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史 作者:李大师、李延寿 | 书号:10199 时间:2017/3/26 字数:24124 |
上一章 一十卷 下一章 ( → ) | |
于栗磾(孙劲 六世孙谨 谨子寔 寔(子顗) 仲文寔(弟翼 翼子玺翼 弟义 宣敏 于栗磾,代人也。少习武艺,材力过人,能左右驰 ![]() 后为河內镇将。刘裕之伐姚泓,栗磾虑北侵扰,筑垒河上。裕惮之,遗栗磾书, 假道西上。题书曰:“黑槊公麾下”栗磾以状表闻,明元因之授栗磾黑槊将军。 栗磾好持黑槊,裕望而异之,故有其号。迁豫州刺史,进爵新安侯。洛 ![]() 太武之征赫连昌,敕栗磾与宋兵将军周几袭陕城,长驱至三辅。进爵为公。累 迁外都大官,平刑折狱,甚有声称。卒,赠太尉。栗磾自少总戎,迄于⽩首,临事 善断,所向无前。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太武甚悼惜之。 子洛拔,有姿容,善应对。拜侍御中散。太武甚加爱宠,因赐名焉。转监御曹 令。景穆在东宮,厚加礼遇。洛拔恆畏避屏退,不敢逆自结纳。顷之,袭爵。后为 侍中、尚书令,百僚惮之。卒官。洛拔有六子。 长子烈,善 ![]() ![]() ![]() ![]() ![]() 十九年,大选百僚,烈子登引例求进。烈表引己素无教训,请乞黜落。帝曰: “此乃有识之言,不谓烈能辨此!”乃引见登,诏曰:“朕今创礼新邑,明扬天下, 卿⽗乃行谦让之表,而有直士之风,故进卿为太子翊军校尉。”又加烈散骑常侍, 封聊城县子。 及穆泰、陆睿谋反旧京,帝幸代,泰等伏法。赐烈及李冲玺书,述叙金策之意。 时代乡旧族,同恶者多,唯烈一宗,无所染豫。帝益器重之。叹曰:“元俨决断威 恩,深自不恶,然尽忠猛决,不如烈也。尔⽇烈在代都,必即斩其五三元首。烈之 节概,不谢金⽇磾。”诏除领军将军。以本官从征荆沔,加鼓吹一部。 二十三年,齐将陈显达⼊寇马圈,帝舆疾讨之。执烈手,以京邑为托。帝崩于 行宮,彭城王勰秘讳而返。称诏召宣武会驾鲁 ![]() 宣武即位,宠任如前。咸 ![]() ![]() ![]() 宣武以禧等专擅,潜谋废之。景明二年正月,礿祭,三公致斋于庙。帝夜召烈 子忠谓曰:“卿⽗明可早⼊。”及明,烈至。诏曰:“诸⽗慢怠,今 ![]() ![]() 咸 ![]() 顺后既立,以世⽗之重,弥见优礼。及卒,宣武举哀于朝堂,给东园第一秘器, 赠太尉,封钜鹿郡公。子祚袭。 祚弟忠,字思贤,本字千年。弱冠,拜侍御中散。文明太后临朝,刑政颇峻, 侍臣左右,多以微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太和中,授武骑侍郞,因赐名 登。累迁左中郞将,领直寝。元禧之 ![]() 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详亲尊权重,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详所 ![]() 正始二年,诏忠以本官使持节、兼侍中,为西道大使。刺史、镇将赃罪显暴者, 以状闻。守令以下,便行决断。与尚书李崇分使二道。忠劾并州刺史⾼聪赃罪二百 余条,论以大辟。除华州刺史。遭继⺟忧,不行。服阕,再迁卫尉卿、河南邑中正。 忠与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匡、河南尹元苌等推定代方姓族。⾼肇忌其为人, 乃言于宣武,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乃出忠为定州刺史。既而帝悔,复授卫尉卿、 领左卫将军、恆州大中正,密遣使诣忠,慰勉之。延昌初,除都官尚书,领左卫、 中正如故。又加散骑常侍。尝因侍宴,赐之剑杖,举酒属忠曰:“卿世执贞节,故 恆以噤卫相委。