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2047 |
上一章 九十四纪汉 下一章 ( → ) | |
起玄黓困敦,尽上章涒滩,凡九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 ◎ 熹平元年壬子,公元一七二年 舂,正月,车驾上原陵。司徒掾陈留蔡邕曰:“吾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易夺也。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此之谓也。” 三月,壬戌,太傅胡广薨,年八十二。广周流四公,三十馀年,历事六帝,礼任极优,罢免未尝満岁,辄复升进。所辟多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练达故事,明解朝章,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然温柔谨悫,常逊言恭⾊以取媚于时,无忠直之风,天下以此薄之。 五月,己巳,赦天下,改元。 长乐太仆侯览坐专权骄奢,策收印绶,杀自。 六月,京师大⽔。 窦太后⺟卒于比景,太后忧思感疾,癸巳,崩于云台。宦者积怨窦氏,以⾐车载太后尸置城南市舍,数⽇,曹节、王甫 ![]() ![]() ![]() ![]() ![]() 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于宣陵。 有人书硃雀阙,言:“天下大 ![]() 初,司隶校尉王寓依倚宦官,求荐于太常张奂,奂拒之,寓遂陷奂以 ![]() ![]() 初,魏郡李暠为司隶校尉,以旧怨杀扶风苏谦;谦子不韦瘗而不葬,变姓名,结客报仇。暠迁大司农,不韦匿于谕廥中,凿地旁达暠之寝室,杀其妾并小儿。暠大惧,以板藉地,一夕九徙。又掘暠⽗冢,断取其头,标之于市。暠求捕不获,愤恚,呕⾎死。不韦遇赦还家,乃葬⽗行丧。张奂素睦于苏氏,而段颎与暠善,颎辟不韦为司隶从事,不韦惧,称病不诣。颎怒,使从事张贤就家杀之,先以鸩与贤⽗曰:“若贤不得不韦,便可饮此!”贤遂收不韦,并其一门六十馀人,尽诛之。 渤海王悝之贬瘿陶也,因中常侍王甫求复国,许谢钱五千万;既而桓帝遗诏复悝国,悝知非甫功,不肯还谢钱。中常侍郑飒、中⻩门董腾数与悝 ![]() ![]() 十一月,会稽妖贼许生起句章,自称 ![]() 十二月,司徒许栩罢,以大鸿胪袁隗为司徒。 鲜卑寇并州。 是岁,单于车儿死,子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立。 ◎ 熹平二年癸丑,公元一七三年 舂,正月,大疫。 丁丑,司空宗俱薨。 二月,壬午,赦天下。 以光禄勋杨赐为司空。 三月,太尉李咸免。 夏,五月,以司隶校尉段颎为太尉。 六月,北海地震。 秋,七月,司空杨赐免;以太常颍川唐珍为司空。珍,衡之弟也。 冬,十二月,太尉段颎罢。 鲜卑寇幽、并二州。 癸酉晦,⽇有食之。 ◎ 熹平三年甲寅,公元一七四年 舂,二月,己巳,赦天下。 以太常东海陈耽为太尉。 三月,中山穆王畅薨,无子,国除。 夏,六月,封河间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祀。 吴郡司马富舂孙坚召募精勇,得千馀人,助州郡讨许生。冬,十一月,臧旻、陈寅大破生于会稽,斩之。任城王博薨,无子,国绝。 十二月,鲜卑⼊北地,太守夏育率屠各追击,破之。迁育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又寇并州。 司空唐珍罢,以永乐少府许训为司空。 ◎ 熹平四年乙卯,公元一七五年 舂,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命议郞蔡邕为古文、篆、隶三体书之,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使后儒晚学咸取正焉。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千馀两,填塞街陌。 初,朝议以州郡相 ![]() ![]() 臣光曰:叔向有言:“国将亡,必多制。”明王之政,谨择忠贤而任之,凡中外之臣,有功则赏,有罪则诛,无所阿私,法制不烦而天下大治。所以然者何哉?执其本故也。及其衰也,百官之任不能择人,而噤令益多,防闲益密,有功者以阂文不赏,为奷者以巧法免诛,上下劳扰而天下大 ![]() 封河间王建孙佗为任城王。 夏,四月,郡、国七大⽔。 五月,丁卯,赦天下。 延陵园灾。 鲜卑寇幽州。 六月,弘农、三辅螟。 于窴王安国攻拘弥,大破之,杀其王。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人众裁千口。 ◎ 熹平五年丙辰,公元一七六年 夏,四月,癸亥,赦天下。 益州郡夷反,太守李颙讨平之。 大雩。 五月,太尉陈耽罢,以司空许训为太尉。 闰月,永昌太守曹鸾上书曰:“夫 ![]() ![]() ![]() 六月,壬戌,以太常南 ![]() 秋,七月,太尉许训罢。以光禄勋刘宽为太尉。 冬,十月,司徒袁隗罢;十一月,丙戌,以光禄大夫杨赐为司徒。 是岁,鲜卑寇幽州。 ◎ 熹平六年丁巳,公元一七七年 舂,正月,辛丑,赦天下。