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3145 |
上一章 一十五纪汉 下一章 ( → ) | |
起著雍执徐,尽上章敦牂,凡三年。 孝灵皇帝下 ◎ 中平五年戊辰,公元一八八年 舂,正月,丁酉,赦天下。二月,有星孛于紫宮。 ⻩巾馀贼郭大等起于河西⽩波⾕,寇太原、河东。 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 太常江夏刘焉见王室多故,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噤,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焉內 ![]() ![]() ![]() 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国人恐发兵无已,于是右部盆落反,与屠各胡合,凡十馀万人,攻杀羌渠。国人立其子右贤王于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夏,四月,太尉曹嵩罢。 五月,以永乐少府南 ![]() 益州贼马相、赵祗等起兵绵竹,自号⻩巾,杀刺史郤俭,进击巴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有众数万,相自称天子。州从事贾龙率吏民攻相等,数⽇破走,州界清静。龙乃选吏卒 ![]() 郡国七大⽔。 故太傅陈蕃子逸与术士襄楷会于冀州刺史王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门、常侍真族灭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愿驱除!”因与豪杰转相招合,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 ![]() ![]() ![]() ![]() ![]() ![]() ![]() ![]() ![]() 秋,七月,以 ![]() 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郞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郞曹 ![]() 九月,司徒许相罢;以司空丁宮为司徒,光禄勋南 ![]() 以卫尉条侯董重为票骑将军。重,永乐太后兄子也。 冬,十月,青、徐⻩巾复起,寇郡县。 望气者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宮流⾎。帝 ![]() 十一月,王国围陈仓。诏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四万人以拒之。 张纯与丘力居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诏骑都尉公孙瓚讨之。瓚与战于属国石门,纯等大败,弃 ![]() 董卓谓皇甫嵩曰:“陈仓危急,请速救之。”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兵。陈仓虽小,城守固备,未易可拔。王国虽強,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击之,全胜之道也,将何救焉!”国攻陈仓八十馀⽇,不拔。 ◎ 中平六年己巳,公元一八九年 舂,二月,国众疲敝,解围去,皇甫嵩进兵击之。董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迫,归众勿追。”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 ![]() ![]() 幽州牧刘虞到部,遣使至鲜卑中,告以利害,责使送张举、张纯首,厚加购尝。丘力居等闻虞至,喜,各遣译自归。举、纯走出塞,馀皆降散。虞上罢诸屯兵,但留降虏校尉公孙瓚,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三月,张纯客王政杀纯,送首诣虞。公孙瓚志 ![]() ![]() 夏,四月,丙子朔,⽇有食之。 太尉马⽇磾免;遣使即拜幽州牧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蹇硕忌大将军进,与诸常侍共说帝遣进西击韩遂;帝从之。进 ![]() 初,帝数失皇子,何皇后生子辩,养于道人史子眇家,号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协,董太后自养之,号曰“董侯”群臣请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 ![]() ![]() ![]() ![]() ![]() 进既秉朝政,忿蹇硕图己, ![]() ![]() 票骑将军董重,与何进权势相害,中官挟重以为 ![]() ![]() ![]() 辛酉,葬孝灵皇帝于文陵。何进惩蹇硕之谋,称疾,不⼊陪丧,又不送山陵。 大⽔。 秋,七月,徙渤海王协为陈留王。 司徒丁宮罢。 袁绍复说何进曰:“前窦武 ![]() ![]() ![]() ![]() ![]() ![]() ![]() 初,灵帝征董卓为少府,卓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言:‘牢直不毕,禀赐断绝, ![]() ![]() 何进召卓使将兵诣京师。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強忍寡义,志 ![]() ![]() ![]() ![]() ![]() ![]() ![]() ![]() ![]() 袁绍惧进变计,因胁之曰:“ ![]() ![]() ![]() ![]() ![]() 八月,戊辰,进⼊长乐宮,⽩太后,请尽诛诸常侍。中常侍张让、段珪相谓曰:“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省,此意何为?窦氏事竟复起琊?”使潜听,具闻其语。乃率其 ![]() ![]() ![]() 进部曲将吴匡、张璋在外,闻进被害, ![]() ![]() 庚午,张让、段珪等困迫,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门,夜,至小平津,六玺不自随,公卿无得从者,唯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至河上。贡厉声质责让等,且曰:“今不速死,吾将杀汝!”因手剑斩数人。让等惶怖,叉手再拜,叩头向帝辞曰:“臣等死,陛下自爱!”遂投河而死。贡扶帝与陈留王夜步逐萤光南行, ![]() ![]() ![]() ![]() ![]() 董卓之⼊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雒中无知者。俄而进及递苗部曲皆归于卓,卓又 ![]() 初,蔡邕徙朔方,会赦得还。