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3126 |
上一章 八纪齐 下一章 ( → ) | |
屠维单阏,一年。 东昏侯上 ◎ 永元元年己卯,公元四九九年 舂,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 太尉陈显达督平北将军崔慧景等军四万击魏, ![]() 乙酉,魏主发鄴。 辛卯,帝祀南郊。 戊戌,魏主至洛 ![]() 魏主谓任城王澄曰:“朕离京以来,旧俗少变不?”对曰:“圣化⽇新。”帝曰:“朕⼊城,见车上妇人犹戴帽、著小袄,何谓⽇新!”对曰:“著者少,不著者多。”帝曰;“任城,此何言也!必 ![]() 甲辰,魏大赦。魏主之幸鄴也,李彪 ![]() ![]() ![]() ![]() ![]() 魏太保齐郡灵王简卒。 二月,辛亥,魏以咸 ![]() 魏主连年在外,冯后私于宦官⾼菩萨。及帝在悬瓠病笃,后益肆意无所惮,中常侍双蒙等为之心腹。 彭城公主为宋王刘昶之妇,寡居。后为其⺟弟北平公冯夙求婚,帝许之;公主不愿,后強之。公主密与家僮冒雨诣悬瓠,诉于帝,且具道后所为。帝疑而秘之。后闻之,始惧。 ![]() 帝还洛,收⾼菩萨、双蒙等,案问,具伏。帝在含温室,夜引后⼊,赐坐东楹,去御榻二丈馀,命菩萨等陈状。既而召彭城王勰、北海王详⼊坐,曰:“昔为汝嫂,今是路人,但⼊勿避!”又曰:“此妪 ![]() 初,冯熙以文明太后之兄尚恭宗女博陵长公主。熙有三女,二为皇后,一为左昭仪,由是冯氏贵宠冠群臣,赏赐累巨万。公主生二子:“诞、修。熙为太保,诞为司徒,修为侍中、尚书,庶子聿为⻩门郞。⻩门侍郞崔光与聿同直,谓聿曰:“君家富贵太盛,终必衰败。”聿曰:“我家何所负,而君无谅诅我!”光曰:“不然。物盛必衰,此天地之常理。若以古事推之,不可不慎。”后岁馀而修败。修 ![]() ![]() 癸亥,魏以彭城王勰为司徒。 陈显达与魏元英战,屡破之。攻马圈城四十⽇,城中食尽,啖死人⾁及树⽪。癸酉,魏人突围走,斩获千计。显达⼊城,将士竞取城中绢,遂不穷追。显达又遣军主庄丘黑进击南乡,拔之。 魏主谓任城王澄曰:“显达侵扰,朕不亲行,无以制之。”三月,庚辰,魏主发洛 ![]() 癸未,魏主至梁城。崔慧景攻魏顺 ![]() ![]() 自魏主有疾,彭城王勰常居中侍医药,昼夜不离左右,饮食必先尝而后进,蓬首垢面,⾐不解带。帝久疾多忿,近侍失指,动 ![]() 丙戌,以勰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勰辞曰:“臣侍疾无暇,安能治军!愿更请一王,使总军要,臣得专心医药。”帝曰:“侍疾、治军,皆凭于汝。吾病如此,深虑不济;安六军、保社稷者,舍汝而谁!何容方更请人以违心寄乎!” 丁酉,魏主至马圈,命荆州刺史广 ![]() 陈显达引兵渡⽔西,据鹰子山筑城;人情沮恐,与魏战,屡败。魏武卫将军元嵩免胄陷陈,将士随之,齐兵大败。嵩,澄之弟也。 戊戌,夜,军主崔恭祖、胡松以乌布幔盛显达,数人担之,间道自分碛山出均⽔口南走。己亥,魏收显达军资亿计,班赐将士,追奔至汉⽔而还。左军将军张千战死,士卒死者三万馀人。 显达之北伐,军⼊汋均口。广平冯道 ![]() ![]() ![]() ![]() ![]() 庚子,魏主疾甚,北还,至⾕塘原,谓司徒勰曰:“后宮久乖 ![]() ![]() ![]() ![]() ![]() ![]() 夏,四月,丙午朔,殂于⾕塘原。⾼祖友爱诸弟,始终无间。尝从容谓咸 ![]() ![]() ![]() 彭城王勰与任城王澄谋,以陈显达去尚未远,恐其覆相掩 ![]() ![]() 彭城王勰跪授遣敕数纸。东宮官属多疑勰有异志,密防之,而勰推诚尽礼,卒无间隙。咸 ![]() ![]() 勰等以⾼祖遗诏,赐冯后死。北海王详使长秋卿⽩整⼊授后药,后走呼,不肯饮,曰:“官岂有此,是诸王辈杀我耳!”整执持強之,乃饮药而卒。丧至洛城南,咸 ![]() 五月,癸亥,加抚军大将军始安王遥光开府仪同三司。 丙申,魏葬孝文帝于长陵,庙号⾼祖。 魏世宗 ![]() 魏任城王澄以王肃羁旅,位加己上,意颇不平。会齐人降者严叔懋告肃谋逃还江南,澄辄噤止肃,表称谋叛;案验无实。咸 ![]() 六月,戊辰,魏追尊皇妣⾼氏为文昭皇后,配飨⾼祖,增修旧冢,号终宁陵。追赐后⽗飏爵 ![]() 秋,八月,戊申,魏用⾼祖遗诏,三夫人以下皆遣还家。 