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4043 |
上一章 三纪唐 下一章 ( → ) | |
起屠维单阏正月,尽十月,不満一年。 ⾼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 ◎ 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 舂,正月,壬寅,王世充悉取隋朝显官、名士为太尉府官属,杜淹、戴胄皆预焉。胄,安 ![]() 隋将军王隆帅屯卫将军张镇周、都⽔少监苏世长等以山南兵始至东都。王世充专总朝政,事无大小,悉关太尉府;台省监署,莫不阒然。世充立三牌于府门外,一求文学才识堪济时务者,一求武勇智略能摧锋陷敌者,一求⾝有冤滞拥抑不申者。于是上书陈事者⽇有数百,世充悉引见,躬自省览,殷勤慰谕,人人自喜,以为言听计从,然终无所施行。下至士卒厮养,世充皆以甘言悦之,而实无恩施。 隋马军总管独孤武都为世充所亲任,其从弟司隶大夫机与虞部郞杨恭慎、前 ![]() ![]() 癸卯,命秦王世民出镇长舂宮。 宇文化及攻魏州总管元宝蔵,四旬不克。魏征往说之,丁未,宝蔵举州来降。 戊午,淮安王神通击宇文化及于魏县,化及不能抗,东走聊城。神通拔魏县,斩获二千余人,引兵追化及至聊城,围之。 甲子,以陈叔达为纳言。 丙寅,李密所置伊州刺史张善相来降。 硃粲有众二十万,剽掠汉、淮之间,迁徙无常,攻破州县,食其积粟未尽,复他适,将去,悉焚其余资;又不务稼穑,民馁死者如积。粲无可复掠,军中乏食,乃教士卒烹妇人、婴儿敢之,曰:“⾁之美者无过于人,但使他国有人,何忧于馁!”隋著作佐郞陆从典、通事舍人颜愍楚,谪官在南 ![]() 初,王世充既杀元、卢,虑人情未服,犹媚事皇泰主,礼甚谦敬。又请为刘太后假子,尊号曰圣感皇太后。既而渐骄横,尝赐食于噤中,还家大吐,疑遇毒,自是不复朝谒。皇泰主知其终不为臣,而力不能制,唯取內库彩物大造幡花;又出诸服玩,令僧散施贫乏以求福。世充使其 ![]() ![]() 上遣金紫光禄大夫武功靳孝谟安集边郡,为梁师都所获。孝谟骂之极口,师都杀之。二月,诏追赐爵武昌县公,谥曰忠。 初定租、庸、调法,每丁租二石,绢二匹,绵三两;自兹以外,不得横有调敛。 丙戌,诏:“诸宗姓居官者在同列之上,未仕者免其徭役;每州置宗师一人以摄总,别为团伍。” 张俟德至凉,李轨召其群臣廷议曰:“唐天子,吾之从兄,今已正位京邑。一姓不可自争天下,吾 ![]() ![]() 初,隋炀帝自征吐⾕浑,吐⾕浑可汗伏允以数千骑奔 ![]() ![]() 闰月,硃粲遣使请降,诏以粲为楚王,听自置官属,以便宜从事。 宇文化及以珍货 ![]() 窦建德谓其群下曰:“吾为隋民,隋为吾君;今宇文化及弑逆,乃吾仇也,吾不可以不讨!”乃引兵趣聊城。 淮安王神通攻聊城,化及粮尽,请降,神通不许。安抚副使崔世幹劝神通许之,神通曰:“军士暴露⽇久,贼食尽计穷,克在旦暮,吾当攻取以示国威,且散其⽟帛以劳战士;若受其降,将何以为军赏乎!”世幹曰:“今建德方至,若化及未平,內外受敌,吾军必败。夫不攻而下之,为功甚易,奈何贪其⽟帛而不受乎!”神通怒,囚世幹于军中。既而宇文士及自济北馈之,化及军稍振,遂复拒战。神通督兵攻之,贝州刺史赵君德攀堞先登,神通心害其功,收兵不战。君德大诟而下,遂不克。建德军且至,神通引兵退。 建德与化及连战,大破之,化及复保聊城。建德纵兵四面急攻,王薄开门纳之。建德⼊城,生擒化及,先谒隋萧皇后,语皆称臣,素服哭炀帝尽哀;收传国玺及卤簿仪仗,抚存隋之百官,然后执逆 ![]() 建德每战胜克城,所得资财,悉以分将士,⾝无所取。又不敢⾁,常食蔬,茹粟饭; ![]() ![]() ![]() ![]() ![]() 遣前御史大夫段确使于硃粲。 初,上为隋殿內少监,宇文士及为尚辇奉御,上与之善。士及从化及至黎 ![]() 甲寅,隋夷陵郡丞安陆许绍帅黔安、武陵、澧 ![]() 丙辰,以徐世勣为黎州总管。 丁巳,骠骑将军张孝珉以劲卒百人袭王世充汜⽔城,⼊其郛,沉米船百五十艘。 己未,世充寇穀州。世充以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待之皆厚。然二人疾世充多诈,知节谓叔宝曰:“王公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岂拨 ![]() ![]() ![]() 王世充囚李育德之兄厚德于获嘉,厚德与其守将赵君颖逐殷州刺史段大师,以城来降。以厚德为殷州刺史。 窦建德陷邢州,执总管陈君宾。 上遣殿內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助并州总管齐王元吉守晋 ![]() ![]() ![]() ![]() ![]() ![]() 癸亥,陟州刺史李育德攻下王世充河內堡聚三十一所。乙丑,世充遣其兄子君廓侵陟州,李育德击走之,斩首千余级。李厚德归省亲疾,使李育德守获嘉,世充并兵攻之,丁卯,城陷,育德及弟三人皆战死。 己巳,李公逸以雍丘来降,拜杞州总管,以其族弟善行为杞州刺史。 隋吏部侍郞杨恭仁,从宇文化及至河北;化及败,魏州总管元宝蔵获之,己巳,送长安。上与之有旧,拜⻩门侍郞,寻以为凉州总管。恭仁素习边事,晓羌、胡情伪,民夷悦服,自葱岭已东,并⼊朝贡。 突厥始毕可汗将其众渡河至夏州,梁师都发兵会之,以五百骑授刘武周, ![]() ![]() 三月,庚午,梁师都寇灵州,长史杨则击走之。 壬申,王世充寇穀州,刺史史万宝战不利。 庚辰,隋北海通守郑虔符、文登令方惠整及东海、齐郡、东平、任城、平陆、寿张、须昌贼帅王薄等并以其地来降。 王世充之寇新安也。外示攻取,实召文武之附己者议受禅。李世英深以为不可,曰:“四方所以奔驰归附东都者,以公能中兴隋室故也。今九州之地,未清其一,遽正位号,恐远人皆思叛去矣!”世充曰:“公言是也!”长史韦节、杨续等曰:“隋氏数穷,在理昭然。夫非常之事,固不可与常人议之。”太史令乐德融曰:“昔岁长星出,乃除旧布新之征;今岁星在角、亢。亢,郑之分野。若不亟顺天道,恐王气衰息。”世充从之。外兵曹参军戴胄言于世充曰:“君臣犹⽗子也,休戚同之,明公莫若竭忠徇国,则家国俱安矣。”世充诡辞称善而遣之,世充议受九锡,胄复固谏,世充怒,出为郑州长史,使与兄子行本镇虎牢。乃使段达等言于皇泰主,请加世充九锡。皇泰主曰:“郑公近平李密,已拜太尉,自是以来,未有殊绩,俟天下稍平,议之未晚。”段达曰:“太尉 ![]() ![]() 初,宇文化及以隋大理卿郑善果为民部尚书。从至聊城,为化及督战,中流矢。窦建德克聊城,王琮获善果,责之曰:“公名臣之家,隋室大臣,奈何为弑君之贼效命,苦战伤痍至此乎!”善果大惭, ![]() 齐王元吉讽并州⽗老诣阙留己;甲申,复以元吉为并州总管。 戊子,淮南五州皆遣使来降。 辛卯,刘武周寇并州。 壬辰,营州总管邓暠击⾼开道,败之。 甲午,王世充遣其将⾼毘寇义州。 东都道士桓法嗣献《孔子闭房记》于王世充,言“相国当代隋为天子”世充大悦,以法嗣为谏议大夫。世充又罗取杂鸟,书帛系颈,自言符命而纵之。有得鸟来献者,亦拜官爵。于是段达以皇泰主命,加世充殊礼。世充奉表三让,百官劝进,设位于都常。纳言苏威年老,不任朝谒,世充以威隋氏重臣, ![]() 夏,四月,刘武周引突厥之众,军于⻩蛇岭,兵锋甚盛。齐王元吉使车骑将军张达以步卒百人尝寇;达辞以兵少不可往,元吉強遣之,至则俱没。达忿恨,庚子,引武周袭榆次,陷之。 散骑常侍段确, ![]() 王世充令长史韦节、杨续等及太常博士衡⽔孔颖达,造禅代仪,遣段达、云定兴等十余人⼊奏皇泰主曰:“天命不常,郑王功德甚盛,愿陛下遵唐、虞之迹。”皇泰主敛膝据案,怒曰:“天下,⾼祖之天下,若隋祚未亡,此言不应辄发;必天命已改,何烦禅让!公等或祖祢旧臣,或台鼎⾼位,既有斯言,朕复何望!”颜⾊凛冽,在廷者皆流汗。退朝,泣对太后。世充更使人谓之曰:“今海內未宁,须立长君,俟四方安集,当复子明辟,必如前誓。”癸卯,世充称皇泰主命,禅位于郑。