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4418 |
上一章 八十三纪唐 下一章 ( → ) | |
起重光⾚奋若,尽昭![]()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 ◎ 上元二年辛丑,公元七六一年 舂,正月,癸卯,史思明改元应天。 张景超引兵攻杭州,败李蔵用将李強于石夷门。孙待封自武康南出,将会景超攻杭州,温晁据险击败之;待封脫⾝奔乌程,李可封以常州降。丁未,田神功使特进杨惠元等将千五百人西击王恒。辛亥夜,神功先遣特进范知新等将四千人自⽩沙济,西趣下蜀;邓景山等将千人自海陵济,东趣常州;神功与邢延恩将三千人军于瓜洲,壬子,济江。展将步骑万馀陈于蒜山;神功以舟载兵趣金山,会大风,五舟飘抵金山下,展屠其二舟,沉其三舟,神功不得度,还军瓜洲。而范知新等兵已至下蜀,展击之,不胜。弟殷劝展引兵逃⼊海,可延岁月,展曰:“若事不济,何用多杀人⽗子乎!死,早晚等耳!”遂更帅众力战。将军贾隐林 ![]() ![]() ![]() ![]() ![]() 荆南节度使吕諲奏,请以江南之潭、岳、郴、邵、永、道、连,黔中之涪州,皆隶荆南;从之。 二月,奴剌、 ![]() ![]() 戊辰,新罗王金嶷⼊朝,因请宿卫。 或言:“洛中将士皆燕人,久戍思归,上下离心,急击之,可破也。”陕州观军容使鱼朝恩以为信然,屡言于上,上敕李光弼等进取东京。光弼奏称:“贼锋尚锐,未可轻进。”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勇而愎,麾下皆蕃、汉劲卒,恃功,多不法,郭子仪宽厚曲容之,每用兵临敌,倚以集事;李光弼 ![]() ![]() ![]() 戊寅,陈于邙山。光弼命依险而陈,怀恩陈于平原,光弼曰:“依险则可以进,可以退;若平原,战而不利则尽矣。思明不可忽也。”命移于险,怀恩复止之。史思明乘其陈未定,进兵薄之,官军大败,死者数千人,军资器械尽弃之。光弼、怀恩渡河走保闻喜,朝恩、伯⽟奔还陕,抱⽟亦弃河 ![]() ![]() 李揆与吕諲同为相,不相悦。諲在荆南,以善政闻,揆恐其复⼊相,奏言置军湖南非便,又 ![]() 史思明猜忍好杀,群下小不如意,动至族诛,人不自保。朝义,其长子也,常从思明将兵,颇谦谨,爱士卒,将士多附之;无宠于思明,思明爱少子朝清,使守范 ![]() ![]() ![]() ![]() ![]() 思明在鹿桥驿,令腹心曹将军将兵宿卫;朝义宿于逆旅,其部将骆悦、蔡文景说朝义曰:“悦等与王,死无⽇矣!自古有废立,请召曹将军谋之。”朝义俯首不应。悦等曰:“王苟不许,悦等今归李氏,王亦不全矣。”朝义泣曰:“诸君善为之,勿惊圣人!”悦等乃令许叔冀之子季常召曹将军,至,则以其谋告之;曹将军知诸将尽怨,恐祸及己,不敢违。是夕,悦等以朝义部兵三百被甲诣驿,宿卫兵怪之,畏曹将军,不敢动。悦等引兵⼊至思明寝所,值思明如厕,问左右,未及对,已杀数人,左右指示之。思明闻有变,逾垣至厩中,自备马乘之,悦亻兼人周子俊 ![]() ![]() ![]() ![]() 朝义即皇帝位,改元显圣。密使人至范 ![]() ![]() ![]() ![]() ![]() 李光弼上表,固求自贬;制以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河中节度使。 术士长塞镇将硃融与左武卫将军窦如玢等谋奉嗣岐王珍作 ![]() ![]() 己未,以吏部侍郞裴遵庆为⻩门侍郞、同平章事。 乙亥,青密节度使尚衡破史朝义兵,斩首五千馀级。 丁丑,兗郓节度使能元皓破朝义兵。 壬午,梓州刺史段子璋反,子璋骁勇,从上皇在蜀有功,东川节度使李奂奏替之,子璋举兵,袭奂于绵州。道过遂州,剌史虢王巨苍⻩修属郡礼 ![]() 五月,己丑,李光弼自河中⼊朝。 初,李辅国与张后同谋迁上皇于西內。是⽇端午,山人李唐见上,上方抱幼女,谓唐曰:“朕念之,卿勿怪也。”对曰:“太上皇思见陛下,计亦如陛下之念公主也。”上泫然泣下,然畏张后,尚不敢诣西內。 癸巳, ![]() ![]() 戊戌,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击史朝义范 ![]() 乙未,西川节度使崔光远与东川节度使李奂共攻绵州,庚子,拔之,斩段子璋。 复以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荆南、江南西、浙江东西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 六月,甲寅,青密节度使能元皓败史朝义将李元遇。 江淮都统李峘畏失守之罪,归咎于浙西节度使侯令仪,丙子,令仪坐除名,长流康州;加田神功开府仪同三司,徙徐州刺史;征李峘、邓景山还京师。 戊寅, ![]() 秋,七月,癸未朔,⽇有食之,既,大星皆见。 以试少府监李蔵用为浙西节度副使。 八月,癸丑朔,加开府仪同三司李辅国兵部尚书。乙未,辅国赴上,宰相朝臣皆送之,御厨具馔,太常设乐。辅国骄纵⽇甚,求为宰相。上曰:“以卿之功,何官不可为,其如朝望未允何!”辅国乃讽仆 ![]() 己巳,李光弼赴河南行营。 辛巳,以殿中监李若幽为朔方、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及河中节度使,镇绛州,赐名国贞。 九月,甲申,天成地平节。上于三殿置道场,以宮人为佛菩萨,北门武士为金刚神王,召大臣膜拜围绕。 壬寅,制去尊号,但称皇帝;去年号,但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月皆以所建为数;因赦天下。停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京及江陵南都之号。自今每除五品以上清望京官及郞官、御史、刺史,令举一人自代,观其所举,以行殿最。 江、淮大饥,人相食。 冬,十月,江淮都统崔圆署李蔵用为楚州刺史。会支度租庸使以刘展之 ![]() 建子月,壬午朔,上受朝贺,如正旦仪。 或告鸿胪卿康谦与史朝义通,事连司农卿严庄,俱下狱。京兆尹刘晏遣吏防守庄家。上寻敕出庄,引见。庄怨晏,因言晏与臣言,常道噤中语,矜功怨上。丁亥,贬晏通州刺史,庄难江尉,谦伏诛。戊子,御史中丞元载为户部侍郞,充句当度支、铸钱、盐铁兼江淮转运等使。载初为度支郞中,敏悟善奏对,上爱其才,委以江淮漕运,数月,遂代刘晏,专掌财利。 戊戌,冬至;己亥,上朝上皇于西內。 神策节度使卫伯⽟攻史朝义,拔永宁,破渑池、福昌、长⽔等县。 己酉,上朝献太清宮;庚戌,享太庙、元献庙。建丑月,辛亥朔,祀圜丘、太一坛。 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与范 ![]() ◎ 宝应元年壬寅,公元七六二年 建丙月,甲申,追尊靖德太子琮为奉天皇帝,妃窦氏为恭应皇后,丁酉,葬于齐陵。 甲辰,吐蕃遣使请和。 李光弼拔许州,擒史朝义所署颍川太守李舂;朝义将史参救之,丙午,战于城下,又破之。 戊申,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于青州北渡河而会田神功、能元皓于兗州。 租庸使元载以江、淮虽经兵荒,其民比诸道犹有资产,乃按籍举八年租调之违负及逋逃者,计其大数而征之;择豪吏为县令而督之,不问负之有无,资之⾼下,察民有粟帛者发徒围之,籍其所有而中分之,甚者什取八九,谓之⽩著。有不服者,严刑以威之。民有蓄⾕十斛者,则重⾜以待命,或相聚山泽为群盗,州县不能制。 建卯月,辛亥朔,赦天下;复以京兆为上都,河南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 奴剌寇成固。初,王思礼为河东节度使,资储丰衍,赡军之外,积米百万斛,奏请输五十万斛于京师。思礼薨,管崇嗣代之,为政宽弛,信任左右,数月间,耗散殆尽,惟陈腐米万馀斛在。上闻之,以邓景山代之。景山至,则钩校所出⼊,将士辈多有隐没,皆惧。有裨将抵罪当死,诸将请之,不许;其弟请代兄死,亦不许;请⼊一马以赎死,乃许之。诸将怒曰:“我辈曾不及一马乎!”遂作 ![]() ![]() ![]() 绛州素无储蓄,民间饥,不可赋敛,将士粮赐不充,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屡以状闻;朝廷未报,军中咨怨。