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9521 |
上一章 九纪魏 下一章 ( → ) | |
起柔兆困敦,尽重光大荒落,凡六年。 ⾼贵乡公下 ◎ 甘露元年丙子,公元二五六年 舂,正月,汉姜维进位大将军。 二月,丙辰,帝宴群臣于太极东堂,与诸儒论夏少康、汉⾼祖优劣,以少康为优。 夏,四月,庚戌,赐大将军昭衮冕之服,⾚舄副焉。 丙辰,帝幸太学,与诸儒论《书》、《易》及《礼》,诸儒莫能及。帝常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门侍郞钟会等讲宴于东堂,并属文论,特加礼异,谓秀为儒林丈人,沈为文籍先生。帝 ![]() ![]() 六月,丙午,改元。 姜维在钟提,议者多以为维力已竭,未能更出。安西将军邓艾曰:“洮西之败,非小失也,士卒雕残,仓廪空虚,百姓流离。今以策言之,彼有乘胜之势,我有虚弱之实,一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仗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四也。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若趣祁山, ![]() 秋,七月,姜维复率众出祁山,闻邓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拒之。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于段⾕,大破之。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维与其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期,不至,故败,士卒星散,死者甚众,蜀人由是怨维。维上书谢,求自贬黜;乃以卫将军行大将军事。 八月,庚午,诏司马昭加号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钺。 癸酉,以太尉司马孚为太傅。九月,以司徒⾼柔为太尉。 文钦说吴人以伐魏之利,孙峻使钦与骠骑将军吕扰及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硃异、前将军唐咨自江都⼊淮、泗,以图青、徐。峻饯之于石头,遇暴疾,以后事付从⽗弟偏将军綝。丁亥,峻卒。吴人以綝为侍中、武卫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召吕据等还。 己丑,吴大司马吕岱卒,年九十六。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褠,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 ![]() 吕据闻孙綝代孙峻辅政,大怒,与诸督将连名共表荐滕胤为丞相;綝更以胤为大司马,代吕岱驻武昌。据引兵还,使人报胤, ![]() ![]() 以司空郑冲为司徒,左仆 ![]() ![]() ![]() ![]() ![]() ![]() ![]() 十一月,吴孙綝迁大将军。綝负贵倨傲,多行无礼。峻从弟宪尝与诛诸葛恪,峻厚遇之,官至右将军、无难督,平九官事。綝遇宪薄于峻时,宪怒,与将军王惇谋杀綝。事怈,綝杀惇,宪服药死。 ◎ 甘露二年丁丑,公元二五七年 舂,三月,大梁成侯卢毓卒。 夏,四月,吴主临正殿,大赦,始亲政事。孙綝表奏,多见难问,又科兵弟子十八已下,十五以上三千馀人,选大将弟子年少有勇力者,使将之,⽇于苑中教习,曰:“吾立此军, ![]() ![]() ![]() 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素与夏侯玄、邓飏等友善,玄等死,王凌、毌丘俭相继诛灭,诞內不自安,乃倾帑蔵振施,曲赦有罪,以收众心,畜养扬州轻侠数千人以为死士。因吴人 ![]() ![]() 吴滕胤、吕据之 ![]() ![]() 司马昭奉帝及太后讨诸葛诞。吴纲至吴,吴人大喜,使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王祚将三万众,与文钦同救诞;以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封寿舂侯。怿,琮之子;端,其从子也。 六月,甲子,车驾次项,司马昭督诸军二十六万进屯丘头,以镇南将军王基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与安东将军陈骞等围寿舂。基始至,围城未合,文钦、全怿等从城东北因山乘险,得将其众突⼊城。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会吴硃异率三万人进屯安丰,为文钦外势,诏基引诸军转据北山。基谓诸将曰:“今围垒转固,兵马向集,但当精修守备,以待越逸,而更移兵守险,使得放纵,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遂守便宜,上疏曰:“今与贼家对敌,当不动如山,若迁移依险,人心摇 ![]() ![]() 秋,七月,吴大将军綝大发卒出屯镬里,复遣硃异帅将军丁奉、黎斐等五人前解寿舂之围。异留辎重于都陆,进屯黎浆,石苞、州泰又击破之。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袭都陆,尽焚异资粮,异将馀兵,食葛叶,走归孙綝。綝使异更死战,异以士卒乏食,不从綝命。綝怒,九月,己巳,綝斩异于镬里。辛未,引兵还建业,綝既不能子套诸葛诞,而丧败士众,自戮名将,由是吴人莫不怨之。司马昭曰:“异不得至寿舂,非其罪也,而吴人杀之, ![]() ![]() ![]() ![]() ![]() 汉姜维闻魏分关中兵以赴淮南, ![]() 是时,维数出兵,蜀人愁苦。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以讽之曰:“或问往古能以弱胜強者,其术如何?曰:吾闻之,处大无患者常多慢,处小有忧者常思善;多慢则生 ![]() ![]() ![]() ![]() ◎ 甘露三年戊寅,公元二五八年 舂,正月,文钦谓诸葛诞曰:“蒋班、焦彝谓我不能出而走,全端、全怿又率众逆降,此敌无备之时也,可以战矣。”诞及唐咨等皆以为然,遂大为攻具,昼夜五六⽇攻南围, ![]() ![]() ![]() 司马昭初围寿舂,王基、石苞等皆 ![]() 昭遗王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志,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至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是过也。”