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29616 |
上一章 六十纪梁 下一章 ( → ) | |
強圉单阏,一年。 ⾼祖武皇帝十六 ◎ 太清元年丁卯,公元五四七年 舂,正月朔,⽇有食之,不尽如钩。 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续卒。以湘东王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续素贪婪,临终,有启遣中录事参军谢宣融献金银器千馀件,上方知其富,因问宣融曰:“王之金尽此乎?”宣融曰:“此之谓多,安可加也!大王之过如⽇月之食, ![]() 初,湘东王绎为荆州刺史,有微过,续代之,以状闻,自此二王不通书问。绎闻其死,⼊阁而跃,屟为之破。 丙午,东魏 ![]() ![]() ![]() ![]() 侯景自念已与⾼氏有隙,內不自安。辛亥,据河南叛,归于魏,颍州刺史司马世云以城应之。景 ![]() ![]() 诸将皆以为景之叛由崔暹,澄不得已, ![]() 辛酉,上祀南郊,大赦;甲子,祀明堂。 二月,魏诏:“自今应宮刑者,直没官,勿刑。” 魏以开府仪同三司若于惠为司空,侯景为太傅、河南大行台、上⾕公。 庚辰,景又遣其行台郞中丁和来,上表言:“臣与⾼澄有隙,请举函⾕以东,瑕丘以西,豫、广、颍、荆、襄、兗、南兗、济、东豫、洛、 ![]() ![]() 是岁,正月,乙卯,上梦中原牧守皆以地来降,举朝称庆。旦,见中书舍人硃异,告之,旦曰:“吾为人少梦,若有梦,必实。”异曰:“此乃宇內混壹之兆也。”及丁和至,称景定计以正月乙卯,上愈神之。然意犹未决,尝独言:“我家国如金瓯,无一伤缺,今忽受景地,讵是事宜?脫致纷纭,悔之何及?”硃异揣知上意,对曰:“圣明御宇,南北归仰,正以事无机会,未达其心。今侯景分魏土之半以来,自非天 ![]() ![]() 丁亥,上耕藉田。 三月,庚子,上幸同泰寺,舍⾝如大通故事。 甲辰,遣司州刺史羊鸦仁督兗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将兵三万趣悬瓠,运粮食应接侯景。 魏大赦。东魏⾼澄虑诸州有变,乃自出巡抚。留段韶守晋 ![]() ![]() 丙子,群臣奉赎。丁亥,上还宮,大赦,改元,如大通故事。 甲午,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系来聘。系,绘之弟也。 五月,丁酉朔,东魏大赦。 戊戌,东魏以襄城王旭为太尉。⾼澄遣武卫将军元柱等将数万众昼夜兼行以袭侯景,遇景于颍川北,柱等大败。景以羊鸦仁等军犹未至,乃退保颍川。 甲辰,东魏以开府仪同三司库狄⼲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徒⾼隆之录尚书事,司空韩轨为司徒,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领军将军可硃浑道元为司空,仆 ![]() ![]() ![]() ![]() 韩轨等围侯景于颍川。景惧,割东荆、北兗州、鲁 ![]() ![]() ![]() ![]() 景恐上责之,遣中兵参军柳开奉启于上,以为:“王旅未接,死亡 ![]() ![]() 魏以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 六月,戊辰,以鄱 ![]() 东魏韩轨等围颍川,闻魏李弼、赵贵等将至,己巳,引兵还鄴。侯景 ![]() ![]() ![]() ![]() 景复乞兵于魏,丞相泰使同轨防主韦法保及都督贺兰愿德等将兵助之。大行台左丞蓝田王悦言于泰曰:“侯景之于⾼ ![]() ![]() ![]() 景 ![]() ![]() ![]() 泰以所授景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诸军事回授王思政,思政并让不受;频使敦谕,唯受都督河南诸军事。 ⾼澄将如晋 ![]() ![]() 秋,七月,魏长乐武烈公若于惠卒。 丁酉,东魏主为丞相 ![]() ![]() 庚申,羊鸦仁⼊悬瓠城。甲子,诏更以悬瓠为豫州,寿舂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以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县瓠;西 ![]() 八月,乙丑,下诏大举伐东魏。