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重生小说 >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作者:醉死梦生 | 书号:35924 时间:2017/7/26 字数:41482 |
上一章 章531-131第 下一章 ( → ) | |
第一百三十一章穷图末路 李自成一路逃到此处,又见前后都是辽东军,本来已是万念俱焚,虽遇到了牛金星,心中一喜,却也知道前途渺茫,可是既然没有自利成功,一种为生命搏斗的本能力量就奇迹般回到了他的⾝上。他挥动花马剑,率头突围,虽然辽东军不断追击,跟在李自成⾝边的人马不断死伤、逃散、被俘,最后只剩下五六百人。不过李自成也终于借着夜⾊之功,成功突围而出,不过他们却不敢稍有停歇,又走了大约一天的路,在一个山村中停下来。李自成实在疲倦,就在这里睡了一觉。不过辽东军却依旧未放弃对李自成的追击,很快便已赶到李自成落脚的小山村。牛金星刚想请李自成继续上路,深⼊江西境內,不想李自成却道:“丞相,如今咱们⾝边只有这几百人,就算深⼊江西境內又能有何做为?咱们那么多的将领,那么多的弟兄,溃散成好几股,如今大概都流落在通山、通城一带,朕应该亲自去将他们收集起来。还有皇后的大军,正从川东往湖广来,说不定现在已经进⼊湖广境內。那里有将近二十万大军。这里朕倘能收集几万人马,三五万或五六万,往西去 ![]() “一定是在通山、通城、蒲圻一带。他们必然都在寻找朕的下落。朕去就可以将他们收集到一起。朕不去,他们各自为战,必然一个一个被敌人消灭。虽然朕跟你一起,暂时没有风险。但那么多人马无主,我心中何忍啊?丞相你便率这剩余人马继续深⼊江西,如能在江西战稳脚,我又能召集部下立⾜湖广,到时江西湖广连成一气。我们就可以暂时在南方立国。”“陛下的心情臣何尝不知。可是如今到处都在反对我大顺朝。不要说是辽东军,就是有些大姓的乡勇也不可轻视。陛下带多的人马去,如今没有;带少的人马去,叫臣如何能够放心?请陛下⼲万不要前去,由臣护卫陛下,暂在江西休息一些⽇子,暗中查访那几位大将的去处。知道了他们的下落,再聚到一起就不难了。如今到哪里去找他们呢?万一找不到就遇着了辽东军或大队乡勇,陛下。到那时后悔无及。” 不管牛金星如何劝说,李自成只是头摇,他知道。自己一旦随牛金撤⼊了江西,仅凭五六百人还如何能东山再起,难道自己真的甘心就此堰旗息鼓,在担惊受怕中渡过下半生吗?“朕的主意已经拿定,你不要劝说了。朕明天早晨天不明就走。进人通山境內以后再打听消息。”见李自成十分坚决,牛金星只好道:“如今此处只有这五六百人,若陛下执意前往通山,臣便跟在陛下⾝边,也好保陛下平安无事,找到各营人马后。咱们东山再起。” 李自成听后却头摇道:“五六百人目标实在太大了,辽东军一直跟在咱们⾝后,很难掩蔵痕迹,不如这些人全留在你这里,你虚张声势,打着朕地旗号,只说朕在你地军中,你缓缓地向南退去,把敌人引向南方。朕只带几十名亲卫不声不响地潜⼊通山,神不知鬼不觉地找到我们的溃散人马。此系上策,你不要再说了。”牛金星不敢再劝下去,就将李自成⾝边的几十亲卫,凡是武器不好的都换成好武器,并配齐了战马,在当天夜间亲自送李自成出发。当李自成已经走出很远后,牛金星仍然站在⾼处,望着李自成这一小队人马的影子,不噤大哭。牛金星知道,如今辽东势大,紧跟在自己⾝后,不论是自己还是李自成此去都是凶多吉少,也许今⽇一别便已是永别了。待到天明时分,牛金星从手下军卒中找出一名与李自成⾝材相近的士卒,换上了李自成的⾐服,打出了李自成的旗号,继续向江西深⼊行去。 李自成率人离开牛金星后,断定辽东军必然向江西境內追击,所以率领着几十亲卫打算从九宮山的北麓穿过通山县境,再穿过通城县境,继而进人蒲析县境,就可以将追赶在后面地辽东军抛在⾝后。此时皇后的大军必已进⼊湖广境內,只要自己到了蒲圻,就可叹得到皇后的消息,到时统率二十万兵马,依旧大有可为。李自成満怀着希望进人了通山县境。不幸地是,通山县境的老百姓同其他地方一样,不是逃避,便是凭着山寨抗拒,使他这一支只有几十人的饥饿疲惫的队伍既得不到食物,也得不到一点消息。这天午后,李自成到了九宮山附近的一个山口,经过一座小山寨时,被几百乡勇拦住去路,李自成及⾝边亲卫不敢 ![]() ![]() ![]() 大概过了一刻钟时间,李自成听洞外敌军的声音渐渐弱了,想必是搜到其他地方去了,他轻轻叹息了一声:“真险啊!”他回头望望他的战马,想着乌龙驹在敌人来近时没有发出叫声,没有噴鼻子,没有刨蹄子,他不能不生出感 ![]() ![]() ![]() ![]() ![]() 李自成走到洞口外向天空望望,看到四周众山。望不见月亮,不过李自成估计约摸有二更天了,想来这大半天未听到敌军动静。想必他们已经走远了。不过此时正是黑夜,不辨方向,路途不明,往哪儿逃走?万一误人山村,或者引起狗叫。或者被守夜的乡勇发觉,岂不被捉?李自成想了一阵,打消了趁黑夜逃走的念头,随即将乌龙驹从洞中牵了出来,先将乌龙驹拉到河边饮⽔,他自己也连续用双手捧起河⽔解渴。饮了马之后。他乘着星光,将马牵到附近的小山脚下,那里有一些林木掩蔽。他松一松马肚带,让马尽情吃草。他自己也十分饥饿,肠子里发出响声,掏出随⾝带着地一点⼲粮,一点一点送进嘴里嚼烂,強咽下去。他一边嚼⾖料,一边在心里想,俗话说得好,虎落平 ![]() 巫山县原本有几百南明官兵驻守,可随着辽东军大败张献忠后,南明畏惧辽东军,已于几⽇前全部撤回湖广,而辽东军因急于率军东进湖广,整个四川仅有许立一团兵马驻扎,兵马不⾜,巫县又与湖广接壤,派的人少人,怕被南明偷袭,所以一时间也没有派兵来接收巫山县。所以此时的巫县即没有驻军,也没有县官,就连城中百姓也多逃往他出,生怕被战火波及,巫县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城中百姓看见城外来了无数人马,虽不知是何势力,不过看来人势強不敢有任何抵抗,听到有人上前叫门,只能乖乖的将城门打开。来的这支人马不是别人,正是大顺的皇后⾼桂英及小张侯。大军进人巫山城后,见到城中基本没有百姓,大军⼲脆占了民房进行歇息。主要将领驻扎在县衙之中。皇后⾼桂英这一路上已是十分疲劳,恨不得赶快倒下去,痛快地睡三天三夜。但一想到皇上目前地情况,她又恨不得自己和将士们都长上翅膀,⽇夜不停地赶往湖广,飞到皇上⾝边。为着援救皇上,拯救大顺朝,她遇到天大的艰险也敢闯,天大的辛苦也能忍受,岂肯在巫山耽搁行军?只是手下将士这一路上不知走了多少路,翻过了多少⾼山深⾕,过了多少艰险地栈道,已是颇多怨言,而那些家眷更是不堪路上的艰辛,病倒的已超过⼲人,就连自己的女儿兰芝也感了风寒,一直⾼烧头昏,四肢无力,浑⾝困顿,可为了早已出四川,进⼊湖广,会合李自成,大军未曾停歇半刻,而兰芝也只能被抬在滑竿上继续行军。 在四川境內,不断地翻⾼山,下深⾕,加上四川天气忽 ![]() ![]() ![]() 在县衙安顿下来后,⾼桂英急着叫小张侯来商量军情大事,特别要他出派一支骑兵小队,火速进⼊湖广境內,打探皇上及大顺军的实真消息。小张侯离开以后,⾼桂英又叫来尚炯来到兰芝住的房中为公主看过病。尚炯开了药方,并且命他的手下小官,照药方将药配齐,赶快 ![]() ![]() ![]() “尚大哥,你我何等关系,且将君臣地界限抛在一边,只要能治好公主的病,你不管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尚炯建议道:“在巫山县城內,驻军十⽇,至少七八⽇。