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史 作者:李大师、李延寿 | 书号:10199 时间:2017/3/26 字数:27012 |
上一章 五十卷 下一章 ( → ) | |
屈遵 张蒲 ⾕浑曾孙楷 公孙表 张济 李先 贾彝 窦瑾 李䜣 韩延之 袁式 ⽑修之严棱 硃修之 唐和 寇赞孙俊 郦范子道元 韩秀 尧暄孙雄 柳崇 屈遵,字子度,昌黎徒何人也。博学多才艺。慕容垂以为博陆令。道武南伐, 博陵太守申永南奔河外,⾼ ![]() 子须袭爵。除长乐太守,进爵信都侯。卒,赠昌黎公,谥曰恭。 须长子恆,字长生,沈粹有局量。历位尚书右仆 ![]() ![]() 子道赐袭爵。道赐善骑 ![]() ![]() 子拔袭爵。帝追思其⽗祖,年十四,以为南部大人。时太武南伐,禽守将胡盛 之以付拔。酒醉不觉,盛之逃。太武令斩之。将伏锧,帝怆然曰:“若鬼有知,长 生问其子孙,朕将何以应?”乃赦拔。后献文以其功臣子,拜营州刺史。 张蒲,字玄则,河內修武人也。本名谟。⽗攀,仕慕容垂,位兵部尚书,以清 方称。蒲少有⽗风,仕慕容宝为尚书左丞。道武定中山,宝官司叙用,多降品秩。 帝既素闻蒲名,仍拜尚书左丞。明元即位,为內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决庶狱, 私谒不行。后改为寿张子。太武即位,以蒲清贫, ![]() ⾕浑,字元冲,昌黎人也。⽗衮,弯弓三百斤,勇冠一时。仕慕容垂,位广武 将军。浑少有⽗风,任侠好气,晚乃折节受经业,被服类儒者。道武时,以善隶书 为內侍左右。太武时,累迁侍中、仪曹尚书,赐爵濮 ![]() ![]() ![]() 子阐,字崇基,袭爵。位外都大官。卒,谥曰简公。子洪,字元孙,位尚书, 赐爵荥 ![]() ![]() 浑曾孙楷。楷有⼲局,稍迁奉车都尉。眇一目, ![]() 公孙表,字玄元,燕郡广 ![]() ![]() 初,表与 ![]() ![]() 第二子轨,字元庆。明元时,为中书郞。出从征讨,补诸军司马。太武平赫连 昌,引诸将帅⼊其府蔵,各令任意取金⽟。诸将取之盈怀,轨独不取。帝把手亲探 金赐之,谓曰:“卿临财廉,朕所以增赐者, ![]() ![]() 轨既死,帝谓崔浩曰:“吾过上 ![]() ![]() 轨终得娶封氏,生子睿,字叔文。位仪曹长,赐爵 ![]() 睿 ![]() 轨弟质,字元直,有经义,为中书生学,稍迁博士。太武征凉州,留宜都王穆 寿辅景穆。时 ![]() ![]() ![]() ![]() 第二子邃,字文庆,位南部尚书,封襄平伯,出为青州刺史。以邃在公遗迹可 纪,下诏褒述。卒官。孝文在鄴宮,为之举哀。时百度唯新,青州佐吏疑为邃服, 诏曰:“专古也,理与今违;专今也,太乖曩义。当斟酌两途,商量得失,人吏之 情亦不可苟顺也。主簿云,近代相承服斩,过葬便,可如故。自余无服,大成寥落。 可准诸境內之人,为齐衰三月。”子同始袭爵,卒于给事中。 邃、睿为从⽗兄弟。睿才器小优,又封氏之男,崔氏之婿。邃⺟雁门李氏,地 望悬隔。钜鹿太守祖季真多识北方人物,每云:“士大夫当须好婚亲。二公孙同堂 兄弟耳,吉凶会集,便有士庶之异。” 张济,字士度,西河人也。⽗千秋,慕容永骁骑将军。永灭,来奔。道武善之, 拜建节将军,赐爵成纪侯。济涉猎书传,清辩善仪容。道武爱之,与公孙表等俱为 行人,拜散骑侍郞,袭爵。先是,晋雍州刺史杨佺期乞师于常山王遵以御姚兴。帝 遣济为遵从事,即报之。济自襄 ![]() ![]() ![]() 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少好学,善占相术。慕容永 ![]() ![]() ![]() 道武讨姚兴于柴壁也,问计于先。对曰:“兵以正合,战以奇胜。闻姚兴 ![]() ![]() 国子凤,中书博士。凤子预,字元凯。太和初,历秘书令、齐郡王友、征西大 将军长史,带冯翊太守。府解,罢郡,遂居长安。羡古人飧⽟法,乃采访蓝田,躬 往攻掘,得若环璧杂器形者,大小百余。颇有耝黑者,亦箧盛以还。至而观之,皆 光润可玩。预乃椎七十枚为屑食之,余多惠人。后预及闻者更求⽟于故处,皆无所 见。冯翊公源怀弟得其⽟,琢为器佩,皆鲜明可宝。预服经年,云有效验。而世事 寝食,皆不噤节,又加好酒损志。及疾笃,谓 ![]() ![]() 先少子皎。天兴中,密问先曰:“子孙永为魏臣,将复事他姓琊?”先曰: “家国政化长远,不可纪极。”