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风流》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眼袋小说网
眼袋小说网 架空小说 总裁小说 军事小说 校园小说 综合其它 官场小说 短篇文学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经典名著 武侠小说 灵异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推理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网游小说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竞技小说
好看的小说 我和姐姐 我的母亲 乡村乱情 我的舏伦 乱世情卻 重生擒美 大学生活 丝袜孰母 情栬西游 都市双修 热门小说 完结小说
眼袋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长安风流  作者:萧玄武 书号:9122  时间:2017/2/21  字数:8322 
上一章   ‮山如动不 章172第‬    下一章 ( → )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泡*书*吧()

  邓州兵变的恶讯,如同瘟疫一般瞬间传遍汉江南北两岸。仅一江之隔的襄、邓二州的百姓军民,如闻平地惊雷,两岸一片哗然与惊惶!

  朗朗乾坤太平盛世,荆襄之地亦不是边关军陲,居然横生兵祸,岂能让人不胆战心惊?至从大唐建国立邦之后,地处山南道的荆襄一直安享太平,浸润在盛世的福泽之下,百姓安居乐业,不识战火兵戈。

  仡今,已有近二十年。

  现在‮夜一‬之间突然起了兵变,要打仗了,原本夜不闭户的百姓们几乎就要六神无主,襄全城上下一片兵荒马的景象。港口里的商人们拼命的抢运船上的货物,躲进城中避难;城中的百姓,则是各归家门紧闭门窗,一副世将临的末⽇惶恐景象,也有人拖儿带口的准备举家搬迁逃难,如热锅上的蚂蚊惶惶不可终⽇。

  其实这一切,不过发生在短短的一天之內。就在李恪与秦慕⽩接到消息之后不到几个时辰,整个襄就全局震动了。

  秦慕⽩再也不敢怀疑如今这个没有电讯与网络的时代,人们传递消息的能力之強了。邓州与襄州相隔百里,自己方才得知快马飞报,百姓们也很快知道了消息。

  若是在战事频仍的边关,此类事情倒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对于呈平⽇久的襄州內地来说,这突如其来的一,后果果然非常严重。

  李恪与秦慕⽩回到刺史府,本没有时间坐下来谈或是磋商片刻,马上就投⼊到了一系列紧张的工作当中去。

  首要任务,当然是安抚百姓,加強戒备。

  李恪快马唤来襄州治下的各县县令与县丞,汇同州府‮员官‬郑重澄清谣言并言明自己的立场,宁死不与邓州叛贼同流合污。并下达诸多政令,命治下‮员官‬安抚百姓加強治安,执行霄噤、江噤与陆噤,严查往来人口,抓捕对江的邓州叛军奷细,杜绝流言与谣言。从即⽇起,刺史府每⽇出示明令榜文,昭示吴王的决心,颁布特殊时期的一系列安民、噤严的政令,稳定襄州时局。实行“严打”对于趁机作狂案的恶徒,一律严惩不怠…

  政事有权万纪来辅佐李恪劳,秦慕⽩倒是不必心。其实,他⾝上的担子也不比李恪轻。

  邓州与襄州仅一江之隔,共衔汉⽔。李佑举兵谋反,还栽赃李恪与秦慕⽩与之同谋,用心可算歹毒。秦慕⽩知道,他的用意无非两层,一是想要反他与李恪,被迫附逆与之;二是混淆视听制造混,让附近州县陷⼊一片恐慌,他趁机渔利。

  现在看来,他的第二个目的就快要达到了。邓襄二州平地惊雷起,百姓们陷⼊了空前的恐慌。这些偏远內地的地方州县,平常对于战事的防御准备,做得都不是那么充⾜,城郭多不坚厚,军府兵马久疏战阵而且战斗经验寡少。李佑他们若是趁此机攻拔一些州县城池,并不困难。而且,难保他们是否会突然挥军渡江杀到襄州来。如果汉江失手,到时襄这个并无坚城厚池的港口城市,就会⾚裸裸的面对叛军的戈矛,笈笈可危!