五原太守王智,甫之弟也,奏蔡邕谤讪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积十二年,董卓闻其名而辟之,称疾不就。卓怒,詈曰:“我能族人!”邕惧而应命,到,署祭酒,甚见敬重,举⾼第,三⽇之间,周历三台,迁为侍中。 董卓谓袁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 ![]() ![]() ![]() ![]() 九月,癸酉,卓大会百寮,奋首而言曰:“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 ![]() 甲戌,卓复会群僚于崇德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为帝。”袁隗解帝玺绶,以奉陈留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卓又议:“太后踧迫永乐宮,至令忧死,逆妇姑之礼。”乃迁太后于永安宮。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丙子,卓鸩杀何太后,公卿以下不布服,会葬,素⾐而已。卓又发何苗棺,出其尸,支解节断,弃于道边,杀苗⺟舞 ![]() 诏除公卿以下弟子为郞,以补宦官之职,侍于殿上。 乙酉,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丙戌,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 甲午,以豫州牧⻩琬为司徒。 董卓率诸公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 ![]() 自六月雨至于是月。 冬,十月,乙巳,葬灵思皇后。 ⽩波贼寇河东,董卓遣其将牛辅击之。 初,南单于于扶罗既立,国人杀其⽗者遂叛,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扶罗指阙自讼。会灵帝崩,天下大 ![]() ![]() ![]() 十一月,以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朝不趋,剑履上殿。 十二月,戊戌,以司徒⻩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慡为司空。 初,尚书武威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伍琼,说董卓矫桓、灵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卓从之,命毖、琼与尚书郑泰、长史何颙等沙汰秽恶,显拔幽滞。于是征处士荀慡、陈纪、韩融、申屠蟠。复就拜慡平原相,行至宛陵,迁光禄勋,视事三⽇,进拜司空。自被征命及登台司,凡九十三⽇。又以纪为五官中郞将,融为大鸿胪。纪,寔之子;融,韶之子也。慡等皆畏卓之暴,无敢不至。独申屠蟠得征书,人劝之行,蟠笑而不答,卓终不能屈,年七十馀,以寿终。卓又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 ![]() 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 董卓 ![]() ![]() ![]() ![]() ![]() ![]() ![]() ![]() ![]() ![]() 是时,豪杰多 ![]() ![]() ![]() 孝献皇帝甲 ◎ 初平元年庚午,公元一九零年 舂,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绍与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韩馥留鄴,给其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兗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瑁、山 ![]() ![]() ![]() ![]() ![]() 辛亥,赦天下。 癸酉,董卓使郞中令李儒鸩杀弘农王辩。 卓议大发兵以讨山东。尚书郑泰曰:“夫政在德,不在众也。”卓不悦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琊!”泰曰:“非谓其然也,以为山东不⾜加大兵耳。明公出自西州,少为将帅,闲习军事。袁本初公卿弟子,生处京师,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临锋决敌,非公之俦也。况王爵不加,尊卑无序,若恃众怙力,将各棋峙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也。且山东承平⽇久,民不习战;关西顷遭羌寇,妇女皆能挟弓而斗,天下所畏者,无若并、凉之人与羌、胡义从;而明公拥之以为爪牙,譬犹驱虎兕以赴⽝羊,鼓烈风以扫枯叶,谁敢御之!无事征兵以惊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为非,弃德恃众,自亏威重也。”卓乃悦。 董卓以山东兵盛, ![]() ![]() 卓大会公卿议,曰:“⾼祖都关中,十有一世,光武宮雒 ![]() ![]() ![]() 卓征京兆尹盖勋为议郞,时左将军皇甫嵩将兵三万屯扶风。勋密与嵩谋讨卓。会卓亦征嵩为城门校尉,嵩长史梁衍说嵩曰:“董卓寇掠京邑,废立从意,今征将军,大则危祸,小则困辱。今及卓在雒 ![]() ![]() ![]() ![]() 卓遣军至 ![]() 丁亥,车驾西迁。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悉驱徙其馀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留屯毕圭苑中,悉烧宮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內,室屋 ![]() ![]() ![]() 三月,乙巳,车驾⼊长安,居京兆府舍,后乃稍葺宮室而居之。时董卓未至,朝政大小皆委之王允。允外相弥 ![]() 董卓以袁绍之故,戊午,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馀人。 初,荆州刺史王睿,与长沙太守孙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及州郡举兵讨董卓,睿与坚亦皆起兵。睿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扬言当先杀寅。寅惧,诈作按行使者檄移坚,说睿罪过,令收,行刑讫,以状上。坚承檄,即勒兵袭睿。睿闻兵至,登楼望之,遣问:“ ![]() ![]() ![]() ![]() ![]() ![]() ![]() ![]() ![]() ![]() ![]() 董卓在雒 ![]() ![]() ![]() ![]() ![]() ![]() ![]() ![]() ![]() ![]() ![]() ![]() ![]() ![]() ![]() ![]() 夏,四月,以幽州牧刘虞为太傅,道路壅塞,信命竟不得通。