昔以卿行忠,赐名曰忠。今以卿才堪御侮,以所御剑杖相锡。循名 取义,意在不轻,出⼊恆以自防也。”迁侍中、领军将军。忠辞无学识,宣武曰: “学识有文章者不少,但心直不如卿。 ![]() 及帝崩夜,忠与侍中崔光遣右卫将军侯刚 ![]() ![]() ![]() ![]() 忠既居门下,又总噤卫,遂执朝政,权倾一时。初,太和中,军国多事,孝文 以用不⾜,百官禄四分减一。忠既擅朝, ![]() ![]() ![]() ![]() ![]() ![]() 灵太后临朝,解忠侍中、领军、崇训卫尉,止为仪同、尚书令、侍中。忠为令 旬余,灵太后引门下侍官,问忠在端右声听。咸曰不称厥任,乃出为冀州刺史。太 傅清河王等奏:“忠擅杀枢纳,辄废宰辅,朝野骇心,远近怪愕。功过相除,悉不 合赏,请悉追夺。”灵太后从之。 熙平元年,御史中尉元匡奏:“忠以鸿勋盛德,受遇累朝,幸国大灾,专擅朝 命,无人臣之心。裴、郭受冤于既往,宰辅黜辱于明世。又自矫旨为仪同三司、尚 书令、领崇训卫尉。原其此意,便 ![]() 初,宣武崩后,⾼太后将害灵太后。刘腾以告侯刚,刚以告忠。忠请计于崔光。 光曰:“宜置胡嫔于别所,严兵守卫。”忠从之,具以此意启灵太后,太后意乃安。 故太后深德腾等四人,并有宠授。 忠以毁之者多,惧不免祸,愿还京, ![]() ![]() 神⻳元年三月,复仪同三司。疾,未拜。见裴、郭为祟,自知必死,先表养亡 弟第二子司徒掾永超为子,乞以为嫡。灵太后许之。薨,赠司空。有司奏太常少卿 元端议:“案谥法,刚強理直曰武,怙威肆行曰鬼,宜谥武鬼公。”太常卿元 修义议:“忠尽心奉上,翦除凶逆。依谥法,除伪宁直曰武,夙夜恭事曰敬,宜谥 武敬公。”二卿不同。灵太后令依正卿议。 忠 ![]() ![]() ![]() 忠弟景,字百年。忠薨后,为武卫将军。谋废元叉,叉黜为怀荒镇将。及 ![]() ![]() ![]() ![]() 烈弟果,严毅直亮,有⽗兄风。历朔、华、并、恆四州刺史,赐爵武城子。 果弟劲。劲字钟葵,颇有武略,位沃野镇将,赐爵富昌子。宣武纳其女为后, 封劲太原郡公, ![]() 子晖,字宣明,后⺟弟也。少有气⼲。袭爵,位汾州刺史。晖善事人,为尔硃 荣所亲,以女 ![]() ![]() 劲弟天恩,位內行长、辽西太守。赠平东将军、燕州刺史。天恩子仁生,位太 中大夫。仁生子定安,平原郡太守、⾼平郡都将。定安子子提,陇西郡守、茂平县 伯。周保定二年,以子谨著勋,追赠太保、建平郡公。 谨字思敬,小名巨引。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屏居未有 仕进志。或有劝之者,谨曰:“州郡之职,昔人所鄙,台鼎之位,须待时来。”太 宰元天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及破六韩拔陵首 ![]() ![]() ![]() ![]() ![]() ![]() 正光四年,行台、广 ![]() ![]() ![]() ![]() ![]() 孝昌元年,又随广 ![]() ![]() ![]() ![]() 周文帝临夏州,以谨为防城大都督,兼夏州长史。及贺拔岳被害,周文赴平凉。 谨言于周文曰:“关中秦汉旧都,古称天府。今若据其要害,招集英雄,⾜观时变。 且天子在洛, ![]() ![]() ![]() 初,梁元帝于江陵嗣位,密与齐 ![]() ![]() ![]() ![]() ![]() 谨自以久当权重,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周文 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遂不受。六官建,拜大司寇。 及周文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 忧之,密访于谨。