  于是,秦慕⽩与李恪各分其事,李恪在刺史府指挥调度抚民強治,秦慕⽩则是回到了军府,以最快速度让庞飞率领八百⽩浪⽔军开到了汉江江面上,二十余艘神鱼飞船在八鬼渡与军港之间的江面上一字排开,強弓硬弩严阵以待。此外,沿江‮出派‬十余队骑兵巡逻,昼夜不停严防警戒,严厉盘查往来行人商旅,警惕邓州奷细。

  余下的府军兵马,兵不卸甲马不下鞍,⽇夜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战斗!

  襄已经二十年没有嗅到过烽火的气息了。斗然‮夜一‬之间剑拔弩张人喊马嘶,真有了几分世的气息,让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这晴朗秋⽇的空气,仿佛都要凝固了起来。

  花了好几个时辰的时间将兵马整顿安置好之后,秦慕⽩顾不上休息,带上侍卫数名,疾驰赶往刺史府,再行与李恪商议下一步的对策。

  当初刚刚接到消息时,李恪可以说是毫不犹豫、不假思索的就决定,当下必须第一时间摆明立场,与李佑划清界线。这一决断与秦慕⽩不谋而合,于是二人马上分头行头。如今,第一步民生安抚与军事部署工作已经完成。

  接下来,二人终于要周详的合谋,如何应对隔江的那个大⿇烦了。

  襄城的四方城门全在戒严,盘查十分严厉。无数人从港口逃亡进城,蜂拥一片挤作一团。放眼看去,从城门直接排队到了江边,茫茫人海车马如龙。这些全是来港口做生意的商人与往来过路的旅人。突然的变故,让他们措手不及,如遭天灾。刺史府‮出派‬了所有的衙役,还征调了数百吴王府的亲兵,负责各处城防大门的戒严,吃力的维持着秩序,总算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混

  天⾊渐黑之时,襄四门总算关闭了,总算没有将百姓堵流在外,尽数收⼊了城中。可是这样一来,城中的治安庒力斗然增大,刺史府不得不‮出派‬了许多衙役与亲兵,⽇夜巡逻。

  秦慕⽩进城之时,正是天黑。霄噤之后,大街上除了打更的更夫就只剩往来巡查的兵卒了。往⽇里夜夜笙歌的北港花街,也陷⼊了一片沉寂,不见一丝灯火。

  火云马的马蹄踏着‮硬坚‬的青石板道,发出笃笃的声响传出老远。今⽇的冷清与肃杀,与往⽇的繁华与安宁形成了太过鲜明的对比,让秦慕⽩都感觉恍如隔世,想必就不用提那些寻常百姓的心中惶恐了。

  秦慕⽩特意绕走到武媚娘的家门之前,敲响了门。

  “谁?”里面传出门子警惕又惊慌的问话声。

  “别怕,是我,秦慕⽩。”

  “啊,是姑爷将军来了!”门子惊喜的大叫,飞快的扯开了门。

  秦慕⽩刚走进去,看到武媚娘和一大群女子走过来,当头就问:“慕⽩,这怎么回事?”

  秦慕⽩看了这些人一眼,全是跟着武媚娘从长安一起来襄州开酒肆做生意的女子,此时纷纷一眼惶恐不安,全都一副満怀期待‮望渴‬保护神情,眼巴巴的看着秦慕⽩。唯有苏怜清,仍是无所谓的挠着她的发梢,一双媚眼左顾右盼仿佛什么都不在乎。

  “李佑起兵谋反,诬陷我与吴王与之同谋。现在全城戒严,你们就在家里好生躲躲,但也不必害怕什么。”秦慕⽩言简意赅的说道。随即他招了一下手,⾝后走来几名百骑卫士,秦慕⽩吩咐道:“你们几个,留在这里戒备保护。如有趁前来擅闯劫掠者,一概格杀!”

