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7220 |
上一章 十纪魏 下一章 ( → ) | |
起玄黓敦牂,尽瘀逢涒滩,凡三年。 元皇帝下 ◎ 景元三年壬午,公元二六二年 秋,八月,乙酉,吴主立皇后硃氏,硃公主之女也。戊子,立子л为太子。 汉大将军姜维将出军,右车骑将军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将何以存!”冬,十月,维⼊寇洮 ![]() ![]() ![]() ![]() 吴主以濮 ![]() ![]() ![]() ![]() ![]() 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与陈留阮籍、籍兄子咸、河內山涛、河南向秀、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 阮籍为步兵校尉,其⺟卒,籍方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数升,毁瘠骨立。居丧,饮酒无异平⽇。司隶校尉何曾恶之,面质籍于司马昭座曰:“卿纵情、背礼、败俗之人,今忠贤执政、综核名实,若卿之曹,不可长也!”因谓昭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于公座,何以训人!宜摈之四裔,无令污染华夏。”昭爱籍才,常拥护之。曾,夔之子也。阮咸素幸姑婢;姑将婢去,咸方对客,遽借客马而追之,累骑而还。刘伶嗜酒,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当时士大夫皆以为贤,争慕效之,谓之放达。钟会方有宠于司马昭,闻嵇康名而造之,康箕踞而锻,不为之礼。会将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遂深衔之。山涛为吏部郞,举康自代。康与涛书,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昭闻而怒之。康与东平吕安亲善,安兄巽诬安不孝,康为证其不然。会因谮“康尝 ![]() ![]() ![]() 司马昭患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蜀,从事中郞荀勖曰:“明公为天下宰,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以刺客除贼,非所以刑于四海也。”昭善之。勖,慡之曾孙也。 昭 ![]() ![]() 姜维表汉主:“闻钟会治兵关中, ![]() ![]() ![]() ◎ 景元四年癸未,公元二六三年 舂,二月,复命司马昭进爵位如前,又辞不受。 吴 ![]() ![]() ![]() 诏诸军大举伐汉,遣征西将军邓艾督三万馀人自狄道趣甘松、沓中,以连缀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督三万馀人自祁山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钟会统十馀万众分从斜⾕、骆⾕、子午⾕趣汉中。以廷尉卫瓘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瓘,觊之子也。 会过幽州刺史王雄之孙戎,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或以问参相军国事平原刘寔曰:“钟、邓其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而皆不还。”客问其故,寔笑而不答。 秋,八月,军发洛 ![]() 汉人闻魏兵且至,乃遣廖化将兵诣沓中,为姜维继援,张翼、董厥等诣 ![]() ![]() ![]() 初,汉武兴督蒋舒在事无称,汉朝令人代之,使助将军傅佥守关口,舒由是恨。钟会使护军胡烈为前锋,攻关口。舒诡谓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佥曰:“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舒曰:“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其众出。佥谓其战也,不设备。舒率其众 ![]() 邓艾遣天⽔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陇西太守牵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趣甘松。维闻钟会诸军已⼊汉中,引兵还。欣等追蹑于強川口,大战,维败走。闻诸葛绪已塞道屯桥头,乃从孔函⾕⼊北道, ![]() ![]() ![]() 安国元侯⾼柔卒。 冬,十月,汉人告急于吴。甲申,吴主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寿舂;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以救汉。 诏以征蜀诸将献捷 ![]() 昭辟任城魏舒为相国参军。初,舒少时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事部郞衡,有名当世,亦不知之,使守⽔碓,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不为皎厉之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年四十馀,郡举上计掾,察孝廉。宗 ![]() ![]() ![]() 癸卯,立皇后卞氏,昭烈将军秉之孙也。 邓艾进至 ![]() ![]() ![]() 姜维列营守险,会攻之,不能克;粮道险远,军食乏, ![]() ![]() ![]() ![]() ![]() 汉人不意魏兵卒至,不为城守调度;闻艾已⼊平土,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噤制。