皎为寇谦之弟子,遂服气绝粒数十年,隐于恆山。 年九十余,颜如少童。一旦,浴沐冠带,家人异之,俄而坐卒。道士咸称其得尸解 仙道。 皎孙义徽。太和中,以儒学博通,有才华,补清河王怿府记室。笺书表疏,文 不加点,清典赡速,当世称之。又为怿撰《舆地图》及《显忠录》。 ![]() 少子兰,以纯孝著闻,不受辟召。孝昌中,旌表门闾。 正光中,文宣王亶嗣位,思义徽雅正惇笃,荐其孙景儒,位至奉车都尉。自皇 始至齐受禅,百五十岁。先之所言,有明征焉。 景儒子昭徽,博涉稽古,脫略不羁,时人称其为播郞。因以字行于燕、赵焉。 善谈论,有宏辩,属文任气,不拘常则。志好隐逸,慕葛洪之为人。寻师访道,不 远千里。遇⾼尚则倾盖如旧,见庸识虽王公蔑如。初为道士,中年应诏举,为⾼唐 尉。大业中,将 ![]() 贾彝,字彦伦,本武威姑臧人也。六世祖敷,魏幽州刺史、广川都亭侯,子孙 因家焉。⽗为苻坚钜鹿太守,坐讪谤系狱。彝年十岁,诣长安讼⽗获申。远近叹之, 佥曰:“此子英英,贾谊之后,莫之与京。”弱冠,为慕容垂辽西王农记室参军。 道武先闻其名,常遣使者求彝于垂,垂弥增器敬。垂遣其太子宝来寇,大败于参合, 执彝及其从兄代郡太守润等。道武即位,拜尚书左丞,参预国政。天赐末,彝请诣 温 ![]() ![]() 秀位中庶子,赐爵 ![]() ![]() ![]() ![]() ![]() ![]() 时秀与中书令 ![]() 子俊,字异邻。袭爵,位荆州刺史,依例降爵为伯。先是,上洛置荆州,后改 为洛州,在重山,人不知学,俊表置学官。在州五载,清靖寡事,为吏人所安。卒, 赠兗州刺史。子叔休袭爵。 润曾孙祯,字叔愿,学涉经史,居丧以孝闻。太和中,以中书博士副中书侍郞 ⾼聪使江左。还,以⺟老患,辄在家定省,坐免官。后为司徒谘议参军、通直散骑 常侍,加冠军将军。卒,赠齐州刺史。 祯兄子景俊,亦以学识知名,为京兆王愉府外兵参军。愉起逆于冀州,将授其 官;不受,死之。赠河东太守,谥曰贞。 景俊弟景舆,清峻鲠正,为州主簿,遂栖迟不仕。后葛荣陷冀州,称疾不拜。 景舆每扪膝而言曰:“吾不负汝。”以不拜荣也。 窦瑾,字道瑜,顿丘卫国人,自云汉司空融之后也。⾼祖成,顿丘太守,因家 焉。瑾少以文学知名,自中书博士为中书侍郞,赐爵繁 ![]() 遵善楷篆,京北诸碑及台殿楼观宮门题署多遵书。位濮 ![]() 李䜣,字元盛,小名真奴,范 ![]() ![]() ![]() ![]() ![]() 文成即位,䜣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领中秘书,赐爵扶风公。赠其⺟孙氏 为容城君。帝顾群臣曰:“朕始学之岁,情未能专;既总万机,温习靡暇。是故儒 道实有阙焉。岂惟予咎,抑亦师傅之不勤。所以爵赏仍隆,盖不遗旧也。”䜣免冠 拜谢。出为相州刺史。为政清简,百姓称之。䜣上疏求于州郡各立学官,使士望之 流,⾐冠之胄,就而受业。其经艺通明者,上王府。书奏,献文从之。以䜣政为诸 州之最,加赐⾐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受纳人财物,商胡珍宝。兵人告言。 尚书李敷与䜣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献文闻䜣罪状,槛车 征䜣,拷劾抵罪。敷兄弟将见疏斥,有司讽以中旨嫌敷兄弟之意,令䜣告列敷等隐 罪,可得自全。䜣深所不 ![]() 䜣之废也,平寿侯张谠见䜣,与语,奇之。谓人曰:“此佳士也,终不久屈。” 未几而复为太仓尚书,摄南部事。用范标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 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道路 群议曰:“畜聚敛之人,未若盗臣。”䜣弟左军将军璞谓䜣曰:“范标善能降人以 ⾊,假人以辞,未闻德义之言,但有势利之说。听其言也甘,察其行也贼,所谓谄 谀谗慝,贪冒奷佞。不早绝之,后悔无及。”䜣不从,弥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标。 䜣既宠于献文,参决军国大议,兼典选举,权倾內外,百寮莫不曲节以事之。标以 无功起家拜卢奴令。 献文崩,䜣迁司空,进爵范 ![]() 璞字季直, ![]() ![]() 韩延之,字显宗,南 ![]() ![]() ![]() ![]() ![]() 初,延之曾来往柏⾕坞,省鲁宗之墓,有终焉之志。