突将王元振将作 ![]() ![]() ![]() 戊辰,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史朝义将谢钦让战于申州城下,为贼所虏,淮西震骇。会侯希逸、田神功、能元皓攻汴州,朝义召钦让兵救之。 绛州诸军剽掠不已,朝廷忧其与太原 ![]() ![]() 建辰月,庚寅,子仪将行,时上不豫,群臣莫得进见。子仪请曰:“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矣!”上召⼊卧內,谓曰:“河东之事,一以委卿。 史朝义遣兵围李抱⽟于泽州,子仪发定军国救之,乃去。 上召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赴京师。瑱乐在襄 ![]() ![]() 甲午,奴剌寇梁州,观察使李勉弃城走,以邠州剌史河西臧希让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丙申, ![]() 李辅国以求宰相不得怨萧华。庚午,以户部侍郞元载为京兆尹。载诣辅国固辞,辅国识其意;壬寅,以司农卿陶锐为京兆尹。辅国言萧华专权,请罢其相,上不许。辅国固请不已,乃从之,仍引元载代华。戊申,华罢为礼部尚书,以载同平章事,领度支、转运如故。 建巳月,庚戌朔,泽州剌史李抱⽟破史朝义兵于城下。 壬子,楚州刺史崔侁表称,有尼真如,恍惚登天,见上帝,赐以宝⽟十三枚,云:“国中有灾,以此镇之。”群臣表贺。 甲寅,上皇崩于神龙殿,年七十八。乙卯,迁坐于太极殿。上以寝疾,发哀于內殿,群臣发哀于太极殿。蕃官嫠面割耳者四百馀人。丙辰,命苗晋卿摄冢宰。上自仲舂寝疾,闻上皇登遐,哀慕,疾转剧,乃命太子监国。甲子,制改元;复以建寅为正月,月数皆如其旧;赦天下。 初,张后与李辅国相表里,专权用事,晚年,更有隙。內 ![]() ![]() ![]() ![]() ![]() ![]() ⾼力士遇赦还,至朗州,闻上皇崩,号恸,呕⾎而卒。 甲戌,以皇子奉节王适为天下兵马元帅。 李辅国恃功益横,明谓上曰:“大家但居噤中,外事听老奴处分。”上內不能平,以其方握噤兵,外尊礼之。乙亥,号辅国为尚⽗而不名,事无大小皆咨之,群臣出⼊皆先诣,辅国亦晏然处之。以內飞龙厩副使程元振为左监门卫将军。知內侍省事硃光辉及內常侍啖庭瑶、山人李唐等二十馀人皆流黔中。 初,李国贞治军严,朔方将士不乐,皆思郭子仪,故王元振因之作 ![]() 壬午,以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 ![]() 甲申,以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为平卢、青、淄等六州节度使,由是青州节度有平卢之号。 乙酉,徙奉节王适为鲁王。 庚寅,追尊上⺟吴妃为皇太后。 壬辰,贬礼部尚书萧华为峡州司马。元载希李辅国意,以罪诬之也。 敕乾元大小钱皆一当一,民始安之。 史朝义自围宋州数月,城中食尽,将陷,剌史李岑不知所为。遂城果毅开封刘昌曰:“仓中犹有麹数千斤,请屑食之;不过二十⽇,李太尉必救我。城东南隅最危,昌请守之。”李光弼至临淮,诸将以朝义兵尚強,请南保扬州。光弼曰:“朝廷倚我以为安危,我复退缩,朝廷何望!且吾出其不意,贼安知吾之众寡!”遂径趣徐州,使兗郓节度使田神功进击朝义,大破之。先是,田神功既克刘展,留连扬州未还,太子宾客尚衡与左羽林大将军殷仲卿相攻于兗、郓,闻光弼至,惮其威名,神功遽还河南,衡、仲卿相继⼊朝。 光弼在徐州,惟军旅之事自决之,自馀众务,悉委判官张傪。傪吏事精敏,区处如流,诸将⽩事,光弼多令与傪议之,诸将事如光弼,由是军中肃然,东夏以宁。先是,田神功起偏裨为节度使,留前使判官刘位等于幕府,神功皆平受其拜;及见光弼与傪抗礼,乃大惊,遍拜位等曰:“神功出于行伍,不知礼仪,诸君亦胡为不言,成神功之过乎!” 丁酉,赦天下。 立皇子益昌王邈为郑王,延为庆王,迥为韩王。 来瑱闻徙淮西,大惧,上言:“淮西无粮,请俟收麦而行。”又讽将吏留己。上 ![]() 壬戌,以兵部侍郞严武为西川节度使。 襄邓防御使裴⾕屯穀城,既得密敕,即帅麾下二千人沿汉趣襄 ![]() ![]() 乙亥,以通州刺史刘晏为户部侍郞兼京兆尹,充度支、转运、盐铁、铸钱等使。 秋,七月,壬辰,以郭子仪都知朔方、河东、北庭、潞、仪、泽、沁、陈、郑等节度行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 癸巳,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反,以兵守要害,拒严武,武不得进。 八月,桂州刺史刑济讨西原贼帅吴功曹等,平之。 己未,徐知道为其将李忠勇所杀,剑南悉平。 乙丑,山南东道节度使瑱⼊朝谢罪,上优待之。 己巳,郭子仪自河东⼊朝。时程元振用事,忌子仪功⾼任重,数谮之于上。子仪不自安,表请解副元帅、节度使。上慰抚之,子仪遂留京师。 台州贼帅袁晁攻陷浙东诸州,改元宝胜;民疲于赋敛者多归之。李光弼遣兵击晁于衢州,破之。 乙亥,徙鲁王适为雍王。 九月,庚辰,以来瑱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知山南东道节度使。 乙未,加程元振骠骑大将军兼內侍监。 左仆 ![]() 上遣中使刘清潭使于回纥,修旧好,且征兵讨史朝义。清潭至其庭,回纥登里可汗已为朝义所 ![]() ![]() ![]() ![]() ![]() ![]() 袁晁陷信州。 冬,十月,袁晁陷温州、明州。 以雍王适为天下兵马元帅。辛酉,辞行,以兼御史中丞药子昂、魏琚为左、右厢兵马使,以中书舍人韦少华为判官,给事中李进为行军司马,会诸道节度使及回纥于陕州,进讨史朝义。上 ![]() 上在东宮,以李辅国专横,心甚不平,及嗣位,以辅国有杀张后之功,不 ![]() 丙寅,上命仆固怀恩与⺟、 ![]() 雍王适至陕州,回纥可汗屯于河北,适与僚属从数十骑往见之。可汗责适不拜舞,药子昂对以礼不当然。回纥将车军鼻曰:“唐天子与可汗约为兄弟,可汗于雍王,叔⽗也,何得不拜舞”子昂曰:“雍王,天子长子,今为元帅。安有国中储君向外国可汗拜舞乎!”且两宮在殡,不应舞蹈。”力争久之,车鼻遂引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各鞭一百,以适年少未谙事,遣归营。琚、少华一夕而死。 戊辰,诸军发陕州,仆固怀恩与回纥左杀为前锋,陕西节度使郭英乂、神策观军容使鱼朝恩为殿,自渑池⼊;潞泽节度使李抱⽟自河 ![]() 史朝义闻官军将至,谋于诸将。阿史那承庆曰:“唐若独与汉兵来,宜悉众与战;若与回纥俱来,其锋不可当,宜退守河 ![]() ![]() ![]() ![]() ![]() 回纥⼊东京,肆行杀略,死者万计,火累旬不灭。朔方、神策军亦以东京、郑、汴、汝州皆为贼境,所过虏掠,三月乃已,比屋 ![]() ![]() 十一月,丁丑,露布至京师。 朝义自濮州北渡河,怀恩进攻滑州,拔之,追败朝义于卫州。朝义睢 ![]() ![]() 己丑,以户部侍郞刘晏兼河南道⽔陆转运都使。 丁酉,以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统恒、赵、深、定、易五州,赐姓李,名宝臣。初,辛云京引兵将出井陉,常山裨将王武俊说宝臣曰:“今河东兵精锐,出境远斗,不可敌也。且吾以寡当众,以曲遇直,战则必离,守则必溃,公其图之。”宝臣乃撤守备,举五州来降。及复为节度使,以武俊之策为善,擢为先锋兵马使。武俊,本契丹也,初名沿诺⼲。 郭子仪以仆固怀恩有平河朔功,请以副元帅让之。己亥,以怀恩为河北副元帅,加左仆 ![]() 史朝义走至贝州,与其大将薛忠义等两节度合,仆固瑒追之至临清。朝义自衡⽔引兵三万还攻之,瑒设伏击走之。回纥又至,官军益振,遂逐之;大战于下博东南,贼大败,积尸拥流而下,朝义奔莫州。怀恩都知兵马使薛兼训、兵马使郝庭⽟与田神功、辛云京会于下博,进围朝义于莫州,青淄节度使侯希逸继至。 十二月,庚申,初以太祖配天地。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上 ◎ 广德元年癸卯,公元七六三年 舂,正月,己卯,追谥吴太后曰章敬皇后。 