遣其兄世恽幽皇泰主于含凉殿,虽有三表陈让及敕书敦劝,皇泰主皆不知也。遣诸将引兵⼊清宮城,又遣术人以桃汤苇火祓除噤省。 隋将帅、郡县及贼帅前后继有降者,诏以王薄为齐州总管,伏德为济州总管,郑虔符为青州总管,綦公顺为淮州总管,王孝师为沧州总管。甲辰,遣大理卿新乐郞楚之安抚山东,秘书监夏侯端安抚淮左。 乙巳,王世充备法驾⼊宮,即皇帝位。丙午,大赦,改元开明。 丁未,隋御卫将军陈稜以江都来降;以稜为扬州总管。 戊申,王世充立子玄应为太子,玄恕为汉王,余兄弟宗族十九人皆为王。奉皇泰主为潞国公。以苏威为太师,段达为司徒,云定兴为太尉,张仅为司空,杨续为纳言,韦节为內史,王隆为左仆 ![]() ![]() ![]() 世充于阙下及玄武门等数处皆设榻,坐无常所,亲受章表。或轻骑游历衢市,亦不清道,民但避路而已。世充按辔徐行,语之曰:“昔时天子深居九重,在下事情无由闻彻。今世充非贪天位,但 ![]() 窦建德闻王世充自立,乃绝之,始建天子旌旗,出警⼊跸,下书称诏,追谥隋炀帝为闵帝。齐王暕之死也,有遣腹子政道,建德立以为郧公,然犹依倚突厥,以壮其兵势。隋义成公主遣使 ![]() ![]() 丙辰,刘武周围并州,齐王元吉拒却之。戊午,诏太常卿李仲文将兵救并州。 王世充将军丘怀义居门下內省。召越王君度、汉王玄恕、将军郭士衡杂 ![]() 世充每听朝,殷勤诲谕,言词重复,千端万绪,侍卫之人不胜倦弊,百司奏事,疲于听受。御史大夫苏良谏曰:“陛下语太多而无领要,计云尔即可,何烦许辞也!”世充默然良久,亦不罪良,然 ![]() 王世充数攻伊州,总管张善相拒之;粮尽,援兵不至,癸亥,城陷,善相骂世充极口而死。帝闻,叹曰:“吾负善相,善相不负吾也!”赐其子爵襄城郡公。 五月,王世充陷义州,复寇西济州。遣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将兵救之。 李轨将安修仁兄兴贵,仕长安,表请说轨,谕以祸福。上曰:“轨阻兵恃险,连结吐⾕浑、突厥,吾兴兵击之,尚恐不克,岂口⾆所能下乎!”兴贵曰:“臣家在凉州,奕世豪望,为民夷所附;弟修仁为轨所信任,弟子在机近者以十数。臣往说之,轨听臣固善,若其不听,图之肘腋,易矣!”上乃遣之。 兴贵至武威,轨以为左右卫大将军。兴贵乘间说轨曰:“凉地不过千里,土薄民贫。今唐起太原,取函秦,宰制中原。战必胜,攻必取,此殆天启,非人力也。不若举河西归之,则窦融之功复见于今⽇矣!”轨曰:“吾据山河之固,彼虽強大,若我何?汝自唐来,为唐游说耳。”兴贵谢曰:“臣闻富贵不归故乡,如⾐绣夜行。臣阖门受陛下荣禄,安肯附唐!但 ![]() ![]() ![]() 轨至长安,并其弟子皆伏诛。以安兴贵为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凉国公,赐帛万段,安修仁为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 隋末,离石胡刘龙儿拥兵数万,自号刘王,以其子季真为太子;虎贲郞将梁德击斩龙儿。至是,季真与弟六儿复举兵为 ![]() 壬午,以秦王世民为左武候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等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其太尉、尚书令、雍州牧、陕东道行台并如故。遣⻩门侍郞杨恭仁安抚河西。 丙戌,刘武周陷平遥。 癸巳,梁州总管、山东道安抚副使陈政为麾下所杀,携其首奔王世充。政,茂之子也。 王世充以礼部尚书裴仁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有威名,忌之。仁基⽗子知之,亦不自安,乃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儒童弟尚食直长温、散骑常侍崔德本谋杀世充及其 ![]() ![]() 六月,庚子,窦建德陷沧州。 初,易州贼帅宋金刚,有众万余,与魏刀儿连结。刀儿为窦建德所灭,金刚救之,战败,帅众四千西奔刘武周,武周闻其善用兵,得之,甚喜,号曰宋王,委以军事,中分家赀以遗之。金刚亦深自结,出其故 ![]() ![]() ![]() ![]() 己酉,突厥遣使来告始毕可汗之丧,上举哀于长乐门,废朝三⽇,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又遣內史舍人郑德 ![]() 上以刘武周⼊寇为忧,右仆 ![]() 秋,七月,初置十二军,分关內诸府以隶焉,皆取天星为名,以车骑府统之。每军将、副各一人,取威名素重者为之,督以耕战之务。由是士马精強,所向无敌。 海岱贼帅徐圆朗以数州之地请降,拜兗州总管,封鲁国公。 王世充遣其将罗士信寇穀州,士信帅其众千余人来降。先是,士信从李密击世充,兵败,为世充所得,世充厚礼之,与同寝食。既而得邴元真等,待之如士信,士信聇之。士信有骏马,世充兄子赵王道询 ![]() ![]() 丙子,王世充遣其将郭士衡寇穀州,刺史任瑰大破之,俘斩且尽。 甲申,行军总管刘弘基遣其将种如愿袭王世充河 ![]() 乙酉,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昌王麹伯雅各遣使⼊贡。 初,西突厥曷娑那可汗⼊朝于隋,隋人留之,国人立其叔⽗,号 ![]() ![]() ![]() 辛卯,宋金刚寇浩州,浃旬而退。 八月,丁酉,酅公薨,谥曰隋恭帝;无后,以族子行基嗣。 窦建德将兵十余万趣洺州,淮安王神通帅诸军退保相州。己亥,建德兵至洺州城下。丙午,将军秦武通军至洛 ![]() 丁未,窦建德陷洺州,总管袁子幹降之。乙卯,引兵趣相州,淮安王神通闻之。帅诸军就李世勣于黎 ![]() 梁师都与突厥命数千骑寇延州,行军总管段德 ![]() ![]() ![]() 萧铣遣其将杨道生寇峡州,剌史许绍击破之。铣又遣其将陈普环帅舟师上峡,规取巴、蜀。绍遣其子智仁及录事参军李弘节等追至西陵,大破之,擒普环。铣遣兵戍安蜀城及荆门城。 先是,上遣开府李靖诣夔州经略萧铣。靖至峡州,阻铣兵,久不得进。上怒其迟留, ![]() 己巳,窦建德陷相州,杀刺史吕珉。 民部尚书鲁公刘文静,自以才略功勋在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每廷议,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数侵侮寂,由是有隙。文静与弟通直散骑常侍文起饮,酒酣,怨望,拔刀击柱曰:“会当斩裴寂首!”家数有妖,文起召巫于星下被发衔刀为厌胜。文静有妾无宠,使其兄上变告之。上以文静属吏,遣裴寂、萧瑀问状。文静曰:“建义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 ![]() ![]() ![]() 沈法兴既克毘陵,谓江、淮之南指捴可定,自称梁王,都毘陵,改元延康,置百官。 ![]() 时杜伏威据历 ![]() ![]() 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寂军于度索原,营中饮涧⽔,金刚绝之,士卒渴乏。寂 ![]() 先是,刘武周屡遣兵攻西河,浩州剌史刘赡拒之;李仲文引兵就之,与共守西河。及裴寂败,自晋州以北城镇俱没,唯西河独存。姜宝谊复为金刚所虏,谋逃归,金刚杀之。裴寂上表谢罪,上慰谕之,复使镇抚河东。 刘武周进 ![]() ![]() ![]() ![]() ![]() 西突厥曷娑那可汗与北突厥有怨;曷娑那在长安,北突厥遣使请杀之,上不许。群臣皆曰:“保一人而失一国,后必为患!”秦王世民曰:“人穷来归我,杀之不义。”上迟回久之,不得己,丙戌,引曷娑那于內殿宴饮,既而送中书省,纵北突厥使者使杀之。 礼部尚书李纲领太子詹事,太子建成始甚礼之。久之,太子渐昵近小人,疾秦王世民功⾼,颇相猜忌;纲屡谏不听,乃乞骸骨。上骂之曰:“卿为何潘仁长史,乃聇为朕尚书琊!