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9777 |
上一章 五十纪晋 下一章 ( → ) | |
起阏逢涒 ∷滩,尽強圉大渊献,凡四年。 肃宗明皇帝下 ◎ 太宁二年甲申,公元三二四年 舂,正月,王敦诬周嵩、周莛与李脫谋为不轨,收嵩、莛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 后赵将兵都尉石瞻寇下邳、彭城,取东莞、东海,刘遐退保泗口。 司州刺史石生击赵河南太守尹平于新安,斩之,掠五千馀户而归。自是二赵构隙,⽇相攻掠,河东、弘农之间,民不聊生矣。 石生寇许、颍,俘获万计;攻郭诵于 ![]() 成主雄,后任氏无子,有妾子十馀人,雄立其兄 ![]() ![]() 夏,五月,甲申,张茂疾病,执世子骏手泣曰:“吾家世以孝友忠顺著称,今虽天下大 ![]() 王敦疾甚,矫诏拜王应为武卫将军以自副,以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钱凤谓敦曰:“脫有不讳,便当以后事付应琊?”敦曰:“非常之事,非常人所能为。且应年少,岂堪大事!我死之后,莫若释兵散众,归⾝朝廷,保全门户,上计也;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中计也;及吾尚存,悉众而下,万一侥幸,下计也。”凤谓其 ![]() ![]() 初,帝亲任中书令温峤,敦恶之,请峤为左司马。峤乃缪为勤敬,综其府事,时进密谋以附其 ![]() ![]() 帝将讨敦,以问光禄勋应詹,詹劝成之,帝意遂决。丁卯,加司徒导大都督、领扬州刺史,以温峤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应詹为护军将军、都督前锋及硃雀桥南诸军事,郗鉴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庾亮领左卫将军,以吏部尚书卞壸行中军将军。郗鉴以为军号无益事实,固辞不受,请召临淮太守苏峻、兗州刺史刘遐同讨敦。诏征峻、遐及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广陵太守陶瞻等⼊卫京师。帝屯于中堂。 司徒导闻敦疾笃,帅弟子为敦发哀,众以为敦信死,咸有奋志。于是尚书腾诏下敦府,列敦罪恶曰:“敦辄立兄息以自承代,未有宰相继体而不由王命者也。顽凶相奖,无所顾忌;志骋凶丑,以窥神器。天不长奷,敦以陨毙;凤承凶宄,弥复煽逆。今遣司徒导等虎旅三万,十道并进;平西将军邃等精锐三万,⽔陆齐势;朕亲统诸军,讨凤之罪。有能杀凤送首,封五千户侯。诸文武为敦所授用者,一无所问,无或猜嫌,以取诛灭。敦之将士,从敦弥年,违离家室,朕甚愍之。其单丁在军,皆遣归家,终⾝不调;其馀皆与假三年,休讫还台,当与宿卫同例三番。” 敦见诏,甚怒,而病转笃,不能自将;将举兵伐京师,使记室郭璞筮之,璞曰:“无成。”敦素疑璞助温峤、庾亮,及闻卦凶,乃问璞曰:“卿更筮吾寿几何?”璞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敦大怒曰:“卿寿几何?”曰:“命尽今⽇⽇中。”敦乃收璞,斩之。 敦使钱凤及冠军将军邓岳、前将军周抚等帅众向京师。王含谓敦曰:“此乃家事,吾当自行。”于是以含为元帅。凤等问曰:“事克之⽇,天子云何?”敦曰:“尚未南郊,何得称天子!便尽卿兵势,保护东海王及裴妃而已。”乃上疏,以诛奷臣温峤等为名。秋,七月,壬申朔,王含等⽔陆五万奄至江宁南岸,人情恟惧。温峤移屯⽔北,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含等不得渡。帝 ![]() 司徒导遗含书曰:“近承大将军困笃,或云已有不讳。寻知钱凤大严, ![]() ![]() ![]() 或以为“王含、钱凤众力百倍,苑城小而不固,宜及军势未成,大驾自出拒战”郗鉴曰:“群逆纵逸,势不可当,可以谋屈,难以力竞。且含等号令不一,抄盗相寻,吏民惩往年暴掠,皆人自为守。乘逆顺之势,何忧不克!且贼无经略远图,惟恃豕突一战;旷⽇持久,必启义士之心,令智力得展。今以此弱力敌彼強寇,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昅。万一蹉跌,虽有申胥之徒,义存投袂,何补于既往哉!”帝乃止。 帝帅诸军出屯南皇堂。癸酉夜,募壮士,遣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等帅甲卒千人渡⽔,掩其未备。平旦,战于越城,大破之,斩其前锋将何康。秀,匹磾之弟也。 敦闻含败,大怒曰:“我兄,老婢耳!门户衰。世事去矣!”顾谓参军吕宝曰:“我当力行。”因作势而起,困乏,复卧,乃谓其舅少府羊鉴及王应曰:“我死,应便即位,先立朝廷百官,然后营葬事。”敦寻卒,应秘不发丧,裹尸以席,蜡涂其外,埋于厅事中,与诸葛瑶等⽇夜纵酒 ![]() 帝使吴兴沈桢说沈充,许以为司空。充曰:“三司具瞻之重,岂吾所任!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且丈夫共事,终始当同,岂可中道改易,人谁容我乎!”遂举兵趣建康。宗正卿虞潭以疾归会稽,闻之,起兵馀姚以讨充,帝以潭领会稽內史。前安东将军刘超、宣城內史钟雅皆起兵以讨充。义兴人周蹇杀王敦所署太守刘芳,平西将军祖约逐敦所署淮南太守任台。 沈充帅众万馀人与王含军合,司马顾飏说充曰:“今举大事,而天子已扼其咽喉,锋摧气沮,相持⽇久,必致祸败。今若决破栅塘,因湖⽔以灌京邑,乘⽔势,纵舟师以攻之,此上策也;藉初至之锐,并东、西军之力,十道俱进,众寡过倍,理必摧陷,中策也;转祸为福,召钱凤计事,因斩之以降,下策也。”充皆不能用,飏逃归于吴。 丁亥,刘遐、苏峻等帅精卒万人至,帝夜见,劳之,赐将士各有差。沈充、钱凤 ![]() ![]() 寻 ![]() 丙申,王含等烧营夜遁。丁酉,帝还宮,大赦,惟敦 ![]() ![]() ![]() ![]() 王含 ![]() ![]() ![]() ![]() ![]() 有司发王敦瘗,出尸,焚其⾐冠,跽而斩之。与沈充首同悬于南桁。郗鉴言于帝曰:“前朝诛杨骏等,皆先极官刑,后听私殡。臣以为王诛加于上,私义行于下,宜听敦家收葬,于义为弘。”帝许之。司徒导等皆以讨敦功受封赏。 周抚与邓岳俱亡,周光 ![]() ![]() ![]() ![]() 故吴內史张茂 ![]() 有司奏:“王彬等敦之亲族,皆当除名。”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皆公之近亲乎!”悉无所问。 