自魏迁鄴以来,大选之职,知名者数人,互有得失:齐世宗少年⾼朗,所弊者疏;袁叔德沈密谨厚,所伤者细;杨愔风流辩给,取士失于浮华。唯术 ![]() 魏达奚武遣尚书左丞柳带韦⼊南郑,说宜丰侯循曰:“⾜下所固者险,所恃者援,所保者民。今王旅深⼊,所凭之险不⾜固也;⽩马破走,酋豪不进,所望之援不可恃也;长围四合,所部之民不可保也。且⾜下本朝丧 ![]() ![]() 六月,丁未,齐主还鄴;乙卯,复如晋 ![]() 庚寅,立安南侯方矩为王太子。 齐遣散骑常侍谢季卿来贺平侯景。 衡州刺史王怀明作 ![]() ![]() 齐政烦赋重,江北之民不乐属齐,其豪杰数请兵于王僧辩,僧辩以与齐通好,皆不许。秋,七月,广陵侨人硃盛等潜聚 ![]() 八月,魏安康人⻩众宝反,攻魏兴,执太守柳桧,进围东梁州。令桧 ![]() 武陵王纪举兵由外⽔东下,以永丰侯扌为为益州刺史,守成都,使其子宜都王圆肃副之。 九月,甲戌,司空南平王恪卒。甲申,以王僧辩为扬州刺史。 齐主使告王僧辩、陈霸先曰:“请释广陵之围,必归广陵、历 ![]() ![]() ![]() ![]() 冬,十月,齐主自晋 ![]() 戊申,湘东王执湘州刺史王琳于殿中,杀其副将殷晏。 琳本会稽兵家,其姊妹皆⼊王宮,故琳少在王左右。琳好勇,王以为将帅。琳倾⾝下士,所得赏赐,不以⼊家。麾下万人,多江、淮群盗,从王僧辩平侯景,与杜龛功居第一。在建康,恃宠纵暴,僧辩不能噤。僧辩以宮殿之烧,恐得罪, ![]() 辛酉,以王子方略为湘州刺史,又以廷尉⻩罗汉为长史,使与太舟卿张载至巴陵,先据琳军。载有宠于王,而御下峻刻,荆州人疾之如仇。罗汉等至琳军,陆纳及士卒并哭,不肯受命,执罗汉及载。王遣宦者陈旻往谕之,纳对旻刳载腹,菗肠以系马⾜,使绕而走,肠尽气绝。又脔割,出其心,向之抃舞,焚其馀骨。以⻩罗汉清谨而免之。纳与诸将引兵袭湘州,时州中无主,纳遂据之。 公卿籓镇数劝进于湘东王,十一月,丙子,世祖即皇帝位于江陵,改元,大赦。是⽇,帝不升正殿,公卿陪列而已。 丁丑,以宜丰侯循为湘州刺史。 己卯,立王太子方矩为皇太子,更名元良。皇子方智为晋安王,方略为始安王,方等之子庄为永嘉王。追尊⺟阮修容为文宣皇后。 侯景之 ![]() ![]() 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破之。道贵奔零陵,其众悉降于纳。上闻之,遣使征司徒王僧辩、右卫将军杜崱、平北将军裴之横与宜丰侯循共讨纳,循军巴陵以待之。侯景之 ![]() ![]() ![]() ![]() 壬午,齐主还鄴;戊午,复如晋 ![]() 段译 太宗简文皇帝下大宝二年(辛未、551) 梁纪二十 梁简文帝大宝二年(辛未,公元551年) [1]舂,正月,新吴余孝顷举兵拒侯景,景遣于庆攻之,不克。 [1]舂季,正月,新吴人余孝顷率领军队抵抗侯景。侯景派于庆去攻打他,没有打赢。 [2]庚戌,湘东王绎遣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将兵二万自江夏趣武昌,受徐文盛节度。 [2]庚戌(初五),湘东王萧绎派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率兵二万从江夏急行军去武昌,接受徐文盛指挥。 [3]杨乾运攻拔剑阁,杨法昌退保石门,乾运据南 ![]() [3]杨乾运攻下了剑阁,杨法琛退却守卫石门,杨乾运进据南 ![]() [4]辛亥,齐主祀圜丘。 [4]辛亥(初六),北齐国主⾼洋在圜丘祭天。 [5]张彪遣其将赵棱围钱塘,孙凤围富舂,侯景遣仪同三司田迁、赵伯超救之,棱、凤败走。棱,伯超之兄子也。 [5]张彪派他的部将赵棱包围钱塘,孙凤包围富舂,侯景派仪同三司田迁、赵伯超去救援,赵棱、孙凤兵败逃跑。赵棱,是赵伯超哥哥的儿子。 [6]癸亥,齐主耕藉田。乙丑,享太庙。 [6]癸亥(十七⽇),北齐国主⾼洋去藉田举行耕种仪式。乙丑(十九⽇),祭祀太庙。 [7]魏杨忠围汝南,李素战死。二月,乙亥,城陷,执邵陵携王纶,杀之,投尸江岸;岳 ![]() [7]西魏杨忠围困汝南,李素战死。二月,乙亥(初一),汝南城被攻破,杨忠抓住了邵陵携王萧纶,杀了他,把他的尸体扔在江岸边。岳 ![]() [8]或告齐太尉彭乐谋反;壬辰,乐坐诛。 [8]有人告发北齐太尉彭乐 ![]() [9]齐遣散骑常侍曹文皎使于江陵,湘东王绎使兼散骑常侍王子敏报之。 [9]北齐派散骑常侍曹文皎出使江陵,湘东王萧绎派兼散骑常侍王子敏回访。 [10]侯景以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张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 ![]() ![]() [10]侯景任命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张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 ![]() ![]() [11]北兖州刺史萧邕谋降魏,侯景杀之。 [11]北兖州刺史萧邕密谋投降西魏,侯景杀了他。 [12]杨乾运进据平兴,平兴者,杨法琛所治也。法琛退保鱼石洞,乾运焚平兴而归。 [12]杨乾运的队部进据平兴。平兴是杨法琛治理的地盘。杨法琛退却保卫鱼石洞,杨乾运烧毁平兴城后收兵返回。 [13]李迁仕收众还击南康,陈霸先遣其将杜僧明等拒之,生擒迁仕,斩之崐。湘东王绎使霸先进兵取江州,以为江州刺史。 [13]李迁仕收罗部下,重整军队,回师进攻南康。陈霸先派他的部将杜僧明等 ![]() [14]三月,丙午,齐襄城王卒。 [14]三月,丙午(初二),齐国襄城王萧去世。 [15]庚戌,魏文帝殂,太子钦立。 [15]庚戌(初六),西魏文帝元宝炬去世,太子元钦立为皇帝。 [16]乙卯,徐文盛等克武昌,进军芦洲。 [16]乙卯(十一⽇),徐文盛等攻克武昌,进军芦州。 [17]己未,齐以湘东王绎为梁相国,建梁台,总百揆,承制。 [17]己未(十五⽇),北齐任命湘东王萧绎为梁国的相国,设置梁国台省,总领百官,秉承皇帝的命令办事。 [18]齐司空司马子如自求封王,齐主怒,庚子,免子如官。 [18]北齐司空司马子如自己要求封王,国主⾼洋 ![]() [19]任约告急,侯景自帅众西上,携太子大器从军以为质,留王伟居守。闰月,景发建康,自石头至新林,舳舻相接。约分兵袭破定州刺史田龙祖于齐安。壬寅,景军至西 ![]() ![]() [19]任约报告他那儿军情危急,侯景亲自率领军队向西进发,携带太子萧大器作为人质随军出发,把王伟留下来守卫建康。闰月,侯景的军队从建康出发,从石头到新林,兵船密密⿇⿇,头尾相连。任约分出一支队部在齐安袭击打败了定州刺史田龙祖。壬寅(二十九⽇),侯景的军队抵达西 ![]() ![]() [20]夏,四月,甲辰,魏葬文帝于永陵。 [20]夏季,四月,甲辰(初一),西魏把魏文帝安葬在永陵。 [21]郢州刺史萧方诸,年十五,以行事鲍泉和弱,常侮易之,或使伏 ![]() ![]() ![]() [21]郢州刺史萧方诸,年十五岁,行事鲍泉由于生 ![]() ![]() ![]() ![]() ![]() ![]() 湘东王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帅巴州刺史丹杨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东击景,徐文盛以下并受节度。戊申,僧辩等军崐至巴陵,闻郢州已陷,因留戍之。绎遗僧辩书曰:“贼既乘胜,必将西下,不劳远击;但守巴丘,以逸待劳,无虑不克。”又谓将佐曰:“贼若⽔步两道,直指江陵,此上策也。据夏首,积兵粮,中策也。悉力攻巴陵,下策也。巴陵城小而固,僧辩⾜可委任。景攻城不拔,野无所掠,暑疫时起,食尽兵疲,破之必矣。”乃命罗州刺史徐嗣徽自岳 ![]() 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率领巴州刺史丹 ![]() ![]() 景使丁和将兵五千守夏首,宋子仙将兵一万为前驱,趣巴陵,分遣任约直指江陵,景帅大兵⽔步继进。于是缘江戍逻,望风请服,景拓逻至于隐矶。僧辩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壬戌,景众济江,遣轻骑至城下,问:“城內为谁?”答曰:“王领军。”骑曰:“何不早降?”僧辩曰:“大军但向荆州,此城自当非碍。”骑去。顷之,执王等至城下,使说其弟琳。琳曰:“兄受命讨贼,不能死难,曾不內惭,翻 ![]() ![]() ![]() 侯景派丁和带兵五千人守卫夏首,宋子仙带兵一万人为先锋,进 ![]() ![]() ![]() 岳 ![]() ![]() ![]() ![]() 岳 ![]() ![]() ![]() [22]五月,魏陇西襄公李虎卒。[22]五月,西魏陇西襄公李虎去世。 [23]侯景昼夜攻巴陵,不克,军中食尽,疾疫死伤太半。湘东王绎遣晋州刺史萧惠正将兵援巴陵,惠正辞不堪,举胡僧自代。僧坐谋议忤旨系狱,绎即出之,拜武猛将军,令赴援,戒之曰:“贼若⽔战,但以大舰临之,必克。若 ![]() ![]() ![]() [23]侯景⽇夜不停地攻打巴陵城,攻不下来,军队没有吃的,又染上了疾病,死伤了一大半。湘东王萧绎派晋州刺史萧惠正率兵支援巴陵,萧惠正以自己担当不了这一重任为由推辞了,举荐胡僧代替自己。当时胡僧因为犯了进谏忤旨的罪正关在监狱里,萧绎就把他释放了,封他为武猛将军,命令他去救援巴陵。临走之时,萧绎告诫他说:“贼兵如果⽔战,你只管用大兵舰去对付它,一定能击败它。如果贼兵要在陆上以步兵作战,那你可以开船直抵巴丘,不必与之 ![]() ![]() 壬寅,约至⾚亭。六月,甲辰,僧、法和纵兵击之,约兵大溃,杀溺死者甚众,擒约送江陵。景闻之,乙巳,焚营宵遁。以丁和为郢州刺史,留宋子仙等,众号二万,戍郢城;别将支化仁镇鲁山,范希荣行江州事,仪同三司任延和、晋州刺史夏侯威生守晋州。景与麾下兵数千,顺流而下。丁和以大石磕杀鲍泉及虞预,沉于⻩鹤矶。任约至江陵,绎赦之。徐文盛坐怨望,下狱死。巴州刺史余孝顷遣兄子僧重将兵救鄱 ![]() 壬寅(三十⽇),任约抵达⾚亭。六月,甲辰(初二),胡僧、陆法和指挥军队发动进攻,打得任约的士兵四处逃散,被杀被淹死的很多,任约被抓住送往江陵。侯景听到兵败消息,乙巳(初三),烧掉营帐,连夜逃跑了。侯景任命丁和为郢州刺史,留下宋子仙等人率领二万部属,驻守郢城。又派别将支化仁镇守鲁山,范希荣代理江州事务,仪同三司任延和和晋州刺史夏侯威生守晋州。侯景与部下兵卒几千人,顺流而下。丁和用大石头砸死了鲍泉和虞预,把尸体沉在⻩鹤矶。任约被抓到江陵,萧绎赦免了他。徐文盛因心怀怨恨而获罪,下狱死去。巴州刺史余孝顷派他哥哥的儿子余僧重带兵去救鄱 ![]() 绎以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胡僧等皆进位号,使引兵东下。陆法和请还,既至,谓绎曰:“侯景自然平矣,蜀贼将至,请守险以待之。”乃引兵屯峡口。庚申,王僧辩至汉口,先攻鲁山,擒支化仁送江陵。辛酉,攻郢州,克其罗城,斩首千级。宋子仙退据金城,僧辩四面起土山,攻之。 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对胡僧等人也都晋位封号,让他们带兵东下。陆法和要求回江陵,到达后,对萧绎说:“侯景 ![]() ![]() 豫州刺史荀朗自巢湖出濡须邀景,破其后军,景奔归,船前后相失。太子船⼊枞 ![]() 豫州刺史荀朗从巢湖出兵到濡须一带阻截侯景,击败侯景的后卫队部,侯景逃跑回来,船只前后失去了联络。