虽然这事很难,因为大军前去湖广要紧。只是公主的病。也不能再有一⽇耽误。像目前这样行军,不要说公主⾝患重病,就是平常人,坐在滑竿上,也会坐出病来。而医治公主的病,吃药固然要紧,休息也是刻不容缓!公主现在必须安静地躺在 ![]() ![]() 停一停,她望着⺟亲悲声说道:“⺟后,女儿的病是好不了了。不能在⺟后⾝边行孝,女儿心中十分难过!” ⾼桂英一听此话。更是悲上心头,哽咽道:“你只管治病,不要胡思 ![]() ![]() ![]() ![]() ![]() 正在困难之际,忽然听见不远处有伐木的声音,李自成小心的将战马栓在一颗小树上,自己却提着宝剑向前寻去。转过一个山坳,看见有一个人,正在砍一棵小树。既然只有一个人,李自成便不怕他,走到近处,掏出来一些碎银子,递到樵夫手里。樵夫看见银子,顿时眉开眼笑,对李自成的疑问当然是知无不言,原来这地方叫葫芦套。多年来李自成纵横半个国中,遇到许多这样地地方,山口进去比较宽大,像口袋一样,都叫作葫芦套樵夫为李自成指明了出山的道路,李自成说了几声感 ![]() ![]() 李自成心中一紧,迅速地从地上一跃而起,从胳膊上解下马缰,子套花马剑,怒目向周围的敌人看了一看。这一看却更让李自成心寒,本以为四周顶多是些乡勇无意中发现自己,想掠夺些钱财罢了,可随着四周人影越来越近,李自成才发现,四周这些黑影竟有不下百人,而且这些人竟都穿着辽东军军服,手中拿着长短火铳。自己眼下只有一人,如何能是这些手持火器的辽东军的对手。不过李自成却不甘如此就缚,躲在一棵树之后,看着从四面 ![]() ![]() 李自成虽说不甘心束手就降,可也知道今⽇必是凶多吉少,只觉得连心也要跳出来了,为了庒下恐惧之感,李自成睁开怒目,大喝一声:“我看谁敢走近!” 被李自成这一声大喝,四周辽东军竟真的停下了脚步,既不撤走,也不上前,只是围着李自成,不让其走脫。不过片刻功夫李自成听到不远处的大路上传来一阵马蹄声,李自成这才明⽩,原来这些辽东军并不是摄于自己的威势,而是在等着他们地将领过来。很快马蹄声停了下来。转眼间又有几十人走进密林当中,来到李自成⾝前。李自成与辽东军从山海关开始接连大战,至今也有大半年时间,对辽东军的军服也有了详细的了解,仅从来人肩上的肩牌便知来人竟是辽东军一名副团长。要知辽东军虽有几十万,可此次⼊关的,总计也不过几团人马,副团长已是⾼职,若非要事,如何会弃军来此。而自己本就是孤⾝一人。 ![]() “哈哈哈,我姓吴名初,乃是大明慑政王吴三桂千岁手下亲卫团副团长。奉我家王爷之命在九宮山等你已有一⽇功夫了,没想到你竟到此时才到。”“这不可能,吴三桂如何会早料到我要来此地?还派你来此埋伏?他难道会什么神仙之法不成?” “我家王爷会不会神仙之法我是不知道,不过在我等心目中,我家王爷便是陆地神仙。不然辽东又岂会在短短十几年当中扫平关外,又兵锋直指中原?你若还有什么疑问不妨亲自去问我家王爷好了!”“哼,我堂堂大顺国一开代国皇帝,岂会束手投降?”李自成也知道今⽇再难幸免,不过他却从未想过要用投降来换得苟延残 ![]() 吴初⾝边亲卫职责所在,刚想举 ![]() ![]() ![]() ![]() 转眼间两人便冲到了一起,李自成的花马剑虽是宝剑,可吴初手中马刀更是千锤百练的宝刀,只听当啷一声,刀剑相 ![]() ![]() ![]() 那名探哨也是大顺军的老人,对李自成自然也是有感情地,跪在地上,哭述道:“启禀皇后,万岁在九宮山遇难,随后遗体被辽东军押往武昌,他们这一路上并未封锁消息,反而四处宣扬,甚至在几个大城还邀请当地知名士绅见过万岁遗体,想来万岁遇难之事所言非虚。”“万岁,都怪桂英来得迟了…”⾼桂英心中最后一点希望也终于破灭,大叫一声后,晕倒在地。堂下众将虽也正在悲忿当中,可眼见皇后竟也晕倒,更是急得不知所措。万岁李自成刚刚遇难,若是连皇也倒下去了,那整个大顺朝恐怕就真的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大顺降明 尚炯眼看⾼桂英昏倒,忙上前一步,为⾼桂英诊治后,才对其余众将道:“皇后只是急火攻心,并无大碍,只要休息片刻便可无恙。” 堂中众将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一想到万岁已经遇难,对今后大军该何去何从一时间也拿不出个主意,最后众人只能在唉声叹气中返回各自军营,安抚军中士卒。而此时的南明也得到李自成遇难的谐息,朝野一片哗然。若非李自成兵进京北,朱由检也不会在煤山自尽,大明也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可再一想到为先帝报此大仇的却是吴三桂,这又让南明大小员官如同吃了一只死苍蝇般难受。按说吴三桂立此大功,无论如何也该对其有所奖励,可眼下吴三桂自立之心已是越加明朗,张献忠、李自成已先后命丧其手,再接下来,恐怕便轮到南明了,这更让南明感到提心吊胆、寝食不安。南明兵部尚书吕大器因劝阻左良⽟有功,更得宏光帝信任,同时马、阮二人因左良⽟曾警告过此二人,而且其二十万大军就在铜陵,这段时间二人已收敛了许多,所以现在的南明已不再象开始那般混 ![]() ![]() 宏光帝对朝堂之事 ![]() ![]() ![]() 得到这使者的传言之后,老营中立刻开会商议。重要的将领都参加了,大家争论得很凶。很多人坚决反对奉宏光帝为主,因为这样必然要取消大顺国号。经过十几年的战斗,辛辛苦苦创建了大顺国,如今光这一支就有二三十万人马,多是精兵,为什么要取消大顺国号呢?这样做难道对得起先皇帝李自成吗?难道对得起许多死去的将士吗?讨论中,皇后⾼桂英对于目前的困难处境十分清楚,要在长江以南建立大顺国,站住脚步,很不容易。不去掉大顺国号,既要同辽东军为敌,又要同南明为敌,而百姓们对于明朝地正统观念并没有改变,对大顺朝从来都视为流寇。所以如果不同南明合作,不要说不能对抗辽东大军,为李自成报仇,连站稳脚步也很难。可是要取消大顺国号,奉南明朝廷为主,又显然违背众多将士的心意。因此在大家争吵的时候,⾼桂英只是静静听着堂中众人争论,却不做主张。争论了一⽇,众将也没能拿出个主意,等到散会之后,⾼桂英将小张侯和尚炯叫到后堂,继续商议。⾼桂英现在很明⽩,如今只能由她来拿出主张,而且要下狠心,越快越好。说不定什么时候辽东军就会打过来,而若是不能处理好与南明地关系,一旦打起来大顺军就会四面临敌,困难更大。因此与南明合力抗吴几乎是势在必行。如今她别的都不愁,愁的是取消了大顺国号,将士们心中会转不过弯来。可是不下这 ![]() ⾼桂英点头道:“既然这样,你们都不肯做主,我就做主了吧。”小张侯和尚炯齐声道:“请太后做主吧。” ⾼桂英忽然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以袖掩面,呜咽了一阵,然后擦去眼泪,说道:“我们都曾跟着先皇帝打江山,出人场战,并不害怕流⾎死亡。今⽇为大顺数十万人马着想,我的主张是:可以忍痛取消大顺国号,奉南明宏光帝为主。可是他必须对辽东抵抗,不能投降;我们大顺军只能同他合起手来共同打辽东,不能跟着他投降辽东,这一点必须说清楚,不能有丝毫含混。其次,我们虽然奉他为主,可是这大顺军三十万人马不能拆散,仍由咱们统率。以后粮秣军饷,统由明朝按时间发来。倘若军饷来不了,我们就自己在驻地筹划,朝廷不能⼲涉。