因谓之孙云:“河洛三代 所都,朝廷必有居此者。我死,不劳向北代葬也,即可就此。”子从其言,遂葬宗 之墓次。延之后五十余年而孝文徙都,其孙数家即居于祖墓之北柏⾕坞。 袁式,字季祖,陈郡 ![]() ![]() ![]() ![]() 式沈靖乐道,周览书传,至于诂训《仓》、《雅》,偏所留怀。作《字释》未 就。以太安二年卒,赠豫州刺史,谥肃侯。 子济袭⽗爵,位魏郡太守,政有清称。加宁远将军。及宋王刘昶开府,召为谘 议参军。 ⽑修之,字敬文,荥 ![]() ![]() ![]() 浩以其国中旧门,虽不博洽,犹涉猎书传,与共论说之。次及陈寿《三国志》, 云“有古良史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班史以来无及寿者”修之曰:“昔在蜀 中,闻长老言,寿曾为诸葛亮门下书佐,得挞百下,故其论武侯云:应变非其所长。” 浩乃与论曰:“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非挟恨之言。夫亮之相备,英雄 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巴蜀,守 穷崎岖之地,僭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以赵佗为偶,而以管、萧之亚匹,不 亦过乎!且亮既据蜀,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蜀人, ![]() 修之在南有四子,唯子法仁⼊魏。文成初,为金部尚书,袭爵,转殿中尚书。 法仁言声壮大,至于军旅田狩,唱呼处分,振于山⾕。卒,赠征东大将军、南郡王, 谥曰威。 硃修之者,仕宋为司徒从事中郞。守滑台,为安颉所禽。太武善其固守,以宗 室女 ![]() ![]() ![]() 唐和,字幼起,晋西宜安人也。⽗繇,以凉土丧 ![]() ![]() ![]() ![]() ![]() 经二十年,和与契遣使降魏,为 ![]() ![]() ![]() ![]() ![]() 正平元年,和诣阙。太武优宠之,待以为上客。文成以和归诚先朝,封酒泉公。 太安中,为济州刺史,甚有称绩。征为內都大官。评决狱讼,不加捶楚,察疑获实 者甚多,世以是称之。卒,赠征西大将军、太常卿、酒泉王,谥曰宣。 子钦,字孟真,位陕州刺史。降爵为侯。卒,子景宣袭爵。卒于东都太守。 契子玄达, ![]() 寇赞,字奉国,上⾕人也,因难徙冯翊万年。⽗修之,字延期,苻坚东莱太守。 赞弟谦,有道术,太武敬重之,故追赠修之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冯翊公。赐命服, 谥曰哀公。诏秦、雍二州为立碑墓。又赠修之⺟为冯翊夫人,及宗从追赠太守、县 令、侯、子、男者十六人,其临职者七郡、五县。 赞少以清洁知名。⾝长八尺,姿容严嶷,非礼不动。苻坚仆 ![]() ![]() ![]() 初,赞之未贵,尝从相者唐文相。文曰:“君额上黑子⼊帻,位当至方伯,封 公。”及其贵也,文以百姓礼拜谒曰:“明公忆畴昔言乎?”延文坐曰:“往时卿 言杜琼不得官长,人咸谓不然。及琼为盩厔令,卿犹言相中不见,而琼果以暴疾, 未拜而终。昔魏舒见主人兒死,自知己必至公。吾恆以卿言琼之验,亦复不息此望 也。”乃赐文⾐服良马。赞在州十七年,甚收公私之誉。年老,求致仕。卒,遗令 薄葬,敛以时服。太武悼惜之,谥曰宣穆。子元宝袭爵。 元宝弟臻,字仙胜。年十二,遭⽗忧,居丧以孝称。轻财好士。献文末,为中 川太守。时冯熙为洛州刺史,政号贪 ![]() 子祖训,顺 ![]() 俊字祖俊。 ![]() ![]() ![]() 永安初,华州人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椿势贵,皆言椿直, ![]() ![]() 二年,出为梁州刺史。人俗荒犷,多为盗贼。俊乃令郡县为立庠序,劝其耕桑, 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梁遣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板筑。琰之屡扰疆 场,边人患之。俊遣长史杜林道攻克其城,并禽琰之。琰之即梁大将景宗之季弟也。 