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7553 |
上一章 五纪唐后 下一章 ( → ) | |
起強圉大渊献七月,尽屠维⾚奋若,凡二年有奇。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 ◎ 天成二年丁亥,公元九二七年 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丙寅,升夔州为宁江军,以西方鄴为节度使。 癸酉,以与⾼季兴夔、忠、万三州为⾖卢⾰、韦说之罪,皆赐死。 流段凝于辽州,温韬于德州,刘训于濮州。 任圜请致仕居磁州,许之。 八月,己卯朔,⽇有食之。 册礼使至长沙,楚王殷始建国,立宮殿,置百官,皆如天子,或微更其名:翰林学士曰文苑学士,知制诰曰知辞制,枢密院曰左右机要司,群下称之曰殿下,令曰教。以姚彦章为左丞相,许德勋为右丞相,李鐸为司徒,崔颖为司空,拓跋恒为仆 ![]() ![]() ![]() 北都留守李彦超请复姓符,从之。 丙寅,以枢密使孔循兼东都留守。 壬申,契丹来请修好,遣使报之。 冬,十月,乙酉,帝发洛 ![]() ![]() ![]() ![]() 己丑,帝至大梁,四面进攻,吏民缒城出降者甚众。守殷知事不济,尽杀其族,引颈命左右斩之。乘城者望见乘舆,相帅开门降。孙晟奔吴,徐知诰客之。 戊戌,诏免三司逋负近二百万缗。 辛丑,吴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中书令东海王徐温卒。初,温子行军司马、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知询以其兄知诰非徐氏子,数请代之执吴政,温曰:“汝曹皆不如也。”严可求及行军副使徐玠屡劝温以知询代知诰,温以知诰孝谨,不忍也。陈夫人曰:“知诰自我家贫 ![]() ![]() ![]() 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筠久疾,将佐请见,不许。副使苻彦琳等疑其已死,恐左右有奷谋,请权 ![]() 癸卯,以保义节度使石敬瑭为宣武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 十一月,庚戌,吴王即皇帝位,追尊孝武王曰武皇帝,景王曰景皇帝,宣王曰宣皇帝。安重诲议伐吴,帝不从。 甲子,吴大赦,改元乾贞。 丙子,吴主尊太妃王氏曰皇太后,以徐知询为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加徐知诰都督中外诸军事。 十二月,戊寅朔,孟知祥发民丁二十万修成都城。 吴主立兄庐江公濛为常山王,弟鄱 ![]() 初,晋 ![]() ![]() 中书舍人马缟请用汉光武故事,七庙之外别立亲庙;中书门下奏请如汉孝德、孝仁皇例,称皇不称帝。帝 ![]() 汉主如康州。 是岁,蔚、代缘边粟斗不过十钱。 ◎ 天成三年戊子,公元九二八年 舂,正月,丁巳,吴主立子琏为江都王,璘为江夏王,璆为宜舂王,宣帝子庐陵公玢为南 ![]() 昭义节度使⽑璋所为骄僭,时报赭袍,纵酒为戏,左右有谏者,剖其心而视之。帝闻之,征为右金吾卫上将军。 契丹陷平州。 二月,丁丑朔,⽇有食之。 帝将如鄴都,时扈驾诸军家属甫迁大梁,又闻将如鄴都,皆不悦,詾詾有流言。帝闻之,不果行。 吴自庄宗灭梁以来,使者往来不绝。庚辰,吴使者至,安重诲以为杨敢与朝廷抗礼,遣使窥觇,拒而不受,自是遂与吴绝。 张筠至长安,守兵闭门拒之;筠单骑⼊朝,以为左卫上将军。 壬辰,宁江节度使西方鄴攻拔归州;未几,荆南复取之。 枢密使、同平章事孔循, ![]() ![]() ![]() ![]() ![]() ![]() ![]() ![]() 孟知祥屡与董璋争盐利,璋 ![]() 楚王殷如岳州,遣六军使袁诠、副使王环、监军马希瞻将⽔军击荆南,⾼季兴以⽔军逆战。至刘郞洑,希瞻夜匿战舰数十艘于港中;诘旦,两军合战,希瞻出战舰横击之,季兴大败,俘斩以千数,进 ![]() ![]() ![]() 夏,四月,以鄴都留守从荣为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以客省使太原冯赟为副留守,夹马指挥使新平杨思权为步军都指挥使以佐之。戊寅,以宣武节度使石敬瑭为鄴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加同平章事;以枢密使范延光为成德节度使。丙戌,以枢密使安重诲兼河南尹,以河南尹从厚为宣武节度使,仍判六军诸卫事。吴右雄武军使苗璘、静江统军王彦章将⽔军万人攻楚岳州,至君山,楚王殷遣右丞相许德勋将战舰千艘御之。德勋曰:“吴人掩吾不备,见大军,必惧而走。”乃潜军角子湖,使王环夜帅战舰三百,屯杨林浦,绝吴归路。迟明,吴人进军荆江口,将会荆南兵攻岳州,丁亥,至道人矶。德勋命战棹都虞侯詹信以轻舟三百出吴军后,德勋以大军当其前,夹击之,吴军大败,虏璘及彦章以归。 初,义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都镇易定十馀年,自除刺史以下官,租赋皆赡本军。及安重诲用事,稍以法制裁之;帝亦以都篡⽗位,恶之。时契丹数犯塞,朝廷多屯兵于幽、易间,大将往来,都 ![]() ![]() ![]() 戊戌,吴徙常山王濛为临川王。 庚子,诏削夺王都官爵。壬寅,以王晏球为北面讨使,权知定州行州事,以横海节度使安审通为副招讨使,以郑州防御使张虔钊为都监,发诸道兵会讨定州。是⽇,晏球攻定州,拔其北关城。都以重赂求救于奚酋秃馁,五月,秃馁以万骑突⼊定州,晏球退保曲 ![]() 辛酉,以天雄节度副使赵敬怡为枢密使。 王晏球闻契丹发兵救定州,将大军趣望都,遣张延朗分兵退保新乐,延朗遂之真定,留赵州刺史硃建丰将兵修新乐城。契丹已自他道⼊定州,与王都夜袭新乐,破之,杀建丰。乙丑,王晏球、张延朗会于行唐,丙寅,至曲 ![]() ![]() 吴遣使求和于楚,请苗璘、王彦章;楚王殷归之,使许德勋饯之。德勋谓二人曰:“楚国虽小,旧臣宿将犹在,愿吴朝勿以措怀。必俟众驹争皁栈,然后可图也。”时殷多內宠,嫡庶无别,诸子骄奢,故德勋语及之。六月,辛巳,⾼季兴复请称籓于吴,吴进季兴爵秦王,帝诏楚王殷讨之。殷遣许德勋将兵攻荆南,以其子希范为监军,次沙头。季兴从子云猛指挥使从嗣单骑造楚壁,请与希范挑战决胜,副指挥使廖匡齐出与之斗,拉杀之。季兴惧,明⽇,请和,德勋还。匡齐,赣人也。 王晏球知定州有备,未易急攻,硃弘昭、张虔钊宣言大将畏怯,有诏促令攻城。晏球不得已,乙未,攻之,杀伤将士三千人。 先是,诏发西川兵戍夔州,孟知祥遣左肃边指挥使⽑重威将三千人往。顷之,知祥奏“夔、忠、万三州已平,请召戍兵还,以省馈运。”帝不许。知祥 ![]() ![]() 陕州行军司马王宗寿请葬故蜀主王衍,秋,七月,乙巳,赠衍顺正公,以诸侯礼葬之。 北面招讨使安审通卒。 东都民有犯私麹者,留守孔循族之。或请听民造麹,而于秋税亩收五钱;己未,敕从之。 壬戌,契丹复遣其酋长惕隐将七千骑救定州,王晏球逆战于唐河北,大破之;甲子,追至易州,时久雨⽔涨,契丹为唐所俘斩及陷溺死者,不可胜数。 戊辰,北威武节度使王延钧为闽王。 契丹北走,道路泥泞,人马饥疲,⼊幽州境。八月,甲戌,赵德钧遣牙将武从谏将精骑邀击之,分兵扼险要,生擒惕隐等数百人;馀众散投村落,村民以⽩梃击之,其得脫归国者不过数十人。自是契丹沮气,不敢轻犯塞。 初,庄宗徇地河北,获小儿,畜之宮中,及长,赐姓名曰李继陶;帝即位,纵遣之。王都得之,使⾐⻩袍坐堞间,谓王晏球曰:“此庄宗皇帝子也,已即帝位。公受先朝厚恩,曾不念乎!”晏球曰:“此公作小数竟何益!吾今教公二策,不悉众决战,则束手出降耳,自馀无以求生也。” 王建立以目不知书,请罢判三司,不许。 乙未,吴大赦。 