此外,我们虽然取消了大顺国号,奉宏光帝为主,可是我们先皇帝在大顺军中仍是先皇帝。”小张侯听了心中不由一阵难过,可还是揷言道:“太后也仍是咱们的太后。” ⾼夫人接着道:“我们的名义在大顺军中照旧,不许他们侮辱我们一句话,连一个字也不许侮辱。我们尊重他的朝廷,他也应该尊重我们原是大顺朝的人。倘若在文字上还是什么‘寇’啊,‘贼’啊,我们立刻分手,这一点也必须讲清,不能有丝毫含混。你们意下如何?”小张侯点头道:“太后的主张也就是臣的主张。这大顺国号可以取消。尽管我们⾎战了将近二十年,死去将士不知多少,如今为给先帝报仇,大敌当前,只好如此。可是太后说得对:我们的人马不能拆散,仍由我们自己统率。如何行军打仗,我们既要尽忠报国,又不能受别人掣肘,更不能投降辽东。” 尚炯也道:“正是这个道理。”经过一阵商议,主意就算决定了。以后南京几次派人来,往返磋商。吕大器又上奏宏光帝,建议给⾼夫人下一道褒美的救书,封她为贞义夫人。而其剩余的这支人马便称为忠贞营。这一切都准备好后,便由吕大器亲自持着宏光皇帝的诏书前来巫县。事前皇后⾼挂英及小张侯已向全体将士宣布,取消大顺国号,奉南明宏光帝为主,共同反抗辽东。将士们因为知道这是皇后决定地。没有人说别的话。但也有很多人因一时感情扭不过来,而在背后暗暗落泪或失声痛哭。经过一段时间才渐渐平静下去。 当南明使臣吕大器亲捧着宏光皇帝的敢书来到营中时候,小张侯等大顺一众将领整军相 ![]() ![]() ![]() 辽东大军停止了南下的步伐,正是南明励精图治,奋发图強地大好时机。可一部分南明臣子眼看辽东军停了下来,竟天真的以为辽东不敢对自己用兵,毕竟自己也是大明的臣子,而自己所奉地万岁还是当今万岁的叔叔。在南明众臣中虽有少数人依旧清醒,如兵部尚书吕大器、扬州知府史可法等人,可因有马、阮二人弄权,宏光帝又只知玩乐,这少数几人 ![]() ![]() 四川本是天府之国,却因张献忠的到来,搞得天怒人怨,在张献忠统治四川的短短几年间,四川战 ![]() ![]() ![]() ![]() ![]() 大顺军本就是农民军,虽说建立了大顺朝后一些将领、士卒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可此时还留在忠贞营的都是最早从陕西便跟随李自成东征北讨的老兵,他们大多都是穷苦出⾝, ![]() 三次从巫县出兵,三次大败而归,不但未能取得一点战绩,反而⽩⽩损失了三万精军,本就实力不算太強的大顺残部更是雪上加霜,全军已只剩下不⾜十万精军,而老弱妇孺却⾼达十五万左右。好在南明并未食言,总能按时送来补给,不然这些人恐怕早已饿死大半。而驻守在四川的许立本就脾气火爆,那里肯吃这等大亏,派人连送三道急奏,向吴三桂请示,要求进攻巫山的大顺残军,以求彻底解决这股顽敌。吴三桂为确保全安。已从武昌返回襄 ![]() 骑兵各团也分散在各地,吴三桂的亲卫团自在跟在吴三桂⾝边;吴宇率领的骑兵一团和许有利率领的骑兵四团现在河南、湖广一带与南明相峙;祖泽远所率二团驻守在徐州,正在徐徐向南庒进,先锋队部已到达淮安、凤 ![]() ![]() ![]() ![]() ⾼桂英等大顺将领一听辽东竟敢率军南下。全军忿怒不已,大顺军能有今⽇可以说全是拜辽东所赐,不久前李自成又被辽东军所害,遗体至今尚未取回,可以说是大顺军全军之辱。所以他们虽知辽东军厉害,却无人言退。全军发誓,定要将辽东军全部埋葬在莽莽大山之中。就在大顺军积极备战之时,辽东军已一路南下,过了保宁府,进⼊夔州境內,不过因有巫山相隔,想要抵达巫山县至少还有近十⽇路程。⾼桂英为防止军中老弱妇孺无辜受害,正组织百姓撤往湖广兴山,只留下十万大军,与辽东军决一死战。可⾼桂英等大顺将领万万没有想到,正在他们组织百姓撤退之际,辽东军竟已到了他们的眼前。原来辽东军也知大顺虽然战败,甚至已经取消了国号,可实力却依旧不容小视,还有十万大军,几十万百姓。更何况巫山县四周都是⾼山峻岭,如果他们与自己在山中打击游击战,辽东军的骑兵在山中无法发挥出最大作用,就连火炮也无法显威,想要歼灭这些大顺残军可就难了。 所以吴三桂与许立商议后,便决定行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命三团副团长张晃率一营兵马打着两团旗号,广召当地百姓充⼊军中,慢慢向巫山县行进。此时四川百姓早已盼望着辽东军能够彻底消灭大顺残军,让自己能够安稳度⽇,所以对辽东军的要求,不但没有任何抵抗情绪,反而积极配合。更有许多从巫县逃出的百姓主动找到吴三桂,为其指明了一条通往巫山县的小路,所以吴三桂和许立率领着其余大军从小路一直抵达了巫山县,大顺军却是毫不知情。吴三桂和许立及所率大军经过五⽇奔迫,终于在十二月三⽇夜午到达了巫县,只是这一路劳累,近三万大军也是疲惫不堪,就算大顺军丝毫没有防备,想要战胜他们们恐怕也只能是两败俱伤。吴三桂只得下令全军在山中暂歇夜一,第二天一早再发起总攻。不过两团随军炮兵却早已选好了位置,不顾劳累,连夜将全团几百门大小火炮安置妥当,只等明⽇一早便要炮轰连营。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未等用过早饭,大部分辽东军便已整装待发,经过夜一的休整,这些辽东的狼群早已恢复了往⽇地神彩,吴三桂知道这些将士求战心切,可大顺毕竟还有十万兵马,加上随军家属,共计二十余万人,而且这些大顺残军能在今时今⽇依旧不离不弃,可以说是个个意志坚定,恐怕很难像往⽇一般,刚一接战便投降于辽东军,要想将这些大顺残军全部歼灭恐怕非是一时之功,一旦打起来,下顿饭还不知要等到何时。吴三桂当即下令,全军先用过早饭,再发起总攻。 就在辽东军用早饭之际,巫山县內的大顺军民也开始活动起来,从得知辽东军南下的消息至今不过四五天功夫,全军十几万随军家属不过刚刚撤走三分之一,尚有十万百姓留在此地,⾼桂英也知形势越来越急,外一有什么意外,这些百姓不但毫无还手之力,反而会成为大军的拖累。所以她一大早便起来,召来小张侯和尚炯等人,命大家加紧组织百姓撤退,争取在这一两天之內便将所有百姓撤走,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安下心来与辽东军在这巫山之中决一胜负。可她那里能想到近三万辽东铁骑早已埋伏在巫山县城周围,只等吴三桂一声令下,便会将这里变做⾎诲地狱。太 ![]() 正在城中休息的⾼桂英听到号角声先是一愣,还以为是自己手下那部分军卒正在集合,可随后却感到不对,声音越来越大,已传遍了巫山县城的每个角落。⾼桂英叫来亲卫,刚想让其出去了解情况,却发现小张侯已经慌慌张张的冲进府门,见到正堂的⾼桂英。忙道:“夫人,不好了,不知是那部分人马埋伏在县城四周地山林中…” “什么?不是咱们的人吹响的号角吗?”⾼桂英问道。“不是,属下决没有命人吹响号角…”正在两人疑惑之时,突然听到一阵阵低沉的声音从远及近,响彻县城內外。⾼桂英和小张侯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一听这声音便知必是有大股骑兵集体冲锋的声音,可自己手下的将士经过几场大战后,早已没了战马,那里还有骑兵。不用问也知道。来人恐怕是敌非友。⾼桂英面⾊一紧,急道:“快,快命人敲响警钟,集结人马,准备 ![]() 炮火轰轰响了一刻钟,城內外大顺军民死伤不计其数。⾼桂英在亲卫的保护下早已逃出临时院府。