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6488 |
上一章 三十三记日游滇 下一章 ( → ) | |
二十七⽇晨起,饭而行。仍取木胆肩负之。由冈东南下峡一里余,复有烟气郁![]() ![]() 由其南复上坡里余,有坑自东山横截而西,若堑界濠沟为界之者,其下亦⽔流淙淙。 随坑东向上一里,从坑坠处南渡其上。盖其东未渡处,亦盘壑成坪,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半里,有岐:一南行坡上,一东向村间。余意猜想,认为向东者乃村中路,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三里稍下,见一坞横前,其西下即乌索之旁村,其南逾即雅乌之西坳矣,乃悟此为固栋道。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一里,得南来大路,乃知此为固栋向南香甸道,从之。渐东北上一里,稍平,东向半里,复上坡。平上者一里,行峰头稍转而南半里,即南雅乌之脊也。从其上可南眺巃嵸山,而北来之岭,从其北下坠为坳,复起此坡。 东随坞脊平行半里,乃东北下。抵坳东,则有路西自坳中来者,乃热⽔塘正道,当从坠坑东村之岐上,今误迂而南也。于是又东下一里余,其下盘而为坪,当北山之东,山界颇开,中无阡塍道路田畴,但丰草芃芃。 东北一峰东突,巀嶪前标,即石房洞山也,其后乃西北而属于西山。西山则自北而南,如屏之列,即自热⽔塘之东而南度雅乌者也。于是循西山又北下半里,见有两三家倚南坡而庐,下颇有小流东向而坠,而路出其西北,莫可问为何所。已而遇一人,执而询之。其人曰:“雅乌山村也。”亟驰去。后乃知此为畏途,行者俱不敢停趾,而余贸贸糊涂不明的样子焉自适也。 又北一里,再逾一东突之坡,一里,登其坳中,始觉东江之形,自其南破雅乌东峡而去,而犹不见江也。北向东转而下,一里,有峡自西北来,即巀嶪后西北之山,与西界夹而成者,中有小⽔随峡东出,有小木桥度其上。过而东,遂循北山之麓,始见南壑中,东江盘曲,向西南而破峡。盖此地北山东突而巀嵲niè山⾼而峻,南山自石洞厂南,盘旋西转,⾼耸为江东山北岭,与北对夹,截江西下,中拓为坞,曲折其间。路从其北东行一里,有岐东南下坞中,截流渡舟,乃东趋石洞之道;有路东北挟巀嵲之峰而转,乃北趋南香甸道。于是东北一里余,转巀嵲峰东。遥眺其坞大开,自北而南,东西分两界夹之。 西山多东突之尖,东山有亘屏之势,坞北豁然遥达,坞东则江东北嶂,矗峙当夹。惟东南一峡,窈窕而⼊,为杨桥、石洞之径;西南一坞,宛转而注,为东江穿峡之所。 先是,余望此巀嵲之峰,已觉其奇;及环其麓,仰见其盘亘之崖,层耸叠上;既东转北向,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 ![]() ![]() 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以指攀草 ![]() ![]() 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垮塌,攀之亦陨,间得一少粘者,绷⾜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 ![]() ![]() ![]() 久之,幸攀而上,又横贴而南过,共半里,乃抵其北崖。稍循而下坠,始南转⼊洞。洞门穹然,如半月上覆,上多倒垂之啂。