吴越王镠 ![]() 戊申,赵德钧献契丹俘惕隐等,诸将皆请诛之,帝曰:“此曹皆虏中之骁将,杀之则虏绝望,不若存之以纾边患。”乃赦惕隐等酋长五十人,置之亲卫,馀六百人悉斩之。 契丹遣梅老季素等⼊贡。 初,卢文进来降,契丹以籓汉都提举使张希崇代之为卢龙节度使,守平州,遣亲将以三百骑监之。希崇本书生,为幽州牙将,没于契丹, ![]() ![]() 吴王太后殂。 九月,辛巳,荆南败楚兵于⽩田,执楚岳州刺史李廷规,归于吴。 乙未,敕以温韬发诸陵,段凝反覆,令所在赐死。 己亥,以武宁节度使房知温兼荆南行营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分遣中使发诸道兵赴襄 ![]() 辛丑,徙庆州防御使窦廷琬为金州刺史;冬,十月,廷琬据庆州拒命。 丙午,以横海节度使李从敏兼北面行营副招讨使。从敏,帝之从子也。 戊申,诏静难节度使李敬周发兵讨窦廷琬。 王都据定州,守备固,伺察严,诸将屡有谋翻城应官军者,皆不果。帝遣使者促王宴球攻城,晏球与使者联骑巡城,指之曰:“城⾼峻如此,借使主人听外兵登城,亦非梯冲所及。徒多杀精兵,无损于贼,如此何为!不若食三州之租,爱民养兵以俟之,彼必內溃。”帝从之。 十一月,有司请为哀帝位庙,诏立庙于曹州。 平卢节度使晋忠武公霍彦威卒。 忠州刺史王雅取归州。 庚寅,皇子从厚纳孔循女为妃,循因之得之大梁,厚结王德妃之 ![]() 甲午,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王建立同平章事,充平卢节度使。 丙申,上问赵凤:“帝王赐人铁券,何也?”对曰:“与之立誓,令其子孙长享爵禄耳。”上曰:“先朝受此赐者让三人,崇韬、继麟寻皆族灭,朕得脫如毫厘耳。”因叹息久之。赵凤曰:“帝王心存大信,固不必刻之金石也。” 十二月,甲辰,李敬周奏拔庆州,族窦廷琬。 荆南节度使⾼季兴寝疾,命其子行军司马、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从诲权知军府事;丙辰,季兴卒。吴主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 史馆修撰张昭远上言:“臣窃见先朝时,皇弟、皇子皆喜俳优,⼊则饰姬妾,出则夸仆马;习尚如此,何道能贤!诸皇子宜精择师傅,令皇子屈⾝师事之,讲礼义之经,论安危之理。古者人君即位则建太子,所以明嫡庶之分,塞祸 ![]() 闽王延钧度民二万为僧,由是闽中多僧。 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从荣,年少骄很,不亲政务,帝遣左右素与从荣善者往与之处,使从容讽导之。其人私谓从荣曰:“河南相公恭谨好善,亲礼端士,有老成之风;相公齿长,宜自策励,勿令声问出河南之下。”从荣不悦,退,告步军都指挥使杨思权曰:“朝廷之人皆推从厚而短我,我其废乎!”思权曰:“相公手握強兵,且有思权在,何忧?”因劝从荣多募部曲,缮甲兵, ![]() ◎ 天成四年己丑,公元九二九年 舂,正月,冯赟⼊为宣徽使,谓执政曰:“从荣刚僻而轻易,宜选重德辅之。” 王都、秃馁 ![]() 枢密使赵敬怡卒。 甲子,帝发大梁。 丁卯,门下侍郞、同平章事崔协卒于须⽔。 庚午,帝至洛 ![]() 王宴球在定州城下,⽇以私财飨士,自始攻至克城未尝戮一卒。三月,辛巳,晏球⼊朝,帝美其功;晏球谢久烦馈运而已。 皇子右卫大将军从璨 ![]() 楚王殷命其子武安节度副使、判长沙府希声知政事,总录內外诸军事,自是国政先历希声,乃闻于殷。 夏,四月,庚子朔,噤铁锡钱。时湖南专用锡钱,铜钱一直锡钱百,流⼊国中,法不能噤。 丙午,楚六军副使王环败荆南兵于石首。 初令缘边置场市 ![]() ![]() 壬子,以皇子从荣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厚为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 契丹寇云州。 甲寅,以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郞赵凤为门下侍郞、同平章事。 五月,乙酉,中书言:“太常改谥哀帝⽇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既称宗则应⼊太庙,在别庙则不应称宗。”乃去庙号。 帝将祀南郊,遣客省使李仁矩以诏谕两川,今西川献钱一百万缗,东川五十万缗;皆辞以军用不⾜,西川献五十万缗,东川献十万缗。仁矩,帝在籓镇时客将也,为安重诲所厚,恃恩骄慢。至梓州,董璋置宴召之,⽇中不往,方拥 ![]() ⾼季兴之叛也,其子从诲节谏,不听。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曰:“唐近而吴远,舍近臣远,非计也。”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又遗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元信书,求保奏,复修职贡。丙申,元信以从诲书闻,帝许之。 契丹寇云州。 六月,戊申,复以鄴都为魏州,留守、皇城使并停。 庚申,⾼从诲自称前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史,上表求內附。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己丑,罢荆南招讨使。 八月,吴武昌节度使兼侍中李简以疾求还江都,癸丑,卒于采石。徐知询,简婿也,擅留简亲兵二千人于金陵,表荐简子彦忠代⽗镇鄂州,徐知诰以龙武统军柴再用为武昌节度使;知询怒曰:“刘崇俊,兄之亲,三世为濠州;彦忠吾 ![]() 初,楚王殷用都军判官⾼郁为谋主,国赖以富強,邻国皆疾之。庄宗⼊洛,殷贵其子希范⼊贡,庄宗爱其警敏,曰:“比闻马氏当为⾼郁所夺,今有子如此,郁安能得之!”⾼季兴亦以流言间郁于殷,殷不听;乃遣使遗节度副使、知政事希声书,盛称郁功名,愿为兄弟。使者言于希声曰:“⾼公常云‘马氏政事皆出⾼郁’,此子孙之忧也。”希声信之。行军司马杨昭遂,希声之 ![]() ![]() ![]() 九月,上与冯道从容语及年⾕屡登,四方无事。道曰:“臣常记昔在先皇幕府,奉使中山,历井陉之险,臣忧马蹶,执辔甚谨,幸而无失;逮至平路,放辔自逸,俄至颠陨。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上深以为然。上又问道:“今岁虽丰,百姓赡⾜否?”道曰:“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 ![]() 鄜州兵戍东川者归本道,董璋擅留其壮者,选赢老归之,仍收其甲兵。 癸巳,西川右都押牙孟容弟为资州税官,坐自盗抵死,观察判官冯璩、中门副使王处回为之请,孟知祥曰:“虽吾弟犯法,亦不可贷,况他人乎!” 吴越王镠居其国好自大,朝廷使者曲意奉之则赠遗丰厚,不然则礼遇疏薄。尝遗安重诲书,辞礼颇倨。帝遣供奉官乌昭遇、韩玫使吴越,昭遇与玫有隙,使还,玫奏:“昭遇见镠,称臣拜舞,谓镠为殿下,及私以国事告镠。”安重诲奏赐昭遇死。癸巳,制镠以太师致仕,自馀官爵皆削之,凡吴越进奏官、使者、纲吏,令所在系治之。镠令子传瓘等上表讼冤,皆不省。 初,朔方节度使韩洙卒,弟澄为留后。未几,定远军使李匡宾聚 ![]() ![]() 辛亥,割阆、果二州置保宁军,壬子,以內客省使李仁矩为节度使。 先是,西川常发刍粮馈峡路,孟知祥辞以本道兵自多,难以奉它镇,诏不许,屡督之;甲寅,知祥奏称财力乏,不奉诏。 