帝自在东宮,不好学,唯嬉戏无度; ![]() 是时,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 ![]() ![]() ![]() ![]() ![]() ![]() ![]() ![]() ![]() ![]() ![]() 初,⾼宗虽顾命群公,而多寄腹心在江祏兄弟。二江更直殿內,动止关之。帝稍 ![]() 帝失德浸彰,祏议废帝,立江夏王宝玄。刘暄尝为宝玄郢州行事,执事过刻。有人献马,宝玄 ![]() ![]() ![]() ![]() 祏、祀密谓吏部郞谢朓曰:“江夏年少,脫不堪负荷,岂可复行废立!始安年长,⼊纂不乖物望。非以此要富贵,政是求安家国耳。”遥光又遣所亲丹 ![]() ![]() ![]() ![]() ![]() ![]() ![]() 暄以遥光若立,己失元舅之尊,不肯同祏议;故祏迟疑久不决。遥光大怒,遣左右⻩昙庆刺暄于青溪桥。昙庆见暄部伍多,不敢发;暄觉之,遂发祏谋,帝命收祏兄弟。时祀直內殿,疑有异,遣信报祏曰:“刘暄似有异谋。今作何计?”祏曰:“政当静以镇之。”俄有诏召祏⼊见,停中书省。初,袁文旷以斩王敬则功当封,祏执不与;帝使文旷取祏,文旷以刀环筑其心曰:“复能夺我封不!”并弟祀皆死。刘暄闻祏等死,眠中大惊,投出户外,问左右:“收至未?”良久,意定,还坐,大悲曰:“不念江,行自痛也!” 帝自是无所忌惮,益得自恣,⽇夜与近习于后堂鼓叫戏马。常以五更就寝,至晡乃起。群臣节、朔朝见,晡后方前,或际暗遣出。台阁案奏,月数十⽇乃报,或不知所在;宦者以裹鱼⾁还家,并是五省⻩案。帝常习骑致适,顾谓左右曰:“江祏常噤吾乘马;小子若在,吾岂能得此!”因问:“祏亲戚馀谁?”对曰:“江祥今在冶。”帝于马上作敕,赐祥死。 始安王遥光素有异志,与其弟荆州刺史遥欣密谋举兵据东府,使遥欣自江陵引兵急下,刻期将发,而遥欣病卒。江祏被诛,帝召遥光⼊殿,告以祏罪,遥光惧,还省,即 ![]() 先是,遥光弟豫州刺史遥昌卒,其部曲皆归遥光。及遥欣丧还,停东府前渚,荆州众力送者甚盛。帝既诛二江,虑遥光不自安, ![]() 夜,遣数百人破东冶,出囚,于尚方取仗。又召骁骑将军垣历生,历生随信而至。萧坦之宅在东府城东,遥光遣人掩取之,坦之露袒逾墙走向台。道逢游逻主颜端,执之,坦之告以遥光反,不信;自往詷问,知实,乃以马与坦之,相随⼊台。遥光又掩取尚书左仆 ![]() ![]() ![]() 丙辰,诏曲赦建康,中外戒严。徐孝嗣以下屯卫宮城,萧坦之帅台军讨遥光。孝嗣內自疑惧,与沈文季戎服共坐南掖门上, ![]() 己未,垣历生从南门出战,因弃槊降曹虎,虎命斩之。遥光大怒,于 ![]() ![]() ![]() ![]() 己巳,以徐孝嗣为司空;加沈文季镇军将军,侍中、仆 ![]() ![]() ![]() 魏南徐州刺史沈陵来降。陵,文季之族子也。时魏徐州刺史京兆王愉年少,军府事皆决于兼长史卢渊。渊知陵将叛,敕诸城潜为之备;屡以闻于魏朝,魏朝不听。陵遂杀将佐,帅宿预之众来奔,滨淮诸戊以有备得全。陵在边历年, ![]() ![]() 以沈陵为北徐州刺史。 江祏等既败,帝左右捉刀、应敕之徒皆恣横用事,时人谓之“刀敕”萧坦之刚很而专,嬖幸畏而憎之;遥光死二十馀⽇,帝遣延明主帅⻩齐济将兵围坦之宅,杀之,并其子秘书郞赏。坦之从兄翼宗为海陵太守,未发,坦之谓文济曰:“从兄海陵宅故应无它。”文济曰:“海陵宅在何处?”坦之以告。文济⽩帝,帝仍遣收之。检其家,至贫,唯有质钱贴数百,还以启帝,原其死,系尚方。 茹法珍等谮刘暄有异志,帝曰:“暄是我舅,岂应有此?”直阁新蔡徐世标曰:“明帝乃武帝同堂,恩遇如此,犹灭武帝之后;舅焉可信琊!”遂杀之。 曹虎善于 ![]() 初,⾼宗临殂,以降昌事戒帝曰:“作事不可在人后。”故帝数与近习谋诛大臣,皆发于仓猝,决意无疑。于是大臣人人莫能自保。 九月,丁未,以豫州刺史裴叔业为南兗州刺史,征虏长史张冲为豫州刺史。 壬戌,以频诛大臣,大赦。 丙戌,魏主谒长陵, ![]() 益州刺史刘季连闻帝失德,遂自骄恣,用刑严酷,蜀人怨之。是月,遣兵袭中⽔,不克。于是蜀人赵续伯等皆起兵作 ![]() 枝江文忠公徐孝嗣,以文士不显同异,故名位虽重,犹得久存。虎贲中郞将许准为孝嗣陈说事机,劝行废立。孝嗣迟疑久之,谓必无用⼲戈之理;须帝出游,闭城门,召百僚集议废之。虽有此怀,终不能决。诸嬖幸亦稍憎之。西丰忠宪侯沈文季自托老疾,不豫朝权,侍中沈昭略谓文季曰:“叔⽗行年六十,为员外仆 ![]() ![]() ![]() 初,太尉陈显达自以⾼、武旧将,当⾼宗之世,內怀危惧,深自贬损,常乘朽弊车,道从卤簿止用羸小者十数人。