于是梁人惧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 俊抚厉将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 ![]() 大统三年,东魏授俊洛州刺史,俊因此乃谋归阙。五年,将家及亲属四百口⼊ 关,拜秘书监。时军国草创,坟典散逸,俊始选置令史,抄集经籍,四部群书,稍 得周备。加镇东将军,封安西县男。十七年,加散骑常侍,遂称笃疾,不复朝觐。 恭帝三年,赐姓若口引氏。孝闵帝践阼,进爵为子。武成元年,进骠骑大将军、开 府仪同三司。 俊年齿虽⾼,而志识未衰。教授子孙,必先典礼。明帝尚儒重德,特钦赏之, 数加思赐,思与相见。俊不得已,乃⼊朝,帝与同席而坐,顾访洛 ![]() 俊笃于仁义,期功之中有孤幼者,⾐食丰约,并与之同。少为司徒崔光所知, 光命其子励与俊结友。俊每造光,常清谈移⽇。小宗伯卢辩以俊业行俱崇,待以师 友之礼。每有闲暇,辄诣俊宴语弥⽇。恆谓人曰:“不见安西君,烦忧不遣。”其 为通人所敬重如此。子奉,位至仪同大将军、顺 ![]() 奉弟颙,少好学,最知名。居丧哀毁。位仪同大将军,掌朝、布宪、典祀下大 夫,小纳言,濩泽郡公。 郦范,字世则,范 ![]() ![]() ![]() ![]() ![]() ![]() ![]() 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 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 ![]() ![]() ![]() 后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 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诏道元持节兼⻩门侍郞,驰驿与大都 督李崇筹宜置立,裁减去留。会诸镇叛,不果而还。孝昌初,遣将攻扬州,刺史元 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 ![]() ![]()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 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 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 劾悦。 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反状稍露,侍中、城 ![]() ![]()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 及诸文皆行于世。然兄弟不能笃睦,又多嫌忌,时论薄之。子孝友袭。 道元第四弟道慎,字善季,涉历史传,有⼲局。位正平太守,有能名。迁长乐 相。卒,赠平州刺史。 道慎弟道约,字善礼,朴质迟钝,颇爱琴书。 ![]() ![]() 范弟道峻子恽,字幼和。好学有文才,尤长吏⼲。举秀才, ![]() ![]() 子怀则,司空长流参军。 韩秀,字⽩武,昌黎人也。祖宰,慕容俊谒者仆 ![]() ![]() ![]() 务字道世, ![]() ![]() 尧暄,字辟琊,上 ![]() ![]() 洪子杰,字永寿。元象中,开府仪同三司、乐城县公。 洪弟遵,位临洮太守。卒,谥曰思。 遵弟荣,位员外散骑侍郞。 子雄,字休武,少骁果,轻财重气。位燕州刺史、平城县伯。随尔硃兆与齐神 武战,败于广阿,率所部据定州归神武。其从兄杰为兆沧州刺史,亦遣使降。神武 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使杰便为行瀛州事。使雄代杰为瀛州刺史,进爵为公。时噤网 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接下以恩,甚为吏人所怀。 魏孝武帝⼊关,雄为大都督。随⾼昂破贺拔胜于穰城,仍除豫州刺史。元洪威 据颍川叛。叛人赵继宗杀颍川太守邵招,据乐口,北应洪威。雄讨之,继宗败走。 城內因雄之出,据州引西魏。雄复与行台侯景讨平之。 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雄并禽之。又破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围南 荆州。