吴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使兼侍中徐知询自以握兵据上流,意轻徐知诰,数与知诰争权,內相猜忌,知诰患之,內枢密使王令谋曰:“公辅政⽇久,挟天子以令境內,谁敢不从!知询年少,恩信未洽于人,无能为也。”知询待诸弟薄,诸弟皆怨之。徐玠知知询不可辅,反持其短以附知诰。吴越王镠遗知询金⽟鞍勒、器皿,皆饰以龙凤;知询不以为嫌,乘用之。知询典客周廷望说知询曰:“公诚能捐宝华以结朝中勋旧,使皆归心于公,则彼谁与处!”知询从之,使廷望如江都谕意。廷望与知诰亲吏周宗善,密输款于知诰,亦以知诰 ![]() ![]() 壬辰,吴主加尊号曰睿圣文明光孝皇帝,大赦,改元大和。 康福行至方渠,羌胡出兵邀福,福击走之;至青刚峡,遇吐蕃野利、大虫二族数千帐,皆不觉唐兵至,福遣卫审余掩击,大破之,杀获殆尽。由是威声大振,遂进至灵州,自是朔方始受代。 十二月,吴加徐知诰兼中书令,领宁国节度使。知诰召徐知询饮,以金钟酌酒赐之,曰:“愿弟寿千岁。”知询疑有毒,引他器均之,跽献知诰曰:“愿与兄各享五百岁。”知诰变⾊,左右顾,不肯受,知询捧酒不退。左右莫知所为,伶人申渐⾼径前为诙谐语,掠二酒合饮之,怀金钟趋出,知诰密遣人以良药解之,已脑溃而卒。 奉国节度使、知建州王廷禀称疾退居里第,请以建州授其子继雄;庚子,诏以继雄为建州刺史。 安重诲既以李仁矩镇阆州,使与绵州刺史武虔裕皆将兵赴治。虔裕,帝之故吏,重诲之外兄也。重诲使仁矩诇董璋反状,仁矩增饰而奏之。朝廷又使武信节度使夏鲁奇治遂州城隍,缮甲兵,益兵戍之。璋大惧。时道路传言,又将割绵、龙为节镇,孟知祥亦惧。璋素与知祥有隙,未尝通问,至是,璋遣使诣成都,请为其子娶知祥女;知祥许之,谋并力以拒朝廷。 段译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 [1]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1]秋季,七月,任命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2]丙寅,升夔州为宁江军,以西方邺为节度使。 [2]丙寅(十七⽇),把夔州升为宁江军,任命西方邺为节度使。 [3]癸巳,以与⾼季兴夔、忠、万三州为⾖卢⾰、韦说之罪,皆赐死。 [3]癸酉(二十四⽇),以上年给⾼季兴夔、忠、万三州一事定为⾖卢⾰、韦说的罪行,把他们赐死。 [4]流段凝于辽州,温韬于德州,刘训于濮州。 [4]把段凝流放到辽州,温韬流放到德州,刘训流放到濮州。 [5]任圜请致仕居磁州,许之。 [5]任圜请求退休居住在磁州,后唐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6]八月,己卯朔,⽇有食之。 [6]八月,己卯朔(初一),出现⽇食。 [7]册礼使至长沙,楚王殷始建国,立宮殿,置百官,皆如天子,或微更其名;翰林学士曰文苑学士,知制诰曰知辞制,枢密院曰左右机要司,群下称之曰殿下,令曰教。以姚彦章为左丞相,许德勋为右丞相,李铎为司徒,崔颖为司空,拓跋恒为仆 ![]() ![]() [7]册礼使到达长沙,楚王马殷开始建国,他建立宮殿,设置百官,都和天子一样,有的稍变更一下名称,翰林学士叫文苑学士,知制诰叫知辞制,枢密院叫左右机要司,臣下称国王为殿下,国王下的命令称教令。任命姚彦章为左丞相,许德勋为右丞相,李铎为司徒,崔颖为司空,拓跋恒为仆 ![]() ![]() [8]九月,帝谓安重诲曰:“从荣左右有矫宣朕旨,令勿接儒生,恐弱人志气者。朕以从荣年少临大藩,故择名儒使辅导之,今奷人所言乃如此!” ![]() [8]九月,后唐帝对安重诲说:“李从荣⾝边有人假传朕的旨意,让他不要接近儒生,恐怕削弱人的志气。朕因为李从荣年轻,又管理大藩,所以给他选择了名儒来辅导他,没想到现在这些奷人们竟讲出这种话!”后唐帝想把这些假传圣旨的人斩掉。安重诲请求对这些人只是严加防备而已。 [9]北都留守李彦超请复姓符,从之, [9]北都留守李彦超请求恢复他姓符,后唐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10]丙寅,以枢密使孔循兼东都留守。 [10]丙寅(十八⽇),任命枢密使孔循兼任东都留守。 [11]壬申,契丹来请修好,遣使报之。 [11]壬申(二十四⽇),契丹来人请求互通友好,后唐派遣使者回报契丹人。 [12]冬,十月,乙酉,帝发洛 ![]() ![]() [12]冬季,十月,乙酉(初七),后唐帝从洛 ![]() ![]() 民间讹言帝 ![]() ![]() 民间谣传后唐帝打算亲自率兵攻打吴国,又传说要制服东方诸侯。宣武节度使、检校侍中朱守殷对此疑惧,判官⾼密人孙晟劝朱守殷反叛,于是朱守殷登上汴州城坚守。后唐帝派遣宣徽使范延光前去告示朱守殷,范延光说:“如不及早攻打他们,汴州就会越来越坚固。我希望率领五百骑兵一起前往。”后唐帝听从了他的建议。范延光在太 ![]() ![]() 或谓安重诲曰:“失职在外之人,乘贼未破,或能为患,不如除之。”重诲以为然,奏遣使赐任圜死。端明殿学士赵凤哭谓重诲曰:“任圜义士,安肯为逆!公滥刑如,何必赞国!”使者至磁州,圜聚其族酣饮,然后死,神情不挠。 有人对安重诲说:“那些被免除官职而在外面的人,乘 ![]() [13]己丑,帝至大梁,四面进攻,吏民缒城出降者甚众。守殷知事不济,尽杀其族,引颈命左右斩之。乘城者望见乘舆,相帅开门降。孙晟奔吴,徐知诰客之。 [13]己丑(十一⽇),后唐帝到汴州,四面向汴州城发起进攻,官吏和百姓从城上缒绳出来投降的人很多。朱守殷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于是把他的家族全部杀掉,又伸出脖子让左右把他杀死。登上城的人们望见了后唐帝圣驾,都争着打开城门出来投降。孙晟逃奔到了吴国,徐知诰以客相待。 [14]戊戌,诏免三司逋负近二百万缗。 [14]戊戌(二十⽇),后唐帝下诏免去三司拖欠的赋税近二百万缗。 [15]辛丑,吴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中书令东海王徐温卒。 [15]辛丑(二十三⽇),吴国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与宁国节度使兼中书令东海王徐温去世。 初,温子行军司马、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知询以其兄知诰非徐氏子,数请代之执吴政,温曰:“汝曹皆不如也。”严可求及行军副使徐屡劝温以知询代知诰,温以知诰孝谨,不忍也。陈夫人曰:“知诰自我家贫 ![]() ![]() ![]() 当初,徐温的儿子行军司马、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徐知询认为他的哥哥徐知诰不是徐氏的儿子,曾多次请求代替他执掌吴国国政,徐温说:“你们都不如他。”严可求以及行军副使徐也屡次劝说徐温让徐知询代替徐知诰,徐温认为徐知诰孝顺谨慎,不忍心让徐知询代替他。陈夫人说:“徐知诰是在我们贫穷时就收养了的,怎么能够富贵以后就抛弃他呢?”但严可求等仍然劝不说不已。徐温打算率领诸藩镇的员官⼊朝劝说吴王称帝,将要出发时突然生病,于是就派遣徐知询拿着奏表去劝吴王称帝,因而留下代替徐知诰处理政事。徐知诰起草了奏表想请求出任洪州节度使,打算第二天早晨送上去,这天晚上,徐温的死讯传来,才没有上表。徐知询很快回到金陵。吴主赠徐温为齐王,谥号叫忠武。 [16]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筠久疾,将佐请见,不许。副使符彦琳等疑其已死,恐左右有奷谋,请权 ![]() [16]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筠病了好长时间,将佐们请求相见,没有得到允许。