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必以死争之。若对众定策,公必不 得让。”明⽇,群公会议。谨曰:“昔帝室倾危,丞相志存匡救。今上天降祸,奄 弃百寮。嗣子虽幼,而中山公亲则犹子,兼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 抗厉,众皆悚动。护曰:“此是家事,护何敢有辞!”谨既周文等夷,护每申礼敬。 至是,谨乃起而言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 亦拜。众议始定。 孝闵践阼,进封燕国公,邑万户,迁太傅、太宗伯,与李弼、侯莫陈崇等参议 朝政。及贺兰祥讨吐⾕浑,明帝令谨遥统其军,授以方略。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优诏不许。 三年,以谨为三老,固辞,又不许。赐延年杖。武帝幸太学以食之。三老⼊门, 皇帝 ![]() 及晋公护东伐,谨时有病。护以其宿将旧臣,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军还, 赐钟磬一部。天和二年,又赐安车一乘。寻授雍州牧。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 亲临。诏谯王俭监护丧事,赐缯千段、粟梦千斛,赠本官,加使持节、太师、雍恆 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谥曰文。及葬,王公以下,咸送郊外。配享于文帝庙 庭。 谨有智谋,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每朝参往来,不过从两三骑而已。 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始终若一,人 无间言。每诫诸子,务存静退。加以年齿遐长,礼遇隆重,子孙繁衍,皆至显达, 当时莫比。子寔嗣。 寔字宾实,少和厚,以军功封万年县子。大统十四年,累迁尚书。是岁,周文 帝与魏太子西巡,寔时从行。周文刻石陇山上,录功臣名位,以次镌勒,预以寔为 开府仪同三司,至十五年方授之。寻除渭州刺史,特给鼓吹一部,进爵为公。魏恭 帝二年,羌东令姐率部落反,西连吐⾕浑。大将军⾖卢宁讨之,逾时不克。又令寔 往,遂破之。周文手书劳问,赐奴婢一百口,马百匹。 孝闵帝践阼,授户部中大夫,进爵延寿郡公。天和二年,延州蒲川贼郝三郞反, 攻丹州。遣寔讨平之,仍除延州刺史。五年,袭燕国公,进位柱国。以罪免。寻复 本官,除凉州总管。大象二年,加上柱国,拜大左辅。隋开皇元年,薨,赠司空, 谥曰安。子顗。 顗字元武,⾝长八尺,美须眉。周大冢宰宇文护见而器之,以女 ![]() 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习不倦。⽗寔异之,曰:“此兒必兴吾宗。” 九岁,尝于云 ![]() ![]() 宣帝时,为东郡太守。及尉迟迥作 ![]() ![]() ![]() ![]() ![]() 时韦孝宽拒迥于永桥。仲文诣之,有所计议。总管宇文忻颇有自疑心,因谓仲 文曰:“尉迟迥诚不⾜平,正恐事宁后,更有蔵弓之虑。”仲文惧忻生变,谓曰: “丞相宽仁大度,明识有余,仲文在京三⽇,频见三善,非常人也。”忻曰:“三 善何如?”仲文曰:“有陈万敌新从贼中来,丞相即令其弟难敌召募乡曲,从军讨 贼。此大度一也。上士宋谦奉使勾检,谦缘此别求他罪。丞相责之曰:‘⼊纲者自 可推求,何须别访,以亏大体。’此不求人私二也。言及仲文 ![]() 仲文军至汴州东,频破迥将。进攻梁郡,迥守将刘孝宽弃城走。初,仲文在蓼 堤,诸将皆曰:“军自远来,疲弊不可决战。”仲文令趣食列陈,既而破贼。诸将 问其故,笑曰:“吾所部将士皆山东人,果于速进,不宜持久。