癸未,以国子祭酒刘晏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度支等使如故。 初,来瑱在襄 ![]() 史朝义屡出战,皆败,田承嗣说朝义,令亲往幽州发兵,还救莫州,承嗣自请留守莫州。朝义从之,选精骑五千自北门犯围而出。朝义既去,承嗣即以城降,送朝义⺟、 ![]() 时朝义范 ![]() ![]() ![]() ![]() ![]() ![]() ![]() 甲辰,朝义首至京师。 闰月,己酉夜,有回纥十五人犯含光门,突⼊鸿胪寺,门司不敢遏。 癸亥,以史朝义降将薛嵩为相、卫、邢、洺、贝、磁六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仍故地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时河北诸州皆已降,嵩等 ![]() ![]() 回纥登里可汗归国,其部众所过抄掠,廪给小不如意,辄杀人,无所忌惮。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 ![]() ![]() ![]() ![]() ![]() ![]() ![]() 辛酉,葬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于泰陵;庙号玄宗。庚午,葬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于乔陵;庙号肃宗。 夏,四月,庚辰,李光弼奏擒袁晃,浙东皆平。时晁聚众近二十万,转攻州县,光弼使部将张伯仪将兵讨平之。伯仪,魏州人也。 郭子仪数上言:“吐蕃、 ![]() 群臣三上表请立太子;五月,癸卯,诏许俟秋成议之。 丁卯,制分河北诸州:以幽、莫、妫、檀、平、蓟为幽州管;恒、定、赵、深、易为成德军管;相、贝、邢、洺为相州管;魏、博、德为魏州管;沧、棣、冀、瀛为青淄管;怀、卫、河 ![]() 六月,癸酉,礼部侍郞华 ![]() ![]() 庚寅,以魏博都防御使田承嗣为节度使。承嗣举管內户口,壮者皆籍为兵,惟使老弱耕稼,数年间有众十万;又选其骁健者万人自卫,谓之牙兵。同华节度使李怀让为程元振所谮,恐惧,杀自。 段译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上元二年(辛丑、761) 唐纪三十八 唐肃宗上元二年(辛丑,公元761年) [1]舂,正月,癸卯,史思明改元应天。 [1]舂季,正月癸卯(十七⽇)史思明改年号为应天。 [2]张景超引兵攻杭州,败李蔵用将李強于石夷门。孙待封自武康南出,将会景超攻杭州,温晁据险击败之;待封脫⾝奔乌程,李可封以常州降。丁未,田神功使特进杨惠元等将千五百人西击王。辛亥夜,神功先遣特进范知新等将四千人自⽩沙济,西趣下蜀;邓景山将千人自海陵济,东趣常州;神功与邢延恩将三千人军于瓜洲,壬子,济江。展将步骑万余陈于蒜山;神功以舟载兵趣金山,会大风,五舟飘抵金山下,展屠其二舟,沈其三舟,神功不得渡,还军瓜洲。而范知新等兵已至下蜀,展击之,不胜。弟殷劝展引兵逃⼊海,可延岁月,展曰:“若事不济,何用多杀人⽗子乎!死,早晚等耳!”遂更率众力战。将军贾隐林 ![]() ![]() ![]() ![]() ![]() [2]张景超率军进攻杭州,在石夷门击败李蔵用的部将李強。孙待封从武康南下,将要会同张景超进攻杭州,温晁凭借险要地形将孙待封击败,孙待封脫⾝逃往乌程,李可封献出常州向朝廷投降。丁未(二十一⽇),田神功派遣特进杨惠元等人率领一千五百人向西攻击王。辛亥(二十五⽇)夜里,田神功先派遣特进范知新等人率领四千人从⽩沙渡长江,西赴下蜀;邓景山率领一千人从海陵渡过长江,东奔常州;随后田神功与邢延恩率领三千人驻军瓜洲,壬子(二十六⽇),渡过长江。刘展率领步骑兵一万多人在蒜山布阵。田神功用船运载军队奔赴金山,恰巧路遇大风,有五艘船漂到了金山下,刘展便杀掉了其中二艘船上的士兵,又将另三艘船凿沉,田神功无法再渡长江,只好回师瓜州。而那时范知新等人的军队已经到达下蜀,刘展攻击范知新,未能获胜。刘展弟弟刘殷劝刘展率领军队⼊海逃命,这样可以拖延时间,刘展说:“如果大事不能成功,何苦要多杀人⽗子呢?早死晚死还不是一样!”于是刘展再次率领部众死战。将军贾隐林用箭 ![]() ![]() ![]() ![]() ![]() [3]荆南节度使吕奏:请以江南之潭、岳、郴、邵、永、道、连,黔中之涪州,皆隶荆南;从之。 [3]荆南节度使吕上奏:请求将江南的潭州、岳州、郴州、邵州、永州、道州、连州,黔中的涪州,都归属荆南管辖。肃宗同意了这一请求。 [4]二月,奴剌、 ![]() ![]() [4]二月,奴剌、 ![]() ![]() [5]戊辰,新罗王金嶷⼊朝,因请宿卫。 [5]戊辰(十三⽇),新罗王金嶷⼊朝,奏请留下为朝廷值宿警卫。 [6]或言:“洛中将士皆燕人,久戍思归,上下离心,击之,可破也。”陕州观军容使鱼朝恩以为信然,屡言于上,上敕李光弼等进取东京。光弼奏称:“贼锋尚锐,未可轻进。”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勇而愎,麾下皆蕃、汉劲卒,恃功,多不法,郭子仪宽厚曲容之,每用兵临敌,倚以集事;李光弼 ![]() ![]() ![]() [6]有人说:“洛中的将士都是燕地人,因长期戍守洛中,都思归故乡,军中上下离心离德,这时攻击他们,就可以将他们打败。”陕州观军容使鱼朝恩信以为然,多次在肃宗面前提到此事,于是肃宗命令李光弼等人去攻取东京。李光弼上奏说:“贼军士气还很盛,不可轻举冒进。”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生 ![]() ![]() ![]() ![]() ![]() 戊寅,陈于邙山。光弼命依险而陈,怀恩陈于平原,光弼曰:“依险则可以进,可以退;若平原,战而不利则尽矣。思明不可忽也。”命移于险,怀恩复止之。史思明乘其陈未定,进兵薄之,官军大败,死者数千人,军资器械尽弃之。光弼、怀恩渡河走保闻喜,朝恩、伯⽟奔还陕,抱⽟亦弃河 ![]() ![]() 戊寅(二十三⽇),官军在邙山布阵。李光弼下令军队依据险要地形布阵,当时仆固怀恩在平原地带布阵,李光弼对他说:“依据险要地形布阵,可以进攻,也可以退守;如果在平原地带布阵, ![]() ![]() ![]() [7]李揆与吕同为相,不相悦。在荆南,以善政闻,揆恐其复⼊相,奏言置军湖南非便,又 ![]() [7]李揆与吕同时担任宰相,他们互相看不起。吕在荆南时,以善治政事而闻名,李揆害怕他再次⼊朝出任宰相,便上奏说在湖南设置军镇很不便利,同时,又偷偷地派人到荆南、湖南,收集吕的过失。吕上书控告李揆之罪,癸未(二十八⽇),肃宗将李揆贬为袁州长史,任命河中节度使萧华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8]史思明猜忍好杀,群下小不如意,动至族诛,人不自保。朝义,其长子也,常从思明将兵,颇谦谨,爱士卒,将士多附之,无宠于思明。思明爱少子朝清,使守范 ![]() ![]() ![]() ![]() ![]() [8]史思明猜忌忍残,好杀无辜,部下稍不如他的意,动辄就诛杀九族,因而人人都不能自保。史朝义是史思明的长子,经常跟随史思明带兵,比较恭谦谨慎,爱惜士兵,将士们多归心于他,但史朝义没有受到史思明的宠爱。史思明偏爱小儿子史朝清,派他镇守范 ![]() 思明在鹿桥驿,令腹心曹将军将兵宿卫;朝义宿于逆旅,其部将骆悦、蔡文景说朝义曰:“悦等与王,死无⽇矣!自古有废立,请召曹将军谋之。”朝义俯首不应。悦等曰:“王苟不许,悦等今归李氏,王亦不全矣。”朝义泣曰:“诸君善为之,勿惊圣人!”悦等乃令许叔冀之子季常召曹将军,至,则以其谋告之;曹将军知诸将尽怨,恐祸及己,不敢违。是夕,悦等以朝义部兵三百被甲诣驿,宿卫兵怪之,畏曹将军,不敢动。悦等引兵⼊至思明寝所,值思明如厕,问左右,未及对,已杀数人,左右指示之。思明闻有变,逾垣至厩中自鞴马乘之,悦人周子俊 ![]() ![]() ![]() ![]() 史思明在鹿桥驿,命令心腹曹将军率军值宿警卫。这时史朝义在旅馆住宿,他的部将骆悦、蔡文景劝史朝义说:“我们与您已经死到临头了!自古以来就有废立君王之事,请您召见曹将军,共商大事。”史朝义低着头,没有回答。