尝侍宴,酒酣,启⾼宗借枕,⾼宗令与之。显达抚枕曰:“臣年衰老,富贵已⾜,唯欠枕枕死,特就陛下乞之。”⾼宗失⾊曰:“公醉矣!”显达以年礼告退,⾼宗不许。及王敬则反,时显达将兵拒魏,始安王遥光疑之,启⾼宗 ![]() ![]() ![]() ![]() 乙丑,以护军将军崔慧景为平南将军,督众军击显达;后军将军胡松、骁骑将军李叔献帅⽔军据梁山;左卫将军左兴盛督前锋军屯杜姥宅。 十二月,癸未,以前辅国将军杨集始为秦州刺史。 陈显达发寻 ![]() 帝既诛显达,益自骄恣,渐出游走,又不 ![]() ![]() ![]() ![]() ![]() 王肃为魏制官品百司,皆如江南之制,凡九品,品各有二。侍中郭祚兼吏部尚书。祚清谨,重惜官位,每有铨授,虽得其人,必徘徊久,然后下笔,曰:“此人便己贵矣。”人以是多怨之;然所用者无不称职。 段译 东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499) 齐纪八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己卯,公元499年) [1]舂,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 [1]舂季,正月,戊寅朔(初一),南齐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元。 [2]太尉陈显达督平北将军崔慧景军四万击魏, ![]() [2]南齐太尉陈显达督率平北将军崔慧景四万大军出击北魏,想要收复雍州诸郡。癸未(初六)北魏派遣前将军元英前去抵抗。 [3]乙酉,魏主发邺。 [3]乙酉(初八),北魏孝文帝从邺城出发返回洛 ![]() [4]辛卯,帝礼南郊。 [4]辛卯(十四⽇),南齐皇帝萧宝卷在南郊祀天。 [5]戊戌,魏主至洛 ![]() [5]戊戌(二十一⽇),北魏孝文帝回到洛 ![]() ![]() 魏主谓任城王澄曰:“朕离京以来,旧俗少变不?”对曰:“圣化⽇新。”帝曰:“朕⼊城,见车上妇人犹戴帽、著小袄,何谓⽇新!”对曰:“著者少,不著者多。”帝曰:“任城,此何言也!必 ![]() 孝文帝问任城王元澄:“朕离开京城以来,旧的风俗习惯多少得到改变没有?”元澄回答说:“在圣上的教化之下,风俗⽇新月异。”孝文帝又反问:“朕⼊城时,看见车上坐的妇女们还戴着帽子,穿着小袄,还是老习俗,这怎么能说是⽇新月异呢?”元澄又回答说:“穿戴的人少,不穿戴的人多。”孝文帝道:“任城王呀,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呀?难道你还想让満城妇女都戴帽、穿小袄吗?”元澄和其他留守官们都免冠向孝文帝谢罪。 甲辰,魏大赦。魏主之幸邺也,李彪 ![]() ![]() ![]() ![]() ![]() 甲辰(二十七⽇),北魏大赦天下。孝文帝去邺城之时,李彪在邺城南边 ![]() ![]() ![]() ![]() [6]魏太保齐郡灵王简卒。 [6]北魏太保齐郡灵王元简去世。 [7]二月,辛亥,魏以咸 ![]() [7]二月,辛亥(初五),北魏任命咸 ![]() [8]魏主连年在外,冯后私于宦者⾼菩萨。及帝在悬瓠病笃,后益肆意无所惮,中常侍双蒙等为之心腹。 [8]北魏孝文帝连年在外奔忙,冯皇后私通于宦官⾼菩萨。到了孝文帝在悬瓠病重之时,冯皇后更加肆意yín ![]() 彭城公主为宋王刘昶子妇,寡居。后为其⺟弟北平公冯夙求婚,帝许之;公主不愿,后強之。公主密与家僮冒雨诣悬瓠,诉于帝,且具道后所为。帝疑而秘之。后闻之,始惧, ![]() 北魏彭城公主是宋王刘昶的儿媳妇,守寡而居。冯皇后想要让彭城公主再嫁给她的胞弟北平公冯夙,特意求婚,孝文帝答应了。但是,彭城公主却不愿意,冯皇后就強迫她,彭城公主只好秘密地与家中的仆人一起冒雨赶到悬瓠,把冯皇后 ![]() 帝还洛,收⾼菩萨、双蒙等,案问,具伏。帝在含温室,夜引后⼊,赐坐东楹,去御榻二丈余,命菩萨等陈状。既而召彭城王勰、北海王详⼊坐,曰:“昔为汝嫂,今是路人,但⼊勿避!”又曰:“此妪 ![]() 孝文帝回到洛 ![]() ![]() ![]() 初,冯熙以文明太后之兄尚恭宗女博陵长公主。熙有三女,二为皇后,一为左昭仪,由是冯氏贵宠冠群臣,赏赐累巨万。公主生二子,诞。