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26955 |
上一章 四纪周 下一章 ( → ) | |
起阏逢困敦,尽著雍困敦,凡二十五年。 赧王中 ◎ 十八年甲子,公元前二九七年 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 鲁平公薨,子缗王贾立。 ◎ 十九年乙丑,公元前二九六年 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 赵主⽗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韩襄王薨,子釐王咎立。 ◎ 二十年丙寅,公元前二九五年 秦尉错伐魏襄城。赵主⽗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 赵主⽗封其长子章于代,号曰安 ![]() ![]() ![]() ![]() ![]() ![]() ![]() ![]() 主⽗使惠文王朝群臣而自从旁窥之,见其长子傫然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 ![]() ![]() ![]() ![]() ![]() ![]() 秦楼缓免相,魏冉代之。 ◎ 二十一年丁卯,公元前二九四年 秦败魏师于解。 ◎ 二十二年戊辰,公元前二九三年 韩公孙喜、魏人伐秦。穰侯荐左更⽩起于秦王以代向寿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秦王以⽩起为国尉。 秦王遗楚王书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楚王患之,乃复与秦和亲。 ◎ 二十三年己巳,公元前二九二年 楚襄王 ![]() 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強,乌得陵之哉!善乎荀卿论之曰:“夫道,善用之则百里之地可以立独,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仇人役。”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秦魏冉谢病免,以客卿烛寿为丞相。 ◎ 二十四年庚午,公元前二九一年 秦伐韩,拔宛。 秦烛寿免。魏冉复为丞相,封于穰与陶,谓之穰侯。又封公子市于宛,公子悝于邓。 ◎ 二十五年辛未,公元前二九零年 魏⼊河东地四百里、韩⼊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魏芒卯始以诈见重。 ◎ 二十六年壬申,公元前二八九年 秦大良造⽩起、客卿错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 ◎ 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二八八年 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 ![]() 秦攻赵,拔杜 ![]() ◎ 二十八年甲戌,公元前二八七年 秦攻魏,拔新垣、曲 ![]() ◎ 二十九年乙亥,公元前二八六年 秦司马错击魏河內。魏献安邑以和,秦出其人归之魏。 秦败韩师于夏山。 宋有雀生湣于城之陬。史占之,曰:“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喜,起兵灭滕;伐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与齐、魏为敌国,乃愈自信其霸。 ![]() ![]() ◎ 三十年丙子,公元前二八五年 秦王会楚王于宛,会赵王于中 ![]() 秦蒙武击齐,拔九城。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 ![]() ![]() ◎ 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二八四年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 ![]() ![]() ![]() ![]()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挈国以呼礼义也,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擽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家国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向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綦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故曰:以国济义,一⽇而⽩,汤、武是也。是所谓义立而王也。 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是所谓信立而而霸也。 