汉主使群臣会议,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与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光禄大夫谯周以为:“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今若⼊吴国,亦当臣服。且治政不殊,则大能呑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称臣,为小孰与为大!再辱之聇何与一辱!且若 ![]() ![]() ![]() ![]() 张绍等见邓艾于雒,艾大喜,报书褒纳。汉主遣太仆蒋显别敕姜维使降钟会,又遣尚书郞李虎送士民簿于艾,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艾至成都城北,汉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持节解缚焚榇,延请相见;检御将士,无得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汉主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汉群司各随⾼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艾闻⻩皓奷险,收闭,将杀之,皓赂艾左右,卒以得免。 姜维等闻诸葛瞻败,未知汉主所向,乃引军东⼊于巴。钟会进军至涪,遣胡烈等追维。维至郪,得汉主敕命,乃令兵悉放仗,送节传于胡烈,自从东道与廖化、张翼、董厥等同诣会降。将士咸怒,拔刀斫石。于是诸郡县围守皆被汉主敕罢兵降。锺会厚待姜维等,皆权还其印绶节盖。吴人闻蜀已亡,乃罢丁奉等兵。吴中书丞吴郡华覈诣宮门上表曰:“伏闻成都不守,臣主播越,社稷倾覆,失委附之土,弃贡献之国,臣以草芥,窃怀不宁。陛下圣仁,恩泽远抚,卒闻如此,必垂哀悼。臣不胜忡怅之情,谨拜表以闻!” 魏之伐蜀也,吴人或谓襄 ![]() ![]() ![]() 吴人以武陵五溪夷与蜀接界,蜀亡,惧其叛 ![]() ![]() ![]() ![]() ![]() ![]() ![]() 十二月,庚戌,以司徒郑冲为太保。 壬子,分益州为梁州。 癸丑,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税之半五年。 乙卯,以邓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锺会为司徒,增邑万户。 皇太后郭氏殂。 邓艾在成都,颇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艾,故得有今⽇耳。如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艾以书言于晋公昭曰:“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为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刘禅以致孙休,封禅为扶风王,锡其资财,供其左右,郡有董卓坞,为之宮舍,爵其子为公侯,食郡內县,以显归命之宠;开广陵、城 ![]() 钟会內有异志,姜维知之, ![]() ![]() ![]() ![]() ◎ 咸熙元年甲申,公元二四六年 舂,正月,壬辰,诏以槛车征邓艾。晋公昭恐艾不从命,敕钟会进军成都,又遣贾充将兵⼊斜⾕。昭自将大军从帝幸长安,以诸王公皆在鄴,乃以山涛为行军司马,镇鄴。 初,钟会以才能见任,昭夫人王氏言于昭曰:“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 ![]() 钟会遣卫瓘先至成都收邓艾,会以瓘兵少, ![]() ![]() ![]() ![]() 丙子,会至成都,送艾赴京师。会所惮惟艾,艾⽗子既禽,会独统大众,威震西土,遂决意谋反。会 ![]() ![]() 丁丑,会番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官,为太后发哀于蜀朝堂,矫太后遗诏,使会起兵废司马昭,皆班示坐上人,使下议讫,书版署置,更使所亲信代领诸军;所请群官,番闭著益州诸曹屋中,城门宮门皆闭,严兵围守。卫瓘诈称疾笃,出就外廨。会信之,无所复惮。 姜维 ![]() ![]() ![]() 会帐下督丘建本属胡烈,会爱信之。建愍烈独坐,启会,使听內一亲兵出取饮食,诸牙门随例各內一人。烈绐语亲兵及疏与其子渊曰:“丘建密说消息,会已作大坑,⽩棓数千, ![]() ![]() ![]() ![]() 邓艾本营将士追出艾于槛车, ![]() ![]() ![]() ![]() 钟会兄毓尝密言于晋公曰:“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及会反,毓已卒,晋公思钟繇之勋与毓之贤,特原毓子峻、迪,官爵如故。会功曹向雄收葬会尸,晋公召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于东市而我不问;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当如王法何!”雄曰:“昔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收葬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以此训物,不亦可乎?何必使雄背死违生,以立于世!明公雠怼枯骨,捐之中野,岂仁贤之度哉!”晋公悦,与宴谈而遣之。 二月,丙辰,车驾还洛 ![]() 庚申,葬明元皇后。 