熙为太保,诞为司徒,为侍中、尚书,庶子韦为⻩门郞。⻩门侍郞崔光与聿同直,谓韦曰:“君家富贵太盛,终必衰败。”聿曰:“我家何所负,而君无故诅我!”光曰:“不然。物盛必衰,此天地之常理。若以古事推之,不可不慎。”后岁余而败。 ![]() ![]() 起初,冯熙以文明太后哥哥的⾝份娶景穆太子的女儿博陵长公主为 ![]() ![]() ![]() [9]魏以彭城王勰为司徒。 [9]北魏任命彭城王无勰为司徒。 [10]陈显达与魏元英战,屡破之。攻马圈城四十⽇,城中食尽,啖死人⾁及树⽪。癸酉,魏人突围走,斩获千计。显达⼊城,将士竞取城中绢,遂不穷追。显达又遣军主庄丘黑进击南乡,拔之。 [10]南齐陈显达与北魏元英 ![]() 魏主谓任城王澄曰:“显达侵扰,朕不亲行,无以制之。”三月,庚辰,魏主发洛 ![]() 北魏孝文帝对任城王元澄说:“陈显达率兵来侵扰,朕如果不亲自出征,就无法抵制住他。”三月庚辰(初四),孝文帝率兵从洛 ![]() ![]() 癸未,魏主至梁城。崔慧景攻魏顺 ![]() ![]() 癸未(初七),北魏孝文帝到达梁城。南齐崔慧景进攻北魏顺 ![]() ![]() 自魏主有疾,彭城王勰常居中侍医药,昼夜不离左右,饮食必先尝而后进,蓬首垢面,⾐不解带。帝久疾多忿,近侍失指,动 ![]() 自从孝文帝患病之后,彭城王元勰经常住在宮中,侍奉孝文帝看病吃药,昼夜不离其左右,凡是给孝文帝的饮食,他一定先尝一下然后才进上,如此⽇夜辛劳,以致蓬首垢面,⾐不解带,不能好好地睡上一觉。孝文帝由于久病而脾气急躁,在⾝旁侍奉他的人稍稍有点不如意,动不动就让斩了,元勰瞅他情绪好的时候乘机言劝,救了不少人的 ![]() 丁酉,魏主至马圈,命荆州刺史广 ![]() 丁酉(二十一⽇),北魏孝文帝到达马圈,并命令荆州刺史广 ![]() 陈显达引兵渡⽔西,据鹰子山筑城;人情沮恐,与魏战,屡败。魏武卫将军元嵩免胄陷陈,将士随之,齐兵大败。嵩,澄之弟也。戊戌,军主崔恭祖、胡松以乌布幔盛显达,数人担之,间道自分碛山均⽔口南走。己亥,魏收显达军资亿计,班赐将士,追奔至汉⽔而还。左军将军张千战死,士卒死者三万余人。 陈显达领兵渡过均⽔,到达西岸,占据了鹰子山,并在山上修筑城堡。但是,由于士气不振,人人情绪沮丧,心存恐惧,所以与北魏军队 ![]() 显达之北伐,军⼊均口。广平冯道 ![]() ![]() ![]() ![]() ![]() 陈显达率部北伐时,军队进⼊均口,广平人冯道 ![]() ![]() ![]() ![]() ![]() ![]() [11]庚子,魏主疾甚,北还,至⾕塘原,谓司徒勰曰:“后宮久乖 ![]() ![]() ![]() ![]() ![]() [11]庚子(二十四⽇),北魏孝文帝病危,只好北还,到达⾕塘原时,孝文帝对司徒元勰说:“冯皇后长久以来不守妇道,乖违后德,我死之后,可以赐她自尽,以皇后之礼仪加以安葬,庶可免去冯氏家门之丑。”又说道:“我的病越来越严重了,大约一定好不了的。这次虽然打垮了陈显达,然而天下并没有平定,继位的儿子又年纪幼小,所以江山社稷就全依靠你了。当年霍光、诸葛孔明都以外姓人的⾝份而分别受到汉武帝、昭烈帝刘备之重托,况且你是骨⾁之亲,能不勉力承担吗?”元勰哭着说道:“布⾐之士,还能做到为知己而死,况且我又是先帝的儿子,又是陛下的兄弟呢!但是,我以至亲的⾝份,长期参于朝廷的机要大事,由于得到圣上不平常的宠遇,⾝重朝野,举国上下没有谁能比得上,之所以敢于接受圣上的重任而不加推辞,正是有恃于陛下之圣明,可以宽恕我知进忘退之过失。现在,圣上又委任我为朝臣之首,总握军机朝政大权,这样势必有人要议论我震主越上,一定会因此而获罪。过去周公是大圣之人,周成王也是圣明之君,但是犹不免对周公产生疑心,何况是我呢?这样的话,那么陛下虽然爱我,可是并不能自始自终一以贯之,最终怕要害了我呀。”孝文帝听了之后,沉思良久,最后说:“细细思量你说的话,从道理上实在难以反驳。”于是,孝文帝亲手给太子写下诏令:“你的叔⽗元勰,以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所以被授官以资勉励,其节 ![]() ![]() ![]() ![]() ![]() ⾼祖友爱诸弟,终始无间。尝从容谓咸 ![]() ![]() ![]() 孝文帝对他的几个弟弟非常爱护,彼此始终没有产生隔阂。