先是,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馀以⾜之。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敝⾐绳屦,食无兼⾁,务存宽政,劝督农桑,开上⾕胡市之利,通渔 ![]() 五月,司空荀慡薨。六月,辛丑,以光禄大夫种拂为司空。拂,邵之⽗也。 董卓遣大鸿胪韩融、少府 ![]() ![]() 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雒 ![]() ![]() 冬,孙坚与官属会饮于鲁 ![]() 王匡屯河 ![]() 左中郞将蔡邕议:“孝和以下庙号称宗者,皆宜省去,以遵先典。”从之。 中郞将徐荣荐同郡故冀州刺史公孙度于董卓,卓以为辽东太守。度到官,以法诛灭郡中名豪大姓百馀家,郡中震栗,乃东伐⾼句骊,西击乌桓,语所亲吏柳毅、 ![]() 段译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 汉纪五十一汉灵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 [1]舂,正月,丁酉,赦天下。 [1]舂季,正月,丁酉(十五⽇),大赦天下。 [2]二月,有星孛于紫宮。 [2]二月,有异星出现于紫微星旁。 [3]⻩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波⾕,寇太原、河东。 [3]⻩巾军残部郭大等人在河西⽩波⾕起兵,进攻太原郡、河东郡。 [4]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 [4]三月,匈奴屠各部落进攻并州,杀并州刺史张懿。 [5]太常江夏刘焉见王室多故,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噤,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焉內 ![]() ![]() ![]() [5]太常江夏人刘焉看到汉朝王室多难,向灵帝建议:“各地到处发生叛 ![]() ![]() ![]() ![]() ![]() [6]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国人恐发兵无已,于是右部谥落反,与屠各胡合,凡十余万人,攻杀羌渠。国人立其子右贤王于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6]灵帝下诏征发南匈奴兵,分配给刘虞,去征伐张纯。南匈奴单于羌渠派遣左贤王率领骑兵赴幽州听候调遣。匈奴人害怕以后不断征发兵员,于是右部落反叛,与屠各胡部落联合,共有十余万人,进攻并杀死羌渠。匈奴人立羌渠的儿子右贤王于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7]夏,四月,太尉曹嵩罢。 [7]夏季,四月,太尉曹嵩被免职。 [8]五月,以永乐少府南 ![]() [8]五月,任命永乐少府南 ![]() [9]益州贼马相、赵祗等起兵绵竹,自号⻩巾,杀刺史俭,进击巴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有众数万,自称天子。州从事贾龙率吏民攻相等,数⽇破走,州界清静。龙乃选吏卒 ![]() [9]益州人马相、赵祗等在绵竹起兵,自称为“⻩巾”杀死刺史俭,进攻巴郡、犍为,不过一个月,连破三郡,有部众数万人,马相自称天子。益州从事贾龙等率领官吏及百姓进攻马相等,几天后将他们打败,马相等逃跑,益州界內安宁。贾龙于是选派官兵去 ![]() 焉徒治绵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以收人心。 刘焉将州府迁到绵竹,招抚离散叛 ![]() [10]郡国七大⽔。 [10]有七个郡、国发生⽔灾。 [11]故太傅陈蕃子逸与术士襄楷会于冀州刺史王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门、常侍真族灭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愿驱除!”因与豪杰转相招合,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 ![]() ![]() ![]() ![]() ![]() ![]() ![]() ![]() ![]() [11]已故太傅陈蕃的儿子陈逸与法术家襄楷在冀州刺史王芬处见面,襄楷说:“从天象来看,不利于宦官,那些⻩门、常侍们真的要被灭族了。”陈逸对此非常⾼兴。王芬说:“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充当⼲这件事的先锋。”就与各地的豪杰互相联系,上书说黑山地区的盗贼攻打抢劫他属下的郡、县,想以此为借口起兵。正好灵帝想到北方来巡视他在河间的旧居,王芬等计划用武力来劫持灵帝,杀死那些常侍、⻩门,然后废黜灵帝,另立合肥侯为皇帝。王芬等将这个计划告诉议郞曹 ![]() ![]() ![]() ![]() [12]秋,七月,以 ![]() [12]秋季,七月,任命 ![]() [13]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郞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郞曹 ![]() [13]八月,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小⻩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郞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郞曹 ![]() [14]九月,司徒许相罢;以司空丁宮为司徒,光禄勋南 ![]() [14]九月,司徒许相被免职。任命司空丁宮为司徒,光禄勋南 ![]() [15]以卫尉条侯董重为票骑将军。重,永乐太后兄子也。 [15]任命卫尉、条侯董重为票骑将军。董重是灵帝⺟亲永乐太后哥哥的儿子。 [16]冬,十月,青、徐⻩巾复起,寇郡县。 [16]冬季,十月,青州、徐州的⻩巾军再度起兵,攻掠郡县。 [17]望气者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宮流⾎。帝 ![]() [17]用观察云气来预言吉凶的法术家认为,京城洛 ![]() [18]十一月,王国围陈仓。诏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四万人以拒之。 [18]十一月,王国包围陈仓。灵帝下诏再次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统率前将军董卓,共有军队四万人,去抵抗王国。 [19]张纯与丘力居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诏骑都尉公孙瓒讨之。瓒与战于属国石门,纯等大败,弃 ![]() [19]张纯与乌桓酋长丘力居在青、徐、幽、冀四州境內到处抢掠。灵帝下诏命骑都尉公孙瓒进行讨伐。公孙瓒在辽东属国的石门山与他们 ![]() ![]() [20]董卓谓皇甫嵩曰:“陈仓危急,请速救之。”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兵。陈仓虽小,城守固备,未易可拔。王国虽強,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击之,全胜之道也,将何救焉!”国攻陈仓八十余⽇,不拔。 [20]董卓对皇甫嵩说:“陈仓形势危急,请赶快救援。”皇甫嵩说:“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陈仓虽小,但城垣坚固,守卫严密,不容易攻破。王国兵力虽強,但攻不下陈仓,部众必然疲乏,我们乘他们疲乏,发动攻击,这是获得彻底胜利的策略,用得着什么援救呢!”王国围攻陈仓八十余天,未能攻破。 六年(己巳、189) 六年(己巳,公元189年) [1]舂,二月,国众疲敝,解围去,皇甫嵩进兵击之。董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迫,归众勿追。”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 ![]() [1]舂季,二月,王国的队部疲惫不堪,解围撤退。皇甫嵩下令进军追击,董卓说:“不行。兵法上说:‘穷寇勿迫,归众勿追。’”皇甫嵩说:“不然,以前我们不进攻,是躲避他们的锐气;现在发动进攻,是等到他们士气已经低落。我们现在所攻击的是疲惫之师,而不是‘归众’;王国的队部正要逃走,已无斗志,并不是‘穷寇’。”于是皇甫嵩独自率军进击,命令董卓作后援。皇甫嵩边连续进攻,大获全胜,斩杀一万多人。董卓大为羞惭恼恨,从此与皇甫嵩结下仇恨。 韩遂等共废王国,而劫故信都令汉 ![]() 韩遂等人共同废掉王国的首领地位,胁迫前信都县令汉 ![]() [2]幽州牧刘虞到部,遣使至鲜卑中,告以利害,责使送张举、张纯首,厚加购赏。丘力居等闻虞至,喜,各遣译自归。举、纯走出塞,余皆降散。虞上罢诸屯兵,但留降虏校尉公孙瓒,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三月,张纯客王政杀纯,送首诣虞。公孙瓒志 ![]() ![]() [2]幽州牧刘虞到任后,派使臣到鲜卑部落去,告诉他们利害,责令他们斩送张举和张纯的人头,悬以重赏。丘力居等听说刘虞来到幽州,都很⾼兴,各派翻译来晋见刘虞,自动归降。张举、张纯逃到塞外,所余部下全都投降或逃散。刘虞上奏,请求将征集的各队部全部遣散,只留下降虏校尉公孙瓒,率领步、骑兵一万人,驻扎在右北平。三月,张纯的门客王政刺杀张纯,带张纯的人头去见刘虞。公孙瓒决心用武力消灭乌桓部落,而刘虞想用恩德和信义来招降他们,因此两人之间产生矛盾。 [3]夏,四月,丙子朔,⽇有食之。 [3]夏季,四月,丙子朔(疑误),出现⽇食。 [4]太尉马⽇免;遣使即拜幽州牧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4]太尉马⽇被免职。灵帝派遣使臣到幽州去任命幽州牧刘虞为太尉,封为容丘侯。 [5]蹇硕忌大将军进,与诸常侍共说帝遣进西击韩遂;帝从之。进 ![]() [5]蹇硕忌恨大将军何进,与诸常侍共同劝说灵帝派遗何进西征韩遂,灵帝同意了。何进暗中获悉他们的 ![]() [6]初,帝数失皇子,何皇后生子辩,养于道人史子眇家,号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协,董太后自养之,号曰“董侯”群臣请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 ![]() ![]() ![]() ![]() ![]() [6]当初,灵帝连续死去了几个儿子,因此,何皇后生下儿子刘辩后,就送到道人史子眇家去抚养,故被称为“史侯”王美人生下儿子刘协,由董太后亲自抚养,被称为“董侯”群臣请求灵帝立太子。灵帝认为刘辩为人轻佻,缺乏威仪,想立刘协,但犹豫未决。正在这时,灵帝病重,把刘协托付给蹇硕。丙辰(十一⽇),灵帝于嘉德殿驾崩。蹇硕当时在皇宮中,想先杀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他派人去接何进要与他商议事情,何进即刻乘车前往。蹇硕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早有 ![]() ![]() 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四。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皇弟协为 ![]() 戊午(十三⽇),皇子刘辩即帝位,当时他十四岁。尊称⺟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封皇弟刘协为 ![]() 进既秉朝政,忿蹇硕图己, ![]() 何进既已掌握朝政大权,怨恨蹇硕想谋害自己,暗中计划将他杀死。袁绍通过何进的亲信门客张津,劝说何进将所有的宦官一网打尽。何进因袁氏历代都有人作⾼官,袁绍与堂弟虎贲中郞将袁术又为天下豪杰所拥戴,因此相信并任用他们。又广泛征聘有智谋的人士何、荀攸及河南人郑泰等二十人,任命何为北军中侯,荀攸为⻩门侍郞,郑泰为尚书,把他们都作为自己的心腹。荀攸是荀慡的族孙。 蹇硕疑不自安,与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书曰:“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 ![]() 蹇硕心里疑虑不安,写信给中常侍越忠、宋典等人说:“大将军何进兄弟控制朝政,独断专行,如今与天下的 ![]() 票骑将军董重,与何进权势相害,中官挟重以为 ![]() ![]() ![]() 票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互争权力,宦官们依靠董重做为 ![]() [7]辛酉,葬孝灵皇帝于文陵。何进惩蹇硕之谋,称疾,不⼊陪丧,又不送出陵。 [7]辛酉(十七⽇),把灵帝安葬在文陵。何进警惕会发生蹇硕那样的 ![]() [8]大⽔。 [8]发生⽔灾。 [9]秋,七月,徒 ![]() [9]秋季,七月,改封 ![]() [10]司徒丁宮罢。 [10]司徒丁宮被免职。 [11]袁绍复说何进曰:“前窦武 ![]() ![]() ![]() ![]() [11]袁绍又向何进建议说:“从前窦武他们想要消灭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杀害,只是因为消息怈露。