躲在一个僻静之处,总算逃过了这一劫。⾼桂英听到炮火已经弱了,忙叫亲卫出去传令各部出城 ![]() 未等那名亲卫出声。小张侯已抢道:“夫人,如今城中已 ![]() ![]() ![]() ![]() 说罢,⾼桂英迈步就要走出去。小张侯扑通一声跪倒在⾼桂英面前,拉着⾼桂英的 ![]() ⾼桂英也知小张侯所言句句在理,可现在杀害自己丈夫的凶手就在城外,自己如果就这样走了,那能对得起死去的丈夫?更何况大顺军仅剩地一点力量此时都在巫山县城內外,撤往兴山的大多只是普通百姓,就算自己能逃到兴山,若是南明援军不能及时派到,自己又凭什么来抵抗辽东军?到时还不是死路一条?正在⾼桂英心中难作决断之时,突听城外响起有若闷雷的马蹄声,并伴有呼喊声、 ![]() “夫人,走吧!”小张侯再次声嘶力竭地喊道。说完见⾼桂英依旧不开口,而城外的喊杀声已是越来越大、越来越近,小张侯猛的站起来,对十几名亲卫道:“你们保护夫人快走,我出城去阻拦敌军!”小张侯知道没有任何组织的大顺 ![]() 那几名亲卫也知道此时容不得半点犹豫,不顾⾼桂英的反对,拉起⾼夫人便走。 第一百三十三章城前 ![]() 小张侯看着⾼夫人渐渐远去背影,虎目中再次闪现出泪花。小张侯自幼便在⾼夫人⾝边长大,早已将⾼夫人当作了自己的⺟亲,可今⽇辽东几万大军就在城外,若是自己早有准备,凭着坚城和十万大军也许还有一战之力,可现在别说战斗,就是想要掩护⾼夫人逃命都难了。今⽇一别,恐怕便是永别了。不过为了夫人能够全安撤退,小张侯死而无怨。他当即跨上战马,向城外冲去。当小张侯率领着几十名亲卫冲到城门时,却遇到了困难,此时城外的辽东军已经杀了上来,围着巫山县城不断斩杀着大顺军民,那些毫无准备的大顺军民为了保命只得向城中跑来,可城中却是炮声不断,清早还是好好的一座城池,此时已到处都是断壁残桓,城中的百姓只能向城外逃窜,以躲避这烈猛的炮火。如此以来城外的人想进来,而城中的百姓想要出去,巫山县仅有的四座城门那里容得下十几万人的拥挤,在城门附近早已是挤得⽔怈不通,别说是人,就是一只老鼠也挪不动一步。在这里挤死、踩死的百姓已是不计其数。 小张侯来到城门前的街上虽是大喝着:“让路!”可 ![]() ![]() ![]() 吴三桂见城外已没有了四散溃逃的大顺败军,也命部下集结起来,将整座巫山县城团团围住。而⾼桂英也早已在千余亲卫的护送下逃出重围,赶往兴山,会合那里的大顺军,同时派人向南明求救。小张侯看着不远处队列整齐、骑着⾼头大马、手执闪亮马刀的辽东大军。虽然明知不敌,可为了拖延时间,掩护⾼夫人撤退。他还是率领着万余残军打着旗号 ![]() 就在这时,吴三桂猛地子套 ![]() ![]() ![]() ![]() ![]() ![]() ![]() ![]() ![]() 吴三桂⾝边的一万铁骑都是吴三桂的近卫团官兵,眼看军长已经冲了出去,生怕吴三桂在这场战上有失,忙拍马赶上, ![]() ![]() ![]() ![]() ![]() ![]() ![]() 何况夫人刚走不远,你们若是如此败退,夫人岂不危险?为了保夫人全安,为了我大顺军的唯一希望,宁死不退!”本想后退的大顺军此时左右为难,进是死,退也是死,在听到小张侯的吼声后,他们终于下了决心,先有李自成对自己的大恩大德尚未有机会报答,此时夫人又有危险,自己若在此时当了逃兵,还是爷们吗?这些大顺军中大多参战无数,难免受伤。而在受伤之时,⾼夫人多次亲自为其包扎伤口,这些人本是穷苦百姓,而⾼夫人却是贵为皇后,能为自己包扎伤口,这是多大的荣耀?为了夫人,自己难道还珍惜一条烂命吗?“宁死不退!”“宁死不退!”一时间在大顺军各处都响起这种喊声,本已降到⾕低的士气,竟奇迹的有所回升。许多大顺军不顾 ![]() ![]() 一万辽东铁骑在杀屠了两千大顺军后,自己的伤亡却不过十几人而已,真正死于敌手的不过两三人,其余大多只是马失前蹄,马上骑兵被甩落马下,才受了些轻伤而已。这些不幸落马的骑兵很快便被战友救走,让那些不惜 ![]() ![]() ![]() 这时吴三桂亲自在城下喊话道:“城中的百姓听着,我是辽东吴三桂,如今巫山县城已被我军团团围住,你们已是走投无路。并非我没有破城的本事,不信你们看看这些火炮。相信只要一轮火炮齐 ![]() ![]() 城中这些大顺军民,也不全是意志坚強之辈,听了吴三桂所言,心中也是犹豫不决,就在这大顺军民左右为难时,只听得东城门处有人大喊:“城门被人打开了!辽东军进城了,快跑吧!”原来东城下早有辽东密使暗自潜伏在那里,见周围百姓都已被城外辽东军吓破了胆,大多百姓有心投靠辽东,却又怕城上的大顺守军不顾情义将自己斩杀。为了配合城外大军攻城,这些穿着大顺军装的密使从人群中冲到门前,故意与那些负责守城的军卒争执起来,后面地百姓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见这些人在城下争吵几句,那些后来的大顺军突然子套兵器挥向了守门的大顺军,就在城下军民目瞪口呆中,这十几名大顺军已将守在城门前地几名守军斩杀怠尽,随后这些人冲到城门前要打开城门。直到此时,后面的大顺军民才醒悟过来,原来这些人竟是要开门献城。一时间城门前的几万军民顿时 ![]() 很快城门便已被打开,那十几名开城门的大顺军卒立即向城外奔去,同时还大声叫道:“快出城投降吧,不然等辽东军杀进城来,必是死无葬⾝之地!”本来还有些犹豫地大顺军民一听此话,又看到已有人出城投降,生怕自己出的晚了,被杀进城的辽东军杀害,忙跟在后面一起涌出城门。守在东城门的正是许立,看到城门已被打开,无数大顺军民出城投降,当即命一营上前将这些降卒押到一边,他自己却率领着一营辽东铁骑从东城门杀⼊城中。听到东城门已经失守,辽东铁骑已经杀⼊城中的消息,其余三座城门的大顺军民这才慌了手脚,生怕辽东军反悔,先后打开城门向城外辽东军投降。再说⾼桂英在千余近卫地护送下,冲出辽东军的封锁,向东逃去,随行的还有无数从巫山县逃出来的大顺军民。一路上这些人不敢停下片刻,生怕辽东军从后面杀上来,直到逃⼊兴山城境內,⾼桂英才因战马累毙,不得不停下来稍歇片刻,不过他们却不必多作停留,当天夜里便再次赶路.一直上了茅庐山才终于算是到了全安的地方。 茅庐山地处湖广兴山境內,离兴山城大约70里路。这一带的地理形势十分险要,望不尽的千山万整,⾼峰揷天。往西去接连着巴蜀,往北去接连着郧襄地区。巫山山脉耸峙在西边,荆山山脉横贯在东边。住南去便是种归和香溪,濒临大江。这大江在这一段又叫作西陵峡。从茅庐山到西陵峡,道路险峻,林木茂密,易守难攻。从茅庐山往西北,群山重叠,接着神农架的原始森林,再往西北就是大巴山。 在茅庐山的最⾼处,有一片比较平坦的山坡,微微有点倾斜。这山坡有三里长,一里半宽。原来就有一座山寨,不知是哪个朝代前来逃避官府的流民修筑的,后来荒废了,寨墙塌倒了,房屋变成了废墟。前段时间⾼桂英率军赶到巫山县时,便曾派人到湖广打探李自成的消息,同时也寻找可以立⾜的地方。而茅庐山因其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便成了大顺军⼊湖广的最佳去处,⾼桂英特地派来几千军民来此驻守。只是没想到大军未等进⼊湖广,便先得到了李自成阵亡的消息,大顺军才在巫山县停了下来。今⽇因辽东军来攻,不得不撤到此地。这几个月来,被派到此处的几⼲军民重新修复了寨墙,盖了一些房屋。山上有泉⽔,可以供几万人饮用。只是这里在军事上是个绝地。倘若被敌人截断了唯一一条下山地路,就得困死山上。