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內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內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 ![]() 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乐毅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画邑三十里无⼊。使人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画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齐王不用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 ![]() ◎ 三十二年戊寅,公元前二八三年 秦、赵会于穰。秦拔魏安城,兵至大梁而还。 齐淖齿之 ![]() ![]() ![]() ![]()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 ![]() ![]() ![]() 卫嗣君薨,子怀君立。嗣君好察微隐,县令有发褥而席敝者,嗣君闻之,乃赐之席。令大惊,以君为神。又使人过关市,赂之以金,既而召关市,问有客过与汝金,汝回遣之,关市大恐。又爱怈姬,重如耳,而恐其因爱重以壅己也,乃贵薄疑以敌如耳,尊魏妃以偶怈姬,曰:“以是相参也。” 荀子论之曰:成侯、嗣君,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产,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也。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強,取民者安,聚敛者亡。 ◎ 三十三年己卯,公元前二八二年 秦伐赵,拔两城。 ◎ 三十四年庚辰,公元前二八一年 秦伐赵,拔石城。 秦穰侯复为丞相。 楚 ![]() ![]() ![]() ![]() ◎ 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二八零年 秦⽩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 ◎ 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二七九年 秦⽩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愿为好会于河外渑池。赵王 ![]() ![]() ![]() ![]() ![]() ![]() 初,燕人攻安平,临淄市掾田单在安平,使其宗人皆以铁笼傅车轊。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禽;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及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及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令曰:“城中民出者勿获,困者赈之,使即旧业,以镇新民。”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伐齐,呼昅之间克七十馀城。今不下者两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所以三年不攻者, ![]() ![]() ![]() ![]() ![]() ![]() ![]() ![]() 田单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皆翔舞而下城中。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当有神师下教我。”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田单起引还,坐东乡,师事之。卒曰:“臣欺君。”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见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言:“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冢墓,烧死人。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 ![]() ![]() ![]() ![]() 赵王封乐毅于观津,尊宠之,以警动于燕、齐。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这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书曰:“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江而不化。