一次,他曾从崐容地对咸 ![]() ![]() ![]() ![]() ![]() 彭城王勰与任城王澄谋,以陈显达去尚未远,恐其覆相掩 ![]() ![]() 彭城王元勰与任城王元澄一起商谋,考虑到陈显达逃离还不太远,恐怕他知道孝文帝的死讯后要回过头来攻击,所以决定不向外宣布孝文帝的死讯,秘不发丧,而照样把孝文帝的尸⾝置于他平时用的车舆之中赶路,只有彭城王、任城王以及左右的几个人知道实情。元勰出⼊其中神⾊如同平常,又是奉侍膳食,又是进药送汤,处理外面的各种启奏,一如平⽇那样。数⽇之后,到达宛城,乘着夜间,把载有其尸体的车舆拉到郡署中庭,才把他装敛⼊棺材之中,然后仍将棺材载于车舆之中,外人没有知道其实情的。他们又派遣中书舍人张儒奉旨召太子前来,并且秘密地把孝文帝的死讯告知留守洛 ![]() ![]() ![]() 彭城王勰跪授遗敕数纸。东宮官属多疑勰有异志,密防之,而勰推诚尽礼,卒无间隙。咸 ![]() ![]() 彭城王元勰跪着 ![]() ![]() ![]() ![]() 勰等以⾼祖遗诏赐冯后死。北海王详使长秋卿⽩整⼊授后药,后走呼,不肯饮,曰:“官岂有此,是诸王辈杀我耳!”整执持強之,乃饮药而卒。丧至洛城南,咸 ![]() 元勰等人以孝文帝的诏令赐冯皇后死。北海王元详派长秋卿⽩整进去给冯皇后送毒药,冯皇后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不肯饮药,说道:“皇上那里会有这样的诏令,这是诸王之辈们要谋杀我呀!”⽩整无奈,只好把她抓住,強迫她把毒药喝下去,即刻毙命。孝文帝的灵柩到达洛 ![]() ![]() ![]() [12]五月,癸亥,加抚军大将军始安王遥光开府仪同三司。 [12]五月,癸亥(疑误),南齐加封始安王萧遥光开府仪同三司。 [13]丙申,魏葬孝文帝于长陵,庙号⾼祖。 [13]丙申(二十一⽇),北魏安葬孝文帝于长陵,庙号为⾼祖。 魏世宗 ![]() 北魏宣武帝元恪想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宰相,元勰屡次陈述孝文帝的遗诏,请求能顺遂自己素来的志向,宣武帝对着他悲伤号哭。元勰一再恳切请求不担任朝职,于是宣武帝就任命他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等七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元勰还一再推辞,但是宣武帝不准许,于是只好去上任。 [14]魏任城王澄以王肃羁旅,位加己上,意颇不平。会齐人降者严叔懋告肃谋逃还江南,澄辄噤止肃,表称谋叛,案验无实。咸 ![]() [14]北魏任城王元澄认为王肃本为江南之人而奔投北魏,官位却在自己之上,所以心中颇为不平。正好由南齐投降过来的严叔懋报告王肃密谋逃回江南去,于是元澄就把王肃拘噤起来,并且上表说王肃密谋反叛。但是,经过立案查验,并非属实。因此,咸 ![]() [15]六月,戊辰,魏追尊皇妣⾼氏为文昭皇后,配飨⾼祖,增修旧冢,号终宁陵。追赐后⽗爵 ![]() [15]六月,戊辰(二十四⽇),北魏追封宣武帝之⺟⾼氏为文昭皇后,配享孝文帝,并且增修其旧墓,号为终宁陵。又追赐⾼氏之⽗⾼扬爵号为 ![]() [16]秋,八月,戊申,魏用⾼祖遗诏,三夫人以下皆遣还家。 [16]秋季,八月,戊申(初五),北魏依照孝文帝的遗诏,后宮中凡三夫人以下者全部遣送回家。 [17]帝自在东宮,不好学,唯嬉戏无度; ![]() [17]南齐皇帝萧宝卷,在做东宮太子时就不好学,只喜 ![]() ![]() 是时,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 ![]() ![]() ![]() ![]() ![]() ![]() ![]() ![]() ![]() ![]() ![]() 这时候,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 ![]() ![]() ![]() ![]() ![]() ![]() ![]() ![]() ![]() ![]() ![]() 初,⾼宗虽顾命群公,而多寄腹心在江兄弟。二江更直殿內,动止关之。帝稍 ![]() 起初,齐明帝虽然在临终遗诏中把朝政委托于朝中诸大臣,但是最信任的是江兄弟二人,把更多的遗命嘱托于他们二人。所以,萧宝卷即位以之后,江氏兄弟二人轮流在殿內当值,皇帝的一举一动都要通过他们的同意。