有诏:“王敦纲纪除名,参佐噤锢”温峤上疏曰:“王敦刚愎不仁,忍行杀戮,朝廷所不能制,骨⾁所不能谏;处其朝者,恒惧危亡,故人士结⾆,道路以目,诚贤人君子道穷数尽,遵养时晦之辰也。原其私心,岂遑晏处!如陆玩、刘胤、郭璞之徒常与臣言,备知之矣。必其赞导凶悖,自当正以典刑;如其枉陷奷 ![]() ![]() 冬,十月,以司徒导为太保、领司徒,加殊礼,西 ![]() ![]() ![]() 十二月,凉州将辛晏据枹罕,不服,张骏将讨之。从事刘庆谏曰:“霸王之师,必须天时、人事相得,然后乃起。辛晏凶狂安忍,其亡可必;标何以饥年大举,盛寒攻城乎!”骏乃止。骏遣参军王骘聘于赵,赵主曜谓之曰:“贵州款诚和好,卿能保之乎?”骘曰:“不能。”侍中徐邈曰:“君来结好,而云不能保,何也?”骘曰:“齐桓贯泽之盟,忧心兢兢,诸侯不召自至;葵丘之会,振而矜之,叛者九国。赵国之化,常如今⽇,可也;若政教陵迟,尚未能察迩者之变,况鄙州乎!”曜曰:“此凉州之君子也,择使可谓得人矣!”厚礼而遣之。 是岁,代王贺傉始亲国政,以诸部多未服,乃筑城于东木 ![]() ◎ 太宁三年乙酉、公元三二五年 舂,二月,张骏承元帝凶问,大临三⽇。会⻩龙见嘉泉,汜祎等请改年以章休祥,骏不许。辛晏以枹罕降,骏复收河南之地。 赠故谯王承、甘卓、戴渊、周顗、虞望、郭璞、王澄等官。周札故吏为札讼冤,尚书卞壸议,以为:“札守石头,开门延寇,不当赠谥。”司徒导以为:“往年之事,敦奷逆未彰,自臣等有识以上,皆所未悟,与札无异;既悟其奷,札便以⾝许国,寻取枭夷。臣谓宜与周、戴同例。”郗鉴以为:“周、戴死节,周札延寇,事异赏均,何以劝沮!如司徒议,谓往年有识以上皆与札无异,则谯王、周、戴皆应受责,何赠谥之有!今三臣既褒,则札宜受贬明矣。”导曰:“札与谯王、周、戴,虽所见有异同,皆人臣之节也。”鉴曰:“敦之逆谋,履霜⽇久,缘札开门,令王师不振。若敦前者之举,义同桓、文,则先帝可为幽、厉琊!”然卒用导议,赠札卫尉。 后赵王勒加宇文乞得归官爵,使之击慕容廆。廆遣世子皝、索头、段国共击之,以辽东相裴嶷为右翼,慕容仁为左翼。乞得归据浇⽔以拒皝,遣兄子悉拔雄拒仁。仁击悉拔雄,斩之;乘胜与皝攻乞得归,大破之。乞得归弃军走,皝、仁进⼊其国城,使轻兵追乞得归,过其国三百馀里而还,尽获其国重器,畜产以百万计,民之降附者数万。 三月,段末柸卒,弟牙立。 戊辰,立皇子衍为太子,大赦。 赵主曜立皇后刘氏。 北羌王盆句除附于赵,后赵将石佗自雁门出上郡袭之,俘三千落,获牛、马、羊百馀万而归。赵主曜遣中山王岳追之,曜屯于富平,为岳声援。岳与石佗战于河滨,斩之,后赵兵死者六千馀人,岳悉收所虏而归。 杨难敌袭仇池,克之,执田崧,立之于前,左右令崧拜。崧瞋目叱之曰:“氐狗!安有天子牧伯而向贼拜乎!”难敌字谓之曰:“子岱,吾当与子共定大业,子忠于刘氏,岂不能忠于我乎!”崧厉⾊大言曰:“贼氐,汝本奴才,何谓大业!我宁为赵鬼,不为汝臣!”顾排一人,夺其剑,前刺难敌,不中,难敌杀之。 都尉鲁潜以许昌叛,降于后赵。 夏,四月,后赵将石瞻攻兗州刺史檀斌于邹山,杀之。 后赵西夷中郞将王腾袭杀并州刺史崔琨、上 ![]() 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侃 ![]() ![]() ![]() ![]() ![]() 后赵将石生屯洛 ![]() ![]() ![]() ![]() ![]() 赵主曜以永安王胤为大司马、大单于,徙封南 ![]() 秋,七月,辛未,以尚书令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徐、兗、青三州诸军事、兗州刺史,镇广陵。 闰月,以尚书左仆 ![]() ![]() 右卫将军虞胤,元敬皇后之弟也,与左卫将军南顿王宗俱为帝所亲任,典噤兵,直殿內,多聚勇士以为羽翼;王导、庾亮皆忌之,颇以为言,帝待之愈厚,宮门管钥,皆以委之。帝寝疾,亮夜有所表,从宗求钥;宗不与,叱亮使曰:“此汝家门户琊!”亮益忿之。及帝疾笃,不 ![]() ![]() ![]() 己丑,太子即皇帝位,生五年矣。君臣进玺,司徒导以疾不至。卞壸正⾊于朝曰:“王公岂社稷之臣琊!大行在殡,嗣皇未立,宁是人臣辞疾之时也!”导闻之,舆疾而至。大赦,增文武位二等,尊庾后为皇太后。 群臣以帝幼冲,奏请太后依汉和熹皇后故事;太后辞让数四,乃从之。秋,九月,癸卯,太后临朝称制。以司徒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尚书令卞壸参辅朝政,然事之大要皆决于亮。加郗鉴车骑大将军,陆晔左光禄大夫,皆开府仪同三司。以南顿王宗为骠骑将军,虞胤为大宗正。 尚书召乐广子谟为郡中正,庾珉族人怡为廷尉评,谟、怡各称⽗命不就。卞壸奏曰:“人无非⽗而生,职无非事而立,有⽗必有命,居职必有悔。有家各私其子,则为王者无民,君臣之道废矣。乐广、庾珉受宠圣世,⾝非己有,况及后嗣而可专哉!所居之职,若顺夫群心,则战戍者之⽗⺟皆当命子以不处也。”谟、怡不得已,各就职。 辛丑,葬明帝于武平陵。 冬,十一月,癸巳朔,⽇有食之。 慕容廆与段氏方睦,为段牙谋,使之徙都;牙从之,即去令支,国人不乐。段疾陆眷之孙辽 ![]() ![]() 荆州刺史陶侃以宁州刺史王坚不能御寇,是岁,表零陵太守南 ![]() 代王贺傉卒,弟纥那立。 显宗成皇帝上之上 ◎ 咸和元年丙戌,公元三二六年 舂,二月,大赦,改元。 赵以汝南五咸为太尉、录尚书事,光禄太夫刘绥为大司徒,卜泰为大司空。刘后疾病,赵主曜问所 ![]() 三月,后赵主勒夜微行检察诸营卫,赍金帛以赂门者,求出。永昌门候王假 ![]() ![]() 夏,四月,后赵将石生寇汝南,执內史祖济。 六月,癸亥,泉陵公刘遐卒。癸酉,以车骑大将军郗鉴领徐州刺史;征虏将军郭默为北中郞将、监淮北诸军事,领遐部曲。遐子肇尚幼,遐妹夫田防及故将史迭等不乐他属,共以肇袭遐故位而叛。临淮太守刘矫掩袭遐营,斩防等。遐 ![]() ![]() ![]() ![]() ![]() 司徒导称疾不朝,而私送郗鉴。卞壸奏“导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请免官。”虽事寝不行,举朝惮之。壸俭素廉絜,裁断切直,当官⼲实, ![]() ![]() 成人讨越巂斯叟,破之。 秋,七月,癸丑,观 ![]() 初,王导辅政,以宽和得众。及庾亮用事,任法裁物,颇失人心。豫州刺史祖约,自以辈不后郗、卞,而不豫顾命,又望开府复不得,及诸表请多不见许,遂怀怨望。及遗诏褒进大臣,又不及约与陶侃,二人皆疑庾亮删之。历 ![]() ![]() 丹杨尹阮孚以太后临朝,政出舅族,谓所亲曰:“今江东创业尚浅,主幼时艰,庾亮年少,德信未孚,以吾观之, ![]() 冬,十月,立帝⺟弟岳为吴王。 