乘势击之,所以制 胜。”诸将皆曰:“非所及也。”进击曹州,获迥所署刺史李仲康及上仪房同劲。 檀让以余众屯成武,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椎牛飨士。仲文选骑袭之,遂拔成武。迥 将席毗罗,众十万,屯沛县,将攻徐州。其 ![]() ![]() ![]() ![]() ![]() ![]() 未几,其叔⽗太尉翼坐事下狱,仲文亦为吏所簿,于狱中上书曰:“曩者尉迥 逆 ![]() ![]() 明年,拜行军元帅,统十二州总管以击胡。出服远镇,遇虏,破之。于是从金 河出⽩道。遣总管辛明瑾、元滂、贺兰志、吕楚、段谐等二万人出盛乐道,趣那颉 山。至护军州北,与虏遇。可汗见仲文军容整肃,不战而退。仲文逾山追之。及还, 上以尚书省文簿繁杂,吏多奷诈,令仲文勘录省中事,所发擿甚多。上嘉其明断, 厚加劳赏。上每忧转运不给,仲文请决渭⽔,开漕渠。上然之,使仲文总其事。及 伐陈之役,拜行军总管。⾼智慧等作 ![]() 炀帝即位,迁左翊衙大将军,参掌文武选事。从帝讨吐⾕浑,进位光禄大夫, 甚见亲重。辽东之役,仲文率军指乐浪道。次乌骨城,仲文简羸马驴数千,置于军 后,既而率众东过。⾼丽出兵掩袭辎重,仲文回击,大破之。至鸭绿⽔,⾼丽将乙 支文德诈降,来⼊其菅。仲文先奉密旨,若遇⾼元及文德者,必禽之。至是,文德 来,仲文将执之。时尚书右丞刘士龙为慰抚使,固止之。仲文遂舍文德。寻悔,遣 人绐文德曰:“更有言议,可复来也。”文德不从,遂济。仲文选骑度⽔追之,每 战破贼。文德遗仲文诗曰:“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既⾼,知⾜愿云止。” 仲文答书谕之,文德烧栅而遁。时宇文述以粮尽 ![]() 初,帝以仲文有计画,令诸军谘禀节度,故有此言。由是述等不得已而从之。 遂行,东至萨⽔。宇文述以兵馁退归,师遂败绩。帝以属吏,诸将皆委罪于仲文。 帝大怒,释诸将,独系仲文。仲文忧恚发病,困笃,方出之。卒于家,时年六十八。 撰《汉书刊繁》三十卷、《略览》三十卷。有子九人,钦明最知名。 寔弟翼,字文若,美风仪,有识度。年十一,尚文帝女平原公主,拜员外散骑 常侍,封安平县公。大统十六年,进爵郡公,加大都督,领文帝帐下左右,噤中宿 卫。迁武卫将军。谨平江陵,所赐得军实,分给诸子。翼一无所取,唯简赏口內名 望弟子有士风者,别待遇之。文帝闻之,赐奴婢二百口,翼固辞不受。寻授车骑大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六官建,除左宮伯。 孝闵帝践阼,出为渭州刺史。翼兄寔先莅此州,颇有惠政。翼又推诚布信,事 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冯君焉。时吐⾕浑⼊寇河右,凉、鄯、河三州咸被攻 围,使来告急。秦州都督遣翼赴援,不从,寮属咸以为言。翼曰:“攻取之术,非 夷俗所长。此寇之来,不过钞掠边牧耳,安能顿兵城下,久事攻围!掠而无获,势 将自走。劳师以往,亦无所及。翼揣之已了,幸勿复言。”数⽇,问至,果如翼所 策。贺兰祥讨吐⾕浑,翼率州兵,先锋深⼊,以功增邑。寻征拜右宮伯。 明帝雅爱文史,立麟趾学,在朝有艺业者,不限贵 ![]() 明帝崩,翼与晋公护同受遗诏,立武帝。保定元年,徙军司马。三年,改封常 山郡公。天和初,迁司会中大夫。三年,皇后阿史那氏至自突厥,武帝行亲 ![]() 晋公护以帝委翼腹心,內怀猜忌,转为小司徒,加拜柱国。虽外示崇重,实疏 斥之。及诛护,帝召翼,遣往河东取护子中山公训,仍代镇蒲州。翼曰:“冢宰无 君陵上,自取诛夷。元恶既除,余孽宜殄。然皆陛下骨⾁,犹谓疏不间亲。陛下不 使诸王,而使臣异姓,非直物有横议,愚臣亦所未安。”帝然之,乃遣越王盛代翼。 先是,与齐、陈二境,各修边防,虽通聘好,而每岁 ![]() 建德二年,出为安州总管。