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令三公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罢免之。平原相渔 ![]() ![]() 鲜卑寇三边。 市贾小民有相聚为宣陵孝子者数十人,诏皆除太子舍人。 秋,七月,司空刘逸免,以卫尉陈球为司空。 初,帝好文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并待制鸿都门下。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置其间,熹陈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久不亲行郊庙之礼。会诏群臣各陈政要,蔡邕上封事曰:“夫 ![]() ![]() ![]() 护乌桓校尉夏育上言:“鲜卑寇边,自舂以来三十馀发,请征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一冬、二舂,必能禽灭。”先是护羌校尉田晏坐事论刑,被原, ![]() ![]() ![]() 冬,十月,癸丑朔,⽇有食之。 太尉刘宽免。辛丑,京师地震。 十一月,司空陈球免。 十二月,甲寅,以太常河南孟彧为太尉。 庚辰,司徒杨赐免。 以太常陈耽为司空。 辽西太守甘陵赵苞到官,遣使 ![]() ![]() ![]() ![]() ![]() ◎ 光和元年戊午,公元一七八年 舂,正月,合浦、 ![]() 太尉孟彧罢。 二月,辛亥朔,⽇有食之。 癸丑,以光禄勋陈国袁滂为司徒。 己未,地震。 置鸿都门学,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为尚书、侍中,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聇与为列焉。 三月,辛丑,赦天下,改元。 以太常常山张颢为太尉。颢,中常侍奉之弟也。 夏,四月,丙辰,地震。 侍中寺雌 ![]() 司空陈耽免;以太常来 ![]() 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帝所御温德殿东庭中,长十馀丈,似龙。 秋,七月,壬子,青虹见⽟堂后殿庭中。诏召光禄大夫杨赐等诣金商门,问以灾异及消复之术。赐对曰:“《舂秋讠韯》曰:‘天投蜺,天下怨,海內 ![]() 议郞蔡邕对曰:“臣伏思诸异,皆亡国之怪也。天于大汉殷勤不已,故屡出祅变以当谴责, ![]() ![]() ![]() ![]() ![]() ![]() 八月,有星孛于天市。九月,太尉张颢罢,以太常陈球为太尉。 司空来 ![]() 冬,十月,以屯骑校尉袁逢为司空。 宋皇后无宠,后宮幸姬众共谮毁。渤海王悝妃宋氏,即后之姑也,中常侍王甫恐后怨之,因谮后挟左道祝诅;帝信之,遂策收玺绶。后自致暴室,以忧死。⽗不其乡侯酆及兄弟并被诛。 丙子晦,⽇有食之。 尚书卢植上言:“凡诸 ![]() 十一月,太尉陈球免。 十二月,丁巳,以光禄大夫桥玄为太尉。 鲜卑寇酒泉;种众⽇多,缘边莫不被毒。 诏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尚书令 ![]() ![]() 是岁,初开西邸卖官,⼊钱各有差;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或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富者则先⼊钱,贫者到官然后倍输。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初,帝为侯时常苦贫,及即位,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曾无私钱,故卖官聚钱以为私蔵。帝尝问侍中杨奇曰:“朕何如桓帝?”对曰:“陛下之于桓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帝不悦曰:“卿強项,真杨震子孙,死后必复致大鸟矣。”奇,震之曾孙也。 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死,子呼征立。 ◎ 光和二年己未,公元一七九年 舂,大疫。 三月,司徒袁滂免,以大鸿胪刘郃为司徒。乙丑,太尉桥玄罢,拜太中大夫;以太中大夫段颎为太尉。玄幼子游门次,为人所劫,登楼求货;玄不与。司隶校尉、河南尹围守玄家,不敢迫。玄瞋目呼曰:“奷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攻之,玄子亦死。玄因上言:“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奷路。”由是劫质遂绝。 京兆地震。 司空袁逢罢;以太常张济为司空。 夏,四月,甲戌朔,⽇有食之。 王甫、曹节等奷 ![]() ![]() ![]() 甫使门生于京兆界辜榷官财物七千馀万,京兆尹杨彪发其奷,言之司隶。彪,赐之子也。时甫休沐里舍,颎方以⽇食自劾。球诣阙谢恩,因奏甫、颎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封羽等罪恶,辛巳,悉收甫、颎等送洛 ![]() ![]() ![]() ![]() 球既诛甫, ![]() ![]() ![]() 于是曹节、硃瑀等权势复盛。