遣南豫州刺史贞 ![]() ![]() ![]() ![]() ![]() ![]() 辛未,⾼澄⼊朝于鄴,固辞大丞相;诏为大将军如故,馀如前命。 甲申,虚葬齐献武王于漳⽔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戊子,武州刺史萧弄璋攻东魏碛泉、吕梁二戍,拔之。 或告东魏大将军澄云:“侯景有北归之志。”会景将蔡道遵北归,言“景颇知悔过”景⺟及 ![]() ![]() ![]() ![]() 戊子,诏以景录行台尚书事。 东魏静帝,美容仪,旅力过人,能挟石师子逾宮墙, ![]() 始,献武王自病逐君之丑,事静帝礼甚恭,事无大小必以闻,可否听旨。每侍宴,俯伏上寿;帝设法会,乘辇行香, ![]() 及澄当国,倨慢顿甚,使中书⻩门郞崔季舒察帝动静,小大皆令季舒知之。澄与季舒书曰:“痴人比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宜用心检校。”帝尝猎于鄴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天子勿走马,大将军嗔!”澄尝侍饮酒,举大觞属帝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胜忿,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澄怒曰:“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帝三拳,奋⾐而出。明⽇,澄使季舒⼊劳帝。帝亦谢焉,赐季舒绢百匹。 帝不堪忧辱,咏谢灵运诗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聇。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侍讲颍川荀济知帝意,乃与祠部郞中元瑾、长秋卿刘思逸、华山王大器、淮南王宣洪、济北王徽等谋诛澄。大器,鸷之子也。帝谬为敕问济曰:“ ![]() ![]() ![]() ![]() ![]() 初,济少居江东,博学能文。与上有布⾐之旧,知上有大志,然负气不服,常谓人曰:“会于盾鼻上磨墨檄之。”上甚不平。及即位,或荐之于上,上曰:“人虽有才, ![]() ![]() ![]() ![]() ![]() ![]() 澄疑咨议温子升知瑾等谋,方使之作献武王碑,既成,饿于晋 ![]() ![]() ![]() 上命萧渊明堰泗⽔于寒山以灌彭城,俟得彭城,乃进军与侯景掎角。癸卯,渊明军于寒山,去彭城十八里,断流立堰。侍中羊侃监作堰,再旬而成。东魏徐州刺史太原王则婴城固守,侃劝渊明乘⽔攻彭城,不从。诸将与渊明议军事,渊明不能对,但云“临时制宜” 冬,十一月,魏丞相泰从魏主狩于歧 ![]() 东魏大将军澄使大都督⾼岳救彭城, ![]() ![]() ![]() 澄以廷尉卿杜弼为军司,摄行台左丞,临发,问以政事之要、可为戒者,使录一二条。弼请口陈之,曰:“天下大务,莫过赏罚。赏一人使天下之人喜,罚一人使天下之人惧,苟二事不失,自然尽美。”澄大悦,曰:“言虽不多,于理甚要。” 绍宗帅众十万据橐驼岘。羊侃劝贞 ![]() 丙午,绍宗至城下,引步骑万人攻潼州刺史郭凤营,矢下如雨。渊明醉,不能起,命诸将救之,皆不敢出。北兗州刺史胡贵孙谓谯州刺史赵伯超曰:“吾属将兵而来,本 ![]() 初,侯景常戒梁人曰:“逐北勿过二里。”绍宗将战,以梁人轻悍,恐其众不能支,一一引将卒谓之曰:“我当 ![]() ![]() 上方昼寝,宦者张僧胤⽩硃异启事,上骇之,遽起升舆,至文德殿阁。异曰:“寒山失律。”上闻之,恍然将坠 ![]() 郭凤退保潼州,慕容绍宗进围之。十二月,甲子朔,凤弃城走。 东魏使军司杜弼作檄移梁朝曰:“皇家垂统,光配彼天,唯彼吴、越,独阻声教。元首怀止戈之心,上宰薄兵车之命,遂解絷南冠,喻以好睦。虽嘉谋长算,爰自我始,罢战息民,彼获其利。侯景竖子,自生猜贰,远托关、陇,依凭奷伪,逆主定君臣之分,伪相结兄弟之亲,岂曰无恩,终成难养,俄而易虑,亲寻⼲戈。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诡言浮说,抑可知矣。而伪朝大小,幸灾忘义,主荒于上,臣蔽于下,连结奷恶,断绝邻好,征兵保境,纵盗侵国。盖物无定方,事无定势,或乘利而受害,或因得而更失。是以吴侵齐境,遂得句践之师,赵纳韩地,终有长平之役。矧乃鞭挞疲民,侵轶徐部,筑垒拥川,舍舟徼利。是以援枹秉麾之将,拔距投石之士,含怒作⾊,如赴私仇。