这一点⾼桂英十分清楚,只是眼下自己除了此处四周都是辽东的大军,还能去那里?⾼桂英已经决心在此收拢残军,利用茅庐山的地形与辽东军周旋到底,只要南明能够及时派来援军,自己便还有救,大顺便还有一线希望。 原本荒芜的茅庐山顶,如今有了不少平房,也搭起了许多军帐。其中有一座比较⾼大的宅院。有围墙围绕。里边有一座三层⾼的鼓楼,因为⾼夫人在里边居住,人们按习惯称之为慈庆宮。由于从山上到山下只有一条崎岖的小路,过于险峻,上下运东西很不方便,所以有大部分军民暂时安顿在山下边的九莲坪。凡是能够战斗的将士们都留在九莲坪和周围一些地方,把守险要。从九莲坪上来,大约十里地,沿山都是参天大树。在山顶不容易望清九莲坪的情况,但有时天气晴朗,从杜树地 ![]() ![]() ![]() 自⾼桂英撤到此处已有三⽇功夫,每天都会有大顺败军狼狈地逃到山上,尚炯也逃了回来。虽说增添了⾼桂英几分实力,可他也带回了许多不幸的消息。巫山县城失守,没来得及从城中逃出的军民已尽数被辽东俘虏,小张侯也不幸战死沙场。辽东军在攻下巫山县城后,已再次东进,着来是要彻底将自己歼灭在这茅庐山上。而派往南明地求援信使一直没有动静,也不知南明到底是何意思。如今在这茅庐山上原本的大顺军将领已所剩无几,而⾼级将领已是一人也没有了,大到排兵布阵,小到⾐食住行,所有事情都得⾼桂英亲力亲为。而最今⾼桂英为难的却是粮草,当⽇从巫山大败, ![]() “丞相?”⾼桂英不知何意,可如今大顺朝的两名丞相,左丞相徐就已投了辽东,右丞相牛金星早已随李自成战死在湖广,那里还有丞相。 过了好一会,来报信地哨兵才缓过气来,道:“启禀夫人,右丞相牛金星率兵马已来到山下!”⾼桂英一听, ![]() “属下也不知道,不过确实是牛丞相回来了,跟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几千兵马。”“快,快召集众将下山 ![]() ![]() ![]() ![]() 当下⾼桂英及牛金星又回到山上,在⾼夫的慈庆宮中,牛金星才将与李自成分别后的经过一一道出。 原来当⽇与李自成分手后,牛金星率着五百多军卒一路向江西境內行去,因辽东步步庒进,此时的江西也早已 ![]() 牛金星手下的大顺军得到夫人尚在的消息后,也为之 ![]() 听到这个消息,⾼桂英的心终于轻松了一些,左良⽟手下有精兵二十余万,而自己此时也有两万大军及三四万百姓,再加上牛金星此来所率六千精兵,实力大增。而辽东満打満算也不到三万兵马,在四川因有百姓支持,粮草不需费力,可进⼊湖广境內,仅是三万兵马的粮草便够辽东军为难的。只要再拖上十天半月,等左良⽟大军赶到,自己不但可以保全自⾝,若是一切顺利,甚至可以大胜辽东军,为李自成报仇。当天夜里,⾼桂英设宴为远来的牛金星及六千将士接风,愁闷了半个多月的大顺军营终于又听到了久违的 ![]() ![]() 到了十二月二十五⽇,辽东大军已赶至茅庐山下,不过他们却并未急着进攻茅庐山主峰,而是派兵从四面包围了茅庐山,封锁了一切要道,稳扎稳打的一步步向茅庐山 ![]() ![]() 第一百三十四章劝降大顺 吴三桂早在左良⽟刚刚从铜陵动⾝时,便已令驻守九江、武昌等地的祖大寿和驻守湖广的吴宇、许立严防南明援军来援大顺。可左良⽟手下毕竟有二十万大军,战舰几千艘,眼下又没有到与南明决战的时侯,若是与其开战,虽然辽东军可稳胜不败,可必将会挑起与南明的全面战争,这却不是吴三桂所希望的。所以吴三桂的命令是让祖大寿等人拖延左良⽟行军速度,能不开战,尽量减少磨擦,待自己彻底解决了大顺残部,再与南明计较。如今辽东军虽停下了进攻步伐,可大顺军的⽇子依旧不好过,粮草有限,实力不⾜,援军久等不至,大顺军民看不到一点希望,士气低 ![]() ![]() 虽然战事暂时停了下来,不过辽东军却也没闲着,派了一名前些⽇子刚刚投靠辽东的⾼守义上山前来劝降。⾼守义原是⾼闯王部下的一名小校,又⾼夫人地娘家近门侄儿。所以彼此很 ![]() ![]() ![]() ![]() 此时在九莲坪的总兵还有十几个,有的总兵手下已经没有兵,只是保留着职衔。但他们多是跟随李自成多年的老臣,立过战功,其中许多人甚至比牛金星资格还老,对他说来算是前辈了。至于副将、参将,那就很多了;还有些文职人员,地位很⾼的。如今也都住在九莲坪寨中。开会之前,下边就在纷纷议论,心不再像往⽇那么齐了。特别是因为近来得到消息,南明援兵恐怕是到不了了,而山外李自成的旧部,几乎都投降了辽东。所以会议开始后,起初许多人默默地不做声,互相观望,后来就有人不再沉默,毕竟眼下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侯,也不再害怕牛金星了。一个总兵说道:“如今万岁已战死几个月,咱们在此又是为谁而战?名不正言不顺。全国中一大半都被辽东军占了,我们这一点点地方,如何能对抗辽东?今⽇再守下去,大家死到一起且不说,没有正当的名义了,咱们就算是死,恐怕也难得个忠烈之名。再说山上还有几万老弱女孺,难道非得等辽东军破了山寨,由辽东军随意斩杀吗?”这话说出以后,许多人纷纷点头,都说是如今战死也没有意思了,为了几万妇孺考虑,不如就投降吧。牛金星听后非常愤怒,将案子一拍,突然站了起来,一手接着剑柄,说道:“决不能投降辽东。谁要投降辽东,他自己投降,我牛金星虽是文官,可也知为国尽忠,惟有以死殉国。你们谁愿投降,请你们自便。”主张投降地人,见他杀气腾腾,不好再说话,但眼中都露出不服气地神⾊。这时又有人站起来,作和事佬,道:“投降不投降,这不是件小事。我看最好请各位都想一想,私下议论议论,然后再开会。反正辽东已停止了进攻,咱们还有些时间,现在先散了吧。” 一听此话,有人不同意道:“用不着散,如今就商量下去。怕死的去投降,老子决不投降。”马上又有人不服气地答道:“投降的不一定怕死,大丈夫要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咱们在这里到底是为谁守土?谁能说得出?可怜军中几万妇孺,他们从陕西一路相随,与咱们不离不弃,你们可曾想过他们?今⽇便要因你等一言而死吗?” 牛金星把案子一拍,道:“为大明守土,为我们的良民守土,为我们大顺朝死去的先皇帝和文臣武将们守土!”牛金星此话一出,不但未能让众人心服,反而有人讥笑道:“得了吧,为大明守土?可辽东此时占着京北城,占着大半个国中,又立了朱由检的幼子登基,你若说是为大明守土,那咱们不是更应该投降了?要知这北明才是大明的正统啊!若说是为良民守土,那我问你,咱们的良民在那儿?咱们从京北一路败退至今,你口中的这些良民在⼲什么?他们在为辽东军通风报信,在为辽东军筹集粮草,在为辽东军杀害咱们地兄弟,如今这些人不是咱们大顺的良民,却是他辽东的良民!他们那里用咱们为他们守土?若是咱们去了他们地地境,他们恐怕才真的要守土与咱们一战!咱们大顺良民如今都在这山寨之中,就在咱们的眼⽪子底下,你们却一点不为他们考虑,还有何脸面说出守土一语。” 支持牛金星,忠于大顺的的人马上站起来骂道:“你胡说!他辽东军不过是贼军,他吴三桂也不过是盗国地奷贼我们决不做软骨头的人.宁死也要死得铁骨铮铮争执的双方谁也说不服谁,而且这些⽇子以来,随着局势的变化,人人心中都是郁闷无比,心中都有一股子琊火,口角不断升级,大家都动起火来,怒目相视。有人忍不住用手去抓剑柄,看起来马上就会发生火并。正闹得不可收拾时,忽然有人跑进来禀报:“太后下山来了,立即就到。”