初,刘禅使巴东太守襄 ![]() ![]() ![]() ![]() 三月,丁丑,以司空王祥为太尉,征北将军何曾为司徒,左仆 ![]() 己卯,进晋公爵为王,增封十郡。王祥、何曾、荀顗共诣晋王,顗谓祥曰:“相王尊重,何侯与一朝之臣皆已尽敬,今⽇便当相率而拜,无所疑也。”祥曰:“相国虽尊,要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王、公相去一阶而已,安有天子三公可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我不为也。”及⼊,顗遂拜,而祥独长揖。王谓祥曰:“今⽇然后知君见顾之重也!” 刘禅举家东迁洛 ![]() ![]() 初,汉建棕太守霍弋都督南中,闻魏兵至, ![]() 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馀人。晋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琊!”他⽇,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郤正闻之,谓禅曰:“若正后问,宜泣而答:‘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祥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琊!”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夏,四月,新附督王稚浮海⼊吴句章,略其长吏及男女二百馀口而还。 五月,庚申,晋王奏复五等爵,封骑督以上六百馀人。 甲戌,改元。 癸未,追命舞 ![]() 罗宪被攻凡六月,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太半。或说宪弃城走,宪曰:“吾为城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于此矣!”陈骞言于晋王,遣荆州刺史胡烈将步骑二万攻西陵以救宪。秋,七月,吴师退。晋王使宪因仍旧任,加陵江将军,封万年亭侯。 晋王奏使司空荀顗定礼仪,中护军贾充正法律,尚书仆 ![]() 吴分 ![]() 吴主寝疾,口不能言,乃手书呼丞相濮 ![]() 吴人以蜀初亡, ![]() ![]() ![]() ![]() 八月,庚寅,命中抚军司马炎副贰相国事。 初,钟会之伐汉也,辛宪英谓其夫之从子羊祜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会请其子郞中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吾为国忧,今⽇难至吾家矣。”琇固请于晋王,王不听。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琇竟以全归。癸巳,诏以琇尝谏会反,赐爵关內侯。 九月,戊午,以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辛未,诏以吕兴为安南将军,都督 ![]() ![]() ![]() 吴主贬硃太后为景皇后,追谥⽗和曰文皇帝,尊⺟何氏为太后。 冬,十月,丁亥,诏以寿舂所获吴相国参军事徐绍为散骑常侍,⽔曹掾孙彧为给事⻩门侍郞,以使于吴,其家人在此者悉听自随,不必使还,以开广大信。晋王因政书吴主,谕以祸福。 初,晋王娶王肃之女,生炎及攸,以攸继景王后。攸 ![]() ![]() 吴主封太子л及其三弟皆为王,立妃滕氏为皇后。 初,吴主之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廪,振贫乏,科出宮女以配无 ![]() ![]() 是岁,罢屯田官。 段译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62) 魏纪十魏元帝景元三年(壬午,公元262年) [1]秋,八月,乙酉,吴主立皇后朱氏,朱公主之女也。戊子,立子为太子。 [1]秋季,八月,乙酉(十六⽇),吴王立皇后朱氏,她是朱公主的女儿。戊子(十九⽇),立孙为太子。 [2]汉大将军姜维将出军,右车骑将军廖化曰:“兵不,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小于寇,用之无厌,将何以存!”冬,十月,维⼊寇洮 ![]() ![]() ![]() ![]() [2]蜀汉大将军姜维将要出兵征战,右车骑将军廖化说:“兵不止,必自焚,说的就是姜维。智谋超不出敌人,力量也小于敌人,而用兵没有満⾜的时候,将何以自存?”冬季,十月,姜维⼊侵洮 ![]() ![]() ![]() ![]() ![]() [3]吴主以濮 ![]() [3]吴王任命濮 ![]() ![]() ![]() ![]() ![]() 吴主喜读书, ![]() ![]() ![]() ![]() 吴王喜爱读书,想要与博士祭酒韦昭、博士盛冲一起讲论学术,张布因为韦昭、盛冲二人 ![]() [4]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与陈留阮籍、籍兄子咸、河內山涛、河南向秀、琅琊王戎、沛国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 [4]谯郡人嵇康,文章写得雄壮清丽,喜好谈论《老子》、《庄子》,⾼节奇行,行侠仗义。他与陈留人阮籍、阮籍的侄子阮咸、河內人山涛、河南人向秀、琅琊人王戎、沛国人刘伶是至 ![]() 阮籍为步兵校尉,其⺟卒,籍方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数升,毁瘠骨立。居丧,饮酒无异平⽇。司隶校尉何曾恶之,面质籍于司马昭座曰:“卿,纵情、背礼、败 ![]() 阮籍任步兵校尉,他⺟亲去世时,他正在与别人下围棋,对方要求停止,但阮籍却要他留下一块胜负。下完棋喝了两斗酒,⾼声一喊,吐⾎数升,极度哀痛而消瘦得只剩⽪包骨了。居丧期间,和平⽇一样饮酒无度。