骆悦等人又说:“您假如不允许的话,我们今天就归附李氏,那么您也就完了。”史朝义哭着说:“诸位好好处理这件事,不要惊吓我⽗亲!”骆悦等人就命令许叔冀的儿子许季常去召见曹将军,他来到后,就将他们的计划告诉了他。曹将军知道诸位将领都心怀怨恨,害怕自己受害,不敢违抗。当天傍晚,骆悦等人率领史朝义的士兵三百人,全付武装来到驿站,值宿的卫兵颇觉奇怪,但他们惧怕曹将军,不敢动手。骆悦等人带兵闯⼊史思明的卧室,正好史思明上厕所了,于是问他⾝边的人,没等他们回答,骆悦已经杀掉了好几个人,史思明⾝边的人指出了他的去向。史思明听到情况有变,跳墙来到马厩里,自己驾马逃跑,骆悦的侍从周子俊发箭, ![]() ![]() ![]() ![]() 朝义即皇帝位,改元显圣。密使人至范 ![]() ![]() ![]() ![]() ![]() 史朝义即帝位,改年号为显圣。他秘密派人到范 ![]() ![]() ![]() ![]() [9]李光弼上表,固求自贬;制以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河中节度使。 [9]李光弼上书,坚决要求将自己贬官。肃宗下诏让他以开府仪同三司、侍中的⾝份,出任河中节度使。 [10]术士长塞镇将朱融与左武卫将军窦如玢等谋奉嗣岐王珍作 ![]() ![]() [10]方士长塞镇将朱融与左武卫将军窦如玢等人图谋拥戴岐王李珍叛 ![]() ![]() [11]己未,以吏部侍郞裴遵庆为⻩门侍郞、同平章事。 [11]己未(初五),肃宗任命吏部侍郞裴遵庆为⻩门侍郞、同平章事。 [12]乙亥,青密节度使尚衡破史朝义兵,斩首五千余级。 [12]乙亥(二十一⽇),青密节度使尚衡击败史朝义的军队,杀死五千多人。 [13]丁丑,兖郓节度使能元皓破史朝义兵。 [13]丁丑(二十三⽇),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击败史朝义的军队。 [14]壬午,梓州刺史段子璋反。子璋骁勇,从上皇在蜀有功,东川节度使李奂奏替之,子璋举兵,袭奂于绵州。道过遂州,刺史虢王巨苍⻩修属郡礼 ![]() [14]壬午(二十八⽇),梓州刺史段子璋谋反。段子璋作战勇猛,跟从太上皇玄宗到蜀地,立下汗马功劳,东川节度使李奂上奏要替代他,所以段子璋举兵谋反,在绵州袭击李奂。路过遂州时,刺史虢王李巨急忙按照属郡的礼节 ![]() [15]五月,己丑,李光弼自河中⼊朝。 [15]五月己丑(初五),李光弼从河中⼊朝。 [16]初,李辅国与张后同谋迁上皇于西內。是⽇端午,山人李唐见上,上方抱幼女,谓唐曰:“朕念之,卿勿怪也。”对曰:“太上皇思见陛下,计亦如陛下之念公主也。”上泫然泣下,然畏张后,尚不敢诣西內。 [16]当初,李辅国与张后合谋将太上皇玄宗迁到西內居住。这一天是端午,隐士李唐见到肃宗,肃宗正抱着小女儿,对李唐说:“朕很顾念她,你不要见怪。”李唐回答说:“太上皇思念和想见陛下,大概也同陛下顾念公主一样。”肃宗流下了眼泪,然而他惧怕张后,还不敢到西內去探视。 [17]癸巳, ![]() ![]() [17]癸巳(初九), ![]() ![]() [18]初,史思明以其博州刺史令狐彰为滑郑汴节度使,将数千兵戍滑台。彰密因中使杨万定通表请降,徙屯杏园度。思明疑之,遣其将薛芨围之。彰与岌战,大破之,因随万定⼊朝。甲午,以彰为滑、卫等六州节度使。 [18]从前,史思明让他的博州刺史令狐彰担任滑郑汴节度使,率领数千士兵戍守滑台。令狐彰秘密通过中使杨万定上表请求归降,又将军队转移到杏园度驻扎。史思明怀疑令狐彰叛变,派遣部将薛岌包围他。令狐彰与薛岌 ![]() [19]戊戌,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击史朝义范 ![]() [19]戊戌(十四⽇),平卢节度使侯希逸攻击史朝义的范 ![]() [20]乙未,西川节度使崔光远与东川节度使李奂共攻绵州,庚子,拔之,斩段子璋。 [20]乙未(十一⽇),西川节度使崔光远与东川节度使李奂共同进攻绵州,庚子(十六⽇),攻克绵州,杀掉段子璋。 [21]复以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荆南、江南西、浙江东·西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 [21]肃宗重新任命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师、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淮南东、淮南西、山南东、荆南、江南西、浙江东、浙江西八道行营节度,让他出镇临淮郡。 [22]六月,甲寅,青密节度使能元皓败史朝义将李元遇。 [22]六月甲寅(初一),青密节度使能元皓击败史朝义的部将李元遇。 [23]江淮都统李畏失守之罪,归咎于浙西节度使侯令仪,丙子,令仪坐除名,长流康州;加田神功开府仪同三司,徙徐州刺史;征李、邓景山还京师。 [23]江淮都统李害怕朝廷治他失守之罪,就将责任归咎于浙西节度使侯令仪。丙子(二十三⽇),侯令仪因此被削除名籍,远地流放到康州。肃宗加封田神功为开府仪同三司,调任徐州刺史,召李、邓景山回京师。 [24]戊寅, ![]() [24]戊寅(二十五⽇), ![]() [25]秋,七月,癸未朔,⽇有食之既,大星皆见。 [25]秋季,七月癸未朔(初一),出现⽇全食,大星都显现出来。 [26]以试少府监李蔵用为浙西节度副使。 [26]肃宗任命试少府监李蔵用为浙西节度副使。 [27]八月,癸丑朔,加开府仪同三司李辅国兵部尚书。乙未,辅国赴上,宰相朝臣皆送之,御厨具馔,太常设乐。辅国骄纵⽇甚,求为宰相,上曰:“以卿之功,何官不可为,其如朝望未允何!”辅国乃讽仆 ![]() [27]八月癸丑朔(初一),肃宗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李辅国为兵部尚书。乙未(疑误),李辅国赴尚书省上任,宰相和朝臣都去送他,御厨摆上食品,太常卿设乐队奏乐。李辅国⽇益骄横放纵,请求担任宰相,肃宗对他说:“以你的功劳,有什么官不可以担任的呢?只是朝廷中有声望的大臣不同意,又怎么办呢!”李辅国就暗示仆 ![]() [28]己巳,李光弼赴河南行营。 [28]己巳(十七⽇),李光弼前往河南行营。 [29]辛巳,以殿中监李若幽为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及河中节度使,镇绛州,赐名国贞。 [29]辛巳(二十九⽇),肃宗任命殿中监李若幽为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以及河中节度使,镇守绛州,赐名为国贞。 [30]九月,甲申,天成地平节,上于三殿置道场,以宮人为佛菩萨,武士为金刚神王,召大臣膜拜围绕。 [30]九月甲申(初三),是天成地平节,肃宗在三殿设置道场,以宮人装扮佛和菩萨,武士装扮金刚神王,命令大臣围绕着他们膜拜。 [31]壬寅,制去尊号,但称皇帝;去年号,但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月皆以所建为数;因赦天下。停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京及江陵南都之号。自今每除五品以上清望官及郞官、御史、刺史,令举一人自代,观其所举,以行殿最。 [31]壬寅(二十一⽇),肃宗下制书去掉尊号,只称皇帝,去掉年号,只称元年,以建子月为一年的第一月,每月都以所建字的起首命名,因而大赦天下,又下令停用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京以及江陵南都的称号。自今以后,每当任命五品以上的清望官及郞官、御史、刺史时,都命令他们推举一人替代自己,然后朝廷考察他们所推举的人,以确定考绩先后。 [32]江、淮大饥,人相食。 [32]江淮地区发生特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33]冬,十月,江淮都统崔圆署李蔵用为楚州刺史。会支度租庸使以刘展之 ![]() [33]冬季,十月,江淮都统崔圆让李蔵用暂任楚州刺史。