且方使卿辅导建成,而固求去,何也?”纲顿首曰:“潘仁,贼也,每 ![]() 淮安王神通使慰抚使张道源镇赵州。庚寅,窦建德陷赵州,执总管张志昂及道源。建德以二人及邢州刺史陈君宾不早下, ![]() 乙未,梁师都复寇延州,段德 ![]() ![]() 冬,十月,己亥,就加凉州总管杨恭仁纳言;赐幽州总管燕公罗艺姓李氏,封燕郡王。 辛丑,李艺破窦建德于衡⽔。 癸卯,以左武候大将军庞⽟为梁州总管。时集州獠反,⽟讨之,獠据险自守,军不得进,粮且尽。 ![]() ![]() ![]() ![]() 刘武周将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裴寂 ![]() 时王行本犹据蒲坂,未下,亦与武周相应,关中震骇。上出手敕曰:“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秦王世民上表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 ![]() ![]() 窦建德引兵趣卫州。建德每行军,常为三道,辎重、细弱居央中,步骑夹左右,相去二里许。建德以千骑前行,过黎 ![]() ![]() ![]() ![]() 行军总管罗士信帅勇士夜⼊洛 ![]() ![]() 夏侯端至黎 ![]() ![]() ![]() ![]() ![]() ![]() 郞楚之至山东,亦为窦建德所获,楚之不屈,竟得还。 王世充遣其从弟世辩以徐、亳之兵攻雍丘。李公逸遣使求救,上以隔贼境,不能救。公逸乃留其属李善行守雍丘,⾝帅轻骑⼊朝,至襄城,为世充伊州刺史张殷所获。世充谓曰:“卿越郑臣唐,其说安在?”公逸曰:“我于天下,唯知有唐,不知有郑。”世充怒,斩之。善行亦没。上以公逸子为襄邑公。 甲子,上祠华山。 段译 ⾼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己卯 、619) 唐纪三唐⾼祖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 [1]舂、正月,壬寅,王世充悉取隋朝显官、名士为太尉府官属,杜淹、戴胄皆预焉。胄,安 ![]() [1]舂季,正月壬寅(初二),王世充让所有隋朝的显要官吏、名士充当太尉府的官吏,杜淹、戴胄也都在其中。戴胄是安 ![]() 隋马军总管独孤武都为世充所亲任,其从弟司隶大夫机与虞部郞杨恭慎、前 ![]() ![]() 隋朝的马军总管独孤武都受王世充信任,独孤武都的唐弟司隶大夫独孤机与虞部郞杨恭慎、前 ![]() ![]() ![]() ![]() [2]癸卯,命秦王世民出镇长舂宮。 [2]癸卯(初三),唐⾼祖李渊命令秦王李世民出京镇守长舂宮。 [3]宇文化及攻魏州总管元宝蔵,四旬不克。魏徵往说之,丁未,宝蔵举州来降。 [3]宇文化及带兵攻打魏州总管元宝蔵,经四十天攻打不下。魏徵前去游说,丁未(初七),元宝蔵举州投降唐朝。 [4]戊午,淮安王神通击宇文化及于魏县,化及不能抗,东走聊城。神通拔魏县,斩获二千余人,引兵追化及至聊城,围之。 [4]戊午(十八⽇),淮安王李神通在魏县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抗不住,向东逃往聊城。李神通攻克魏县,杀死、俘虏两千多人,带兵追击宇文化及到聊城,并包围聊城。 [5]甲子,以陈叔达为纳言。 [5]甲子(二十四⽇),唐⾼祖任命陈叔达为纳言。 [6]丙寅,李密所置伊州刺史张善相来降。 [6]丙寅(二十六⽇),李密所任命的伊州刺史张善相前来降唐。 [7]朱粲有众二十万,剽掠汉、淮之间,迁徒无常,攻破州县,食其积粟未尽,复他适,将去,悉焚其余资;又不务稼穑,民馁死者如积。粲无可复掠,军中乏食,乃教士卒烹妇人、婴儿啖之,曰:“⾁之美者无过于人,但使他国有人,何忧于馁!”隋著作佐郞陆从典、通事舍人颜愍楚谪官在南 ![]() [7]朱粲有二十万人,在汉⽔、淮河之间剽掠,迁徒没有规律,每攻破一个州县,还没有吃尽该州县积聚的粮食,就又转移,将离州县时,把州县其余的物资全部焚毁;又不注重农业,饿死的老百姓堆的像山那样⾼。朱粲没有再可掠夺的了,军队中缺乏吃的,就教士兵烧煮妇女、小孩吃,说:“没有比人⾁更好吃的了,只要其他的城镇里有人,何必为挨饿发愁呢!”隋朝的著作佐郞陆从典,通事舍人颜愍楚,被贬官住在南 ![]() 淮安土豪杨士林、田瓒起兵攻粲,诸州皆应之。粲与战于淮源,大败,帅余众数千奔菊潭。士林家世蛮酋,隋末,士林为鹰扬府校尉,杀郡官而据其郡。既逐朱粲,已巳,帅汉东四郡遣使诣信州总管庐江王瑗请降,诏以为显州道行台。士林以瓒为长史。 淮安当地的豪強杨士林、田瓒起兵攻打朱粲,各州县都响应。朱粲在淮源和他们 ![]() [8]初、王世充既杀元、卢,虑人情未服,犹媚事皇泰主,礼甚谦敬。又请为刘太后假子,尊号曰圣感皇太后,既而渐骄横,尝赐食于噤中,还家大吐,疑遇毒,自是不复朝谒。皇泰主知其终不为臣,而力不能制,唯取內库彩物大造幡花;又出诸服玩,令憎散施贫乏以求福。世充使其 ![]() ![]() [8]当初,王世充杀掉元文都、卢楚之后,担心人情不服,还谄媚皇泰主,礼节相当谦敬。又请求作刘太后的⼲儿子,尊称刘太后为圣感皇太后。以后,王世充便渐渐变得骄横了,有一次在宮中吃了赏赐的食物,回到家里大吐,他便怀疑食物被人下了毒,自那以后,王世充就不再上朝拜谒了。皇泰主知道王世充最后不会甘当臣下,而自己又无力制服他,只能从宮內仓库中取来丝织品,做了许多幡花;又拿出各种⾐服物玩,让僧人到处施舍给贫穷、缺少东西的人,以求福佑。王世充让其 ![]() [9]上遣金紫光禄大夫武功靳孝谟安集边郡,为梁师都所获。孝谟骂之极口,师都杀之。二月,诏追赐爵武昌县公,谥曰忠。 [9]唐⾼祖派金紫光禄大夫武功人靳孝谟带兵定安边郡,靳孝谟被梁师都俘获。靳孝谟破口大骂梁师都,被梁师都杀掉。二月,唐⾼祖下诏,追赐靳孝谟为武昌县公,谥号为“忠” [10]初定租、庸、调法,每丁租二石,绢二匹,绵三两;自兹以外,不得横有调敛。 [10]初步制定租、庸、调法,每个成年男子每年 ![]() [11]丙戌,诏:诸宗姓居官者在同列之上,未仕者免其徭役;每州置宗师一人以摄总,别为团伍。” [11]丙戌(十一⽇),⾼祖下诏:“皇室各同族中做官的,位在同品级员官之上,没有做官的,免除其徭役;每州设立一个宗师加以管理,另为编制。” [12]张俟德至凉,李轨召其群臣廷议曰:“唐天子,吾之从兄,今已正位京邑。一姓不可自争天下,吾 ![]() ![]() [12]张俟德到达凉州,李轨召集他的群臣在朝廷上议论说:“唐天子是我的堂兄,现在已在京邑做上皇帝。一姓之人不应自相争夺天下,我想去掉帝号,接受唐朝的封爵,合适吗?”曹珍说:“隋朝失去天下,天下人共争君位,称王称帝的,岂只一人!唐朝在关中称帝,凉朝在河右称帝,本来不相妨碍。况且您已经做了天子,何必又自己贬黜自己呢!如果您想以小事大的话,就请依照过去梁朝萧服从魏朝的那种做法吧。”李轨听从了曹珍的话。戊戌(二十八⽇),李轨派遣他的尚书左丞邓晓⼊京见唐朝皇帝,献书上自称“皇帝的堂弟、大凉国皇帝、臣下李轨”而不接受唐朝的官爵。⾼祖很生气,留拘了邓晓,不让他返回。同时开始议论兴师讨伐李轨之事。 初、隋炀帝自征吐⾕浑,吐⾕浑可汗伏允以数千骑奔 ![]() ![]() 当初,隋炀帝亲自征讨吐⾕浑,吐⾕浑的可汗伏允带领几千骑兵逃到 ![]() ![]() [13]闰月,朱粲遣使请降,诏以粲为楚王,听自置官属,以便宜从事。 [13]闰二月,朱粲派使者到唐朝请求投降,⾼祖下诏立朱粲为楚王,听凭朱粲自己设立官属,视方便办事。 [14]宇文化及以珍货 ![]() [14]宇文化及用珍奇货物引 ![]() 窦建德谓其群下曰:“吾为隋民,隋为吾君;今宇文化及弑逆,乃吾雠也,吾不可以不讨!”乃引兵趣聊城。 窦建德对其群下说:“我是隋朝百姓,隋是我的君主;现在宇文化及叛逆杀了皇帝,就是我的仇人,我不能不讨伐!”于是带兵开赴聊城。 