夫免自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 ![]() 田单相齐,过淄⽔,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田单解其裘而⾐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于人,将 ![]() 田单任貂 ![]() ![]() ![]() ![]() ![]() ![]() ![]() ![]() ![]() ![]() ![]() ![]() ![]() ![]() 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连。鲁仲连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即墨破亡馀卒破万乘之燕,复齐之墟,今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不克。齐小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骨成丘。”田单乃惧,问鲁仲连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问其说。”鲁仲连曰:“将军之在即墨,坐则织蒉,立则仗锸,为士卒倡曰:‘无可往矣!宗庙亡矣!今⽇尚矣!归于何 ![]() ![]() 初,齐湣王既灭宋, ![]() ◎ 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二七八年 秦大良造⽩起伐楚,拔郢,烧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徙都于陈。秦以郢为南郡,封⽩起为武安君。 ◎ 三十八年甲申,公元前二七七年 秦武安君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 魏昭王薨,子安釐王立。 ◎ 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二七六年 秦武安君伐魏,拔两城。 楚王收东地兵,得十馀万,复西取江南十五邑。 魏安釐王封其弟无忌为信陵君。 ◎ 四十年丙戌,公元前二七五年 秦相国穰侯伐魏。韩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暴鸢走开封。魏纳八城以和。穰侯复伐魏,走芒卯,⼊北宅。遂围大梁,魏人割温以和。 ◎ 四十一年丁亥,公元前二七四年 魏复与齐合从。秦穰侯伐魏,拔四城,斩首四万。 鲁缗公薨,子顷公雠立。 ◎ 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二七三年 赵人、魏人伐韩华 ![]() ![]() ![]() ![]() ![]() ![]() ![]() ![]() ![]() 韩釐王薨,子桓惠王立。 韩、魏既服于秦,秦王将使武安君与韩、魏伐楚,未行,而楚使者⻩歇至,闻之,畏秦乘胜一举而灭楚也,乃上书曰:“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已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先王三世不忘接地于齐,以绝从亲之要。今王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內,拔燕、酸枣、虚、桃,⼊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救,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济 ![]() ![]() ![]() ![]() 王从之,止武安君而谢韩、魏,使⻩歇归,约亲于楚。 译文 周纪四 周赧王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97年) 楚怀王逃脫看守,被秦国人发现,封锁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从小路逃到了赵国,正逢赵主⽗外出在代郡,赵国员官不敢作主收留他。楚怀王又想逃奔魏国,却被秦国人追上,抓回秦国。 鲁国鲁平公去世,其子姬贾即位为鲁缗公。 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 楚怀王发病,死在秦国。秦国送回他的灵柩,楚国人见了都十分悲痛,像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各国诸侯因此也对秦国不満。 齐、韩、魏、赵、宋五国共同出兵攻打秦国,到了盐氏地方即行撤回。秦国把武遂归还韩国,把封陵归还魏国,以求和解。 赵主⽗视察新获取的领土,离开代郡,向西在西河会见楼烦王,接受了他的队部。 魏国魏襄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昭王。 韩国韩襄王去世,其子韩咎即位为韩王。 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 秦国国尉司马错进攻魏国襄城。 