恰巧支度租庸使因为刘展之 ![]() [34]建子月,壬午朔,上受朝贺,如正旦仪。 [34]建子月壬午朔(十一月初一),肃宗接受大臣们上朝祝贺,仪式如同正月初一。 [35]或告鸿胪卿康谦与史朝义通,事连司农卿严庄,俱下狱。京兆尹刘晏遣吏防守庄家。上寻敕出庄,引见。庄怨晏,因言晏与臣言,常道噤中语,矜功怨上。丁亥,眨晏通州刺史,庄难江尉,谦伏诛。戊子,御史中丞元载为户部侍郞,充句当度支、铸钱、盐铁兼江淮转运等使。载初为度支郞中,敏悟善奏对,上爱其才,委以江淮漕运,数月,遂代刘晏,专掌财利。 [35]有人控告鸿胪卿康谦与史朝义有联系,此事牵连司农卿严庄,肃宗将他们都关进监狱。京兆尹刘晏派遣官吏看守严庄的家。不久,肃宗下令释放严庄,带他来见。严庄很恨刘晏,因而说刘晏对他说,刘晏经常传宮中一些闲话,自夸其功,埋怨皇上。丁亥(初六),肃宗贬刘晏为通州刺史,严庄为难江县尉,康谦伏法。戊子(初七),御史中丞元载担任户部待郞,出任勾当度支使、铸钱使、盐铁使、兼任江淮转运使等。从前元载担任度支郞中时,机敏而又善于奏对,肃宗爱他有才气,委任他掌管江淮漕运事务,数月之后,便取代刘晏,专管财政事务。 [36]戊戌,冬至;己亥,上朝上皇于西內。 [36]戊戌(十七⽇)冬至。己亥(十八⽇),肃宗到西內拜见太上皇玄宗。 [37]神策节度使卫伯⽟攻史朝义,拔永宁,破渑池、福昌、长⽔等县。 [37]神策军节度使卫伯⽟进攻史朝义,攻克永宁、渑池、福昌、长⽔等县。 [38]己酉,上朝献太清宮;庚戌,享太庙、元献庙。建丑月,辛亥朔,祀圜丘、大一坛。 [38]己酉(二十八⽇),肃宗去太清宮祭祀。庚戌(二十九⽇),去太庙祭祀祖宗,元献庙祭祀⺟后。建丑月辛亥朔(十二月初一),肃宗祭圜丘和大一坛。 [39]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与范 ![]() [39]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与范 ![]() 宝应元年(壬寅、762) 宝应元年(壬寅,公元762年) [1]建寅月,甲申,追尊靖德太子琮为奉天皇帝,妃窦氏为恭应皇后,丁酉,葬于齐陵。 [1]建寅月甲申(正月初四),肃宗追封靖德太子李琮为奉天皇帝,妃子窦氏为恭应皇后,丁酉(十七⽇),将他们葬在齐陵。 [2]甲辰,吐蕃遣使请和。 [2]甲辰(二十四⽇),吐蕃派遣使者请求与唐朝和好。 [3]李光弼拔许州,擒史朝义所署颍川太守李舂;朝义将史参救之,丙午,战于城下,又破之。 [3]李光弼攻克许州,抓获史朝义所任命的颍川太守李舂。史朝义的部将史参前去援救,丙午(二十六⽇),双方在许州城下 ![]() [4]戊申,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于青州北渡河而会田神功、能元皓于兖州。 [4]戊申(二十八⽇),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在青州北面渡过⻩河,与在兖州的田神功和能元皓会合。 [5]租庸使元载以江、淮虽经兵荒,其民比诸道犹有赀产,乃按籍举八年租调之违负及逋逃者,计其大数而徵之;择豪吏为县令而督之,不问负之有无,赀之⾼下,察民有粟帛者发徒围之,籍其所有而中分之,甚者什取八九,谓之⽩著。有不服者,严刑以威之。民有蓄⾕十斛者,则重⾜以待命,或相聚山泽为群盗,州县不能制。 [5]租庸使元载认为江淮地区虽然经历战事与饥荒,但是那里的百姓仍比各道百姓富有,于是按照户籍查出八年来拒 ![]() ![]() [6]建卯月,辛亥朔,赦天下;复以京兆为上都,河南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 [6]建卯月辛亥朔(二月初一),大赦天下;再次以京兆为上都,河南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 [7]奴剌寇成固。 [7]奴剌进犯成固县。 [8]初,王思礼为河东节度使,资储丰衍,赡军之外,积米百万斛,奏请输五十万斛于京师。思礼薨,管崇嗣代之,为政宽弛,信任左右,数月间,耗散殆尽,惟陈腐米万余斛在。上闻之,以邓景山代之。景山至,则钩校所出⼊,将士辈多有隐没,皆惧。有裨将抵罪当死,诸将请之,不许;其弟请代兄死,亦不许;请⼊一马以赎死,乃许之。诸将怒曰:“我辈曾不及一马乎!”遂作 ![]() ![]() ![]() [8]从前,王思礼担任河东节度使时,储备了大量物资,除了供养军队之外,积蓄粮米一百万斛,王思礼上奏请求输送给京师五十万斛粮米。王思礼去世后,由管崇嗣继任,他为政宽容松弛,信任他左右的人,数月间,粮食耗散殆尽,只存下一万多斛陈腐烂米。肃宗听说后,让邓景山取代管崇嗣。邓景山到任后,就查对府库所出⼊的帐目,大多数将士隐蔵了粮食,他们都很惧怕。有一副将抵罪应当处死,诸将请求赦免,邓景山不同意,副将的弟弟请求代兄去死,也不同意,他们又请求带一匹马来赎取死罪,邓景山这才同意。诸将愤怒地说道:“我们还不如一匹马吗!”于是诸将作 ![]() ![]() ![]() [9]绛州素无储蓄,民间饥,不可赋敛,将士粮赐不充,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屡以状闻;朝廷未报,军中咨怨。突将王元振将作 ![]() ![]() ![]() [9]绛州一向没有粮食储蓄,民间闹饥荒,无法再征收赋税,因此赐赏给将士的粮食不⾜,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屡次奏报这一情况。朝廷没有答复,军中将士哀叹埋怨。突将王元振行将作 ![]() ![]() [10]戊辰,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史朝义将谢钦让战于申州城下,为贼所虏,淮西震骇。会侯希逸、田神功、能元皓攻汴州,朝义召钦让兵救之。 [10]戊辰(十八⽇),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史朝义部将谢钦让在申州城下 ![]() [11]绛州诸军剽掠不已,朝廷忧其与太原 ![]() ![]() [11]绛州各军掠杀不止,朝廷担心他们与太原作 ![]() ![]() 建辰月,庚寅,子仪将行,时上不豫,群臣莫得进见。子仪请曰:“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矣。”上召⼊卧內,谓曰:“河东之事,一以委卿。” 建辰月庚寅(三月十一⽇),郭子仪即将动⾝,当时肃宗生病,大臣们不能前去觐见,郭子仪请求说:“老臣受命,将死在外面,不见陛下,死不暝目。”肃宗将郭子仪召⼊卧室,对他说:“河东的事情,全部托付给你了。” 史朝义遣兵围李抱⽟于泽州,子仪发定军国救之,乃去。 史朝义派遣军队在泽州围攻李抱⽟,郭子仪征调定军国前去救援,史朝义军才退走。 [12]上召山南东道节度使来赴京师;乐在襄 ![]() ![]() [12]肃宗命令山南东道节度使来前来京师,来乐意呆在襄 ![]() ![]() ![]() ![]() ![]() [13]甲午,奴剌寇梁州,观察使李勉弃城走。以州刺史河西臧希让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13]甲午(十五⽇),奴剌进犯梁州,观察使李勉弃城逃跑。肃宗任命州刺史河西人臧希让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14]丙申, ![]() [14]丙申(十七⽇), ![]() [15]李辅国以求宰相不得怨萧华。庚午,以户部侍郞元载为京兆尹。载诣辅国固辞,辅国识其意;壬寅,以司农卿陶锐为京兆尹。辅国言萧华专权,请罢其相,上不许。辅国固请不已,乃从之,仍引元载代华。戊申,华罢为礼部尚书,以载同平章事,领度支、转运使如故。 [15]李辅国因为求任宰相没有得到,十分怨恨萧华。庚午(疑误),肃宗任命户部侍郞元载为京兆尹。元载到李辅国那里坚决辞让,李辅国知道他的意图。壬寅(二十三⽇)肃宗任命司农卿陶锐为京兆尹。李辅国对肃宗说萧华专权,请求罢免他的宰相职务,肃宗不同意。李辅国不停地坚持请求,肃宗才勉強同意,于是李辅国引荐元载来取代萧华。