副使符彦林等怀疑他已经死去,害怕张筠的左右人员有 ![]() ![]() [17]癸卯,以保义节度使石敬瑭为宣武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 [17]癸卯(二十五⽇),任命保义节度使石敬瑭为宣武节度使,兼任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 [18]十一月,庚戌,吴王即皇帝位,追尊孝武王曰武皇帝,景王曰景皇帝,宣王曰宣皇帝。 [18]十一月,庚戌(初三),吴王即皇帝位,追尊孝武王为武皇帝,景王为景皇帝,宣王为宣皇帝。 [19]安重诲议伐吴,帝不从。 [19]安重诲商议想讨伐吴国,后唐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20]甲子,吴大赦,改元乾贞。 [20]甲子(十七⽇),吴国实行大赦,改年号为乾贞。 丙子,吴主尊太妃王氏曰皇太后,以徐知询为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加徐知诰都督中外诸军事。 两子(二十九⽇),吴主尊太妃王氏为皇太后。任命徐知询为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加封徐知诰都督中外诸军事。 [21]十二月,戊寅朔,孟知祥发民丁二十万修成都城。 [21]十二月,戊寅朔(初一),孟知祥征发二十万民丁修建成都城。 [22]吴主立兄庐江公为常山王,弟鄱 ![]() [22]吴主立其兄庐江公杨为常山王,立其弟鄱 ![]() [23]初,晋 ![]() ![]() [23]当初,晋 ![]() ![]() ![]() [24]中书舍人马缟请用汉光武故事,七庙之外别立亲庙;中书门下奏请如汉孝德、孝仁皇例,称皇不称帝,帝 ![]() [24]中书舍人马缟请求用汉光武时的典章制度,七庙之外另立一个亲庙。中书门下上奏请求象汉教德、教仁皇那样,称皇不称帝。后唐帝想兼称帝,大臣们于是就引用德用、玄元、兴圣皇帝的例子,都在京师立庙。后唐帝命令在应州旧宅立庙,从⾼祖的⽗⺟以下都追谥为皇帝、皇后,他们的墓都称为陵。 [25]汉主如康州。 [25]南汉主到达康州。 [26]是岁,蔚、代缘边粟斗不过十钱。 [26]这一年,蔚、代沿边境的地方一斗粮食的价钱不到十钱。 三年(戊子、928) 三年(戊子,公元928年) [1]舂,正月,丁巳,吴主立子琏为江都王,为江夏王,为宜舂王,宣帝子庐陵公玢为南 ![]() [1]舂季,正月,丁巳(初十),吴主立他的儿子杨琏为江都王,杨为江夏王,杨为宜舂王,宣帝的儿子庐陵公杨玢为南 ![]() [2]昭义节度使⽑璋所为骄僭,时服赭袍,纵酒为戏,左右有谏者,剖其心而视之。帝闻之,征为右金吾卫上将军。 [2]昭义节度使⽑璋的所作所为骄横越轨,有时穿着天子所穿赭袍,狂饮乐娱,左右有规劝他的,他就让人剖其心察看。后唐帝听说此事,征调他为右金吾卫上将军。 [3]契丹陷平州。 [3]契丹人攻陷平州。 [4]二月,丁丑朔,⽇有食之。 [4]二月,丁丑朔(初一),出现⽇食。 [5]帝将如邺都,时扈驾诸军家属甫迁大梁,又闻将如邺都,皆不悦,有流言;帝闻之,不果行。 [5]后唐帝将要到邺都,当时扈驾诸军的家属刚刚迁到大梁,听说要到邺都,都不⾼兴,流言议论纷纷。后唐帝听说后,没有成行。 [6]吴自庄宗灭梁以来,使者往来不绝。庚辰,吴使者至,安重诲以为杨溥敢与朝廷抗礼,遣使窥觇,拒而不受,自是遂与吴绝。 [6]吴国自从庄宗消灭了后梁国以来,使者往来不断。庚辰(初四),吴国的使者到来,安重诲以为吴王杨溥敢和朝廷抗礼,于是出派使者去暗中窥视,并拒不接受他,从此以后就和吴国断绝了关系。 [7]张筠至长安,守兵团门拒之;筠单骑⼊朝,以为左卫上将军。 [7]张筠到了长安,把守城门的士卒关起来不让他进去。张筠单人匹马⼊朝,后唐帝任命他为左卫上将军。 [8]壬辰,宁江节度使西方邺攻拔归州;未几,荆南复取之。 [8]壬辰(十六⽇),宁江节度使西方邺攻下了归州。没过多久,荆南又夺了回去。 [9]枢密使、同平章事孔循, ![]() ![]() ![]() [9]枢密使、同平章事孔循 ![]() ![]() ![]() 重诲 ![]() 安重诲 ![]() ![]() 重诲恶成德节义使、同平章事王建立,奏建立与王都 ![]() ![]() ![]() ![]() 安重诲很恨成德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建立,上奏说王建立和王都互相勾结,有叛变的意图。王建立也奏称,安重诲独揽大权,请求⼊朝当面向后唐帝说明情况,后唐帝就召见他。他到了朝廷,说安重诲与宣徽使判三司张延朗结为婚姻亲戚,內外勾结,作威作福。三月,辛亥(初五),后唐帝见了安重诲,満脸怒气,对他说:“现在给你一镇自己休息去,用王建立代替你,张延朗也放为外任。”安重诲说:“臣披荆斩棘侍奉陛下数十年,正值陛下兴起,缺乏适当人选,臣任机要,几年来天下平安无事。现在把我抛弃去外,我希望听听有什么罪过。”后唐帝很不⾼兴地站起来,告诉了宣徽使朱弘昭,朱弘昭说:“陛下平⽇待安重诲如左右手,怎么能因小的忿怒就抛弃了他呢?希望陛下三思。”不久,后唐帝又召见安重诲安慰抚问。第二天,王建立辞别回镇,后唐帝说:“你近来上奏说,想在朝廷分担我的忧愁,今天又要到哪儿去!”正好这时门下侍郞兼刑部尚书、同平章事郑珏请求退休,己未(十三),命郑珏为左仆 ![]() ![]() [10]孟知祥屡与董璋争盐利,璋 ![]() [10]孟知祥曾多次和董璋争夺盐利,董璋引 ![]() [11]楚王殷如岳州,遣六军使袁诠、副使王环、监军马希瞻将⽔军击荆南,⾼季兴以⽔军逆战。至刘郞,希瞻夜匿战舰数十艘于港中;诘旦,两军合战,希瞻出战舰横击之,季兴大败,俘斩以千数,进副江陵。季兴请和,归史光宪于楚。军还,楚王殷让环不遂取荆南,环曰:“江陵在中朝及吴、蜀之间,四战之地也,宜存之以为吾捍蔽。”殷悦。环每战,⾝先士卒,与众同甘苦;常置针药于座右,战罢,索伤者于帐前,自傅治之。士卒隶环麾下者相贺曰:“吾属得死所矣。”故所向有功。 [11]楚王马殷到达岳州,派遣六军使袁诠、副使王环、监军马希瞻等率领⽔军攻打荆南,⾼季兴也用⽔军 ![]() ![]() [12]楚大举⽔军击汉,围封州。汉主以《周易》筮之,遇《大有》,于是大赦,改元大有;命左右街使苏章将神弩三千、战舰百艘救封州。章至贺江,沈铁于⽔,两岸作巨轮挽,筑长堤以隐之,伏壮士于堤中。章以轻舟逆战, ![]() ![]() [12]楚国发动所有⽔军向南汉发起攻击,包围了南汉的封州。南汉主用《周易》来占卜这次战争,遇上“大有”卦,于是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大有。南汉主命令左右街使苏章率领三千神 ![]() ![]() ![]() ![]() [13]夏,四月,以邺都留守从荣为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以客省使太原冯为副留守,夹马指挥使新平杨思权为步军都指挥使以佐之。戊寅,以宣武节度使石敬瑭为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加同平章事;以枢密使范延光为成德节度使。丙戌,以枢密使安重诲兼河南尹,以河南尹从厚为宣武节度使,仍判六军诸卫事。 [13]夏季,四月,后唐帝任命邺都留守李从荣为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客省使太原人冯为北都副留守,夹马指挥使新平人杨思权为步兵都指挥使辅佐李从荣。