萧宝卷渐渐想要自行其意,徐孝嗣不能加以制止,萧坦之有时也表示不同意,而江则坚决限制,不许其自作主张,萧宝卷对此非常忿恨。萧宝卷左右心腹会稽人茹法珍和吴兴人梅虫儿等人,受主上委任理办一些事情,江常常对他们施以控制、阻挡,以致使茹法珍等人对江恨得咬牙切齿。因此,徐孝嗣就对江说:“皇上稍微有些自己的主张,这也是正常的,怎么可以一概加以反对阻拦呢?”江不以为然,说:“只要把事情 ![]() 帝失德浸彰,议废帝,立江夏王宝玄。刘暄尝为宝玄郢州行事,执事过刻。有人献马,宝玄 ![]() ![]() ![]() ![]() ![]() ![]() ![]() 、祀密谓吏部郞谢曰:“江夏年少,脫不堪负荷,岂可复行废立!始安年长,⼊纂不乖物望。非以此要富贵,政是求安家国耳。”遥光又遣所亲丹 ![]() ![]() ![]() ![]() ![]() ![]() ![]() 江和江祀暗中对吏部郞谢说:“江夏王萧宝玄年龄幼小,如果立他为帝,或许不堪承负此重任,但是岂能到时再把他废去呢?始安王萧遥光年长,如果由他继承大统,不会违背众望。我们并不是要以此来获得富贵,正是为了让家国获得定安。”萧遥光又派遣自己的亲信丹 ![]() ![]() ![]() ![]() ![]() 暄以遥光若立,己失舅之尊,不肯同议;故迟疑久不决;遥光大怒,遣左右⻩昙庆刺暄于青溪桥。昙庆见暄部伍多,不敢发;暄觉之,遂发谋,帝命收兄弟。时祀直內殿,疑有异,遣信报曰:“刘暄似有异谋。今作何计?”曰:“政当静以镇之。”俄有诏召⼊见,停中书省。初,袁文旷以斩王敬则功当封,执不与;帝使文旷取,文旷以刀环筑其心曰:“复能夺我封不!”并弟祀皆死。刘暄闻等死,眠中大惊,投出户外,问左右:“收至未?”良久,意定,还坐,大悲曰:“不念江,行自痛也!” 刘暄认为萧遥光如果立为皇帝,自己就要失去皇舅之尊,所以不肯赞同江的意见,因此江也迟疑而久不能决定。为此,萧遥光大怒,派遣手下人⻩昙庆在青溪桥刺杀刘暄。⻩昙庆因见刘暄的部下特别多,不敢前去,而刘暄察觉了,于是告发了江的 ![]() ![]() ![]() 从此以后,东昏侯无所忌惮,越发自恣其意,⽇夜与亲近之人在后堂鼓吹弹唱、驰马作乐,常常闹至五更时分才就寝,睡到傍晚才起 ![]() 始安王遥光素有异志,与其弟荆州刺史遥欣密谋举兵据东府,使遥欣引兵自江陵急下,刻期将发,而遥欣病卒。江被诛,帝召遥光⼊殿,告以罪,遥光惧,还省,即 ![]() ![]() ![]() ![]() ![]() 始安王萧遥光向来心怀异意,觊觎皇位,与他的弟弟荆州刺史萧遥欣密谋策划,准备发兵拥据东府,争夺帝位,决定让萧遥欣率兵从江陵直下建康,但是就在按规定⽇期将要出发之时,萧遥欣却病死了。江被杀之后,东昏侯召萧遥光进殿,把江的罪行告诉了他。萧遥光听了之后,心中惧怕了,回到中书省,就开始假装发疯,号哭狂闹,于是借口有病回到东府,从此不再⼊朝了。早先之时,萧遥光的弟弟豫州刺史萧遥昌死了,其部曲全部归属于萧遥光。萧遥欣的灵柩从荆州运回来之后,停于东府前奏淮河的河边上,荆州方面来送灵的人力特别多。东昏侯杀了江兄弟之后,考虑到萧遥光难以自安,就准备把他升任为司徒,使他回到自己的府第中休养不问朝政,因此就召他进朝宣谕这一旨令。但是,萧遥光担心进朝后被杀,就于乙卯(十二⽇)傍晚,召集从荆州和豫州来的部属到东府的东门之前,又叫来刘、刘晏等人一起谋划如何举兵起事,并决定以讨伐刘暄为名义。这天夜间,萧遥光派遣几百人打进东冶,放出狱中的囚徒,从尚方那里取出兵械。同时,又召骁骑将军垣历生前来,垣历生见信后随即到达。萧坦之的宅第在东府城东面,萧遥光派人乘其不备而迅速前去抓获他,萧坦之来不及戴上头巾,光着膀子,越墙而逃,跑向朝廷噤城中去报信,道上遇上了巡逻头目颜端,见他这副样子,以为有罪逃窜,就抓住了他。萧坦之连忙把萧遥光反叛之事对颜端讲了,但是颜端不相信,就亲自前去刺探,知道萧坦之所说情况属实,于是就把马给了萧坦之,一块去朝廷中报告。萧遥光又派人出其不意地去尚书左仆 ![]() ![]() ![]() 丙辰,诏曲赦建康,中外戒严。徐孝嗣以下屯卫宮城,萧坦之帅台军讨遥光。孝嗣內自疑惧,与沈文季戎服共坐南掖门上, ![]() ![]() ![]() ![]() ![]() 丙辰(十三⽇),东昏侯诏令,因特殊情况而赦免建康的囚徒,朝廷內外戒严。从徐孝嗣以下都驻扎在宮城外保护,萧坦之率朝廷兵众讨伐萧遥光。徐孝嗣心中既疑虑,又惧怕,穿着战服,同沈文季一起坐在南掖门上面。