戊申(二十九⽇),萧华被罢去宰相,任礼部尚书,元载被任命为同平章事,仍然兼任度支使、转运使。 [16]建巳月,庚戌朔,泽州刺史李抱⽟破史朝义兵于城下。 [16]建巳月庚戌朔(四月初一),泽州刺史李抱⽟在泽州城下击败史朝义的军队。 [17]壬子,楚州刺史崔表称,有尼真如,恍惚登天,见上帝,赐以宝⽟十三枚,云:“国中有灾,以此镇之。”群臣表贺。 [17]壬子(初三),楚州刺史崔上表说,有一名叫真如的尼姑,在恍惚中登天,见到了上帝,上帝赐给她十三枚宝⽟,说道:“中原有灾难,用这些宝⽟可以镇庒。”大臣们上表祝贺。 [18]甲寅,上皇崩于神龙殿,年七十八。乙卯,迁坐于太极殿。上以寝疾,发哀于內殿,群臣发哀于太极殿。蕃官面割耳者四百余人。丙辰,命苗晋卿摄冢宰。上自仲舂寝疾,闻上皇登遐,哀慕,疾转剧,乃命太子监国。甲子,制改元;复以建寅为正月,月数皆如其旧;赦天下。 [18]甲寅(初五),太上皇玄宗在神龙殿驾崩,享年七十八岁。乙卯(初六),将太上皇的神座迁到太极殿。肃宗因为卧病不起,在內殿举哀,大臣们在太极殿举哀。有四百多名蕃官划破面孔、割耳表示哀悼。丙辰(初七),肃宗命令苗晋卿总摄朝政。自从仲舂以来,肃宗卧病不起,听说太上皇驾崩,十分哀痛,病情由此加重,便命令太子监理国政。甲子(十五⽇),肃宗下诏改年号为宝应,又以建寅为正月,其他月份都恢复旧称。大赦天下。 [19]初,张后与李辅国相表里,专权用事,晚年,更有隙。內 ![]() ![]() ![]() ![]() ![]() ![]() [19]从前,张后与李辅国互相勾结,掌握大权,独断专行,晚年时,二人有了裂痕。內 ![]() ![]() ![]() ![]() ![]() ![]() [20]⾼力士遇赦还,至郞州,闻上皇崩,号恸,呕⾎而卒。 [20]⾼力士遇到大赦,返回京师,到朗州时,听说太上皇玄宗驾崩,放声大哭,呕⾎而死。 [21]甲戌,以皇子奉节王适为天下兵马元帅。 [21]甲戌(二十五⽇),代宗任命皇子奉节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 [22]李辅国恃功益横,明谓上曰:“大家但居噤中,外事听老奴处分。”上內不能平,以其方握噤兵,外尊礼之。乙亥,号辅国为尚⽗而不名,事无大小皆咨之,群臣出⼊皆先诣,辅国亦晏然处之。以內飞龙厩副使程元振为左监门卫将军。知內侍省事朱光辉及內常侍啖庭瑶、山人李唐等二十余人皆流黔中。 [22]李辅国自恃有功而更加专横,公然对代宗说:“陛下住在宮中就可以了,外面的事让老奴处理。”代宗內心忿忿不平,但因李辅国正掌握着噤军,所以表面上对他十分尊敬。乙亥(二十六⽇)代宗尊称李辅国为尚⽗,而不直呼其名,事无大小都征询他的意见,大臣们出⼊宮中都先见李辅国,李辅国也安然处之。代宗任命內飞龙厩副使程元振为左监门卫将军。掌管內侍省事务的朱光辉以及內常侍啖庭瑶、隐士李唐等二十多人都被流放到黔中。 [23]初,李国贞治军严,朔方将士不乐,皆思郭子仪,故王元振因之作 ![]() [23]从前,李国贞治军严厉,朔方将士很不⾼兴,都思念郭子仪,所以王元振乘机作 ![]() [24]壬午,以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 [24]壬午(初四),代宗任命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 [25] ![]() [25] ![]() [26]甲申,以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为平卢、青·淄等六州节度使,由是青州节度有平卢之号。 [26]甲申(初六),代宗任命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为平卢、青、淄等六州节度使,由此青州节度使有了平卢的称号。 [27]乙酉,徙奉节王适为鲁王。 [27]乙酉(初七),代宗改封奉节王李适为鲁王。 [28]追尊上⺟吴妃为皇太后。 [28]代宗追封他的⺟亲吴妃为皇太后。 [29]壬辰,贬礼部尚书萧华为峡州司马。元载希李辅国意,以罪诬之也。 [29]壬辰(十四⽇),代宗将礼部尚书萧华贬为峡州司马。这是由于元载 ![]() [30]敕乾元大小钱皆一当一,民始安之。 [30]代宗下令大小乾元通宝钱都以一当一,百姓这才安心。 [31]史朝义自围宋州数月,城中食尽,将陷,刺史李岑不知所为。遂城果毅开封刘昌曰:“仓中犹有曲数千斤,请屑食之;不过二十⽇,李太尉必救我。城东南隅最危,昌请守之。”李光弼至临淮,诸将以朝义兵尚強,请南保扬州。光弼曰:“朝廷倚我以为安危,我复退缩,朝廷何望!且吾出其不意,贼安知吾之众寡!”遂径趣徐州,使兖郓节度使田神功进击朝义,大破之。先是,田神功既克刘展,留连扬州未还,太子宾客尚衡与左羽林大将军殷仲卿相攻于兖、郓,闻光弼至,惮其威名,神功遽还河南,衡、仲卿相继⼊朝。 [31]自从史朝义围困宋州以来已有数月,城中粮食已经用尽,宋州即将陷落,刺史李岑束手无策。遂城府果毅开封人刘昌说:“粮仓中还有几千斤酒曲,请捣碎吃,不出二十天,李太尉必定前来救援我们。城东南角最危急,请让我前去防守。”这时,李光弼来到临淮,诸位将领认为史朝义兵力还很強大,请求向南退保扬州。李光弼说:“朝廷依靠我来决定安危,我再退缩,朝廷还指望什么呢!况且我出其不意,贼军哪里知道我军众寡!”于是直赴徐州,派兖郓节度使田神功进击史朝义,将史朝义打得大败。起先,田神功已经攻克刘展,留恋扬州不愿回去,太子宾客尚衡与左羽林大将军殷仲卿在兖州、郓州相互攻击,听说李光弼到来,都慑于李光弼的威望,田神功急速返回河南,尚衡、殷仲卿也相继⼊朝。 光弼在徐州,惟军旅之事自决之,自余众务,悉委判官张。吏事精敏,区处如流,诸将⽩事,光弼多令与议之,诸将事如光弼,由是军中肃然,东夏以宁。先是,田神功起偏裨为节度使,留前使判官刘位等于幕府,神功皆平受其拜;及见光弼与抗礼,乃大惊,遍拜位等曰:“神功出于行伍,不知礼仪,诸君亦胡为不言,成神功之过乎!” 李光弼在徐州,只有军队的事情自己决断,其余一切事务都委托判官张处理。张为政精明,处理事务十分自如,诸将陈述事情,李光弼多让与张商议,诸将事奉张如同事奉李光弼,因此军中整肃,东夏得以安宁。先前,田神功从副将出⾝作到节度使,将前节度使判官刘位等人留在节度使幕府中,大模大样接受他们的叩拜;等到看到李光弼与张行对等礼时,才大吃一惊,于是一一拜谢刘位等人,说道:“田神功行伍出⾝,不懂礼仪,诸位为什么也不说,铸成田神功的错呢?” [32]丁酉,赦天下。 [32]丁酉(十九⽇),大赦天下。 [33]立皇子益昌王邈为郑王,延为庆王,迥为韩王。 [33]代宗册封皇子益昌王李邈为郑王,李延为庆王,李迥为韩王。 [34]来闻徙淮西,大惧,上言:“淮西无粮,请俟收麦而行”;又讽将吏留己。上俗姑息无事,壬寅,复以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34]来听说让他去淮西任节度使,十分害怕,进言说:“淮西没有粮食,请等到收麦后再动⾝前去。”同时又暗示将领们挽留自己。代宗想息事宁人,壬寅(二十四⽇),再次任命来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35]飞龙副使程元振谋夺李辅国权,密言于上,请稍加裁制。六月,己未,解辅国行军司马及兵部尚书,余如故,以元振代判元帅行军司马,仍迁辅国出居外第。于是道路相贺。辅国始惧,上表逊位。辛酉,罢辅国兼中书令,进爵博陆王。辅国⼊谢,愤咽而言曰:“老奴事郞君不了,请归地下事先帝!”上犹慰谕而遣之。 [35]飞龙副使程元振谋划夺取李辅国的权力,悄悄地请求代宗对李辅国稍加制裁。六月己未(十一⽇),代宗解除了李辅国行军司马及兵部尚书的职务,其余职务不变,让程元振取代李辅国兼任元帅行军司马,还让李辅国迁出皇宮到外面的宅第居住。于是人们都互相庆贺。李辅国这才害怕起来,上表请求退位。辛酉(十三⽇),代宗罢免了李辅国兼任的中书令职务,进爵位为博陆王。李辅国⼊宮致谢,愤恨哽咽地对代宗说道:“老奴侍候不了郞君了,请让老奴到九泉之下去侍候先帝吧!”代宗仍然安慰劝说一番,然后让他回去。 [36]壬戌,以兵部侍郞严武为西川节度使。 [36]壬戌(十四⽇),代宗任命兵部侍郞严武为西川节度使。 [37]襄邓防御使裴屯城,既得密敕,即帅麾下二千人沿汉趣襄 ![]() ![]() [37]襄邓防御使裴驻军城,即然得到了肃宗的密敕,便率领部下二千人沿汉江奔赴襄 ![]() ![]() ![]() ![]() [38]乙亥,以通州刺史刘晏为户部侍郞兼京兆尹,充度支、转运、盐铁、铸钱等使。 [38]乙亥(二十七⽇),代宗任命通州刺史刘晏为户部侍郞兼京兆尹,担任度支使、转运使、盐铁使、铸钱使等职。 [39]秋,七月,壬辰,以郭子仪都知朔方、河东、北庭、潞·仪·泽·沁·陈·郑等节度行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 [39]秋季,七月壬辰(十五⽇),代宗任命郭子仪总领朔方、河东、北庭及潞、仪、泽、沁、陈、郑等节度使行营,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 [40]癸巳,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反,以兵守要害,拒严武,武不得进。 [40]癸已(十六⽇),剑南兵马使徐知道谋反,派军队扼守要害地区,抵挡严武,严武无法前进。 [41]八月,桂州刺史邢济讨西原贼帅吴功曹等,平之。 [41]八月,桂州刺史邢济征讨西原贼军统帅吴功曹等人,针他们平定。 [42]己未,徐知道为其将李忠厚所杀,剑南悉平。 [42]己未(十三⽇),徐知道被他的部将李忠厚杀掉,剑南叛军全部平定。 [43]乙丑,山南东道节度使来⼊朝谢罪,上优待之。 [43]乙丑(十九⽇),山南东道节度使来⼊朝承认有罪,请求恕罪,代宗对他很优待。 [44]己巳,郭子仪自河东⼊朝。时程元振用事,忌子仪功⾼任重,数谮之于上。子仪不自安,表请解副元帅、节度使。上慰抚之,子仪遂留京师。 [44]己巳(二十三⽇),郭子仪从河东⼊朝。当时程元振当权,他忌妒郭子仪功⾼任重,多次在代宗面前说郭子仪的坏话。郭子仪心里不安,上表请求解除副元帅、节度使的职务。代宗慰劳安抚他,于是郭子仪便留在京师。 [45]台州贼帅袁晁攻陷浙东诸州,改元宝胜;民疲于赋敛者多归之。李光弼遣兵击晁于衢州,破之。 [45]台州贼军统帅袁晁攻陷浙东各州,改年号为宝胜,深受赋税之苦的百姓大多归附袁晁。李光弼派遣军队在衢州进攻袁晁,将他击败。 [46]乙亥,徙鲁王适为雍王。 [46]乙亥(二十九⽇),代宗改封鲁王李适为雍王。 [47]九月,庚辰,以来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知山南东道节度使。 [47]九月庚辰(初四),代宗任命来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兼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48]乙未,加程元振骠骑大将军兼內侍监。 [48]乙未(十九⽇),代宗提升程元振为骠骑大将军兼內侍监。 [49]左仆 ![]() [49]左仆 ![]() [50]上遣中使刘清潭使于回纥,修旧好,且征兵讨史朝义。清潭至其庭,回纥登里可汗已为朝义所 ![]() ![]() ![]() ![]() ![]() ![]() [50]代宗派遣中使刘清潭出使回纥,重新建立过去的友好关系,并想征调回纥军队讨伐史朝义。刘清潭来到回纥王大庭,当时回纥登里可汗已经受到史朝义的 ![]() ![]() ![]() ![]() ![]() [51]袁晁陷信州。 [51]袁晁攻陷信州。 [52]冬,十月,袁晁陷温州、明州。 [52]冬季,十月,袁晁攻陷温州、明州。 [53]以雍王适为天下兵马元帅。辛酉,辞行,以兼御史中丞药子昂、魏琚为左右厢兵马使,以中书舍人韦少华为判官,给事中李进为行军司马,会诸道节度使及回纥于陕州,进讨史朝义。上 ![]() [53]代宗任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辛酉(十六⽇),雍王李适向代宗辞行,代宗任命兼任御史中丞的药子昂、魏琚为左右厢兵马使,中书舍人韦少华为判官,给事中李进为行军司马,前去陕州会合诸道节度使和回纥军队,共同进军讨伐史朝义。代宗想让郭子仪担任李适的副手,程元振、鱼朝恩等人阻止,代宗只好作罢。另外任命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同平章事兼绛州刺史,统领各军节度行营,担任李适的副手。 [54]上在东宮,以李辅国专横,心甚不平,及嗣位,以辅国有杀张后之功,不 ![]() [54]代宗在东宮当太子时,因为李辅国专横跋扈,心里忿忿不平,等到即位后,因为李辅国有杀掉张后的功劳,不想公开杀掉他。壬戌(十七⽇)夜里,盗贼进⼊李辅国的宅第,杀掉李辅国,带了他的头和一条臂走了。代宗敕令有关部门捕捉盗贼,又派遣中使慰问李辅国的家属,为他刻了一个木脑袋来安葬李辅国,还追赠他为太傅。 [55]丙寅,上命仆固怀恩与⺟、 ![]() [55]丙寅(二十一⽇),代宗命令仆固怀恩和他⺟亲、 ![]() 雍王适至陕州,回纥可汗屯于河北,适与僚属从数十骑往见之。可汗责适不拜舞,药子昂对以礼不当然。回纥将车军鼻曰:“唐天子与可汗约为兄弟,可汗于雍王,叔⽗也,何得不拜舞?”子昂曰:“雍王,天子长子,今为元帅。安有国中储君向外国可汗拜舞乎!且两宮在殡,不应舞蹈。”力争久之,车鼻遂引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各鞭一百,以适年少未谙事,遣归营。少华一夕而死。 雍王李适到达陕州时,回纥可汗驻扎在陕州河北县,李适与僚属随从数十人乘马前往看望回纥可汗。回纥可汗叱责李适不行拜舞大礼,药子昂回答说,按照礼仪不应当这样。回纥将车军鼻说:“唐朝天子与可汗已经结为兄弟,对雍王来说,可汗是叔⽗,怎么能不拜舞呢?”药子昂说:“雍王是天子的长子,如今又为元帅。哪里有国中的储君向外国河汗拜舞的道理呢!况且太上皇和先帝尚未出殡,也不应该舞蹈。”力争好长时间,于是车鼻将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各打一百鞭,以李适年少不懂事,遣送回营。魏琚、韦少华过了夜一就死了。 戊辰,诸军发陕州,仆固怀恩与回纥左杀为前锋,陕西节度使郭英义、神策观军容使鱼朝恩为殿,自渑池⼊;潞泽节度使李抱⽟自河 ![]() 戊辰(二十三⽇),各路军队从陕州出发,仆固怀恩与固纥左杀为前锋,陕西节度使郭英义、神策观军容使鱼朝恩殿后,从渑池⼊攻洛 ![]() ![]() ![]() ![]() 史朝义闻官军将至,谋于诸将。阿史那承庆曰:“唐若独与汉兵来,宜悉众与战;若与回纥俱来,其锋不可当,宜退守河 ![]() ![]() ![]() ![]() ![]() 史朝义听说官军即将到达,便与诸将商议对策。阿史那承庆说:“如果唐朝单独率领汉军前来,就应当率领全军与他们决战。如果与回纥军队一起来,兵锋锐不可挡,我们就应该退守河 ![]() ![]() ![]() ![]() ![]() ![]() ![]() 回纥⼊东京,肆行杀略,死者万计,火累旬不灭。朔方、神策军亦以东京、郑、汴、汝州皆为贼境,所过虏掠,三月乃已。此屋 ![]() ![]() 回纥军队进⼊东京,肆意杀掠,死者数以万计,大火几十天都没有熄灭。朔方、神策军也因为东京、郑州、汴州、汝州都是叛军控制的区域,所过之处大肆虏掠,三个月之后才停止。一排排的房屋被毁坏 ![]() ![]() 十一月,丁丑,露布至京师。 十一月,丁丑(初二),捷报传到京师。 朝义自濮州北渡河,怀恩进攻滑州,拔之,追败朝义于卫州。朝义睢 ![]() ![]() 史朝义从濮州北渡⻩河,仆固怀恩进攻并攻克了滑州,又在卫州追上史朝义,将他击败。史朝义的睢 ![]() ![]() ![]() [56]己丑,以户部侍郞刘晏兼河南道⽔陆转运都使。 [56]己丑(十四⽇),代宗任命户部侍郞刘晏兼任河南道⽔陆转运都使。 [57]丁酉,以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统恒、赵、深、定、易五州,赐姓李,名宝臣。初,辛云京引兵将出井陉,常山裨将王武俊说宝臣曰:“今河东兵精锐,出境远斗,不可敌也。且吾以寡当众,以曲遇直,战则必离,守则必溃,公其图之。”宝臣乃撤守备,举五州来降。及复为节度使,以武俊之策为善,擢为先锋兵马使。