中不甚深,五丈之內,后壁环拥,下裂小门。批隙而⼊,丈余即止,无他奇也。出洞,仍循北崖西上。难于横贴之陟,即随峡上跻,冀有路北迂而下,久之不得。半里,逾坡之西,复仰其上崖⾼穹,有洞当其下,洞门南向,益竭蹶指艰难行走从之。 半里,⼊洞。 洞前有巨石当门,门分为二,先从其西者⼊。 门以內辄随巨石之后东转,其中夹成曲房,透其东,其中又旋为后室,然亦丈余而止,不深⼊也。旋从其东者出。还眺巨石之上,与洞顶之覆者,尚余丈余。门之东,又环一石对之,其石中悬如台,若置梯蹑之,所览更奇也。出洞,循崖而北半里,其下亦俱悬崖无路,然皆草 ![]() ![]() ⽇将过午,食携饭于路隅,即循西山北行。三里而西山中逊,又一里,有村倚西山坞中,又半里,绕村之前而北,遂与江遇,盖江之西曲处也。其村西山后抱,东江前揖,而南北两尖峰,左右夹峙如旗鼓,配合甚称。有小溪从后山流出,傍村就⽔,皆环塍为田,是名喇哈寨,亦山居之胜处也。溯江而北,半里,度小溪东注之桥,复北上坡。二里,东北循北尖峰之东麓。一里余,仰见尖峰之半,有洞东向⾼穹,其门甚峻,上及峰顶,如檐覆飞空,啂垂于外,槛横于內,而其下甚削,似无陟境,盖其路从北坡横陟也。余时亦以负荷未释,遂先趋厂。又北一里余,渡一西来之涧,有村庐接丛密集相速而建于江之西岸,而矿炉満布之,是为南香甸。乃投寓于李老家,时甫过午也。 先是,余止存青蚨三十文,携之袖中,计不能为界头返城之用,然犹可籴米为一⽇供。 退石房洞扒山,手⾜无主,竟不知抛堕何所,至是手无一文。乃以褶袜裙即夹⾐袜子裙子三事悬于寓外,冀售其一,以为行资。久之,一人以二百余文买䌷裙去。余欣然,沾酒市⾁,令顾仆烹于寓。余亟索饭,乘晚探尖峰之洞。乃从村西溯西来之溪,半里,涉其南,从僰彝庐后南蹑坡。 迤逦南上一里,遂造洞下。 洞內架庐三层,皆五楹,额其上曰“云岩寺”始从其下层折而北,升中层,折而南,升上层。其中神像杂出,然其前甚敞。石啂自洞檐下垂于外,长条短缕,缤纷飘飏,或中透而空明,或 ![]() 南香甸,余疑为“兰香”之讹,盖其甸在北,不应以“南”称也。山自明光分脉来,西即阿幸东南下之山,东乃斜环而南,至甸东乃西突而南下,夹江流于中。其流亦发于明光,北即姊妹山东行之脉也,是为固栋东江之源。此中有“明光六厂”之名,而明光在甸北三十里,实无厂也,惟烧炭运砖,以供此厂之鼓炼。此厂在甸中,而出矿之⽳在东峰最⾼处,过雅乌北岭,即望而见之,皆采挖之厂,而非鼓炼之厂也。 东峰之东北有石洞厂,与西北之阿幸,东南之灰窑,共为六厂云。诸厂中惟此厂居庐最盛。然阿幸之矿,紫块如丹砂;此中诸厂之矿,皆⻩散如沙泥,似不若阿幸者之重也。 二十八⽇晨起,雾甚。平明,饭而为界头之行。其地在南香甸东南,隔大山、大江各一重。由南香东北大厂逾山,则⾼壑重叠,路小而近;由南香东南 ![]() ![]() ![]() 然今为雾障,即咫尺东山,一无所睹,而此洞直以意想走之而已。南行八里,则有峡自东山出,遂东转而蹈之。其峡北即东山至此南尽,南即东岭之转西,西矗于南香甸南,为江东山北岭者也。开峡颇深,有泉西出而注于东江,即昨所以巀嵲山前分岐渡江而东⼊之峡也。峡径虽深,而两崖 ![]() ![]() 一里至其下,忽见北崖中迸,夹峙如门,路乃不溯涧东上,竟北转⼊门。盖门左之崖,石脚直揷涧底,路难外潆,故⼊而內绕耳。由门以內,仍东蹑左崖之后,一里,遂逾 ![]() 循北峰揽涧南 ![]() ![]() 所谓北峰者,从大厂分支西南下,即南香甸东突之峰,余今所行路,循其南垂向东者也,其东南垂亦至是而尽。