司隶校尉何曾很讨厌他,就在司马昭座位前当面指责阮籍说:“你是个纵情无度、违背礼仪、败坏风俗的人,如今忠贤之人执掌朝政,要综合考察人事的名与实,象你这类人,不可助长你的恶习!”于是就对司马昭说:“您正在以孝道治理天下,却听任阮籍居丧期间在您的座前饮酒吃⾁,以后还怎么教训别人?应该把他流放到四方荒远之地,不让他污染我们华夏的风气。”司马昭喜爱阮籍之才,常常扶助保护他。何曾是何夔之子。 阮咸素幸姑婢;姑将婢去,咸方对客,遽借客马追之,累骑而还。 阮咸喜 ![]() 刘令嗜酒,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当时士大夫皆以为贤,争慕效之,谓之放达。 刘伶喜好饮酒,常常乘一辆小车,带着一壶酒出游,又让人扛着锹跟着,说:“死了就把我埋掉。”当时士大夫都认为他贤明,争相仿效他的做法,称作放达。 钟会方有宠于司马昭,闻嵇康名而造之,康箕踞而锻,不为之礼。会将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遂深衔之。 钟会正受到司马昭的宠爱,听到嵇康的名声就去拜访他,嵇康伸腿坐在那里毫不在乎地打铁,很不礼貌地对待钟会。钟会将要离去,嵇康问他说:“你听到了什么而来,见到了什么而去?”钟会说:“听我所听到的而来,见我所见到的而去!”从此他对嵇康怀恨在心。 山涛为吏部郞,举康自代;康与涛书,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昭闻而怒之。康与东平吕安亲善,安兄巽诬安不孝,康为证其不然。会因谮“康尝 ![]() ![]() ![]() 涛任吏部郞,推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给山涛写信,说自己不堪忍受流俗,又菲薄商汤、周武王。司马昭听到后十分生气。嵇康与东平的吕安是好朋友,吕安之兄吕巽诬陷吕安不孝,嵇康为他作证说并非不孝。钟会借此事诬告说:“嵇康曾经想帮助丘俭,而且吕安、嵇康在世上享有盛名,但他们的言论放 ![]() ![]() [5]司马昭患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蜀,从事中郞荀勖曰:“明公为天下宰,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以刺客除贼,非所以刑于四海也。”昭善之。勖,慡之曾孙也。 [5]司马昭忧虑姜维屡次进犯,官骑路遗要求当刺客⼊蜀去杀姜维,从事中郞荀勖对司马昭说:“明公是天下的主宰,应该依仗正义去讨伐不归服者,而用刺客去除掉敌人,这不是被四海之人作为表率的做法。”司马昭很赞成他的话。荀勖是荀慡的曾孙。 昭 ![]() ![]() 司马昭想要大举讨伐蜀汉,朝臣们大都认为不可,只有司隶校尉钟会赞成。司马昭告谕众人说:“自从平定寿舂以来,已经六年没有战事了,我们要整治军队去攻打两个敌国。如今吴国土地广大而地势低 ![]() 姜维表汉主:“闻钟会治兵关中, ![]() ![]() ![]() 姜维向汉后主上表说:“听说钟会在关中整治军队,想图谋进攻,应该派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率领诸军分别守护 ![]() ![]() 四年(癸未、263) 四年(癸未,公元263年) [1]舂,正月,复命司马昭进爵位如前;又辞不受。 [1]舂季,二月,再次晋升司马昭的爵位如前所命,但司马昭又推辞不受。 [2]吴 ![]() ![]() ![]() [2]吴国 ![]() ![]() ![]() [3]诏诸军大举伐汉,遣征西将军邓艾督三万余人自狄道趣甘松、沓中,以连缀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督三万余人自祁山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钟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骆⾕、子午⾕趣汉中。以廷尉卫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觊之子也。 [3]诏令诸军大举进攻蜀汉,派征西将军邓艾率领三万人从狄道奔赴甘松、沓中,以牵制姜维;派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多人从祁山奔赴武街、桥头,断绝姜维的退路。钟会统兵十万余人分别从斜⾕、骆⾕、子午⾕奔赴汉中。让廷尉卫持符节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兼镇西军司。卫是卫之子。 会过幽州刺史王雄之孙戎,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或以问参相军国事平原刘曰:“钟、邓其平蜀乎?”曰:“破蜀必矣,而皆不还。”客问其故,笑而不答。 钟会去拜访幽州刺史王雄之孙王戎,问他:“我将怎样去⼲?”王戎说:“道家有句话说‘为而不恃’,也就是说成功并不难,而保持它则很难。”有人问参相军国事、平原人刘说:“钟会、邓艾能平定蜀国吗?”刘说:“破蜀是必然的,但他们都回不来。”对方问是什么原因,刘笑而不答。 秋,八月,军发洛 ![]() 秋季,八月,从洛 ![]() 汉人闻魏兵且至,乃遣廖化将兵诣沓中为姜维继援,张翼、董厥等诣 ![]() ![]() ![]() 蜀汉听到魏兵将至,就派遣廖化率兵到沓中作姜维的后援,派张翼、董厥等人到 ![]() ![]() ![]() ![]() 初,汉武兴督蒋舒在事无称,汉朝令人代之,使助将军傅佥守关口,舒由是恨。钟会使护军胡烈为前锋,攻关口。舒诡谓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佥曰:“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舒曰:“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其众出;佥谓其战也,不设备。