太子乘坐的船进了枞 ![]() ![]() 甲子,宋子仙等困蹙,乞输郢城,⾝还就景;王僧辩伪许之,命给船百艘以安其意。子仙谓为信然,浮舟将发,僧辩命杜龛帅精勇千人攀堞而上,鼓噪奄进,⽔军主宋遥帅楼船,暗江云合。子仙且战且走,至⽩杨浦,大破之,周铁虎生擒子仙及丁和,送江陵,杀之。 甲子(二十二⽇),宋子仙等感到困难窘迫,要求献出郢城,允许他们回到侯景那里。王僧辩装作答应他们的要求,命令给他们一百只船以稳定他们的情绪。宋子仙信以为真,准备上船要走,王僧辩命令杜龛率领精兵勇士一千人攀着城墙上的女墙爬了上去,边呐喊边袭击,⽔军主帅宋遥率领楼船进攻,楼船四合如云,长江⽔面为之变暗。宋子仙边战边逃,到⽩杨浦,被彻底打败了,周铁虎活捉了宋子仙和丁和,送到江陵,杀了他们。 [24]庚午,齐主以司马子如,⾼祖之旧,复以为太尉。 [24]庚午(二十八⽇),北齐国主⾼洋因为司马子如是神武帝⾼ ![]() [25]江安侯圆正为是西 ![]() ![]() [25]江安侯萧圆正任西 ![]() ![]() [26]陈霸先引兵发南康,石旧有二十四滩,会⽔暴涨数丈,三百里间,巨石皆没,霸先进顿西昌。 [26]陈霸先带兵从南康出发,江上的怪石过去形成二十四滩,但这时刚好碰上⽔位暴涨了好几丈,三百里间,巨石都被⽔淹没了。陈霸先进驻了西昌。 [27]铁勒将伐柔然,突厥酋长土门邀击,破之,尽降其众五万余落。土门恃其強盛,求婚于柔然,柔然头兵可汗大怒,使人詈辱之曰:“尔,我之锻奴也,何敢发是言!”土门亦怒,杀其使者,遂与之绝,而求婚于魏;魏丞相泰以长乐公主 ![]() [27]敕勒将要讨伐柔然国,突厥族酋长土门发兵截击,打败了敕勒,他属下的五万多部落全部降服。土门仗着自己強盛,就向柔然国求婚,柔然头兵可汗 ![]() ![]() ![]() [28]秋,七月,乙亥,湘东王绎以长沙王韶监郢州事。丁亥,侯景还至建康。于庆自鄱 ![]() [28]秋季,七月,乙亥(初四),湘东王萧绎任命长沙王萧韶监理郢州政事。丁亥(十六⽇),侯景回到建康。于庆从鄱 ![]() 辛丑,王僧辩乘胜下湓城,陈霸先帅所部三万人将会之,屯于巴丘。西军乏食,霸先有粮五十万石,分三十万石以资之。八月,壬寅朔,王僧辩前军袭于庆,庆弃郭默城走,范希荣亦弃寻 ![]() ![]() 辛丑(三十⽇),王僧辩乘胜攻下湓城,陈霸先率部属三万人将要和他会师,屯驻在巴丘。王僧辩率领的西路军缺乏军粮,陈霸先有粮食五十万石,分崐出三十万石支援西路军。八月,壬寅朔(初一),王僧辩前锋队部袭击于庆,于庆扔掉郭默城逃跑,范希荣也扔下寻 ![]() ![]() [29]初,景既克建康,常言吴儿怯弱,易以掩取,当须拓定中原,然后为帝。景尚帝女溧 ![]() ![]() ![]() ![]() ![]() [29]当初,侯景攻下建康之后,常常说吴儿生 ![]() ![]() ![]() ![]() ![]() ![]() 戊午,景遣卫尉卿彭隽等帅兵⼊殿,废帝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悉撤內外侍卫,使突骑左右守之,墙垣悉布枳棘。庚申,下诏 ![]() 戊午(十七⽇),侯景派卫尉卿彭隽等人率领士兵进⼊宮殿,把简文帝废了,改封为晋安王,将其幽噤在永福省,还把他的內侍和卫兵都撤了,派精锐的骑兵把他严密看守起来,并在墙头揷上枳、棘一类多刺的树枝。庚申(十九⽇),侯景下达诏书 ![]() ![]() 景杀哀太子大器、寻 ![]() ![]() ![]() 侯景杀了哀太子萧大器、寻 ![]() ![]() ![]() ![]() ![]() ![]() ![]() ![]() ![]() ![]() 壬戌(二十一⽇),萧栋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天正。太尉郭元建听到这个消息,从秦郡急忙赶回建康,质问侯景:“皇上是先帝的亲生太子,一向没有什么罪过,怎么能随便就废了他!”侯景回答说:“王伟劝我这样做的,他对我说:‘早点消除梁室在老百姓中的声望。’我这才听从了他的意见,以便定安天下。”郭元建说:“我们现在挟持天子,用他的名义命令诸侯,还总担心不能成功,可是现在无缘无故把简文帝废了,这是自取危亡,有什么定安可言!”侯景听了,又想 ![]() 乙丑,景又使杀南海王大临于吴郡,南郡王大连于姑孰,安陆王大舂于会稽,⾼唐王大壮于京口。以太子妃赐郭元建,元建曰:“岂有皇太子妃乃为人妾乎!”竟不与相见,听使⼊道。 乙丑(二十四⽇),侯景又派人在吴郡杀了南海王萧大临,在姑孰杀了南郡王萧大连,在会稽杀了安陆王萧大舂,在京口杀了⾼唐王萧大壮。侯景还把太子萧大器的妃子赐给郭元建。郭元建说:“哪里有皇太子的妃子可以充当人家侍妾的道理!”竟不和她见面,由她的意愿去当道姑。 丙寅,追尊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豫章安王为安皇帝,金华敬妃为敬太皇太后,豫章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妃张氏为皇后。以刘神茂为司空。 丙寅(二十五⽇),新皇帝萧栋追尊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豫章安王为安皇帝,金华敬妃为敬太皇太后,豫章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妃子张氏为皇后。又任命刘神茂为司空。 [30]九月,癸巳,齐主如赵、定二州,遂如晋 ![]() [30]九月,癸巳(二十三⽇),北齐国主⾼洋到赵州、定州去巡视,接着又到晋 ![]() [31]己亥,湘东王绎以尚书令王僧辩为江州刺史,江州刺史陈霸先为东扬州刺史。 [31]己亥(二十九⽇),湘东王萧绎任命尚书令王僧辩为江州刺史,任命江州刺史陈霸先为东扬州刺史。 [32]王伟说侯景弑太宗以绝众心,景从之。冬,十月,壬寅夜,伟与左卫将军彭隽、王纂进酒于太宗曰:“丞相以陛下幽忧既久,使臣等来上寿。”太宗笑曰:“已禅帝位,何得言陛下!此寿酒,将不尽此乎!”于是隽等赍曲项琵琶,与太宗极饮。太宗知将见杀,因尽醉,曰:“不图为乐之于斯也!”既醉而寝。伟乃出,隽进土囊,纂坐其上而殂。伟撤门扉为棺,迁殡于城北酒库中。太宗自幽絷之后,无复侍者及纸,乃书壁及板障,为及文数百篇,辞甚凄怆。景谥曰明皇帝,庙号⾼宗。 [32]王伟劝说侯景弑杀简文帝以断绝众人之心,侯景听从了。冬季,十月,壬寅(初二)夜,王伟和左卫将军彭隽、王纂献酒给简文帝,说:“丞相侯景因为想到陛下心情忧郁已经很久了,特派我们来为陛下祝寿。”简文帝苦笑着说:“我已经把帝位禅让出去了,怎么还称我为陛下呢?这送来的寿酒,恐怕会命尽于此吧!”于是彭隽等人拿出带来的弯脖子琵琶弹奏起来,和简文帝尽情痛饮。简文帝知道自己将被杀害,就喝得酩酊大醉,说:“没想到今天能痛饮取乐到这种程度!”醉倒后就⼊睡了。王伟退了出来,彭隽带进一个盛了土的大口袋庒在简文帝面上,王纂坐在口袋上,把简文帝活活憋死了。王伟把门板卸下来当棺材,把简文帝的尸体搬到城北酒库中小殓和停柩。简文帝自从被关在暗室之后,再也没有侍者和纸张,于是他就把字写在墙壁和隔板上,写了几百篇诗文,辞意非常凄惨悲怆。侯景给简文帝的谥号是明皇帝,庙号为⾼宗。 [33]侯景之 ![]() [33]侯景的军队 ![]() 王僧辩等闻太宗殂,丙辰,启湘东王绎,请上尊号,绎弗许。 王僧辩等听到简文帝已死,丙辰(十六⽇),启禀湘东王萧绎,请他给简文帝进献尊号。萧绎没有允许。 [34]司空、东道行台刘神茂闻侯景自巴丘败还, ![]() ![]() [34]司空、东道行台刘神茂听说侯景从巴丘兵败逃回,便 ![]() ![]() [35]十一月,乙亥,王僧辩等复上表劝进,湘东王绎不许。戊寅,绎以湘州刺史安南侯方矩为中卫将军以自副。方矩,方诸之弟也。以南平王恪为湘州刺史。侯景以赵伯超为东道行台,据钱塘;以田迁为军司,据富舂;以李庆绪为中军都督,谢答仁为右厢都督,李遵为左厢都督,以讨刘神茂。 [35]十一月,乙亥(初五),王僧辩等人又一次上表劝萧绎就皇帝位。湘东王萧绎不允许。戊寅(初八),萧绎任命湘州刺史安南侯萧方矩为中卫将军,充当自己的助手。萧方矩是萧方诸的弟弟。还任命南平王萧恪为湘州刺史。侯景任命赵伯超为东道行台,据占钱塘;任命田迁为军司,占据富舂;任命李庆绪为中军都督,谢答仁为右厢都督,李遵为左厢都督,让他们一起出兵讨伐刘神茂。 [36]己卯,加侯景九锡,汉国置丞相以下官。己丑,豫章王栋禅位于景,景即皇帝位于南郊。还,登太极殿,其 ![]() ![]() ![]() [36]己卯(初九),豫章王萧栋加封侯景九锡,汉国设置丞相以下的官职。己丑(十九⽇),豫章王萧栋把皇位禅让给侯景,侯景在南郊举行登基大典登上皇帝位。侯景从南郊回来之后,登上了太极殿,他的 ![]() ![]() ![]() 王伟请立七庙,景曰:“何谓七庙?”伟曰:“天子祭七世祖考。”并请七世讳,景曰:“前世吾不复记,唯记我⽗名标;且彼在朔州,那得来啖此!”众咸笑之。景 ![]() 王伟启奏要求建立七庙,侯景问:“什么叫七庙?”王伟说:“天子对自己的祖先要往上祭祀七代。”并请侯景说出他上七代祖先的名讳。侯景说:“上几辈子的祖先名字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我⽗亲名叫标,而且他在朔州,那能跑到这儿来吃祭饭!”大家都把这当笑话。侯景 ![]() 景之作相也,以西州为府,文武无尊卑皆引接;及居噤中,非故旧不得见,由是诸将多怨望。景好独乘小马,弹 ![]() 当侯景作丞相时,以西州为自己的府第,对文武百官,无论尊卑都接见 ![]() ![]() ![]() [37]壬辰,湘东王以长沙王韶为郢州刺史。 [37]壬辰(二十二⽇),湘东王任命长沙王萧韶为郢州刺史。 [38]益州长史刘孝胜等劝武陵王纪称帝,纪虽未许,而大造乘舆车服。 [38]益州长史刘孝胜等劝武陵王萧纪称帝,萧纪虽然口头上还未允许,但却开始大举制造御用的乘舆车服等。 [39]十二月,丁未,谢答仁、李庆绪攻建德,擒元、李占送建康,景截其手⾜以徇,经⽇乃死。 [39]十二月,丁未(初八),谢答仁、李庆绪攻打建德,活捉了元、李占并送到建康,侯景把他们的手、脚砍下来示众,过了几天才死去。 [40]齐王每出⼊,常以中山王自随,王妃太原公主恒为之饮食,护视之。是月,齐主饮公主酒,使人鸩中山王,杀之,并其三子,谥王曰魏孝静皇帝,葬于邺西漳北。其后齐主忽掘其陵,投梓宮于漳⽔。齐主初受禅,魏神主悉寄于七帝寺,至是,亦取焚之。 [40]北齐国主⾼洋每次进进出出,常常让中山王即原东魏孝静帝跟着自己当随从,中山王的妃子太原公主经常为中山王准备饮食,看护监视。本月,北齐国主请太原公主喝酒,派人用毒酒害死了中山王,他的三个儿子也一并被害。给中山王的谥号是魏孝静皇帝,把他埋在邺城西边,漳⽔以北。后来⾼洋忽然又挖开他的陵墓,把棺材扔进漳⽔。⾼洋刚接受禅让时,北魏宗室祖先的神主牌位都寄放在七帝寺,到了这时候,也都拿出来烧了。 彭城公元韶以⾼氏婿,宠遇异于诸元。开府仪同三司美 ![]() ![]() 彭城公元韶因为当了⾼ ![]() ![]() ![]() 世祖孝元皇帝上承圣元年(壬申、552) 梁元帝承圣元年(壬申,公元552年) [1]舂,正月,湘东王以南平內史王褒为吏部尚书。褒,骞之孙也。 [1]舂季,正月,湘东王任命南平內史王褒为吏部尚书。王褒是王骞的孙子。 [2]齐人屡侵侯景边地,甲戌,景遣郭元建帅步军趣小岘,侯子鉴帅舟师向濡须,己卯,至合肥;齐人闭门不出,乃引还。 [2]北齐军队多次犯侵侯景的边疆地区,甲戌(初五),侯景派郭元建率领步兵进军小岘,侯子鉴率领⽔军向濡须进发,己卯(初十),抵达合肥。