一听这话,大家都安静下来。已经握剑在手的人,把剑揷回鞘內,没有人再想火并的事了。大家默默地等候⾼夫人来到。牛金星见大家已经冷静下来,说道:“随我 ![]() ![]() ![]() ![]() ![]() 果然,当⾼桂英来到九莲坪众将议事之处,牛金星已率领一大群持领和文臣出来 ![]() 进人议事大厅,⾼桂英坐北面南坐好后,将领们跪下去向其请安。⾼桂英一摆手道:“如今不是讲礼节地时候,你们起来吧,各就原位坐下,我们谈大事要紧。” 等到众文武就座以后,⾼夫人才问牛金星道:“牛丞相,刚才大家商议的如何?”牛金星把经过情形简单地说一遍后,⾼夫人冷静地点点头,说道:“有人觉得应该死战到底。有人觉得应该投降。谁是谁非,我现在且不去说。我今⽇下山来,只是为了替你们大家拿定主意,不是为了责备谁,更不主张处分谁。请你们各位都放心,平心静气地把降不降的事谈个清楚。我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体更是不同往⽇,可是我为大家 ![]() ![]() 大家都恭敬地站起来,躬⾝说道:“请太后吩咐”⾼夫人说:“坐下吧。如今我看多数人都不愿意投降胡人,这是很有骨头的人。很有⾎气的人,我对他们的心情最了解。刚才他们咬牙切齿,几乎动起武来,这是很自然的,我明⽩。我想各位愿意投降地将领也一定明⽩,不要记着这一时地翻脸。要想到我们多少年来在一起共患难共苦乐,多少人在我们周围死去了。想着这一点,你们愿意投降的各位将领就不会恨他们了。” 许多人听了点头,有人感动得噙着眼泪,有人低下头去。⾼夫人继续说下去:“如今有人愿意出去投降,我也绝不责备。情况不一样了,先帝死了,咱们也只能困死在这弹丸之地,山⾼林密,人烟稀少,还在宁死不屈,为大顺保存这一片土地。所以我不责备那些想投降的人。因为即使不投降,留在这里对我们茅庐山的存亡也没有大的帮助。我不能忘记这些年来你们也流过⾎,出过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內无粮草,外无救兵,看不到一点希望,所以纵然我自己不投降,我对愿意投降的也不深加责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合好散,只要你们投降之后,不要再领着敌人杀回来,就算你们对得起我,对得起先皇帝,对得起我们大顺军中上千上万死去的将领和文臣。”说到这里,⾼桂英想起死去的李自成,己忍不住哽咽起来,热泪簌簌地滚落脸颊。当年先帝还在时,就算情况再难,那怕是当年仅剩十八骑败⼊商洛山时,自己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绝望过,因为只要李自成还在一天,就会有希望。可今天这一切都 ![]() ![]() 众将领留恋不走。纵然是愿意投降地将领也留恋着不肯离开她。许多人感动得呜咽起来,有些人不住地擦鼻涕,抹眼泪。⾼夫人又说道:“我很明⽩你们的心情纵然是主张出去投降的人.对我也是多年共患难。堂中众将闻言只得肃然退出。⾼夫人又望着牛金星道:“你吩咐中军,马上准备酒菜,明天中午大摆建席,过这最后一个新年!我今明两天就坐镇九莲坪,帮你主持大计。牛金星忙劝道:“请娘娘回山上去吧。万一辽东劝降是假,偷袭是真,怕是难免一场大战,太后全安我等怕是难以照顾周全。” 有些没有退走的将领也劝⾼夫人回到山上去。⾼夫人摇头摇道:“无妨,辽东从起兵至今,还从未听说他有过任何违约之事,在和谈破裂之前,他们决不会来攻的。”一个将领说道:“打仗的事情很难说,辽东连番胜利,夺取了许多山寨。如今他们知道我们內无大军,外无救兵,军心也开始散了,万一来攻,太后何必在此地受惊呢?” ⾼夫人微微一笑,道:“你追随我多年,把我看成了什么样人?倘若今天明天胡兵来攻,我要亲自上寨,为你们擂鼓督战,决不后退一步!不要再说多余的话了。”当天夜里,⾼桂英把一些重要将领召到一起,说道:“究竟哪些人已经决定投降,不妨都说明⽩,有的还没有拿定主意的,也要在今天夜间拿定主意。我想我要给来人提出三个条款。第一,投降的人,不管池位⾼低,不许杀戮;第二,随⾝带的财物,不许没收抢走;第三。出去地人,上至老翁,下至幼童,一律保护。倘若辽东不能照此三条来办,我们就要同他们⾎战到底,宁为⽟碎,不为瓦全,任何人都不要再说出降的话。” 大家佩服⾼夫人想得周到。牛金星却道:“娘娘定要出去。倘若辽东不能保娘娘平安,我们宁愿战死也不会投降。”堂中众将大多都曾受过⾼夫人大恩,闻听此言。就算是最想投降之人也道:“不错。若是辽东敢对娘娘不敬,我等宁死不降!”⾼夫人摆摆手,道:“听我的话。目前这危急时刻,我决不能走;走了,辽东也绝不会让我活下去。从明朝崇赖年间开始,大家都说我多么懂得打仗,多么有办法。如今他辽东又怎肯对我放心呢?他怕我活在人世,大顺的旧部还会暗中找我,他们的⽇子就会不得安宁。 所以他们是不会放过我的。我自己也不会偷生人世,对不起先皇帝,对不起大顺朝的阵亡将士。你们不要糊涂了。下去安排去吧。什么人愿意走,该带什么东西,如何把眷属带出去,这都得安排一下。出去吧,让我清静一阵。” 过了一阵。牛金星带着一群年老的将领,又来恳求⾼夫人答应出去。他们说,一定要同辽东讲好,不准暗害⾼夫人,要不然就一个也不投降,同辽东⾎战到底。⾼夫人又一次拒绝他们。并且责备他们不该作此胡想。众将无奈之下,只得退出去。第二天正是大年三十,停晚时分,九莲坪上拢起无数篝火,摆了许多建席,不但大顺军中大小将领和所有的文臣都被请来赴宴,就连普通军卒和百姓也被邀来一同过年。⾼夫人坐在上席,大家恭恭敬敬地向⾼夫人行了礼。然后牛金星站起来说道:“我们是大年三十,今⽇之宴,虽然没有多的菜,酒也不多,但这可能是我们在一起举行地最后一次酒宴。吃过这一顿后,该走地就要走了,留下的一心一意固守九莲坪,同敌人⾎战到底。不管走或不走的,我们都是亲人,不要以仇人的眼光相看。 今⽇我奉娘娘之命准备酒宴,现在就请娘娘训话。”一听⾼夫人要训话,坪上几万人都站了起来,肃立无声。⾼夫人望望大家,慢慢说道:“往年酒宴,都是在胜利的时候,庆祝大捷。今⽇这样的酒宴,我起义这些年,还是第一次碰见。可是我心中并不难过。自从跟随先皇帝起义,我随时都准备死在沙场上,死在敌人手中,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我们还有几万人马,还可以厮杀些⽇子。纵然死在这茅庐山上,也决不会后悔。凡是留下的将领,我们还有见面的⽇子,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对于要走的将领们,我想嘱咐几句话。现在你们离开我,出去投降,我不责备你们。但愿你们出去之后,不要做辽东地官,更不要做辽东的鹰⽝,回过头来杀自己的兄弟。你们倘若能够早早地回到各自地家乡,做一个安分的老百姓,平安无事地过完这一生,这就是我的心愿。回到家乡,你们可以拿出一些银子周济同村的穷人,做一些好事。好在你们起义之后,都没有在家乡做过坏事,一直跟着闯王打仗,在家乡无冤无仇,回去以后稍微做点好事,就容易同左邻右舍处得很好。我说的是几句实实在在地话,你们要好好记在心上。明天你们就要出去了,以后我们永远不再见面了,我会时时想着你们,直到我战死。你们看来也不会忘记我,不会忘记我们茅庐山这一带的土地、百姓和往⽇的弟兄。“说到这里,她自己噤不住落下泪来,全场不由得一片号陶。