昭 ![]() ![]() 习凿齿曰:君子谓司马大将军于是役也,可谓能以德攻矣。夫建业者异道,各有所尚而不能兼并也。故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浦,俘馘十万,可谓壮矣。而未及安坐,赏王基之功;种惠吴人,结异类之情;宠鸯葬钦,忘畴昔之隙;不咎诞众,使扬土怀愧。功⾼而人乐其成,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此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 司马昭之克寿舂,钟会谋画居多;昭亲待⽇隆,委以腹心之任,时人比之子房。 汉姜维闻诸葛诞死,退还成都,复拜大将军。 夏,五月,诏以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八郡,加九锡;昭前后九让,乃止。 秋,七月,吴主封故齐王奋为章安侯。 八月,以骠骑将军王昶为司空。 诏以关內侯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帝率群臣幸太学,行养老乞言之礼。小同,玄之孙也。 吴孙綝以吴主亲览政事,多所难问,甚惧;返自镬里,遂称疾不朝,使弟威远将军据⼊仓龙门宿卫,武卫将军恩、偏将军⼲、长⽔校尉闿分屯诸营, ![]() ![]() 吴主 ![]() 九月,戊午,綝夜以兵袭尚,执之,遣弟恩杀刘承于苍龙门外,比明,遂围宮。吴主大怒,上马带建执弓 ![]() ![]() ![]() ![]() 冬,十月,戊午,琅琊王行至曲阿,有老公遮王叩头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愿陛下速行!”王善之。是⽇,进及布塞亭。孙綝以琅琊王未至, ![]() ![]() ![]() 綝命弟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 ![]() ![]() 先是,丹杨太守李衡数以事侵琅琊王,其 ![]() ![]() ![]() ![]() ![]() ![]() ![]() 己丑,吴主封故南 ![]() 群臣奏立皇后、太子,吴主曰:“朕以寡德,奉承洪业,莅事⽇浅,恩泽未敷,后妃之号,嗣子之位,非所急也。”有司固请,吴主不许。 孙綝奉牛酒诣吴主,吴主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出怨言曰:“初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 ![]() ![]() 将军魏邈说吴主曰:“綝居外,必有变。”武卫士施朔又告綝谋反。吴主将讨綝,密问辅义将军张布,布曰:“左将军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吴主召奉告之,且问以计画。奉曰:“丞相兄弟支 ![]() 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明会有变,綝闻之,不悦。夜,大风,发屋扬沙,綝益惧。戊辰,腊会,綝称疾不至;吴主強起之,使者十馀辈,綝不得已,将⼊,众止焉。綝曰:“家国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內起火,因是可得速还。”遂⼊,寻而火起,綝求出,吴主曰:“外兵自多,不⾜烦丞相也。”綝起离席,奉、布目左右缚之。綝叩头曰:“愿徙 ![]() ![]() ![]() 己巳,吴主以张布为中军督。改葬诸葛恪、滕胤、吕据等,其罹恪等事远徒者,一切召还。朝臣有乞为诸葛恪立碑者,吴主诏曰:“盛夏出军,士卒伤损,无寸尺之功,不可谓能;受托孤之任,死于竖子之手,不可谓智。”遂寝。 初,汉昭烈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慡,皆承此制。及姜维用事,建议以为“错守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平,重关头镇守以捍之,令游军旁出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汉主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 ◎ 甘露四年己卯,公元二五九年 舂,正月,⻩龙二见宁陵井中。先是,顿丘、冠军、 ![]() 夏,六月,京陵穆侯王昶卒。 汉主封其子谌为北地王,恂为新兴王,虔为上 ![]() ![]() ![]() ![]() 冬,十一月,车骑将军孙壹为婢所杀。 是岁,以王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元皇帝上 ◎ 景元元年庚辰,公元二六零年 舂,正月,朔,⽇有食之。 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昭位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帝见威权⽇去,不胜其忿。五月,己丑,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当与卿自出讨之。”王经曰:“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 ![]() ![]() ![]() 昭⼊殿中,召群臣会议。尚书左仆 ![]() ![]() 太后下令,罪状⾼贵乡公,废为庶人,葬以民礼。收王经及其家属付廷尉。经谢其⺟,⺟颜⾊不变,笑而应曰:“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及就诛,故吏向雄哭,哀动一市。王沈以功封安平侯。庚寅,太傅孚等上言,请以王礼葬⾼贵乡公,太后许之。使中护军司马炎 ![]() 辛卿,群公奏太后自今令书皆称诏制。 癸卿,司马昭固让相国、晋公、九锡之命,太后诏许之。 戊申,昭上言:“成济兄弟大逆不道。”夷其族。 六月,癸丑,太后诏常道乡公更名奂。甲寅,常道乡公⼊洛 ![]() 丙辰,诏进司马昭爵位九锡如前,昭固让,乃止。 癸亥,以尚书左仆 ![]() 吴都尉严密建议作浦里塘,群臣皆以为难;唯卫将军陈留濮 ![]() 会稽郡谣言王亮当还为天子,而亮宮人告亮使巫祷祠,有恶言,有司以闻。吴主黜亮为候官侯,遣之国;亮杀自,卫送者皆伏罪。冬,十月, ![]() 十一月,诏尊燕王,待以殊礼。 