戊寅(初三),任命宣武节度使石敬瑭为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加同平章事。枢密使范延光为成德节度使。丙戌(十一⽇),任命枢密使安重诲兼任河南尹,河南尹李从厚为宣武节度使,仍然判六军诸卫事。 [14]吴右雄武军使苗、静江统军王彦章将⽔军万人攻楚岳州,至君山,楚王殷遣右丞相许德勋将战舰千艘御之。德勋曰:“吴人掩吾不备,见大军,必惧而走。”乃潜军角子湖,使王环夜帅战舰三百,绝吴归路。迟明,吴人进军荆江口,将会荆南兵攻岳州,丁亥,至道人矶。德勋命战棹都虞候詹信以轻舟三百出吴军后,德勋以大军当其前,夹击之,吴军大败,虏及彦章以归。 [14]吴国右雄武军使苗、静江统军王彦章率领一万⽔军向楚国的岳州发起进攻,到了君山,楚王马殷派遣右丞相许德勋率领一千多艘战船去抵御吴军。许德勋说:“吴军想乘我们没有防备而袭击,当他看见我们大军时,一定会感到害怕而逃跑。”于是他们偷偷地驻在角子湖,派王环在黑夜里率领三百战船去断绝吴军的回路。天将亮的时候,吴军进军到荆江口,准备会合荆南军队一起攻打岳州,丁亥(十二⽇),到达道人矶。许德勋命令战棹都虞候詹信率三百轻便船只走在吴军的后面,许德勋率领大军 ![]() [15]初,义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都镇易定十余年,自除刺史以下官,租赋皆赡本军。及安重诲用事,稍以法制裁之;帝亦以都篡⽗位,恶之。时契丹数犯塞,朝廷多屯兵于幽、易间,大将往来,都 ![]() ![]() ![]() [15]当初,义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都在易定镇守了十多年,自己任命刺史以下的官吏,所 ![]() [16]戊戌,吴徙常山王为临川王。 [16]戊戌(二十三⽇),吴国调常山王杨为临川王。 [17]庚子,诏削夺王都官爵。壬寅,以王晏球为北面招讨使,权知定州行州事,以横海节度使安审通为副招讨使,以郑州防御使张虔钊为都监,发诸道兵会讨定州。是⽇,晏球攻定州,拔其北关城。都以重赂求救于奚酋秃馁,五月,秃馁以万骑突⼊定州;晏球退保曲 ![]() [17]庚子(二十五⽇),后唐帝下诏罢免王都官爵。壬寅(二十七⽇),任命王晏球为北面招讨使,暂时主持定州州事。任命横海节度使安审通为北面副招讨使,郑州防御使张虔钊为都监,调各道的军队联合起来讨伐定州。这一天,王晏球向定州发起进攻,攻下了定州北关城。王都用厚礼请求奚人首领秃馁援救。五月,秃馁率领一万骑兵突然进⼊定州,王晏球撤退,坚守曲 ![]() ![]() ![]() [18]辛酉,以天雄节度副使赵敬怡为枢密使。 [18]辛酉(十七⽇),后唐帝任命天雄节度使副使赵敬怡为枢密使。 [19]王晏球闻契丹发兵救定州,将大军趣望都,遣张延朗分兵退保新乐。延朗遂之真定,留赵州刺史朱建丰将兵修新乐城。契丹已自他道⼊定州,与王都夜袭新乐,破之,杀建丰。乙丑,王晏球、张延朗会于行唐,丙寅,至曲 ![]() ![]() [19]王晏球听说契丹人出兵来援救定州,乃率领大军直奔望都,并派遣张延朗分一部分兵力退守新乐。张延朗到了真定,留下赵州刺史朱建丰率领军队修筑新乐城。契丹人已从别的道路进⼊定州,与王都 在夜晚袭击新乐,攻克后杀死了朱建丰。乙丑(二十一⽇),王晏球、张延朗在行唐会师,丙寅(二十二⽇),到达曲 ![]() ![]() ![]() [20]吴遣使求和于楚,请苗、王彦章;楚王殷归之,使许德勋饯之。德勋谓二人曰:“楚国虽小,旧臣宿将犹在,愿吴朝勿以措怀。必俟众驹争皂栈,然后可图也。”时殷多內宠,嫡庶无别,诸子骄奢,故德勋语及之。 [20]吴国派遣使者向楚国请求和好,并请求归还苗、王彦章。楚王马殷把他们送回去,并派许德勋为他们饯行。许德勋对他们二人说:“楚国虽小,旧的大臣老的将领们还都健在,希望吴国不要打什么主意。一定要等到马驹争夺马厩时,然后才可以谋取。”当时马殷有很多宠幸的宮人,嫡庶不分,他的儿子们也骄横奢侈,所以许德勋才特地讲了这番话。 [21]六月,辛巳,⾼季兴复请称藩于吴,吴进季兴爵秦王,帝诏楚王殷讨之。殷遣许德勋将兵攻荆南,以其子希范为监军,次沙头;季兴从子云猛指挥使从嗣单骑造楚壁,请与希范挑战决胜,副指挥使廖匡齐出与之斗,拉杀之。季兴惧,明⽇,请和,德勋还,匡齐,赣人也。 [21]六月,辛巳(初八),⾼季兴又请求向吴国称臣,吴国给⾼季兴进爵为秦王,后唐帝诏令楚王马殷讨伐⾼季兴。马殷派许德勋率兵去攻打荆南,派他的儿子马希范为监军,驻在沙头。⾼季兴的侄子云猛指挥使⾼从嗣单人匹马到了楚军的营寨前,请求和马希范一决胜负,副指挥使廖匡齐出去和他 ![]() [22]王晏球知定州有备,未易急攻,朱弘昭、张虔钊宣言大将畏怯;有诏促令攻城。晏球不得已,乙未,攻之,杀伤将士三千人。 [22]王晏球知道定州有防备,不能轻易急攻,朱弘昭、张虔钊扬言王晏球胆怯害怕。后唐帝下诏催促他们进攻。王晏球不得已,乙未(二十二⽇),向定州城发起进攻,结果有三千将士被杀伤。 [23]先是,诏发西川兵戌夔州,孟知祥遣左肃边指挥使⽑重威将三千人往。顷之,知祥奏“夔、忠、万三州已平,请召戌兵还,以省馈运。”帝不许。知祥 ![]() ![]() [23]在此之前,后唐帝下诏调西川的军队去戌守夔州,孟知祥派遣左肃边指挥使⽑重威率领三千人前往夔州。不久,孟知祥上奏说:“夔、忠、万三州已经平定,请求把戌守在夔州的士卒召回去,这样可以节省军队供给的运输。”后唐帝没有答应。孟知祥偷偷派人去引 ![]() [24]陕州行军司马王宗寿请葬故蜀主王衍,秋,七月,赠衍顺正公,以诸侯礼葬之。 [24]陕州行军司马王宗寿请求埋葬原来的前蜀主王衍,秋季,七月,追封王衍为顺正公,用诸侯的礼仪把他埋葬。 [25]北面招讨使安审通卒。 [25]北面招讨使安审通去世。 [26]东都民有犯私曲者,留守孔循族之。或请听民造曲,而于秋税亩收五钱;已未,敕从之。 [26]东都的百姓中有违犯法律私自造酒曲的人,东都留守孔循将其全家诛灭。有人请求让百姓们私自制造酒曲,在秋季税赋中每亩增收五钱。已未(十六⽇),后唐帝下令同意。 [27]壬戌,契丹复遣其酋长惕隐将七千骑救定州,王晏球逆战于唐河北,大破之;甲子,追至易州。时久雨⽔涨,契丹为唐所俘斩及陷溺死者,不可胜数。 [27]壬戌(十九⽇),契丹又派其酋长惕隐率领七千骑兵数援定州,王晏球在唐河北面 ![]() [28]戊辰,以威武节度使王延钧为闽王。 [28]戊辰(二十五⽇),后唐帝任命威武节度使王延钧为闽王。 [29]契丹北走,道路泥泞,人马饥疲,⼊幽州境。八月,壬戌,赵德钧遣牙将武从谏将精骑邀击之,分兵扼险要,生擒惕隐等数百人;余众散投村落,村民以⽩梃击之,其得脫归国者不过数十人。自是契丹沮气,不敢轻犯塞。 [29]契丹人败走,道路泥泞,人马又饥饿又疲乏,进⼊了幽州境內。八月,甲戌(初二),赵德钧派遣牙将武从谏率领精锐骑兵阻击,并分别派军队把守在险要的地方,活捉了惕隐等几百人。其余的士卒都分散逃到村里,村里的百姓用 ![]() [30]初,庄宗徇地河北,获小儿,畜之宮中,及长,赐姓名李继陶;帝即位,纵遣之。王都得之,使⾐⻩袍坐堞间,谓王晏球曰:“此庄宗皇帝子也,已即帝位。公受先朝厚恩,曾不念乎!”晏球曰:“公作此小数竟何益!吾今教公二策,不悉众决战,则束手出降耳,自余无以求生也。” [30]当初,庄宗攻占河北时,得到一个小孩儿,把他养在宮中,等到他长大赐姓名叫李继陶。明宗即位后,把他放了回去。王都得到了,让他穿上⻩袍,坐在城上的矮墙中间,对王晏球说:“这是庄宗皇帝的儿子,已经即皇帝位。你蒙受先朝的厚恩,难道不怀念先朝吗?”王晏球说:“你搞这些小动作有什么好处呢?我现在教给你两个办法,如果不率领全军出来决战,那么就束手投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活路。” [31]王建立以目不知书,请罢判三司,不许。 [31]王建立认为自己没有多少文化,请求解除判三司的官职,后唐帝没有答应。 [32]乙未,吴大赦。 [32]乙未(二十三⽇),吴国实行大赦。 [33]吴赵王 ![]() [33]吴越王钱想立中子钱传为继承人,于是对他的儿子们说:“你们各自讲讲你们的功劳,然后我选择你们中功劳多的人立为继承人。”钱传的哥哥钱传、钱传、钱传都一致推举钱传。于是上奏请求后唐帝授给钱传两个镇。闰八月,丁未(初五),后唐帝下诏任命钱传为镇海、镇东节度使。 [34]戊申,赵德钧献契丹俘惕隐等,诸将皆请诛之,帝曰:“此曹皆虏中之骁将,杀之则虏绝望,不若存之以纾边患。”乃赦惕隐等酉长五十人,置之亲卫,余六百人悉斩之。 [34]戊申(初六),赵德钧献上了契丹的俘虏惕隐等,诸位将领都请求把他们杀掉,后唐帝说:“这些人们都是契丹人中的勇敢将领,杀了他们契丹人就绝望了,不如留下他们来缓解边塞的忧患。”于是赦免了惕隐等酋长五十人,把他们安排在亲卫中,其余六百多人全部斩杀。 [35]契丹遣梅老季素等⼊贡。 [35]契丹派遣梅老季素等人向后唐⼊贡。 [36] 初,卢文进来降,契丹以蕃汉都提举使张希崇代之为卢龙节度使,守平州,遣亲将以三百骑监之。希崇本书生,为幽州牙将,没于契丹 ![]() ![]() [36]当初,卢文进来投降,契丹任命蕃汉都提举使张希崇代替他为卢龙节度使,驻守在平州,并派遣了亲信将领率三百骑兵去监督他。张希崇本来是个书生,任幽州牙将,后来被契丹人俘获。他的 ![]() ![]() [37]吴王太后殂。 [37]吴国的王太后去世。 [38]九月,辛巳,荆南败楚兵于⽩田,执楚岳州刺史李廷规,归于吴。 [38]九月,辛巳(初九),荆南军队在⽩田打败了楚军国队,抓获了楚国的岳州刺史李廷规,把他送到吴国。 [39]乙未,敕以温韬发诸陵,段凝反覆,令所在赐死。 [39]乙未(二十三⽇),后唐帝下令,因为温韬盗挖先帝的陵墓,段凝反叛,就在他们所在地赐死。 [40]己亥,以武宁节度使房知温兼荆南行营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分遣中使发诸道兵赴襄 ![]() [40]乙亥(二十七⽇),任命武宁节度使房知温兼任荆南行营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并分别派遣中使调发各道军队赶赴襄 ![]() [41]辛丑,徙庆州防御使窦廷琬为金州刺史;冬,十月,廷琬据庆州拒命。 [41]辛丑(二十九⽇),调庆州防御使窦廷琬为金州刺史。冬季,十月,窦廷琬占据庆州拒绝执行调令。 [42]丙午,以横海节度使李从敏兼北面行营副招讨使。从敏,帝之从子也。 [42]丙午(初五),任命横海节度使李从敏兼任北面行营副招讨使。李从敏是后唐帝的侄儿。 [43]戊申,诏静难节度使李敬通发兵讨窦廷琬。 [43]戊申(初七),后唐帝下诏,命令静难节度使李敬通出兵讨伐窦廷琬。 [44]王都据定州,守备固,伺察严,诸将屡有谋翻城应官军者,皆不果,帝遣使者促王晏球攻城,晏球与使者联骑巡城,指之曰:“城⾼峻如此,借使主人听外兵登城,亦非梯冲所及。徒多杀精兵,无损于贼,如此何为!不若食三州之租,爱民养兵以俟之,彼必內溃。”帝从之。 [44]王都占据定州,守备坚固,四周巡察很严,他部下有些将领曾多次想翻城出来响应官军,但都没有成功。后唐帝派遣使者去催促王晏球进攻,王晏球同使者一起骑着马沿定州城看了看,他指着城对使者说:“城墙修得如此⾼大险峻,即使城主听任外面的士兵登城,也不是云梯冲车能够办到的。只是⽩⽩地死伤精锐士卒,对敌人一点也不会损伤,像这样还攻城⼲什么呢?不如让三州将租税供给军队,爱民养兵耐心等待,他们一定从內部崩溃。”后唐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45]十一月,有司请为哀帝立庙,诏立庙于曹州。 [45]十一月,有关部门请为唐哀帝立庙,后唐帝下诏在曹州修庙。 [46]平卢节度使晋忠武公霍彦威卒。 [46]平卢节度使晋忠武公霍彦威去世。 [47]忠州刺史王雅取归州。 [47]忠州刺史王雅夺取归州。 [48]庚寅,皇子从厚纳孔循女为妃,循因之得之大梁,厚结王德妃之 ![]() [48]庚寅(十九⽇),皇子李从厚娶孔循的女儿为妃,孔循因此有机会去了大梁,他用厚礼巴结王德妃的同 ![]() [49]甲午,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王建立同平章事,充平卢节度使。 [49]甲午(二十三⽇),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王建立以同平章事衔,出任平卢节度使。 [50]丙申,上问赵凤:“帝王赐人铁券,何也?”对曰:“与之立誓,令其子孙长享爵禄耳。”上曰:“先朝受此赐者止三人,崇韬、继麟寻皆族灭,朕得脫如毫厘耳。”因叹息久之。赵凤曰:“帝王心存大信,固不必刻之金石也。” [50]丙申(二十五⽇),后唐帝问赵凤:“帝王赏赐给人们铁券,这是为什么呢?”赵凤回答说:“与他们立下誓言,让他们的子孙们世世代代享受爵禄。”后唐帝说:“先朝接受这种赐物的只有三个人,郭崇韬、李继麟不久就会家抄斩,朕只差一点点才得以脫险。”说完后他叹息了很长时间。赵凤说:“帝王的心中存有大的信义,本来就不必刻在金石上。” [51]十二月,甲辰,李敬周奏拔庆州,族窦廷琬。 [51]十二月,甲辰(初三),李敬周奏报攻取了庆州,并将窦廷琬灭族。 [52]荆南节度使⾼季兴寝疾,命其子行军司马、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从诲权知军府事;丙辰,季兴卒。吴主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 [52]荆南节度使⾼季兴得病卧 ![]() [53]史馆修撰张昭远上言:“臣窃见先朝时,皇弟、皇子皆喜俳优,⼊则饰姬妾,出则夸仆马;习尚如此,何道能贤!诸皇子宜精择师傅,令皇子屈⾝师事之,讲礼义之经,论安危之理。古者人君即位则建太子,所以明嫡庶之分,塞祸 ![]() [53]史馆修撰张昭远上书说:“我见先朝时,皇弟、皇子都喜 ![]() ![]() ![]() [54]闽王延钧度民二万为僧,由是闽中多僧。 [54]闽王王延钧让二万百姓离俗出家,从此以后闽中的僧人越来越多。 [55]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从荣,年少骄很,不亲政务,帝遣左右素与从荣善者往与之处,使从容讽导之。其人私谓从荣曰:“河南相公恭谨好善,亲礼端士,有老成之风;相公齿长,宜自策励,勿令声问出河南之下。”从荣不悦,退,告步军都指挥使杨思权曰:“朝廷之人皆推从厚而短我,我其废乎!”思权曰:“相公手握強兵,且有思权在,何忧!”因劝从荣多募部曲,缮甲兵, ![]() [55]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从荣,年轻骄傲,不亲自处理政务,后唐帝派遣一个平时和李从荣相处比较好的亲信去和他住在一起,让这个人心平气和地劝说和引导他。这个人私下对李从荣说:“河南相公李从厚恭敬善良,礼贤下士,有老练成 ![]() ![]() 四年(己丑、929) 四年(己丑,公元929年) [1]舂,正月,冯⼊为宣徽使,谓执政曰:“从荣刚僻而轻易,宜选重德辅之。” [1]舂季,正月,冯到朝廷任宣徽使,他对执政说:“李从荣 ![]() [2]王都、秃馁 ![]() [2]王都、秃馁打算突破包围逃出去,但没有能成功。二月,癸丑(十三⽇),定州都指挥使马让能打开城门让官军进去,王都的全家族人都自焚而死,抓获了秃馁以及契丹二千人。辛亥(十一⽇),任命王晏球为天平节度使,与赵德钧一并加封兼任侍中。秃馁被送到大梁,在街市上当众斩杀。 [3]枢密使赵敬怡卒。 [3]枢密使赵敬怡去世。 [4]甲子,帝发大梁。 [4]甲子(二十四⽇),后唐帝从大梁出发。 [5]丁卯,门下侍郞、同平章事崔协卒于须⽔。 [5]丁卯(二十七⽇),门下侍郞、同平章事崔协在须⽔去世。 [6]庚午,帝至洛 ![]() [6]庚午(三十⽇),后唐帝到达洛 ![]() [7]王晏球在定州城下,⽇以私财飨士,自始攻至克城未尝戮一卒。三月,辛巳,晏球⼊朝,帝美其功;晏球谢久烦馈运而已。 [7]王晏球在定州城下,每天用自己的财物慰劳士卒,从开始攻城到攻下城,从来没有杀过一个士卒,三月,辛巳(十一⽇),王晏球到了朝廷,后唐帝称美他的功劳。王晏球只是感谢朝廷长期给他运送粮食。 [8]皇子右卫大将军从璨 ![]() [8]皇子右卫大将军李从璨 ![]() ![]() [9]横山蛮寇邵州。 [9]横山地区的蛮族侵扰邵州。 [10]楚王殷命其子武安节度副使、判长沙府希声知政事,总录內外诸军事,自是国政先历杀声,乃闻于殷。 [10]楚王马殷命令他的儿子武安节度副使、判长沙府的马希声知政事,总管国內外军事,从此以后,家国大事先经过马希声,然后才报告马殷。 [11]夏,四月,庚子朔,噤铁锡钱。时湖南专用锡钱,铜钱一直锡钱百,流⼊国中,法不能噤。 [11]夏季,四月,庚子朔(初一),噤止铁锡钱流通。当时湖南专用锡钱,一个铜钱值一百个锡钱,锡钱充⼊中原,法令难以噤止这些钱的流通。 [12]丙午,楚六军副使王环败荆南兵于石首。 [12]丙午(初七),楚六军副使王环在石首击败了荆南的军队。 [13]初令缘边置场市 ![]() ![]() [13]后唐开始命令沿边境的地方设置市场买 ![]() ![]() ![]() ![]() [14]壬子,以皇子从荣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厚为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 [14]壬子(十三⽇),任命皇子李从荣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任命李从厚为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 [15]契丹寇云州。 [15]契丹人犯侵云州。 [16]甲寅,以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郞赵凤为门下侍郞、同平章事。 [16]甲寅(十五⽇),任命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郞赵凤为门下侍郞、同平章事。 [17]五月,乙酉,中书言:“太常改谥哀帝曰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既称宗则应⼊太庙,在别庙则不应称宗。”乃去庙号。 [17]五月,乙酉(十七⽇),中书上书说:“太常改谥哀帝为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为景宗。既然称宗,就应该⼊太庙,如在别的庙里就不应该称宗。”于是去掉了庙号。 [18]帝将祀南郊,遣客省使李仁矩以诏谕两川,令西川献钱一百万缗,东川五十万缗;皆辞以军用不⾜,西川献五十万缗,东川献十万缗。仁矩,帝在藩镇时客将也,为安重诲所厚,恃恩骄慢。至梓州,董璋置宴召之,⽇中不往,方拥 ![]() [18]后唐帝将要去南郊祭祀,派遣客省使李仁矩用后唐帝的命令告示两川,命令西川贡献钱一百万缗,东川贡献钱五十万缗。但两川都推辞说军需不⾜,结果西川贡献了五十万缗,东川贡献了十万缗。李仁矩是后唐帝当初在藩镇时的一位将领,被安重诲器重,他依仗恩宠特别傲慢。他到梓州时,董璋置办酒宴招待他,等到中午还不来,正抱着艺 ![]() [19]⾼季兴之叛也,其子从诲切谏,不听。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曰:“唐近而吴远,非计也。”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又遗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元信书,求保奏,复修职贡。丙申,元信以从诲书闻,帝许之。 [19]⾼季兴背叛之后,他的儿子⾼从诲直言规劝,⾼季兴不听。⾼从诲继承爵位后,对他的左右僚佐们说:“唐近而吴远,舍弃唐而臣服吴,这不是好方法。”于是就通过楚王马殷向后唐谢罪。又给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元信写信,请求他上奏后唐帝,愿意重新称臣纳贡。丙申(二十八⽇),安元信把⾼从诲信的內容告诉了后唐帝,后唐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20]契丹寇云州。 [20]契凡犯侵云州。 [21]六月,戊申,复以邺都为魏州,留守、皇城使并停。 [21]六月,戊申(十一⽇),又将邺都恢复为魏州,留守、皇城使一并停置。 [22]庚申,⾼从诲自称前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史,上表求內附。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己丑,罢荆南招讨使。 [22]庚申(二十三⽇),⾼从诲自称为前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史,上表请求归附后唐。秋季,七月,甲申(十七⽇),任命⾼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己丑(二十二⽇),罢废荆南招讨使。 [23]八月,吴武昌节度使兼侍中李简以疾求还江都,癸丑,卒于采石。徐知询,简婿也,擅留简亲兵二千人于金陵,表荐简子彦忠代⽗镇鄂州,徐知诰以龙武统军柴再用为武昌节度使;知询怒曰:“刘崇俊,兄之亲,三世为濠州;彦忠吾 ![]() [23]八月,吴国武昌节度使兼侍中李简因病请求回到江都。癸丑(十七⽇),李简在采石去世。徐知询是李简的女婿,他擅自把李简的亲兵二千人留在金陵,并上表推荐李简的儿子李彦忠代替他的⽗亲镇守鄂州,徐知诰任命龙武统军柴再用为武昌节度使。徐知询知道以后很生气地说:“刘崇俊是哥哥的亲戚,他家三世为濠州刺史。李彦忠是我 ![]() [24]初,楚王殷用都军判官⾼郁为谋主,国赖以富強,邻国皆疾之。庄宗⼊洛,殷遣其子希范⼊贡,庄过爱其警敏,曰:“比闻马氏当为⾼郁所夺,今朋子如此,郁安能得之!”⾼季兴亦以流言间郁于殷,殷不听,乃遣使遗节度使副使、知政事希声书,盛称郁功名,愿为兄弟。使者言于希声曰:“⾼公常云‘马氏政事皆出⾼郁,’此子孙之忧也。”希声信之。行军司马杨昭遂,希声之 ![]() ![]() ![]() [24]当初,楚王马殷用都军判官⾼郁为主要谋臣,家国依靠他富強起来,邻国都嫉妒他。庄宗进⼊洛 ![]() ![]() ![]() ![]() ![]() ![]() [25]九月,上与冯道从容语及年⾕屡登,四方无事,道曰:“臣常记昔在先皇幕府,奉使中山,历井陉之险,臣忧马蹶,执辔甚谨,幸而无失;逮至平路,放辔自逸,俄至颠陨。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上深以为然。上又问道:“今岁虽丰,百姓赡⾜否?”道曰:“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 ![]() [25]九月,后唐帝和冯道从容地聊起近年来五⾕丰登,四方无事。