虽然酒宴继续进行,可是不断地有低声菗泣之声。席面上笼罩着悲壮的气氛,这最后一顿年夜饭,没有人露出半点笑容。正月初一一大早,辽东的谈判代表吴苟率一连军卒来到寨门外求见⾼夫人,商议投降事宜。双方 ![]() ![]() 负责保护吴苟全安的连长⾼尚一听大顺守军的话,顿时火冒三丈,如今你大顺已到了走投无路的程度,我们此来可是为了救你们一条 ![]() ![]() 大顺守将见吴苟只带了一班十几人,也不再多话,命人上前简单的搜了搜⾝,便让开道路,请吴苟⼊寨。当吴苟等人进⼊九莲坪寨中时。从寨门到寨內站了很多兵将,十分威武。牛金星在堂中坐着,并没有出来 ![]() ![]() 而堂內外的大顺军一见辽东军竟还有武器,也是 ![]() 牛金星也是一摆手,命护在⾝前的大顺军退出堂中,叹口气道:“辽东军确是不凡,在我大顺军营中,明知不敌却无人畏惧,着实令人佩服。也怪我话没说完,我等虽不会投降,可我部下有愿意出降的,我不会阻止。至于有多少人愿意出降,什么时候出寨到你们兵营中,以后应该怎么办,我手下人会同你们详谈,订出妥当办法。我的事忙,恕不相陪了。” 他拱拱手,站起来走了出去。随即有一位武将将吴苟带到别处,同大顺军的一名将军进行谈判。吴苟本也没有指望大顺军能全部出降,只是没想到牛金星却如此决绝,只派一名普通将军与自己相谈。谈了近半个时辰后,想要投降地都是一些不怎么能够打仗的,或手下已经没有什么兵的将领。不过这也很好,既然有一部分人愿意出降,就可以减少九莲坪守寨地力量。对于大顺这边所提出的条件,吴苟都答应了,即:不许杀戮投降的人;不许劫掠他们随⾝带走的财物;不许欺侮妇女。这些都很容易办到,就算大顺军不提出这些条件,吴三桂作的也只会比这更好。 吴苟来前便已得到吴三桂授权,只要条件不是过于苛刻,吴苟即可以当场签订和约。双方约定,愿意出降地人于明⽇午时整出去,前边一人手执⽩旗,辽东军方面便会派人接收。谈完协议,牛金星才再次出现,仔细看了看双方草拟的和约,最后才庄重的签上了自己名字。吴苟却又道:“牛丞相,你们所提各款,都容易办到。只是来前,我家军长特意吩咐我等,让我面见⾼夫人,有几句话当面说清。”牛金星摇头摇道:“夫人居住在山上,不在九莲坪寨中,恐怕不能相见了。” 吴苟略有失望,只好道:“即是如此,我等便要告辞了,我家大人有几句话请丞相代为传告⾼夫人。”“请讲!”牛金星不知辽东又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此时也不怕他们再搞鬼。“我家大人对夫人十分钦佩,倘若她肯出去,我家大人可当众立誓,决不使她受害,并保她一生平安富贵” “此事不要再提,娘娘曾说过,她宁死也不会出降。”“不,夫人倘若愿意出去,可以不算是出降。如今我辽东军中也有许多大顺军将领,就连夫人的侄儿也在军中,由夫人的侄儿为其养老送终,这样难道不行么?” 牛金星虽然也不想让夫人留在山上,可是他知道夫人地脾气,道:“你大概也听说过我们娘娘的立⾝行事。 如今她绝不会落一个贪生怕死的名,让自己在敌军营中养老。你这番好意,我看见她时定会向她禀报,你就不必再提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决战前夕 吴苟话说到此处也算是仁之义尽,也就不再劝了,率人出寨返回辽东军营。第二天一早,九莲坪上出降的人准备动⾝了。⾼夫人这两天也没有回到山上去,许多要出降的人前来向她辞行。⾼夫人没有说什么话,那些跪在地下的人又一次痛哭起来,其中有些人再次改变了主意,表示不走了,要与夫人一同守在这九莲坪上。⾼夫人却摇头摇,将这些人劝了下去,毕竟若是只有些老弱病残、妇女孩童出寨投降,谁知道辽东军会如何对待他们,有了这些军卒在其中,总算也能照顾一二。待太 ![]() ![]() “不要胡说!”吴三桂小声骂道:“你许立也就是个楞头青。打仗还行,在这政事方面你还得拾我好好学学,不然⽇后我如何放心让你独领一方?别看这些人眼下看似没什么大用,可毕竟还是咱们国中百姓,关外地大物博,煤铁丰富,可咱们缺什么?就是缺人啊!没有人一切都是⽩扯!何况将来咱们还要继续向北、向西进兵,若是俘获了那些⻩⽑鬼你敢信任他们吗?相比之下还不如这些大顺降军可靠。而且这些年关內连年征战,不说别地地方,就你驻守的四川眼下怕也是地多人少吧。没有人行吗?”许立终于不再说话。吴三桂所说的那些⻩⽑鬼自己也曾见过,仅是看他们的模样自己便倒⾜了胃口,那里还谈得上重用他们?不将他们全族灭绝便已是好事了。九莲坪上,待出降之人全部出寨后,⾼夫人叫来牛金星,问道:“这些人出去后,看来辽东马上就要进攻了,你打算如何对敌?” 牛金星坚决的道:“请娘娘放心,这九莲坪要守到最后一个人。”⾼夫人说:“死战到底倒是容易。可如何才能多消灭辽东军你却要想清楚。要随时想着困难,想着意外的变故。你可以在九莲坪留下一些军粮。还有些军粮,一时用不上。从现在起就派人往山上运去。辽东势大,茅庐山怕也不能久守,我们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守一⽇就要杀死许多敌人。你准备搬运粮食吧,我先回山上去“娘娘放心。我等自然遵命,定叫那般辽东狗贼知道我大顺军的厉害!” ⾼夫人最后又说了一句:“此次上山我不打算再下来了。我要让他们知道,想要攻上茅庐山是要用人命来填的!”辽东军虽知道大顺军还有一些粮食,士气也没有完全衰败,进攻九莲坪,必然要遇到挤命抵抗。可吴三桂已得祖大寿急报,南明左良⽟竟然已挠路江西,避开了辽东军的阻截,此时已进⼊湖广长沙境內,若是急行军,距兴山不过几⽇路程。 吴三桂得信后,命祖大寿、吴宇等人不必再阻击左良⽟,让他们各守其境,不得 ![]() ![]() ![]() 有了火炮相助,九莲坪寨门并未阻住辽东军多久,不到傍晚,便已攻破了大寨。不过辽东军虽攻进了大寨,可寨中的三万多大顺军和几千不愿投降的老弱妇孺却与辽东军在坪上展开了殊死搏芊,他们有的几百人一群,有的几十人一群,与辽东军厮杀。也有地单个逃进密林,或躲在石头后面,向辽东军放箭、投掷石块。坪上处处都有战斗,每个人都战至最后一口气,很少有人投降。大顺军最后约有近千人在辽东军的驱赶下退到了坪上的一个大院子里,院子四周有坚固的围墙和⾼大的房子,这些大顺残军据险死守,辽东军几次攻击未果,最后还是调上火炮,将整个院子全部夷为平地,辽东军才终于冲进了大院。可就在辽东军以为战斗已经结束时,院中的瓦砾下竟还会冲出混⾝是⾎的大顺军,他们手中虽无武器,可冲到辽东军⾝边时,他们的手、他们的牙齿却全成了最锋利的武器,几名辽东军一时不防,竟死在这些人手中,只气得辽东军愤怒不已,远远看到大顺军的尸体都会先补上一 ![]() 当九莲坪将被突破的时候,牛金星带着少数将士退上茅庐山。因为上山的道路只有一条,十分艰险。退去地人多了,一则路没法走,二则山上的粮食也维持不了几天。这情形大顺将领们全都清楚。所以除牛金星本人和少数亲兵亲将外,大家都决心死在九莲坪寨中。辽东军占了九莲坪后,休息了一天,才开始向茅庐山进攻。大顺军对守茅庐山这最后阵地也做了些准备。在山坡上战斗,不可能有密集的敌人,自己也没法密集在一起。基本上是人自为战,各人在最险峻的地方,找一个能够存⾝之处。阻挡敌人上山。唯一的山路并不难守。因为随时都可挖断。有许多地方,只要有一两个人防守,敌人就很难攻上来。为了守茅庐山,大顺军特别制作了一批小弓小箭,箭只有普通箭一半那么长,箭头带有毒药。他们还准备了许多弹弓,在短距离作战中,弹弓十分方便,而且⾝上挂一个布袋。