舒率其众 ![]() 当初,蜀汉的武兴督蒋舒在位庸碌无为,蜀汉朝廷让人代替了他,派助将军傅佥把守关口,蒋舒因此怀恨在心。钟会派护军胡烈为前锋,进攻关口。蒋舒诡诈地向傅佥说:“如今敌兵到了,不去进击而闭城自守,不是好的计策。”傅佥说:“你以保全此城为功劳,我以出战打败敌人为功劳,希望我们各行其志。”于是率领他的兵士出城;傅佥认为他是去 ![]() ![]() 邓艾遣天⽔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陇西太守牵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趣甘松。维闻钟会诸军已⼊汉中,引兵还,欣等追蹑于強川口,大战,维败走。闻诸葛绪已塞道屯桥头,乃从孔函⾕⼊北道, ![]() ![]() ![]() 邓艾派遣天⽔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垒,陇西太守牵弘在前面阻截,金城太守杨欣奔赴甘松。姜维听说钟会诸军已经进⼊汉中,就领兵返回,杨欣等人在后面紧追至強川口, ![]() ![]() ![]() [4]安国元侯⾼柔卒。 [4]安国元侯⾼柔去世。 [5]冬,十月,汉人告急于吴。甲申,吴主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寿舂;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以救汉。 [5]冬季,十月,汉人向吴国告急求援。甲申(疑误),吴王派大将军丁奉率领诛军进兵寿舂;让将军留平到南郡的施绩那里,商议向何处进兵之事;让将军丁封、孙异到沔中去救援蜀汉。 [6]诏以征蜀诸将献捷 ![]() [6]诏令因征蜀的各位将领捷报频传,再次命大将军司马昭晋位,所赐爵位一切都与前面的诏令相同,司马昭终于接受了任命。 昭辟任城魏舒为相国参军。初,舒少时迟钝,不为乡亲所重,从叔 ![]() ![]() ![]() ![]() 司马昭提升任城人魏舒为相国参军。最初,魏舒少年时反映迟钝,较为质朴,不受乡里亲戚的重视,他的堂叔吏部郞魏衡,在当时很有名望,也不了解魏舒,就让他去看守⽔碓,而且常常叹气说:“魏舒如果能担当数百户的官长,我也就心満意⾜了。”魏舒毫不介意,也不⼲那些能显示抬⾼自己的事。只有太原的王对魏舒说:“你终究会达到三公宰相的地位。”又常常拿出钱财周济魏舒,魏舒也毫不推辞地接受。四十余岁时郡里举拔上计掾、掌簿记孝廉。亲戚朋友认为魏舒没有什么学业,劝他不要去应考,还可以显示清⾼。魏舒说:“如果试考不中,是我本事不够,怎能虚假地盗窃清⾼的名声以为自己的荣耀呢?”于是刻苦自学,每百⽇学一部经书,因而对策得到提升,累次提升到担任后将军钟毓的长史。钟毓每次与参军、佐吏一起举行 ![]() ![]() [7]癸卯,立皇后卞氏,昭烈将军秉之孙也。 [7]癸卯(十一⽇),魏国立皇后卞氏。卞氏是昭烈将军卞秉的孙女。 [8]邓艾进至 ![]() ![]() ![]() [8]邓艾进兵到达 ![]() 姜维列营守险,会攻之不能克,粮道险远,军食乏, ![]() ![]() ![]() ![]() ![]() 姜维排列营垒据守险要之地,钟会进攻不能取胜,而且运粮道路既危险又遥远,想要领兵撤回。邓艾上书说:“敌兵已经受到摧折,应乘胜进军,如果从 ![]() ![]() ![]() ![]() 汉人不意魏兵卒至,不为城守调度;闻艾已⼊平土,百姓扰扰,皆迸山泽,不可噤制。汉主使群臣会议,或以蜀之与吴,本为与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光禄大夫谯周以为:“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若⼊吴国,亦当臣服。且治政不殊,则大能呑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称臣,为小孰与为大,再辱之聇何与一辱!且若 ![]() ![]() ![]() ![]() 蜀汉人没想到魏兵突然而至,没做守城的准备;听说邓艾已经进⼊平在,百姓们惊恐万状,都逃往山林大泽,不可噤止。汉后主召集群臣讨论,有人认为蜀与吴本来是友好邻邦,应该投奔到吴国;有人认为南中七郡,山势陡峭险峻,容易防守,应该奔向南面。光禄大夫谯周却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寄居别国仍为天子的,如果到吴国去,也当臣服于吴。而且治国之道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同,大国呑并小国,这是形势发展的自然趋势。从这点上说,魏国能呑并吴国,而吴国不能呑并魏国,这是很明显的事。同样是称臣,对小国称臣就不如对大国称臣,与其忍受两次受辱之聇不如一次受辱!而且如果想要奔赴南方,就应当及早计划好,才能成功;如今大敌已经临近,灾祸失败也将要降临,而且众小人之心,没有一个可保其不变,恐怕我们出发的时候,其变化不可预料,怎么能到达南中呢?”有人说:“如今邓艾已经不远,恐怕他不接受我们投降,怎么办呢?”谯周说:“现在吴国还没有臣服于魏,事情的形势使他不得不接受,接受了也不得不待之以礼。如果陛下投降魏国,而魏国不划分土地封给陛下的话,我请求只⾝到洛 ![]() ![]() ![]() ![]() 张绍等见邓艾于雒,艾大喜,报书褒纳。汉主遣太仆蒋显别敕姜维使降钟会,又遣尚书郞李虎送士民簿于艾,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艾至成都城北,汉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持节解缚焚榇,延请相见;检御将士,无得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汉王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汉群司各随⾼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艾闻⻩皓奷险,收闭,将杀之,皓赂艾左右,卒以得免。 