南顿王宗自以失职怨望,又素与苏峻善,庾亮 ![]() ![]() ![]() ![]() ![]() ![]() 赵将⻩秀等寇酂,顺 ![]() ![]() 后赵王勒用程遐之谋,营鄴宮,使世子弘镇鄴,配噤兵万人,车骑所统五十四营悉配之,以骁骑将军领门臣祭酒王 ![]() 十一月,后赵石聪攻寿舂,祖约屡表请救,朝廷不为出兵。聪遂进寇逡遒、⾩陵,杀掠五千馀人。建康大震,诏加司徒导大司马、假⻩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以御之,军于江宁。苏峻遣其将韩晃击石聪,走之,导解大司马。朝议又 ![]() 十二月,济岷太守刘闿等杀下邳內史夏侯嘉,以下邳叛,降于后赵。石瞻攻河南太守王瞻于邾,拔之。彭城內史刘续复据兰陵石城,石瞻攻拔之。 后赵王勒以牙门将王波为记室参军,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 张竣畏赵人之 ![]() ◎ 咸和二年丁亥,公元三二七年 舂,正月,硃提太守杨术与成将罗恒战于台登,兵败,术死。 夏五月,甲申朔,⽇有食之。 赵武卫将军刘朗帅骑三万袭杨难敌于仇池,弗克,掠三千馀户而归。 张竣闻赵兵为后赵所败,乃去赵官爵,复称晋大将军、凉州牧,遣武威太守窦涛、金城太守张阆、武兴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帅众数万,东会韩璞,攻掠赵秦州诸郡。赵南 ![]() ![]() ![]() 庾亮以苏峻在历 ![]() ![]() ![]() ![]() ![]() 峻闻之,遣司马何仍诣亮曰:“讨贼外任,远近惟命,至于內辅,实非所堪。”亮不许,召北中郞将郭默为后将军、领屯骑校尉,司徒右长史庾冰为吴国內史,皆将兵以备峻。冰,亮之弟也。于是下优诏,征峻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位特进,以弟逸代领部曲。峻上表曰:“昔明皇帝亲执臣手,使臣北讨胡寇。今中原未靖,臣何敢即安!乞补青州界一荒郡,以展鹰⽝之用。”复不许。峻严装将赴召,犹豫未决。参军任让谓峻曰:“将军求处荒郡而不见许,事势如此,恐无生路,不如勒兵自守。”⾩陵令匡术亦劝峻反,峻遂不应命。 温峤闻之,即 ![]() ![]() ![]() ![]() 峻知祖约怨朝廷,乃遣参军徐会推崇约,请共讨庾亮。约大喜,其从子智、衍并劝成之。谯国內史桓宣谓智曰:“本以強胡未灭,将戮力讨之。使君若 ![]() ![]() ![]() 尚书左丞孔坦、司徒司马丹杨陶回言于王导,请“及峻未至,急断⾩陵,守江西当利诸口,彼少我众,一战决矣。若峻未来,可往 ![]() 壬子,彭城王雄、章武王休叛奔峻。雄,释之子也。 庚申,京师戒严,假庾亮节,都督征讨诸军事;以左卫将军赵胤为历 ![]() ![]() 丙寅,徙琅琊王昱为会稽王,吴王岳为琅琊王。 宣城內史桓彝 ![]() ![]() ![]() 是岁,后赵中山公虎击代王纥那,战于句注陉北;纥那兵败,徙都大宁以避之。 代王郁律之子翳槐居于其舅贺兰部,纥那遣使求之,贺兰大人蔼头拥护不遣。纥那与宇文部共击蔼头,不克。 段译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 晋纪十五晋明帝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 [1]舂,正月,王敦诬周嵩、周与李脫谋为不轨,收嵩、,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 [1]舂季,正月,王敦诬陷周嵩、周与李脫勾结,密谋不轨,因而收捕二人,杀害于军中。又派参军贺鸾到吴地找沈充,把周札所有兄长的儿子尽数杀死,随即进兵攻袭会稽,周札抵抗战死。 [2]后赵将兵都尉石瞻寇下邳、彭城,取东莞、东海,刘遐退保泗口。 [2]后赵的将兵都尉石瞻犯侵下邳、彭城,攻取东莞、东海,刘遐退保泗口。 司州刺史石生击赵河南太守尹平于新安,斩之,掠五千余户而归。自是二赵构隙,⽇相攻掠,河东、弘农之间,民不聊生矣。 后赵司州刺史石生攻击在新安的前赵河南太守尹平,将他斩首,劫掠民众五千多户返回。自此以后,前赵与后赵结怨成仇,经常互相攻伐劫掠,河东、弘农之间,民不聊生。 石生寇许、颍,俘获万计。攻郭诵于 ![]() 石生犯侵许昌、颍川、俘获人众上万。又进攻在 ![]() ![]() [3]成主雄,后任氏无子,有妾子十余人,雄立其兄 ![]() ![]() [3]成汉主李雄的皇后任氏无子,妾妃所生的儿子有十多人。李雄册立自己兄长李 ![]() ![]() [4]夏,五月,甲申,张茂疾病,执世子骏手泣曰:“吾家世以孝友忠顺著称,今虽天下大 ![]() [4]夏季,五月,甲申(十四⽇),张茂病重,拉着王世子张骏的手哭泣说:“我家世代以孝友忠顺著称于世,如今虽然天下大 ![]() [5]王敦疾甚,矫诏拜王应为武卫将军以自副,以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钱凤谓敦曰:“脫有不讳,便当以后事付应琊?”敦曰:“非常之事,非常人所能为。且应年少,岂堪大事!我死之后,莫若释兵散众,归⾝朝廷,保全门户,上计也;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中计也;及吾尚存,悉众而下,万一侥幸,下计也。”凤谓其 ![]() ![]() [5]王敦病情加剧,矫称诏令任命王应为武卫将军,做自己的副职,任命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钱凤对王敦说:“倘若您有不幸,是否将把⾝后之事托付王应?”王敦说:“非常之事,不是平常的人所能够胜任的。何况王应年轻,哪能承担大事!我死以后,不如放下武器、遣散兵众,归顺朝廷,以保全宗族门户,这是上策;退回到武昌,集中军队谨慎自守,给朝廷贡献的物品无所缺废,这是中策;乘我还活着的时候,发遣所有的兵力攻打京城,寄希望于侥幸取胜,这是下策。”钱凤对其 ![]() ![]() 初,帝亲任中书令温峤,敦恶之,请峤为左司马。峤乃缪为勤敬,综其府事,时进密谋以附其 ![]() ![]() 当初,明帝亲近信任中书令温峤,王敦不満,请准温峤出任左司马。温峤便假装勤勉恭敬,治理王敦府事,时常私下出些主意来附合王敦的 ![]() ![]() ![]() ![]() ![]() 帝将讨敦,以问光禄勋应詹,詹劝成之,帝意遂决。丁卯,加司徒导大都督、领扬州刺史,以温峤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应詹为护军将军、都督前锋及朱雀桥南诸军事,郗鉴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庾亮领左卫将军,以吏部尚书卞行中军将军。