节领尚书令。郞中梁人审忠上书曰:“陛下即位之初,未能万机,皇太后念在抚育,权时摄政,故中常侍苏康、管霸应时诛殄。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考其 ![]() ![]() ![]() ![]() 中常侍吕強清忠奉公,帝以众例封为都乡侯,強固辞不受,因上疏陈事曰:“臣闻⾼祖重约,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劝戒也。中常侍曹节等,宦官祐薄,品卑人 ![]() ![]() ![]() ![]() ![]() ![]() ![]() ![]() ![]() ![]() ![]() 丁酉,赦天下。上禄长和海上言:“礼,从祖兄弟别居异财,恩义已轻,服属疏末。而今 ![]() ![]() 五月,以卫尉刘宽为太尉。 护匈奴中郞将张修与南单于呼征不相能,修擅斩之,更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秋,七月,修坐不先请而擅诛杀,槛车征诣廷尉,死。 初,司徒刘郃兄侍中鯈与窦武同谋,俱死。永乐少府陈球说郃曰:“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今曹节等放纵为害,而久在左右,又公兄侍中受害节等,今可表徙卫尉 ![]() ![]() ![]() ![]() ![]() ![]() 巴郡板楯蛮反,遣御史中丞萧瑗督益州刺史讨之,不克。 十二月,以光禄勋杨赐为司徒。 鲜卑寇幽、并二州。 ◎ 光和三年庚申,公元一八零年 舂,正月,癸酉,赦天下。 夏,四月,江夏蛮反。 秋,酒泉地震。 冬,有星孛于狼、弧。 鲜卑寇幽、并二州。 十二月,己巳,立贵人何氏为皇后。征后兄颖川太守进为侍中。后本南 ![]() 是岁作罼圭、灵昆苑。司徒杨赐谏曰:“先帝之制,左开鸿池,右作上林,不奢不约,以合礼中。今猥规郊城之地以为苑囿,坏沃衍,废田园,驱居民,畜禽兽,殆非所谓若保⾚子之义。今城外之苑已有五六,可以逞情意,顺四节也。宜惟夏禹卑宮、太宗露台之意,以尉下民之劳。”书奏,帝 ![]() 巴郡板楯蛮反。 苍梧、桂 ![]() ![]() ![]() 段译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172) 汉纪四十九 汉灵帝熹平元年(壬子,公元172年) [1]舂,正月,车驾上原陵。司徒掾陈留蔡邕曰:“吾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易夺也。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此之谓也。” [1]舂季,正月,灵帝前往光武帝原陵祭祀。司徒掾陈留郡人蔡邕说:“我曾经听说,古代君王从不到墓前祭祀。皇帝有上陵举行墓祭的礼仪,最初认为可以减损。而今亲眼看到墓祭的威仪,体察它的本来用意,方才了解明帝的至孝隐衷,的确不能取消。有的礼仪似乎多余,但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大概就是指此。” [2]三月,壬戌,太傅胡广薨,年八十二。广周流四公,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礼任极优,罢免未尝満岁,辄复升进。所辟多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练达故事,明解朝章,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然温柔谨悫,常逊言恭⾊以取媚于时,无忠直之风,天下以此薄之。 [2]三月壬戌(初八),太傅胡广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胡广,字伯始,历任太傅、太尉、司徒和司空,前后任职三十余年,曾侍奉过安、顺、冲、质、桓、灵等六个皇帝,受到极优厚的礼遇,每次被免职,不出一年,即又复职。他所聘用的大都是天下的知名人士,曾和他过去的部属陈蕃、李咸并列三公。他非常 ![]() ![]() [3]五月,己巳,赦天下,改元。 [3]五月己巳(十六⽇),大赦天下,改年号。 [4]长乐太仆侯览坐专权骄奢,策收印绶,杀自。 [4]长乐太仆侯览因专权跋扈和骄横奢侈获罪,灵帝下令收回印信,侯览杀自。 [5]六月,京师大⽔。 [5]六月,京都洛 ![]() [6]窦太后⺟卒于比景,太后忧思感疾,癸巳,崩于云台。宦者积怨窦氏,以⾐车载太后尸置城南市舍,数⽇,曹节、王甫 ![]() [6]窦太后的⺟亲于比景病故,窦太后过度忧伤,思念成疾。癸巳(初十),在南宮云台去世。因宦官们对窦姓家族积怨甚深,所以用运载⾐服的车,把窦太后的尸体运到洛 ![]() 节等 ![]() ![]() ![]() ![]() 曹节等人又打算将窦太后埋葬到别处,而把冯贵人的尸体移来和桓帝合葬。灵帝下诏,召集三公、九卿等文武百官,在朝堂上集会议论,命中常侍赵忠监督集议。当时,太尉李咸正卧病在 ![]() ![]() ![]() ![]() 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于宣陵。 秋季,七月甲寅(初二),将窦太后安葬在宣陵,谥号为桓思皇后。 [7]有人书朱雀阙,言:“天下大 ![]() [7]有人在朱雀门上书写,说:“天下大 ![]() 初,司隶校尉王寓依倚宦官,求荐于太常张奂,奂拒之,寓遂陷奂以 ![]() ![]() 最初,前司隶校尉王寓依靠宦官的势力,曾请求太常张奂推荐,被张奂拒绝。王寓便诬陷张奂为 ![]() 初,魏郡李为司隶校尉,以旧怨杀扶风苏谦;谦子不韦瘗而不葬,变姓名,结客报仇。皓迁大司农,不韦匿于中,凿地旁达之寝室,杀其妾并小儿。大惧,以板藉地,一夕九徙。又掘⽗冢,断取其头,标之于市。求捕不获,愤恚,呕⾎死。不韦遇赦还家,乃葬⽗行丧。张奂素睦于苏氏,而段与善,辟不韦为司隶从事,不韦惧,称病不诣。怒,使从事张贤就家崐杀之,先以鸩与贤⽗曰:“若贤不得不韦,便可饮此!”贤遂收不韦,并其一门六十余人,尽诛之。 当初,魏郡人李担任司隶校尉,因为从前的怨恨而杀害左扶风人苏谦。苏谦的儿子苏不韦将⽗亲的尸体浅埋在地面上,不肯⼊土下葬。然后,改名换姓,结 ![]() ![]() ![]() [8] ![]() ![]() ![]() [8] ![]() ![]() ![]() ![]() ![]() [9]十一月,会稽妖贼许生起句章,自称 ![]() ![]() [9]十一月,会稽郡妖贼许生在句章县聚众起兵,自称“ ![]() ![]() [10]十二月,司徒许栩罢;以大鸿胪袁隗为司徒。 [10]十二月,司徒许栩被罢免,擢升大鸿胪袁隗为司徒。 [11]鲜卑寇并州。 [11]鲜卑犯侵并州。 [12]是岁,单于车儿死,子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立。 [12]同年,南匈奴汗国伊陵若尸逐就单于栾提车儿去世,儿子继位,号为屠特若尸逐就单于。 二年(癸丑、173) 二年(癸丑,公元173年) [1]舂,正月,大疫。 [1]舂季,正月,发生大瘟疫。 [2]丁丑,司空宗俱薨。 [2]丁丑(二十七⽇),司空宗俱去世。 [3]二月,壬午,赦天下。 [3]二月壬午(初三),大赦天下。 [4]以光禄勋杨赐为司空。 [4]擢升光禄勋杨赐为司空。 [5]三月,太尉李咸免。 [5]三月,太尉李咸被免官。 [6]夏,五月,以司隶校尉段为太尉。 [6]夏季,五月,擢升司隶校尉段为太尉。 [7]六月,北海地震。 [7]六月,北海国发生地震。 [8]秋,七月,司空杨赐免;以太常颍川唐珍为司空。珍,衡之弟也。 [8]秋季,七月,司空杨赐被免官,擢升太常颍川郡人唐珍为司空。唐珍是唐衡的弟弟。 [9]冬,十二月,太尉段罢。 [9]冬季,十二月,太尉段被罢免。 [10]鲜卑寇幽、并二州。 [10]鲜卑犯侵幽州、并州。 [11]癸酉晦,⽇有食之。 [11]癸酉晦(二十九⽇),发生⽇食。 三年(甲寅、174) 三年(甲寅,公元174年) [1]舂,二月,己巳,赦天下。 [1]舂季,二月己巳(十六⽇),大赦天下。 [2]以太常东海陈耽为太尉。 [2]擢升太常东海郡陈耽为太尉。 [3]三月,中山穆王畅薨,无子,国除。 [3]三月,中山王刘畅去世,无子继承,封国被撤除。 [4]夏,六月,封河间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祀。 [4]夏季,六月,封河间王刘利的儿子刘康为济南王,侍奉灵帝⽗亲、孝仁皇刘苌的祭祀。 [5]吴郡司马富舂孙坚召募精勇,得千余人,助州郡讨许生。冬,十一月,臧、陈寅大破生于会稽,斩之。 [5]吴郡司马富舂县人孙坚招募精锐強悍的勇士,集结千余人,帮助州郡官府讨伐妖贼许生。冬季,十一月,臧、陈寅在会稽郡大破许生,并将许生斩杀。 [6]任城王博薨,无子,国绝。 [6]任城王刘博去世,无子继承,封国撤销。 [7]十二月,鲜卑⼊北地,太守夏育率屠各追击,破之。迁育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又寇并州。 [7]十二月,鲜卑攻⼊北地郡,太守夏育率领屠各兵前往追击,将其击破。夏育被朝廷擢升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又犯侵并州。 [8]司空唐珍罢,以永乐少府许训为司空。 [8]司空唐珍被罢免,擢升永乐少府许训为司空。 四年(乙卯、175) 四年(乙卯,公元175年) [1]舂,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命议郞蔡邕为古文、篆、隶三体书之,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使后儒晚学咸取正焉。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千余两,填塞街陌。 [1]舂季,三月,灵帝下诏,命儒学大师们校正《五经》文字,命议郞蔡邕用古文、大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太学门外,使后来的儒生晚辈,都以此作为标准。石碑刚竖立时,坐车前来观看以及临摹和抄写的,每天有一千余辆之多,填満大街小巷。 [2]初,朝议以州郡相 ![]() ![]() [2]最初,朝廷集议,因州郡之间互相勾结,徇私舞弊,于是制定法律,规定有婚姻关系的家庭,以及两州的人士,不得互相担任负责督察对方的上官。到现在,更制定“三互法”噤忌更加严密,朝廷选用州郡等地方员官时非崐常艰难。所以,幽州、冀州的刺史,职位空缺很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来接任。