北齐人关着城门,不出来 ![]() [3]丙申,齐主伐库莫奚,大破之,俘获四千人,杂畜十余万。 齐主连年出塞,给事中兼中书舍人唐邕练习军书,自督将以降劳效本末及四方军士強弱多少,番代往还,器械精耝,粮储虚实,靡不谙悉。或于帝前简阅,虽数千人,不执文簿,唱其姓名,未尝谬误。帝常曰:“唐邕強⼲,一人当千。”又曰:“邕每有军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异人也!”宠待赏赐,群臣莫及。 [3]丙申(二十七⽇),北齐国主⾼洋讨伐库莫奚,大获全胜,俘虏了四千人,缴获各种牲畜十几万头。 北齐国主文宣帝⾼洋连年出塞用兵,给事中兼中书舍人唐邕钻研谙习兵书,举凡军队中自督将以下的将领们效劳军队的经历以及四方军士战斗力強弱、崐人数多少、轮流驻防调动往返情况、兵器精良与否、粮草储备多少,等等,没有不 ![]() [4]魏将王雄取上津、魏兴,东梁州刺史安康李迁哲军败,降之。 [4]西魏将领王雄攻取了上津、魏兴,东梁州刺史安康人李迁哲战败,投降了王雄。 [5]突厥土门袭击柔然,大破之。柔然头兵可汗杀自,其太子庵罗辰及阿那从弟登注俟利、登注子库提并帅众奔齐,饮众复立登注次子铁伐为主。土门自号伊利可汗,号其 ![]() [5]突厥人土门袭击柔然国,大获全胜,柔然头兵可汗杀自,他的太子庵罗辰和阿那的堂弟登注俟利,还有登注俟利的儿子登注库提一起率领部落民众投奔北齐。剩下的部落民众又拥立登注俟利的次子登注铁伐为头领。土门自加封号为伊利可汗,给他 ![]() [6]湘东王命王僧辩等东击侯景,二月,庚子,诸军发寻 ![]() [6]湘东王命令王僧辩等向东进军,攻击侯景。二月,庚子(二十六⽇),各路大军从寻 ![]() ![]() [7]侯景仪同三司谢答仁攻刘神茂于东 ![]() ![]() [7]侯景手下的仪同三司谢答仁在东 ![]() [8]癸酉,王僧辩等到芜湖,侯景守将张黑弃城走。景闻之,甚惧,下诏赦湘东王绎、王僧辩之罪,众咸笑之。侯子鉴据姑孰南洲以拒西师,景遣其 ![]() ![]() ![]() ![]() [8]癸酉(疑误),王僧辩等抵达芜湖,侯景守将张黑弃城逃跑。侯景听到消息,很害怕,连忙发布诏书赦免湘东王萧绎、王僧辩之罪,对此大家都暗自嘲笑。侯子鉴据守姑孰、南洲以抵抗萧绎的军队,侯景派他的 ![]() ![]() 丁丑,僧辩至姑孰,子鉴帅步骑万余人渡洲,于岸挑战,又以千艘载战士。僧辩麾细船皆令退缩,留大舰夹泊两岸。子鉴之众谓⽔军 ![]() ![]() ![]() 丁丑(初九),王僧辩等抵达姑孰,侯子鉴率领步、骑兵一万余人渡过⽔洲,在岸上挑战,又用狭长的船千艘装载战士。王僧辩指挥小船,让它们都退缩到后头去,只留大兵舰在两岸夹江停泊。侯子鉴的士兵们以为敌军⽔师要退却了,争着出来追赶。这时,王僧辩指挥大兵舰截断了侯军的归路,呐喊鼓噪,从两边夹击侯子鉴的队部,在长江中间作战。侯子鉴大败,士兵跳⼊⽔里淹死的有几千人。侯子鉴只⾝一人逃脫,收罗溃散的残兵逃回建康,据守东府。王僧辩留下虎臣将军庄丘慧达镇守姑孰,自己带兵乘胜 ![]() ![]() ![]() 庚辰,僧辩督诸军至张公洲,辛巳,乘嘲⼊淮,进至禅灵寺前。景召石头津主张宾,使引淮中舣及海艟,以石缒之,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至于朱雀街,十馀里中,楼堞相接。僧辩问计于陈霸先,霸先曰:“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而坐,韦粲在青溪,竟不渡岸,贼登⾼望之,表里俱尽,故能覆我师徒。今围石头,须渡北岸。诸将若不能当锋,霸先请先往立栅。”壬午,霸先于石头西落星山筑栅,众军次连八城,直出石头西北。景恐西州路绝,自帅侯子鉴等亦于石头东北筑五城以遏大路。景使王伟守台城。乙酉,景杀湘东王世子方诸、前平东将军杜幼安。 庚辰(十二⽇),王僧辩督率各路⽔兵抵达张公洲。辛巳(十三⽇),乘嘲涨进⼊秦淮河, ![]() [9]刘神茂至建康,丙戌,景命为大锉碓,先进其⾜,寸寸斩之,以至于头。留异外同神茂而潜通于景,故得免祸。 [9]刘神茂被押送到建康,丙戌(十八⽇),侯景命令准备一口大铡刀,先把刘神茂的脚塞进去,一寸一寸地铡他,一直铡到头。刘留异表面上与刘神茂合伙而实际上偷偷与侯景相通,所以能够免遭这场灾祸。 [10]丁亥,王僧辩进军招提寺北,侯景帅众万余人、铁骑八百余匹陈于西州之西。陈霸先曰:“我众贼寡,应分其兵势,以強制弱;何故聚其锋锐,令致死于我!”乃命诸将分处置兵。景冲将军王僧志陈,僧志小缩,霸先遣将军安陆徐度将弩手二千横截其后,景兵乃却。霸先与王琳、杜龛等以铁骑乘之,僧辩以大兵继进,景兵败退,据其栅。龛,岸之兄子也。景仪同三司卢晖略守石头城,开北门降,僧辩⼊据之。景与霸先殊死战,景帅百余骑,弃执刀,左右冲陈;陈不动,众遂大溃,诸军逐北至西明门。 [10]丁亥(十九⽇),王僧辩向招提寺北面进军,侯景率领士兵一万余人,铁甲骑兵八百余骑排列在西州的西边严阵以待。陈霸先说:“我军兵力多,崐贼 ![]() 景至阙下,不敢⼊台,召王伟责之曰:“尔令我为帝,今⽇误我!”伟不能对,绕阙而蔵。景 ![]() ![]() ![]() 侯景逃到宮阙下,不敢⼊台,把王伟叫来责备他说:“你劝我称帝,你看,今天可让你害苦了!”王伟无言以对,绕着宮阙躲闪着。侯景要逃跑,王伟抓住他的鞍蹬劝他说:“自古以来哪里有什么叛逆天子!宮中卫士很多,还⾜够再决一死战,扔下这地方,你将跑到哪儿去安⾝!”侯景叹息说:“我过去打败贺拔胜,击破葛荣,扬名⻩河、朔方,渡长江南下后又平定台城,降服柳仲礼几十万大军易如反掌。今天是天要亡我啊!”于是仰头看着石阙,久久地叹息不已。然后,侯景用⽪袋子把他到建康后生的两个儿子装好,挂在马鞍后头,就带着房世贵等一百余骑兵逃跑了,想去吴地投奔谢答仁。侯子鉴、王伟、陈庆逃走投奔了朱方。 僧辩命裴之横、杜龛屯杜姥宅,杜⼊据台城。