淮安王神通攻聊城,化及粮尽,请降,神通不许。安抚副使崔世劝神通许之,神通曰:“军士暴露⽇久,贼食尽计穷,克在旦暮,吾当攻取以示国威,且散其⽟帛以劳将士,若受其降,将何以为军赏乎!”世曰;“今建德方至,若化及未平,內外受敌,吾军必败。夫不攻而下之,为功甚易,奈何贪其⽟帛而不受乎!”神通怒,囚世⼲于军中。既而宇文士及自济北馈之,化及军稍振,遂复拒战。神通督兵攻之,贝州刺史赵君德攀堞先登,神通心害其功,收兵不战,君德大诟而下,遂不克。建德军且至,神通引兵退。 淮安王李神通攻打聊城,宇文化及没有了粮食,请求投降,李神通不准。安抚副使崔世劝李神通准许宇文化及投降,李神通说:“军队、士卒风餐露宿这么长时间,敌人粮尽计穷,马上就能取胜,我要攻下聊城以宣扬国威,并且分了他的财宝慰劳将士,如果接受他投降,那么用什么来作赏赐军队的费用呢?”崔世说:“现在窦建德就要抵达,如果还没有平定宇文化及,里外受敌,我军必然失败。不打就降服了敌人,作为功劳来得太容易了,怎么还能贪图他的财宝而不接受投降呢?”李神通很生气,把崔世囚噤在军中。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运粮接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兵力逐渐恢复,于是又重新抵抗。李神通督率军队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先攀着城堞登上城墙,李神通心中嫉妒他的功劳,收兵不战,赵君德大骂下了城,于是未能攻克。窦建德的军队即将抵达,李神通于是带兵撤退。 建德与化及连战,大破之,化及复保聊城。建德纵兵四面急攻,王薄开门纳之。建德⼊城,生擒化及,先谒隋萧皇后,语皆称臣,素服哭炀帝尽哀;收传国玺及卤 簿仪仗,抚存隋之百官,然后执逆 ![]() 窦建德和宇文化及连续 ![]() ![]() ![]() 建德每战胜克城,所得资财,悉以分将士,⾝无所取。又不啖⾁,常食蔬,菇粟饭; ![]() ![]() ![]() ![]() 窦建德每次打了胜仗、攻陷城池,得到的物资财产,全部用来分给将士,自己不留任何东西。他又不吃⾁,经常吃蔬菜,下耝米饭, ![]() ![]() ![]() ![]() ![]() ![]() ![]() [15]甲辰,上考第群臣,以李纲、孙伏伽为第一,因置酒⾼会,谓裴寂等曰:“隋氏以主骄臣谄亡天下,朕即位以来,每虚心求谏,然惟李纲差尽忠款,孙伏伽可谓诚直,余人犹踵敝风,俯眉而已,岂朕所望哉!朕视卿如爱子,卿当视朕如慈⽗,有怀必尽,勿自隐也!”因命舍君臣之敬,极 ![]() [15]甲辰(初四),唐⾼祖考核群臣⾼下,李纲、孙伏伽为第一,于是设盛大宴会,对裴寂等人说:“隋朝因为君主骄奢,臣子谄媚,丢了天下,朕即位以来,经常虚心求谏,但是唯有李纲比较能竭尽忠诚,孙伏伽可以称的正直,其余的仍然沿袭隋朝恶劣的风气,只是俯首贴耳,这岂是朕所希望的!朕视各位犹如爱子,各位应当将朕当作慈⽗,有什么看法一定要畅所 ![]() [16]遣前御史大夫段确使于朱粲。 [16]唐派遣前御史大夫段确出使朱粲之处。 [17]初,上为隋殿內少监,宇文士及为尚辇奉御,上与之善。士及从化及至黎 ![]() [17]当初,唐⾼祖作隋殿內少监,宇文士当隋尚辇奉御,⾼祖与他很要好。宇文士及随宇文化及到黎 ![]() ![]() [18]甲寅,隋夷陵郡丞安陆许绍帅黔安、武陵、澧 ![]() [18]甲寅(十四⽇),隋朝夷陵郡丞安陆人许绍带领黔安、武陵、澧 ![]() [19]丙辰,以徐世为黎州总管。 [19]丙辰(十六⽇),唐⾼祖任命徐世为黎州总管。 [20]丁巳,骠骑将军张孝珉以劲卒百人袭王世充汜⽔城,⼊其郛,沈米船百五十艘。 [20]丁巳(十七⽇),唐骠骑将军张孝珉率领一百精壮士兵袭击王世充的汜⽔城,进⼊汜⽔外城,将一百五十艘运米船沉⼊⽔中。 [21]己未,世充寇故州。世充以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待之皆厚。然二人疾世充多诈,知节谓叔宝曰:“王公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岂拨 ![]() ![]() ![]() [21]己未(十九⽇),王世充犯侵州,王世充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待他们很好。但是二人憎恨王世充多诈,程知节对秦叔宝说:“王公才识风度浅薄狭隘,却爱 ![]() ![]() ![]() ![]() ![]() ![]() [22]王世充囚李育德之兄厚德于获嘉,厚德与其守将赵君颖逐殷州刺史段大师,以城来降。以厚德为殷州刺史。 [22]王世充将李育德的兄长李厚德囚噤在获嘉县,李厚德与看守他的将领赵君颖赶走了殷州刺史段大师,以城池来降唐。唐任命李厚德为殷州刺史。 [23]窦建德陷邢州,执总管陈君宾。 [23]窦建德攻陷了邢州,活捉了总管陈君宾。 [24]上遣殿內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助并州总管齐王元吉守晋 ![]() ![]() ![]() ![]() ![]() ![]() [24]唐⾼祖派遣殿內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协助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镇守晋 ![]() ![]() ![]() ![]() ![]() ![]() ![]() ![]() ![]() ![]() [25]癸亥,陟州刺史李育德攻下王世充河內堡聚三十一所。乙丑,世充遣其兄子君廓侵陟州,李育德击走之,斩首千余级。李厚德归省亲疾,使李育德守获嘉,世充并兵攻之;丁卯,城陷,育德及弟三人皆战死。 [25]癸亥(二十三⽇),唐陟州刺史李育德攻下王世充在河內地区的三十一座堡垒村落。乙丑(二十五⽇),王世充派遣侄子王君廓犯侵陟州,李育德击退来敌,杀死一千多人。李厚德回乡探望生病的⽗⺟,让李育德守卫获嘉,王世充合兵攻打获嘉,丁卯(二十七⽇),获嘉陷落,李育德与三个弟弟全部阵亡。 [26]己巳,李公逸以雍丘来降,拜杞州总管,以其族弟善行为杞州刺史。 [26]己巳 ,(二十九⽇),李公逸以雍丘前来降唐,官拜杞州总管,任命他的同族弟弟李善行为杞州刺史。 [27]隋吏部侍郞杨恭仁,从宇文化及至河北;化及败,魏州总管元宝蔵获之,已巳,送长安。上与之有旧,拜⻩门侍郞,寻以为凉州总管。恭仁素习边事,晓羌、胡情伪,民夷悦服,自葱岭已东,并⼊朝贡。 [27]隋朝的吏部侍郞杨恭仁,跟随宇文化及来到河北;宇文化及失败,被唐魏州总管元宝蔵俘获,已巳(二十九⽇),将杨恭仁押送到长安。唐⾼祖和他是老相识,于是杨恭仁官拜⻩门侍郞,随即又任命为凉州总管。杨恭仁一向 ![]() [28]突阙始毕可汗将其众渡河至夏州,梁师都发兵会之,以五百骑授刘武周, ![]() ![]() [28]突厥始毕可汗带领手下人马渡过⻩河到夏州,梁师都排出军队与突厥会合,把五百骑兵授予刘武周,准备从句注⼊侵太原,恰好始毕去世,始毕的儿子什钵年幼,不能立为可汗。突厥立始毕的弟弟俟利弗设为处罗可汗。处罗任命什钵为尼步设,把他安置在突厥的东部,正当幽州的北面。这之前,唐⾼祖派遣右武候将军⾼静携带礼物出使突厥,走到丰州,听说始毕去世,朝廷下令将这些礼物 ![]() [29]三月,庚午,梁师都寇灵州,长史杨则击走之。 [29]三月庚午(初一),梁师都犯侵灵州,被唐灵州长史杨则击退。 [30]壬申,王世充寇州,刺史史万宝战不利。 [30]壬申(初三),王世充犯侵州,唐州刺史史万宝 ![]() [31]庚辰,隋北海通守虔符、文登令方惠整及东海、齐郡、东平、任城、平陆、寿张、须昌贼帅王薄等并以其地来降。 [31]庚辰(十一⽇),隋朝北海通守郑虔符、文登县令方惠整以及东海,齐郡,东平、任城、平陆、寿张、须昌叛 ![]() [32]王世充之寇新安也,外示攻取,实召文武之附已者议受禅。