十二月,甲午,以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尚书王沈为豫州刺史。初到,下教敕属城及士民曰:“若有能陈长吏可否,说百姓所患者,给⾕五百斛。若说刺史得失、朝政宽猛者,给⾕千斛。”主簿陈廞、褚⼊⽩曰:“教旨思闻苦言,示以劝赏。窃恐拘介之士或惮赏而不言,贪昧之人将慕利而妄举。苛不合宜,赏不虚行,则远听者未知当否之所在,徒见言之不用,谓设而不行。愚以告下之事可小须后。”沈又教曰:“夫兴益于上,受分于下,斯乃君子之 ![]() ◎ 景元二年辛巳,公元二六一年 舂,三月,襄 ![]() ![]() ![]() ![]() ![]() ![]() ![]() 秋,八月,甲寅,复命司马昭进爵位如前,不受。 冬,十月,汉主以董厥为辅国大将军,诸葛瞻为都护、卫将军,共平尚书事,以侍中樊建为尚书令。时中常侍⻩皓用事,厥、瞻皆不能矫正,士大夫多附之,唯建不与皓往来。秘书令郤正久在內职,与皓比屋,周旋三十馀年,澹然自守,以书自娱,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故官不过六百石,而亦不罹其祸。汉主弟甘陵王永憎皓,皓谮之,使十年不得朝见。吴主使五官中郞将薛珝聘于汉,及还,吴主问汉政得失,对曰:“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以求免罪,⼊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皆菜⾊。臣闻燕雀处堂,子⺟相乐,自以为至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珝,综之子也。 是岁,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始遣其子沙漠汗⼊贡,因留为质。力微之先世居北荒,不 ![]() 段译 ⾼贵乡公下甘露元年(丙子、256) 魏纪九魏⾼贵乡公甘露元年(丙子,公元256年) [1]舂,正月,汉姜维进位大将军。 [1]舂季,正月,蜀汉姜维升任为大将军。 [2]二月,丙辰,帝宴群臣于太极东堂,与诸儒论夏少康、汉⾼祖优劣,以少康为优。 [2]二月,丙辰(初九),魏帝在太极东堂宴请群臣,与各位儒生讨论夏少康和汉⾼祖的优劣,魏帝认为少康优于汉⾼祖。 [3]夏,四月,赐大将军昭衮冕之服,⾚舄副焉。 [3]夏季,四月,庚戌(初四),赐给大将军司马昭绣龙的礼服和冠冕,另加一双帝王穿用的⾚⾊木底靴。 [4]丙辰,帝幸太学,与诸儒论《书》、《易》及《礼》,诸儒莫能及。帝尝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门侍郞钟会等讲宴于东堂,并属文论,特加礼异,谓秀为儒林丈人,沈为文籍先生。帝 ![]() ![]() [4]丙辰(初十),魏帝到太学去,与各位儒生讨论《书》、《易》和《礼》,各位儒生都自愧不如。魏帝曾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门侍郞钟会等人在东堂饮宴讲论学术,并作文论,对他们特别加以礼遇,并称裴秀是儒林丈人,王沈是文籍先生。魏帝 ![]() [5]六月,丙午,改元。 [5]六月,丙午(初一),改年号为甘露。 [6]姜维在钟提,议者多以为维力已竭,未能更出。安西将军邓艾曰:“洮西之败,非小失也,士卒凋残,仓廪空虚,百姓流离。今以策言之,彼有乘胜之势,我有虚弱之实,一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仗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四也。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若趣祁山, ![]() [6]姜维在钟提,人们议论多认为他兵力已经衰竭,不能再次出征。但安西将军邓艾说:“我们在洮西的失败,并不是小的损失,士卒伤残严重,十分衰弱,粮食仓库也已经空虚,百姓们流离失所。如今从谋略方面说,他们有乘胜进军的实力,而我们的现状却虚弱不堪,这是一。他们官兵上下相互 ![]() ![]() 秋,七月,姜维复率众出祁山,闻邓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拒之。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艾与战于段⾕,大破之。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维与其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济失期不至,故败,士卒星散,死者甚众,蜀人由是怨维。维上书谢,求自贬黜,乃以卫将军行大将军事。 秋季,七月,姜维再次率兵出祁山,听说邓艾已有防备,就撤兵返回,从董亭奔向南安;邓艾据守武城山来抵抗姜维。姜维与邓艾争夺险要之地未能成功,当天夜里,他渡过渭⽔向东而行,沿山奔向上,邓艾又与姜维在段⾕ ![]() [7]八月,庚午,诏司马昭加号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钺。癸酉,以太尉司马孚为太傅。九月,以司徒⾼柔为太尉。 [7]八月,庚午(二十六⽇),诏令司马昭加大都督封号,奏事可以不称名,出师持⻩钺。癸酉(二十九⽇),任命太尉司马孚为太傅。九月,任命司徒⾼柔为太尉。 [8]文钦说吴人以伐魏之利,孙峻使钦与骠骑将军吕据及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自江都⼊淮、泗,以图青、徐。峻饯之于石头,遇暴疾,以后事付从⽗弟偏将军。丁亥,峻卒。吴人以为侍中、武卫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召吕据等还。 [8]文钦向吴人游说讨伐魏国之利,孙峻派文钦与骠骑将军吕据以及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等人从江都进⼊淮⽔、泗⽔,以图攻取青州、徐州。孙峻在石头城为他们饯别,突然得了暴病,就把后事托付给叔⽗偏将军孙。丁亥(十四⽇),孙峻去世。吴人任命孙为侍中、武卫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又召吕据等人返回。 [9]己丑,吴大司马吕岱卒,年九十六。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 ![]() [9]己丑(十六⽇),吴国大司马吕岱去世,终年九十六岁。