彼连营拥众,依山傍⽔,举螳良之斧,被蛣蜣之甲,当穷辙以待轮,坐积薪而候燎。及锋刃暂 ![]() ![]() ![]() ![]() ![]() ![]() ![]() ![]() 侯景围谯城,不下。退攻城⽗,拔之。壬申,遣其行台左丞王伟等诣建康说上曰:“鄴中文武合谋,召臣共讨⾼澄。事怈,澄幽元善见于金墉,杀诸元六十馀人。河北物情,俱念其主,请立元氏一人以从人望,如此,则陛下有继绝之名,臣景有立功之效。河之南北,为圣朝之邾、莒;国之男女,为大梁之臣妾。”上以为然,乙亥,下诏以太子舍人元贞为咸 ![]() 萧渊明至鄴,东魏主升阊阖门受俘,让而释之,送于晋 ![]() 慕容绍宗引军击侯景,景辎重数千两,马数千匹,士卒四万人,退保涡 ![]() ![]() ![]() ![]() 绍宗、丰生俱奔谯城,裨将斛律光、张恃显尤之,绍宗曰:“吾战多矣,未见如景之难克者也。君辈试犯之!”光等被甲将出,绍宗戒之曰:“勿渡涡⽔。”二人军于⽔北,光轻骑 ![]() ![]() ![]() ![]() 开府仪同三司段韶夹涡而军,潜于上风纵火,景帅骑⼊⽔,出而却走,草 ![]() ![]() 侯景与东魏慕容绍宗相持数月,景食尽,司马世云降于绍宗。 段译 ⾼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丁卯、547) 梁纪十六 梁武帝太清元年(丁卯,公元547年) [1]舂,正月朔,⽇有食之,不尽如钩。 [1]舂季,正月朔(初一),发生⽇偏食,未被遮尽的太 ![]() [2]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续卒。以湘东王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续素贪婪,临终,有启遣中录事参军谢宣融献金银器千余件,上方知其富,因问宣融曰:“王之金尽此乎?”宣融曰:“此之谓多,安可加也!大王之过如⽇月之食, ![]() [2]壬寅(初四),荆州刺史庐陵威王萧续去世。梁武帝任命湘东王萧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以及荆州刺史。萧续平素很贪婪,临终之时,他给中录事参军萧宣融留下了一封信,献出一千多件金银器皿。梁武帝这才知道萧续如此富有,便问谢宣融:“庐陵威王萧续的金银财宝只有这些吗?”谢宣融回答说:“这些已可以说是非常多了,怎么可以更多呢!大王的过失就象⽇食月食一样,是有目共睹的,他想让陛下您了解这一切,所以最终没有对您隐瞒。”梁武帝心里的疙瘩这才开解了。 初,湘东王绎为荆州剌史,有微过,续代之,以状闻,自此二王不通书问。绎闻其死,⼊而跃,为之破。 当初,湘东王萧绎担任荆州刺史,犯下了一些小过错,萧续接替他以后,就把萧绎的过错汇报朝廷,从此以后,这两个藩王就彼此不通书信,互相不往来了。萧绎听到萧续去世的消息,进门后⾼兴得跳了起来,连鞋都撑破了。 [3]丙午,东魏 ![]() ![]() ![]() ![]() [3]丙午(初八),东魏 ![]() ![]() ![]() ![]() ![]() ![]() ![]() 侯景自念己与⾼氏有隙,內不自安。辛亥,据河南叛,归于魏,颍州刺史司马世云以城应之。景 ![]() ![]() 侯景想到自己与⾼家有隔阂,心里感到惴惴不安。辛亥(十三⽇),侯景依据河南而反叛东魏,归属了西魏,颍州刺史司马世云带领全城百姓响应他的行动。侯景引 ![]() 诸将皆以景之叛由崔暹,澄不得已, ![]() 各位将领都认为侯景之所以反叛是由崔暹引起的,⾼澄出于不得已,想要崐杀掉崔暹,以此向侯景道歉。陈元康劝谏⾼澄说:“现在虽然天下还未太平,但家国法纪已经确定。如果因为几个将领外叛,为了讨得他们的 ![]() [4]辛酉,上祀南郊,大赦;甲子,祀明堂。 [4]辛酉(二十三⽇),梁武帝在南郊祭天,大赦天下;甲子(二十六⽇),在明堂祭祀。 [5]三月,魏诏:“自今应宮刑者,直没官,勿刑。” [5]三月,西魏朝廷诏令:“从今开始,凡是应该受到宮刑处罚的人,只把犯罪者没收⼊官为奴,不再用刑。” [6]魏以开府仪同三司若⼲惠为司空,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公。 [6]西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若⼲惠为司空,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公。 