李世英深以为不可,曰:“四方所以奔驰归附东都者,以公能中兴隋室故也。今九州之地,未清其一,遽正位号,恐远人皆思判去矣!”世充曰:“公言是也!”长史韦节、杨续等曰:隋氏数穷,在理昭然。夫非常之事,固不可与常人议之。”太史令乐德融曰:“昔岁长星出,乃除旧布新之徵;今岁星在角、亢,亢,郑之分野。若不亟顺天道,恐王气衰息。”世充从之。外兵曹参军戴胄言于世充曰:“君臣犹⽗子也,休戚同之。明公莫若竭忠徇国,则家国俱安矣。”世充诡辞称善而遣之。世充议受九锡, 胄复固谏,世充怒,出为郑州长史,使与兄子行本镇虎牢。乃使段达等言于皇泰主,请加世充九锡,皇泰主曰:“郑公近平李密,已拜太尉,自是以来,未有殊绩, 俟天下稍平,议之未晚。”段达曰:“太尉 ![]() ![]() [32]王世充犯侵新安,对外说是要攻取城池,实际召集文武员官中附合自己的人商议接受禅让帝位的事。李世英坚持认为不可,他说:“四方八面的群雄之所以迅速归附东都,是认为您能够中兴隋朝的缘故,如今国全九州之地,平定的还不及其一就仓促称帝,恐怕与您不够亲近的人,都想叛离而去了!”王世充说:“你说的对!”长史韦节、杨续等说:“隋朝的气数已经完了,这道理很明⽩。特殊情况,自然不可与常人商量。”太史令乐德融说:“往年长星出现,这是除旧布新的征兆,现今岁星在角宿、亢宿,亢宿是郑的分野。如果不马上顺应天道,恐怕王气就会衰落。”王世充听从了这些意见。外兵曹参军戴胄对王世充说:“君臣就像⽗子,休戚与共,明公您不如竭忠为国,则个人家国都会定安。”王世充假意称他说得很好把他打发走了。王世充商议接受九锡,戴胄又尽力规谏,王世充很生气,把他贬出东都作郑州长史,让他和王世充的侄子王行本镇守虎牢。王世充于是派段达等人对皇泰主说明,请求授予王世充九锡。皇泰主说:“郑公新近平定了李密,已经官拜太尉,从那以来,没有特别的功劳,待天下逐渐平定,再论此事也不晚。”段达说:“太尉想加九锡。”皇泰主紧紧盯着段达,说:“随您便!”辛巳(十二⽇),段达等人以皇泰主的名义下诏命王世充为相国,让他持饰有⻩金的斧头,让他总理百官政务,爵位晋封为郑王,加九锡,郑国可设置丞相以下员官。 [33]初,宇文化及以隋大理卿郑善果为民部尚书,从至聊城,为化及督战,中流矢。窦建德克聊城,王琮获善果,责之曰:“公名臣之家,隋室大臣,奈何为弑君之贼效命,苦战伤痍至此乎!”善果大惭, ![]() [33]当初,宇文化及任用隋大理卿郑善果作民部尚书,郑善果跟随宇文化及到聊城,为宇文化及督战,中了流箭。窦建德攻克聊城,王琮抓获了郑善果,斥责他说:“您是名臣之后,隋朝的大臣,怎么能为弑君的反贼效命,拼命作战受伤到这副样子;”郑善果愧羞万分,想杀自,宋正本跑去制止了他;窦建德又对他不尊重,于是郑善果逃往相州,淮安王李神通送他去长安。庚午(疑误),郑善果到达长安,⾼祖对他很优厚,官拜左庶子、检校內史侍郞。 [34]齐王元吉讽并州⽗老诣关留已;甲申,复以元吉为并州总管。 [34]齐王李元吉暗示并州的⽗老赴朝中要求挽留自己;甲申(十五⽇),重新任命李元吉为并州总管。 [35]戊子,淮南五洲皆遣使来降。 [35]戊子(十九⽇),淮南五洲均派遣使节前来降唐。 [36]辛卯,刘武周寇并州。 [36]辛卯(二十二⽇)刘武周犯侵并州。 [37]壬辰,营州总管邓击⾼开道,败之。 [37]壬辰(二十三⽇),唐营州总管邓进攻并打败了⾼开道。 [38]甲午,王世充遣其将⾼毗寇义州。 [38]甲午(二十五⽇),王世充派遣他的将领⾼毗犯侵义州。 [39]东都道士桓法嗣献《孔子闭房记》于王世充,言相国当代隋为天子。世充大悦,以法嗣为谏议大夫。世充又罗取杂鸟,书帛系颈,自言符命而纵之。有得鸟来献者,亦拜官爵。于是段达以皇泰主命,加世充殊礼,世充奉表三让。百官劝进,设位于都堂。纳言苏威年老,不任朝谒,世充以威隋氏重臣, ![]() [39]东都的道士桓法嗣将《孔子闭房记》一书献给王世充,称相国王世充应取代隋作天子。王世充欣喜异常,任命桓法嗣为谏议大夫。王世充又网住各种飞禽,将布帛写上字系在鸟颈上,自称受命于天而放掉。有人得到这些鸟献上,也拜官封爵。于是段达以皇泰主的名义下令,给予王世充特殊的礼遇,王世充上表三次推让。満朝文武百官劝他称帝,在都堂设座位。纳言苏威年老,上朝难以支撑,王世充因为苏威是隋朝的重臣,想利用他向大臣,百姓炫耀,每次百官劝进,必定以苏威为首。待接受殊礼的⽇子,将苏威扶到百官之前,然后自己面向南坐定接受拜见。 [40]夏,四月,刘武周引突厥之众,军于⻩蛇岭,兵锋甚盛,齐王元吉使车骑将军张达以步卒尝寇;达辞以兵少不可往,元吉強遣之,至则俱没。达忿恨,庚子,引武周袭榆次,陷之。 [40]夏季,四月,刘武周带领突厥人马,在⻩蛇岭扎营,来势很猛,齐王李元吉让车骑将军张达用兵挑战。张达推辞说兵力太少不可前往,李元吉硬 ![]() [41]散骑常侍段确, ![]() [41]唐散骑常侍段确生 ![]() ![]() [42]王世充令长史韦节、杨续等及太常博士衡⽔孔颖达,造禅代仪,遣段达、云定兴等十余人⼊奏皇泰主曰:“天命不常,郑王功德甚盛,愿陛下遵唐、 虞之迹!”皇泰主敛膝据案,怒曰:“天下,⾼祖之天下,若隋祚未亡,此言不应辄发;必天命已改,何烦禅让!公等或祖祢旧臣,或台鼎⾼位,既有斯言,朕复何望!”颜⾊凛冽,在延者皆流汗。退朝,泣对太后。世充更使人谓之曰:“今海內未宁,须立长君,俟四方安集,当复子明辟,必如前誓。”癸卯,世充称皇泰主命,禅位于郑,遣其兄世恽幽皇泰主于含凉殿,虽有三表陈让及敕书敦劝,皇泰主皆不知也。遣诸将引兵⼊清宮城,又遣术人以桃汤苇火祓除噤省。 [42]王世充命令长史韦节、杨续等人及太常博士衡⽔人孔颖达制订禅代的礼仪,派段达、云定兴等十几个人进宮禀告皇泰主说:“上天的旨意不是永恒不变的,如今郑王功⾼德重,希望陛下遵从唐尧、 虞舜的做法禅位。”原盘坐榻上德皇泰主不噤并拢双膝撑着矮桌气愤地说:“天下,是⾼祖的天下,如果隋运未亡,这种话就不应提起,如果上天的旨意已经改变,也用不着什么禅让!各位不是祖辈旧臣,就是⾝居三公⾼位,既然你们说出这种话,朕还能指望什么!”神⾊严峻,在朝的各位大臣都流下冷汗。皇泰主下朝后,对着太后流泪。王世充又派人对皇泰主说:“如今海內尚未定安,需要立年长一些的人作君主,待到天下安宁,一定公开恢复您的帝位,决不违背原先的誓言。”癸卯(初五),王世充声称皇泰主之命。隋禅位于郑,派他的兄长王世恽将皇泰主软噤在含凉殿,虽然这以前有王世充三次上表辞让及皇泰主下敕书敦促劝进的事,实际皇泰主都不知道。王世充派遣众将领带兵清理宮城,又派术士用桃汤、苇火在宮中举行除凶祈福的仪式。 [43]隋将帅、郡县及贼帅前后继有降者,诏以王薄为齐州总管,伏德为济州总管,郑虔符为青州总管,綦公顺为淮州总管,王孝师为沧州总管。 [43]隋朝的将帅、郡县以及各地起兵者前后相继来降唐的人、唐⾼祖下诏任命王薄为齐州总管,伏德为济州总管,郑虔符为青州总管,綦公顺为淮州总管,王孝师为沧州总管。 [44]甲辰,遣大理卿新乐郞楚之安抚山东,秘书监夏候端安抚淮左。 [44]甲辰(初六),唐派遣大理卿新乐人郞楚之安抚山东,秘书监夏侯端安抚淮左。 [45]乙巳,王世充备法驾⼊宮,即皇帝位;丙午,大赦,改元开明。 [45]乙巳(初七),王世充用全套皇帝车驾进⼊宮城,即皇帝位,丙午(初八),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明。 [46]丁未,隋御卫将军陈棱以江都来降;以棱为扬州总管。 [46]丁未(初九),隋御卫将军陈棱以江都来降唐;唐任命陈棱为扬州总管。 [47]戊审,王世充立子玄应为太子,玄怨为汉王,余兄弟宗族十九人皆为王。奉皇泰主为潞国公。以苏威为太师,段达为司徒,云定兴为太尉,张仅为司空,杨续为纳言,韦节为內史,王隆为左仆 ![]() ![]() ![]() [47]戊申(初十),王世充立儿子王玄应为太子,王玄怨为汉王,其余兄弟、同族十九人都封为王。奉皇泰主为潞国公。