东救未至,雄陷其城。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境。雄大破之于南顿。寻 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豫州人上书,更乞雄为刺史,复行豫州事。 颍州长史贺若统执刺史田迅,据州降西魏。诏雄与广州刺史赵育、扬州刺史是 宝,随行台任祥攻之。西魏将怡锋败祥等,育、宝各还,据城降敌。雄收散卒,保 大梁。周文帝遣其右丞韦孝宽等攻豫州,雄都督程多宝降之。执刺史冯邕,并雄家 属及部下 ![]() ![]() ![]() 雄虽武将, ![]() 柳崇,字僧生,河东解人也。七世祖轨,晋廷尉卿。崇方雅有器量,⾝长八尺, 美须明目,兼有学行。举秀才, ![]() 累迁河中太守。崇初屈郡,郡人张明失马,疑执十余人。崇见之,不问贼事, 人别借以温颜,更问其亲老存不,农业多少,而微察其辞⾊。即获真贼吕穆等二人, 余皆放遣。郡中畏服,境內怗然。卒于官,赠岐州刺史,谥曰穆。崇所制文章,寇 ![]() ![]() 论曰:屈遵学知机。恆乃局量受委。张蒲、⾕浑,文武为用,人世仍显,不亦 善乎?公孙表初则一介见知,终以轻薄致戾。轨始受探金之赏,末陷财利之嫌,鲜 克有终,固不虚也。张济使于四方,有延誉之美。李先学术嘉谋,荷遇三世。贾彝 早播时誉。秀则不畏強御。窦瑾、李䜣,时曰良⼲。瑾以片言疑似,䜣以夙故猜嫌, 而婴合门之戮,良可悲也。韩延之忠于所事,有国士之烈。袁式取遇崔公,以博雅 而重。脩之晚著诚款。唐和万里慕义。寇赞诚信见嘉。郦范智器而达。道元遭命, 有衔须之风。韩秀议边,得驭远之算。尧暄聪察致位,礼加存没。构崇素业有资, 器行仍世。盛矣乎! 部分译文 公孙表,字玄元,燕郡广 ![]() ![]() 泰常七年(423),宋武帝死去。朝廷议取河南一些地盘,任命奚斤为都督,公孙表为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攻克滑台,又将武牢围困。明元驾临汲郡。始昌子苏坦、太史令王亮上奏,说公孙表屯兵在武牢东面,处在不利于进攻的地势,所以使敌兵一时间没被消灭。明元帝一向喜 ![]() 以前,公孙表与渤海封恺友善,后来他为自己的儿子向封恺的侄女求婚,封恺不答应,公孙表怀恨在心。后来封恺被司马国。。捉住,皇帝因为他是旧家族,想宽恕他,公孙表证实了他的罪状,于是封氏被杀。公孙表外表谦和而內心多猜疑,当时众人因此而鄙薄其为人。公孙表与王亮本为同营署的同事,他后来出兵时,对王亮态度倨傲轻慢,终于导致被杀。 公孙表的第二子公孙轨,字元庆。明元帝时,为中书郞。他跟随御驾东征西讨,补授诸军司马之职。太武帝平定赫连昌后,率领众将帅闯⼊他的府內蔵金之地,令众人可随意挑选金银⽟器。诸将都金⽟満怀,只有公孙轨什么也没拿。皇帝亲手取金子赐给他,对他说:“卿见财而不起贪心,朕所以特地赏赐你,是为了在众人面前表彰清廉之风。”后来他兼任大鸿胪,持节去册封氐的杨玄为南秦王。到了氐境,杨玄没有到郊外来 ![]() ![]() ![]() 公孙轨死后,皇上对崔浩道:“我路过上 ![]() ![]() ![]() 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年少时喜爱读书,并擅长占相之术。慕容永请他当首席谋士,他劝慕容永占据长子城。在慕容永属下,他官拜秘书监。慕容永被消灭后,他又迁往中山。皇始初年,李先在井陉投奔道武帝,道武帝问李先道:“卿是哪里人氏?祖⽗、⽗亲和卿自己曾担任过何等官职?”李先道“:臣本是赵郡平棘人,祖⽗李重,为晋平 ![]() 道武在柴壁讨伐姚兴,向李先问计,李先答道:“以正合兵,以奇制胜。听说姚兴想在天渡屯兵,能方便自己运粮。我们在敌军未到之前,派一支奇兵先攻占天渡,并在柴壁附近严密设下伏兵,以防备敌人里应外合,姚兴 ![]() 明元帝即位后,问左右大臣道:“先朝的老臣中有谁为先帝所亲信?”新息公王洛儿道“:李先为先帝所器重。”皇帝立刻召来李先,李先诵读了韩非子《连珠论》二十二篇,《太公兵法》十一事。皇帝下诏有关部门道“:李先了解的都是军队和家国的大事,从今天起让他一直住在宮內。”赏赐李先绢彩及御马一匹,拜为安东将军、寿舂侯,赐隶属户二十二家。李先死时官至內都大官,享年九十五。皇帝下诏赐金绣官服一套,追赠定州刺史、中山公,谥号“文懿” 窦瑾,字道瑜,顿丘卫国人,自称是汉司空窦融的后代。