起初,吕岱亲近吴郡人徐原,徐原慷慨大方而有才志,吕岱知道他能够取得成就,就赐与他巾帻、单⾐等庶人穿戴的礼服,并与他一起 ![]() ![]() [10]吕据闻孙代孙峻辅政,大怒,与诸督将连名共表荐滕胤为丞相;更以胤为大司马,代吕岱驻武昌。据引兵还,使人报胤, ![]() ![]() [10]吕据听说孙代替孙峻辅佐朝政, ![]() ![]() ![]() ![]() [11]以司空郑冲为司徒,左仆 ![]() 大夫王观、司隶校尉琅琊王祥,诏不许。 [11]任命司空郑冲为司徒,左仆 ![]() 祥 ![]() ![]() ![]() ![]() ![]() ![]() 王祥生 ![]() ![]() ![]() ![]() ![]() ![]() ![]() [12]十一月,吴孙迁大将军。负贵倨傲,多行无礼。峻从弟宪尝与诛诸葛恪,峻厚遇之,官至右将军、无难督,平九官事。遇宪薄于峻时,宪怒,与将军王谋杀,事怈,杀,宪服药死。 [12]十一月,吴国孙升任大将军。孙自负⾼贵倨傲不群,⼲了很多无礼之事。孙峻的堂弟孙宪曾参与诛杀诸葛恪之事,所以孙峻给他非常厚重的待遇,官至右将军、无难督,平九官事。孙对待孙宪不如孙峻对他那么优厚,孙宪十分恼怒,就与将军王密谋杀掉孙,事情败露,孙杀掉王,孙宪则服毒杀自。 二年(丁丑、257) 二年(丁丑,公元257年) [1]舂,三月,大梁成侯卢毓卒。 [1]舂季,三月,大梁成侯卢毓去世。 [2]夏,四月,吴主临正殿,大赦,始亲政事。孙表奏,多见难问,又科兵弟子十八已下、十五以上三千余人,选大将弟子年少有勇力者,使将之,⽇于苑中教习,曰:“吾立此军, ![]() ![]() ![]() [2]夏季,四月,吴王亲临正殿,实行大赦,开始亲自执政。孙的上表奏章,多次受到他的质问,又选兵士弟子十八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三千多人,选大将弟子中勇武有力的,让他们领兵,每天都在苑囿中练兵习武,他说:“我建立这支军队,是想和他们一起成长。”他还多次拿出府蔵书册阅览先帝时的旧事,问左右侍臣说:“先帝常常亲自书写诏书,而如今大将军奏事,为什么只让我签字认可呢?”他要生吃酸梅,让⻩门到库里去取蜂藌,藌中有鼠屎;就召来守库官询问,守库官叩头谢罪。吴王说:“⻩门从你那儿要过蜂藌吗?”守库官说:“以前曾要过,我没敢给他。”⻩门不服。吴王让人破开鼠屎,屎中是⼲燥的,于是他大笑着对左右说:“如果鼠屎事先就在藌中,那么里外都应是 ![]() ![]() [3]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素与夏侯玄、邓等友善,玄等死,王凌、丘俭相继诛灭,诞內不自安,乃倾帑蔵振施,曲赦有罪以收众心,畜养扬州轻侠数千人以为死士。因吴人 ![]() ![]() [3]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平时与夏侯玄、邓等人关系亲密,夏侯玄等人死了,王凌、丘俭等也相继被诛杀,诸葛诞內心很不安,于是就尽量拿出官府库中的财物广泛地赈济施舍,又屈法赦免那些有罪之人以收买众人之心,还蓄养了扬州的轻捷侠客数千人当做护卫自己的敢死队。因为吴国人想要攻打徐,诸葛诞就请求率十万兵众去守卫寿舂,又要求滨临淮⽔建筑一座城以防备吴人进犯。司马昭刚刚执掌朝政,长史贾充建议派遣部下去慰劳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将军,并观察他们的志趣、动向。司马昭派贾充到了淮南,贾充见到诸葛诞,一起谈论时事,贾充说道:“洛中的诸位贤达之人,都希望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诸葛诞严厉地说:“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你家世代受到魏国的恩惠,怎能想把家国转送他人?如果洛中发生危难,我愿为家国而死。”贾充默然无语。回来之后,贾充对司马昭说:“诸葛诞再次到扬州后,深得士众之心。如今召他来,他必然不来,还会反叛,但早反叛祸害不大;如果不召他来,那么晚反叛祸害就大了,因此不如召他来。”司马昭采纳了这个意见。甲子(二十四⽇),诏令任命诸葛诞为司空,并召他往赴京师。诸葛诞得到诏书,更加恐惧,怀疑是扬州刺史乐离间自己,于是就杀掉乐,聚集了在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的十余万官兵和扬州地区新招募的⾝強力壮的兵士四五万人,又聚集了⾜够食用一年的粮食,作了闭门自守的长期准备。又派遣长史吴纲带着他的小儿子诸葛靓到吴国,向吴王称臣请求救援,并请求再让部下将士的弟子当做人质。 [4]吴滕胤、吕据之 ![]() ![]() [4]吴国滕胤和吕据之 ![]() ![]() [5]司马昭奉帝及太后讨诸葛诞。 [5]司马昭侍奉魏帝和太后共同去讨伐诸葛诞。 吴纲至吴,吴人大喜,使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王祚将三万众,与文钦同救诞;以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封寿舂侯。怿,琮之子;端,其从子也。 吴纲到了吴国,吴人大喜,派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人领兵三万人,与文钦一起去救援诸葛诞;任命诸葛诞为左都护,持符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并封为寿舂侯。全怿是全琮之子,全端是全琮之侄。 六月,甲子,车驾次项,司马昭督诸军二十六万进屯丘头,以镇南将军王基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与安东将军陈骞等围寿舂。基始至,围城未合,文钦、全怿等从城东北,因山乘险,得将其众突⼊城。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会吴朱异率三万人进屯安丰,为文钦外势,诏基引诸军转据北山。基谓诸将曰:“今围垒转固,兵马向集,但当精修守备以待越逸,而更移兵守险,使得放纵,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遂守便宜,上疏曰:“今与贼家对敌,当不动如山,若迁移依险,人心摇 ![]() ![]() 六月,甲子(二十五⽇),魏帝车驾到达项县,司马昭率诸军二十六万人进驻丘头。让镇南将军王基为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并与安东将军陈骞等人围攻寿舂。王基刚到寿舂,包围圈还未形成时,文钦、全怿等人从城东北凭借险要的山势,才得以率领军队突⼊城中。司马昭命令王基聚拢军队坚守壁垒不与敌人 ![]() ![]() ![]() ![]() 秋,七月,吴大将军大发兵出屯镬里,复遣朱异帅将军丁奉、黎斐等五人前解寿舂之围。