庚辰,景又遣其行台郞中丁和来,上表言:“臣与⾼澄有隙,请举函⾕以来,瑕丘以西,豫、广、郢、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 ![]() ![]() 庚辰(疑误),侯景又派遣他的行台郞中丁和前来梁朝,在上表中讲道:“我与⾼澄之间有隔阂,请允许我率领函⾕关以东,瑕丘以西,豫州、广州、郢州、荆州、襄州、兖州、南兖州、济州、东豫州、洛州、 ![]() ![]() 是岁,正月,乙卯,上梦中原牧守皆以其地来降,兴朝称庆。旦,见中书舍人朱异,告之,且曰:“吾为人少梦,若有梦必实。”异曰:“此乃宇宙混壹之兆也。”乃丁和至,称景定计以正月乙卯,上愈神上。然意犹未决,尝独言:“我家国如金瓯,无一伤缺,今忽受景地,讵是事宜?脫致纷纭,悔之何及?”朱异揣知上意,对曰:“圣明御宇,南北归仰,正以事无机会,未达其心。今侯景分魏土之半以来,自非天 ![]() 这一年,正月,乙卯(十七⽇),梁武帝梦见中原地区的牧守们都献地来投降,举朝上下一片 ![]() ![]() 壬午,以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平西谘议参军周弘正,善占候,前此谓人曰:“家国数年后当有兵起。”及闻纳景,曰:“ ![]() 壬午(疑误),梁武帝任命侯景为大将军,封他为河南王,让他担任都督崐河南、北诸军事及大行台之职,并特意授权他可以如后汉的邓禹那样秉承皇帝的旨意发号施令。平西谘议参军周弘正擅长观察天象变化而预测吉凶,他在侯景投奔梁朝之前曾对人说:“几年之后国內会有兵戈之 ![]() ![]() [7]丁亥,上耕藉田。 [7]丁亥(疑误),梁武帝耕种藉田。 [8]三月,庚子,上幸同泰寺,舍⾝如大通故事。 [8]三月,庚子(初三),梁武帝临幸同泰寺,举行舍⾝仪式,和大通元年那次一样。 [9]甲辰,遣司州刺史羊鸦仁督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将兵三万趣悬瓠,运粮食应接侯景。 [9]甲辰(初九),梁武帝派司州刺史羊鸦仁督率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人,带领三万人马向悬瓠方向靠近,运送粮食以接应侯景。 [10]魏大赦。 [10]西魏大赦天下。 [11]东魏⾼澄虑诸州有变,乃自出巡抚。留段韶守晋 ![]() ![]() [11]东魏⾼澄担心各州会出现变故,便亲自外出巡视各地,安抚下属。他让段韶留下守卫晋 ![]() ![]() ![]() [12]丙子,群臣奉赎。丁亥,上还宮,大赦,改元,如大通故事。 [12]丙子(初十),梁朝文武百官给佛门捐钱为梁武帝赎⾝。丁亥(二十一⽇),梁武帝回到了皇宮,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太清”就象大通年间那次一样。 [13]甲午,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系来聘。系,绘之弟也。 [13]甲午(二十八⽇),东魏派兼散骑常侍李系来梁朝聘问。李系是李绘 的弟弟。 [14]五月,丁酉朔,东魏大赦。 [14]五月,丁酉朔(初一),东魏大赦天下。 [15]戊戌,东魏以襄城王旭为太尉。 [15]戊戌(初二),东魏任命襄城王元旭为太尉。 ⾼澄遣武卫将军元柱等将数万众昼夜兼行以袭侯景,遇景于颍川北,柱等大败。景以羊鸦仁等军犹未至,乃退保颍川。 东魏⾼澄派遣武卫将军元柱等人率领几万大军⽇夜兼程去袭击侯景,在颍川北面与侯景相遇,结果元柱等人遭到惨败。侯景因为羊鸦仁等人的军队还没有赶到,于是,便退守颍川。 [16]甲辰,东魏以开府仪同三司库狄⼲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徒⾼隆之录尚书事,司空韩轨为司徒,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仆 ![]() ![]() ![]() ![]() [16]甲辰(十八⽇),东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库狄⼲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徒⾼隆之为录尚书事,司空韩轨为司徒,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仆 ![]() ![]() ![]() ![]() [17]韩轨等围侯景于颍川。