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47 时间:2017/10/5 字数:2816 |
上一章 教道写教佛、教儒 七 下一章 ( → ) | |
孔子是一位令人心悦诚服的人,他不讲哲学,不谈神,也不论死后之事。像苏格拉底,或者像国美的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孔子只是一个聪明的、年长的、深刻的、非常机智的思想家。他只论⽇常的生活和如何生活。 《论语》中有孔子的谈话,开篇三句话就谈到学习的乐趣、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教育关注人的道德本 ![]() 在佛教和道教中,有一个善的哲学体系,但是这种哲学适合知识分子,远非普通民众所能理解。哲学家还把其他的內容加⼊其中,比如一个善的天堂、一个琊恶的地狱,可见的偶像和为数众多的令人 ![]() 佛说生活中有痛苦,痛苦源于人对 ![]() ![]() 但是不断发展的佛教具备了大众宗教的一切特征,特别是大乘佛教在国中和⽇本盛行。其他的佛教家国有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这些家国信仰小乘佛教。佛教有一个琊恶与多姿多彩的天堂和地狱(地狱分为十八层)。通过默念佛主释迦牟尼的名字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容易得到拯救。许多的人为死者祈祷。有大量的圣徒、⾼级的圣人或低级别的神被称为菩萨。这些圣徒已取得真经,本该圆寂,但是他们仍选择了世俗的生活,并联系着人类。有许多寺庙和不结婚的和尚,当然个别的除外。 通常说来,佛教教导人生是一个生死轮回的圆圈,我们现在为我们前生所做的接受惩罚,我们将来为我们现在所做的接受惩罚。这个圆圈是痛苦的和一个永不休止、应接不暇的幻影。人要逃脫这个圆圈才能获得拯救。信仰灵魂转世的教义导致教徒对动物有侧隐之心,并噤止杀生,包括拍死蚊子、踩死蚂蚁。素食主义或不吃⾁通常在佛教徒中践行。吃素可以限制在某个时期中,像罗马天主教徒在周五吃素一样。转世的教义给人这样的感觉:一个人骑的驴或许曾经是一个前世的人和一个兄弟,虽然他不认识他,不记得他前世的存在。这也带来一种伟大而普遍的侧隐之心,这也带来一种信念:无人知道他在做什么,他为何要去做。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道德经》包括大量的警句,尽管只有五千字。老子点明弱小的力量、谦卑的胜利特 ![]() 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广大,却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正因为它广大,所以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如果它像的话,早就渺小了。 我有三种宝物,持守和保全着。第一种是慈爱,第二种是节俭,第三种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一个人有慈爱就无所畏惧;一个人节俭就能宽广;一个人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领。如果一个人舍弃慈爱而寻求勇武、舍弃节俭而求取宽广、舍弃退让而寻求争先,是走向死路一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上天要保护谁,就用慈爱来武装他。 但是随着道教向大众化形式的发展,其彻底地成为另外的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大众化的道教则是国中人的心灵创造。国中人将道教视为巫术和琊恶的魔法,念咒文和咒语,大众道教中有许多強大的恶魔,同样也有降伏这些恶魔的強大的超自然的神灵。在神话传说中,这些恶魔之间的战斗非常有趣。道教有自己的道士和道观,过去还有一位教主。但是道教不再有老子自己所创造的哲学化的教义了。老子是一位神秘主义者,道教是一种为老子创造的玄学以及开放的信仰。 幸运的是,儒教避免了大众化的腐蚀。一个人不能用普通的情感进行欺骗,也不能围绕它创建一个天堂和地狱。儒教是一种普通情感的宗教。 孔子教导,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业就是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当询问死后之事,他回答:“未知生,焉知死?”他对古代的宗教实践做了大量的历史 ![]() 孔子有一段金⽟良言:“己所不 ![]() 孔子所有的教导都与人的道德修养相关。苏格拉底有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孔子的箴言是:独善其⾝,或完善你自己。他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经常反躬自省‘我在做什么’,那么就不知晓如何与人打 ![]() ![]() 首先需要教育和训练。他认为所有人的本 ![]() ![]() ![]() ![]() ![]() ![]() ![]() ![]() 其次,孔子认为,法律与政治是表面上的,社会秩序必须基于个体的培养。孔子说,这是智慧的开端和终点。因此在儒家的《四书》中的最初段落,直到现代,国中 生学上学后都要学习。这段是这样说的: 古人,想要使得美德显明天下,首先要治理好他的家国;想要治理好自己家国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家庭的人,首先要努力提⾼自⾝的道德修养;想要提⾼自己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正;想使自己的心正,首先自己要诚实;要想做个诚实的人,首先要获得真正的知识(一种真正的哲学和真正理解人与人生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 只有将事物的原理—一探究到极致,然后才能获得诚实的目标。当具有诚实的品质,才能心正。心正之后,然后才能涵养自⾝的道德。道德修养提⾼后,才能调理家庭生活。当规划好家庭生活,家国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家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 从皇帝到老百姓,最 ![]() |
上一章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下一章 ( → ) |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