任命苏威为太师,段达为司徒,云定兴为太尉,张仅为司空,杨续为纳言,韦节为內史令,王隆为左仆 ![]() ![]() ![]() ![]() 世充于阙下及玄武门等数处皆设榻,坐无常所,亲受章表;或轻骑历衢市,亦不清道,民但避路而已。世充按辔徐行,语之曰:“昔时天子深居九重,在下事情无由闻彻。今世充非贪天位,但 ![]() 王世充在宮门前的阙楼下及玄武门等几处都摆了榻,行坐没有固定场所,亲自接受奏章上表,有时轻骑简装经过闹市,也不用清道令百姓回避,老百姓只需让开道。王世充勒住马缰缓慢行走,对老百姓说:“过去的天子居住于重重宮殿之中,民情无法上达帝听。如今世充不是贪图皇帝的宝座,只是想拯救现实的危难,就如一个州的长官刺史一样,亲自过问政务,并要与员官百姓共同评议朝政,还怕宮门有所限制,现在在宮门外设坐位听朝,各位都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全部讲出来。”又命令以西朝堂受理冤情,东朝堂接受直言极谏。于是每天有几百人献策上书,分类既很⿇烦,也难以全部省阅,几天后,王世充就不再出宮。 [48]窦建德闻王世充自立,乃绝之,始建天子旌旗,出警⼊跸,下书称诏,追谥隋炀帝为闵帝。齐王 之死也,有遗腹子政道,建德立以为郧公,然犹依倚突厥以壮其兵势。隋义成公主遣使 ![]() ![]() [48]窦建德听说王世充自立为帝,于是与王世充断绝了关系,开始自己设立天子使用的旗帜,出⼊都像天子一样清道警戒。下达的文书称为诏,追谥隋炀帝为隋闵帝。隋齐王杨死的时候,有遗腹子名政道,窦建德立他为郧公,但是仍然依靠突厥以壮声势。隋朝义成公主派人 ![]() ![]() [49]丙辰,刘武周围并州,齐王元吉拒却之。戊午,诏太常卿李仲文将兵救并州。 [49]丙辰(十八⽇),刘武周包围并州,齐王李元吉抵抗并击退来敌。戊午(二十⽇),唐下诏命太常卿李仲文带兵救援并州。 [50]王世充将军丘怀义居门下內省,召越王君度、汉王玄怨、将军郭士衡杂 ![]() [50]王世充的将军丘怀义在门下內省,召集越王王君度、汉王王玄怨、将军郭士衡与女 ![]() 世充每听朝,殷勤诲谕,言词重复,千端万绪,侍卫之人不胜倦弊,百司奏事,疲于听受。御史大夫苏良谏曰:“陛下语太多而无领要,计云尔即可,何烦许辞也!”世充默然良久,亦不罪良,然 ![]() 王世充每次听朝,都殷勤训谕,言词重复,千头万绪,令侍卫疲倦不堪,各部门官吏上奏政事,也因长时间听受训示而疲惫。御史大夫苏良劝谏道:“陛下话太多,而不得要领,如此这般商议一下就可以了,何必费这么多口⾆?”王世充沉默很长时间,也不怪罪苏良,但是他就是这种 ![]() [51]王世充数攻伊州,总管张善相拒之;粮尽,援兵不至,癸亥,城陷,善相骂世充极口而死。帝闻,叹曰:“吾负善相,善相不负吾也!”赐其子襄城郡公。 [51]王世充几次攻打伊州,唐总管张善相拒敌,粮食吃光,还不见援军,癸亥(二十五⽇),城池陷落,张善相尽力痛骂王世充一直到死。唐⾼祖听说后,感叹道:“我对不起善相,善相却没有辜负我!”赐给张善相的儿子襄城郡公爵位。 [52]五月,王世充陷义州,复寇西济州,遣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将兵救之。 [52]五月,王世充攻陷义州之后,又犯侵西济州。唐派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带兵救援。 [53]李轨将安仁兄兴贵,仕长安,表请说轨,谕以祸福。上曰:“轨阻兵恃险,连结吐⾕浑、突阙,吾兴兵击之,尚恐不克,岂口⾆所能下乎!兴贵曰:“臣家在凉州,奕世豪望,为民夷所附;弟仁为轨所信任,弟子在机近者以十数。臣往说之,轨听臣固善,若其不听,图之肘腋易矣!”上乃遣之。 [53]李轨的将领安仁的兄长安兴贵,在长安作官,上表请求去说服李轨,对他讲明祸福。⾼祖说:“李轨依仗军队凭借险要,连结吐⾕浑、突厥,我起兵攻打他,还怕不能取胜,哪里是一番口⾆就可以拿下的?”安兴贵回答:“臣下的家在凉州,累世豪门望族,各族百姓多加依附,弟弟仁受李轨信任,有十几名弟子为李轨机密近要员官,臣前去说服李轨,李轨能听我的话固然好,如果不听,在他的⾝边解决他,也容易了!”于是⾼祖派他前往凉州。 兴贵至武威,轨以为左右卫大将军。兴贵乘间说轨曰:“凉地不过千里,土薄民贫。今唐起太原,取函秦,宰制中原,战必胜,攻必取,此殆天启,非人力也。不若举河西归之,则窦融之功复见于今⽇矣,轨曰:“吾据山河之固,彼虽強大,若我何!汝自唐来,为唐游说耳。兴贵谢曰:“臣闻富贵不归故乡,如⾐绣夜行,臣阖门受陛下荣禄,安肯附唐!但 ![]() ![]() ![]() 安兴贵到达武威,李轨任命他为左右卫大将军。安兴贵找机会劝李轨说:“凉的辖地不过千里,土地瘠薄百姓贫困。如今唐从太原兴起,夺取了函秦,统制中原,战必胜,攻必取,这大概是天意,不是人力能做到的。您不如带整个河西归附唐,那么汉代窦融的功勋又可以在今天重现了!”李轨说:“我凭着山河的牢固,他们虽然強大,又能拿我怎么样?你从唐朝来,是为唐游说吧。”安兴贵连忙谢罪道:“我听说富贵不回乡,就像穿着锦绣⾐服在夜间行走不为人所知一样,臣下我全家受陛下的荣禄,怎么肯归附唐?只不过想呈上我的想法,行不行在陛下您了。”于是退下和安仁秘密联合各胡部起兵攻打李轨,李轨出战,打了败仗,于是环城自守。安兴贵宣告:“大唐派我来诛灭李轨,有胆敢援助他的,诛杀三族。”城中的人争相出城投奔安兴贵。李轨无计可施,和 ![]() 邓晓在长安,舞蹈称庆,上曰:“汝为人使臣,闻国亡。不而喜,以求媚于朕,不忠于李轨,肯为朕用乎!”遂废之终⾝。 李轨的使者邓晓在长安,行礼表示祝贺,⾼祖说:“你⾝为人家的使臣,得知家国灭亡,不悲戚反而欣喜。向朕献媚,你不能忠于李轨,能够为朕所用吗?”于是废黜他终⾝不得任用。 轨至长安,并其弟子皆伏诛。以安兴贵为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凉国公,赐帛万段,安仁为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 李轨被押送到长安,与他的儿子兄弟等全部伏法。唐任命安兴贵为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凉国公,赐一万段帛,任命安仁为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 [54]隋末,离石胡刘龙儿拥兵数万,自号刘王,以其子季真为太子;虎贲郞将梁德击斩龙儿。至是,季真与弟六儿复举兵为 ![]() [54]隋末,离石胡人刘龙儿拥有数万兵马,自己号称刘王,以儿子刘季真为太子,唐虎贲郞将梁德攻打并杀了刘龙儿。到此时,刘季真与弟弟刘六儿又起兵叛 ![]() [55]壬午,以秦王世民为左武候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等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其太尉、尚书令、 雍州牧、陕东道行台并如故。遣⻩门侍郞杨恭仁安抚河西。 [55]壬午(十五⽇),唐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左武候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等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原太尉、尚书令、雍州牧、陕东道行台等官职仍旧。又派遣⻩门侍郞杨恭仁安抚河西。 [56]丙戌,刘武周陷平遥。 [56]丙戌(十九⽇),刘武周攻陷平遥。 [57]癸巳,梁州总管、山东道安抚副使陈政为麾下所杀,携其首奔王世充。政,茂之子也。 [57]癸巳(二十六⽇),唐梁州总管、山东道安抚副使陈政被部下杀死,部下携带他的首级投奔了王世充。陈政是陈茂的儿子。 [58]王世充以礼部尚书裴仁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有威名,忌之。仁基⽗子知之,亦不自安,乃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儒童弟尚食直长温、散骑常侍崔德本谋杀世充及其 ![]() ![]() [58]王世充因为礼部尚书裴仁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很有威望,所以猜忌他们。裴仁基⽗子得知后,內心不安,于是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宇文儒童之弟尚食直长宇文温、散骑常侍崔德本谋划杀死王世充及其 ![]() [59]六月,庚子,窦建德陷沧州。 [59]六月庚子(初三),窦建德攻陷沧州。 [60]初,易州贼帅宋金刚,有众万余,与魏刀儿连结。刀儿为窦建德所灭,金刚救之,战败,帅众四千西奔刘武周。武周闻其善用兵,得之,甚喜,号曰宋王,委以军事,中分家赀以遗之。金刚亦深自结,出其故 ![]() ![]() ![]() ![]() [60]当初,易州盗贼首领宋金刚,有一万多人马,和魏刀儿相连结。魏刀儿为窦建德消灭,宋金刚救援魏刀儿,战败,带领四千人马向西投奔了刘武周。刘武周听说宋金刚会用兵,得到他后,非常⾼兴,称他为宋王,将军事大权 ![]() ![]() ![]() ![]() ![]() ![]() [61]己酉,突厥使来告始毕可汗之丧,上举哀于长乐门,废朝三⽇,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又遣內史舍人郑德 ![]() [61]己酉(十二⽇),突厥使节前来通报始毕可汗讣闻,⾼祖在长乐门举行哀悼仪式,三天不上朝,命百官到使者住所吊唁。又派內史舍人郑德 ![]() [62]上以刘武周⼊寇为忧,右仆 ![]() [62]⾼祖因为刘武周的⼊侵而担心,右仆 ![]() [63]秋,七月,初置十二军,分关內诸府以隶焉,皆取天星为名,以车骑府统之,每军将、副各一人,取威名素重者为之,督以耕战之务,由是士马精強,所向无敌。 [63]秋季,七月,唐初次设置十二军,关內诸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军,均取天星的名称,由车骑府统领。每军将军、副将各一人,选择素有威望者充任,督察农耕与战备。从此唐兵強马壮,军队所向无敌。 [64]海岱贼帅徐圆郞以数州之地请降,拜兖州总管,封鲁国公。 [64]海岱盗贼首领徐圆郞带几州之地请求降唐,唐命他为兖州总管,封爵鲁国公。 [65]王世充遣其将罗士信寇州,士信帅其众千余人来降。先是,士信从李密击世充,兵败,为世充所得,世充厚礼之,与同寝食。既而得邴元真等,待之如士信,士信聇之。士信有骏马,世充兄子赵王道询 ![]() ![]() [65]王世充派遣他的将领罗士信犯侵州,罗士信带领他的一千多人马前来降唐。此前,罗士信跟随李密攻打王世充,作战失败,为王世充俘获,王世充对他很优厚,和他一同就寝进餐。不久王世充又得到邴元真等人,像对罗士信一样对待他们,罗士信以此为聇。罗士信有骏马,王世充兄长的儿子赵王王道询想要,罗士信不给,王世充夺了罗士信的马赐给王道询;罗士信很气愤,因此来投降。⾼祖听说罗士信投降,非常⾼兴,派人前去 ![]() [66]丙子,王世充遣其将郭士衡寇州,刺史任大破之,俘斩且尽。 [66]丙子(初十),王世充派遣他的将领郭士衡犯侵州,唐州刺史任 大败郭士衡,郭士衡的队部被杀死、俘虏殆尽。 甲申,行军总管刘弘基遣其将种如愿袭王世充河 ![]() 甲申(十八⽇),唐行军总管刘弘基派遣手下将领种如愿袭击王世充占据的河 ![]() [67]乙酉,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昌王伯雅各遣使⼊贡。 [67]乙酉(十九⽇),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昌王伯雅分别派遣使节⼊朝纳贡于唐。 初,西突厥曷娑那可汗⼊朝于隋,隋人留之,国人立其叔⽗,号 ![]() ![]() ![]() 当初,西突厥曷娑那可汗到隋朝见,隋朝留下了他,西突厥国人立曷娑那的叔⽗为可汗,称 ![]() ![]() ![]() ![]() [68]辛卯,宋金刚寇浩州,浃旬而退。 [68]辛卯(二十五⽇),宋金刚犯侵浩州,十天后退军。 [69]八月,丁酉,公薨,谥曰隋恭帝;无后,以族子行基嗣。 [69]八月丁酉(初一),公去世,谥为隋恭帝,恭帝没有后裔,以同族兄弟之子杨行恭为后嗣。 [70]窦建德将兵十余万趣州,淮安王神通帅诸军退保相州。已亥,建德兵至州城下。 [70]窦建德带领十余万兵力奔赴州,淮安王李神通闻讯,率领各路兵马退守相州。已亥(初三),窦建德的军队到达州城下。 [71]丙午,将军秦武通军至洛 ![]() [71]丙午(初十),唐将军秦武通军队到洛 ![]() [72]丁未,窦建德陷州,总管袁子降之。已卯,引兵趣相州,淮安王神通闻之,帅诸军就李世于黎 ![]() [72]丁未(十一⽇),窦建德攻陷州,唐总管袁子投降了窦建德。乙卯(十九⽇),窦建德又领兵马开赴相州,淮安王李神通闻讯,率领各路兵马到黎 ![]() [73]梁师都与突厥合数千骑寇延州,行军总管段德 ![]() ![]() ![]() [73]梁师都与突厥合兵以数千骑兵犯侵延州,唐行军总管段德 ![]() ![]() ![]() ![]() ![]() [74]萧铣遣其将杨道生寇峡州,刺史许绍击破之。铣又遣其将陈普环帅舟师上峡,规取巴、蜀。绍遣其子智仁及录事参军李弘节等追至西陵,大破之,擒普环。铣遣兵戍安蜀城及荆门城。 [74]萧铣派手下将领杨道生犯侵峡州,唐刺史许绍攻打并击败了杨道生。萧铣又派部将陈普环率领⽔军溯江而上攻峡州,谋划取巴、蜀。许绍派儿子许智仁及其录事参军李弘节等人追到西陵,大败萧铣的军队,活捉陈普环。萧铣派兵守卫安蜀城和荆门城。 先是,上遣开府李靖诣夔州经略萧铣。靖至峡州,阻铣兵,久不得进。上怒其迟留, ![]() 此前,唐⾼祖派遣开府李靖赴夔州筹划对付萧铣,李靖到峡州,受到萧铣军队的阻挡,迟迟不能前进。⾼祖恼怒他停滞不前,密令许绍斩杀李靖,许绍爱惜李靖的才能,替他上奏请罪,李靖才免于一死。 [75]已巳,窦建德陷相州,杀刺史吕珉。 [75]已巳(初四),窦建德攻陷相州,杀死唐相州刺史吕珉。 [76]民部尚书鲁公刘文静,自以才略功勋在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每廷议,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数侵侮寂,由是有隙。文静与弟通直散骑常侍文起饮,酒酣怨望,拔刀击柱曰:“会当斩裴寂首!”家数有妖,文起召巫于星下被发衔刀为厌胜。文静有妾无宠,使其兄上变告之。上以文静属吏,遣裴寂、萧问状,文静曰:“建义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 ![]() ![]() ![]() [76]唐民部尚书鲁公刘文静,自认为才智谋略与功勋比裴寂⾼而职位却比裴寂低,心中愤恨不平。每当在朝堂议政,裴寂赞同的,刘文静必定反对,还经常欺凌羞辱裴寂,二人因此不和。刘文静与弟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一起喝酒,喝酒多了不噤发怨气,拔刀砍柱子,说道:“应当砍了裴寂的脑袋!”他家里多次出现怪异的现象,刘文起召来巫师在星光下披散着头发、口中衔着刀来避琊。刘文静有位侍妾不受宠,于是她让哥哥上告刘文静要谋反。⾼祖因为刘文静是太原起兵时的属下,派裴寂、萧审查此事,刘文静说:“当初太原起兵时,我愧居司马,算起来与裴长史的职位声望大致相当。