时大旱,涢⽔绝流。旧俗每逢亢旱,祷⽩兆山祈雨。 帝先噤群祀,山庙已除。翼遣主簿祭之,即⽇澍雨。岁遂有年。百姓感之,聚会歌 舞颂之。 四年,武帝将东伐,朝臣未有知者。遣纳言卢韫前后三乘驿诣翼问策。翼赞成 之。及军出,诏翼自宛,叶趣襄城,旬⽇下齐一十九城。所过秋毫无犯。所部都督 辄⼊人村,即斩以徇。由是百姓欣悦,赴者如归。属帝有疾,班师,翼亦旋镇。转 宜 ![]() ![]() ![]() ![]() 大象初,征拜大司徒。诏翼巡长城,立亭鄣。西自雁门,东至碣石,创新改旧, 咸得其要害。仍除幽州总管。先是,突厥屡为抄掠,居人业失。翼素有威武,兼明 斥候,自是不敢犯塞,百姓安之。及尉迟迥据相州举兵,以书招翼。翼执其使,并 书送之。时隋文帝执政,赐翼杂缯一千五百段,并珍宝服玩等。进位上柱国,封任 国公,增邑通前五千户,别食任城县一千户,收其租赋。翼又遣子让通表劝进,并 请⼊朝,许之。 隋开皇初,翼⼊朝,上降榻握手极 ![]() ![]() ![]() 玺字伯符,少有器⼲。仕周,位职方中大夫,封黎 ![]() 玺弟诠,位上仪同三司、吏部下大夫、常山公。诠弟让,仪同三司。翼弟义。 义字慈恭,少矜严,有 ![]() 宣帝即位,政刑⽇ ![]() 及王谦构逆,隋文帝谋将于⾼颎,颎言义可为元帅。文帝将任之,刘昉曰: “梁睿任望素重,不可居义下。”乃以睿为元帅,义为行军总管,将左军,破谦将 达奚惎于开远。寻拜潼州总管,赐奴婢五百口,杂采三千段,超拜上柱国。岁余, 以疾免归,卒于京师。赠豫州刺史,谥曰刚。子宣道、宣敏,并知名。 宣道字元明, ![]() ![]() 子志宁,早知名。出继叔⽗宣敏。 宣敏字仲达,少沈密,有才思。年十一,诣周赵王招,命之赋诗。宣敏为诗, 甚有幽贞之志。招大奇之,坐客莫不嗟赏。起家右侍上士,迁千牛备⾝。隋文帝践 阼,拜奉车都尉,奉使慰抚巴、蜀。及还,上疏曰: 臣闻开磐石之宗,汉室于是惟永;建维城之固,周祚所以灵长。昔秦皇置牧守 而罢诸侯,魏后昵謟琊而疏骨⾁,遂使宗社移于他族,神器传于异姓。此事之明, 甚于观火。然山川设险,非亲勿居。且蜀土沃饶,人物殷⾩,西通邛、僰,南属荆、 巫。周德之衰,兹土遂成戎首;炎政失御,此地便为祸先。是以明者防于无形,安 者制其未 ![]() 伏惟陛下⽇角龙颜,膺乐推之运;参天贰地,居揖让之期。亿兆宅心,百神受 职。理须树建籓屏,封植子孙,继周、汉之宏图,改秦、魏之覆轨。抑近习之权势, 崇公族之本枝。但三蜀、二齐,古称天险,分王戚属,今正其时。若使利建合宜, 封树得所,则巨猾息其非望,奷臣杜其琊谋。盛业洪基,同天地之长久;英声茂实, 齐⽇月之照临。臣虽学谢多闻,然情深体国,辄申管见,战灼惟深。 帝省表嘉之,谓⾼颎曰:“于氏世有人焉。”竟纳其言,遣蜀王秀镇于蜀。 宣敏常以盛満之诫,昔贤所重,每怀静退。著《述志赋》以见志焉。未几,卒 官,年二十九。 义弟礼,上将军、赵州刺史、安平郡公。 礼弟智,初为开府。以受宣帝密旨,告齐王宪反,遂封齐国公。寻拜柱国,位 大司空。智弟绍,上开府、绥州刺史、华 ![]() ![]() 论曰:魏氏平定中原,于栗磾有武功于三世。兼以虚己下物,罚不滥加,斯亦 诸将所稀矣。洛拔任参內外,以功名自终。烈气概沈远。受任艰危之际,有柱石之 质,殆御侮之臣乎!忠以梗朴见亲,乘非其据,遂擅威权,生杀自已。苟非女主之 世,何以全其门族?不至诛灭,抑其幸也。谨负佐时之略,逢兴运之期,为大厦之 栋梁,拟巨川之舟楫。卒以耆年硕德,誉⾼望重。礼备上庠,功歌司乐。而常以満 盈为诫,覆折是忧,不有君子,何以能国。翼既功臣之子,地则姻亲,荷累叶之恩, 兼文武之寄,理同休戚,与存与亡。加以总戎马之权,受扞城之托,智能⾜以卫难, 势力⾜以勤王。曾无释位之心,但务随时之义。弘名节以⾼贵,岂所望于斯人!仲 文博涉记书,以英略自许,尉迥之 ![]() 部分译文 于栗石单是代郡人。从小就学习武艺,才⼲和气力都超乎常人,能左右驰 ![]() ![]() 后来他当河內镇将。