景惧,割东荆、北兖州、鲁 ![]() ![]() ![]() ![]() [17]韩轨等人率军把侯景包围在颍川。侯景见这种状况,害怕了,便把东荆、北兖州、鲁 ![]() ![]() ![]() ![]() 景恐上责之,遣中兵参军柳昕奉启于上,以为:“王旅未接,死亡 ![]() ![]() 侯景怕梁武帝责怪他向西魏求援一事,便派中兵参军柳昕向梁武帝送去一封信,上面说道:“陛下您出派的军队还没有来到,而我这里生死攸关,情况十分危急,便向关中求援,以便挽救自己所面临的危机。我既不能安处于⾼澄手下,又怎么会被宇文泰所容纳?但是手遭毒蛇螫咬而连手腕去掉,这是万不得已之事,本来想着为国,希望您不要怪罪我!我得到了关中的帮助,所以不能马上就背弃他们,现在我把四个州的地方当做引敌人上钩的 ![]() ![]() [18]魏以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 [18]西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 [19]六月,戊辰,以鄱 ![]() [19]六月,戊辰(初三),西魏委任鄱 ![]() [20]东魏韩轨等围颍川,闻魏李弼、赵贵等将至,乙巳,引兵还邺。侯景 ![]() ![]() ![]() ![]() [20]东魏的韩轨等人包围了颍川,得知西魏的李弼、赵贵等人将要领兵到来,乙巳(疑误),带领军队撤回了邺城。侯景想趁机抓获李弼和赵贵二人,夺取他们的军队;赵贵对侯景产生了怀疑,不去颍川与侯景相会。赵贵想把侯景 ![]() 景复乞兵于魏,丞相泰使同轨防主韦法保及都督贺兰愿德等将兵助之。大行台左丞蓝田王悦言于泰曰:“侯景之于⾼ ![]() ![]() ![]() 侯景又向西魏乞求援兵。丞相宇文泰让同轨郡的防主韦法保以及都督贺兰愿德等人率领军队前去帮助他。大行台左丞蓝田人王悦对宇文泰说:“侯景同⾼ ![]() ![]() ![]() 景 ![]() ![]() ![]() 侯景暗中打算反叛西魏,但计划没有实现,便优抚韦法保等人,希望他们能替自己效力,表面上做出亲密无间的样子。侯景每每来往于各个军队之间,带的侍从极少,对于西魏军队中的各个著名将领,他都亲自去拜访他们。同轨防长史裴宽对韦法保说:“侯景为人奷诈狡猾,一定不肯应宇文丞相之召而⼊关,他肯定要通过您向朝廷讲情,恐怕不可以相信他。如果埋伏兵士斩了他,这也是一时的功劳啊。如果你不这样,我们就应该深深地提防他,不能轻信他的欺骗和引 ![]() 泰以所授景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诸军事回授王思政,思政并让不受;频使敦谕,唯受都督河南诸军事。 西魏丞相宇文泰把以前授给侯景的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诸军事等官职收回并转授给了王思政,王思政一并推辞不受;宇文泰频繁地派人敦促劝谕王思政走马上任,最后,王思政只接受了都督河南诸军事这一职务。 [21]⾼澄将如晋 ![]() ![]() [21]⾼澄将要去晋 ![]() ![]() ![]() [22]秋,七月,魏长乐武烈公若⼲惠卒。 [22]秋季,七月,西魏长乐武烈公若⼲惠去世。 [23]丁酉,东魏主为丞相 ![]() ![]() [23]丁酉(初二),东魏孝静帝为丞相⾼ ![]() ![]() ![]() [24]庚申,羊鸦仁⼊悬瓠城。甲子,诏更以悬瓠为豫州,寿舂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以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悬瓠;西 ![]() [24]庚申(二十五⽇),羊鸦仁进⼊了悬瓠城。甲子(二十九⽇),梁武帝诏令改悬瓠为豫州,改寿舂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任命羊鸦仁为司、豫两州刺史,镇守悬瓠;任命西 ![]() [25]八月,乙丑,下诏大举伐东魏。遣南豫州刺史贞 ![]() ![]() ![]() ![]() ![]() ![]() [25]八月,乙丑(初一),梁武帝诏令派大量军队去讨伐东魏。他派遣南豫州刺史贞 ![]() ![]() ![]() ![]() ![]() [26]辛未,⾼澄⼊朝于邺,固辞大丞相,诏为大将军如故,馀如前命。 [26]辛未(初七),东魏⾼澄来到邺城朝拜孝静帝,坚决辞去大丞相的职务;东魏孝静帝诏令他仍然担任大将军,其它职务还同以前任命的那样。 