郗鉴以为军号无益事实,固辞不受;请召临淮太守苏峻、兖州刺史刘遐同讨敦。诏征峻、遐及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广陵太守陶瞻等⼊卫京师。帝屯于中堂。 明帝将要征讨王敦,就此事征询光禄勋应詹的意见,应詹表示赞同,明帝于是坚定了决心。丁卯(二十七⽇),授予司徒王导大都督、兼领扬州刺史,任命温峤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和右将军卞敦同守石头;任应詹为护军将军、都督前锋及朱雀桥南诸军事;任郗鉴行卫将军都督扈从御驾诸军事。又让庾亮领左卫将军职,让吏部尚书卞任行中军将军职。郗鉴认为有军制上的名号于实际情况无益,坚持辞谢不受,请求征召临淮太守苏峻、兖州刺史刘遐共同讨伐王敦。明帝于是下诏征召苏峻、刘遐以及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广陵太守陶瞻等⼊京师护卫。明帝屯军于中堂之地。 司徒导闻敦疾笃,帅弟子为敦发哀,众以为敦信死,咸有奋志。于是尚书腾诏下敦府,列敦罪恶曰:“敦辄立兄息以自承代,未有宰相继体而不由王命者也。顽凶相奖,无所顾忌;志骋凶丑,以窥神器。天不长奷,敦以陨毙;凤承凶宄,弥复煽逆。今遣司徒导等虎旅三万,十道并进,平西将军邃等精锐三万,⽔陆齐势;朕亲统诸军,讨凤之罪。有能杀凤送首,封五千户侯。诸文武为敦所授用者,一无所问,无或猜嫌,以取诛灭。敦之将士,从敦弥年,违离家室,朕甚愍之。其单丁在军,皆遣归家,终⾝不调;其余皆与假三年;休讫还台,当与宿卫同例三番。” 司徒王导听说王敦重病不治,便带领王氏弟子为王敦发丧,大家以为王敦确实死了,都有奋战的士气。于是尚书传送诏令到王敦的幕府,罗列王敦的罪恶说:“王敦专断地扶立兄长的儿子继承自己,从来没有宰相的继承人却不由君王任命的。这真是凶顽之徒相互奖掖,无所顾忌;志向凶残丑恶,窥视家国 权政。幸好上天不让奷恶之人长寿,王敦因而毙命;钱凤既已奉承奷凶之人,又再煽动作 ![]() 敦见诏,甚怒;而病转笃,不能自将。将举兵伐京师,使记室郭璞筮之,璞曰:“无成。”敦素疑璞助温峤、庾亮,及闻卦凶,乃问璞曰:“卿更筮吾寿几何?”璞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敦大怒曰:“卿寿几何?”曰:“命尽今⽇⽇中。”敦乃收璞,斩之。 王郭见到诏书,十分震怒,但因病情愈加沉重,自己不能任将出战。将要发兵攻打京师以前,让记室郭璞占卦,郭璞说:“事情不会成功。”王敦历来怀疑郭璞在帮助温峤、庾亮,等到听说卦呈凶兆,便问郭璞说:“你再算算我的寿命还有多长?”郭璞说:“由刚才的卦象推算,明公如果起兵,灾祸必定不久将至;如果仍旧住在武昌,享年长不可测。”王敦大怒,说:“你的命多长?”敦璞回答说“今天正午毕命。”王敦于是拘捕郭璞,将他斩首。 敦使钱凤及冠军将军邓岳、前将军周抚等帅众向京师。王含谓敦曰:“此乃家事,吾当自行。”于是以含为元帅。凤等问曰:“事克之⽇,天子云何?”敦曰:“尚未南郊,何得称天子!便尽卿兵势,保护东海王及裴妃而已。”乃上疏以诛奷臣温峤等为名。秋,七月,壬申朔,王含等⽔陆五万奄至江宁南岸,人情惧。温峤移屯⽔北,烧朱雀桁以挫其锋,含等不得渡。帝 ![]() 王郭让钱凤和冠军将军邓岳、前将军周抚等率领士众向京师进发。王含对王敦说:“这本是我们王家的事,我应当亲自去。”王敦便任命王含为全军的主帅。钱凤等人问道:“事成之⽇,把天子怎么办?”王敦说:“还没南郊祭天,哪能够称天子!只管出动你们所有的兵力,保护东海王和裴妃而已。”于是以诛杀奷臣温峤等人为由,给明帝上疏。秋季,七月,壬申朔(初一),王含等⽔军、步卒共五万人涌至江宁秦淮河南岸,京城人心惶惶。温峤移兵驻屯河北岸,烧毁了朱雀桁用以暂挫敌方锋头。王含等人无法渡河。明帝想亲自领兵攻击,听说渡桥已断, ![]() 司徒导遗含书曰:“近承大将军困笃,或云已有不讳。寻知钱凤大严, ![]() ![]() ![]() 司徒王导送信给王含说:“近来听说大将军王敦病重垂危,有人说已遇不幸。不久知道钱凤大加戒严,想肆行奷逆不道之事。我认为兄长应当抑制他们,不使其得逞,所以应回军藩守武昌,现在却与愚昧无知之人一同前来。兄长这种举动,是以为能做成如同大将军当年所做的事吗?当初佞臣败坏朝政,人心不平,像我这样的人,也心存外念,现在则不同。大将军自从前来屯军于湖,便逐渐失去民心,正直的君子感到危险和恐惧,百姓劳累疲敝。临终之时,将重任委托给王应,王应断 ![]() ![]() 或以为“王含、钱凤众力百倍,苑城小而不固,宜及军势未成,大驾自出拒战。”郗鉴曰:“群逆纵逸,势不可当;可以谋屈,难以力竞。且含等号令不一,抄盗相寻,吏民惩往年暴掠,皆人自为守。乘逆顺之势,何忧不克!且贼无经略远图,惟恃豕突一战;旷⽇持久,必启义士之心,令智力得展。今以此弱力敌彼強寇,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昅,万一蹉跌,虽有申胥之徒,义存投袂,何补于既往哉!”帝乃止。 有人认为:“王含、钱凤的军队人数和战斗力都要強出百倍。苑城既小又不坚固,应当乘敌军強势未成之时,皇帝大驾亲自出城抗敌。”郗鉴说:“ ![]() ![]() 帝帅诸军出屯南皇堂。癸酉夜,募壮士,遣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等帅甲卒千人渡⽔,掩其未备。平旦,战于越城,大破之,斩其前锋将何康。秀,匹之弟也。 明帝统领各军出城屯驻南皇堂。癸酉(初三)夜间,招募勇士,派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等率领甲士千人渡秦淮河,攻其不备。清晨,在越城与敌 ![]() 敦闻含败,大怒曰:“我兄,老婢耳;门户衰,世事去矣!”顾谓参军吕宝曰:“我当力行。”因作势而起,困乏,复卧。乃谓其舅少府羊鉴及王应曰:“我死,应便即位,先立朝廷百官,然后营葬事。”敦寻卒,应秘不发丧,裹尸以席,蜡涂其外,埋于厅事中,与诸葛瑶等⽇夜纵酒 ![]() 王郭听说王含战败, ![]() ![]() 帝使吴兴沈桢说沈充,许以为司空。充曰:“三司具瞻之重,岂吾所任!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且丈夫共事,终始当同,岂可中道改易,人谁容我乎!”遂举兵趣建康。宗正卿虞潭以疾归会稽,闻之,起兵馀姚以讨充。帝以潭领会稽內史。前安东将军刘超、宣城內史钟雅皆起兵以讨充。