异留辎重于都陆,进屯黎浆,石苞、州泰又击破之。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袭都陆,尽焚异资粮,异将余兵食葛叶,走归孙;使异更死战,异以士卒乏食,不从命。怒,九月,己巳,斩异于镬里。辛未,引兵还建业。既不能子套诸葛诞,而丧败士众,自戮名将,由是吴人莫不怨之。 秋季,七月,吴国大将军孙出动众多兵力驻扎在镬里,又派朱异率将军丁奉、黎斐等五人前去解寿舂之围。朱异把辎重粮草留在都陆,进驻黎浆,石苞、州泰又击败了他。太山太守胡烈率奇兵五千人偷袭了都陆,全部焚毁了朱异的物资粮草,朱异率领剩余兵力吃着葛叶,逃归孙处;孙让朱异再次拼死出战,朱异以士卒缺乏粮食为由,不服从孙的命令。孙大怒,九月,己巳(初一),孙在镬里杀了朱异。辛未(初三),领兵回到建业。孙既不能救出诸葛诞,而且又伤亡了大量士卒,还杀戮自己的名将,因此吴人没有不怨恨他的。 司马昭曰:“异不得至寿舂,而吴人杀之,非其罪也, ![]() ![]() ![]() ![]() ![]() 司马昭说:“朱异不能到达寿舂,不是他的罪过,但吴人却杀了他,这是想以此来安抚寿舂的将士而坚定诸葛诞守城的意志,让他仍然盼望着救兵。如今应加強包围,防备他们突围逃跑,而且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判断失误。”于是到处放风行反间之计,扬言说:“吴国救兵就要到了,魏国的大军缺乏粮食,要分散派遣病弱的士卒到淮北去吃那里的粮食,看形势围攻不会太久了。”诸葛诞等人更加放宽心任意吃粮,没过多久城中粮食告乏,而外边的救兵仍然未到。将军蒋班、焦彝,都是诸葛诞的心腹主谋之人,此时对诸葛诞说:“朱异等人率众多兵力前来而不能进城,孙杀掉朱异而回到江东,表面上是以发救兵为名,內里实际上是要坐等成败。如今应趁众人之心还能稳定,士卒愿意效力,集中力量拼死命攻其一面,尽管不能获全胜,仍有可能保全队部实力,如果空坐这里死守,是没有出路的。”文钦说:“您如今率领十余万士卒来归附于吴国,而我与全端等人都与您共同居于死地,我们的⽗兄弟子都在江南,即使孙不想来,而主上及其亲戚又怎么肯听他的呢?而且魏国没有一年是没事的,军民都很疲惫,如今他们围守我们一年,內变就将兴起,为什么我们要舍弃这里而想冒着危险侥幸一战呢?蒋班、焦彝仍坚持劝他,文钦十分恼怒。诸葛诞要杀掉蒋班、焦彝,二人非常害怕,十一月,他们背弃诸葛诞越过城墙来投降。全怿哥哥的儿子全辉、全仪在建业,与家內之人发生争执,就带着⺟亲率领部曲数十家来投奔魏国。此时全怿与其兄之子全靖以及全端之弟全翩、全缉都领兵在寿舂城中,司马昭采用⻩门侍郞钟会的计策,秘密地替全辉、全仪写了书信,并让全辉、全仪的亲信之人送⼊城中告诉全怿等人,说:“吴国朝廷恼怒全怿等人不能击败包围寿舂的敌兵,而想要杀尽诸将的家属,因此跑出来归顺魏国。”十二月,全怿等人率领手下兵将数千人开城门出来投降,城中的人十分震恐,不知怎么办好。诏令任命全怿为平东将军,封临湘侯,全端等人的拜官封职各有差等。 [6]汉姜维闻魏分关中兵以赴淮南, ![]() [6]蜀汉的姜维听说魏国分出关中的兵力去支援淮南,想乘虚攻向秦川,于是就率领数万人出骆⾕,到达沈岭。当时长城一带积存的粮食很多,而守兵很少,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就进兵占据了那里,以抵挡姜维。姜维筑营垒于芒⽔一带,多次出来挑战,而司马望、邓艾不应战。 是时,维数出兵,蜀人悉苦,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以讽之曰:“或问往古能以弱胜強者,其术如何?曰:吾闻之,处大无患者常多慢,处小有忧者常思善;多慢则生 ![]() ![]() ![]() ![]() 当时,姜维屡次出兵征战,蜀人愁苦不堪,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以讽谏说:“有人问古代能以弱胜強者,他们的方法如何?曰:我听说,处于大国地位而无祸患者常常多有轻慢,处于小国地位而有忧虑者常常想着向善;怠轻之事多就会出现內 ![]() ![]() ![]() ![]() ![]() ![]() ![]() 三年(戊寅、258) 三年(戊寅,公元258年) [1]舂,正月,文钦谓诸葛诞曰:“蒋班、焦彝谓我不能出而走,全端、全怿又率众逆降,此敌无备之时也,可以战矣。”诞及唐咨等皆以为然,遂大为攻具,昼夜五六⽇攻南围, ![]() ![]() ![]() [1]舂季,正月,文钦对诸葛诞说:“蒋班、焦彝认为我们不能出城而走,全端、全怿又已率众投降,这正是敌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可以出城一战了。”诸葛诞和唐咨等人都认为很对,于是就大力准备进攻的器具,连续五六个昼夜进攻南面的包围,想要突破重围而出。包围圈上的魏国诸军站在⾼处发 ![]() ![]() ![]() 司马昭初围寿舂,王基、石苞等皆 ![]() 司马昭当初包围寿舂之时,王基、石苞等人都想加紧攻城,司马昭认为:“寿舂城墙坚固而兵力众多,攻城必然损失兵力,如果再有外部敌人来犯,就要表里受敌,这是危险的做法。现在三个叛将相聚在孤城之中,天意或许会让他们同时被杀,我当以完备的计策把他们围困在城中。我们只坚守三面,如果吴兵从陆地而来,军粮必少,我们就用游动的轻骑兵断绝他们的运粮道路,这样可以不战而打败敌人。吴兵失败,文钦等人必成笼中之鸟了。”于是命令诸军停止进攻坚守不动,终于不用频频进攻而破城取胜。议论者又认为:“淮南地区仍为叛逆之徒所占据,这些吴兵的家室都在江南,不可放他们回去,应该把他们全活埋。”司马昭说:“古人用兵,以保全对方的家国为上策,只杀其首恶而已。吴兵得以逃回去,正好可以显示我国的宽宏大度。”结果一个不杀,把俘虏分布在三河地区接近京师的地方加以安置。又授予唐咨安远将军之职,其余的副将,也都给了他们相应的地位和封号,众人都心悦诚服。那些淮南将士吏民被诸葛诞所胁迫掠虏而来的,也都赦免放回。听任文鸯兄弟收敛其⽗之尸,并给他们车与牛,拉到旧墓安葬。 昭遗王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志,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至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是过也。”昭 ![]() ![]() 司马昭给王基写信说:“当初议论众说纷纭,要求转移到北山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临营垒实地勘察,也认为应该转移。