曾祖⽗窦成,为顿丘太守,所以在顿丘安家。 窦瑾年轻时因为文才学识而知名,从中书博士官升至中书侍郞,赐为繁 ![]() 兴光初年,窦瑾的女婿郁林公司马弥陀被选中应娶临泾公主,窦瑾教司马弥陀找托辞推掉。朝廷借口说他有诽谤诅咒的话,窦瑾和司马弥陀一同被诛杀,只有他的小儿子窦遵蔵起来幸免于难。 李䜣,字元盛,小名叫真奴,范 ![]() 李䜣的⺟亲地位卑 ![]() 皇帝的舅舅平 ![]() ![]() 文成帝即位后,李䜣因旧恩亲宠,被提拔为仪曹尚书,领中秘书,赐爵扶风公。他的⺟亲孙氏也得到了容城君的封号。文成帝对群臣说:“我开始上学时,不能专心,现在要总理政务,没有空闲温习功课,所以在儒道的学习上实在有所欠缺,这不仅仅是我的过错,也有老师教授不够殷勤的原因。所以给你⾼爵厚禄,是因为不能忘记旧情。”李䜣脫帽拜谢。后出任相州刺史。他为政清廉,办事⼲练,受到百姓们的称赞。李䜣上书要求各州郡都设立学官,使士族、望族之流和读书人的弟子都能够上学读书,他们中经艺通明的可以到王府做事。上奏之后,献文帝听从了。因为李䜣的政绩为各州中最好,因此皇帝加赐他⾐服。 从此,李䜣便有些骄傲自得,开始接受别人的钱财和礼物,购买胡人的珍宝,士兵民众上告,因尚书李敷和李䜣从小到大一直十分要好,常常相互帮助,有人劝李敷上奏朝廷,李敷不肯。献文帝听说了李䜣的罪状,用槛车将李䜣押回京拷打并追查他应负的罪责。李敷兄弟也被疏远和谴责。有关员官向李䜣透露皇帝对李敷兄弟的不満,让李䜣揭发李敷等人未暴露的罪行,这样李䜣就可以自全,李䜣坚决不这样做,而且他也不知道李敷等人⼲了些什么事。他对他的女婿裴攸说“:我与李敷是一族,虽然世代已远,但情如一家,现在竟然有人这样劝我,昨天我用簪自刺,用带子自绞,都没能送命。况且我也不知道他的事。”裴攸说“:为什么要为他而死呢?李敷兄弟的罪行可知,有个叫冯瞤的人,以前被李敷所杀,他家的人对李敷切齿痛恨。你只要叫冯瞤的弟弟来问问,就知道缘由了。”李䜣听了他的话。这时又有赵郡人范鉽将李敷兄弟的罪状全部列出,主管此案的官吏奏明皇帝,李敷被判罪。皇帝下诏书说:“李䜣贪图财物本应处死,因能揭发李敷兄弟,所以免除死刑。”李䜣被处以鞭打一百和髡发的刑罚,发配为厮役。 李䜣受废黜后,平寿侯张谠见到了李䜣,和他谈了话,张谠很惊奇对人说:“这是一位佳士,终究不能长久受屈。”不久李䜣复出,任太仓尚书,统管南部大事。李䜣用了范鉽提出的计策,他们让千里之外的百姓,每户都到官仓 ![]() ![]() 献文帝驾崩,李䜣升为司空,晋爵为范 ![]() ![]() 李璞,字季直, ![]() ![]() ⽑修之,字敬文,荥 ![]() ![]() ⽑修之跟随太武帝御驾征讨和龙,当时众多军队都在攻城,行宮中很空虚,宋故将朱。。之任云中的镇将,想率领吴兵反叛,于是进⼊和龙,希望乘船从海上逃回南方。他把这个计划告诉 ⽑修之,⽑修之不同意,他也没能如愿。当天若是⽑修之不在,只怕就要发生大变故。朱。。之于是去投奔冯弘。⽑修之又因为军功,升任特进、抚军大将军,官位仅在崔浩之下。 崔浩因为 ⽑修之是中原世家,虽然算不上学识渊博,但阅览过一些经书传记,就同他探讨这方面的问题。谈到陈寿著《三国志》,崔浩说他“有古代优秀史学家的遗风,他所著述,文字典雅,立意鲜明,班固以后的史学家再没有比得上陈寿的了。”⽑修之道:“以前我在蜀中时,听得老人们说,陈寿曾做过诸葛亮手下的书佐,被罚鞭打一百下,所以他评论武侯时说他不善于随机应变。”崔浩和他商榷道“:陈寿评论诸葛亮,只有特意赞誉之词,而没有怀恨之语。诸葛亮做刘备的丞相,正是英雄有所作为之时,君臣之间相辅相成,如鱼得⽔,却不能与曹氏争夺天下,放弃荆州,退⼊巴蜀,守着闭塞而崎岖之地,僭称帝号在偏僻的百夷之间,这都是下策。可以用赵佗来比诸葛亮,但用管仲、萧何与之相媲美,不是对他太过誉了吗!况且诸葛亮盘踞在西蜀,又不自量力,用严厉威猛的法令统治蜀地的老百姓。想要用偏远蛮夷之众,与中原大国抗衡。他出兵陇右,两次攻打祁山,一次攻击陈仓,战术上的疏忽错漏导致机会丧失,受挫而退兵。后来进⼊秦川,改变战术,要求与对方在城外作战。魏国人了解他的意图,用拒不出战之法使他再次挫败。在无计可施,国力耗竭之下,他发病而死。由此看来,诸葛亮怎么能符合古时良将的标准,能预见可行的和难办的事情?”⽑修之同意崔浩的见解。 ⽑修之死时官至外都大官,谥号“恭公” ⽑修之在江南有四个儿子,只有儿子⽑法仁到魏国。文成帝初年,任金部尚书,承袭⽗亲爵位,转为殿中尚书。⽑法仁说话声音洪亮,在军队时或出去打猎,喊叫指挥,声音震动山⾕。