义兴人周蹇杀王敦所署太守刘芳,平西将军祖约逐敦所署淮南太守任台。 明帝让吴兴人沈桢劝说沈充倒戈,许诺让他出任司空。沈充说:“三司是众人共同敬仰的要职,岂是我所能胜任的!礼重言甜,正是古人所畏惧的。况且大丈夫与人共事,便应始终同心,怎能中途改弦易辙,他人谁还能容我!”随即发兵奔赴建康。宗正卿虞潭因病回家乡会稽,听说此事,从馀姚起兵讨伐沈充。明帝任命虞潭兼领会稽內史。前安东将军刘超、容城內史钟雅也都起兵征讨沈充。义兴人周蹇杀死王敦任命的太守刘芳,平西将军祖约赶走了王敦任命的淮南太守任台。 沈充帅众万余人与王含军合,司马顾说充曰:“今举大事,而天子已扼其咽喉,锋摧气沮,相持⽇久,必致祸败。今若决破栅塘,因湖⽔以灌京邑,乘⽔势,纵舟师以攻之,此上策也;藉初至之锐,并东、西军之力,十道俱进,众寡过倍,理必摧陷,中策也;转祸为福,召钱凤计事,因斩之以降,下策也。”充皆不能用,逃归于吴。 沈充率士卒一万多人与王含的军队会合,司马顾向沈充献策说:“现在开始起事,但天子已扼守住咽喉要地,锐气受挫,士气沮落,相持⽇久,必然招致失败。如果现在破栅栏、开决河塘,借湖⽔淹灌京城,乘着⽔势动用⽔军进攻,这是上策;倘若凭借大军刚刚到达的锐气,集中东、西两路军队的力量,诸路同时并进,我众敌寡,悬殊一倍以上,按情理必会摧毁敌军,这是中策;以召请钱凤议事为名,乘机将他斩首,归降朝廷,可以转祸为福,这是下策。”但沈充均不采用,顾便逃回吴郡。 丁亥,刘遐、苏峻等帅精卒万人至,帝夜见,劳之,赐将士各有差。沈充、钱凤 ![]() ![]() ![]() 丁亥(十七⽇),刘遐、苏峻等率领精兵万人到达建康,明帝夜间召见并犒劳他们,将士们各按等秩均有赏赐。沈充、钱凤想乘着北方军队刚到疲困之机进行攻击,乙未(二十五⽇)夜,沈充、钱凤从竹格渚渡过秦淮河,护军将军应詹、建威将军赵胤等人抵抗失利,沈充和钱凤攻至宣 ![]() ![]() 丙申,王含等烧营夜遁。丁酉,帝还宮,大赦,惟敦 ![]() ![]() ![]() ![]() 丙申(二十六⽇),王含等人烧毁营帐,连夜遁逃。丁酉(二十七⽇),明帝回到皇宮,大赦天下罪犯,惟有王敦的 ![]() ![]() ![]() 王含 ![]() ![]() ![]() ![]() ![]() 王含想逃奔荆州,王应说:“不如去江州。”王含说:“大将军王敦以往与江州王彬的关系怎样,你想到那儿去?”王应说:“这是因为到那里合适。江州的王彬在他人強盛的时候,敢于坚持不同立场,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现在看到他人遭受困厄,也必定会有恻隐之心。荆州的王舒循规蹈距,哪能超出常规行事呢!”王含不听,于是逃奔荆州。王舒派军队相 ![]() ![]() ![]() ![]() 有司发王敦瘗,出尸,焚其⾐冠,跽而斩之,与沈充首同悬于南桁。郗鉴言于帝曰:“前朝诛杨骏等,皆先极官刑,后听私殡。臣以为王诛加于上,私义行于下,宜听敦家收葬,于义为弘。”帝许之。司徒导等皆以讨敦功受封赏。 朝廷官吏挖开王敦瘗埋地,拉出尸体,焚毁⾝上所穿⾐寇,摆成跪姿斩首,和沈充的首级一同悬挂在南桁。郗鉴对明帝说:“以往朝廷诛戮杨骏等人,都是先施加官方的刑罚,然后听任人私殡葬。我认为王法诛戮表现公理,人私情义则体现私 ![]() 周抚与邓岳俱亡,周光 ![]() ![]() ![]() ![]() 周抚和邓岳一同逃亡,周光想资助自己的兄长,只将邓岳抓获。周抚发怒说:“我和邓伯山一同逃亡,你为什么不先杀我!”恰巧邓岳到来,周抚出门远远地对他说:“你还不赶快离开!现在连亲骨⾁都将加害,何况他人呢!”邓岳掉转船头而逃,与周抚共同隐匿于西 ![]() ![]() 故吴內史张茂 ![]() 原吴內史张茂的 ![]() 有司奏:“王彬等敦之亲族,皆当除名。”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皆公之近亲乎!”悉无所问。 有关部门奏报说:“王敦的亲族王彬等人,都应当去职除名。”明帝下诏说:“司徒王导大义灭亲,尚且将世代宽宥他与王敦的兄弟⾝份,何况王彬等都是王导的近亲呢!”于是全部不加查问。 有诏:“王敦纲纪除名,参佐噤锢。”温峤上疏曰:“王敦刚愎不仁,忍行杀戮,朝廷所不能制,骨⾁所不能谏;处其朝者,恒惧危亡,故人士结⾆,道路以目,诚贤人君子道穷数尽,遵养时晦之辰也;原其私心,岂遑晏处!如陆玩、刘胤、郭璞之徒常与臣言,备知之矣。必其赞导凶悖,自当正以典刑;如其枉陷奷 ![]() ![]() 明帝下诏说:“王敦的重要 ![]() ![]() ![]() ![]() ![]() ![]() ![]() ![]() ![]() ![]() [6]冬,十月,以司徒导为太保、领司徒,加殊礼,西 ![]() ![]() ![]() [6]冬季,十月,任司徒王导为太保,兼领司徒职,以特殊礼仪相待。令西 ![]() ![]() ![]() [7]十二月,凉州将辛晏据罕,不服,张骏将讨之。从事刘庆谏曰:“霸王之师,必须天时、人事相得,然后乃起。辛晏凶狂安忍,其亡可必,奈何以饥年大举,盛寒攻城乎!”骏乃止。 [7]十二月,凉州将领辛晏占据罕县,不听从张骏号令,张骏准备讨伐他。从事刘庆劝谏说:“霸王的军队,必须占有天时、人事,然后才能出动。辛晏凶狂忍残,必定败亡,何必在饥荒的年份大举兴兵,在严寒的时节攻城呢!”张骏这才作罢。 骏遣参军王骘聘于赵,赵主曜谓之曰:“贵州款诚和好,卿能保之乎?”骘曰:“不能。”侍中徐邈曰:“君来结好,而云不能保,何也?”骘曰:“齐桓贯泽之盟,忧心兢兢,诸侯不召自至;葵丘之会,振而矜之,叛者九国。赵国之化,常如今⽇,可也;若政教陵迟,尚未能察迩者之变,况鄙州乎!”曜曰:“此凉州之君子也,择使可谓得人矣!”厚礼而遣之。 张骏派参军王骘 ![]() [8]是岁,代王贺始亲国政,以诸部多未服,乃筑城于东木 ![]() [8]这年,代王贺开始亲政,因为下属各部大多不服号令,便在东木 ![]() 三年(乙酉、325) 三年(乙酉,公元325年) [1]舂,二月,张骏承元帝凶问,大临三⽇。会⻩龙见嘉泉,等请改年以章休祥;骏不许。辛晏以罕降,骏复收河南之地。 [1]舂季,二月,张骏禀受元帝死讯,隆重哀吊三天。正逢嘉泉出现⻩龙,等人请求改年号以彰显吉祥,张骏不同意。辛晏献 ![]() [2]赠故谯王、甘卓、戴渊、周、虞望、郭璞、王澄等官。周札故吏为札讼冤,尚书卞议以为:“札守石头,开门延寇,不当赠谥。”司徒导以为:“往年之事,敦奷逆未彰,自臣等有识以上,皆所未悟,与札无异;既悟其奷,札便以⾝许国,寻取枭夷。臣谓宜与周、戴同例。”郗鉴以为:“周、戴死节,周札延寇,事异赏均,何以劝沮!如司徒议,谓往年有识以上皆与札无异,则谯王、周、戴皆应受责,何赠谥之有!