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8781 |
上一章 七纪晋 下一章 ( → ) | |
起昭![]() 孝惠皇帝中之下 ◎ 太安二年癸亥,公元三零三年 舂,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特⼊据之,惟取马以供军,馀无侵掠,赦其境內,改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以军中粮少,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李流言于特曰:“诸坞新附,人心未固,宜质其大姓弟子,聚兵自守,以备不虞。”又与特司马上官惇书曰:“纳降如待敌,不可易也。”前将军雄亦以为言。特怒曰:“大事已定,但当安民,何为更逆加疑忌,使之离叛乎!” 朝廷遣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帅⽔军三万以救罗尚。岱以⾩为前锋,进 ![]() ![]() ![]() ![]() ![]() ![]() ![]() ![]() 三月,罗尚遣督护何冲、常深等攻李流,涪陵民药绅等亦起兵攻流。流与李骧拒深,使李 ![]() ![]() ![]() ![]() 朝廷遣侍中燕国刘沈假节统罗尚、许雄等军,讨李流。行至长安,河间王颙留沈为军师,遣席薳代之。 李流以李特、李 ![]() ![]() 新野庄王歆,为政严急,失蛮夷心,义 ![]() ![]() ![]() ![]() ![]() 昌遂据江夏,造妖言云:“当有圣人出为主民。”得山都县吏丘沈,更其姓名曰刘尼,诈云汉后,奉以为天子,曰:“此圣人也。”昌自为相国,诈作凤皇、⽟玺之瑞,建元神凤;郊礼、服⾊,悉依汉故事。有不应募者,族诛之,士民莫敢不从。又流言:“江、淮已南皆反,官军大起,当悉诛之。”互相扇动,人情惶惧。江、沔间所在起兵以应昌,旬月间众至三万,皆著绛帽,以马尾作髯。诏遣监军华宏讨之,败于障山。 歆上言:“妖贼⽝羊万计,绛头⽑面,挑刀走戟,其锋不可当。请台敕诸军三道救助。”朝廷以屯骑校尉刘乔为豫州刺史,宁塑将军沛国刘弘为荆州刺史。又诏河间王颙遣雍州刺史刘沈将州兵万人,并征西府五千人出蓝田头以讨昌。颙不奉诏;沈自领州兵至蓝田,颙又 ![]() 初,歆与齐王冏善,冏败,歆惧,自结于大将军颖。及张昌作 ![]() ![]() ![]() 李雄攻杀汶山太守陈图,遂取郫城。 秋,七月,李流徒屯郫。蜀民皆险保结坞,或南⼊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皆空,野无烟火,流虏掠无所得,士众饥乏。唯涪陵千馀家,依青城山处士范长生;平西参军涪陵徐舆说罗尚,求为汶山太守,邀结长生,与共讨流。尚不许,舆怒,出降于流,流以舆为安西将军。舆说长生,使资给流军粮,长生从之。流军由是复振。 初,李含以长沙王乂微弱,必为齐王冏所杀,因 ![]() ![]() ![]() 张昌 ![]() 刘弘遣陶侃等攻昌于竟陵,刘乔遣其将李杨等向江夏。侃等屡与昌战,大破之,前后斩首数万级,昌逃于下俊山,其众悉降。 初,陶侃少孤贫,为郡督邮。长沙太守万嗣过庐江,见而异之,命其子结友而去。后察孝廉,至洛 ![]() 弘之退屯于梁也,征南将军范 ![]() ![]() ![]() 河间王颙闻李含等死,即起兵讨长沙王乂。大将军颖上表请讨张昌,许之;闻昌已平,因 ![]() ![]() ![]() 颙以张方为都督,将精兵七万,自函⾕东趋洛 ![]() ![]() 乙丑,帝如十三里桥。太尉乂使皇甫商将万馀人拒张方于宜 ![]() 李流疾笃,谓诸将曰:“骁骑仁明,固⾜以济大事;然前军英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于前军。”