徐孝嗣想同沈文季一起议论时局,但是沈文季总是用别的话题岔开,避而不谈,所以最终也没有谈成。萧坦之驻扎在湘宮寺,左兴盛驻扎在东篱门,镇军司马曹虎驻扎在青溪大桥。众路军队把东城围住,三面用火烧东府之侧的司徒府。萧遥光派遣垣历生从西门出战,朝廷军队屡战屡败,军主桑天爱被垣历生部所杀。萧遥光起兵之前,曾经问过谘议参军萧畅,请他一起行动,但萧畅颜正辞严地加以拒绝,坚决不从。戊午(十五⽇),萧畅与抚军长史沈昭略偷偷地从南门出去,去往朝廷,自动投归,由此而东府內众人的情绪一落千丈。萧畅是萧衍的弟弟,沈昭略是沈文季哥哥的儿子。己未(十六⽇),垣历生从南门出战,他借此机会而弃槊投降了曹虎,但是曹虎命令人把他斩了。萧遥光知道垣历生投降的消息之后,气的七窍生烟,从坐榻上跳起来,让人把垣历生的儿子杀掉。这天晚上,朝廷军队 ![]() ![]() ![]() ![]() 己巳,以徐孝嗣为司空;加沈文季镇军将军,侍中、仆 ![]() ![]() ![]() 己巳(二十六⽇),朝廷任命徐孝嗣为司空。加任沈文季为镇军将军,他原来所担任的侍中、仆 ![]() ![]() ![]() ![]() [18]魏南徐州刺史沈陵来降。陵,文季之族子也。时魏徐州刺史京兆王愉年少,府事皆决于长史卢渊。渊知陵将叛,敕诸城潜为之备;屡以闻于魏朝,魏朝不听。陵遂杀将佐,帅宿预之众来奔,滨淮诸戍以有备得全。陵在边历年, ![]() ![]() [18]北魏南徐州刺史沈陵前来投降南齐。沈陵是沈文季本家侄子。当时,北魏徐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年龄小,府中事情全部决定于长史卢渊。卢渊得知沈陵将要反叛,就告戒各城秘密加以防备,并且多次把沈陵要叛变的报情向朝廷报告,但是朝廷不予理睬。于是,沈陵杀了手下的将佐,带领宿预的部下投奔崐南齐,北魏在淮河边上的各个戍所由于有所防备而得以保全,没有丢失。沈陵在南徐州多年,秘密 ![]() ![]() [19]闰月,丙子,立江陵公宝览为始安王,奉靖王后。 [19]闰八月,丙子(初三),南齐封立江陵公萧宝览为始安王,并过继为始安靖王之后代。 [20]以沈陵为北徐州刺史。 [20]南齐任命沈陵为北徐州刺史。 [21]江等既败,帝左右捉刀、应敕之徒皆恣横用事,时人谓之“刀敕”萧坦之刚狠而专,嬖幸畏而憎之;遥光死二十余⽇,帝遣延明主帅⻩文济将兵围坦之宅,杀之,并其子秘书郞赏。坦之从兄翼宗为海陵太守,未发,坦之谓文济曰:“从兄海陵宅故应无他。”文济曰:“海陵宅在何处?”坦之以告。文济⽩帝,帝仍遣收之;检其家,至贫,唯有质钱帖数百,还以启帝,原其死,系尚方。 [21]江等人失败之后,东昏侯⾝边拿刀和应敕的一帮子人全都恣意纵横,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无有忌惮,当时人们称他们为“刀敕”萧坦之刚愎自用,凶狠忍残,专横独断,东昏侯周围的宠信之徒们因害怕而特别憎恨他,在萧遥光死后二十多天,东昏侯派遣延明殿主帅⻩文济率兵包围了萧坦之的住宅,将其杀掉,他的儿子秘书郞萧赏也一起被杀。萧坦之的堂兄萧翼宗做海陵太守,还没有去赴任,萧坦之对⻩文济说:“我的堂兄在海陵的府中不应该有什么事吧?”⻩文济问道:“他的住宅在什么地方?”萧坦之如实以告。⻩文济报告东昏侯,东昏侯派遣⻩文济去抓捕萧翼宗。⻩文济去后搜查了萧翼宗的家,发现他穷得可怜,只有典当东西的质票数百张,就回去报告东昏侯,于是东昏侯免他不死,拘囚于尚方署中。 茹法珍等谮刘暄有异志,帝曰:“暄是我舅,岂应有此?”直新蔡徐世标曰:“明帝乃武帝同堂,恩遇如此,犹灭武帝之后;舅焉可信琊!”遂杀之。 茹法珍等人诬陷刘暄有谋逆的意图,东昏侯说:“刘暄是我的舅舅,哪里可能如此呢?”直新蔡人徐世标说:“明帝与武帝乃是堂兄弟,他受到武帝那样的恩待,但是还杀尽了武帝的后代,舅舅哪里值得信任呢?”于是,杀掉了刘暄。 曹虎善于 ![]() 曹虎善于昅引、招纳人,每天供食好几百从蛮地或域外来的人。但是,他到晚年之时,却极其吝啬,结束雍州任时,敛集有钱五千万,其他财物合价也有这么多。东昏侯因曹虎是前朝老将而对他有疑心,并且贪上了他的财富,于是也杀了他。至此,萧坦之、刘暄、曹虎这几位新被任命的员官,都没有来得及上任就被杀害。 初,⾼宗殂,以隆昌事戒帝曰:“作事不可在人后。”故帝数与近习谋诛大臣,皆发于仓猝,决意无疑;于是大臣人人莫能自保。 当初,齐明帝临死之时,以萧隆昌的事件告戒东昏侯:“做事行动不可以落在他人之后。”