赵主⽗与齐国、燕国联合灭掉中山国,把中山王迁到肤施居住。赵主⽗回来后,论功行赏,大赦罪人,设酒庆祝,国全 ![]() 赵主⽗把长子赵章封到代,号称安 ![]() 安 ![]() ![]() ![]() ![]() ![]() 李兑几次⼊见公子赵成,商议防备田不礼。肥义对信期说:“公子赵章与田不礼语言动听而本质凶恶,在內讨得主⽗的 ![]() 赵主⽗让赵惠文王朝见群臣,自己在旁边窥察,只见当哥哥的赵章反而俯首称臣,无精打采地听⾼⾼在上的弟弟赵何训示,心中有些不忍,于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在代郡称王,但这个计划还没有最后决定就搁置起来。赵主⽗和赵王出游沙丘,分别住在两个行宮里。赵章、田不礼乘机率领门徒作 ![]() ![]() ![]() 赵章败退的时候,逃到赵主⽗那里,赵主⽗开门接纳了他。公子赵成、李兑于是带兵包围了赵主⽗的行宮。杀死赵章后,公子赵成、李兑商议道:“我们为追杀赵章,竟包围了主⽗的行宮,如此大罪,要是撤兵回去,会被満门抄斩的!”于是又下令围住赵主⽗行宮,宣布:“宮中人晚出来的杀!”宮中的人听见命令全部逃出,赵主⽗想出来却不被准许,又得不到食物,只好捕捉幼鸟吃,三个多月后,他终于饿死在沙丘行宮中。直到赵主⽗确死无疑,赵国才向各国报告丧事。起初,赵主⽗定长子赵章为太子,后来他娶了美女吴娃,十分宠爱,曾经几年不出宮上朝。生下儿子赵何后,便废去太子赵章,立赵何为太子。吴娃死后,赵主⽗对赵何的偏爱也逐渐减退,又可怜起原来的太子,想立两个王。他总是犹豫不决,所以引起了內 ![]() 秦国罢免楼缓的丞相,由魏冉代任。 二十一年(丁卯,公元前294年) 秦国在解击败魏军国队。 二十一年(戊辰,公元前293年) 韩国派大将公孙喜联合魏国攻打秦国。秦国穰侯把任左更之职的⽩起推荐给秦王,代替向寿统率秦军,结果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杀死二十四万人,活捉公孙喜,夺取五座城。秦王便任命⽩起为国尉。 秦王送信给楚王,写道:“楚国背叛了秦国,秦国将率领各国来讨伐楚国,希望你整顿好军队,我们痛痛快快地打一仗!”楚王十分恐惧,只好再与秦国修好结亲。 二十三年(己巳,公元前292年) 楚襄王从秦国 ![]() 臣司马光曰:秦国真是太不讲道理了,害死楚怀王又 ![]() 秦国魏冉因病辞去职务,以客卿烛寿为丞相。 二十四年(庚午,公元前291年) 秦国进攻韩国,攻克宛。 秦国免去烛寿职务,魏冉再度出任丞相,受封穰、陶两地,称为穰侯。秦国又把宛封给公子,把邓封给公子悝。 二十五年(辛未,公元前290年) 魏国把河东地方圆四百里、韩国把武遂地方圆二百里献给秦国。 魏国芒卯以诈术开始受到重用。 二十六年(壬申,公元前289年) 秦国派大良造⽩起、客卿司马错进攻魏国,抵达轵地,夺取大小城镇六十一座。 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288年) 冬季,十月,秦王自称西帝,派使者建议齐王立为东帝,想约定两国共同进攻赵国。苏代从燕国前来,齐王便问他:“秦国派魏冉来劝我帝,你的意见如何?”苏代回答说:“我建议大王先予以接受,但暂时不称帝。秦王称帝后,天下如果不表示反对,大王再称帝,也不算晚。秦王 称帝如果遭到天下指责,大王就不再称帝,趁势收买天下人心,这是个大资本。况且进攻赵国与进攻有夏桀恶名的宋国,哪个有利呢?现在大王不如暂时放弃帝号以使天下归心,然后发兵讨伐‘桀宋’,服征宋国后,楚国、赵国、魏国、卫国都会恐崐惧臣服。这样,我们名义上尊重秦国而让天下去憎恨它,正是齐国反卑为尊的计策。”齐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只称帝两天便放弃了。十二月,吕礼从齐国到秦国,秦王也去掉帝号,仍旧称王。 秦国攻打赵国,攻克杜 ![]() 二十八年(甲戌,公元前287年) 秦国攻打赵国,夺取新垣、曲 ![]() 二十九年(乙亥,公元前286年) 秦国派司马错攻击魏国河內,魏国献出安邑求和,秦国将城內民人驱赶回魏国。 秦国在夏山打败韩军国队。 宋国发生雀鸟在城边生下鹞鹰的怪事,太史卜了一卦,说:“吉利。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起兵灭掉滕国,攻占薛地,向东击败齐国,夺取五座城,向南战胜楚国,占地方圆三百里,向西打垮魏军,宋国一时成为可与齐国、魏国相匹敌的家国,宋康王对成就霸业更加自信。他想早⽇完成霸业,便 ![]() 三十年(丙子,公元前285年) 秦王与楚王在宛相会,与赵王在中 ![]() 秦国派蒙武攻击齐国,夺取九座城。 齐王灭掉宋国后十分骄傲,便向南侵⼊楚国,向西攻打赵、魏、韩国,想呑并东西二周,自立为天子。狐义正辞严地劝谏他,被斩首于檀台大路上。陈举直言不讳地劝止,被杀死在东门。 燕昭王却⽇夜安抚教导百姓,使燕国更加富⾜,于是他与乐毅商议进攻齐国。乐毅说:“齐国称霸以来,至今有余力,地广人多,我们独力攻打不易。大王一定要讨伐它,不如联合赵国及楚、魏三国。”燕王便派乐毅约定赵国,另派使者联系楚国、魏国,再让赵国用讨伐齐国的好处引 ![]() ![]() 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284年) 燕王调动全部兵力,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国尉斯离率军队与韩、赵、魏联军也前来会合。