流卒,众推李雄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治郫城。雄使武都朴泰绐罗尚,使袭郫城,云己为內应。尚使隗伯将兵攻郫,泰约举火为应,李骧伏兵于道,泰出长梯于外。隗伯兵见火起,争缘梯上,骧纵兵击,大破之。追奔夜至城下,诈称万岁,曰:“已得郫城矣!”⼊少城,尚乃觉之,退保太城。隗伯创甚,雄生获之,赦不杀。李骧攻犍为,断尚运道。获太守龚恢,杀之。 石超进 ![]() ![]() ![]() 初,宦人孟玖有宠于大将军颖,玖 ![]() ![]() 记室江统、陈留蔡克、颍川枣嵩等上疏,以为:“陆机浅谋致败,杀之可也。至于反逆,则众共知其不然。宜先检校机反状,若有征验,诛云等未晚也。”统等恳请不已,颖迟回者三⽇。蔡克⼊,至颖前,叩头流⾎,曰:“云为孟玖所犯,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之⾊。孟玖扶颖⼊,催令杀云、耽,夷机三族。狱吏考掠孙拯数百,两踝骨见,终言机冤。吏知拯义烈,谓拯曰:“二陆之枉,谁不知之,君可不爱⾝乎!”拯仰天叹曰:“陆君兄弟,世之奇士,吾蒙知爱,今既不能救其死,忍复从而诬之乎!”玖等知拯不可屈,乃令狱吏诈为拯辞。颖既杀机,意常悔之,及见拯辞,大喜,谓玖等曰:“非卿之忠,不能穷此奷。”遂夷拯三族。拯门人费慈、宰意二人诣狱明拯冤,拯譬遣之曰:“吾义不负二陆,死自吾分;卿何为尔琊!”曰:“君既不负二陆,仆又安可负君!”固言拯冤,玖又杀之。 太尉乂奉帝攻张方,方兵望见乘舆,皆退走,方遂大败,死才五千馀人。方退屯十三里桥,众惧, ![]() ![]() ![]() ![]() ![]() 乂又使皇甫商间行,赍帝手诏,命游楷等罢兵,敕皇甫重进军讨颙。商间行至新平,遇其从甥,从甥素憎商,以告颙捕商,杀之。 十二月,议郞周、前南平內史长沙王矩起兵江东以讨石冰,推前吴兴太守吴郡顾秘都督扬州九郡诸军事,传檄州郡,杀冰所署将吏。于是前侍御史贺循起兵于会稽,庐江內史广陵华谭及丹扬葛洪、甘卓皆起兵以应秘。,处之子;御,邵之子;卓,宁之曾孙也。 冰遣其将羌毒帅兵数万拒,击斩之。冰自临淮退趋寿舂。征东将军刘准闻冰至,惶惧不知所为。广陵度支庐江陈敏统众在寿舂,谓准曰:“此等本不乐远戍, ![]() 闰月,李雄急攻罗尚。尚军无食,留牙门张罗守城。夜,由牛鞞⽔东走,罗开门降。雄⼊成都,军士饥甚,乃帅众就⾕于郪,掘野芋而食之。许雄坐讨贼不进,征即罪。 安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濬,以天下方 ![]() ![]() ![]() ![]() ⽑诜之死也,李睿奔五苓夷帅于陵丞,于陵丞诣李毅为睿请命,毅许之。睿至,毅杀之。于陵丞怒,帅诸夷反攻毅。 尚书令乐广女为成都王妃,或谮诸太尉乂;乂以问广,广神⾊不动,徐曰:“广岂以五男易一女哉!”乂犹疑之。 ◎ 永兴元年甲子,公元三零四年 舂,正月,丙午,乐广以忧卒。 长沙厉王乂屡与大将军颖战,破之,前后斩获六、七万人。而乂未尝亏奉上之礼;城中粮食⽇窘,而士卒无离心。张方以为洛 ![]() ![]() ![]() 公卿皆诣鄴谢罪;大将军颖⼊京师,复还镇于鄴。诏以颖为丞相,加东海王越守尚书令。颖遣奋武将军石超等帅兵五万屯十二城门,殿中宿所忌者,颖皆杀之;悉代去宿卫兵。表卢志为中书监,留鄴,参署丞相府事。 河间王颙顿军于郑,为东军声援,闻刘沈兵起,还镇渭城,遣督护虞遵夔逆战于好畦。夔兵败,颙惧,退⼊长安,急召张方。方掠洛中官私奴婢万馀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食之。 刘沈渡渭而军,与颙战,颙屡败。