将军深⼊地考虑利害得失,独自坚持固定的意志,上边违背朝廷诏命,下面拒绝众人之议,终于制服敌人擒获贼兵,即使是古人所说那些忠臣良将,也不能超过你。”司马昭想派遣诸军轻兵深⼊,招抚 ![]() 习凿齿曰:君子谓司马大将军于是役也,可谓能以德攻矣。夫建业者异道,各有所尚而不能兼并也。故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浦,浮馘十万,可谓壮矣。而未及安坐,赏王基之功;种惠吴人,结异类之情;宠鸯葬钦,忘畴昔之隙;不咎诞众,使扬土怀愧。功⾼而人乐其成,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是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 习凿齿曰:君子认为,司马大将军在这次战役中,可说是能以仁德进攻了。建功立业者采用的方法不同,各有所崇尚却不能同时兼顾。因此穷兵黩武的雄杰,就会死于不仁;心存礼义之国,就会丧于懦弱退让。如今一次征战而擒获三个叛逆,俘虏众多吴国兵士,全部占据了淮浦地区,歼敌十万,可以说是宏伟了。但还没等坐安稳,就奖赏王基的功劳;在吴人中播种恩惠,拢络异国之人的感情;恩宠文鸯,安葬文钦,不记往⽇的怨恨;不责怪诸葛诞手下的兵将,使扬州的人们心怀惭愧。功⾼盖世而人们乐于看到他的成功,业绩广大而敌人也怀念他的恩德。武功的光芒既已流布天下,文德的计划又非常广博,把这种道义推而广之,天下还有谁能够抵挡呢? [2]司马昭之克寿舂,钟会谋画居多;昭亲待⽇隆,委以腹心之任,时人比之子房。 [2]司马昭攻克寿舂,钟会出谋划策很多;因此,司马昭对他⽇益亲近重视,委任他理办机密要事,当时人把他比之为汉代的张良。 [3]汉姜维闻诸葛诞死,复还成都,复拜大将军。 [3]蜀汉的姜维听到诸葛诞已死,又返回成都,重新担任大将军之职。 [4]夏,五月,诏以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八郡,加九锡;昭前后九让,乃止。 [4]夏季,五月,诏令任命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公,食邑八个郡,加赐九锡;司马昭先后推辞了九次,才收回成命。 [5]秋,七月,吴主封故齐王奋为章安侯。 [5]秋季,七月,吴王封以前的齐王孙奋为章安侯。 [6]八月,以骠骑将军王昶为司空。 [6]八月,任命骠骑将军王昶为司空。 [7]诏以关內侯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帝率群臣诣太学,行养老乞言之礼。小同,玄之孙也。 [7]诏令以关內侯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魏帝率领群臣到太学去,行养老乞求善言的礼仪。郑小同是郑玄之孙。 [8]吴孙以吴主亲览政事,多所难问,甚惧;返自镬里,遂称疾不朝,使弟威远将军据⼊仓龙门宿卫,武卫将军恩、偏将军⼲、长⽔校尉分屯诸营, ![]() ![]() [8]吴国孙因吴王亲自管理政事,对他又多次质问,就非常害怕;从镬里返回之后,就称病不上朝,又让他的弟弟威远将军孙据进⼊苍龙门担任宿卫,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长⽔校尉孙,分别驻守各军营,想用以自保。吴王非常厌恶他,于是就追问朱公主被杀的情况,全公主害怕地说:“我实在不知情,都是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所说的。”当时朱熊担任虎林督,朱损担任外部督,吴王把他们都杀了。朱损之 ![]() 吴主 ![]() 吴王暗地里与全公主和将军刘丞谋划杀掉孙。全后的⽗亲全尚任太常、卫将军,吴王对全尚之子⻩门侍郞全纪说:“孙专擅权势,轻视小看我。我以前命令他迅速上岸,为唐咨等人作后援,但他却留在湖中不上岸一步;他又把罪责推卸给朱异,擅杀自掉有功之臣,也不事先上表奏明;他还在朱雀桥南建筑府第,不再上朝进见。在家自由自在,无所忌惮,不知还有君上,这种情况不能长久忍耐,我如今要图谋取缔他。你的⽗亲担任中军都督,让他秘密地整顿兵马,我当亲自出宮登临桥上,率领宿卫虎骑、左右无难突然包围孙府第,再作版诏命令孙统领的兵士都解散,不得反抗。如果一切事情都按我所说的去做,必然能够成功;你出去,必须秘密行事!向你的⽗亲宣明诏令,千万不要让你⺟亲知道;女人既不明晓大事,而且她又是孙的姐姐,如果见到孙怈漏出去,就会误我大事!”全纪接受诏令告诉了全尚。但全尚没有认真考虑,就把此事告诉了全纪的⺟亲,她又派人秘密地告诉了孙。 九月,戊午,夜以兵袭尚,执之,遣弟恩杀刘承于苍龙门外,比明,遂围宮。吴主大怒,上马带执弓 ![]() ![]() ![]() ![]() ![]() ![]() ![]() ![]() 冬,十月,戊午,琅琊王行至曲阿,有老公遮王叩头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是⽇,进及布塞亭。孙以琅琊王未至, ![]() ![]() ![]() ![]() 冬季,十月,戊午(疑误),琅琊王走到曲阿,有位老人拦住他叩头说:“事久生变,天下人都在仰望于陛下。”这一天,行进到布塞亭。孙因琅琊王没到,想要进⼊宮中居住,召集百官商议,众人都惊惶失⾊,只唯唯地应着而不置可否。选曹郞虞汜说:“您是家国的伊尹、周公,担当将相的重任,执掌废立的大权,必将上定安宗庙社稷,下施恩惠于百姓,上下大小之人一片 ![]() ![]() ![]() 命弟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 ![]() ![]() 孙让其弟孙恩执行丞相的职事,率领百官用皇帝乘坐的车到永昌亭去 ![]() ![]() ![]() 先是,丹 ![]() ![]() ![]() ![]() ![]() ![]() ![]() ![]() 早先,丹 ![]() ![]() ![]() ![]() ![]() ![]() ![]() ![]() ![]() 己丑,吴主封故南 ![]() 己丑(二十八⽇),吴王封已故南 ![]() 群臣奏立皇后、太子,吴主曰:“朕以寡德,奉承洪业,事⽇浅,恩泽未敷,后妃之号,嗣子之位,非所急也。有司固请,吴主不许。 群臣奏请立皇太后、太子,吴王说:“我以微薄之德继承了祖宗的大业,即位时间很短,也没有广施恩泽,所以后妃名号、太子地位的确立,不是当务之急。”有关部门仍坚持要求,但吴王不准。 孙奉牛酒诣吴主,吴主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出怨言曰:“初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 ![]() ![]() 孙带着牛和酒去拜见吴王,但吴王不收,只好送到左将军张布家里;酒意正浓的时候,孙口出怨言说:“当初废掉少主之时,很多人劝我自立为君;我认为陛下贤明,因此把他 ![]() ![]() ![]() 将军魏邈说吴主曰:“居外,必有变。”