刘裕攻打姚泓时,于栗石单担心他会继续往北侵扰,便在河边构筑坚固的堡垒,刘裕很觉不安,便送信给于栗石单,向他借道西去。这封信开头写“:黑槊公麾下。”于栗石单将书信表奏皇帝,明元帝因此而赐号于栗石单为“黑槊将军”于栗石单喜 ![]() ![]() 太武帝攻打赫连昌时,命令于栗石单跟宋兵将军周几领兵袭击陕州城,两人统率的军队长驱直⼊,攻至三辅之地。太武帝给他晋封公爵。他多次担任外地重镇的大官,判案、量刑都很公平,很有声望。死时,追赠太尉官职。 于栗石单从年轻时就统率军队,直至⽩发苍苍,他临事善作决断,所向无前。加之又谦虚待人,礼贤下士,不滥用刑罚。所以他去世时太武帝十分伤心,惋惜不已。 他的儿子名叫洛拔,长得十分秀美,又善于言谈。被任命为侍御中散大夫。太武帝十分宠爱他,所以赐给他这个名字。不久被任命为监御曹令。景穆帝为东宮太子时,对他格外敬重和礼遇。可是洛拔经常怀有戒心而自行退避,不敢倾心和景穆太子结 ![]() 于洛拔的长子于烈,精于箭术,不爱说话,一副凛然不可犯侵的样子。年轻时任羽林中郞,屡升至侍中、殿中尚书。当时孝文帝年幼,文明皇后临朝听政,于烈和元丕、陆睿又、李冲等都被赐予金策,答应他们有罪也免死。晋爵洛 ![]() 当迁都洛 ![]() ![]() ![]() ![]() 太和十九年(495),大选百官,于烈的儿子于登依例求职。于烈上表说自己一向没有好好教育训导,请求将于登名字去掉。皇帝说:“这是有见识的言论,想不到于烈能够这样做!”于是召见于登,对他说:“我如今创建新礼和都邑,明告于天下,你的⽗亲上表谦让,确有正直之士的风范,所以委派你当太子翊军校尉。”又加封于烈为散骑常侍,聊城县子爵。 当穆泰、陆睿又在旧京谋反时,皇帝前往代都,将穆泰等依法处死。又赐于烈和李冲亲笔诏书,重述金策中的意思。当时代都的旧士族里和穆泰同罪的人很多,只有于烈宗族里没有一人参与。皇帝更加敬重,感叹说:“元俨善于决断用威还是给予恩赏,已经不错了,但尽忠报国,勇猛果断,比不过于烈。当⽇要是于烈留在代都,必定立刻斩了几个首犯了。于烈的志节气概,不比金⽇石单差。”下诏任命于烈为领军将军。以本官跟从征讨荆沔地区,加赐给一部鼓吹。 太和二十三年(499),齐将陈显达⼊侵到马圈,皇帝带病征讨。他拉住于烈的手,将守护京城责任托付给于烈。皇帝在行宮去世,彭城王元勰秘而不宣,回军途中宣称有诏召宣武帝到鲁 ![]() 宣武帝即位,宠信如前。咸 ![]() ![]() ![]() ![]() 宣武帝因元禧等人专权擅作主张,暗地策划废掉他。景明二年(501)正月,举行礻勺祭,三公到太庙斋戒。皇帝在夜间召见于烈的儿子于忠,对他说:“让你的⽗亲明天早些⼊宮。”天亮时,于烈来到。皇帝下诏说:“几位叔⽗傲慢怠惰,现在让您带兵士把他们召来,您能办得到吗?”于烈说“:老臣过去侍奉几个朝代的先帝,颇以办事⼲练勇武受赏识。今⽇的事情,决不敢推辞。”于是,他便带领直。。以下将士六十多人,宣旨召请咸 ![]() 咸 ![]() 立了顺皇后于氏之后,于烈是皇后的伯⽗,更受到皇帝的敬重。当他去世时,宣武帝在朝堂为他举行哀礼,赐给东园生产的最好的棺木,赠为太尉,封巨鹿郡公。他的儿子于祚袭封。 于祚的弟弟于忠,字思贤,本字千年。年近二十岁时,被任命为侍御中散。文明太后临朝听政,法令颇严厉,⾝边的侍臣们,大多因小事而得罪。于忠朴实直率,不爱说话,始终没有过错。太和年间,被任命为武骑侍郞,并赐名登。屡迁至左中郞将,领直寝。 元禧之 ![]() ![]() 当时太傅、录尚书事、北海王详是皇帝的亲叔⽗,权重于时,将作大匠王遇经常听随元祥要求如数给他钱物。于忠便当着元详的面对王遇说“:殿下是家国的周公,辅佐王室的重臣,你怎么阿谀奉承,趋炎附势,损公以肥私呢?”王遇感到不安,元详也因惭愧而谢罪。由于于忠有平定元禧之 ![]() 正始二年(505),下诏让于忠以本官职持使节、兼侍中,任西道大使,凡是州刺史、镇将贪赃罪恶显著的,将详报情告朝廷;郡守县令以下员官,便可亲自决定处置办法。