沈使定安太守衙博、功曹皇甫澹以精甲五千袭长安,⼊其门,力战至颙帐下。沈兵来迟,冯翊太守张辅见其无继,引兵横击之,杀博及澹,沈兵遂败,收馀卒而退。张方遣其将敦伟夜击之,沈军惊溃,沈与麾下南走,追获之。沈谓颙曰:“知己之惠轻,君臣之义重,沈不可以违天子之诏,量強弱以苟全。投袂之⽇,期之必死,菹醯之戮,其甘如荠。”颙怒,鞭之而后 ![]() ![]() 罗尚逃至江 ![]() ![]() 二月,乙酉,丞相颖表废皇后羊氏,幽于金墉城,废皇太子覃为清河王。 陈敏与石冰战数十合,冰众十倍于敏,敏击之,所向皆捷,遂与周合攻冰于建康。三月,冰北走,投封云,云司马张统斩冰及云以降,扬、徐二州平。周、贺循皆散众还家,不言功赏。朝廷以陈敏为广陵相。 河间王颙表请立丞相颖为太弟。戊申,诏以颖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如故。大赦。乘舆服御皆迁于鄴,制度一如魏武帝故事。以颙为大宰、大都督、雍州牧;前太傅刘实为太尉。实以老,固让不拜。太弟颖僭侈⽇甚,劈幸用事,大失众望。司空东海王越,与右卫将军陈,及长沙王故将上官已等谋讨之。秋,七月,丙申朔,陈勒兵⼊云龙门,以诏召三公百僚及殿中,戒严讨颖,石超奔鄴。戊戌,大赦,复皇后羊氏及太子覃。己亥,越奉帝北征。以越为大都督。征前侍中嵇绍诣行在。侍中秦准谓绍曰:“今往,安危难测,卿有佳马乎?”绍正⾊曰:“臣子扈卫乘舆,死生以之,佳马何为!” 越檄召四方兵,赴者云集,比至安 ![]() ![]() ![]() ![]() ![]() 陈二弟匡、规自鄴赴行在,云鄴中皆已离散,由是不甚设备。己未,石超军奄至,乘舆败绩于 ![]() ![]() ![]() ![]() 陈、上官巳等奉太子覃守洛 ![]() ![]() 初,三王之起兵讨赵王伦也,王浚拥众挟两端,噤所部士民不得赴三王召募。太弟颖 ![]() ![]() ![]() 太弟颖怨东安王繇前议,八月,戊辰,收繇,杀之。初,繇兄琅琊恭王觐薨,子睿嗣。睿沈敏有度量,为左将军,与东海参军王导善。导,敦之从⽗弟也;识量清远,以朝廷多故,每劝睿之国。及繇死,睿从帝在鄴,恐及祸,将逃归。颖先敕诸关津,无得出贵人;睿至河 ![]() ![]() ![]() 上官巳在洛 ![]() ![]() ![]() ![]() ![]() 初,太弟颖表匈奴左贤王刘渊为冠军将军,监五部军事,使将兵在鄴。渊子聪,骁勇绝人,博涉经史,善属文,弯弓三百斤;弱冠游京师,名士莫不与 ![]() 渊从祖右贤王宣谓其族人曰:“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馀王侯,降同编户。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二万,奈何敛手受役,奄过百年!左贤王英武超世,天苟不 ![]() ![]() 渊⽩颖,请归会葬,颖弗许。渊令攸先归,告宣等使招集五部及杂胡,声言助颖,实 ![]() ![]() ![]() ![]() ![]() 渊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有众五万,都于离石,以聪为鹿蠡王。遣左于陆王宏帅精骑五千,会颖将王粹拒东嬴公腾。粹已为腾所败,宏无及而归。 王浚、东嬴公腾合兵击王斌,大破之。浚以主簿祁弘为前锋,败石超于平棘,乘胜进军。候骑至鄴,鄴中大震,百僚奔走,土卒分散。卢志劝颖奉帝还洛 ![]() ![]() ![]() ![]() ![]() ![]() 王浚⼊鄴,士众暴掠,死者甚众。使乌桓羯硃追太弟颖,至朝歌,不及。浚还蓟,以鲜卑多掠人妇女,命:“有敢挟蔵者斩!”于是沈于易⽔者八千人。 东嬴公腾乞师于拓跋猗以击刘渊,猗与弟猗卢合兵击渊于西河,破之,与腾盟于汾东而还。 