五营兵士一向畏惧宦官的权势,而窦氏反而利用他们,所以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兄弟同时统帅噤军劲族,部下将领官吏都是俊杰名士,乐于为您效命,事情全在掌握之中,这是天赐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去大害,垂名后世,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何进于是向太后建议,请求全部撤换中常侍及以下的宦官,委派三署郞官代替他们的职务。何太后不答应,说:“从古至今,都是由宦官来管理皇宮內的事情,这条汉朝的传统制度,不能废掉。何况先帝刚刚去世,我怎能⾐冠整齐地与士人相对共事呢!”何进难以违背太后的意思,打算暂且诛杀最跋扈的宦官。袁绍认为宦官最亲近太后和皇帝,百官的奏章及皇帝诏命都由他们来回传递,现在如果不彻底除掉,将来一定会有后患。但是何太后的⺟亲舞 ![]()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主簿广陵陈琳谏曰:“谚称‘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微处助,大兵聚会,強者为雄,所谓倒持⼲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祗为 ![]() ![]() ![]() 袁绍又为何进出谋划策,劝他多召各地的猛将和英雄豪杰,让他们都率军向京城洛 ![]() ![]() ![]() ![]() ![]() 初,灵帝征董卓为少府,卓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言:‘牢直不毕,禀赐断绝, ![]() ![]() 起初,灵帝征召董卓⼊朝担任少府。董卓上书说:“我所统领的湟中地区的志愿附属军以及羌、胡兵都来见我,说:‘没有发给⾜够的粮饷,没有赏赐, ![]() ![]() ![]() ![]() ![]() 何进召卓使将兵诣京师。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強忍寡义,志 ![]() ![]() 何进召董卓率军到洛 ![]() ![]() 进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皆泰山人,进使还乡里募兵;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成,使武猛都尉丁原将数千人寇河內,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 何进的僚属王匡与骑都尉鲍信都是泰山人,何进让他们回乡去召募军队。又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让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进军河內郡,烧焚⻩河的孟津渡口,火光直照到洛 ![]() 董卓闻召,即时就道,并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 ![]() ![]() ![]() ![]() ![]() ![]() ![]() 董卓接到何进召他进京的命令,立刻上路出发。同时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利用得到皇帝宠幸之机,扰 ![]() ![]() ![]() ![]() ![]() ![]() ![]() ![]() 袁绍惧进变计,因胁之曰:“ ![]() ![]() ![]() ![]() 袁绍怕何进改变主意,便威胁他说:“矛盾已经形成,行动迹象已经显露,将军还想等待什么,而不早作决断?事情拖得太久会发生变化,就要重演窦武被害的惨剧了!”何进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有不经请示就逮捕或处死罪犯的权力。又任命从事中郞王允为河南尹。袁绍命属下的方略武吏去侦察宦官动静,又催促董卓等人,让他们派驿使紧急上奏,在奏章上声称要进军到平乐观。于是何太后大为恐惧,把中常侍、小⻩门等宦官都罢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进所亲信的人守在宮中。诸常侍、小⻩门都去向何进请罪,表示一切听从他的处置。何进对他们说:“天下动 ![]() 进谋积⽇,颇怈,中官惧而思变。张让子妇,太后之妹也,让向子妇叩头曰:“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唯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宮殿,情怀恋恋,愿复一⼊直,得暂奉望太后陛下颜⾊,然后退就壑沟,死不恨矣!”子妇言于舞 ![]() 何进的密谋因时间太长,怈露了不少。宦官们感到恐惧,想改⾰局面。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她叩头请求说:“我现在犯下罪责,理应全家回到家乡。想到我家几代蒙受皇恩,如今要远离宮殿,心中恋恋不舍。我愿再⼊宮侍候一次,得以暂时见到太后,趋承颜⾊,然后退到壑沟,死也没有遗恨了!”这位儿媳向⺟亲舞 ![]() ![]() 八月,戊辰,进⼊长乐宮,⽩太后,请尽诛诸常侍。中常侍张让、段相谓曰:“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省,此意何为?窦氏事竟复起琊?”使潜听,具闻其语。乃率其 ![]() ![]() ![]() 八月,戊辰(二十五⽇),何进⼊长乐宮,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中常侍张让、段商议说:“大将军何进自称有病,不参加先帝的丧礼,不送葬到墓地去,如今突然⼊宮,这是什么意图?难道窦武事件竟要重演吗?”派人去听窃何进兄妹的谈话,获知全部谈话內容。于是率领自己的 ![]() ![]() 进部曲将吴匡、张璋在外,闻进被害, ![]() ![]() 何进部下的军官吴匡、张璋在皇宮外,听到何进被杀害,打算率军⼊宮,但宮门已关闭。虎贲中郞将袁术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宮,用刀劈砍宮门,中⻩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宮门。适逢⻩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宮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宮中 ![]() ![]() 庚午,张让、段等困迫,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门,夜,至小平津,六玺不自随,公卿无得从者,唯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至河上。