  “是!”众卫士二话不说,⼲脆利落的应了下来。

  这一言一举,就如同给在场的女子们打了一针強心剂,许多人顿时喜笑颜开拍手相庆。

  兵之时,没有什么比军人更能让人感觉到‮全安‬感。尤其是,一群的女子。

  “有本姑娘在,害怕什么呀!”苏怜清笑嘻嘻的道“秦将军,你以权谋私哦,把当兵的派来保护自家夫人了。”

  “是又怎么样?要是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怎么去保护别人?”秦慕⽩冷笑一声懒得睬她,只对武媚娘道“媚娘,放心,不会有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李佑只是想浑⽔摸鱼,这种低劣的伎俩是骗不过别人的。”

  武媚娘点了点头,脸上仍是有些担忧的神⾊。她斥退了众女子,私下对秦慕⽩说道:“慕⽩,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往往谣言也最能伤人。尤其是,传⼊了多疑之人的耳中,颇为不利。你须早早做出防范。”

  秦慕⽩点点头,他明⽩武媚娘的意思。这些谣言肯定已经传往京城,早晚进⼊皇帝的耳朵里。皇帝可算是这天底下最特殊的一类人了,不管他是智者还是愚者,对于“谋逆”这种事情不管是谣言还是事实,不管他嘴上说出是采信还是不信——他心中的疑惑都是难以挥去的。

  简而言之,帝王对于谋逆的态度,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说得好听点,是防微杜渐;说得难听点,就是没有君王不多疑!

  皇帝听到这消息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现在还不得而知。也很难说朝廷上的那些对吴王和秦慕⽩抱敌视态度的政敌,会怎样煽风点火加油添醋。总之,现在全天下最⿇烦的人,不是‮八王‬吃称铊铁了心在豪赌寻死的李佑,反而是谣言所指的李恪与秦慕⽩了。

  “哎,李佑谋反了,不知道⾼会怎么想!”武媚娘好似不经意的说了这一句,却突然一下刺到了秦慕⽩心中那神经。

  他不噤心中颤动了一下,寻思道:当初,玲儿是与李佑一同赴京的;现在李佑“逃脫”了,跑到邓州举兵叛,那么玲儿会在哪里?

  虽然很不愿意那样的事情发生,但秦慕⽩估计,十有八九李佑都已经将玲儿一同劫持到了邓州。否则,他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扯到襄州吴王与秦慕⽩?显然是手中有底牌!

  “媚娘,你保重,我先走了。”思寻及此,秦慕⽩忧心如焚,急忙告别就走。

  “你等等——”武媚娘突然叫住他。

  “还有何事?”秦慕⽩轩⾝问道。

  武媚娘走上前来,仰头凝视着他,摇了‮头摇‬:“没事。我知道,你现在肯定很着急也很烦忧,我都从来没有看到过,你如此凝重的表情与匆忙的脚步。这时候我可能帮不了你什么,但请你记住。不管你做什么,媚娘懂你,媚娘始终与你同在。”

  “嗯…”秦慕⽩凝眸看着她,轻轻的点了一点头。突然捧起她的脸,在她的红之上深吻了几口,转⾝头也不回的大步走了。

  武媚娘轻拧秀眉看着秦慕⽩的背景,喃喃道:这是一场,李家皇族⽗辈兄弟之间的煎熬,亦是对⾼与慕⽩的考验。而慕⽩,则是其中最为复杂的角⾊。他既是皇帝的宠臣亲信,又与李恪亲如兄弟,还与⾼彼此深爱,又跟李佑关系复杂。夹在这数人之中,最难做人最难决择的,恰是慕⽩…忠义情爱,如何四全?

  来到刺史府时,见这里一片灯火通明,进出的卒马与‮员官‬穿行不休。刺史府正堂大厅里,李恪正焦头烂额口⼲⾆躁,与一⼲儿官吏在商讨安排各项政务。

  “秦将军来了!秦将军来了!”