他和尚书李崇分别巡行两道。于忠弹劾并州刺史⾼聪贪赃罪行二百多条,论定为大辟之罪。于忠又被任命为华州刺史,因继⺟去世守丧,没有赴任。守丧期満,迁任卫尉卿、河南邑中正。于忠和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匡、河南尹元苌等共同确定原代都各姓宗族门阀。⾼肇忌恨于忠的为人,便对宣武帝说,中山是个重要州镇,镇守必需是有才⼲的人员,于是任命于忠为定州刺史。不久皇帝就改悔了,又任命于忠为卫尉卿、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密派使者见于忠,给予安慰和勉励。 延昌初年,任都官尚书,原领的左卫、中正职务如故。又加封散骑常侍。曾经在一次侍宴时,皇帝赐给他剑杖,并举酒对于忠说“:你们一家世代忠贞有节 ![]() ![]() 皇帝去世的当夜,于忠和侍中崔光派右卫将军侯刚到东宮 ![]() ![]() 于忠于是主持门下省,又总管宮中噤卫,因而执掌朝政,权倾一时。起初,太和年间,军国事务繁多,孝文帝因为费用不⾜,让百官都减去四分之一的俸禄。于忠执政以后,想施行恩惠来加強自己的地位,便恢复了被削减的全部俸禄。有职位的人晋位一级。过去规定,百姓们 ![]() ![]() ![]() ![]() ![]() 灵太后临朝听政,免除了于忠的侍中、领军、崇训宮卫尉职务,仅保留了仪同三司、尚书令职务。于忠任尚书令十多天,灵太后召来门下省侍从员官,询问于忠在端右门的声望如何,众人都说实在不称职。于是让于忠出任冀州刺史。太傅清河王等人上奏说“:于忠擅自滥杀朝中重要大臣,随意废黜宰相,朝野震惊,远近怪异。功过相抵,不应再给封赏,请全部加以追回。”灵太后依从奏议。 熙平元年(516),御史中尉元匡上奏说“:于忠因有大的功德,在历朝深受重用。他趁家国大灾难时,专擅朝政,没有臣下之心。裴植、郭祚受冤于前,宰相黜辱于明世。又自己矫诏任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崇训宮卫尉。他的本意,是想越过皇帝自行处置家国大事。既然事情发生在恩遇之后,就应当公开杀掉,请派御史一人、令史两人,到州里行刑处决。”灵太后下令说,于忠的事情已经处置了,过而有害,从宽赦之,因而不再追究。又下诏说,于忠历任宮中要职,忠诚节 ![]() ![]() 于忠知道说他坏话的人很多,担心免不了有祸患,希望能够回京,以便自己想法自救。灵太后不答应。二年四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仆 ![]() 于忠 ![]() ![]() ![]() ![]() ![]() 于谨字思敬,小名巨引。为人深沉而有见识,略略浏览一些经籍史书,特别爱好《孙子兵法》。闲居在家,没有做官的想法。遇到有人劝时,他就说:“州郡一类职务,向来为人所鄙视的,公卿一类⾼位,须等待时机。”太宰元天穆见了后,感叹地说“;真是王佐之材啊!” 待破六韩拔陵为首在北境叛 ![]() ![]() ![]() ![]() ![]() ![]() ![]() 正光四年(523),行台、广 ![]() ![]() ![]() ![]() ![]() ![]() ![]() ![]() 孝昌元年(525),于谨又随广 ![]() ![]() ![]() ![]() 后来于谨又跟着尔朱天光与北齐神武帝在韩陵山对战,尔朱天光战败,于谨因而进⼊关中。 周文帝到夏州时,让于谨当防城大都督,兼夏州长史。当贺拔岳被害时,周文帝前往平凉。于谨对周文帝说“:关中是秦汉的旧都城,自古号称‘天府’。如今如能占据各个要害之地,招集四方英雄好汉,⾜以观察时局的变化。况且天子在洛 ![]() ![]() 魏帝西迁之后,于谨仍跟从周文帝攻打潼关,攻破了回洛城,并被任命为北雍州刺史,晋爵位为蓝田县公。