去世时,追赠征东大将军、南郡王,谥为“威” 寇硈,字奉国,上⾕人,因为遭灾而迁到冯翊万年。⽗亲寇。。之,字延期,任苻坚的东莱太守。寇硈之弟寇谦,会道术,太武帝对他很敬重,所以追赠寇。。之为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冯翊公。赐给朝服,谥号“哀公”下诏秦、雍二州为他立碑修墓,另外赠寇。。之的⺟亲为冯翊夫人,连堂叔伯等亲戚被追赠为太守、县令、侯、子、男的有十六人,就职者在七个郡、五个县。 寇硈年轻时就因为清秀整洁闻名于世。他⾝⾼八尺,姿态仪容庄严,不合于礼的不做。苻坚时的仆 ![]() ![]() ![]() 以前,寇硈没有成为显贵时,曾经让相士唐文看相。唐文道“:您额上有颗黑痣被头巾包住,以后将官至一方首领,封为公。”等到他显贵后,唐文以百姓的⾝份拜谒寇硈道“:明公不记得小人过去说的话吗?”寇硈请唐文坐下道“:过去您说杜琼做不了官,人们都不以为然。直到杜琼被任命为銩。。县令,您仍说相中了但还未显现,果然杜琼因为得了暴病,尚未拜官就死了。当年魏舒见主人之子已死,知道自己一定能被封为公爵。我一直因为您说杜琼之事灵验,所以从来没有放弃这个希望。”于是送给唐文⾐服和良马。 寇硈任州官十七年,得到官方和百姓们的一致称道。年老后,请求辞官回家。死后,遗言令薄葬,⼊殓时只穿平时穿的普通⾐服。太武帝对他哀悼惋惜,谥号宣穆。儿子寇元宝承袭爵位。 寇俊,字祖俊, ![]() ![]() 永安初年,华城人史底同司徒杨椿打官司争一处田产。长史们因为杨椿地位显贵,都说杨椿有理,想将这块田产判与杨椿。寇俊道:“史底是个穷人,杨公仗势抢了他的地,如果使穷者更亏而使富者占便宜,要让我赞同,我就不敢听命了。”于是把地判给史底。寿庄帝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嘉奖寇俊正直而不屈,官拜司马;那些倾向杨椿的人都受到责备。 永安二年(529),寇俊出任梁州刺史,当地民风凶悍不羁,很多人都去当盗贼。寇俊就令各郡县设立学校,劝百姓安心务农,用礼让之道敦促教化百姓。数年之中,风俗焕然一新。梁派将领曹琰之镇守魏兴,连⽇加固城防。曹琰之屡次 ![]() ![]() 大统三年(537),东魏任命寇俊为洛州刺史,寇俊这才想回朝廷任职。大统五年,携家室及亲属四百人⼊关,官拜秘书监。当时家国和军队都在草创阶段,古代的典籍散落流失,寇俊开始选拔设置令史,抄录收集经书典籍,四部的各种书籍,逐渐齐备周全,被加官为镇东将军,封西安县男。大统十七年,加为散骑常侍,于是自称病重,不再朝觐皇上。恭帝三年(556),赐姓为若口引氏。孝闵帝即位,给他晋为子爵。武成元年,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寇俊年龄虽然很大,但心智学识丝毫未减,他教授子孙,一定要先教给典法礼仪。明帝崇尚儒学重视德行,特别敬重赞赏寇俊,多次给予恩赐,很想与他相见。寇俊不得已,只得⼊朝。明帝和他同坐一席,请教他洛 ![]() 寇俊厚道仁义,他家亲属当中有年幼儿孤,⾐食优劣,都和他相同。年轻时被司德崔光所器重,崔光命自己儿子崔励同寇俊结 ![]() 郦道元,字善长。开始他承袭永宁侯之爵,后来依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因为郦道元执法清正严明,把他从太傅掾调为书侍御史。李彪被仆 ![]() ![]() ![]() ![]() 后来郦道元出任河南尹,明帝因为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军镇一并改为州制,下令那些郡、县、戍的命名,要依照古时的城镇。下诏任命郦道元为持节兼⻩门侍郞骑驿马飞驰去和大都督李崇筹划如何设置的事宜,决定如何裁减去留。正好诸镇叛 ![]() 孝昌初年,梁派将攻打扬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反叛。皇上下诏任命郦道元为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制调度诸军,如同仆 ![]() ![]() 后来郦道元被任命为御史中尉。他一向以严厉威猛著称,权势豪门开始对他颇为忌惮。如果不能对不良风气有所纠正,声名威望将大为下降。司州牧、汝南王悦十分宠信侍臣丘念,常常和他同起同卧。