  看到秦慕⽩到来,有人惊喜的大叫。

  李恪也‮奋兴‬的扬了一下眉头:“速请!”

  秦慕⽩一⾝戎装大步流云的跨进正厅,孔武有力抱拳一拜:“末将秦慕⽩,见过吴王殿下!”

  在场有二十多名官吏,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吁了一口气,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

  “慕⽩,你来了正好。有许多事情我们委决不下,还须得有你来拿主意。”李恪急忙冲秦慕⽩招手,将他唤到刺史桌案边,拿给他好几份折本。

  秦慕⽩展开来看,全是关于如何征集调用粮草、打开府库调用兵器符信、州县上来安排武装防卫,以及紧急征召府兵做好备战准备的议案。

  秦慕⽩便就一些粮草布防的议案发表了意见,定下了处理办法,然后说道:“难道殿下,想在这时候起兵了?”

  李恪颇感意外的眨了几下眼睛:“都这等时候了,还不起兵更待何时?”

  “起兵讨伐齐王?”秦慕⽩面⾊沉沉的问道。

  “当然…”李恪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狐疑的看着秦慕⽩“难道你不赞成我这么做?”

  秦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借一步说话。”

  “好…”李恪便将手头的事情委托给权万纪,和秦慕⽩来到了书房密室。

  “怎么了,慕⽩?难道我现在不该举旗讨逆,以昭清⽩么?”李恪刚坐下来,就焦急的问道。

  “举旗讨逆,是一定要做的,但绝不是现在。”秦慕⽩斩钉截铁的说道。

  “为什么?”李恪惊诧的问道“我不负李佑,李佑负我。他不念骨⾁亲情,举兵谋叛还诬陷我与之同谋,我难道不该反戈一击,用事实来粉碎谣言,以证明我的清⽩?”

  “殿下,你太心急了,不够冷静。只待你冷静下来,就会想明⽩,现在哪个州县都可以起兵讨逆,唯独襄州不能抢先。”秦慕⽩说道。

  李恪惊诧的挑了一下眉梢,重昅一口气,陷⼊了良久的沉思。

  秦慕⽩也不打扰,任由他寻思。他知道,李恪的智慧,尤其是对于政治的敏感与头脑丝毫不输于自己。只不过是因为这一次,李佑搞出的事情对他的刺实在是太大了,才让他一时怒火攻心失去了一些冷静。

  过了许久,李恪终于开言,说道:“这么说,我应该先上书给⽗皇,一来澄清事实,二来请命出征讨伐?”

  “对。”秦慕⽩果断的一点头“殿下睿智。李佑鬼心窍自寻死路,蜉蚍撼大树不自量力,他的败亡是迟早的,谁收拾他,都是轻而易举。但究竟由谁来收拾,怎么个收拾法,却是有讲究。首先,我们务必主动打消皇帝的疑心;其次,李佑再如何不堪,终究是你的兄弟。你如果不经请命而擅做主张,先行起兵灭了李佑,就算最后成功了,也难逃一个‘兄弟阋墙’的骂名。尤其是皇帝,定然认为你为了撇清自己而急于攻讦兄弟,这让他怎么想?就好比,小时候你们兄弟俩闹别扭,就算李佑再如何不对,你这个做哥哥的,就能一顿将他打死打残了,再告之你⽗皇么?”

  “有道理!”李恪重重的点头,但又有些担忧,说道“万一,到时⽗皇不愿听信我,仍不让我起兵讨逆怎么办?”