今三臣既褒,则札宜受贬明矣。”导曰:“札与谯王、周、戴,虽所见有异同,皆人臣之节也。”鉴曰:“敦之逆谋,履霜⽇久,缘札开门,令王师不振。若敦前者之举,义同桓、文,则先帝可为幽、厉琊!”然卒用导议,赠札卫尉。 [2]明帝追赠已故的谯王司马、甘卓、戴渊、周、虞望、郭璞、王澄等人官衔。周札的旧僚属为周札申辨冤屈,尚书卞壶评议认为:“周札守备石头,开门接纳敌寇,不应当追赠谥号。”司徒王导认为:“往年之事,王敦的奷逆行为尚不显明,从我们这些有识之士开始,都未能察觉,与周札没有什么不同。觉察王敦的奷逆之后,周札便为国献⾝,不久导致被杀。我认为应当与周、戴渊同样对待。”郗鉴则认为:“周、戴渊因守节而死,周札延引敌寇,如果行事不同而赏赐均等,怎么能劝善沮恶!按司徒的评论,说往年从有识之士开始都与周札没有区别,那么谯王、周、戴渊都应当承受罪责,有什么理由追赠谥号!现在既然褒扬三位,那么周札应当受贬责就很明显了。”王导说:“周札和谯王、周、戴渊,虽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是尽人臣的节 ![]() ![]() [3]后赵王勒加宇文乞得归官爵,使之击慕容。遣世子、索头、段国共击之,以辽东相裴嶷为右翼,慕容仁为左翼。乞得归据浇⽔以拒,遣兄子悉拔雄拒仁。仁击悉拔雄,斩之;乘胜与攻乞得归,大破之。乞得归弃军走,、仁进⼊其国城,使轻兵追乞得归,过其国三百余里而还,尽获其国重器,畜产以百万计,民之降附者数万。 [3]后赵王石勒授予宇文乞得归官爵,让他攻击慕容。慕容派遣世子慕容和索头、段国共同抗击,以辽东相裴嶷为右翼,慕容仁为左翼。宇文乞得归占据浇⽔拒抗慕容,派兄长子之子宇文悉拔雄抵御慕容仁。慕容仁攻击宇文悉拔雄,将他斩杀,乘胜和慕容合力攻击宇文乞得归,大败敌军。宇文乞得归丢下军队逃跑,慕容、慕容仁进⼊他的都城,派轻兵追袭宇文乞得归,越过国界三百多里才返回,尽数获得其家国的重宝,数以百万的畜产,归降的民人有数万。 [4]三月,段末卒,弟牙立。 [4]三月,段末故去,弟段牙继立。 [5]戊辰,立皇子衍为太子,大赦。 [5]戊辰(初二),明帝立皇子司马衍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6]赵主曜立皇后刘氏。 [6]前赵主刘曜册立皇后刘氏。 [7]北羌王盆句除附于赵,后赵将石佗自雁门出上郡袭之,俘三千余落,获牛、马、羊百余万而归。赵主曜遣中山王岳追之。曜屯于富平,为岳声援,岳与石佗战于河滨,斩之,后赵兵死者六千余人,岳悉收所虏而归。 [7]北羌王盆句除归附前赵,后赵将领石佗从雁门经上郡攻击他,俘虏三千多部落,劫获牛、马、羊一百多万头返回。前赵主刘曜派中山王刘岳追袭,刘曜屯军富平作为声援,刘岳与石佗在⻩河沿岸 ![]() [8]杨难敌袭仇池,克之;执田崧,立之于前,左右令崧拜;崧目叱之曰:“氐狗!安有天子牧伯而向贼拜乎!”难敌字谓之曰:“子岱,吾当与子共定大业,子忠于刘氏,岂不能忠于我乎!”崧厉⾊大言曰:“贼氐,汝本奴才,何谓大业!我宁为赵鬼,不为汝臣!”顾排一人,夺其剑,前刺难敌,不中。难敌杀之。 [8]杨难敌攻取仇池,抓获田崧,带到面前。左右侍从命令田崧跪拜,田崧瞪着眼睛斥骂说:“你们这些氐族狗!哪有⾝为天子大员却向叛贼跪拜的!”杨难敌对他说:“田子岱,我将和你共同建立家国大业,你能忠于刘氏,怎么不能忠于我呢!”田崧厉⾊⾼声说:“氐族贼子,你本为奴才,谈什么大业!我宁愿作赵国的死鬼,不作你的臣下。”回⾝推开一人,夺下他的剑,向前刺击杨难敌,没有刺中,被杨难敌所杀。 [9]都尉鲁潜以许昌叛,降于后赵。 [9]晋都尉鲁潜占据许昌反叛,投降后赵。 [10]夏,四月,后赵将石瞻攻兖州刺史檀斌于邹山,杀之。 [10]夏季,四月,后赵将领石瞻攻袭在邹山的兖州刺史檀斌,檀斌被杀。 [11]后赵西夷中郞将王腾杀并州刺史崔琨、上 ![]() [11]后赵的西夷中郞将王腾杀死并州刺史崔琨、上 ![]() [12]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侃 ![]() ![]() ![]() ![]() ![]() [12]五月,朝廷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荆州刺史,荆州的男女百姓 ![]() ![]() ![]() ![]() ![]() ![]() ![]() [13]后赵将石生屯洛 ![]() ![]() ![]() ![]() ![]() [13]后赵将领石生屯兵洛 ![]() ![]() ![]() ![]() ![]() ![]() ![]() ![]() [14]赵主曜以永安王胤为大司马、大单于,徙封南 ![]() [14]前赵主刘曜任命永安王刘胤为大司马、大单于,改封南 ![]() [15]秋,七月,辛未,以尚书令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兖州刺史,镇广陵。 [15]秋季,七月,辛未(初七),朝廷任命尚书令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兖州刺史,镇守广陵。 [16]闰月,以尚书左仆 ![]() ![]() [16]闰月,任尚书左仆 ![]() ![]() [17]右卫将军虞胤,元敬皇后之弟也,与左卫将军南顿王宗俱为帝所亲任,典噤兵,直殿內,多取勇士以为羽翼;王导、庾亮皆忌之,颇以为言,帝待之愈厚,宮门管钥,皆以委之。帝寝疾,亮夜有所表,从宗求钥;宗不与,叱亮使曰:“此汝家门户琊!”亮益忿之。及帝疾笃,不 ![]() ![]() ![]() [17]右卫将军虞胤,是元帝元敬皇后的兄弟,与左卫将军、南顿王司马宗都是明帝宠信的人,执掌噤兵,在宮殿內当值,招纳许多勇士为自己的羽翼。王导、庾亮都忌惮他们,经常为此向明帝进言,明帝对他们却更加厚待,宮门的锁钥,都 ![]() ![]() ![]() ![]() 己丑,太子即皇帝位,生五年矣。群臣进玺,司徒导以疾不至。卞正⾊于朝曰:“王公岂社稷之臣琊!大行在殡,嗣皇未立,宁是人臣辞疾之时也!”导闻之。舆疾而至。大赦,增文武位二等,尊庾后为皇太后。 己丑(二十六⽇),皇太子即帝位,时年五岁。群臣进献国玺,司徒王导因病未到。卞壶在朝上表情端庄严肃地说:“王公难道是关系家国安危的大臣吗!先帝停柩未葬,继位的皇帝未立,这难道是臣子以有病为由辞谢不到的时候吗!”王导听说后,抱病登车赶到。大赦天下,提升文武员官二级职位,尊庾皇后为皇太后。 群臣以帝幼冲,奏请太后依汉和熹皇后故事;太后辞让数四,乃从之。秋,九月,癸卯,太后临朝称制。以司徒导录尚书事,与中书公庾亮、尚书令卞参辅朝政,然事之大要皆决于亮。