冯道说:“我经常记起过去在先帝的幕府任掌记书时,奉命出使中山,经过井陉险要的地方,我常担忧马被摔倒,非常小心谨慎地抓住缰绳,幸好没有失误。等到了平路时,放开缰绳让马自己去奔路。不一会儿就跌倒了。凡是治理天下的道理也和这差不多。”后唐帝深深感到他讲得很对。后唐帝又问冯道说:“今年虽然丰收了,百姓们的赡养是否充⾜?”冯道说:“种庄稼的人遇上灾年就饿殍満道,遇上丰年又为粮食价格便宜而发愁,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都有困苦,只有庄稼人是这样呵!我曾记得进士聂夷中的诗中写道:‘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语言虽然耝俗,但全都说出了庄稼人的甘苦。农民是士、农、工、商四种人中最勤苦的,陛下不可不了解这些情况啊!”反唐帝听了之后非常⾼兴,命令他⾝边的人把这首诗抄录下来,经常朗读背诵它。 [26]州兵戌东川者归本道,董璋擅留其壮者,选羸老归之,仍收其甲兵。 [26]戌守东川的州军队回归本道时,董璋擅自留下其中⾝体強壮的人,挑选一些年老体弱的人让他们回去,同时还收了他们的武器。 [27]癸巳,西川右都押牙孟容弟为资州税官,坐自盗抵死,观察判官冯、中门副使王处回为之请,孟知祥曰:“虽吾弟犯法,亦不可贷,况他人乎!” [27]癸巳(二十七⽇),西川右都押牙孟容的弟弟任资州的税赋官,犯了监守自盗的罪被判处死刑,观察判官冯、中门副使王处回为他请求免除死刑,孟知祥说:“即使是我的弟弟犯了法也不能饶恕,何况是别人呢?” [28]吴越王居其国好自大,朝廷使者曲意奉之则赠遗丰厚,不然则礼遇疏薄。尝遗安重诲书,辞礼颇倨。帝遣供奉官乌昭遇、韩玫使吴越,昭遇与玫有隙,使还,玫奏:“昭遇见,称臣太师拜舞,谓为殿下,及私以国事告。”安重诲奏赐昭遇死。癸巳,制以太师致仕,自馀官爵皆削之,凡吴越进奏官、使者、纲吏,令所在系治之。令子传等上表讼冤,皆不省。 [28]吴越王钱在他的国內喜 ![]() [29]初,朔方节度使韩洙卒,弟澄为留后。未几,定远军使李匡宾聚 ![]() ![]() [29]当初朔方节度使韩洙死后,他的弟弟韩澄被任命为留后。不久,定远军使李匡宾聚众占据了保静镇发动叛 ![]() 前磁州刺史康福,善胡语,上退朝,多召⼊便殿,访以时事,福以胡语对;安重诲恶之,常戒之曰:“康福,汝但妄奏事,会当斩汝!”福惧,求外补。重诲以灵州深⼊胡境,为帅者多遇害,戊戌,以福为朔方、河西节度使。福见上,涕泣辞之;上命重诲为福更他镇,重诲曰:“福自刺史无功建节,尚复何求!且成命已行,难以复改。上不得已,谓福曰:“重诲不肯,非朕意也。”福辞行,上遣将军牛知柔、河中都指挥使卫审等将兵万人卫送之。审,徐州人也。 原来的磁州刺史康福,精通胡语,后唐帝退朝后,经常把他叫进便殿,谘询当时的一些事情,康福用胡语回答后唐帝的提问。安重诲讨厌他这样做,经常告诫说:“康福,你竟敢胡 ![]() [30]辛亥,割阆、果二州置保宁军,壬子,以內客省使李仁矩为节度使。 [30]辛亥(十六⽇),分出阆、果二州来建置了保宁军。壬子(十七⽇),任命內客省使李仁矩为节度使。 先是,西川常发刍粮馈峡路,孟知祥辞以本道兵自多,难以奉他镇,诏不许,屡督之;甲寅,知祥奏称财力乏,不奉诏。 在此之前,西川经常调拨一些粮草送给峡路,孟知祥推辞说因为本道兵多,难以供奉别的藩镇,后唐帝下诏不允许不调拨,而且曾多次催促他。甲寅(十九⽇),孟知祥上奏说因财力不⾜,不执行诏令。 [31]吴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徐知询自以握兵据上流,意轻徐知诰,数与知诰争权,內相猜忌,知诰患之;內枢密使王令谋曰:“公辅政⽇久,挟天子以令境內,谁敢不从!知询年少,恩信未洽于人,无能为也。”知询待诸弟薄,诸弟皆怨之。徐知知询不可辅,反持其短以附知诰。吴越王遗知询金⽟鞍勒、器皿,皆饰以龙凤;知询不以为嫌,乘用之。知询典客周廷望说知询曰:“公诚能捐宝货以结朝中勋旧,使皆归心于公,则彼谁与处!”知询从之,使廷望如江都谕意。廷望与知诰亲吏周宗善,密输款于知诰,亦以知诰 ![]() ![]() [31]吴国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徐知询自以为手握兵权而且占据在上游,心中很轻视徐知诰,曾多次和徐知诰争权夺利,在內部互相猜忌,徐知诰很担心他。內枢密使王令谋对徐知诰说:“你辅佐皇上时间已经很长,挟天子以令境內,谁敢不服从!徐知询年轻,他的信义和恩德还没有润泽众人,办不了什么大事。”徐知询对待各个弟弟也很刻薄,他的弟弟们也怨恨他。徐知道徐知询不可辅佐,掌握着他的短处以归附徐知诰。吴越王钱送给徐知询用金⽟制作的马鞍、马勒、器皿,都装饰上龙凤。徐知询不知道由此会引起嫌疑,竟乘用这些东西。掌握礼仪事务的官吏周廷望劝徐知询说:“你如果能真心诚意把这些宝货捐献出来来 ![]() ![]() [32]壬辰,吴主加尊号曰睿圣文明光孝皇帝,大赦,改元大和。 [32]壬辰(二十七⽇),吴主加尊号睿圣文明光孝皇帝,国全实行大赦,改年号大和。 [33]康福行至方渠,羌胡出兵邀福,福击走之;至青刚峡,遇吐蕃野利、大虫二族数千帐,皆不觉唐兵至,福遣卫审掩击,大破之,杀获殆尽。由是威声大振,遂进至灵州,自是朔方始受代。 [33]康福走到方渠,羌族人出兵阻截他,康福把他们打跑。到青刚峡后,遇到了吐蕃野利、大虫二族几千个营帐,他们都不知道后唐的军队已经到来,康福派遣卫审乘他们没有防备袭击,把他们打得大败,几乎全部杀尽或俘获。从此康福威望大振,前进到灵州,从此朔方才开始接受康福代替为朔州节度使。 [34]十二月,吴加徐知诰兼中书令,领宁国节度使。知诰召徐知询饮,以金钟酌酒赐之,曰:“愿弟寿千岁。”知询疑有毒,引他器均之,跽献知诰曰:“愿与兄各享五百岁。”知诰变⾊,左右顾,不肯受,知询捧酒不退。左右莫知所为,伶人申渐⾼径前为诙谐语,掠二酒合饮之,怀金钟趋出,知诰密遣人以良药解之,已脑溃而卒。 [34]十二月,吴国加封徐知诰兼任中书令,并领宁国节度使。徐知诰请徐知询来喝酒,用金做的酒杯酌酒给他喝,并说:“希望弟弟能活千岁。”徐知询怀疑其中有毒,又拿其他杯子把酒平均分开,随着献给徐知诰,并说:“希望和兄长各享五百岁。”徐知诰脸⾊都变了,来回看着左右大臣,终不肯接受,但徐知询捧着酒一直不退。左右大臣都不知徐知诰想⼲什么,伶人申渐⾼径直走到他们面前说了几句诙谐的话,就夺过两杯酒,倒在一起喝下去,然后怀揣金杯很快退出。徐知诰偷偷派人用良药去给申渐⾼解酒毒,但他的脑子已经溃烂而死亡。 [35]奉国节度使、知建州王延禀称疾退居里第,请以建州授其子继雄;庚子,诏以继雄为建州刺史。 [35]闽国奉国节度使、知建州王延禀称病辞职回家乡,请求把建州授给他的儿子王继雄。庚子(初五),后唐帝下招任命王继雄为建州刺史。 [36]安重诲既以李仁矩镇阆州,使与绵州刺史武虔裕皆将拔。虔裕,帝之故吏,重诲之外兄也。重诲使仁矩董璋反状,仁矩增饰而奏之。朝廷又使武信节度使夏鲁奇治遂州城隍,缮甲兵,益兵戌之。璋大惧。时道路传言,又将割绵、龙为节镇,孟知祥亦惧。璋素与知祥有隙,未尝通问,至是,璋遣使诣成都,请为其子娶知祥女;知祥许之,谋并力以拒朝廷。 [36]安重诲已经安排李仁矩去镇守阆州,让他和绵州刺史武虔裕都率兵去赴任。武虔裕是皇帝⾝边的旧吏,安重诲的异姓兄弟。安重诲让李仁矩去刺探董璋谋反的情况,李仁矩添枝加叶上奏给后唐帝。朝廷又派武信节度使夏鲁奇去修治遂州的城壕,修缮武器,并增派士卒在那里戌守。董璋感到很害怕。当时路上的人传言,又将割出绵州、龙州新置节镇,孟知祥听说后也感到害怕。董璋平素和孟知祥有矛盾,不曾往来,到了这个时候,董璋派遣使者到成都,请求为他的儿子娶孟知祥的女儿为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