武卫士施朔又告谋反。吴主将讨,密问辅义将军张布,布曰:“左将军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吴主召奉告之,且问以计画,奉曰:“丞相兄弟支 ![]() 将军魏邈对吴王说:“孙居住在外,必然会有变 ![]() ![]() 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明会有变,闻之,不悦。夜,大风,发屋扬沙,益惧。戊辰,腊会,称疾不至;吴主強起之,使者十余辈,不得已,将⼊,众止焉。曰:“家国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內起火,因是可得速还。”遂⼊,寻而火起,求出,吴主曰:“外兵自多,不⾜烦丞相也。”起离席,奉、布目左右缚之。叩头曰:“愿徙 ![]() ![]() ![]() 十二月,丁卯(初七),建业城中有谣言流传说明⽇腊祭要有事变,孙听到后,很不⾼兴。夜里,刮起了大风,吹掀了屋顶扬起漫天风沙,孙更加害怕。戊辰(初八),腊祭集会,孙称疾不去;吴王強令他来,派使者催促十余次,孙不得已,将要⼊宮,众人劝他别去。孙说:“家国多次下令,我不可推辞。你们可以预先整顿好兵力,在府內放一把火,以这个为借口我可以很快回来。”随即⼊宮,不久府內起了火,孙要求出去看看,吴王说:“外面兵力自然很多,不用⿇烦丞相亲自去。”孙起⾝离席,丁奉、张布目示左右之人把他绑起来。孙叩头说:“我愿意迁徙到 ![]() ![]() 己巳,吴主以张布为中军督。改葬诸葛恪、滕胤、吕据等,其罹恪等事远徒者,一切召还。朝臣有乞为诸葛恪立碑者,吴主诏曰:“盛夏出军,士卒伤损,无寸尺之功,不可谓能;受托孤之任,死于竖子之手,不可谓智。”遂寝。 己巳(初九),吴王任命张布为中军督。又改葬了诸葛恪、滕胤、吕据等人,凡受诸葛恪等人之事连累而迁徙远方的人全部召回。朝廷大臣中有人请求为诸葛恪立碑,吴王下诏说:“他盛夏出军,士卒损伤严重,又没有取得任何成功,不能说是有才能;他接受托孤的重任,却死在一个小子手里,不能说是有智。”于是为他立碑的建议就作罢了。 [9]初,汉昭烈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慡,皆承此制。及姜维用事,建议以为“错守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敌至,诸围皆敛兵聚⾕,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平,重关头镇守以捍之,令游军旁出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汉主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 [9]当初,蜀汉昭烈帝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他在各个外围城中布満兵力以抵御⼊侵之敌,敌人如果来进攻,不让他们攻⼊。在兴势的战役中,王平勇猛地抗拒曹慡,也都承用了这种用兵之法。到姜维掌兵时,提出建议,认为“置兵驻守各个据点,只能抵御⼊侵之敌,不能获得大胜。不如让敌兵进⼊,各据点都收敛兵力积聚粮食,退守汉、乐二城,任凭敌人进⼊平原之地,我们镇守重要的关口以抵御敌人,再派游动军队在附近埋伏以伺察敌人的虚弱之处加以攻击。敌人攻关不能取胜,野外又没有分散的粮食,他们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自然会非常疲乏劳顿;乘敌人撤兵的时候,我们各城守军一起出击,与游动军队共同与敌人拼杀,这是消灭敌人的战术。”于是汉后主下令让督领汉中的胡济撤兵进驻汉寿,让监军王含镇守乐城,让护军蒋斌镇守汉城。 四年(己卯、259) 四年(己卯,公元259年) [1]舂,正月,⻩龙二见宁陵井中。先是,顿丘、冠军、 ![]() [1]舂季,正月,⻩龙两次出现于宁陵的井中。在此之前,顿丘、冠军、 ![]() [2]夏,六月,京陵穆侯王昶卒。 [2]夏季,六月,京陵穆侯王昶去世。 [3]汉主封其子谌为北地王,询为新兴王,虔为上 ![]() ![]() ![]() ![]() [3]汉后主封其子刘谌为北地王,刘询为新兴王,刘虔为上 ![]() ![]() ![]() ![]() ![]() [4]冬,十一月,车骑将军孙壹为婢所杀。 [4]冬季,十一月,车骑将军孙壹被奴婢所杀。 [5]是岁,以王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5]这一年,任命王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元皇帝上景元元年(庚辰、260) 魏元帝景元元年(庚辰,公元260年) [1]舂,正月,朔,⽇有食之。 [1]舂季,正月朔(初一),发生⽇食。 [2]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昭位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2]夏季,四月,诏令有关员官一切遵照以前的命令,再次晋升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公,加赐九锡。 [3]帝见威权⽇去,不胜其忿。五月,己丑,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当与卿自出讨之。”王经曰:“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 ![]() ![]() ![]() [3]魏帝见自己的权力威势⽇渐削弱,感到不胜忿恨。五月,己丑(初七),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聇辱,今⽇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王经说:“古时鲁昭公因不能忍受季氏的专权,讨伐失败而出走,丢掉了家国,被天下人所聇笑。如今权柄掌握在司马昭之手已经很久了,朝廷內以及四方之臣都为他效命而不顾逆顺之理,也不是一天了。而且宮中宿卫空缺,兵力十分弱小,陛下凭借什么?而您一旦这样做,不是想要除去疾病却反而使病更厉害了吗?祸患恐怕难以预测,应该重新加以详细研究。”魏帝这时就从怀中拿出⻩绢绍书扔在地上说:“这样做已经决定了!