是山之西北,有矿西临南香甸者,曰朝 ![]() ![]() ![]() ![]() ![]() ![]() ![]() ![]() ![]() 余时 ![]() 遂舍石洞,从东峡溯流⼊,三里,则路东有峰前屏,北界 ![]() ![]() 路抵东屏前山下,亦分岐为二:东北溯石洞⽔逾岭者,为桥头路;东南溯东岭北下之⽔逾岭者,为界头路。然则西下峡中之⽔,以石洞者为首,以东岭者为次也。于是东南上坡,二里余,陟岭巅,是即所谓 ![]() 乃莽陟坡而东北,一里,遇西来道,偕之东陟塍。 一里余,则龙川东江之源,滔滔南逝,系藤为桥于上以渡。桥阔十四五丈,以藤三四枝⾼络于两崖,从树杪中悬而反下,编竹于藤上,略可置⾜,两旁亦横竹为栏以夹之。 盖凡桥巩而中⾼,此桥反挂而中垂,一举⾜辄摇 ![]() 由界头即从雪山西麓南行,屡逾西突之坡,十五里,遥望罗古城倚东山坡间,有寺临之。 此城乃土蛮所筑之遗址。其寺颇大。 有路从此逾雪山,过上江。又南二里,过磨石河。又南二里,越一山,又逾一西突之坳。 又南二里,过一小木桥。 又南一里,越一坡,乃循坡东转。二里,抵东南峡口,有山自东大山南环而峙于门,大路逾坡而南上,小径就峡而西南。乃就峡口出,则里,宿瓦甸。濒江东岸,亦南北大坞也,村塍连络;东向大山,即雪山,渐南与山心近矣。 二十九⽇饭而平明,随江东岸行。二里余,两岸石峰 ![]() ![]() ![]() ![]() 越而南下,共一里,又越坞南上,遂从坡上南行。二里,江随西峰之嘴曲而东南,始舣舟而渡其西岸,随西山南行。一里,坡尾东掉,路亦随而东。南逾之一里,有一二家倚坡北向而居,由其东更南上一里,遂逾其东下之脊。南行脊间二里,复稍下,有小峡自西而东,其峡甚 ![]() ![]() ![]() ![]() ![]() 岂其桥昔乃藤悬,而后易铁锁耶? 于是从江南岸上坡,西向由峡上。二里余,复南向陟岭,二里余,登岭头。有三四家当岭而居,是为店酒,以卖浆得名也。 饭而行,循岭东南向二里下,稍西转,复南行坡上。 又二里稍下,陟一坞而上。又南二里,过陈挥使庄。又南随峡中行,二里,有陇环前峡折而自西来,有岐直南蹑其陇,余乃随众从峡中西行。半里,渐西上,又半里,折而南上,又半里,南登陇脊,始逾东度之脉。于是南望,前壑大开,直南与罗生山相对,其中成坞甚遥,州城隐隐在三十里外,东之球瓓,亦可全见,惟西之宝峰,又西北之集鹰,皆为巃嵸南下之支所掩,不得而见焉。余先贾勇独上,踞草而坐。久之后行者至,谓其地前有盗,自东山峡中来,截路而劫,促余并驰南下。东望层峡重峦,似有寻幽之径,而行者惟恐不去之速也。 下二里,望见澄波汇山麓,余以为即上⼲峨清海子矣。 又峻下二里,有村庐当海子北岸,竹径扶疏,层峦环其后,澄潭映其前。路转其东北隅,有小⽔自峡间下注,有卖浆之庐当其下。⼊而少憩,以所负木胆浸注峡泉间,且问此海子即上⼲峨澄镜池否。其人漫应随意回答之,但谓海子中有鱼,有泛舟而捕者,以时揷秧,止以供餐,不遑huáng多余的、空闲的出卖。然余忆《志》言,下海子鱼可捕,海上子鱼不可捕,岂其言今不验耶? 循海东峻麓行二里,及海子南滨,遇耕者,再问之。始知此乃下海子,海上子所云澄镜池者,尚在村东北重山之上,由此而上五里乃及之。余不能从。南二里,越一涧,有村连竹甚深,是为中⼲峨村。由村南又南下三里,其村竹庐 ![]() 从此东向随坡上半里,乃蹑坡之东嘴。从其上南转,则东嘴之下,其崖甚峻,又数十家倚其麓而居,竹树蒙茸,俯瞰若不可得而窥也。 南半里,稍西复转而南,半里,崖下居庐既尽,忽见一大溪东向而横于前,乃透崖而出石⽳者。 崖峻无路下坠,沿崖端南行半里,稍下,见有径下沿坡麓,乃令顾仆守木胆于路隅,余策杖坠麓循崖北转。