所以,东昏侯数次同⾝边亲近密谋诛杀大臣之事,每次都突然行动,主意坚定,没有半点迟疑之心。于是,搞得大臣们人人自危,难能自我保全。 [22]九月,丁未,以豫州刺史裴叔业为南兖州刺史,征虏长史张冲为豫州刺史。 [22]九月,丁未(初五),南齐任命豫州刺史裴叔业为南兖州刺史,任命征虏长史张冲为豫州刺史。 [23]壬戌,以频诛大臣,大赦。 [23]壬戌(二十⽇),东昏侯因频繁地诛杀大臣,为了稳定人心,诏令大赦天下。 [24]丙戌,魏主谒长陵, ![]() [25]益州刺史刘季连闻帝失德,遂自骄恣,用刑严酷,蜀人怨之。是月,遣兵袭中⽔,不克。于是蜀人赵续伯等皆起兵作 ![]() [25]益州刺史刘季连知道东昏侯没有君德,于是自己也骄横恣纵起来了,滥用刑法,异常严酷,蜀人对他特别怨恨。在本月,刘季连派兵去袭击中⽔,没有取胜。于是,蜀人赵绩伯等人纷纷起兵叛 ![]() [26]枝江文忠公徐孝嗣,以文士不显同异,故名位虽重,犹得久存。虎贲中郞将许准为孝嗣陈说事机,劝行废立。孝嗣持疑久之,谓必无用⼲戈之理;须帝出游,闭城门,召百官集议废之,虽有此怀,终不能决。诸嬖幸亦稍憎之。西丰忠宪侯沈文季自托老疾,不豫朝权,侍中沈昭略谓文季曰:“叔⽗行年六十,为员外仆 ![]() ![]() ![]() [26]枝江文忠公徐孝嗣,由于是个文士,待人处事圆滑周到,不露棱角,因此虽然官⾼名显,但犹自得以久存,未被除去。虎贲中郞将许准给徐孝嗣讲述时事要害,劝说他废去东昏侯,另立新帝。徐孝嗣长久迟疑难决,以为 ![]() ![]() ![]() ![]() ![]() [27]初,太尉陈显达自以⾼、武旧将,当⾼宗之世,內怀危惧,深自贬损,常乘朽弊车,道从卤簿止用羸小者十数人。尝侍宴,酒酣,启⾼宗借枕,⾼宗令与之。显达抚枕曰:“臣年衰老,富贵已⾜,唯欠枕枕死,特就陛下乞之。”⾼宗失⾊曰:“公醉矣。”显达以年礼告退,⾼宗不许。及王敬则反,时显达将兵拒魏,始安王遥光疑之,启⾼宗 ![]() ![]() ![]() ![]() [27]当初,太尉陈显达因自己是⾼帝、武帝时候的旧将,所以在明帝之时,心存危惧,自己劲使地贬损自己,经常乘坐一辆破破烂烂的车子,出外时扈从的仪仗队也只有又弱又小的十多个人。一次,他曾经陪侍明帝宴饮,酒酣之时,启奏明帝要借用一下枕头,明帝命令别人给他一个。枕头拿来后,陈显达用手摸着枕头说:“我年老体衰,享受的荣华富贵已经⾜够了,只欠一个枕头枕着而死,所以特意来向陛下乞求一个。”明帝听了陈显达这一番言语,不噤失⾊,对他说:“您喝醉了。”陈显达以自己已经年届七十,而请求辞官,但是崐明帝不予准许。在王敬则反叛之时,陈显达正率兵抵抗北魏,始安王萧遥光怀疑陈显达,就启奏明帝,想把陈显达的军队召回,恰好王敬则叛 ![]() ![]() ![]() 乙丑,以护军将军崔慧景为平南将军,督众军击显达;后军将军胡松、骁骑将军李叔献帅⽔军据梁山;左卫将军左兴盛督前锋军屯杜姥宅。 乙丑(二十四⽇),南齐任命护军将军崔慧景为平南将军,督率诸路军队攻击陈显达,后军将军胡松、骁骑将军李叔献统领⽔军占据梁山,左卫将军左兴盛督率前锋军队驻扎在杜姥宅。 [28]十二月,癸未,以前辅国将军杨集始为秦州刺史。 [28]十二月,癸未(十二⽇),南齐任命从前的辅国将军杨集始为秦州刺史。 [29]陈显达发寻 ![]() [29]陈显达从寻 ![]() ![]() 帝既诛显达,益自骄恣,渐出游走,又不 ![]() ![]() ![]() ![]() ![]() ![]() ![]() 东昏侯诛杀了陈显达之后,越发骄横恣意。他渐渐开始喜 ![]() ![]() ![]() ![]() ![]() ![]() ![]() ![]() ![]() [30]王肃为魏制官品百司,皆如江南之制,凡九品,品各有二。侍中郭祚兼吏部尚书。祚清谨,重惜官位,每有铨授,虽得其人,必徘徊久之,然后下笔,曰:“此人便已贵矣。”人以是多怨之;然所用者无不称职。 [30]王肃为北魏制定官职品位和各种机构,全部按照江南的制度,共分九品,每一品又分正、从二品。侍中郭祚兼任吏部尚书,他清廉公正,办事谨慎,重惜官位,每次诠选授官,虽然发现有合适人选,一定还要反复考虑很久,然后才下笔签署,并且嘴里还说道:“这个人便已经富贵了。”因此,人们对他多有怨心,但是经他所录用的员官无有不称职者。 Www.YaNd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