僧辩不戢军士,剽掠居民。男女裸露,自石头至于东城,号泣満道。是夜,军士遗火,焚太极殿及东西堂,宝器、羽仪、辇辂无遗。 王僧辩命令裴之横、杜龛屯守杜姥宅,杜攻⼊并占据台城。王僧辩对士兵不加约束,放任他们抢劫掠夺建康居民。全城男女,⾐服被剥光,裸露着被赶出家门,从石头城一直到东城,哭爹喊娘,一路上全是难民。当天晚上,士兵失火,烧毁了太极殿和东西堂,宮殿中的珍宝神器、仪仗羽饰、车辆等,全被烧得⼲⼲净净。 戊子,僧辩命侯等帅精甲五千追景。王克、元罗等帅台內旧臣 ![]() ![]() 戊子(二十⽇),王僧辩命令侯等率领精锐甲兵五千人追赶侯景。王克、元罗等率领朝中旧臣在道路两旁 ![]() ![]() 己丑,僧辩等上表劝进,且 ![]() ![]() 己丑(二十一⽇),王僧辩等人上表劝萧绎即皇帝位,并建议 ![]() ![]() 庚寅,南兖州刺史郭元建,秦郡戍主郭正买, ![]() 庚寅(二十二⽇),南兖州刺史郭元建,秦郡戍主郭正买, ![]() 僧辩之发江陵也,启湘东王曰:“平贼之后,嗣君万福,未审何以为礼?”王曰:“六门之內,自极兵威。”僧辩曰:“讨贼之谋,臣为己任,成济之崐事,请别举人。”王乃密谕宣猛将军朱买臣,使为之所。及景败,太宗已殂,豫章王栋及二弟桥、相扶出于密室,逢杜于道,为去其锁。二弟曰:“今⽇始免横死矣!”栋曰:“倚伏难知,吾犹有惧!”辛卯,遇朱买臣,呼之就船共饮,未竟,并沉于⽔。 当初,王僧辩出发到江陵去的时候,对湘东王萧绎说:“平定侯景 ![]() ![]() 僧辩遣陈霸先将兵向广陵受郭元建等降,又遣使者往安慰之。诸将多私使别索马仗,会侯子鉴渡江至广陵,谓元建等曰:“我曹,梁之深雠,何颜复见其主!不若投北,可得还乡。”遂皆降齐。霸先至欧 ![]() 王僧辩派陈霸先带兵去广陵接受郭元建等人的投降,又派使者去安慰他们。将领们都向使者私通关节想另外多勒索一些战马武器。这时正好是侯子鉴渡江逃到广陵,他对郭元建说:“我们这些人,是梁朝的宿敌深仇,有什么面目再见到梁朝的主子!不如投奔北方,还可以得到还乡的机会。”于是全都投降了北齐。当陈霸先行军抵达欧 ![]() 王伟与侯子鉴相失,直渎戍主⻩公喜获之,送建康。王僧辩问曰:“卿为贼相,不能死节,而求活草间琊?”伟曰:“废兴,命也。使汉帝早从伟言,明公岂有今⽇!”尚书左丞虞骘尝为伟所辱,乃唾其面。伟曰:“君不读书,不⾜与语。”骘惭而退。僧辩命罗州刺史徐嗣徽镇朱方。 王伟在逃跑路上和侯子鉴跑散了,直渎戍所的守将⻩公喜抓住了他,把他押到建康。王僧辩审问他时问:“你⾝为贼 ![]() ![]() 壬辰,侯景至晋陵,得田迁余兵,因驱掠居民,东趋吴郡。 壬辰(二十四⽇),侯景逃到晋陵,收集了田迁剩下的士兵,对居民大肆驱掠一番之后,就往东去了吴郡。 [11]夏,四月,齐主使大都督潘乐与郭元建将兵五万攻 ![]() [11]夏季,四月,北齐国主⾼洋派大都督潘乐与郭元建带兵五万人攻打 ![]() [12]王僧辩启陈霸先镇京口。 [12]王僧辩经请示让陈霸先镇守京口。 [13]益州刺史、太尉武陵王纪,颇有韬略,在蜀十七年,南开宁州、越,西通资陵、吐⾕浑,內修耕桑盐铁之政,外通商贾远方之利,故能殖其财用,器甲殷积,有马八千匹。闻侯景陷台城,湘东王将讨之,谓僚佐曰:“七官文士,岂能匡济!”內寝柏殿柱绕节生花,纪以为己瑞。乙巳,即皇帝位,改元天正,立子圆照为皇太子,圆正为西 ![]() [13]益州刺史、太尉武陵王萧纪,很有武艺韬略。他治理蜀地十七年,向南开发了宁州、越,向西打通了资陵、吐⾕浑。对內努力兴办农业、纺织、食盐、冶铁等经济事业,对外发展与远方的通商贸易。所以蜀地财富增殖很快,兵器⾐甲积累了很多,共拥有八千匹战马。萧纪听到侯景攻陷台城,湘东王萧绎将要出兵讨伐他的消息,就对⾝边官吏说:“七官(萧绎)是个文人,那能匡扶社稷,救济黎民!”萧纪住的宮殿里柏木做的殿柱环绕树节的地方开了崐花,他以为是应在自己⾝上的祥瑞。乙巳(初八),萧纪登基即皇位,改年号为天正,把大儿子萧圆照立为皇太子,并封儿子萧元正为西 ![]() 初,台城之围,怦劝纪速⼊援,纪意不 ![]() 当初,台城被侯景包围时,徐怦劝萧纪赶快去援救。萧纪的意思是不想去,心里不免怪徐怦多事,因此对徐怦暗暗怀恨。正好蜀人费合告发徐怦造反,证据是徐怦有一封写给将帅的信,其中有一句说:“一件件事情都由来人当面陈说!”萧纪就用这句话作为他想造反的证明。萧纪把徐怦抓起来,对他说:“因为和你有些旧 ![]() 纪征宜丰侯谘议参军刘为中书侍郞,使者八反,乃至。纪令刘孝胜深布腹心,苦求还。中记室韦登私谓曰:“殿下忍而蓄憾,⾜下不留,将致大祸,孰若共构大夏,使⾝名俱美哉!”正⾊曰:“卿 ![]() 萧纪征召宜丰侯萧循手下的谘议参军萧为中书侍郞,使者去了八趟,才把他请来。萧纪派刘孝胜去和他谈,把心里最机密的话全都对他说了,但刘苦苦要求放他回去。中记室韦登私下对刘说:“殿下这个人忍残而且记仇,你这次不留下为他效劳,必将会惹来杀⾝大祸,何必不和他一起成就帝业,使自己⾝贵名美,这多好呀!”萧严肃地说:“你想到我这儿当说客吗?我和宜丰侯之间的名分已定,难道能因为险易祸福而改变初心吗?殿下正要播扬大义于天下,我想不至于在我这一介武夫⾝上发怈自己骄纵之志吧!”萧纪知道他肯定不能为自己所用了,就赠以厚礼,放他回去。同时任命宜丰侯萧循为益州刺史,封为随郡王,任命萧为萧循王府里的长史、蜀郡太守。 [14]谢答仁讨刘神茂还,至富 ![]() ![]() [14]谢答仁讨伐刘神茂后回来,军队行至富 ![]() 景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推堕二子于⽔,将⼊海,遣副将焦僧度追之。景纳羊侃之女为小 ![]() ![]() ![]() ![]() ![]() ![]() ![]() ![]() 丁巳,湘东王下令解严。 侯景与⾝边的亲信几十人乘一只小船逃跑,人多船小,他把两个儿子推到⽔中淹死了。