赵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乐毅,乐毅统一指挥秦、魏、韩、赵大军发动进攻。齐王集国中內全部人力进行抵御,双方在济⽔西岸大战。齐军国队大败。乐毅便退回秦国、韩军国队,令魏军国队分兵进攻宋国旧地,布署赵军国队去收复河间。自己率领燕军,由北长驱直⼊齐国。剧辛劝说道:“齐国大,燕国小,依靠各国的帮助我们才打败齐军,应该及时地攻取边境城市充实燕国领土,这才是长久的利益。现在大军过城不攻,一味深⼊,既无损于齐国又无益于燕国,只能结下深怨,⽇后必定要后悔。”乐毅说:“齐王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不与下属商议,又罢黜贤良人士,专门信任谀谄小人,政令贪 ![]() ![]() ![]() 齐王出逃到卫国,卫国国君让出宮殿给他居住,向他称臣并供给⽇常用度。齐王却傲慢不逊,卫国人气愤地攻击他,齐王又出奔到邹、鲁国,仍旧面有骄⾊;邹、鲁两地闭门不纳,齐王又出奔莒地。楚国派淖齿率军前来救援齐王,被任命为齐相。淖齿却想与燕国瓜分齐国,于是抓住齐王数说他的罪过:“千乘、博昌之间的方圆几百里地,下⾎雨浸 ![]() 荀况论之曰:家国,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权势。有道行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乐,大的荣耀,成为幸福的源泉。无道行的人主持,却带来大的危险,大的拖累,有君王的地位还不如没有;等到形势极度恶化,他即使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了。齐王、宋康王便是如此。 所以治理家国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 导领 家国提倡礼义,就无人可以加害于他。即使做一件坏事、杀一个无辜的人便可以得到天下,仁爱的人也不会去⼲。君主守定意志,维护家国,坚如磐石,以此礼待他人,就可以产生众多的仁人志士。以此条陈布置家国刑事法律,就可以制定出良好的法律。君主极力如此主张,再率领群臣以⾝作则,就可以树立起礼义的风尚。这样,属下能够以礼义纲常尊崇上司,统治基础就稳定了,基础稳定家国便定安,家国 定安则天下平定。因此说:用家国的权力推行礼义,一天就可以做到众人皆知,商汤王、周武王便是如此,即所谓的以提倡礼义而称王。 即使道德还未达到完美,礼义也没有做到完善,然而已经可以掌握治理天下的大致条理。做到赏罚分明,取得天下的信任,使臣属清楚地看到它的重要 ![]() 带领家国追逐功利,不申张正义,不遵守信用,唯利是图;对內不惜为 了一点小利去欺骗民人,对外为了追求大的利益不怕欺骗友邦。对內不好好治理自己已有的东西,却常常觊觎别人的成果。这样,臣下百姓就无不以奷诈之心对待上司。上欺下,下瞒上,于是上下关系分崩离析。这样,便使敌对家国轻视,友好家国不信任,权术滥泛而家国⽇益削弱,走向极端,终于灭亡,齐王、孟尝君便是如此。齐王要強大齐国,不去提倡礼义,不去修明政治,不去统一天下的思想,只是成年累月地骑马在外面征战。所以齐国強大的时候,向南能够打败楚国,向西能够 ![]() 以上三种,贤明的君王必须慎重地加以抉择,仁人志士必须认真地予以辨明。善于抉择的人可以控制别人,不善于抉择的人则被别人控制。 乐毅听说昼邑人王贤良,下令围绕昼邑三十里周围不得进⼊军队,又派人请王,王辞谢不去。燕国人威胁说:“你要是不来,我们就在昼邑屠城!”王叹息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我不能使崐之保存,而自⾝又被燕人 ![]() 秦王、魏王、韩王在周朝京师相会。 三十二年(戊寅,公元前283年) 秦国、赵国在穰地举行会议。秦国攻克魏国安城,一直打到魏国首都大梁才退回。 齐国发生淖齿杀王之 ![]() ![]() ![]() ![]() 赵王得到楚国宝⽟和氏璧,秦昭王想要,愿意用十五座城来 ![]() ![]() 卫国卫嗣君去世,其子即位为卫怀君。卫嗣君在位时喜好侦察别人的崐隐私。有个县令曾掀开褥子,露出下面的破席子。卫嗣君听说了,便赏赐给他一领新席。县令大惊,以为国君liào事如神。卫嗣君还曾派人经过关卡,用金钱贿赂掌关的员官。事后把掌关员官召来,指令说有客人过关时给了你金了,你快退回去。掌关员官十分惊恐。卫嗣君还宠爱怈姬,器重臣子如耳,但又怕这两人因受到宠爱器重而敢于欺瞒自己,于是提升另一个臣子薄疑来与如耳匹敌,尊崇魏妃来与怈姬分庭抗礼,说:“以此可互相参列比较。” 荀况论曰:卫成侯和卫嗣君,都是斤斤计较的小器量国君,没有做到招揽民心。郑国大臣子产,能招揽民心,但没有做到为政精明。齐国大臣管仲,能为政精明,但没有做到倡导礼义。由此而见,倡导礼义的人才能称王,治政精明的人可以使家国富強,招揽民心的人可以使家国 定安,而搜刮者只能灭亡。 三十三年(己卯,公元前282年) 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两座城。 三十四年(庚辰,公元前281年) 秦国又攻打赵国,夺取石城。 秦穰侯魏冉再任丞相。 楚国想联合齐国、韩国共同进攻秦国,顺便灭掉周王朝。