刘渊闻太弟颖去鄴,叹曰:“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然吾与之有言矣,不可以不救。”将发兵击鲜卑、乌桓,刘宣等谏曰:“晋人奴隶御我,今其骨⾁相残,是天弃彼而使我复呼韩琊之业也。鲜卑、乌桓,我之气类,可以为援,奈何击之!”渊曰:“善!大丈夫当为汉⾼、魏武,呼韩琊何⾜效哉!”宣等稽首曰:“非所及也!” 荆州兵擒斩张昌,同 ![]() 李雄以范长生有名德,为蜀人所重, ![]() ![]() ![]() 刘渊迁都左国城,胡、晋归之者愈众。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乃建国号曰汉。刘宣等请上尊号,渊曰:“今四方未定,且可依⾼祖称汉王。”于是即汉王位,大赦,改元曰元熙。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立其 ![]() 元达少有志 ![]() 曜生而眉⽩,目有⾚光,幼聪慧,有胆量,早孤,养于渊。及长,仪观魁伟, ![]() ![]() 帝既还洛 ![]() ![]() 张方在洛既久,兵士剽掠殆竭,众情喧喧,无复留意,议 ![]() ![]() ![]() ![]() ![]() ![]() 帝停方垒三⽇,方拥帝及太弟颖、豫章王炽等趋长安,王戎出奔郏。太宰颙帅官属步骑三万 ![]() ![]() ![]() 罗尚移屯巴郡,遣兵掠蜀中,获李骧 ![]() 十二月,丁亥,诏太弟颖以成都王还第;更立豫章王炽为皇太弟。帝兄弟二十五人,时存者惟颖、炽及吴王晏。晏材质庸下;炽冲素好学,故太宰颙立之。诏以司空越为太傅,与颙夹辅帝室,王戎参录朝政。又以光禄大夫王衍为尚书左仆 ![]() ![]() 东嬴公腾遣将军聂玄击汉王渊,战于大陵,玄兵大败。 渊遣刘曜寇太原,取泫氏、屯留、长子、中都。又遣冠军将军乔晞寇西河,取介休。介休令贾浑不降,晞杀之;将纳其 ![]() 段译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 晋纪七晋惠帝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 [1]舂,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特⼊据之,惟取马以供军,余无侵掠;赦其境內,改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以军中粮少,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李流言于特曰:“诸坞新附,人心未固,宜质其大姓弟子,聚兵自守,以备不虞。”又与特司马上官书曰:“纳降如受敌,不可易也。”前将军雄亦以为言。特怒曰:“大事已定,但当安民,何为更逆加疑忌,使之离叛乎!” 1舂季,正月,李特偷渡过江攻打罗尚,⽔上驻防的军队都溃散而逃。蜀郡太守徐俭献出少城投降,李特进城据守,只索取马匹以供军需,并不掠取其他财物。在境內赦免罪犯,改年号为建初。罗尚在太城据守,派使者向李特求和。修筑土堡以自保的各蜀民聚居点都向李特表示归顺,李特派使者慰抚他们,又因为军队中粮食不够,就把六郡流民分到各个土堡吃饭。李流对李特说:“各土堡都是刚刚归附,人心还不稳,应当把其中的大户弟子作为人质,集中一些兵力自卫防守,以准备应付不曾意料的事变。”李流又给李特的司马上官去信说:“接受前来投降的人就像面对敌人一样,戒备不能改变。”前将军李雄也持同样的说法。李特生气说:“大事已经成功,只该使民人 定安,为什么反而这样对他们怀疑猜忌,是让他们离开我们去叛 ![]() 朝廷遣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帅⽔军三万以救罗尚。