加郗鉴车骑大将军,陆晔左光禄大夫,皆开府仪同三司。以南顿王宗为骠骑将军,虞胤为大宗正。 大臣们因成帝年幼,奏请太后按汉代和熹皇后旧例临朝听政,太后先后四次辞让,随后同意了。秋季,九月,癸卯(十一⽇),太后临朝听政。任司徒王导录尚书事,和中书令庾亮、尚书令卞壶辅佐朝政,然而政事的要旨都由庾亮裁决。又授予郗鉴车骑大将军、陆晔为左光禄大夫,都是开府仪同三司。任南顿王司马宗为骠骑将军,虞胤为大宗正。 尚书召乐广之子谟为郡中正,庾珉族人怡为廷尉评,谟、怡各称⽗命不就。卞奏曰:“人非无⽗而生,职非无事而立,有⽗必有命,居职必有悔。有家各私其子,则为王者无民,君臣之道废矣。乐广、庾珉受宠圣世,⾝非己有,况及后嗣而可专哉!所居之职,若顺夫群心,则战戍者之⽗⺟皆当命子以不处也。”谟、怡不得已,各就职。 尚书召任乐广之子乐谟为郡中王,召庾珉的同族人庾怡为廷尉评,乐谟和庾怡各以⽗命为由不接受。卞壶奏上说:“人没有无⽗而出生的,职位也没有无事而设立的;有⽗亲就必然会有⽗亲的指令,任职就必然要忧愁 ![]() [18]辛丑,葬明帝于武平陵。 [18]辛丑(初九),明帝⼊葬武平陵。 [19]冬,十一月,癸巳朔,⽇有食之。 [19]冬季,十一月,癸巳朔(初一),出现⽇食。 [20]慕容与段氏方睦,为段牙谋,使之徙都;牙从之,即去令支,国人不乐。段疾陆眷之孙辽 ![]() ![]() [20]慕容与段氏和睦,为段牙谋划,让他迁都。段牙听从了,便离开令支,国內人都不乐意。段疾陆眷的孙子段辽想篡夺段牙之位,便以迁都作为段牙的罪名,十二月,率领国人攻击段牙。段牙被杀,段辽自立为王。段氏自从务勿尘以来,⽇益強盛,占地西接渔 ![]() ![]() [21]荆州刺史陶侃以宁州刺史王坚不能御寇,是岁,表零陵太守南 ![]() [21]荆州刺史陶侃因为宁州刺史王坚不能抵御敌寇,这年,上表荐举零陵太守,南 ![]() [22]代王贺卒,弟纥那立。 [22]代王拓跋贺死,弟拓跋纥那继立。 显宗成皇帝上之上咸和元年(丙戌、326) 晋成帝咸和元年(丙戌,公元326年) [1]舂,二月,大赦,改元。 [1]舂季,二月,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咸和。 [2]赵以汝南王咸为太尉、录尚书事,光禄大夫刘绥为大司徒,卜泰为大司空。刘后疾病,赵主曜问所 ![]() [2]前赵任汝南王刘咸为太尉、录尚书事,任光禄大夫刘绥为大司徒,卜泰为大司空。刘后病重,前赵主刘曜问她还有什么话想说,刘后哭泣着说:“我自幼由叔⽗刘昶养大,希望陛下能重用他。叔⽗刘皑的女儿刘芳品德和容颜都很出⾊,希望让她充备后宮。”言终即死。刘曜任刘昶为侍中、大司徒、录尚书事,册立刘芳为皇后。不久又任刘昶为太保。 [3]三月,后赵王勒夜微行,检察诸营卫,赍金帛以赂门者,求出。永昌门候王假 ![]() ![]() [3]三月,后赵王石勒夜间微服出行,检视察看各营帐守卫,他拿着金帛去送给守门人,请求出门。永昌门守令王假要拘捕他,因随从人员到来才停手。清晨,石勒召见王假,任命他为振忠都尉,赐给关內侯的爵位。石勒召见记室参军徐光,徐光因酒醉未到,被贬职为牙门。徐光当值侍卫时,面带怨怒的容⾊,石勒发怒,将他连同 ![]() [4]夏,四月,后赵将石生寇汝南,执內史祖济。 [4]夏季,四月,后赵将领石生犯侵汝南,执获汝南內史祖济。 [5]六月,癸亥,泉陵公刘遐卒。癸酉,以车骑大将军郗鉴领徐州刺史;征虏将军郭默为北中郞将、监淮北诸军事,领遐部曲。遐子肇尚幼,遐妹夫田防及故将史迭等不乐他属,共以肇袭故位而叛。临淮太守刘矫掩袭遐营,斩防等。遐 ![]() ![]() ![]() ![]() ![]() [5]六月,癸亥(初五),泉陵公刘遐死。癸酉(十五⽇),任命车骑大将军郗鉴兼领徐州刺史,任征虏将军郭默为北中郞将、监察淮北军务,统领刘遐的部曲。刘遐之子刘肇年龄还小,刘遐的妹夫田防及刘遐的旧将史迭等人不愿归属他人,共同让刘肇承袭刘遐的旧位,而后反叛。临淮太守刘矫偷袭刘遐的军营,杀死田防等人。刘遐的 ![]() ![]() ![]() ![]() ![]() 司徒导称疾不朝,而私送郗鉴。卞奏“导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请免官。”虽事寝不行,举朝惮之。俭素廉洁,裁断切直,当官⼲实, ![]() ![]() 司徒王导称病不上朝,却私下送别郗鉴。卞壶上奏说:“王导破坏朝法以遂私 ![]() ![]() ![]() [6]成人讨越斯叟,破之。 [6]成汉人征讨越隽人斯臾,战败了他。 [7]秋,七月,癸丑,观 ![]() [7]秋季,七月,癸丑(二十五⽇),观 ![]() [8]初,王导辅政,以宽和得众。及庾亮用事,任法裁物,颇失人心。豫州刺史祖约,自以名辈不后郗、卞,而不豫顾命,又望开府复不得,及诸表请多不见许,遂怀怨望。及遗诏褒进大臣,又不及约与陶侃,二人皆疑庾亮删之。历 ![]() ![]() [8]当初,王导辅佐朝政,因宽和赢得人心。等到庾亮主持政事,依法断事,颇失人心。豫州刺史祖约,自认为名望和年辈都不比郗鉴、卞壶差,却未能参与明帝遗命,又希望能得开府之号,也未能实现,再加上许多上表辞请大多不获允准,于是心怀怨恨。等到明帝遗诏褒扬和提拔大臣,又没有祖约和陶侃,二人都怀疑是庚亮删除己名。历 ![]() ![]() ![]() 丹杨尹阮孚以太后临朝,政出舅族,谓所亲曰:“今江东创业尚浅,主幼,时艰,庾亮年少,德信未孚,以吾观之, ![]() 丹杨尹阮孚因为太后临朝听政,政事由皇帝的⺟舅一族把持,对自己亲信的人说:“如今江东朝廷创业的时间不长,君主年幼,时世艰难,庾亮年轻,德行和信誉却未能使人信服,在我看来,祸 ![]() [9]冬,十月,立帝⺟弟岳为吴王。 [9]冬季,十月,立成帝⺟后的弟弟庾岳为吴王。 [10]南顿王宗自以失职怨望,又素与苏峻善;庾亮 ![]() ![]() ![]() ![]() ![]() ![]() [10]南顿王司马宗自认为不该丢失官职,心怀怨恨,平素又与苏峻 ![]() ![]() ![]() ![]() ![]() ![]() [11]赵将⻩秀等寇,顺 ![]() ![]() [11]前赵将领⻩秀等犯侵县,顺 ![]() ![]() [12]后赵王勒用程遐之谋,营邺宮,使世子弘镇邺,配噤兵万人,车骑所统五十四营悉配之,以骁骑将军领门臣祭酒王 ![]() [12]后赵王石勒用程遐的计谋,营建邺地宮室,让王世子石弘镇守邺,配备噤兵万人,车骑将军所统领的五十四营全部配署在那里,并让骠绮将军兼门臣祭酒王 ![]() [13]十一月,后赵石聪攻寿舂,祖约屡表请救,朝廷不为出兵。聪遂寇逡遒、⾩陵,杀掠五千余人。建康大震,诏加司徒导大司马、假⻩、都督中外诸军事以御之,军于江宁。苏峻遣其将韩晃击石聪,走之;导解大司马。