周王派东周的武公对楚国任令尹职的昭子说:“周朝可不能算计。”昭子说:“要说算计周朝,那是没有的事。尽管如此,我想问你,周朝为什么不能灭掉?”武公回答:“西周现在的地盘,取长补短,也不过方圆一百里。抢占这块地方并不⾜以使哪个家国富強,得到那里的百姓也不⾜以壮大军队。但西周却有天下共同拥戴的宗主名义,谁攻打它,谁就是犯上作 ![]() ![]() ![]() 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280年) [1]秦国大将⽩起打败赵军国队,杀死二万人,夺取代地光狼城。秦国又派司马错调动陇西军队,从蜀地进攻楚国黔中郡,予以攻占。楚国被迫献出汉⽔以北及上庸地方。 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279年) 秦国大将⽩起攻打楚国,占领鄢、邓、西陵等地。 秦王派使者通知赵王,愿意在⻩河外的渑池和好相会。赵王不想赴会,廉颇、蔺相如建议说:“大王若是不去,就显得赵国懦弱而又胆怯。”赵王于是决定前往,由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与赵王告别时说:“大王此行,估计加上路程时间,到会议仪式全部结束,不超过三十天就会回来,如果超过三十天您还没有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赵王,以断绝秦国的要挟念头。”赵王同意。 渑池相会,秦王与赵王饮酒。酒兴之间,秦王请赵王表演鼓瑟,赵王便演奏了。蔺相如也请秦王表演敲击瓦盆的音乐,秦王却不肯。蔺相如厉⾊说道:“在五步之內,我就可以⾎溅大王!”秦王左右卫士想上前杀死蔺相如,蔺相如怒目喝斥,左右人都畏缩不敢行动。秦王只好非常不情愿地敲了一下瓦盆。直到酒宴结束,秦国始终不能对赵国加以非分之求。再加上赵国人也早有军队戒备,秦国到底没敢轻举妄动。赵王回国,加封蔺相如为上卿之职,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不満地说:“我作为赵国大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原不过是下层小民,只以能说善辩而位居我之上,我实在感到羞聇,忍不下这口气!”便宣称:“我遇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不愿意和他遇见。每逢上朝,常常称病,不和廉颇去争排列顺序。出门在外,远远望见廉颇的车驾,便令自己的车回避。蔺相如的门客下属都感到十分羞聇。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的威严比得上秦王吗?”回答都说:“比不上。”蔺相如说:“面对秦王那么大的威势,我都敢在他的朝廷上叱责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无能,难道单单怕廉将军吗!我是考虑到:強暴的秦国之所以还不敢大举进犯赵国,就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我们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所以避让,是先考虑到家国的利益而后才去想个人的私怨啊!”廉颇听说了这番话十分惭愧,便⾚裸着上⾝到蔺相如府上来负荆请罪,两人从此结为生死之 ![]() 当初,燕军国队攻打齐国安平时,临淄市的一个小官田单正在城中,他预先让家族人都用铁⽪包上车轴头。待到城破,人们争相涌出城门,都因为车轴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一族因铁⽪包裹车轴得以幸免,逃到了即墨。当时齐国大部分地区都被燕军占领,仅有莒城、即墨未沦陷。乐毅于是集中右军、前军包围莒城,集中左军、后军包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亡。即墨人士说:“安平之战,田单一族人因铁⽪包轴得以保全,可见田单⾜智多谋, ![]() ![]() ![]() ![]() ![]() ![]() 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惠王从当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田单听说了,便派人去燕国用反间计,散布说:“齐王已经死了,齐国仅有两座城未被攻克。乐毅与燕国新王有矛盾,害怕加祸不敢回国,他现在以攻打齐国为名,实际想率领军队在齐国称王。齐国人没有归附,所以他暂缓进攻 即墨,等待时机举行大事。齐国人所怕的,是燕王派别的大将来,那样即墨就城破受害了。”燕惠王本来就疑心乐毅,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便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大将,召他回国。乐毅知道燕王换将居心不良,于是投奔了赵国。从此,燕军将士都愤愤不平,內部不和。 这时,田单下令让城中人吃饭时,先在庭院里祭祀祖先,四处飞鸟争吃祭饭都盘旋落到城中,燕军很是惊讶,田单又让人散布说:“会有天神派军师下界来帮助我们。”有个士兵说:“我可以做神师吗?”说罢起⾝便走。