小船将要⼊海时,侯派副将焦僧度去追击。当初,侯景娶羊侃的女儿为妾,任命她哥哥羊为库直都督,对待他很优厚。羊跟着侯景往东跑,和侯景所信任的王元礼、谢葳蕤秘密商议反叛侯景。谢葳蕤是谢答仁的弟弟。侯景下海后,想逃回蒙山,己卯(十八⽇),侯景⽩天正觉睡,羊对海上的向导说:“这海中哪里有蒙山,你别管,只听我调度指挥。”于是就让船直接驶向京口。船行进到胡⾖洲时,侯景发现方向不对,大吃一惊。向岸上的人打听情况,他们说:“郭元建还在广陵呢!”侯景听了心中大喜,就准备去投奔郭元建。羊拔刀威胁海上向导,喝斥他,让他把船开往京口。并对侯景说:“我们为大王出过不少力,现在到了这个地步,终于一事无成,想借借你的头来换点富贵享用。”侯景还没有回答,好几把⽩晃晃的刀争着砍下来。侯景想跳海,羊用刀砍他。侯景窜⼊船里,用自己佩的刀去撬船的底板,羊用长矛把他刺死了。尚书右仆 ![]() ![]() ![]() 丁巳(二十⽇),湘东王萧绎下令解除戒严。 [15]乙丑,葬简文帝于庄陵,庙号太宗。 [15]乙丑(二十八⽇),梁朝把简文帝埋葬在庄陵,定庙号为太宗。 [16]侯景之败也,以传国玺自随,使其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之,曰:“若我死,宜沈于江,勿令吴儿复得之。”思贤自京口济江,遇盗,从者弃之草间,至广陵,以告郭元建。元建取之,以与辛术,壬申,术送之至邺。 [16]侯景兵败时,自己携带着传国⽟玺,让他的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管, ![]() ![]() ![]() [17]甲申,齐以吏部尚书杨为右仆 ![]() ![]() [17]甲申(疑误),北齐任命吏部尚书杨为右仆 ![]() [18]杨乾运至剑北,魏达奚武逆击之,大破乾运于⽩马,陈其俘馘于南郑城下,且遣人辱宜丰侯循。循怒,出兵与战,都督杨绍伏兵击之,杀伤殆尽。刘还至⽩马西,为武所获,送长安。太师泰素闻其名,待之如旧 ![]() [18]杨乾运率军队抵达剑北,西魏达奚武 ![]() ![]() [19]五月,庚午,司空南平王恪等复劝进,湘东王犹不受,遣侍中丰城侯泰谒山陵,修复庙社。 [19]五月庚午(初三),司空南平王萧恪等人又劝萧绎即帝位,湘东王萧绎还是不接受,派侍中丰城侯萧泰去拜谒祖先陵墓,重新修复宗庙神社。 戊寅,侯景首至江陵,枭之于市三⽇,煮而漆之,以付武库。庚辰,以南平王恪为扬州刺史。甲申,以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封长宁公。陈霸先为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长城县侯。 戊寅(十一⽇),侯景的首级被送到江陵,被挂在市上示众三天之后,又用火烤⼲,并油漆了后 ![]() 乙酉,诛侯景所署尚书仆 ![]() ![]() 乙酉(十八⽇),侯景所任命的尚书仆 ![]() [20]丙戌,齐合州刺史斛斯昭攻历 ![]() [20]丙戌(十九⽇),北齐的合州刺吏斛斯昭攻打历 ![]() [21]丁亥,下令,以“王伟等既死,自馀⾐冠旧贵,被 ![]() [21]丁亥(二十⽇),萧绎下令说:“王伟等人既然已经死了,其他的士大夫旧贵族中被 ![]() [22]扶风民鲁悉达,纠合乡人以保新蔡,力田蓄⾕。时江东饥 ![]() [22]扶风有一个平民叫鲁悉达,他把乡人纠合起来保卫新蔡,又组织农民努力种田,积蓄粮食。当时江东一带闹饥荒,社会动 ![]() ![]() [23]齐主使其散骑常侍曹文皎等来聘,湘东王使散骑常侍柳晖等报之,且告平侯景;亦遣舍人魏彦告于魏。 [23]北齐国主⾼洋派他的散骑常侍曹文皎等人出使梁朝聘问,湘东王萧绎派散骑常侍柳晖等为使节回访,而且把平定侯景之 ![]() [24]齐主使潘乐、郭元建将兵围秦郡,行台尚书辛术谏曰:“朝廷与湘东王信使不绝。 ![]() ![]() 辛术迁吏部尚书。自魏迁邺以后,大选之职,知名者数人,互有得失:齐世宗少年⾼朗,所弊者疏;袁叔德沈密谨厚,所伤者细;杨风流辩给,取士失于浮华。唯术 ![]() [24]北齐国主⾼洋派潘乐、郭元建率兵去包围秦郡,行台尚书辛术进谏说:“我朝现在和湘东王之间和睦友好,信使往来不绝。 ![]() ![]() 辛术升任吏部尚书。自东魏迁都到邺城以后,吏部负责选官的人,知名于时的有几个人,他们各有长短优劣:齐世宗年少有为,志⾼气扬,但他的缺点是有些草率疏忽;袁叔德作风沉着细致,谨慎忠厚,他的缺点是有点琐细;杨文采风流,口齿伶俐,但他在录用人才时偏好浮华。只有辛术生 ![]() ![]() [25]魏达奚武遣尚书左丞柳带韦⼊南郑,说宜丰侯循曰:“⾜下所固者险,所恃者援,所保者民。今王旅深⼊,所凭之险不⾜固也;⽩马破走,酋豪不进,所望之援不可恃也;长围四合,所部之民不可保也。且⾜下本朝丧 ![]() ![]() [25]西魏达奚武派尚书左丞柳带韦到南郑去游说,对宜丰侯萧循说:“您所固守的是险要之地,所依恃的是外援,所要保护的是老百姓。现在我们朝廷的军队已深⼊腹地,你所凭借的险要地势就不那么有用了;杨乾运在⽩马被打败逃跑了,酋长強豪们畏葸不前,你所盼望的外援也靠不住了;我军将南郑城四面包围,密不透风,您所管辖的百姓也就保不住了。而且,您的朝廷动 ![]() [26]六月,丁未,齐主还邺;乙卯,复如晋 ![]() [26]六月,丁未(十一⽇),北齐国主⾼洋回到邺城。乙卯(十九⽇),又去到晋 ![]() [27]庚寅,立安南侯方矩为王太子。 [27]庚寅(疑误),萧绎立安南侯萧方矩为王太子。 [28]齐遣散骑常侍谢季卿来贺平侯景。 [28]北齐派散骑常侍谢季卿来祝贺平定侯景之 ![]() [29]衡州刺史王怀明作 ![]() ![]() [29]衡州刺史王怀明犯上作 ![]() ![]() ![]() [30]齐政烦赋重,江北之民不乐属齐,其豪杰数请兵于王僧辩,僧辩以与齐通好,皆不许。