甲申,虚葬齐献武王于漳⽔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寺之旁为⽳,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巨。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 甲申(二十⽇),东魏把齐献武王⾼ ![]() [27]戊子,武州刺史萧弄璋攻东魏碛泉、吕梁二戍,拔之。 [27]戊子(二十四⽇),梁朝武州刺史萧弄璋带兵去攻打东魏的碛泉、吕梁二座城堡,并占领了它们。 [28]或告东魏大将军澄云:“侯景有北归之志。”会景将蔡道遵北归,言“景颇知悔过”景⺟及 ![]() ![]() ![]() ![]() [28]有人告诉东魏大将军⾼澄:“侯景有北归之意。”这时正好侯景的将领蔡道遵回到了东魏,讲道:“侯景有所悔过。”侯景的⺟亲和 ![]() ![]() ![]() ![]() 戊子,诏以景录行台尚书事。 戊子(二十四⽇),梁武帝诏令委任侯景为录行台尚书事。 [29]东魏静帝,美容仪,旅力过人,能挟石师子逾宮墙, ![]() [29]东魏孝静帝容貌、仪表俊美,臂力过人,能把石狮子夹在胳膊下面飞崐⾝跳过宮墙, ![]() ![]() 始,献武王自病逐君之丑,事静帝礼甚恭,事无大小必以闻,可否听旨。每侍宴,俯伏上寿;帝设法会,乘辇行香, ![]() 以前,献武王⾼ ![]() ![]() 及澄当国,倨慢顿甚,使中书⻩门郞崔季舒察帝动静,大小皆令季舒知之。澄与季舒书曰:“痴人比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宜用心检校。”帝尝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天子勿走马,大将军嗔!”澄尝侍饮酒,举大觞属帝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胜忿,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澄怒曰:“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帝三拳,奋⾐而出。明⽇,澄使季舒⼊劳帝,帝亦谢焉,赐季舒绢百匹。 ⾼澄执掌家国大权后,很快就骄傲自大起来,他让中书⻩门郞崔季舒暗中窥探皇帝的举动,孝静帝所做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让崔季舒知道了。⾼澄写给崔季舒的信中说:“那傻子比以前怎么样了,他呆傻的程度比以前稍好一点了没有?你应该用心去检查、核对一下。”孝静帝曾在邺城的东边打猎,骑马逐兽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跟在孝静帝的马后⾼声呼喊道:“皇上不要让马跑起来,大将军要怪罪的!”⾼澄曾经陪着孝静帝饮酒,他举起手中大酒杯向孝静帝劝酒说:“臣⾼澄劝陛下喝一杯。”那样子好象他们是平起平坐一样,孝静帝不胜愤怒,对⾼澄说:“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家国,朕还要这一生⼲什么?”⾼澄恼羞成怒地说:“什么朕、朕的,是长着狗脚的朕!”又让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然后奋⾐而出。第二天,⾼澄让崔季舒进宮去慰问孝静帝,孝静帝也表示歉意,并且赏赐给他一百匹绢。 帝不堪忧辱,咏谢灵运曰:“韩亡子房奋,秦帝仲连聇。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侍讲颍川荀济知帝意,乃与祠部郞中元瑾、长秋卿刘思逸、华山王大器、淮南王宣洪、济北王徽等谋诛澄。大器,鸷之子也。帝谬为敕问济曰:“ ![]() ![]() ![]() ![]() ![]() 孝静帝忍受不了这种侮辱,便借昑咏谢灵运的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韩亡子房奋,秦帝仲连聇,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侍讲颍川人荀济了解孝静帝的心思,便和祠部郞中元瑾、长秋卿刘思逸、华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济北王元徽等人一起密谋杀掉⾼澄。