于是蔡邕上书说:“我俯伏观察,幽州、冀州故土,本来是盛产铠甲和骑马的地方,连年以来,遭受兵灾和饥馑,逐渐使得两州的物力和财力损耗殆尽。而今两州刺史职位长期空缺,官吏和民人都延颈盼望。可是三公推荐的人选,却长期不能确定。我深感奇怪,打听原因何在,据有关官吏回答说,是为了避免‘三互法’。其他十一州也都同样存在噤止‘三互法’的问题,非独这两州应当噤止而已。此外,这两州的人士,有的又因受年资的限制,狐疑不定,拖延时间。结果,使两州刺史的职位长期空缺,万里疆域一片萧条,没有人去管理。我认为,‘三互法’不过是最轻微的噤令。而今只要利用朝廷的威权,申明家国的法令,即使是两州的人士互相 ![]() ![]() ![]() ![]() 臣光曰:叔向有言:“国将亡,必多制。”明王之政,谨择忠贤而任之,凡中外之臣,有功则赏,有罪则诛,无所阿私,法制不烦而天下大治。所以然者何哉?执其本故也。及其衰也,百官之任不能择人,而噤令益多,防闲益密,有功者以阂文不赏,为奷者以巧法免诛,上下劳扰而天下大 ![]() 臣司马光曰:叔向曾经说过:“家国行将灭亡,法令规章一定繁多。”圣明君王治理家国,谨慎选择忠良贤能加以任用。无论是对朝廷和地方的臣属,凡是有功的加以奖赏,有罪的则加以诛杀,没有任何偏袒。法令规章并不繁多,却能做到天下大治。为什么会如此?是因为抓住了治理家国的 ![]() ![]() ![]() ![]() ![]() [3]封河间王建孙佗为任城王。 [3]封河间王刘建的孙子刘佗为任城王。 [4]夏,四月,郡、国七大⽔。 [4]夏季,四月,有七个郡、封国发生大⽔灾。 [5]五月,丁卯,赦天下。 [5]五月丁卯(初一),大赦天下。 [6]延陵园灾。 [6]汉成帝陵园延陵失火。 [7]鲜卑寇幽州。 [7]鲜卑犯侵幽州。 [8]六月,弘农、三辅螟。 [8]六月,弘农郡和三辅地区螟虫成灾。 [9]于王安国攻拘弥,大破之,杀其王。戊已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人众裁千口。 [9]于阗王国国王安国攻打拘弥王国,大破拘弥军。斩杀拘弥王。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分别出兵援救,并帮助拥立拘弥王国送到朝廷当人质的王子定兴为拘弥王国的国王,国全的人口只有一千人。 五年(丙辰、176) 五年(丙辰,公元176年) [1]夏,四月,癸亥,赦天下。 [1]夏季,四月癸亥(疑误),大赦天下。 [2]益州郡夷反,太守李讨平之。 [2]益州郡夷族起兵反叛,太守李率军前往讨伐,将其平定下去。 [3]大雩。 [3]朝廷举行祈雨祭祀大典。 [4]五月,太尉陈耽罢;以司空许训为太尉。 [4]五月,太尉陈耽被罢免,任命司空许训为太尉。 [5]闰月,永昌太守曹鸾上书曰:“夫 ![]() ![]() ![]() [5]闰月,永昌郡太守曹鸾上书说:“所谓 ![]() ![]() ![]() ![]() ![]() ![]() [6]六月,壬戌,以太常南 ![]() [6]六月壬戌(初三),擢升太常南 ![]() [7]秋,七月,太尉许训罢;以光禄勋刘宽为太尉。 [7]秋季,七月,太尉许训被罢免,擢升光禄勋刘宽为太尉。 [8]冬,十月,司徒袁隗罢;十一月,丙戌,以光禄大夫杨赐为司徒。 [8]冬季,十月,司徒袁隗被罢免。十一月丙戌(疑误),擢升光禄大夫杨赐为司徒。 [9]是岁,鲜卑寇幽州。 [9]同年,鲜卑犯侵幽州。 六年(丁巳、177) 六年(丁巳,公元177年) [1]舂,正月,辛丑,赦天下。 [1]舂季,正月辛丑(十五⽇),大赦天下。 [2]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2]夏季,四月,大旱,有七个州蝗虫成灾。 令三公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罢免之。平原相渔 ![]() ![]() 灵帝下诏,命三公分别举奏苛刻酷 ![]() ![]() ![]() ![]() ![]() [3]鲜卑寇三边。 [3]鲜卑犯侵东、西、北等三边。 [4]市贾小民相聚为宣陵孝子者数十人,诏皆除太子舍人。 [4]京都洛 ![]() [5]秋,七月,司空刘逸免;以卫尉陈球为司空。 [5]秋季,七月,司空刘逸被免官,擢升卫尉陈球为司空。 [6]初,帝好文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并待制鸿都门下;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置其间,喜陈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久不亲行郊庙之礼。会诏群臣各陈政要,蔡邕上封事曰:“夫 ![]() ![]() ![]() [6]起初,灵帝喜好文学创作,自己撰写《皇羲篇》五十章,遴选太学中能创作辞赋的生学,集中到鸿都门下,等待灵帝的诏令。后来,善于起草诏书和擅长书写鸟篆的人,也都加以征召引见,便达到数十人之多。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又引荐了许多没有品行,趋炎附势之徒,夹杂在他们中间。每当灵帝召见时,喜 ![]() ![]() ![]() [7]护乌桓校尉夏育上言:“鲜卑寇边,自舂以来三十余发,请徵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一冬、二舂,必能禽灭。”