如今裴寂官居仆 ![]() ![]() ![]() [77]沈法兴既克毗陵,谓江、淮之南指可定,自称梁王,都毗陵,改元延康,置百官。 ![]() [77]沈法兴攻克毗陵后,认为江、淮以南只须自己发令调遣即可平定,于是自称梁王,建都于毗陵,改年号为延康,设置百官。沈法兴 ![]() 时杜伏威据历 ![]() ![]() ![]() 当时杜伏威占据历 ![]() ![]() ![]() [78]杜伏威请降;丁丑,以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 [78]杜伏威请求投降;丁丑(十二⽇),唐任命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 [79]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寂军于度索原,营中饮涧⽔,金刚绝之,士卒渴乏。寂 ![]() [79]裴寂到介休,宋金刚凭借城池抵抗。裴寂在度索原扎营,军营中饮用山涧⽔,宋金刚切断了⽔源,唐军士兵又渴又乏。裴寂想迁移营地靠近⽔源,宋金刚趁机挥兵进攻,于是裴寂的军队溃败,几乎全军覆没;裴寂经一天夜一奔驰到晋州。在此之前,刘武周屡次派兵攻打西河,唐浩州刺史刘赡抵御来敌,李仲文带兵赴浩州,与刘赡共同守卫西河。等到裴寂失败,自晋州以北的城镇全部沦陷,唯独西河保存下来。姜宝谊再次被宋金刚俘虏,他谋划逃回唐,被宋金刚杀死。裴寂上书谢罪,⾼祖安慰他,重新让他镇抚河东。 刘武周进 ![]() ![]() ![]() ![]() 刘武周进 ![]() ![]() ![]() ![]() ![]() ![]() 武周据太原,遣宋金刚攻晋州。拔之,虏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弘基逃归。金刚进 ![]() 刘武周占据太原,派宋金刚进攻并攻克了晋州,俘虏了唐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刘弘基逃回了唐。宋金刚进 ![]() [80]西突阙曷婆那可汗与北突阙有怨;曷婆那在长安,北突阙遣使请杀之,上不许。群臣皆曰:“保一人而失一国,后必为患!”秦王世民曰:“人穷来归,我杀之不义。”上迟回久之,不得已,丙戌,引曷婆那于內殿宴饮,既而送中书省,纵北突阙使者杀之。 [80]西突厥曷娑那可汗与北突厥有仇怨,曷娑那在长安,北突厥派使节到唐请求杀了曷娑那,⾼祖不答应。群臣都说:“保护了一个人却得罪一个家国,今后必然是祸患!”秦王李世民说:“别人无路可走前来投奔,我们杀了他是不义。”⾼祖迟疑了很长时间,不得已,丙戌(二十一⽇),带曷娑那在內殿设宴饮酒,然后把他送到中书省,听任北突厥的使者杀了曷娑那。 [81]礼部尚书李纲领太子詹事,太子建成始甚礼之。久之,太子渐昵近小人,疾秦王世民功⾼,颇相猜忌;纲屡谏不听,乃乞骸骨。上骂之曰:“卿为何潘仁长史,乃聇为朕尚书琊!且方使卿辅导建成,而固求去,何也?”纲顿首曰:“潘仁,贼也,每 ![]() [81]礼部尚书李纲兼太子詹事,太子李建成一开始对他很尊重。时间一长,太子渐逐亲近小人,嫉妒秦王李世民功劳大,颇猜忌李世民,李纲屡次规劝,李建成都不听,于是李纲请求告老退休。⾼祖骂他道:“你当过何潘仁的长史,就聇于作朕的上书吗!况且正要让你辅导建成,却坚持要离职,这是为什么?”李纲叩头谢罪道:“潘仁是个盗贼,每次想妄杀无辜,我规劝后他立刻就不杀了,作他的长史,我可以问心无愧。陛下是创业的圣明君主,我没有能力,说的话犹如用⽔浇石,虽然石头 ![]() [82]淮安王神通使慰抚使张道源镇赵州。庚寅,窦建德陷赵州,执总管张志昂及道源。建德以二人及邢州刺史陈君宾不早下, ![]() [82]淮安王李神通命慰抚使张道源镇守赵州。庚寅(二十五⽇),窦建德攻陷赵州,捉住唐总管张志昂及张道源。窦建德因为他们二人以及邢州刺史陈君宾没有尽早投降,打算杀了他们,窦建德的国子祭酒凌敬规谏道:“人臣各自为他们的主人效力,他们坚守城池不投降,是忠臣。现在大王杀了他们,用什么来勉励部下呢?”窦建德生气地说:“我到了城下,他们还不投降,力尽被擒,怎么能放过他们?”凌敬说道:“现在大王派大将⾼士兴在易⽔抵御罗艺,罗艺才到,⾼士兴就投降,大王认为怎么样?”于是窦建德才醒悟,立即下令释放了他们。 [83]乙未,梁师都复寇延州,段德 ![]() ![]() [83]乙未(三十⽇),梁师都再次犯侵延州,段德 ![]() ![]() [84]冬,十月,已亥,就加凉州总管杨恭仁纳言;赐幽州总管燕公罗艺姓李氏,封燕郡王。 [84]冬季,十月已亥(初四)唐加凉州总管杨恭仁官为纳言;赐幽州总管燕公罗艺姓李,封燕郡王。 辛丑,李艺破窦建德于衡⽔。 辛丑(初六),李艺在衡⽔打败窦建德。 [85]癸卯,以左武候大将军宠⽟为梁州总管。时集州獠反,⽟讨之,獠据险自守,军不得进,粮且尽。 ![]() ![]() ![]() ![]() [85]癸卯(初八),唐任命左武候大将军宠⽟为梁州总管。当时集州獠民反叛,宠⽟讨伐叛獠,獠民凭借险要固守,唐军队不能前进,而且军粮食尽。靠近边境的 ![]() ![]() [86]刘武周将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裴寂 ![]() [86]刘武周的将领宋金刚进攻并攻克了浍州,军势很猛。裴寂 ![]() 时王行本犹据蒲反,未下,亦与武周相应,关中震骇。上出手敕曰:“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秦王世民上表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 ![]() ![]() 当时王行本还占据着蒲反,没有被攻下,也与刘武周相互呼应,关中震惊,⾼祖下亲笔敕书道:“贼势到如此地步,很难与他们抗争,宜放弃⻩河以东地区,谨守关西。”秦王李世民上表称:“太原是王业的基础,家国的 ![]() ![]() [87]窦建德引兵趣卫州。建德每行军,常为三道,辎重、细弱居央中,步骑夹左右,相去三里许。建德以千骑前行,过黎 ![]() ![]() ![]() ![]() [87]窦建德带兵赴卫州。窦建德每次行军,经常将队部分为三道,辎重、家眷居央中,步兵骑兵在两边,相隔三里左右。窦建德带千名骑兵走在前面,过黎 ![]() ![]() ![]() ![]() ![]() ![]() [88]行军总管罗士信帅勇士夜⼊洛 ![]() [88]唐行军总管罗士信率领勇士夜晚进⼊洛 ![]() [89]王世充自将兵徇地至滑台,临黎 ![]() [89]王世充亲自带领兵马攻占土地到滑台, ![]() ![]() 夏候端至黎 ![]() ![]() ![]() ![]() ![]() 夏侯端到黎 ![]() ![]() ![]() ![]() ![]() 郞楚之至山东,亦为窦建德所获,楚之不屈,竟得还。 郞楚之出使到山东,也被窦建德俘获,郞楚之不屈服,最终得以返回长安。 王世充遣其从弟世辩以徐、亳之兵攻雍丘,李公逸遣使求救,上以隔贼境,不能救。公逸乃留其属李善行守雍丘,⾝帅轻骑⼊朝,至襄城,为世充伊州刺史张殷所获。世充谓曰:“卿越郑臣唐,其说安在?”公逸曰:“我于天下,唯知有唐,不知有郑。”世充怒,斩之。善行亦没。上以公逸子为襄邑公。 王世充派遣他的堂弟王世辩用徐、亳州的军队攻打雍丘,李公逸派人向唐求救,⾼祖因为雍丘与关中隔着敌人占领区,不能救援。李公逸于是留他的亲属李善行守卫雍丘,自己率领轻骑⼊朝,到襄城,被王世充的伊州刺史张殷抓获,王世充对他说:“你越过郑国向唐称臣,哪有这种道理?”李公逸回答:“我对天下,只知道有唐,不知道有郑。”王世充很生气,杀了他。李善行也遇害。⾼祖封李公逸的儿子为襄邑公。 [90]甲子,上祠华山。 [90]甲子(二十九⽇),唐⾼祖祭华山。 wWW.yAnD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