张绍等人在雒县见到邓艾,邓艾大喜,写信褒扬接纳投降。汉后主又派遣太仆蒋显去命令姜维向钟会投降,又派尚书郞李虎把士民户口簿 ![]() ![]() 姜维等闻诸葛瞻败,未知汉主所向,乃引军东⼊于巴。钟会进军至涪,遣胡烈等追维。维至,得汉主敕命,乃令兵悉放仗,送节传于胡烈,自从东道与廖化、张翼、董厥等同诣会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于是诸郡县围守皆被汉主敕罢兵降。钟会厚待姜维等,皆权还其印绶节盖。 姜维等人听说诸葛瞻失败,但不知汉后主的意向,于是率军向东进⼊巴中。钟会进军到涪县,派遣胡烈等人追击姜维。姜维到达县,得到汉后主的命令,于是命令士兵都放下武器,把符节传送 ![]() [9]吴人闻蜀已亡,乃罢丁奉等兵。吴中书丞吴郡华核诣宮门上表曰:“伏闻成都不守,臣主播越,社稷倾覆,失委附之土,弃贡献之国。臣以草芥,窃怀不宁,陛下圣仁,恩泽远抚,卒闻如此,必垂哀悼。臣不胜忡怅之情,谨拜表以闻!” [9]吴国人听说蜀国已经灭亡,于是就停止了丁奉等人的军事行动。吴国中书丞吴郡的华走到宮门上表说:“我听说成都已经失守,君臣都已散亡,家国遭到覆灭,失去了委⾝依附的土地,抛弃了进献纳贡的小国。我这个草芥之人,心里暗自感到很不安宁,陛下圣明仁厚,恩泽慰抚远方,突然听到此事,必然会产生哀悼之情。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忧虑惆怅之情,恭敬地上表讲给您听。” 魏之伐蜀也,吴人或谓襄 ![]() ![]() ![]() 魏国伐蜀时,吴国有人对襄 ![]() ![]() ![]() ![]() ![]() [10]吴人以武陵五溪夷与蜀接界,蜀亡,惧其叛 ![]() ![]() ![]() ![]() ![]() ![]() ![]() [10]吴国人因武陵五溪夷人与蜀国接壤,蜀国灭亡后,害怕五溪夷人叛 ![]() ![]() ![]() ![]() ![]() ![]() [11]十二月,庚戌,以司徒郑冲为太保。 [11]十二月,庚戌(十九⽇),任命司徒郑冲为太保。 [12]壬子,分益州为梁州。 [12]壬子(二十一⽇),从益州中分出部分土地设置梁州。 [13]癸丑,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税之半五年。 [13]癸丑(二十二⽇),特赦益州士人百姓,又下令在五年之內免除一半租税。 [14]乙卯,以邓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钟会为司徒,增邑万户。 [14]乙卯(二十四⽇),任命邓艾为太尉,增加食邑两万户;任命钟会为司徒,增加食邑一万户。 [15]皇太后郭氏殂。 [15]皇太后郭氏去世。 [16]邓艾在成都,颇自矜伐,谓蜀士大夫:“诸君赖遭艾,故得有今⽇耳,如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艾以书言于晋公昭曰:“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为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刘禅以致孙休,封禅为扶风王,锡其资财,供其左右。郡有董卓坞,为之宮舍,爵其子为公侯,食郡內县,以显归命之宠;开广陵、城 ![]() [16]邓艾在成都,颇为居功自傲,他对蜀国的士大夫们说:“诸君多亏是遇到了我,所以才能有今⽇,如果遇到东汉初年吴汉那样的人,恐怕已经灭亡了。”邓艾写信对晋公司马昭说:“用兵有先造声势然后发兵的情形,如今乘平定蜀国的威势去攻打吴国,吴人必将受到震恐,这是一举攻灭吴国的大好时机。但是我们在大规模用兵之后,将士们都十分疲劳,不能立即用兵,应暂缓一些时⽇。我想留下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在这里煮盐炼铁,以备军事农事之用。同时制作舟船,预先为顺流攻吴作准备。然后出派使者告以利害,吴国必定归顺,可以不用征战就平定吴国。如今应厚待刘禅以招致孙休,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资财,供给他左右侍奉之人。扶风郡有董卓坞,可当做他的宮舍,赐给他儿子以公侯的爵位,以郡內的县为食邑,以此来显示归顺所受到的恩宠。再开放广陵、城 ![]() ![]() 钟会內有异志,姜维知之, ![]() ![]() ![]() ![]() 钟会內心怀有叛离之志,姜维已有所察觉,就想促成他的作 ![]() ![]() 咸熙元年(甲申、264) 咸熙元年(甲申,公元264年) [1]舂,正月,壬辰,诏以槛车征邓艾。晋公昭恐艾不从命,救钟会进军成都,又遣贾充将兵⼊斜⾕。昭自将大军从帝幸长安,以诸王公皆在邺,乃以山涛为行军司马,镇邺。 [1]舂季,正月,壬辰(疑误),诏令用囚车押回邓艾。晋公司马昭怕邓艾不从命,就命令钟会进军成都,又派遣贾充率兵⼊斜⾕。司马昭则亲自率领大军跟着魏帝到达长安,因诸王公都在邺城,就任命山涛为行军司马镇守邺城。 初,钟会以才能见任,昭夫人王氏言于昭曰:“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 ![]() 当初,钟会因有才能受到重用,司马昭的夫人王氏对司马昭说:“钟会见利忘义,好生事端,恩宠太过必然作 ![]() ![]() ![]() 可以再怀疑你吗?’贾充也不能不同意我的话。我到长安,就自会了断此事。” 钟会遣卫先至成都收邓艾,会以兵少, ![]() ![]() ![]() ![]() 钟会派卫先到成都拘捕邓艾,钟会因卫兵力少,想让邓艾杀掉卫,再借此事定邓艾的罪。卫知道他的意图,但又不能抗拒命令,于是在深夜到达成都,传檄文给邓艾所统领的将领,声称:“我奉诏来拘捕邓艾,其余的人一概不予追究;你们投向官军这一边,则如先前平蜀时一样再加爵赏,如胆敢不出,则要诛及三族!”