又半里,投丛木中,则其下石⽳ ![]() ![]() ![]() ![]() 又南二里下坡,有数家当坡之东,指余东向逾梁。其梁东西跨⼲峨下流之溪,《志》所谓马场河也。逾梁东,即东南逾田塍间,三里,抵东山下,又有溪自东而西,有梁南北跨之,是为 ![]() 过桥遂直趋而南。二里,再南逾一梁,梁下⽔如线将绝,则⻩坡泉之向北而西转者。又南一里,又南逾一梁,其⽔亦将绝,则饮马河之向北而西转者。又南一里,⼊腾越北门。行城中二里,出南门。城中无市肆,不若南关外之喧阗声大而杂也。抵寓已下午矣。 译文 二十七⽇早晨起 ![]() ![]() ![]() ![]() ![]() ![]() ![]() 快过中午,在路旁吃了带来的饭,立即沿西山往北行。三里后西山从当中向后退去,又走一里,有村庄依傍在西山山坞中,又半里,绕到村子之前往北行,终于与江⽔相遇,大概是江⽔往西弯曲之处。此村西山在后面环抱,东江在前方作揖,而南北两座尖峰,夹峙在左右如同旗鼓,配合得十分相称。有小溪从后山流出来,傍村近⽔,都是土埂环绕着的⽔田,这里名叫喇哈寨,也是山间居住的优美之处。溯江往北行,半里,走过往东流注小溪上的桥,再向北上坡。二里,向东北沿北尖峰的东麓走。一里多,仰头见尖峰的半山上,有个洞向东⾼⾼隆起,洞口非常险峻,上边到达峰顶,如屋檐下覆飞空,石啂垂在洞外,门槛横在洞內,可它下方十分陡削,似乎无上登的地方,原来上去的路是从北面的山坡横向上登。我此时也因为挑着的担子未能放下,就先赶去厂区。又向北一里多,渡过一条西来的山涧,有村庄房屋成丛连接到江的西岸,而矿冶炉布満甸中,这是南香甸。于是投宿到李老家中,此时刚过正午。这以前,我只留下三十文铜钱,把它们带在袖中,估计不够作从界头返回城中的费用,然而还可买米作为一天的口粮。等在石房洞爬山时,手脚无主,竟然不知抛落在哪里,到此时手中空无一文。只好把夹⾐、袜子、裙子三件东西挂在寓所外,指望卖掉其中一样,作为路费。很久后,一个人拿二百多文钱买去了绸裙。我十分欣喜,打酒买⾁,命令顾仆在寓所烧煮。我急忙找饭吃了,乘着晚照去探尖峰上的洞。于是从村西溯西来之溪行,半里,涉到溪南,从焚彝的屋后往南登坡。透逛向南上走一里,便到达洞下。洞內架起三层房屋,都是五开间,它上边的匾额题为“云岩寺”开始时从它的下层折向北,登上中层,折向南,登到上层。其中神像杂 ![]() ![]() 南香甸,我怀疑是“兰香”的错读,因此处甸子在北边,不应用“南”来称呼。山自明光分出支脉延来,西边就是阿幸厂东南来的山,东延后就斜斜地向南环绕,到甸子东方就向西突后往南下延,把江流夹在中间。这条江流也是发源于明光,北面就是姊妹山往东延伸的山脉,这是固栋东江的源头。这一带有“明光六厂”之名,但明光在甸子北边三十里,实际无厂,只是烧炭运砖,以供此厂的鼓铸冶炼。此厂在甸子中,可出矿的矿坑在东峰的最⾼处,过了雅乌山的北岭,立即就能望见它,都是挖掘开采的矿厂,而不是鼓铸冶炼的厂。东峰之东北有处石洞厂,与西北的阿幸厂,东南的灰窑,一共是六个厂。各厂中唯有此厂的居民房屋最兴盛。然而阿幸厂的矿石,是紫⾊的块状体如像朱砂;这一带各厂的矿石,都是⻩⾊松散如同泥沙,似乎不如阿幸厂的矿石质地好。 二十八⽇早晨起 ![]() ![]() ![]() ![]() ![]() ![]() ![]() ![]() ![]() ![]() ![]() ![]() ![]() ![]() ![]() ![]() ![]() 我此时想从峡中赶去石洞,考虑前去界头的路难以辨认,不如跟随同行的人前去,便舍弃了石洞,从东面峡中溯流进去。