武俊,本契丹也,初名没诺⼲。 [57]丁酉(二十二⽇),代宗任命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统领恒州、赵州、深州、定州、易州,赐姓为李,名为宝臣。从前,辛云京率领军队将要东出井陉,常山副将王武俊劝李宝臣说:“如今河东军队十分精锐,出境远征,势不可敌。况且我们以少挡多,以曲遇直,如果 ![]() 郭子仪以仆固怀恩有平河朔功,请以副元帅让之。己亥,以怀恩为河北副元帅,加左仆 ![]() 郭子仪因为仆固怀恩有平定河朔的功劳,请求代宗将副元帅的职位让给他。己亥(二十四⽇),代宗任命仆固怀恩为河北副元帅,加任左仆 ![]() 史朝义走至贝州,与其大将薛忠义等两节度合,仆固追之至监清。朝义自衡⽔引兵三万还攻之,设伏击走之。回纥又至,官军益振,遂逐之;大战于下博东南,贼大败,积尸拥流而下;朝义奔莫州。怀恩都知兵马使薛兼训、兵马使郝庭⽟与田神功、辛云京会于下博,进围朝义于莫州,青淄节度使侯希逸继至。 史朝义逃到贝州,与他的大将薛忠义等二节度使会合,仆固一直追击到临清县,史朝义从衡⽔率军三万回师反攻,仆固设下伏兵将他们击退。此时回纥军队又抵达临清县,官军势力更加壮大,于是追击史朝义。在下博县东南双方大战,贼军大败,成堆的尸体随着河流冲走了。史翰义逃往莫州。仆固怀恩部下都知兵马使薛兼训、兵马使郝庭⽟在下博县与田神功、辛云京会合后,便进军莫州,围攻史朝义,青淄节度使侯希逸也随后赶到。 [58]十二月,庚申,初以太祖配天地。 [58]十二月庚申(十六⽇),首次在祭祀天地时附祭太祖。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上广德元年(癸卯、763) 唐代宗广德元年(癸卯,公元763年) [1]舂,正月,己卯,追谥吴太后曰章敬皇后。 [1]舂季,正月己卯(初五),代宗追谥吴太后为章敬皇后。 [2]癸未,以国子祭酒刘晏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度支等使如故。 [2]癸未(初九),代宗任命国子祭酒刘晏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度支使等职务仍然不变。 [3]初,来在襄 ![]() [3]从前,来在襄 ![]() [4]史朝义屡出战,皆败,田承嗣说朝义,令亲往幽州发兵,还救莫州,承嗣自请留守莫州。朝义从之,选精骑五千自北门犯围而出。朝义既去,承嗣即以城降,送朝义⺟、 ![]() [4]史朝义屡次出战,都遭失败,田承嗣劝说史朝义,他亲自前往幽州征调军队,回救莫州,请求让自己留下守卫莫州。史朝义采纳了他的建议,挑选五千精锐骑兵从北门冲出包围。史朝义离去之后,田承嗣马上举城投降,将史朝义的⺟亲、 ![]() ![]() 时朝义范 ![]() ![]() ![]() ![]() ![]() ![]() ![]() 当时史朝义部下范 ![]() ![]() ![]() ![]() ![]() ![]() 甲辰,朝义首至京师。 甲辰(三十⽇),史朝义的头颅被送到了京师。 [5]闰月,己酉夜,有回纥十五人犯含光门,突⼊鸿胪寺,门司不敢遏。 [5]闰正月己酉(初五)夜里,有十五名回纥人犯侵含光门,冲进鸿胪寺,守门人不敢制止他们。 [6]癸亥,以史朝义降将薛嵩为相、卫、邢、、贝、磁六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仍故地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时河北诸州皆已降,嵩等 ![]() ![]() [6]癸亥(十九⽇),代宗任命史朝义部下的降将薛嵩为相、卫、邢、、贝、磁六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仍在故地担任幽州、卢龙节度使。当时河北各州都已投降,薛嵩等人 ![]() ![]() ![]() [7]回纥登里可汗归国,其部众所过抄掠,廪给小不如意,辄杀人,无所忌惮。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 ![]() ![]() [7]回纥登里可汗回国,他的部众在所经之地搜劫财物,由官府供给他们粮食,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动手杀人,无所顾忌。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想派遣下属官吏设理办招待和供应的事,但因为害怕,人人都推托,唯独赵城县尉马燧请求去理办。等到回纥军即将到达时,马燧先派人贿赂他们的首领,约定不得残暴抢劫,首领给他留下了一面旗,说道:“如果有违反命令的人,你可以自行杀掉他们。”马燧让死囚作随从,稍有违令,便立即杀掉。回纥人互相对视,大惊失⾊,于是经过境內的回纥人都拱手遵守规约。李抱⽟十分惊奇,马燧借此机会劝说李抱⽟,说道:“我与回纥人 ![]() ![]() ![]() [8]初,长安人梁崇义以羽林 ![]() ![]() ![]() ![]() ![]() [8]从前,长安人梁崇义以羽林 ![]() ![]() ![]() ![]() ![]() ![]() ![]() [9]辛酉,葬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于泰陵;庙号玄宗。庚午,葬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于建陵;庙号肃宗。 [9]辛酉(十八⽇),代宗将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葬在泰陵,庙号为玄宗。庚午(二十七⽇),将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在建陵,庙号为肃宗。 [10]夏,四月,庚辰,李光弼奏擒袁晁,浙东皆平。时晁聚众近二十万,转攻州县,光弼使部将张伯仪将兵讨平之。伯仪,魏州人也。 [10]夏季,四月庚辰(初七),李光弼奏称已经抓获袁晁,浙东地区的叛 ![]() [11]郭子仪数上言:“吐蕃、 ![]() [11]郭子仪多次进言说:“吐蕃、常项不可忽视,应当及早防备他们。” [12]辛丑,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使于吐蕃,为虏所留,二年乃得归。 [12]辛丑(二十八⽇)代宗派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人出使吐蕃,他们被吐蕃扣留,二年之后才得以回到唐朝。 [13]群臣三上表请立太子;五月,癸卯,诏许俟秋成议之。 [13]大臣们三次上表请求立太子,五月癸卯(初一),代宗下诏允许等到秋收后商议此事。 [14]丁卯,制分河北诸州:以幽、莫、妫、檀、平、蓟为幽州管;恒、定、赵、深、易为成德军管;相、贝、邢、为相州管;魏、博、德为魏州管;沧、棣、冀、瀛为青淄管;怀、卫、河 ![]() [14]丁卯(二十五⽇),唐代宗颁布制令分割河北各州:将幽州、莫州、妫州、檀州、平州、蓟州归属幽州统管;恒州、定州、赵州、深州、易州归属成德军统管;相州、贝州、邢州、州归属相州统管;魏州、博州、德州归属魏州统管;沧州、棣州、冀州、瀛州归属青淄统管;怀州、卫州、河 ![]() [15]六月,癸酉,礼部侍郞华 ![]() ![]() [15]六月癸酉(初一),礼部侍郞华 ![]() ![]() ![]() [16]庚寅,以魏博都防御使田承嗣为节度使。承嗣举管內户口,壮者皆籍为兵,惟使老弱者耕稼,数年间有众十万;又选其骁健者万人自卫,谓之牙兵。 [16]庚寅(十八⽇),代宗任命魏博都防御使田承嗣为节度使。田承嗣检索所辖的全部户籍人口,強壮者都⼊册让他们当兵,只让老弱者耕种庄稼,数年时间便拥有十万大军。他又挑选骁勇刚健的士兵一万人保卫自己,称之为牙兵。 [17]同华节度使李怀让为程无振所谮,恐惧,杀自。 [17]同华节度使李怀让被程元振所诬陷,恐惧万分,最后杀自⾝亡。 Www.YAnd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