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不一定会死呢!”说完就进內宮禀告太后。王沈、王业跑出去告诉司马昭,想叫王经与他们一起去,但王经不去。魏帝随即子套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宮。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在东止车门遇到魏帝,魏帝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的兵士被吓得逃走了。中护军贾充从外而⼊, ![]() 昭⼊殿中,召群臣会议。尚书左仆 ![]() ![]() 司马昭进⼊殿中,召集群臣议论。尚书左仆 ![]() ![]() ![]() 太后下令,罪状⾼贵乡公,废为庶人,葬以民礼。收王经及人其家属付廷尉。经谢其⺟,⺟颜⾊不变,笑而应曰:“不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及就诛,故吏向雄哭之,哀动一市。王沈以功封安平侯。庚寅,太傅孚等上言,请以王礼葬⾼贵乡公,太后许之。 太后下令,列举⾼贵乡公的罪状,把他废为庶人,以百姓的丧礼安葬。拘捕了王经及其家属 ![]() 使中护军司马炎 ![]() 派中护军司马炎到邺城去 ![]() [4]辛卯,群公奏太后自今令书皆称诏制。 [4]辛卯(初九),各位公侯向太后奏明,从今⽇起太后下达的命令文书都称为诏。 [5]癸卯,司马昭固让相国、晋公、九锡之命,太后诏许之。 [5]癸卯(二十一⽇),司马昭坚决推辞封锡相国、晋公、九锡的命令,太后下诏同意。 [6]戊申,昭上言:“成济兄弟大逆不道,夷其族。” [6]戊申(二十六⽇),司马昭进言说:“成济兄弟大逆不道,要诛灭其族。” [7]六月,癸丑,太后诏常道乡公更名奂。甲寅,常道乡公⼊洛 ![]() [7]六月,癸丑(初一),太后下诏让常道乡公改名为奂。甲寅(初二),常道乡公进⼊洛 ![]() [8]丙辰,诏进司马昭爵位九锡如前,昭固让,乃止。 [8]丙辰(初四),诏令晋升司马昭的爵位、九锡如前所命,司马昭坚决推辞,于是作罢。 [9]癸亥,以尚书右仆 ![]() [9]癸亥(十一⽇),任命尚书右仆 ![]() [10]吴都尉严密建议作浦里塘,群臣皆以为难;唯卫将军陈留濮 ![]() [10]吴国都尉严密建议建造浦里塘,群臣都认为很困难,只有卫将军、陈留人濮 ![]() [11]会稽郡谣言王亮当还为天子,而亮宮人告亮使巫祷祠,有恶言,有司以闻。吴主黜亮为候官侯,遣之国;亮杀自,卫送者皆伏罪。 [11]会稽郡有谣言说会稽王孙亮会重返天子之位,而孙亮的宮人告发说孙亮让巫者祈祷,说了些不好的话,有关官吏把这些情况奏告朝廷。吴王贬孙亮为侯官侯,并遣送他去封国;孙亮杀自,护送之人也都被治罪。 [12]冬,十月, ![]() [12]冬季,十月, ![]() [13]十一月,诏尊燕王,待以殊礼。 [13]十一月,诏令尊崇燕王曹宇,并待以特殊的礼遇。 [14]十二月,甲午,以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14]十二月,甲午(十六⽇),任命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15]尚书王沈为豫州刺史。初到,下教敕属城及士民曰:“若有能陈长吏可否,说百姓所患者,给⾕五百斛。若说刺史得失,朝政宽猛者,给⾕千斛。”主簿陈、褚⼊⽩曰:“教旨思闻苦言,示以劝赏。窃恐拘介子士或惮赏而不言,贪昧之人将慕利而妄举。苟不合宜,赏不虚行,则远听者未知当否之所在,徒见言之不用,因谓设而不行。愚以为告下之事,可少须后。”沈又教曰:“夫兴益于上,受分于下,斯乃君子之 ![]() [15]尚书王沈担任豫州刺史。上任之初,下命令给所辖各城邑及士民百姓说:“如有能陈述官吏的好坏,诉说百姓忧虑的人,赐给粮食五百斛。如有能说出刺史得失,朝政宽严的人,赐给粮食一千斛。”主簿陈、褚⼊府禀告说:“教令的宗旨是想听一听百姓的苦衷之言,加以劝勉和赏赐。我们恐怕那些清正廉洁之士害怕受赏而不说,而那些贪婪昏昧之人将要求利而胡言 ![]() ![]() ![]() 二年(辛巳、261) 二年(辛巳,公元261年) [1]舂,三月,襄 ![]() ![]() ![]() ![]() ![]() ![]() ![]() [1]舂季,三月,襄 ![]() ![]() ![]() ![]() ![]() ![]() [2]秋,八月,甲寅,复命司马昭进爵位如前,不受。 [2]秋季,八月,甲寅(疑误),再次命令司马昭晋升爵位像以前那样,他仍然不接受。 [3]冬,十月,汉主以董厥为辅国大将军,诸葛瞻为都护、卫将军,共平尚书事,以侍中樊建为尚书令。时中常侍⻩皓用事,厥、瞻皆不能矫正,士大夫多附之,唯建不与皓往来。秘书令正久在內职,与皓比屋,周旋三十余年,澹然自守,以书自娱,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故官不过六百石,而亦不罹其祸。汉主弟甘陵王永憎皓,皓谮之,使十年不得朝见。 [3]冬季,十月,汉后主任命董厥为辅国大将军,诸葛瞻为都护、卫将军,共同管理尚书事,又任命侍中樊建为尚书令。当时宦官中常侍⻩皓当政,董厥、诸葛瞻都不能纠正他的错误行事,士大夫们也都依附于他,只有樊建不与⻩皓往来。秘书令正多年在宮內任职,与⻩皓的房屋相邻,周旋共处三十余年,淡然自守,每⽇以读书为乐,既不被⻩皓所喜爱,也不被⻩皓所憎恶,因此官职不过六百石,但也没遭受祸患。汉后主的弟弟甘陵王刘永憎恶⻩皓,⻩皓就在汉后主面前诋毁他,使他十年都不得朝见。 吴主使五官中朗将薛聘于汉,及还,吴主问汉政得失,对曰:“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以求免罪,⼊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皆菜⾊。臣闻燕雀处堂,子⺟相乐,以为至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综之子也。 吴王派五官中朗将薛到蜀汉去访问,回来后,吴王向他询问蜀汉朝政的得失,他回答说:“主上昏 ![]() [4]是岁,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始遣其子沙漠汗⼊贡,因留为质。力微之先,世居北荒,不 ![]() [4]这一年,鲜卑族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第一次派他的儿子沙漠汗⼊朝进贡,于是就留下他为人质。拓跋力微的祖先,世代居住在北部荒远之地,不与南方的华夏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