田单急忙离座追回他,让他面东⾼坐,奉为神师。士兵说:“我犯上欺主了。”田单忙悄声嘱咐:“你不要说出去。”便以他为师,每当发布号令,都必称奉神师之命。田单又令人散布说:“我就怕燕军把齐国俘虏割去鼻子,作为前导,那样即墨城就完了!”燕国人听说,果然这样做了。城中守兵看到投降燕军的人都被割去鼻子,万分痛恨,决心坚守不降,唯恐被俘。田单再使出反间计,说:“我怕燕军掘毁我们的城外坟墓,那样齐国人就寒心了。”燕军又中计,把城外坟墓尽行挖毁,烧焚死尸。齐国人从城上远远望见,都痛哭流涕,争相请求出战,怒气倍增。田单知道这时军士已经可以死战,于是带头拿起版、锹和士卒一起筑城,把自己的 ![]() ![]() ![]() ![]() 齐襄王立太史敫的女儿为王后,生下太子田建。太史敫却说:“我的女儿不经过媒人,自定婚嫁,不是我家的人,她败坏了我的家风!”终⾝不见王后,但王后并不因他不见而失去做儿女应有的礼数。 赵王分封乐毅于观津,对他十分尊宠。以此来警戒燕国和齐国。燕惠王便派人去批评乐毅,并道歉说:“乐将军你过于听信传言,因为与我有矛盾,就抛弃燕国跑到赵国。你这样做为自己打算是可以的,然而,又怎能报答先王对你的一片恩情呢?”乐毅回信答复道:“从前伍子胥的建议被吴王阖闾采纳,吴国的势力一直扩展到郢地;而继任吴王夫差不听他的话,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囊抛进江中。夫差不明⽩伍子胥对先王的建议是吴国得以成就功业的 ![]() ![]() 田单出任齐国国相,有次路过淄⽔,见到一个老人渡淄⽔时冻得直哆嗦,走出⽔面时已不能前行。田单便解下自己的⽪袍给他披上。齐襄王听说 后十分厌恶,说:“田单对别人施恩,是打算夺我的国位,我不早下手,恐怕以后会有变故!”说完一看左右无人,只在殿阶下有个穿珠子的人,襄王便召他过来问道:“你听见我的话了吗?”回答:“听见了。”襄王问:“你觉得怎么样?”回答说:“大王不如把此事变成自己的善行。大王可以嘉奖田单的善心,下令说:‘我忧虑民人的饥饿,田单就收养他们,供给饮食;我忧虑民人的寒冷,田单就脫下⽪袍给他们披上;我忧虑民人的 ![]() 田单向齐王推荐貂 ![]() ![]() ![]() ![]() ![]() ![]() ![]() ![]() ![]() ![]() ![]() ![]() 田单准备攻打狄族,前去见鲁仲连,鲁仲连说:“将军您去攻狄,恐怕攻不下来。”田单说:“当年我以即墨的残兵败将击破拥有万乘战车的燕军,光复齐国沦亡土地;现在会攻不下狄族,有什么道理?”上车扬长而去。于是田单率军进攻狄族,三个月也未能攻克。齐国小孩子在歌谣中讥讽唱道:“大冠像簸箕,长剑撑面⽪,攻狄不能下,枯骨垒成丘。”田单开始惊惧起来,又去问鲁仲连:“先生早⽇说我攻不下狄族,请让我知道原因。”鲁仲连说:“将军在即墨的时候,坐着,手编草鞋;站着,手拿铁锹;带领士兵们唱歌道:‘无可往矣!宗庙亡矣!今⽇有没有救,看我们有没有胆!’当时,将军有战死的决心,士兵无偷生的念头,听见您的号召无不挥泪奋臂,决一死战,所以才能打败燕军。现在将军您东面有掖邑丰厚的俸禄,西边有淄上封地的游乐, ![]() 起初,齐王灭掉宋国以后,想驱逐在薛地的孟尝君,孟尝君便投奔魏国,魏昭王任用他为国相,与各国联合攻破齐国,齐王死后,齐襄王光复国土,而孟尝君立独于各国之间,无所依属。齐襄王因为新即位,害怕孟尝君,便与他和好。孟尝君死后,几个儿子争夺权力,齐国、魏国趁机共同灭掉薛地,于是孟尝君断了后代。 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278年) 秦国派大良造⽩起进攻楚国,攻占郢城,火烧夷陵。楚襄王的军队四散,于是不再 ![]() 三十八年(甲申,公元前277年) 秦国武安君平定巫、黔中,秦国在此设置黔中郡。 魏国魏昭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安王。 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276年) 秦国武安君进攻魏国,攻占两城。 楚王召集东部军队,得到十余万人,又向西攻取长江以南十五邑。 魏安王封他的弟弟魏无忌为信陵君。 四十年(丙戌,公元前275年) 秦国相国穰侯魏冉进攻魏国。韩国派暴鸢率军救魏,魏冉大破韩军,杀死四万人。暴鸢逃往开封。魏国只好献出八座城求和。魏冉却继续攻打魏国,赶走魏将芒卯,进军北宅。魏国又割让温邑再行求和。 四十一年(丁亥,公元前274年) 魏国重新与齐国联合抗秦。秦国派魏冉进攻魏国,攻陷四城,杀四万人。 鲁国鲁公去世,其子姬仇即位为鲁倾公。 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273年) 赵国、魏国联合进攻韩国华 ![]() ![]() ![]() ![]() ![]() ![]() ![]() ![]() 韩国韩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韩桓惠王。 韩国、魏国已向秦国屈服,秦王便派武安君⽩起 联合韩、魏两军进攻楚国。尚未出发,楚国已派使臣⻩歇前来。⻩歇听说此事,怕秦国乘胜一举消灭楚国,于是急忙上书秦王说:“我听说物极必反,冬天、夏天的 ![]() ![]() ![]() ![]()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