岱以⾩为前锋,进 ![]() ![]() ![]() ![]() ![]() ![]() ![]() ![]() 朝廷派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带领三万⽔军去救罗尚。宗岱让孙⾩为前锋,迫近德 ![]() ![]() ![]() ![]() ![]() ![]() ![]() 三月,罗尚遣督护何冲、常深攻李流,涪陵民药绅亦起兵攻流。流与李骧拒绅,何冲乘虚攻北营,氐苻成、隗伯在营中,叛应之。 ![]() ![]() ![]() 三月,罗尚派督护何冲、常深进攻李流,涪陵人药绅也组织兵士攻打李流。李流与李骧抵御药绅,何冲乘虚攻打北营,氐人符成、隗伯在北营里叛变而响应何冲。李 ![]() ![]() 朝廷遣侍中刘沈假节统罗尚、许雄等军,讨李流。行至长安,河间王留沈为军师,遣席代之。 朝廷派侍中刘沈用符节统一指挥罗尚、许雄等人的军队,讨伐李流。走到长安,河间王司马把刘沈留下来作军师,派席代替他。 李流以李特、李 ![]() ![]() 李流因为李特、李 ![]() ![]() [2]新野庄王歆,为政严急,失蛮夷心,义 ![]() ![]() ![]() ![]() ![]() [2]新野庄王司马歆,处理政事严厉急躁,失去蛮、夷的信任,义 ![]() ![]() ![]() ![]() 昌遂据江夏,造妖言云:“当有圣人出为主民。”得山都县吏丘沈,更其姓名曰刘尼,诈云汉后,奉以为天子,曰:“此圣人也。”昌自为相国,诈作凤皇、⽟玺之瑞,建元神凤;郊祀、服⾊,悉依汉故事。有不应募者,族诛之,士民莫敢不从。又流言:“江、淮已南皆反,官军大起,当悉诛之。”互相扇动,人情惶惧,江、沔间所在起兵以应昌,旬月间众至三万,皆著绛帽,以马尾作髯。诏遣监军华宏讨之,败于障山。 张昌于是占据江夏,制造煽动人心的妖言说:“该有圣人出现为百姓作主。”招得山都县小官吏丘沈,并把他的姓名改为刘尼,假托说是汉朝皇室的后代,尊奉为天子,说:“这就是圣人。”张昌自封为相国,伪造凤凰、⽟玺等祥瑞吉兆,立年号为神凤。郊祀礼仪、服装颜⾊装饰,全都按照汉代过去的程式。有不接受招募的人,就对他处以灭族的惩罚,士绅百姓没有谁敢不服从。又散布流言说:“长江、淮⽔以南地区都造反了,官军都出动了,将要把他们全部诛杀。”百姓们互相煽动,人们的心情都很惶惑惊恐。长江、沔⽔地区都起兵响应张昌,一月之间聚众达三万,士卒都戴深红⾊的帽子,用马尾当作须髯。朝廷下诏书派监军华宏讨伐张昌,结果在障山被打败。 歆上言:“妖贼⽝羊万计,绛头⽑面,挑刀走戟,其锋不可当。请台敕诸军三道救助。”朝廷以屯骑校尉刘乔为豫州刺史,宁朔将军沛国刘弘为荆州刺史。又诏河间王遣雍州刺史刘沈将州兵万人并征西府五千人出蓝田关以讨昌。不奉诏;沈自领州兵至蓝田,又 ![]() 司马歆给朝廷上言说:“妖孽盗贼聚众数以万计,深红的头长⽑脸,挥刀舞戟,锐不可当,请求朝廷命令各军分三路救援。”朝廷让屯骑校尉刘乔任豫州刺史,宁朔将军沛国人刘弘任荆州刺史。又诏令河间王司马派雍州刺史刘沈带领一万州兵,加上在西府征发的五千人从蓝田关出兵讨伐张昌。司马不听从诏令,刘沈带领州兵到蓝田,司马又強行剥夺了他的部众。这样刘乔在汝南屯兵,刘弘和前将军赵骧、平南将军羊伊在宛地屯兵。张昌派他的部将⻩林率领两万人进发豫州,被刘乔派兵打败。 初,歆与齐王善,败,歆惧,自结于大将军颖。及张昌作 ![]() ![]() ![]() 当初,司马歆与齐王司马要好,司马失败了,司马歆害怕,便主动与大将军司马颖结 ![]() ![]() ![]() ![]() [3]李雄攻杀汶山太守陈图,遂取郫城。 [3]李雄进攻并杀死汶山太守陈图,于是占取郫城。 秋,七月,李流徙屯郫。