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海魂 作者:闪烁 | 书号:18205 时间:2017/5/28 字数:4416 |
上一章 炸轰面全 章一十二第 下一章 ( → ) | |
在帝国海军舰队取得了最后胜利的时候,海军的承诺也正在逐步兑现。 从28年下半年开始,帝国海军就将重点放到了后勤保障上来,当时几乎所有大型战舰的建造项目都被取消,或者是终止。同时,军购项目也做了重大调整,而在海军的发展中,建造商船排在第一位,随后是弹葯,战机,后勤保障船只,基地维持与扩大,人员培训。这些都属于后勤保障的范围。也就是说,从28年下半年开始,帝国海军就不再扩大舰队规模,而是为其他的军种,或者是兵种服务。 当时帝国在商船方面也采用了标准化的建造模式,其建造方式与国美的“自由轮”“胜利轮”比较类似,即大量采用标准零件,标准技术,以及标准工艺提⾼建造效率,承担商船建造工作的船厂的工人也是轮番作业。在25年,也就是战争最紧张,最需要扩大运输能力的时候,一艘运载能力近万吨的商船的船台建造周期不到三个月,到26年,这个时间缩短到了一个半月,其中在26年底下⽔的“乙1127”号万吨轮只花了3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船台建造工作,随后进行了6天的栖装,就正式投⼊了航运。 在整个战争期间,帝国一共有十多家造船厂,数十个船台在⽇夜不停的建造着万吨轮,帝国的海运实力也是翻着筋斗增长。战争爆发前,帝国海军只有126艘军用货轮,另外还有2148艘商船,登记总载重吨为2164万吨。到24年。帝国海军已经拥有了1231艘货轮,商船达到了3741艘,登记总载重吨为4317万吨。到27年底,帝国海军拥有2142艘货轮,商船4572艘,登记总载重吨为6412万吨。到了28年6月底,登记的总载重吨已经超过了7000万吨! 表面上,这个数字相当的庞大。可是实际上,从27年开始,也就是随着帝国将战线向前推进的时候,商船的损失数量开始增加,同时需要承担地海上运输工作也急剧增加。按照当时帝国统计的结果,到27年底的时候,至少需要12000万载重吨的运输能力才能够満⾜所有的海运要求,可实际上,当时只有不到7000万载重吨的运输能力。而随着进攻美洲陆大的战斗开始,特别是在展开对美战略轰炸之后。需要的总载重吨将达到15000万吨。如果考虑到今后进攻国美本土,在国美打一场地面战争的话,那么需要的总载重吨将超过20000万吨。而到28年6月底。海运能力甚至不到需要的一半! 为了缓解海运的庒力,除了继续建造更多的运输船之外,其他的办法也是不可少的。比如,当时帝国就与德国,波斯达成了物资 ![]() ![]() 当时唐帝国与波斯帝国达成了好几项长期以货易货地贸易协定,即唐帝国向波斯帝国出售地所有武器装备,以及其他的物资都不需要波斯帝国用硬通货支付。而只是需要用等价的物资支付。主要地物资就是石油,以及精炼后的汽油,柴油,重油等。这些物资都直接在波斯帝国的港口装船,走地中海一大西洋航线,将物资直接送到前线去。可以说,在28年的时候,不管是舰队,还是航空兵。以及地面的坦克车辆,烧的燃料几乎都是直接从波斯帝国运来的,而不是从帝国本土运来的。而从亚历山大港,或者是贝鲁特港到圣地亚哥的航线长度只有从帝国本土到巴拿马城的航线长度地三分之一,仅此一项,就至少减少了上千万载重吨的海运需求。 同样的,帝国与德国也有类似的协议。当时德国欠下了巨额的战争债务,而帝国就是德国的最大债权国。虽然大部分的债务都属于长期债务,但是德国总得偿还欠债。为了缓解前线的庒力,帝国通过削减部分债务,让德国接受了易货抵债的偿还方式。即直接向帝国提供物资来偿还欠债,而这些物资都是直接运送到了美洲前线地。从28年初到28年6月底,德国就提供了大概55万吨的弹葯,20万吨的食品,5万吨的葯品以及生活用品。这些物资都是直接走大西洋航线运到美洲场战的,这至少减少了数百万载重吨的海运需求。 通过这些办法,海军的海运能力暂时还能够満⾜前线的基本需求,可是要达到最大需求,那还得建造更多的运输船,从 ![]() 除了海运之外,其他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成为了海军在战争末期的重要任务。比如弹葯生产。 当时,陆军的弹葯生产是无法満⾜战争需要的,而且一直以来,就是海军负责战略队部的弹葯生产任务,而随着战略轰炸全面展开,对弹葯的需求量肯定会翻倍提⾼。当初在对⽇战略轰炸的时候,海军就多次尝到了弹葯不够的苦滋味,这次自然是早早就开始做准备了。 27年下半年开始,为海军提供弹葯的几家大型兵工厂都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其中以青岛兵工厂最为积极,在27年就增加了三条生产线,其中两条是燃烧弹生产线。同时还在英国建造了一条新的燃烧弹生产线。28年的时候,还将生产线建到了美洲,可以说是紧跟军队的步伐,向最近的军队提供弹葯支援。 其他的几家兵工厂也相当积极,在青岛兵工厂开始向海外扩张之后,这几家兵工厂也都采用“就近原则”在前线战区建立弹葯生产线,为军队直接提供弹葯。从而降低了海运庒力。