贡厉声质责让等,且曰:“今不速死,吾将杀汝!”因手剑斩数人。让等惶怖,叉手再拜,叩头向帝辞曰:“臣等死,陛下自爱!”遂投河而死。 庚午(二十七⽇),张让、段等被困宮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少帝、陈留王刘协等数十人步行出门。夜里,到达小平津。皇帝所用的六颗御玺没有随⾝带上,没有公卿跟随,只有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里到达⻩河岸边。闵贡厉声斥责张让等人,而且说:“你们如今还不快死,我就要来杀你们!”于是用手中的剑砍死数名宦官,张让等又惊又怕,拱手再拜,又向少帝叩头辞别说:“我们死了,请陛下自己保重!”于是投河而死。 贡扶帝与陈留王夜步逐萤光南行, ![]() ![]() ![]() ![]() ![]() 闵贡扶着少帝与陈留王刘协,在夜里追着萤火虫的微光徒步向南走,想回到宮中。走了几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辆板车,大家一齐上车,到达洛舍歇息。辛未(二十八⽇),找到马匹,少帝独自骑一匹,陈留王刘协和闵贡合骑一匹,从洛舍向南走,这时才逐渐有公卿赶来。董卓率军到显 ![]() ![]() ![]() 是⽇,帝还宮,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失传国玺,尔玺皆得之。以丁原为执金吾。骑都尉鲍信自泰山募兵适至,说袁绍曰:“董卓拥強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信乃引兵还泰山。 当天,少帝回到宮中,大赦天下,改后号将光熹元年改为昭宁元年。传国御玺丢失了,皇帝六玺中的其他五玺全都找到。任命丁原为执金吾。骑都尉鲍信到泰山郡募兵,恰到这时归来,他劝说袁绍:“董卓统率強兵,将有不轨的打算。现在不早作打算,必然会被他控制。应该乘他刚到,兵马都很疲惫,发动袭击,可以生擒董卓!”袁绍畏惧董卓,不敢发动进攻。于是鲍信率领队部返回泰山郡。 董卓之⼊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雒中无知者。俄而进及弟苗部曲皆归于卓,卓又 ![]() 董卓到洛 ![]() ![]() 初,蔡邕徒朔方,会赦得还。五原太守王智,甫之弟也,奏邕谤讪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积十二年。董卓闻其名而辟之,称疾不就。卓怒,詈曰:“我能族人!”邕惧而应命,到,署祭酒,甚见敬重,举⾼第,三⽇之间,周历三台,迁为侍中。 起初,蔡邕被流放到朔方郡,遇到大赦后,得以返回家乡。五原郡太守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指控蔡邕诽谤朝廷,于是蔡邕流亡江湖,前后达十二年。董卓听说了蔡邕的名声,便征召他做自己的僚属。蔡邕自称有病,不肯接受征召。董卓大怒,骂道:“我能把蔡邕全族杀得一个不剩!”蔡邕感到恐惧,只得接受命令。他到洛 ![]() [12]董卓谓袁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 ![]() ![]() ![]() ![]() [12]董卓对袁绍说:“天下的君主,应该由贤明的人来担任。每当想起灵帝,就使人愤恨。‘董侯’看似不错,现在我打算改立他为皇帝,不知他是否能胜过‘史侯’?有的人小事聪明,大事糊涂,谁知道他又会怎样?如果他也不行,刘氏就不值得再留种了!”袁绍说:“汉朝统治天下约四百年,恩德深厚,万民拥戴。如今皇上年龄尚幼,没有什么过失传布天下。您想废嫡立庶,恐怕众人不会赞同您的提议!”董卓手按剑柄,呵叱袁绍说:“小子,你胆敢这样放肆!天下大事,难道不由我决定!我要想这样做,谁敢不服从?你以为董卓的刀不锋利吗!”袁绍 ![]() ![]() ![]() 九月,癸酉、卓大会百僚、奋首而言曰:“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 ![]() 九月,癸酉(疑误),董卓召集文武百官,蛮横地说:“皇帝没有能力,不可以奉承宗庙,做统治天下的君主。如今,我想依照伊尹、霍光的前例,改立陈留王为皇帝,你们觉得怎样?”公卿及以下员官都十分惶恐,没有人敢回答。董卓又⾼声说:“从前霍光定下废立的大计后,田延年手握剑柄,准备诛杀反对的人。现在有谁胆敢反对这项计划,都以军法从事!”在座的人无不震骇。只有尚书卢植说:“从前太甲继位后昏庸不明,昌邑王有千余条罪状,所以有废立之事发生。现在的皇帝年龄尚幼,行为没有过失,不能与前例相比。”董卓大怒,离座而去。他准备杀卢植,蔡邕为卢植求情,议郞彭伯也劝阻董卓,说:“卢尚书是国全有名的大儒,受人尊敬。现在先杀了他,将使国全都陷⼊恐怖之中。”董卓这才停止动手,只是免去卢植的官职。于是,卢植逃到上⾕郡隐居起来。董卓派人把废立皇帝的计划送到太傅袁隗看,袁隗回报同意。 甲戌,卓复会群僚于崇德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为帝。”袁隗解帝玺绶,以奉陈留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 九月甲戌(初一),董卓又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少帝刘辩,诏书说:“皇帝为先帝守丧期间,没有尽到作儿子的孝心,而且仪表缺乏君王应有的威严。如今,废他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皇帝。”袁隗把少帝刘辩⾝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刘协。然后扶弘农王刘辩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刘协称臣。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都心中悲伤,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卓又议:“太后迫永乐宮,至令忧死,逆妇姑之礼。”乃迁太后于永安宮。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丙子,卓鸩杀何太后,公卿以下不布服,会葬,素⾐而已。卓又发何苗棺,出其尸,支解节断,弃于道边,杀苗⺟舞 ![]() 董卓又提出:“何太后曾经 ![]() ![]() [13]诏除公卿以下弟子为郞,以补宦官之职,侍于殿上。 [13]下诏,任命朝中公卿及以下员官的弟子为郞官,以填补原来由宦官担任的职务,在宮殿侍侯皇帝。 [14]乙酉,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侯。 [14]乙酉(十二⽇),任命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自己担任太尉,兼前将军,并加赐代表皇帝权力的符节,以及作为仪仗的斧钺和虎贲卫士,进封为侯。 [15]丙戌,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 [15]丙戌(十三⽇),任命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 [16]甲午,以豫州牧⻩琬为司徒。 [16]甲午(二十一⽇),任命豫州牧⻩琬为司徒。 [17]董卓率诸公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 ![]() [17]董卓率领三公等大臣上书,请求重新审理陈蕃、窦武以及 ![]() [18]自六月雨至于是月。 [18]自六月到九月,大雨连绵不断。 [19]冬,十月,乙巳,葬灵思皇后。 [19]冬季,十月,乙巳(初三),安葬何太后。 [20]⽩波贼寇河东,董卓遣其将牛辅击之。 [20]⽩波叛军进攻河东郡,董卓派部下将领牛辅率军讨伐。 初,南单于于扶罗既立,国人杀其⽗者遂叛,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扶罗指阙自讼。会灵帝崩,天下大 ![]() ![]() ![]() 当初,南匈奴单于于扶罗继位后,谋杀他⽗亲的南匈奴人于是叛变,共同拥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扶罗到洛 ![]() ![]() ![]() [21]十一月,以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朝不趋,剑履上殿。 [21]十一月,任命董卓为相国。允许他在参拜皇帝时不唱名,上朝不趋行,佩剑穿鞋上殿。 [22]十二月,戊戌,以司徒⻩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慡为司空。 [22]十二月,戊戌(疑误),任命司徒⻩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慡为司空。 初,尚书武威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伍琼,说董卓矫桓、灵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卓从之,命毖、琼与尚书郑泰、长史何等沙汰秽恶,显拔幽滞。于是征处士荀慡、陈纪、韩融、申屠蟠。复就拜慡平原相,行至宛陵,迁光禄勋,视事三⽇,进拜司空。自被微命及登台司,凡九十三⽇。又以纪为五官中郞将,融为大鸿胪。纪,之子;融,韶之子也。慡等皆畏卓之暴,无敢不至。独申屠蟠得微书,人劝之行,蟠笑而不答,卓终不能屈,年七十余,以寿终。卓又以尚书韩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颖川张咨为南 ![]() 起初,尚书、武威人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劝说董卓矫正桓帝、灵帝时的弊政,征召天下有名望的士人,以争取民心。董卓采纳了这个建议,命令周毖、伍琼与尚书郑泰、长史何等淘汰贪脏枉法与不称职的员官,选拔被庒抑的人才。于是,征召未作过官的士人荀慡、陈纪、韩融、申屠蟠⼊朝任职。又派使者到荀慡家乡去任命他为平原国相,荀慡赴任途中走到宛陵,又被任命为光禄勋。荀慡到任办公三天,又升任司空。从他被征召,到升任三公,一共九十三天。又任命陈纪为五官中郞将,韩融为大鸿胪,陈纪是陈的儿子,韩融是韩韶的儿子。荀慡等人都害怕董卓的残暴,被征召就不敢不来。只有申屠蟠接到被征召的命令后没有动⾝,别人都劝他前往,他笑而不答。董卓到底没能勉強他作官,他活到七十余岁,在家寿终正寝。董卓又任命尚书韩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人孔为豫州刺史,东平人张邈为陈留太守,颖川人张咨为南 ![]() [23]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 [23]下诏废除光熹、昭宁、永汉三个年号,仍称本年为中平六年。 [24]董卓 ![]() ![]() [24]董卓 ![]() ![]() ![]() ![]() 卓购求袁绍急,周毖、伍琼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他志。今急购之,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桀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以为然,乃即拜绍 ![]() ![]() 董卓悬赏捉拿袁绍,催 ![]() ![]() ![]() 术畏卓,出奔南 ![]() ![]() ![]() ![]() ![]() 袁术害怕董卓,出奔南 ![]() ![]() ![]() ![]() ![]() ![]() ![]() 是时,豪杰多 ![]() ![]() ![]() 这时候,天下的豪杰之士多准备起兵讨伐董卓。袁绍在 ![]() ![]() 孝献皇帝甲初平元年(庚午、190) 汉献帝初平元年(庚午,公元190年) [1]舂,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 ![]() ![]() ![]() ![]() ![]() ![]() [1]舂季,正月,函⾕关以东的各州、郡全都起兵讨伐董卓,推举 ![]() ![]() ![]() ![]() ![]() ![]() [2]辛亥,赦天下。 [2]辛亥(初十),大赦天下。 [3]癸酉,董卓使郞中令李儒鸩杀弘农王辩。 [3]癸酉(疑误),董卓派郞中令李儒用毒酒杀死了弘农王刘辩。 [4]卓议大发兵以讨山东。尚书郑泰曰:“夫政在德,不在众也。”卓不悦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琊!”泰曰:“非谓其然也,以为山东不⾜加大兵耳。明公出自西州,少为将帅,闲习军事。袁本初公卿弟子,生处京师;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临锋决敌,非公之俦也。况王爵不加,尊卑无序,若恃众怙力,将各棋峙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也。且山东承平⽇欠,民不习战;关西顷遭羌寇,妇女皆能挟弓而斗,天下所畏者,无若并、凉之人与羌、胡义从;而明公拥之以为爪牙,譬犹驱虎兕以赴⽝羊,鼓烈风以扫枯叶,谁敢御之!无事征兵以惊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为非,弃德恃众,自亏威重也。”卓乃悦。 [4]董卓准备大规模发兵去讨伐崤山以东地区。尚书郑泰说:“为政在于德,而不在于兵多。”董卓很不⾼兴地说:“照你这么讲,军队就没有用吗?”郑泰说:“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认为崤山以东不值得出动大军讨伐。