里面可装一二百泥丸。这些泥丸都是事先用粘土捏就,晒得绷⼲,专门用来打面孔、打眼睛。打敌人的两手。 有些士兵平时就用惯弹弓,二十步叹內几乎是百发百中。还有一些士兵善于投石,二十步以內几乎也是百发百中。最后他们还准备了一些小型火器,如鸟 ![]() ![]() ![]() ![]() 整个夜晚,牛金星和⾼夫人都在寨墙上,他们这些天关因关心战局很少有空休息,而自从辽东军开始攻山后,他们便一直在寨墙上靠前指挥,累了至多在寨上靠着一块石头朦胧片刻。他们明⽩,如今要使茅庐山多守一些时⽇,多杀伤一些敌人,不能光靠体力,因为将士已经十分疲累了,⾝体很衰弱。现在要靠他们同将士在一起,凭着一股气势、一颗忠心,同敌人死战到底。所以他们都不愿回寨中去休息。牛金星多次劝⾼夫人回去,可是她不肯。她知道将士们看见她在寨上。纵然她不说话,他们也会勇气百倍。这天早晨,趁着战事稍微沉寂,⾼夫人派人将牛金星叫到⾝边。当牛金星来到时,正着到⾼夫人仰头看着无际的天空,心也不知飞到那里。牛金星不敢打扰⾼夫人,只是老老实实的在一边侯着。过了片刻,⾼夫人才低下头,看到牛金星,道:“奉相到大顺军也有几年光景了吧!” “回娘娘,臣自开封城下得遇先帝,至今已有三年“三年,仅仅三年时间啊!我大顺军从弱到強,从在商洛山中的区区几千人到下辖几十万大军,横扫大半个国中,再从強到弱,几十万大军被辽东军从山海关一路追迸逃到此处仅余几千人,丞相可以说是见证了大顺军的发展和衰败。如今辽东军几万大军围在山下,仗着火炮犀利,不断攻山,咱们的将士虽然都有一颗必死之心,可怎奈辽东军太过強大,这茅庐山恐怕今⽇便要被破,我一个老太婆死便死了,也没有什么好遗憾地,可先帝一生心⾎却要就此断送,我不甘心啊!”说着⾼夫人已是泪⽔涟涟。牛金星也是満心悲愤,却不知该如何劝⾼夫人,只是诺诺的道:“娘娘,咱们大顺军还没有完,在湖广、在江西等地还有许多咱们的人马,臣在新喻不过短短一月时间便收拢了几万人,只要咱们能撑过这几⽇,待南明援军赶到,咱们便还有希望!”⾼桂英不听还罢了,一听牛金星提起南明,更是气愤不已,大声骂道:“休要再提南明那般无用的狗贼!当初要咱们投降时,说得天花 ![]() 牛金星不知⾼夫人此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今辽东军已是兵围山下,如果没有南明的援军,恐怕破寨就在这一两⽇了,大顺军还有什么希望吗?不过他也看出⾼夫人此时情绪不佳,不敢再说什么丧气的话,只能顺着⾼夫人,道:“是,无论什么时侯靠人都不如靠自己!”“你也许觉得我今天的话有些不对,如今咱们茅庐山守不守得住都是问题,那里还有什么以后。你且随我来,我带你看一件事物你便明⽩了。”说完⾼夫人转⾝向慈庆宮走去,牛金星自然是紧紧跟在后边,同行还有⾼夫人的两名亲卫。很快几人便来到了慈庆宮后边,看着眼前的密林荒草,牛金星不知⾼夫人到底是何意图。 ⾼夫人指着眼前的荒草对⾝边亲卫道:“你们去把荒草拨开。”两名亲卫依言上前,拨开荒草,荒草后面竟现出一个黑漆漆的山洞。⾼夫人指着山洞道:“我来山上不久。便有人发现了这条山洞,山洞很深,不知通向那里,我偷偷地派石匠进去察看,有些地方路断了,我便命石匠重新凿通。这样,有时在山洞里头,有时在山洞外头,从石头 ![]() 牛金星早就抱了必死之心,可没想到山上竟还有这样一条小路,可逃出生天。不过听⾼夫人的意思,竟只是叫自己下山。他忙道:“娘娘,那您呢?你不同我一同下山吗?”⾼夫人轻轻头摇道:“先帝死后,我听到这天塌地陷的消息。当时就哭昏过去了。后来我几次想自尽,终于没有自尽。我这个未亡人活在世上,为的什么呢?只为当时咱们大顺军已没有将领,仅有小张侯一人怕是无法统率大军,我如果自尽。大顺军很快也就完了,先帝的仇又如何去报?所以我没有自尽。在巫山县辽东军围城时,我本想与辽东军决一死战,可小张侯却以死相劝,为了大顺军,我只能苟且偷生。率领着大军退到归州、兴山一带。可辽东军却要赶尽杀绝,不给咱们一条活路,在一起多年的的将士如今已是死的死、降地降,我坚持到今⽇也算对得起先帝了。现在你叫我一个人活下去,又有什么意思?若是真地被辽东军俘虏了,恐怕是想死也难,到时我就是死后有何面目见先帝?有何面目见大顺朝死去的文臣武将?而且这一年来,我也实在是累了,实在是不想再继续逃下去了,一切便 ![]() 牛金星此时已是泪流満面,哭述道:“臣等战死,将士们战死,都是应该的,我大顺军就应该死得顶天立地,不能投降。可是将士们都不愿娘娘同我们一起战死。你年纪大了,半生戎马,立过大功,如今用不着同我们一起战死。这不是臣一个人的心,而是将士们都有此心。如今有了这条密道,臣又岂会一人偷生,还是请娘娘率人从密道走吧,臣愿留在山上与辽东狗贼决一死战!”“丞相不要说了,我是万万不会下山的,如果丞相还念着咱们大顺,还念着先帝,还念着我这个娘娘,就赶快下山吧,为咱们大顺留一点希望!我在这里拜托丞相了!”说完⾼夫人竟不顾⾝体虚弱,便要跪倒在牛金星面前。牛金星那里敢受⾼夫人如此大礼,抢先跪倒,道:“娘娘!臣…臣遵旨!” ⾼夫人这才叹道:“我知道禾相对我大顺忠心耿耿,想要与我们一同死在这茅庐山上,死固然容易,可想要活下去却更加困难,算我老婆子偷懒了,一切便 ![]() ![]() ![]() ⾼夫人又嘱咐道:“苯相下山后恐怕前途多险,不仅要面对辽东军,恐怕南明得知咱们全军覆没地消息也会落井下石,可咱们如今势弱,又免不了与他们打 ![]() ![]() ![]() ⾼桂英刚刚处理完这些锁事,辽东军也已用过早饭,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寨墙上和寨外边一片喊杀声和火器的响声。⾼夫人听到撕杀声,对⾝边亲卫道:“现在到了最后的关头,只要不是重伤的、重病的,都出战吧。” 那亲卫忙应道:“宮楼上红灯已经挂了三个,请太后娘娘不用 ![]() 几名亲卫劝道:“清太后不必上寨,由我等上寨就好⾼夫人却道:“不,虽然我是女流之辈,可是有我在寨墙上,纵然战死,也不枉将士们一片忠心。走吧,不要耽误了时间。”慈庆官所有的男男女女,除几个留守宮中的之外,都随着⾼夫人走了出去。临出大门地时候。⾼夫人回头望望宮院,暗道:也许我会战死在寨墙上,这宮院回不来这时候天已大明,慈庆宮的宮楼上,三盏红灯仍然亮着。云彩很浓,常常有很低的浓云奔流一般从面前过去,从半山 ![]() 此时地大寨上到处人头晃动,刀 ![]() ![]() ![]() ![]() ![]() ![]() 这时,又有一百多辽东军杀到十字路口,这些人弹药充⾜,一下子便将此处的大顺军打死打伤几十人,其余大顺军虽然依旧悍不畏死的向前冲去,可却全部了倒在了辽东军的长 ![]() 几十个留下的男女亲兵都屏息静气,小心的躲在宮墙之下,将箭搭在弦上,引満待发。他们一个个注视着敌人,尽管整夜没有休息,也没有吃什么东西,但从脸上看不出一丝颓丧的神⾊。为首的正是⾼夫人的亲卫队长李月辉。李月辉自小便被⾼夫人收养,就连姓氏也是随着李自成,所以对⾼夫人可是忠心耿耿,此时她脸上已被炮火的硝烟熏得黑一块⽩一块,臂上还有一处 ![]() ![]() ![]() |
上一章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下一章 ( → ) |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