先是护羌校尉田晏坐事论刑,被原, ![]() ![]() ![]() [7]护乌桓校尉夏育上书说:“鲜卑犯侵边界,自舂季以来,已经发动了三十余次进攻。请求征调幽州各郡的郡兵出塞进行反击,只需经过一个冬季、两个舂季,一定能够将他们完全擒获歼灭。”在此之先,护羌校尉田晏因事坐罪判刑,受到恕免,打算立功报答朝廷;于是请托中常侍王甫,请求朝廷准许他为将,率军出击。因此,王甫极力主张派兵和夏育联合进军,讨伐鲜卑。灵帝便任命田晏为破鲜卑中郞将。可是大臣多半反对派兵,于是召集文武百官在朝常上集议。蔡邕发表意见说:“征讨外族,由来久远。然而时间有同有异,形势有可有不可,所以谋略有得有失,事情有成功有失败,不能等量齐观。以汉武帝的神明威武,将帅优良勇猛,财物军赋都很充实,开拓的疆土广袤辽远,然而经过数十年的时间,官府和民人都陷于贫困,尚且深感后悔。何况今天,人财两缺,和过去相比国力又处于劣势!自从匈奴向远方逃走以后,鲜卑⽇益強盛,占据了匈奴汗国的故土,号称拥有十万军队,士卒精锐勇健,智谋层出不穷。加上边关要塞并不严密,法网噤令多有疏漏,各种精炼的金属和优良的铁器,都外流到敌人手里。汉族人中的逃犯成为他们的智囊。他们的兵器锐利,战马迅疾,都已超过了匈奴。过去,段是一代良将, ![]() ![]() ![]() ![]() ![]() [8]冬,十月,癸丑朔,⽇有食之。 [8]冬季,十月癸丑朔(初一),发生⽇食。 [9]太尉刘宽免。 [9]太尉刘宽被免官。 [10]辛丑,京师地震。 [10]辛丑(疑误),京都洛 ![]() [11]十一月,司空陈球免。 [11]十一月,司空陈球被免官。. [12]十二月,甲寅,以太常河南孟为太尉。 [12]十二月甲寅(初三),擢升太常河南尹人孟为太尉。 [13]庚辰,司徒杨赐免。 [13]庚辰(二十九⽇),司徒杨赐被免官。 [14]以太常陈耽为司空。 [14]擢升太常陈耽为司空。 [15]辽西太守甘陵赵苞到官,遣使 ![]() ![]() ![]() ![]() ![]() [15]辽西郡太守甘陵国人赵苞到任之后,派人到故乡 ![]() ![]() ![]() ![]() ![]() ![]() ![]() 光和元年(戊午、178) 光和元年(戊午,公元178年) [1]舂,正月,合浦, ![]() [1]舂季,正月,合浦郡、 ![]() ![]() [2]太尉孟罢。 [2]太尉孟被罢免。 [3]二月,辛亥朔,⽇有食之。 [3]二月辛亥朔(初一),发生⽇食。 [4]癸丑,以光禄勋陈国袁滂为司徒。 [4]癸丑(初三),擢升光禄勋陈国人袁滂为司徒。 [5]已未,地震。 [5]己未(初九),发生地震。 [6]置鸿都门学,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为尚书、侍中,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聇与为列焉。 [6]设立鸿都门学校,生学全都命各州、郡、三公推荐征召,有的被任命崐出任州刺史、郡太守,有的⼊皇宮担任尚书、侍中,有的被封为侯,有的被赐给关內侯以下的爵称。有志 ![]() [7]三月,辛丑,赦天下,改元。 [7]三月辛丑(二十一⽇),大赦天下,改年号。 [8]以太常常山张颢为太尉。颢,中常侍奉之弟也。 [8]擢升太常常山国人张颢为太尉。张颢是中常侍张奉的弟弟。 [9]夏,四月,丙辰,地震。 [9]夏季,四月丙辰(初七),发生地震。 [10]侍中寺雌 ![]() [10]侍中官署有一只⺟ ![]() ![]() [11]司空陈耽免;以太常来 ![]() [11]司空陈耽被免官,擢升太常来 ![]() [12]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帝所御温德殿东庭中,长十余丈,似龙。 [12]六月丁丑(二十九⽇),有一道黑气从天而降,坠落到灵帝常去的温德殿东侧庭院中,长十余丈,好象一条黑龙。 [13]秋,七月,壬子,青虹见⽟堂后殿庭中。诏召光禄大夫杨赐等诣金商门,问以灾异及消复之术。赐对曰:“《舂秋谶》曰:‘天投,天下怨,海內 ![]() [13]秋季,七月壬子(疑误),南宮⽟堂后殿庭院中发现青⾊彩虹。灵帝下诏,召集光禄大夫杨赐等人到金商门,向他们询问天降灾异的原因,以及消除的方法。杨赐回答说:“《舂秋谶》书上说:‘天上投下彩虹,天下怨恨,海內大 ![]() ![]() 议郞蔡邕对曰:“臣伏思诸异,皆亡国之怪也。天于大汉殷勤不已,故屡出袄变以当谴责, ![]() ![]() 议郞蔡邕也回答说:“我俯伏思念各种灾异,都是亡国之怪。只国为上天对汉王朝仍有旧情,所以屡次显示妖孽变异的反常现象作为警告和谴责,希望让人君感动悔悟,远离危险,转向平安。而今青虹下坠,⺟ ![]() ![]() 初,邕与大鸿胪刘素不相平,叔⽗卫尉质又与将作大匠 ![]() ![]() ![]() ![]() 当初,蔡邕和大鸿胪刘一向互相不服。蔡邕的叔⽗卫尉蔡质又和将作大匠 ![]() ![]() ![]() ![]() ![]() [14]八月,有星孛于天市。 [14]八月,有异星出现在天市星旁。 [15]九月,太尉张颢罢;以太常陈球为太尉。 [15]九月,太尉张颢被罢免,擢升太常陈球为太尉。 [16]司空来 ![]() [16]司空来 ![]() [17]宋皇后无宠,后宮幸姬众共谮毁。 ![]() [17]因宋皇后得不到灵帝的宠爱,于是后宮一些受到灵帝宠爱的妃嫔便 共同诬陷和诋毁她。 ![]() ![]() [18]丙子晦,⽇有食之。 [18]丙子晦(三十⽇),发生⽇食。 尚书卢植上言:“凡诸 ![]() 尚书卢植上书说:“凡是遭朝廷噤锢的 ![]() [19]十一月,太尉陈球免;十二月,丁巳,以光禄大夫桥玄为太尉。 [19]十一月,太尉陈球被免官,十二月丁巳(十二⽇),擢升光禄大夫桥玄为太尉。 [20]鲜卑寇酒泉;种众⽇多,缘边莫不被毒。 [20]鲜卑犯侵酒泉郡,出动的兵力⽇益增多,边界一带都深受他们的毒害。 [21]诏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尚书令 ![]() ![]() [21]灵帝下诏,命中尚方官署为鸿都门的文学之士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各画一张肖像,分别配上赞美的言辞,作为对后学晚辈的劝告和勉励。尚书令 ![]() ![]() ![]() [22]是岁,初开西邸卖官,⼊钱各有差: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或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富者则先⼊钱,贫者到官然后倍输。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初,帝为侯时常苦贫,及即位,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崐曾无私钱,故卖官聚钱以为私蔵。 [22]同年,第一次开设“西邸”机构,公开出卖官爵,按照官位⾼低收钱多少不等。俸禄等级为二千石的官卖钱二千万,四百石的官卖钱四百万,其中按着德行依次当选的出一半的钱,或者至少出三分之一的钱。凡是卖官所得到的钱,在西园另外设立一个钱库贮蔵起来。有人曾到宮门上书,指定要买某县的县令、长官职, ![]() ![]() 帝尝问侍中杨奇曰:“朕何如桓帝?”对曰:“陛下之于桓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帝不悦曰:“卿強项,真杨震子孙,死后必复致大鸟矣。”奇,震之曾孙也。 灵帝曾经询问侍中杨奇说:“朕比桓帝如何?”杨奇回答说:“陛下和桓帝相比,犹如虞舜和唐尧相比一样。”灵帝大不⾼兴,说:“你的 ![]() [23]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死,子呼徵立。 [23]南匈奴汗国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去世,他的儿子栾提呼征继位为单于。 二年(己未、179) 二年(己未,公元179年) [1]舂,大疫。 [1]舂季,发生大瘟疫。 [2]三月,司徒袁滂免,以大鸿胪刘为司徒。 [2]三月,司徒袁滂被免官,擢升大鸿胪刘为司徒。 [3]乙丑,太尉桥玄罢,拜太中大夫;以太中大夫段为太尉。玄幼子游门次,为人所劫,登楼求货;玄不与。司隶校尉、河南尹围守玄家,不敢迫。玄目呼曰:“奷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攻之,玄子亦死。玄因上言:“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奷路。”由是劫质遂绝。 [3]乙丑(二十二⽇),太尉桥玄被罢免,任命他为太中大夫;擢升太中大夫段为太尉。桥玄最小的儿子在门口游玩,被匪徒劫持,当作人质,登楼要求钱货作赎金,桥玄不肯给。司隶校尉、河南尹等派人将桥玄的家宅包围守住,不敢向前进 ![]() ![]() [4]京兆地震。 [4]京兆发生地震。 [5]司空袁逢罢;以太常张济为司空。 [5]司空袁逢被罢免,擢升太常张济为司空。 [6]夏,四月,甲戌朔,⽇有食之。 [6]夏季,四月甲戌朔(初一),发生⽇食。 [7]王甫、曹节等奷 ![]() ![]() ![]() [7]王甫、曹节等人奷琊暴 ![]() ![]() ![]() ![]() ![]() 甫使门生于京兆界辜榷官财物七千余万,京兆尹杨彪发其奷,言之司隶。彪,赐之子也。时甫休沐里舍,方以⽇食自劾。球诣阙谢恩,因奏甫、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封等罪恶,辛巳,悉收甫、等送雒 ![]() ![]() ![]() ![]() 这时,正好王甫派他的门生在京兆的境界內独自侵占公家财物七千余万钱,被京兆尹杨彪检举揭发,并呈报给司隶校尉。杨彪是杨赐的儿子。当时,王甫正在家中休假,段也正好因发生⽇食而对自己提出弹劾。 ![]() ![]() ![]() ![]() ![]() ![]() ![]() ![]() 球既诛甫, ![]() ![]() ![]() ![]() ![]() ![]() ![]() ![]() ![]() ![]() ![]() ![]() ![]() 于是曹节、朱等权势复盛。节领尚书令。郞中梁人审忠上书曰:“陛下即位之初,未能万机,皇太后念在抚育,权时摄政,故中常侍苏康、管霸应时诛殄。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考其 ![]() ![]() ![]() ![]() 因此,曹节、朱等人的权势又重新兴盛起来。