连选任州官之事,也大多由丘念定夺。丘念常常蔵在汝南王悦的宅中,但时不时地溜回自己家,被郦道元暗中查到,将丘念收⼊狱中。悦启奏灵太后,恳请保全丘念的 ![]() ![]() 当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反叛的迹象已略有暴露,侍中、城 ![]() ![]() ![]() 郦道元好学不辍,博览奇书,撰注有《⽔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写了《七聘》等及别的诗章,都流传于世。但是他们兄弟不和睦,为人多嫌忌之心,当时人们对他评价不⾼。他的儿子孝友承袭了爵位。 韩秀,字⽩武,昌黎人。祖⽗韩宰,为慕容亻隽的谒者仆 ![]() 韩秀历任尚书郞,赐爵为遂昌子。文成帝称赞韩秀聪慧机敏、清晰明辩,才⼲⾜以担任皇帝的喉⾆,于是任命他负责传递皇上的口谕,同时掌管机密事务。皇上行幸及游猎,他都随时奉侍左右。献文帝即位后,他转任为给事中,参预征南大将军慕容⽩曜的军事。 延兴年间,尚书上奏认为敦煌城单独处于西北极边远处,是贼寇犯侵的要道,顾虑到此镇也许不全安,提议迁镇到凉州。群臣在一起商议,都认为言之有理。只有韩秀说:“这是缩减国土的行为,而不是扩展疆域的方法。依臣愚见,敦煌镇的设立,由来已久,虽然毗邻強寇,但当地军民训练有素,按以前那样安排戍防,⾜以自保。如果迁镇到姑臧,只怕当地人起了异心,或者留恋故地,不愿迁徙,背离了我国而配合外寇的⼊侵,成为家国大患。何况舍远就近,遥远的边防就会有疏漏,一旦废弃了敦煌城,就启发了那些夷人之心,给了夷狄之间彼此沟通,互相来往的条件,他们在关外将无法无天,不断 ![]() 尧暄,字辟琊,上 ![]() ![]() 尧暄的长子尧洪承袭了爵位。尧洪之子尧杰,字永寿。元象年间,官至开府仪同三司、乐城县公。 尧荣之子尧雄,字休武,年轻时骁勇果敢,轻财物重义气。官至燕州刺史、平城县伯。他跟随尔朱兆与齐国的神武帝作战,败于广阿,率领本部军队占据定州归降神武帝。他的堂兄尧杰为尔朱兆的沧州刺史,也派使者来降。神武帝因为看他们兄弟都很有诚意,就让尧杰就地处理瀛州事务。不久让尧雄代替尧杰为瀛州刺史,加爵为公。当时法纪松弛,为官者都竞相聚财敛物。只有尧雄义气为重,有好处最后才拿,先赏赐于属下,因此深得手下官吏之心。 魏孝武帝⼊关时,尧雄被任命为大都督,随同⾼昂在穰城击败贺拔胜,仍任豫州刺史。元洪威占据颍川反叛,叛 ![]() ![]() 梁将李洪芝、王当伯偷袭攻破平乡城,尧雄将二人一起擒获。他又打败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再将南荆州围困。由于东面来的救兵没到,尧雄攻陷了城池。梁任命元庆和为魏王,侵袭 ![]() 颍川长史贺若统将刺史田过捉拿,占据州城归降了西魏。皇上下诏令尧雄和广州刺史赵育、扬州刺史是宝随同行台任祥进攻颍州。西魏将领怡锋打败了任祥等人,赵育、是宝逃回,并占据了各自的州城投降西魏。尧雄收集散兵游勇,据守大梁。周文帝派他手下右丞韦孝宽等人攻打豫州,尧雄的都督郭丞伯、程多宝投降了周兵。他们捉拿了刺史冯邕,以及尧雄的家属和他部下的 ![]() ![]() 尧雄虽然是名武将,但 ![]() 柳崇,字僧生,河东解人。他的七世祖柳轨,为晋朝廷尉卿。柳崇方正儒雅有器量,⾝⾼八尺,长着漂亮的须髯和明亮有神的双目,才学德行兼备。他被举为秀才,在回答皇帝问题的试考中被评为最⾼等级。从此他脫下耝布⾐当上了太尉主簿。后来转任尚书右外兵郞中。当时河东、河北两个郡在边界问题上有争议。这些地方包括富庶的盐池、 ![]() 后来他又升任为河中太守。柳崇刚到郡,郡中有百姓张明丢了马,捉了十几名嫌疑犯。柳崇见了这些人,也不盘问偷盗之事,和颜悦⾊地逐个询问他们家里老人在不在,务农收⼊有多少,而在暗中察言观⾊,当场将其中的真正偷马贼吕穆等二人拿获,别人都放回。于是郡中百姓都对他十分敬畏,境內秩序良好。柳崇死于任上,追赠为岐州刺史,谥号“穆”柳崇所写的文章,在战 ![]() |
上一章 北史 下一章 ( → ) |
北史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北史》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北史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