等到 ![]() ![]() 丙子,会至成都,送艾赴京师。会所惮惟艾,艾⽗子既禽,会独统大众,威震西土,遂决意谋反。会 ![]() ![]() 丙子(十五⽇),钟会到了成都,派人把邓艾押送京师。钟会所忌惮者只有邓艾,邓艾⽗子既已被擒,钟会则独自统领大众,威震西部地区,于是下定决心 ![]() ![]() 姜维 ![]() ![]() ![]() 姜维想让钟会杀尽从北方来的诸将,自己再借机杀掉钟会,全部坑杀魏国兵士,重立汉王。他给刘禅写密信说:“希望陛下再忍受数⽇之辱,我要让家国危而复安,⽇月幽而复明。”钟会想听从姜维的意见诛杀诸将,但仍犹豫不决。 会帐下督丘建本属胡烈,会爱信之。建愍烈独坐,启会,使听內一亲兵出取饮食,诸牙门随例各內一人。烈给语亲兵及疏与子渊曰:“丘建密说消息,会已作大坑,⽩数千, ![]() ![]() ![]() ![]() 钟会的帐下督丘建,本属于胡烈手下,钟会喜爱并信任他。丘建怜悯胡烈一人独自被囚,就请求钟会,让他允许一名亲兵进出取饮食,各牙门将也都随此例让一人进来侍奉。胡烈欺骗亲兵并让他传递消息给儿子胡渊说:“丘建秘密地透露消息,说钟会已经挖了大坑,作了数千 ![]() ![]() ![]() ![]() ![]() 邓艾本营将士追出艾于槛车, ![]() ![]() ![]() ![]() 邓艾本营的将士追上囚车把邓艾救出并 ![]() ![]() ![]() ![]() 钟会史毓尝密言于晋公曰:“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及会反,毓已卒,晋公思钟繇之勋与毓之贤,特原毓子峻、,官爵如故。会功曹向雄收葬会尸,晋公召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于东市而我不问,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当如王法何!”雄曰:“昔先王掩骼埋,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收葬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以此训物,不亦可乎,何必使雄背死违生,以立于世!明公仇对枯骨,捐之中野,岂仁贤之度哉!”晋公悦,与宴谈而遣之。 钟会之兄钟毓曾秘密地对晋公说:“钟会爱玩弄权术,不可过于信任。”及钟会反叛,钟毓已经去世,晋公思念钟毓的功勋与钟毓的仁贤,特别宽宥了钟毓之子钟峻、钟,官爵如故。钟会的功曹向雄收葬钟会之尸,晋公召他来责备说:“从前王经死时,你哭于东市而我没有责问。钟会⾝为叛逆,你又特地去收葬,如果再容忍你,还有没有王法?”向雄说:“以前先王掩埋枯骨腐尸,仁德施于朽骨,当时难道是先计算其功罪而后再收葬吗?现在王者的诛罚已经加于其⾝,从法度上说已经很完备,我有感于大义而收葬他,教化也就没有了缺憾。法度立于上,教化弘扬于下,以此来作为万物的法则不是很好吗?何必要让我背弃死者违背生者而立于当世?您以仇怨对待枯骨,把他弃之野外,这难道是仁贤之人的气度吗?”晋公很⾼兴,与他一起宴饮 ![]() [2]二月,丙辰,车驾还洛 ![]() [2]二月,丙辰(二十六⽇),魏帝车驾返回洛 ![]() [3]庚申,葬明元皇后。 [3]庚申(三十⽇),安葬明元皇后。 [4]初,刘禅使巴东太守襄 ![]() ![]() ![]() ![]() ![]() [4]当初,刘禅让巴东太守、襄 ![]() ![]() ![]() ![]() ![]() ![]() ![]() [5]三月,丁丑,以司空王祥为太尉,征北将军何曾为司徒,左仆 ![]() [5]三月,丁丑(十七⽇),任命司空王祥为太尉,征北将军何曾为司徒,左仆 ![]() [6]己卯,进晋公爵为王,增封十郡。王祥、何曾、荀共诣晋王,谓祥曰:“相王尊重,何侯与一朝之臣皆已尽敬,今⽇便当相率而拜,无所疑也。”祥曰:“相国虽尊,要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王、公相去一阶而已,安有天子三公可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我不为也。”及⼊,遂拜,而祥独长揖。王谓祥曰:“今⽇然后知君见顾之重也!” [6]己卯(十九⽇),进封晋公的爵位为王,增加封邑十个郡。王祥、何曾、荀共同去见晋王,荀对王祥说:“相王地位尊贵,何曾及満朝的文武大臣都对他极为恭敬,今⽇我们就应当相继跪拜,不要迟疑。”王祥说:“相国虽然地位尊重,但他还是魏国的宰相,而我们是魏国的三公;王、公相差只一级而已,哪有天子的三公可以随便拜人的?这不仅有损魏朝的威望,也有亏晋王之德,君子要以礼仪敬爱别人,我不能跪拜。”进去后,荀就跪拜于地,只有王祥长揖不拜。晋王对王祥说:“今⽇之后才知你对我的关心之情是多么深厚。” [7]刘禅举家东迁洛 ![]() ![]() [7]刘禅的全家迁居洛 ![]() ![]() ![]() 初,汉建宁太守霍弋都督南中,闻魏兵至, ![]() 当初,蜀汉建宁太守霍弋都督南中,听说魏兵来攻,就想赴成都协助防御,刘禅认为抵抗敌人的准备已经完成就没让他来。成都失守后,霍弋穿着⽩⾊⾐服哭吊三⽇。诸将都劝霍弋应快点投降,霍弋说:“如今道路隔绝阻塞,不知道主上的安危,降魏是件大事,不可随随便便。如果魏国以礼对待主上,那我们再全境而降也不晚。如果万一主上遭受危难侮辱,我将要以死抵抗,还论什么快慢!”得到刘禅东迁洛 ![]() 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余人。晋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枝,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琊!”