秋,七月,广陵侨人朱盛等潜聚 ![]() [30]北齐政令繁多,赋税很重,长江以北的民人不愿意归属于北齐,其中崐的豪杰之士多次请求王僧辩出兵,王僧辩因为家国正和北齐发展友好关系,每次都没有允许。秋季,七月,侨居广陵的朱盛等人,暗中纠集 ![]() ![]() [31]八月,魏安康人⻩众宝反,攻魏兴,执太守柳桧,进围东梁州。令桧 ![]() [31]八月,西魏安康人⻩众宝反叛,攻打魏兴,抓住了太守柳桧,又进而围困东梁州。⻩众宝让柳桧向城里守将 ![]() [32]武陵王纪举兵由外⽔东下,以永丰侯为益州刺史,守成都,使其子宜都王圆肃副之。 [32]武陵王萧纪发兵从外⽔向东进发,他任命永丰侯萧为益州刺史,留守成都,让自己的儿子宜都王萧圆肃做萧的副职。 [33]九月,甲戌,司空南平王恪卒。甲申,以王僧辩为扬州刺史。 [33]九月,甲戌(初九),司空南平王萧恪去世。甲申(十九⽇),萧绎任命王僧辩为扬州刺史。 [34]齐主使告王僧辩、陈霸先曰:“请释广陵之围,必归广陵、历 ![]() [34]北齐国主⾼洋派使者去向王僧辩、陈霸先讲和,说:“请贵军撤了包围广陵的人马,我方一定把广陵、历 ![]() [35]宜丰侯循之降魏也,丞相泰许其南还,久而未遣,从容问刘曰:“我于古谁比?”对曰:“常以公为汤、武,今⽇所见,曾桓、文之不如!”泰曰:“我安敢比汤、武,庶几望伊、周,何至不如恒、文!”对曰:“齐桓存三亡国,晋文公不失信于伐原。”语未竟,泰抚掌曰:“我解尔意, ![]() ![]() ![]() [35]宜丰侯萧循投降西魏时,丞相宇文泰曾答应放他回南方,过了很久也没有放。一次,宇文泰从容地问刘说:“我能和古人中的什么人相比?”刘很不客气地说:“过去我常常拿您和商汤、周武王相比,现在看来,您连齐桓公、晋文公也够不上!”宇文泰听了一楞,忙说:“我怎么敢和商汤、周武相比!我自己觉得自己大概可以与伊尹、周公相比,怎么连齐桓公、晋文公也比不上呢?”刘回答说:“齐桓公使三个灭亡的小国重新存在下去,晋文公对讨伐原国的事没有失信。”刘话还没说完,宇文泰就双手一拍说:“我知道你话里的意思了。这是想 ![]() [36]冬,十月,齐主自晋 ![]() [36]冬季,十月,北齐国主⾼洋从晋 ![]() 琳本会稽兵家,其姊妹皆⼊王宮,故琳少在王左右。琳好勇,王以为将帅。琳倾⾝下士,所得赏赐,不以⼊家。麾下万人,多江、淮群盗,从王僧辩平侯景,与杜龛功居第一。在建康,恃宠纵暴,僧辩不能噤。僧辩以宮殿之烧,恐得罪, ![]() 辛酉,以王子方略为湘州刺史,又以廷尉⻩罗汉为长史,使与太舟卿张载至巴陵,先据琳军。载有宠于王,而御下峻刻,荆州人疾之如雠。罗汉等至琳军,陆纳及士卒并哭,不肯受命,执罗汉及载。王遣宦者陈往谕之,纳对刳载腹,菗肠以系马⾜,使绕而走,肠尽气绝。又脔割,出其心,向之舞,焚其馀骨。以⻩罗汉清谨而免之。纳与诸将引兵袭湘州,时州中无主,纳遂据之。 [37]戊申(十四⽇),湘东王萧绎在宮殿上把湘州刺史王琳抓起来,杀了他的副将殷晏。 王琳本来是会稽的兵家弟子,他的姐妹都被送⼊宮中,所以王琳自小在湘东王⾝边长大。王琳喜 ![]() ![]() 辛酉(二十七⽇),萧绎任命王子萧方略为湘州刺史,又任命廷尉⻩罗汉为长史,派他和太舟卿张载到巴陵去,先把王琳的军队接管过来。张载很得湘东王宠爱,但他管理手下部属很严厉苛刻,荆州人恨他象恨仇人一样。⻩罗汉等人到了王琳的军队中,陆纳和士兵都痛哭流涕,不肯被收编,把⻩罗汉、张载抓了起来。湘东王派宮中宦官陈去做说服工作,陆纳当着陈的面把张载的肚子剖开,菗出他的肠子系在马的脚上,让马绕来绕去走,直到肠子拽完气绝而死。又一片片割张载的⾁,挖出他的心肝,向着尸体拍手跳舞,再把剩下的骨头全烧了。⻩罗汉由于清廉谨严而免予加害。陆纳和将领们带兵袭击湘州,当时州里没有主事人,陆纳就占据了湘州。 [38]公卿藩镇数劝进于湘东王,十一月,丙子,世祖即皇帝位于江陵,改元,大赦。是⽇,帝不升正殿,公卿陪列而已。 [38]公卿大臣,各路军事头领多次劝湘东王登帝位。十一月,丙子(十二⽇),元帝萧绎在江陵登上皇帝位,改换年号,大赦天下。这一天,皇帝没有升坐正殿,只是让公卿大臣左右排列一下而已。 [39]丁丑,以宜丰侯循为湘州刺史。 [39]丁丑(十三⽇),梁元帝萧绎任命宜丰侯萧循为湘州刺史。 [40]己卯,立王太子方矩为皇太子,更名元良。皇子方智为晋安王,方略为始安王,方等之子庄为永嘉王。追尊⺟阮容为文宣皇后。 侯景之 ![]() ![]() [40]己卯(十五⽇),萧绎立王太子萧方矩为皇太子,把他的名字改叫萧元良。皇子萧方智封为晋安王,萧方略封为始安王,已战死的萧方等的儿子萧庄封为永嘉王。追尊⺟亲阮容为文宣皇后。 侯景之 ![]() ![]() [41]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破之。道贵奔零陵,其众悉降于纳崐。上闻之,遣使征司徒王僧辩、右卫将军杜、平北将军裴之横与宜丰侯循共讨纳,循军巴陵以待之。侯景之 ![]() ![]() ![]() ![]() [41]陆纳在渌口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击败了他。丁道贵逃奔到零陵,他的部众全部投降了陆纳。元帝听到消息之后,派使者征召司徒王僧辩、右卫将军杜、平北将军裴之横和宜丰侯萧循,命令他们一起讨伐陆纳。萧循的队部驻扎在巴陵等待截击敌军。侯景之 ![]() ![]() ![]() ![]() ![]() [42]壬午,齐主还邺;戊午,复如晋 ![]() [42]壬午(疑误),北齐国主⾼洋回到邺城。戊午(疑误),又去到晋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