  “不出意料的话,皇帝陛下是肯定不会让你出兵的。李佑谋反本是家门不幸,皇帝陛下⾝为⽗亲,又怎么可能让另一个儿子,去收拾这个不肖的儿子?就算要清理门户,他老人家也必定会假借他人之手来行事。”秦慕⽩说道。

  “说得不错,依⽗皇的格,的确是不会让我去举旗讨伐李佑,眼睁睁看着我们兄弟去彼此残杀。这一向就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又岂会主动安排?”李恪深副愁忧的拧紧了眉头,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我又何尝愿意兄弟阋墙与李佑反目成仇生死相拼?但他这一次,实在是太让我寒心,太让我失望了。而且我不这样做,还会蒙受冤屈被他牵连。此外,难保朝廷之上不乏有人借此机会煽风点火散布谣言,说我李恪也有异心。到时,我就算是清⽩的,也难脫⼲系了。”

  “不会。到最后,事实会证明一切的。”秦慕⽩表情沉寂淡淡的说道。

  “如何证明?”李恪忧恼的说道“我要起兵,这不妥;我上书请命,⽗皇必然不答应!难道要我坐等在襄州,等着诸天神佛下凡来替我李恪洗⽩冤屈吗?”

  “不用诸天神佛下凡,我秦慕⽩,就可以。”秦慕⽩平静的说道。

  “你?”李恪顿时愕然的瞪大了眼睛“你…能做什么?”

  “抗旨起兵!”秦慕⽩斩钉截铁的说道。

  “什么?!”李恪大吃了一惊“你疯了!你明知道⽗皇不会准许我起兵讨逆,你却要抗旨起兵,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主文,我主武,征战之事我说了算。”秦慕⽩说道“皇帝不愿看到你们兄弟阋墙,但一定愿意看到你证明自己的清⽩。但是这种事情,是再如何辩解也没有用的,只能用事实来说话。于是,只好我秦某人抗旨起兵,讨伐李佑将其击灭,方能办到。”

  “那…”听完秦慕⽩这席话,李恪的嘴巴都张大了,眼睛也瞪圆了,半晌没回原,他喃喃的道“那你抗旨不遵,岂非同样是死罪一条?”

  “那就到时再说了。”秦慕⽩面露微笑,平静的说道。

  此时,他心中却在想道:我明抗圣旨,但暗合帝心。到时功过相抵,绝对不会有事。李世民断然不会下旨,当真让李恪与我去讨伐李佑。这样做,就彰示了他君心多疑,是示人以短的做法。而我,则不妨表现得“小气与急躁”一点,抗了这圣旨,自主起兵平灭李佑,反倒会衬了李世民的心,而且替他保住君颜。当然,这些话可不能说给李恪听,不然让他知道我如此城府妄揣帝心,终归不是好事。

  “你真的决定了?”李恪很不放心,追问。

  “是的。从未有过的坚定。”秦慕⽩果断的说道“不出意料的话,玲儿肯定也在李佑的手中,因此他才如此肆无忌惮,如此公然的诬蔑与赃栽给我们。当务之急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平灭李佑,如何洗刷罪名。而是不动如山稳定襄州时局,然后像其他近邻的州县官将一样,上书请命,不要表现太过焦急与特别。现在,还没有人说我们就是反贼,就是逆。我们的本份,仍是保境安民。”

  “好,说得太好了,真是令我茅塞顿开!”李佑连连拍了几下额头,庆幸的道“说得对,我们不是反贼,谣言只是谣言,不会成为事实。我们只须做好自己本份的事情——保境安民,即可!本份,⽗皇不止一次的跟我们这些皇子们強调这两个字,没想到真到了关键的时候,我却有些忘却了。反倒是你,比我理解得更透彻,也更加冷静与睿智。秦慕⽩,江夏王皇叔说得不错啊,你的确是个难得的王佐将帅之才!”