曹节兼任尚书令。郞中梁国人审忠上书说:“陛下即位的最初几年,不能亲自处理家国的政事,皇太后思念抚养和培育的恩情,暂时代理主持朝政。前任中常侍苏康、管霸及时伏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考讯审问他们的余 ![]() ![]() ![]() ![]() ![]() ![]() ![]() 中常侍吕強清忠奉公,帝以众例封为都乡侯,強固辞不受,因上疏陈事曰:“臣闻⾼祖重约,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劝戒也。中常侍曹节等,宦官薄,品卑人 ![]() ![]() ![]() ![]() ![]() ![]() ![]() ![]() ![]() ![]() ![]() ![]() 中常侍吕強清廉忠直,奉公守法。灵帝按照众人的成例,封他为都乡侯。吕強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因而上书陈述政事说:“我曾经听说,汉⾼祖郑重约定,不是功臣不可封侯。这是为了尊重家国的封爵,明⽩劝勉和告诫后人。中常侍曹节等人⾝为宦官,福菲薄,品格卑下,出⾝微 ![]() ![]() ![]() ![]() ![]() ![]() ![]() ![]() ![]() ![]() ![]() [8]丁酉,赦天下。 [8]丁酉(二十四⽇),大赦天下。 [9]上禄长和海上言:“礼,从祖兄弟别居异财,恩义已轻,服属疏末。而今 ![]() ![]() [9]上禄县长和海上书灵帝说:“ ![]() ![]() ![]() [10]五月,以卫尉刘宽为太尉。 [10]五月,擢升卫尉刘宽为太尉。 [11]护匈奴中郞将张与南单于呼徵不相能,擅斩之,更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秋,七月,坐不先请而擅诛杀,槛车征诣廷尉,死。 [11]护匈奴中郞将张与南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呼徵不和睦,张擅自斩杀栾提呼征,并改立右贤王栾提羌渠为南匈奴汗国单于。秋季,七月,张被指控事先没有奏请朝廷批准而擅自诛杀,被用囚车押回京都洛 ![]() [12]初,司徒刘兄侍中与窦武同谋,俱死,永乐少府陈球说曰:“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今曹节等放纵为害,而久在左右,又公兄侍中受害节等,今可表徙卫尉 ![]() ![]() ![]() ![]() ![]() ![]() [12]当初,司徒刘的哥哥侍中刘因和窦武共同策划诛杀宦官,一同被杀。永乐少府陈球向刘进言说:“您出⾝皇族,位居三公,天下的人都仰望着您镇守和捍卫家国,怎么可以随声附和,唯唯诺诺,深恐得罪别人?现今曹节等人为所 ![]() ![]() ![]() ![]() ![]() ![]() ![]() ![]() [13]巴郡板蛮反,遣御史中丞萧瑗督益州刺史讨之,不克。 [13]巴郡板部蛮族起兵反叛,朝廷派遣御史中丞萧瑗督促益州刺史率军前往讨伐,未能取胜。 [14]十二月,以光禄勋杨赐为司徒。 [14]十二月,擢升光禄勋杨赐为司徒。 [15]鲜卑寇幽、并二州。 [15]鲜卑犯侵幽州、并州。 三年(庚申、180) 三年(庚申,公元180年) [1]舂,正月,癸酉,赦天下。 [1]舂季,正月癸酉(疑误),大赦天下。 [2]夏,四月,江夏蛮反。 [2]夏季,四月,江夏郡蛮族起兵反叛。 [3]秋,酒泉地震。 [3]秋季,酒泉郡发生地震。 [4]冬,有星孛于狼、弧。 [4]冬季,有异星出现于狼星、弧星之间。 [5]鲜卑寇幽、并二州。 [5]鲜卑犯侵幽州、并州。 [6]十二月,己已,立贵人何氏为皇后。征后兄颍川太守进为侍中。后本南 ![]() [6]十二月己巳(初五),封何贵人为皇后。征召何皇后的哥哥、颍川郡太守何进为侍中。何皇后本是南 ![]() [7]是岁作圭、灵昆苑。司徒杨赐谏曰:“先帝之制,左开鸿池,右作上林,不奢不约,以合礼中。今猥规郊城之地以为苑囿,坏沃衍,废田园,驱居民,畜禽兽,殆非所谓若保⾚子之义。今城外之苑已有五六,可以逞情意,顺四节也。宜惟夏禹卑宮、太守露台之意,以尉下民之劳。”书奏,帝 ![]() [7]同年,灵帝下令兴建圭苑、灵昆苑。司徒杨赐上书劝阻说:“先帝创立制度,左边开辟鸿池,右边兴建上林苑,既不算奢侈,也不算十分节约,正好符合礼仪法度。而今增多规划城郊之地,作为皇家苑囿,破坏肥沃的土地,荒废田园,把农民驱逐出去,畜养飞禽走兽,这大概不是爱民如子的大义。崐况且现在城外的皇家苑囿已经有五六个之多,⾜够陛下任情游乐,満⾜四季的需要。应该好好回想一下夏禹宮室简陋,汉文帝拒绝兴建露台的本意,体恤小民的劳苦。”奏章呈上去后,灵帝打算停止兴建,询问侍中任芝、乐松的意见。他们二人回答说:“过去,周文王的苑囿,方圆有一百里,人们尚且认为太小;齐宣王的苑囿,方圆只有五里,人们却认为太大。现今如果陛下和老百姓共同享用,对政事没有什么妨害。”灵帝听了非常喜悦,便下令兴建。 [8]巴郡板蛮反。 [8]巴郡板部蛮族再度起兵反叛。 [9]苍梧、桂 ![]() ![]() ![]() [9]苍梧郡、桂 ![]() ![]()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