元大器是元鸷的儿子。孝静帝降旨假意问荀济:“您打算在什么时间开讲?”于是便借口要在皇宮里修一座土山,挖了一条通向城北的地道。地道挖到了千秋门时,守门的兵卒发觉地下有响动,便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澄。⾼澄带着兵士⼊宮,见到了孝静帝,没有叩拜便坐下来,问道:“陛下为什么要谋划反叛?我们⽗子有保存家国的功绩,有什么对不起陛下的地方呢?这一定是您⾝边侍卫人员和嫔妃们所搞的鬼。”说完便要杀掉胡夫人以及李嫔。孝静帝扳起面孔说道:“自古以来只听说过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过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造反,又何必还要责怪我呢!我杀掉你江山社稷就会定安,不杀则家国就会很快灭亡。我对自己都没时间去爱惜,何况对这些嫔妃呢!如果你一定要反叛弑君的话,是早动手还是晚动手就在于你自己了!”⾼澄听完这些话,便离开坐 ![]() 初,济少居江东,博学能文。与上有布⾐之旧,知上有大志,然负气不服崐,常谓人曰:“会于盾鼻上磨墨檄之。”上甚不平。及即位,或荐之于上,上曰:“人虽有才, ![]() ![]() ![]() ![]() ![]() ![]() 当初,荀济年轻时住在江东,他学识渊博,擅长诗文,与梁武帝有布⾐ ![]() ![]() ![]() ![]() 澄疑谘议温子知瑾等谋,方使之作《献武王碑》,既成,饿于晋 ![]() ![]() ![]() ⾼澄怀疑谘议温子知道元瑾等人的 ![]() ![]() ![]() ![]() ![]() [30]上命萧渊明堰泗⽔于寒山以灌彭城,俟得彭城,乃进军与侯景掎角。癸卯,渊明军于寒山,去彭城十八里,断流立堰。侍中羊侃监作堰,再旬而成。东魏徐州刺史太原王则婴城固守,侃劝渊明乘⽔攻彭城,不从。诸将与渊明议军事,渊明不能对,但云“临时制宜” [30]梁武帝命令萧渊明在寒山一带筑堰挡泗⽔淹灌彭城,等到夺取了彭城,便进军与侯景形成犄角之势而夹击故人。癸卯(初九),萧渊明驻军于寒山,他在离彭城十八里远的地方修堰截流。侍中羊侃负责监督修建堰坝,只用了二十天时间便建成。东魏徐州刺史太原人王则环城固守。羊侃劝告萧渊明趁着⽔势攻打彭城,萧渊明没有听从。众将领与萧渊明一起商议军机大事,萧渊明不能做出判断回答,只是说:“到时再 ![]() [31]冬,十一月,魏丞相泰从魏主狩于岐 ![]() [31]冬季,十一月,西魏丞相宇文泰跟随西魏文帝到岐 ![]() [32]东魏大将军澄使大都督⾼岳救彭城, ![]() ![]() ![]() [32]东魏大将军⾼澄派遣大都督⾼岳去援救彭城,并想让金门郡公潘乐担任崐⾼岳的副手。陈元康对⾼澄说:“潘乐反应比较迟缓,不能随机应变,不如慕容绍宗;何况让慕容绍宗去对付侯景也是先王⾼ ![]() 澄以廷尉卿杜弼为军司,摄行台左丞,临发,问以政事之要、可为戒者,使录一二条。弼请口陈之,曰:“天下大务,莫过赏罚。赏一人使天下之人喜,罚一人使天下之人惧,苟二事不失,自然尽美。”澄大悦,曰:“言虽不多,于理甚要。” ⾼澄任命廷尉卿杜弼为军司,代理行台左丞,临出发时,⾼澄询问了他一些政事要点需要警惕的,并让他写出一两条来。杜弼请求口述给⾼澄,他说:“天下的大事,没有比赏罚更重要的了。奖赏一人而使天下的人都⾼兴,惩罚一人而使天下的人害怕,如果做到了这两点,自然就会尽善尽美了。”⾼澄听后非常⾼兴,说:“话虽然说得不多,道理却很重要。” 绍宗帅众十万据橐驼岘。羊侃劝贞 ![]() 慕容绍宗率领十万人马占据了橐驼岘。羊侃劝贞 ![]() 丙午,绍宗至城下,引步骑万人攻潼州刺史郭凤营,矢下如雨。渊明醉,不能起,命诸将救之,皆不敢出。北兖州刺史胡贵孙谓谯州刺史赵伯超曰:“吾属将兵而来,本 ![]() 丙午(十三⽇),慕容绍宗的军队来到城下,他带领一万多名步兵和骑兵攻打潼州刺史郭凤的军营,箭象雨点一样纷纷 ![]() ![]() ![]() 初,侯景常戒梁人曰:“逐北不过二里。”绍宗将战,以梁人轻悍,恐其众不能支,一一引将卒谓之曰:“我当 ![]() ![]() ![]() 当初,侯景常常告诫梁朝人说:“追杀溃退的军队不要超过二里地。”慕容绍宗将要出战,他认为梁朝士兵轻巧灵活,且又很勇敢,害怕自己的军队打不过他们,便一一召见手下的将士们,对他们说:“我假装败退,引 ![]() ![]() ![]() 上方昼寝,宦者张僧胤⽩朱异启事,上骇之,遽起升舆,至文德殿阁。