三里,就见路东有山峰屏风样矗立在前方,北面 ![]() ![]() ![]() ![]() ![]() 由界头立即从雪山西麓往南行,屡次越过西突的山坡,十五里,遥望罗古城依傍在东山斜坡之间,有寺庙面临着它。经此城是土著蛮族修筑的遗址。此寺相当大。有路从此处翻越雪山,过去是上江。〕又向南二里,过了磨石河。又向南二里,越过一座山,又越过一个向西突出的山坳。又向南二里,走过一座小木桥。又向南一里,越过一道坡,于是顺山坡往东转。二里,抵达东南的峡口,有山自东面的大山向南环绕屹立在峡口,大路越过山坡向南上走,小径沿峡口往西南走。又沿峡口出来,就见前边走过的藤桥下的江也自坞中由北边流来,于是沿江东岸往南走。三里,开始有村庄依傍在江岸上,就从村子旁边往南行。又走一里,住宿在瓦甸。濒江的东岸,也是个南北向的大山坞,村庄田野相连;东面的大山,就是雪山,渐渐向南与山心接近了。 二十九⽇饭后天才亮,沿江东岸行。二里多,两岸石峰 ![]() ![]() ![]() ![]() ![]() ![]() ![]() ![]() 于是从江南岸上坡,向西由峡上走。二里多,再向南登岭,二里多,登上岭头。有三四家人正当岭头居住,这是店酒,以卖酒得名。吃饭后上路,沿山岭向东南下走二里,稍向西转,再往南行走在坡上。又是二里稍下行,越过一处山坞后上走。又向南二里,走过陈挥使庄。又往南顺峡中行,二里,有条土陇环绕过前边的峡⾕自西边折来,有岔路一直往南登上那条土陇,我于是跟随众人从峡中往西行。半里,渐渐向西上坡,又半里,折向南上登,又走半里,向南登上陇脊,开始翻越往东延伸的山脉。在这里往南望去,见前方的壑⾕十分开阔,一直往南与罗生山相对,其中形成的山坞非常远,州城隐隐约约在三十里开外,东面的球玲山,也可全部看见,唯有西边的宝峰,还有西北的集鹰山,皆被宠岌山往南下延的支脉遮住了,不能看见。我先一步鼓⾜勇气独自上走,盘腿在草上坐下。很久,后边走路的人来到,说此地前面有強盗,从东面山峡中.出来,拦路抢劫,催促我一同快步往南下山。望东方层层山峡重重山峦,似乎有探寻幽境的路径,但路上走的人唯恐不快些离开。下山二里,望见有澄澈的碧波汇积在山麓,我以为就是上⼲峨的清海子了。又陡峻地下行二里,有村庄房屋位于海子的北岸,竹丛小径,枝叶扶疏,层层山峦环绕在村后,清澄的⽔潭映照在村前。路转过村子的东北隅,有小溪自峡中往下流注,有卖酒人的房屋正当小溪下边。进屋稍作休息,把背着的木胆浸泡在峡中流注的泉⽔中,并且询间此处海子是否就是上⼲峨的澄镜池?那人漫不经心地应着,只说海子中有鱼,有人泛舟捕鱼,因为此时揷秧,只用来供餐,来不及拿去卖。不过我回忆志书所说,下海子的鱼可以捕,海上子的鱼不能捕,难道是志书上的话今天不灵验了吗?沿海子东边陡峻的山麓行二里,到达海子南岸的⽔边,遇上耕田的人,再询问他。才知道此处是下海子,所说的海上子澄镜池的地方,还在村东北的重重山岭之上,由此上走五里才能走到那里。我不能由那里走。向南二里,越过一条山涧,有个村庄竹林连片十分幽深,这是中⼲峨村。由村南又往南下走三里,这里的村子竹丛居屋 ![]() ![]() ![]() ![]() ![]() ![]() |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
徐霞客游记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徐霞客游记》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徐霞客游记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