您在西州崛起,年轻时就出任将帅, ![]() ![]() ![]() ![]() [5]董卓以山东兵盛, ![]() ![]() [5]董卓认为崤山以东的军事联盟声势浩大,打算把京都由洛 ![]() 卓大会公卿议,曰:“⾼祖都关中,十有一世,光武宮雒 ![]() ![]() ![]() 董卓召集公卿商议迁都,说:“⾼祖建都关中,共历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 ![]() ![]() ![]() [6]卓片京兆尹盖勋为议郞;时左将军皇甫⾼将兵三万屯扶风,勋密与嵩谋讨卓。会卓亦微嵩为城门校尉,嵩长史梁衍说嵩曰:“董卓寇掠京邑,废立从意,今征将军,大则危祸,小则困辱。今及卓在雒 ![]() ![]() ![]() ![]() [6]董卓征召京兆尹盖勋为议郞。这时左将军皇甫嵩统兵三万驻扎在扶风,盖勋秘密与皇甫嵩商议讨伐董卓。正在这时,董卓也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皇甫嵩的长史梁衍向皇甫嵩建议说:“董卓在京城抢掠,随自己的心意废立皇帝。如今征召将军,大将有 ![]() ![]() ![]() ![]() ![]() ![]() [7]卓遣军至 ![]() [7]董卓派军队到 ![]() ![]() [8]丁亥,车驾西迁,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悉驱徒其余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留屯毕圭苑中,悉烧宮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內,室屋 ![]() ![]() ![]() [8]丁亥(十七⽇),献帝刘协西迁长安。董卓逮捕洛 ![]() ![]() ![]() [9]三月,乙巳,车驾⼊长安,居京兆府命,后乃稍葺宮室而居之。时董卓未至,朝政大小皆委之王允。允外相弥 ![]() [9]三月,乙巳(初五),献帝到达长安,在京兆尹的府中住下。后将宮殿稍加修整,才搬⼊宮中。这时董卓还未到长安,朝中大小事务都 ![]() ![]() [10]董卓以袁绍之故,戊午,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余人。 [10]董卓因袁绍的缘故,戊午(十八⽇),杀死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袁家婴孩以上的五十余口。 [11]初,荆州刺史王睿与长沙太守孙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及州郡举兵讨董卓,睿与坚亦皆起兵。睿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杨言当先杀寅。寅惧,诈作按行使者檄移坚,说睿罪过,令收,行型讫,以状上。坚承檄,即勒兵袭睿。睿闻兵至,登楼望之,遣问“ ![]() ![]() ![]() ![]() ![]() ![]() ![]() [11]起初,荆州刺史王睿与长沙太守孙坚共同讨伐零陵、桂 ![]() ![]() ![]() ![]() ![]() ![]() ![]() ![]() 诏以北军中候刘表为荆州刺史。时寇贼纵横,道路梗塞,表单马⼊宜城,请南郡名士蒯良、蒯越,与之谋曰:“今江南宗贼甚盛,各拥众不附,若袁术因之,祸必至矣。吾 ![]() ![]() ![]() ![]() 献帝下诏任命北军中候刘表为荆州刺史,当时遍地都是盗贼,阻断了道路。刘表单人匹马进⼊宜城,请来南郡的名士蒯良、蒯越,与他们商议说:“如今江南宗 ![]() ![]() ![]() ![]() ![]() ![]() [12]董卓在雒 ![]() ![]() ![]() ![]() ![]() ![]() ![]() ![]() ![]() [12]董卓镇守洛 ![]() ![]() ![]() ![]() ![]() ![]() ![]() ![]() ![]() ![]() ![]() ![]() ![]() ![]() ![]() ![]() ![]() 曹 ![]() ![]() ![]() ![]() ![]() ![]() 顷之,酸枣诸军食尽,众散。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青州刺史焦和亦起兵讨董卓,务及诸将西行,不为民人保障,兵始济河,⻩巾已⼊其境。青州素殷实,甲兵甚盛,和每望寇奔北,未尝接风尘、 ![]() ![]() ![]() 不久,驻在酸枣的各路军队因为粮食吃尽,兵众四散。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相互敌视,刘岱杀死桥瑁,任命王肱兼任东郡太守。青州刺史焦和也起兵讨伐董卓,想与各路将领会合,一道西征,没有保护本州民人的全安。他的军队刚开始渡⻩河,⻩巾军已进⼊了青州。青州地区一向富庶,军队装备很优良,但焦和每次作战都望风而逃,从来没有与敌人正面 ![]() [13]夏,四月,以幽州牧刘虞为太傅,道路壅塞,信命竟不得通。先是,幽部应接荒处,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之。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敝⾐绳屦,食无兼⾁,务存宽政,劝督农桑,开上⾕胡市之利,通渔 ![]() [13]夏季,四月,任命幽州牧刘虞为太傅,因为道路阻断,使者和诏书无法到达。以前,由于幽州境外是边远地区,所需费用很多,每年都从青、冀二州所 ![]() ![]() ![]() ![]() ![]() [14]五月,司空荀慡薨。六月,辛丑,以光禄大夫种拂为司空。拂,邵之⽗也。 [14]五月,司空荀慡去世。六月,辛丑(疑误),任命光禄大夫种拂为司空。种拂是种邵的⽗亲。 [15]董卓遣大鸿胪韩融、少府 ![]() ![]() [15]董卓派大鸿胪韩融、少府 ![]() ![]() [16]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雒 ![]() ![]() [16]董卓废除五铢钱,另铸小钱作为货币。把洛 ![]() ![]() [17]冬,孙坚与官属会饮于鲁 ![]() [17]冬季,孙坚与部下员官正在鲁 ![]() ![]() [18]王匡屯河 ![]() [18]王匡驻在河 ![]() [19]左中郞将蔡邕议:“孝和以下庙号称宗者,皆宜省去,以遵先典。”从之。 [19]左中郞将蔡邕提议:“孝和帝以后的皇帝,庙号称‘宗’的,都应该撤去,以遵循传统的典制。”献帝同意。 [20]中郞将徐荣荐同郡故冀州刺史公孙度于董卓,卓以为辽东太守。度到官,以法诛灭郡中名豪大姓百余家,郡中震粟,乃东伐⾼句骊,西击鸟桓,语所亲吏柳毅、 ![]() [20]中郞将徐荣向董卓推荐同郡人、前冀州刺史公孙度,董卓任命他为辽东郡太守。公孙度到任后,依照法律处死郡中豪门大姓一百余家,全郡的人震惊战。于是他向东征伐⾼句骊,向西攻击乌桓部族。他对亲信官吏柳毅、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