异曰:“韩山失律。”上闻之,恍然将坠 ![]() 梁武帝正在睡午觉,宦官张僧胤禀告说朱异要启奏事情,梁武帝不噤惊恐万分,他马上起 ![]() ![]() 郭凤退保潼州,慕容绍宗进围之。十二月,甲子朔,凤弃城走。 郭凤退守潼州,慕容绍宗进兵包围了他。十二月,甲子朔(初一),郭凤弃城而逃。 东魏使军司杜弼作檄移梁朝曰:“皇家垂统,光配彼天,唯彼吴、越,独阻声教。元首怀止戈之心,上宰薄兵车之命,遂解絷南冠,喻以好睦。虽嘉谋长算,自我始,罢战息民,彼获其利。侯景竖子,自生猜贰,远托关、陇,依凭奷伪,逆主定君臣之分,伪相结兄弟之亲,岂曰无恩,终成难养,俄而易虑,亲寻⼲戈。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敦图⾝,诡言浮说,抑可知矣。而伪朝大小,幸灾忘义,主荒于上,臣蔽于下,连结奷恶,断绝邻好,征兵保境,纵盗侵国。盖物无定方,事无定势,或乘利而受害,或因得而更失。是以吴侵齐境,遂得句践之师,赵纳韩地,终有长平之役。矧乃鞭挞疲民,侵轶徐部,筑垒拥川,舍舟徼利。是以援桴秉麾之将,拔距投石之士,含怒作⾊,如赴私。彼连营拥众,依山傍⽔,举螳螂之斧,被蜣之甲,当穷辙以待轮,坐积薪而候燎。及锋刃才 ![]() ![]() ![]() ![]() ![]() ![]() ![]() ![]() 东魏让军司杜弼撰写檄文送给梁朝,檄文写道:“皇家一统天下,光辉配于上苍,唯独你们吴、越地区尚违命顽抗,未从圣教。我们的圣上有心停止兵戈,大丞相也已很少下达出征命令,于是我们对南方俘虏一律放还,以表明我朝 ![]() ![]() ![]() ![]() ![]() ![]() ![]() ![]() ![]() ![]() ![]() ![]() ![]() ![]() ![]() ![]() ![]() ![]() ![]() ![]() ![]() 侯景围谯城不下,退攻城⽗,拔之。壬申,遣其行台左丞王伟等诣建康说上曰:“邺中文武合谋,召臣共讨⾼澄,事怈,澄幽元善见于金墉,杀诸元六十馀人。河北物情,俱念其主,请立元氏一人以从人望,如此,则陛下有继绝之名,臣景有立功之效,河之南北,为圣朝之邾、莒,国之男女,为大梁之臣妾。”上以为然,乙亥,下诏以太子舍人元贞为咸 ![]() 侯景围攻谯城,不能攻克,便退攻城⽗,打下了该城。壬申(初九),侯景派遣他的行台左丞王伟等人到建康游说梁武帝:“邺城中的文武百官们一崐起谋划,召我与他们一起讨伐⾼澄,事情怈露了,⾼澄把元善见囚噤在金墉,杀死了六十多个元氏家族的人。河北的民心所向,都思念他们的主人,请求立元氏一人为主,以便顺应百姓的愿望,这样一来,则陛下有兴亡继绝之美名,我侯景也有立功建勋的成就,⻩河的南边和北边,便成为圣朝附属国,那里的男男女女,都成为大梁的臣妾。”梁武帝认为侯景讲的是对的,乙亥(十二⽇),颁布诏书封立太子舍人元贞为咸 ![]() 萧渊明至邺,东魏主升阊阖门受俘,让而释之,送于晋 ![]() 萧渊明被押送到了邺城,东魏孝静帝登上了阊阖门接收战俘,责备之后就给他松绑,然后送到了晋 ![]() 慕容绍宗引军击侯景,景辎重数千两,马数千匹,士卒四万人,退保涡 ![]() ![]() ![]() ![]() 慕容绍宗带领军队攻打侯景,侯景带着几千辆辎重,几千匹马,四万名兵卒,退守涡汤。慕容绍宗统帅十万士兵,旌旗、铠甲在 ![]() ![]() 绍宗、丰生俱奔谯城,裨将斛律光、张恃显尤之,绍宗曰:“吾战多矣,未见如景之难克者也。君辈试犯之!”光等被甲将出,绍宗戒之曰:“勿渡涡⽔。”二人军于⽔北,光轻骑 ![]() ![]() ![]() ![]() 慕容绍宗、刘丰生一起逃往谯城。裨将斛律光、张恃显责怪他们,慕容绍宗说:“我⾝经多次战斗,没有见到象侯景这样难以对付的敌手。你们试着去斗他一斗吧!”斛律光等人披上铠甲要去出战,慕容绍宗告诫他们说:“不要渡过涡⽔。”斛律光与张恃显两个人把军队驻扎在涡⽔北面,斛律光乘轻骑用弓箭 ![]() ![]() ![]() ![]() ![]() ![]() 开府仪同三司段韶夹涡而军,潜于上风纵火,景帅骑⼊⽔,出而却走,草 ![]() 开府仪同三司段韶驻军于涡⽔两岸偷偷地顺风纵火,侯景率领骑兵进⼊⽔中,从⽔中出来向后撤退,草被打 ![]() [33]魏岐州久经丧 ![]() [33]西魏岐州长期经受战 ![]() [34]侯景与东魏的慕容绍宗相持了几个月,侯景的粮食吃完了,司马世云投降了慕容绍宗。 Www.YaNd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