比如,当时在圣地亚哥的燃烧弹生产线所需要的原料几乎都没有从帝国本土运送,汽油是来自波斯,钢铁来自欧洲与巴西,硫磺与硝石是本地产的,其他需要的一些特种原料都是从附近的同盟国采购的。 为了给弹葯生产线提供原料,还在前线建立了大量的工厂。比如,用于生产硫酸与硝酸地化工厂,还有生产炸葯的工厂,制造炸弹弹体的工厂等等。这些工厂后来都被转 ![]() 基地的建设在当时没有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可是却对战后地世界格局产生了最重大的影响。比如,在唐帝国将巴拿马划为了海军基地之后,巴拿马运河就掌握在了唐帝国的控制之中。在金斯敦与圣地亚哥成为了海军基地之后,牙买加与古巴就成为了唐帝国地附庸国,而且使唐帝国控制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战后,大部分的军事基地都被拆毁。或者是遗弃,或者是转 ![]() ![]() 其他很多家国在战后为了保证国內的稳定,并且保证家国的全安,都采取了相同的办法。比如牙买加就将金斯敦租借给唐帝国50年,每年的租金也不过就10万元而已。而驻扎在金斯敦唐帝军国人每年能够给当地带来2000万到数十亿不等的经济收⼊,再加上后来军属随军的政策出台后,金斯敦简直就成为了帝军国人的头号海外旅游与度假胜地。 通过在全球范围內建立网络化的军事基地,这也成为了帝国全球扩张的基本保证。可以说,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是唐帝国与军事基地所在国共同利益的表现,可是谁也不会想到,正是唐帝国的再次全球扩张,以及在全球范围內建立了数百个军事基地,最终导致唐帝国在战后连续卷⼊了数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从而使唐帝国付出了大巨的代价。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后勤保障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件工作,那就是人员培训,特别是航空队部的人员培训,既包括飞行员,又包括地勤人员。 在罗云冲组建北美洲战区司令部的时候,帝国航空兵中的轰炸机飞行员的数量是相当紧缺的。按照规定,完成了50次作战任务的轰炸机飞行员都可以选择役退,并且领取役退补偿金。当时,有至少一半的飞行员选择了役退,结果导致在罗云冲需要扩大战略轰炸机队部的规模时,却找不到⾜够数量的飞行员! 无奈之下,帝国海陆两军都只能用⾼薪反聘已经役退的飞行员重新服役,而治本的方式还是扩大飞行员的训练机构,培养更多的飞行员。当时主要的培训工作是由陆航负责的,可是战略打击队部仍然在海军的编制之內,而且该队部肯定会参加对美战略轰炸,所以海军的人员庒力也不小,特别是在罗云冲去陆航的时候带走了大批的飞行员之后,海军更需要抓紧时间培训飞行员。 因为航空兵迟早要立独成为空军,当时陆军与海军达成了协议,共同推进人员培训,而不是由哪方单独承担人员培训的庒力,毕竟这是吃苦不讨好的事情,却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按照聂人凤与严定宇达成的口头协议,陆军负责六成五的人员培训工作,海军负责另外三成五。相对而言,海军出的力不算最多,可是也相当重要。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已经将罗云冲顶到了最前面去。特别是在首相基本上明确不在国美打地面战争之后,陆军与海军统一了方向,统一了口径,而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就只有罗云冲的战略轰炸! 从十一月初到十二月底,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罗云冲可以说是当时最忙碌的一个人了。十一月,战略轰炸逐步走上了正规,特别是随着巴哈马群岛上的机场陆续投⼊使用之后,战略轰炸的范围逐步扩大。同期,罗云冲手里的战略轰炸机群规模也在稳步扩大。到十二月上旬的时候,罗云冲已经掌握一支可以将国美东南部所有城市都炸成废墟的強大打击力量。 当时,部署在前线的“鹏”式轰炸机达到了600架,其中一大半是新补充的。“狼鸠”式轰炸机超过了1200架,几乎全是新制造的,或者是送回工厂进行过翻修的。另外,护航战斗机的改造工作也已经全面展开,至少有12个中队的“游隼”进行了改造,另外还有超过500架的“游隼”正在接受改造。而按照哈飞方案进行改造的“游隼”也将在十二月底之前投⼊实战。 准备工作陆续到位,十二月十⽇,也就是在谈仁皓收到回国命令的时候,罗云冲正式下达了“全面轰炸”的命令,对美战略大轰炸全面开始了! Www.YaNdXS.cC |
上一章 海魂 下一章 ( → ) |
海魂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海魂》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海魂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