他⽇,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正闻之,谓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正语琊!”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丁亥(二十七⽇),封刘禅为安乐公,刘禅的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余人。晋王与刘禅一起宴饮,为他表演蜀国的歌舞,旁人都为之伤感不已,而刘禅却⾼⾼兴兴同平时一样。晋王对贾充说:“人之无情,竟然到这种程度;即使诸葛亮还在,也不能辅佐他长久平安,何况姜维呢!”过了几天,晋王问刘禅说:“你还思念蜀国吗?”刘禅说:“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正听到后,就对刘禅说:“如果晋王以后再问,你应当哭着回答说:‘祖先的坟墓,都远在岷、蜀,我心常常西望而悲,没一天不思念。’然后闭上眼睛。”后来晋王又问他,刘禅就象正说的那样回答,晋王说:“你说得怎么像正的话。”刘禅惊讶地睁开眼说:“确实像您所说的那样。”左右之人都哈哈大笑。 [8]夏,四月,新附督王稚浮海⼊吴句章,略其长吏及男女二百余口而还。 [8]夏季,四月,新附督王稚从海路进⼊吴国的句章,抢掠了那里的官吏及男女百姓二百余人而还。 [9]五月,庚申,晋王奏复五等爵,封骑督以上六百余人。 [9]五月,庚申(初一),晋王上奏恢复五等爵位,封了骑督以上六百余人的爵位。 [10]甲戌,改元。 [10]甲戌(十五⽇),改年号为咸熙。 [11]癸未,追命舞 ![]() [11]癸未(二十四⽇),追封舞 ![]() [12]罗宪被攻凡六月,救授不到,城中疾病太半。或说宪弃城走,宪曰:“吾为城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于此矣!”陈骞言于晋王,遣荆州刺史胡烈将步骑二万攻西陵以救宪,秋,七月,吴师退。晋王使宪因仍旧任,加陵江将军,封万年亭侯。 [12]罗宪被攻近六个月,救援仍然未到,城中之人病了大半。有人劝罗宪弃城而走,罗宪说:“我是此城之主,为百姓们所仰仗,他们有了危难而不能让他们定安,情况紧急就丢下他们逃跑,这不是君子所为,我要战死在这里!”陈骞把这些告诉了晋王,于是派遣荆州刺史胡烈率步骑兵二万人攻打西陵以救援罗宪,秋季,七月,吴军国队撤退。晋王让罗宪仍旧在原地任职,又加陵江将军之职,封为万年亭侯。 [13]晋王奏使司空荀定礼仪,中护军贾充正法律,尚书仆 ![]() [13]晋王上奏让司空荀制定礼仪,中护军贾充订正法律,尚书付 ![]() [14]吴分 ![]() [14]吴国从 ![]() [15]吴主寝疾,口不能言,乃手书呼丞相濮 ![]() [15]吴王孙休卧病不起,口不能言,就用手书叫丞相濮 ![]() ![]() ![]() 吴人以蜀初亡, ![]() ![]() ![]() ![]() 吴人因蜀国刚刚灭亡, ![]() ![]() ![]() ![]() [16]八月,庚寅,命中扶军司马炎副贰相国事。 [16]八月,庚寅(初三),任命中扶军司马炎辅佐相国事宜。 [17]初,钟会之伐汉也,辛宪英谓其夫之从子羊祜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会请其子郞中为参军,宪英忧曰:“他⽇吾为国忧,今⽇难至吾家矣。”固请于晋王,王不听。宪英谓曰:“行矣,戒之,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竟以全归。诏以尝谏会反,赐爵关內侯。 [17]当初,钟会伐汉之时,辛宪英对他丈夫的侄子羊祜说:“钟会做事恣意放纵,这不是长久地处于臣下地位的做法,我恐怕他有其他的想法。”钟会请求让她儿子郞中羊为参军,辛宪英忧虑地说:“以前我为家国担忧,今⽇大难降临我家了。”羊坚决向晋王请求不担任参军,但晋王不答应。辛宪英对羊说:“你去吧,但要警惕小心,在军队之中可以行得通的,只有仁恕二字。”结果羊竟然全安地返回。癸巳(初六),诏命因羊曾劝谏钟会不要反叛,而赐爵关內侯。 [18]九月,戊午,以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18]九月,戊午(初一),任命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19]辛未,诏以吕兴为安南将军,都督 ![]() ![]() ![]() [19]辛未(十四⽇),诏令任命吕兴为安南将军,都督 ![]() ![]() ![]() [20]吴主贬朱太后为景皇后,追谥⽗和曰文皇帝,尊⺟何氏为太后。 [20]吴王贬朱太后为景皇后,追谥⽗亲孙和为文皇帝,又尊⺟亲何氏为皇太后。 [21]冬,十月,丁亥,诏以寿舂所获吴相国参军事徐绍为散骑常侍,⽔曹掾孙为给事⻩门侍郞,以使于吴,其家人在此者悉听自随,不必使还,以开广大信。晋王因致书吴主,谕以祸福。 [21]冬季,十月,丁亥(初一),诏令任命寿舂之战所俘获的吴国相国参军事徐绍为散骑常侍,⽔曹掾孙为给事⻩门侍郞,让他们出使吴国,他们的家人在魏国的,完全可听任他们相随而去,也不必让他们回来,以此来扩大魏国讲求信义的影响。晋王还因此给吴王写信,晓谕祸福的道理。 [22]初,晋王娶王肃之女,生炎及攸,以攸继景王后。攸 ![]() ![]() [22]当初,晋王娶王肃的女儿为 ![]() [23]吴主封太子及其三弟皆为王,立妃滕氏为皇后。 [23]吴王封太子孙和他的三个弟弟为王,立妃子滕氏为皇后。 [24]初,吴主之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廪,科出宮女以配无 ![]() ![]() [24]当初,吴王即位时,发优抚诏书,体恤士民百姓,打开仓库,赈济贫困之人,按条例放出宮女做那些无 ![]() ![]() ![]() ![]() ![]() [25]是岁,罢屯田官。 [25]这一年,废置了屯田官。 Www.YaNd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