朝议又 ![]() [13]十一月,后赵石聪进攻寿舂,祖约屡次上表请求救援,朝廷不出兵。石聪便犯侵逡遒、⾩陵,杀死、掠夺五千多人。建康为此大为震惊,朝廷下诏授司徒王导大司马、假⻩、都督中外诸军事来抵御石聪,驻军在江宁。苏峻派部将韩晃进击石聪,将他赶走,王导解除大司马职务。朝廷议论又想兴修涂塘,用以阻遏胡夷寇掠,祖约说:“这是弃我不顾!”更加心怀愤恚。 [14]十二月,济岷太守刘等杀下邳內史夏侯嘉,以下邳叛,叛降于后赵,石瞻攻河南太守王瞻于邾,拔之。彭城內史刘续复据兰陵石城,石瞻攻拔之。 [14]十二月,济岷太守刘等人杀死下邳內史夏侯嘉,占据下邳反叛,投降后赵。石瞻进攻在邾地的河南太守王瞻,攻了下来。彭城內史刘续再次占据兰陵的石城,石瞻又攻取了石城。 [15]后赵王勒以牙门将王波为记室参军,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 [15]后赵王石勒任命牙门将王波为记室参军,典掌评定九流⾼下,开始设立秀才、孝廉试考经策的制度。 [16]张骏畏赵人之 ![]() [16]张骏畏惧赵人的 ![]() ![]() 二年(丁亥、327) 二年(丁亥,公元327年) [1]舂,正月,朱提太守杨术与成将罗恒战于台登,兵败,术死。 [1]舂季,正月,朱提太守杨术和成汉将领罗恒在台登 ![]() [2]夏,五月,甲申朔,⽇有食之。 [2]夏季,五月,甲申朔(初一),出现⽇食。 [3]赵武卫将军刘朗帅骑三万袭杨难敌于仇池,弗克,掠三千余户而归。 [3]前赵的武卫将军刘朗率领骑兵三万人攻袭在仇池的杨难敌,不能取胜,劫掠民众三千多户返回。 [4]张骏闻赵兵为后赵所败,乃去赵官爵,复称晋大将军、凉州牧,遣武威太守窦涛、金城太守张阆、武兴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由众数万,会韩璞攻掠赵秦州诸郡。赵南 ![]() ![]() ![]() [4]张骏听说前赵军队被后赵击败,于是自废前赵官爵,恢复称用晋朝大将军、凉州牧的名号,派武威太守窦涛、金城太守张阆、武兴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人率兵众数万人,会同韩璞攻掠前赵的秦州诸郡。前赵南 ![]() ![]() ![]() [5]庾亮以苏峻在历 ![]() ![]() ![]() ![]() ![]() [5]庾亮认为苏峻在历 ![]() ![]() ![]() ![]() ![]() ![]() ![]() ![]() ![]() 峻闻之,遣司马何仍诣亮曰:“讨贼外任,远近惟命,至于內辅,实非所堪。”亮不许,召北中郞将郭默为后将军、领屯骑校尉,司徒右长史庾冰为吴国內史,皆将兵以备峻。冰,亮之弟也。于是下优诏,征峻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位特进,以弟逸代领部曲。峻上表曰:“昔明皇帝亲执臣手,使臣北讨胡寇。今中原未靖,臣何敢即安!乞补青州界一荒郡,以展鹰⽝之用。”复不许。峻严装将赴召,犹豫未决。参军任让谓峻曰:“将军求处荒郡而不见许,事势如此,恐无生路,不如勒兵自守。”⾩陵令匡术亦劝峻反,峻遂不应命。 苏峻听说此事,派司马何仍见庾亮,说:“征讨贼寇,在外任职,无论远近我都唯命是从。至于在朝內辅政,实在不是我能胜任的。”庾亮不允许,征召北中郞将郭默为后将军、兼领屯骑校尉,任司徒右长史庾冰为吴国內史,都统领军队防备苏峻。庾冰即庾亮的兄弟。于是颁下礼遇优厚的诏书,征召苏峻为大司农、授予散骑常侍,赐位特进。让苏峻兄弟苏逸代领属下部曲。苏峻上表说:“昔⽇明皇帝拉着下臣之手,让我北伐胡寇。如今中原尚未平定,我怎敢贪图安逸!乞求给我青州界內的一个荒远州郡,让我得以施展朝廷鹰⽝的作用。”又不获同意。苏峻整装准备赴召,但又犹豫不决。参军任让对苏峻说:“将军您请求处居荒郡都不获允许,事情已发展到这样,恐怕已无生路,不如领兵自守。”⾩陵令匡术也劝苏峻造反,苏峻便不应从诏令。 温峤闻之,即 ![]() ![]() ![]() ![]() 温峤听说此事,立即想率士众下赴建康防卫,三吴之地也想出动义兵,庾亮都不同意。却写信告诉温峤说:“我对西陲安危的忧虑,要超过对历 ![]() 峻知祖约怨朝廷,乃遣参军徐会推崇约,请共讨庾亮。约大喜,其从子智、衍并劝成之。谯国內史桓宣谓智曰:“本以強胡未灭,将戮力讨之。使君若 ![]() ![]() ![]() 苏峻知道祖约怨恨朝廷,于是派参军徐会拥戴祖约,请求共同讨伐庾亮。祖约大为⾼兴,侄子祖智、祖衍也一同劝说促成。谯国內史桓宣对祖智说:“本来因为強大的胡寇未灭,准备同心合力征讨。使君如果想成就雄霸的功业,为何不帮助家国讨伐苏峻,这样威名自然确立。现在却和苏峻一同谋反,这哪能长久呢!”祖智不听。桓宣到祖约处求见,祖约知道他想劝谏,拒而不见。桓宣于是与祖约断绝关系,不和他同流合污。十一月,祖约派兄长之子、沛內史祖涣,女婿、淮南太守许柳带兵与苏峻会合。祖逖的 ![]() 尚书左丞孔坦、司徒司马丹杨陶回言于王导,请“及峻未至,急断⾩陵,守江西当利诸口,彼少我众,一战决矣。若峻未来,可往 ![]() 尚书左丞孔坦、司徒司马丹杨人陶回向王导进言,请求“乘苏峻未到之时,急速截断⾩陵的通路,把守长江以西当利等路口,敌寡我众,一战即可决胜。如果苏峻还未到,可以进军威 ![]() ![]() 壬子,彭城王雄、章武王休叛奔峻。雄,释之子也。 壬子(初二),彭城王司马雄、章武王司马休背叛朝廷,投奔苏峻。司马雄是司马释的儿子。 庚申,京师戒严,假庾亮节,都督征讨诸军事;以左卫将军赵胤为历 ![]() ![]() 庚申(初十),京城戒严,授庾亮符节,都督征讨军事事务,任左卫将军赵胤为历 ![]() ![]() [6]丙寅,徙琅琊王昱为会稽王,吴王岳为琅琊王。 [6]丙寅(十六⽇),成帝改封琅琊王司马昱为会稽王,改封吴王司马岳为琅琊王。 [7]宣城內史桓彝 ![]() ![]() ![]() [7]宣城內史桓彝想起兵赴朝廷之难,他的长史裨惠认为郡內兵员既少且弱,山地居民经常 ![]() [8]是岁,后赵中山公虎击代王纥那,战于句注陉北;纥那兵败,徙都大宁以避之。 [8]这年,后赵中山公石虎攻击代王拓跋纥那,双方战于句注山陉北,拓跋纥那战败,迁都至大宁以避敌祸。 [9]代王郁律之子翳槐居于其舅贺兰部,纥那遣使求之,贺兰大人蔼头拥护不遣。纥那与宇文部共击蔼头,不克。 [9]代王拓跋郁律之子拓跋翳槐居住在舅⽗的贺兰部,拓跋纥那派使者要他,贺兰大人蔼头卫护着不让走。拓跋纥那和宇文部共同攻击蔼头,不能取胜。 wWw.yAnD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