大统三年(537),大军东征时,于谨为先锋,进军攻下弘农郡,抓住了东魏陕州刺史李徽伯。齐神武帝到沙苑时,于谨奋力作战,晋爵为常山郡公。他又跟随到河桥作战,被任命为大丞相府长史,兼大行台尚书。再升任太子太保。芒山之战时,大军出师不利,于谨率部假降,列队立于路的左侧。神武帝乘胜向北追击,并不防备。于谨便从背后攻击,敌军大为惊恐。这时,独孤信又收兵从后面奋力攻打,神武帝军中大 ![]() ![]() 当初,梁元帝在江陵继位时,曾秘密地和北齐联络,准备侵扰西魏。梁元帝哥哥的儿子岳 ![]() ![]() ![]() ![]() 于谨认为自己久担重任,掌握大权,如今功名已就,愿意保有悠闲的生活,便献上先前所乘的骏马和所穿的铠甲等物。周文帝明⽩他的心意,便对他说:“如今強敌未灭,你怎能便想独善其⾝呢?”终于不肯接受。建立六部官制时,于谨被任命为大司寇。 当周文帝死时,孝闵帝年纪尚幼。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遗命辅政,但他的声名和职位一向比较低下,众位⾼官都想执掌朝政。宇文护十分忧虑,便秘密拜访于谨。于谨说“:我往昔承蒙丞相殊遇和眷顾,今⽇必当以死抗争。如果对着众官定下大计,您一定不要谦让。”第二天,众位公卿聚会商议,于谨说“:往昔帝室行将倾覆,外境艰难,丞相立志保存皇室,匡救于危难之中。今⽇上天降下灾祸,丞相突然抛下百官而去,嗣子虽然年幼,但中山公是丞相的亲侄子,并且受命辅助嗣子,军国大事,理当由他总管。”于谨说话时声⾊俱厉,众人心中都惊惧不已。宇文护说:“这是我家的家事,我怎么敢推辞责任呢?”于谨原是和周文帝同列的朝官,所以宇文护一向十分敬重他。这时,于谨便站立起来,说道“:贤公如果愿意统理军国大事,我们这些人也就有了依靠了。”于是,他便向宇文护作拜。众公卿迫于于谨的庒力,也只得拜见宇文护。这样,众公卿才作了决定。 孝闵帝即位,晋封于谨为燕国公,食邑万户,晋升太傅、大宗伯,和李弼、侯莫陈崇等参议朝政。当贺兰祥征讨吐⾕浑时,明帝命令于谨遥控指挥这支军队,传授作战的方略。 保定二年(562),于谨以年老为由,请求朝廷让他退休养老,但不被允许。保定三年,让于谨成为朝中的三老之一,于谨坚决辞谢,又不得许可。赐给他延年杖。武帝亲临太学向三老进食。当三老⼊门时,皇帝 ![]() ![]() 当晋公宇文护东征时,于谨正在生病,宇文护因为于谨是久经沙战的老将旧臣,所以还是请他一起出征,以便经常请教谋略。东征回朝后,赏赐给他钟磬一部。天和二年(567),又得赏赐安车一辆,不久又任他为雍州刺史。天和三年,逝世,享年七十六岁。周武帝亲临致哀,传旨让谯王俭监护治丧诸事,并赐给缯一千段,粟、麦一千斛,本官衔外,加封使持节、太师、雍、恒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谥号为“文”下葬时,自王公以下爵位的员官,都送到郊外。并配祭在周文帝的庙堂中。 于谨很有智谋,又善于侍奉皇上。他名声职位虽都很⾼,但自己却越加谦逊,自我约束。每次朝见皇帝,来往随从不过两三骑而已。朝廷中凡遇到军国要事,大多和于谨商议处置办法。于谨也竭尽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所以在功臣当中特别受到信任,自始至终都一样,没有人说过他的坏话。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几个儿子,务必常想到清静寡 ![]() |
上一章 北史 下一章 ( → ) |
北史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北史》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北史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