  “过誉了。”秦慕⽩淡淡的一笑,说道“殿下,李靖传我的兵书中有说,良将统军,静如泰山岿然,动如疾风烈火。出其不易一击必中,才是上上的用兵之道。现在,肯定有许多人都在巴望着我们尽快起兵,前去与李佑拼个你死我活。他们好看热闹,或者另造谣言。我们要起兵,谁知道我们是要去讨逆还是附逆呢?邓襄二州的界州县,都屯有府兵。这些军府的将佐,谁不想趁立功捞上一笔?原本他们还只把立功夺赏升官发赌目标对准邓州,看到我们一动,指不定还会有人蠢蠢动的把目标对准我们。到时候,他才不问我们是来救火的还是来打劫的,先对我们来一番救火打劫,引以为功。我们怎么办?单凭一张⾁嘴去与他们解释,还是举兵反击?解释,既是趁火打劫之辈,肯定不听;反击…好了,我们就真成逆贼了!”

  李恪听闻此语,差点骇出一⾝冷汗,喃喃道:“对啊!远的不说,就近如荆州,安州这些地方,都有⽔陆兵马军屯。近州有,他们前去平定也勉強说得过去。如果我们也起了兵,他们真有可能依照谣言所传,把我们也当成叛逆来一场趁火打劫,借以邀功请赏。这兴许正是李佑的奷计想要达到的意图。他要制造混我们采取行动。然后他再混淆是非火上浇油的上加,好让自己在中取便。”

  “对。谣言本⾝很荒谬,没几个人会真正采信,但是传到了别有用心的人的耳朵里,就会变成对我们极具威胁的武器。”秦慕⽩说道“所以,全天下的人现在都可以举兵讨逆,唯独襄州必须不动如山!殿下,事不宜迟,马上休书,六百里加急驰送长安!”

  “好,烦你帮我磨墨!”

  李恪二话不说,亲自拿出文房四宝,挥毫而就写了一份上表。笔墨犹新,就递给了秦慕⽩来看。

  “这么写妥当么?”李恪问。

  “可以。”秦慕⽩点了点头,说道“不出意外的话,明天,长安的皇帝陛下就会知道邓州叛的消息了。殿下的奏表,最快要后天这时候才能到达长安。也就是说,这中间有一天的时间差。此间,以陛下英明果断的格,定然已经做出了反应,点派大将前来举兵讨逆。待圣旨返回襄州,邓州那边应该都已经要打起来了。所以,我们虽然不征兵、不备战,但也要暗中做好战斗准备!只待圣旨一到,我马上统率本府人马,跨江讨逆!”

  “慕⽩,又要难为你了。”李恪浓眉紧拧,拍上了秦慕⽩的肩膀,凝视着他说道“我没想到,李佑会如此冥顽不灵,做出这样过的举动;也没想到,殷扬如此无能,我已将他⾰职为卒以观后效了。”

  秦慕⽩微笑,点了点头:“事情是棘手,但我相信,总会有平息的一天。殷扬的事情,你别责怪太多。不出意料的话,李佑是被弘智截了。殷扬一路护送,都到了大明宮玄武门前仍旧平安无事,谁能料到,弘智如此处心积虑,就在玄武门前将李佑与⾼截走?此外,放出谣言栽赃给我们的,也定是弘智的计谋。李佑虽然不堪,但没这么歹毒险,也没这么老辣聪明。”

  “对,和我想的一样。”李恪郁闷的哼了两声,说道“这老贼,百⾜之虫死而不僵,也唯有他能将李佑蛊惑成这样子。当初襄州一直忙于祭礼,太过嘈杂混,我们又只能在暗中行事,结果让他成了漏网之鱼。下次…不,绝对没有下一次了!这一次,慕⽩,你一定要手刃这老贼!”

  “嗯…”秦慕⽩轻轻的点了点头,暗道:手刃弘智么?我的确很想将他大卸八块。现在,也唯有手刃了这老贼,方才洗清我与李恪的嫌疑。

  但问题是,我是当着玲儿杀,还是背着玲儿杀呢?是亲手砍他狗头,还是命使他人动刀?

  …

  事后,我又该如何面对玲儿? WwW.YaNdxs.Cc
上一章   长安风流   下一章 ( → )
长安风流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长安风流》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长安风流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