蜀民皆险保结坞,或南⼊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皆空,野无烟火,流虏掠无所得,士众饥乏。唯涪陵千余家,依青城山处士范长生;平西参军涪陵徐舆说罗尚,求为汶山太守,邀结长生,与共讨流。尚不许,舆怒,出降于流,流以舆为安西将军。舆说长生,使资给流军粮,长生从之;流军由是复振。 秋季,七月,李流迁到郫城驻扎,蜀地百姓都修筑土堡据险自守,有的向南进⼊宁州,有的东去进⼊荆州。城镇乡邑都走空了,没有人烟。李流的军队没有掳掠到一点儿东西,兵士部众饥饿疲惫。只有涪陵的一千多户人家,依附于青城山隐士范长生。平西参军涪陵人徐对罗尚说:“我请求担任汶山太守,邀请联合范长生,相与共同讨伐李流。罗尚不允许。徐一生气,出去投降了李流,李流让徐担任安西将军。徐劝说范长生,让他给李流资助粮食,范长生接受了他的劝说,李流的军队因此而重新振作起来。 [4]初,李含以长沙王微弱,必为齐王所杀,因 ![]() ![]() ![]() [4]当初,李含以为长沙王司马力量微弱,一定会被齐王司马杀掉,所以想借讨伐司马罪行为名,废黜惠帝,拥立大将军司马颖,让河间王司马任宰相,这样自己便得以执掌大权。但不久司马却被司马杀掉,司马颖、司马仍然镇守藩地,不像自己所谋划的那样。此后,司马颖居功自傲,朝政各方面荒废松弛,比司马时还要严重,司马颖尤其不能忍受司马在噤城之內,使自己不能随心所 ![]() ![]() [5]张昌 ![]() [5]张昌 ![]() 刘弘遣陶侃等攻昌于竟陵,刘乔遣其将李杨等向江夏。侃等屡与昌战,大破之,前后斩首数万级,昌逃于下山,其众悉降。 刘弘派遣陶侃等人在竟陵攻打张昌,刘乔派遣部将李扬等向江夏进发。陶侃等人屡次与张昌发生战斗,大败张昌,前后斩杀几万人,张昌逃窜到下山,部众全部投降。 初,陶侃少孤贫,为郡督邮,长沙太守万嗣过庐江,见而异之,命其子结友而去。后察孝廉,至洛 ![]() 当初,陶侃年轻时丧⽗,家境贫寒,担任郡督邮。长沙太守万嗣经过庐江,见到陶侃后,对他的德行和才能感到惊异,就让自己的儿子与陶侃结为朋友才离开。后来察举孝廉,陶侃到洛 ![]() 弘之退屯于梁也,征南将军范 ![]() ![]() ![]() 刘弘当时退兵驻扎到梁县,征南将军范 ![]() ![]() ![]() [6]河间王闻李含等死,即起兵讨长沙王。大将军颖上表请讨张昌,许之;闻昌已平,因 ![]() ![]() ![]() [6]河间王司马听说李含等人已被杀死,当即起兵征讨长沙王司马。大将军司马颖上奏表请求讨伐张昌,得到允许。司马颖又听说张昌叛 ![]() ![]() ![]() ![]() 以张方为都督,将精兵七万,自函⾕东趋洛 ![]() ![]() 司马让张方任都督,带领七万精锐军队,从函⾕关向东,直指洛 ![]() ![]() ![]() ![]() 乙丑,帝如十三里桥。太尉使皇甫商将万余人拒张方于宜 ![]() 乙丑(疑误),惠帝到十三里桥。太尉司马派皇甫商带领一万多人在宜 ![]() 在石楼住宿。九月,丁丑(初六),惠帝将兵驻扎在河桥。壬子(疑误),张方袭击皇甫商,并将皇甫商打败。甲申(十三⽇),惠帝在芒山驻军。丁亥(十六⽇)惠帝到偃师。辛卯(二十⽇),在⾖田住宿。大将军司马颖进军于⻩河以南驻扎,阻隔清⽔作为壁垒。癸巳(二十二⽇),羊玄之忧郁恐惧而死,惠帝回师城东。丙申(二十五⽇),惠帝到缑氏,攻击牵秀,并把他打跑,宣布大敕。张方进⼊京城,大肆抢掠,死者数以万计。 [7]李流疾笃,谓诸将曰:“骁骑仁明,固⾜以济大事;然前军英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于前军。”流卒,众推李雄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治郫城。雄使武都朴泰绐罗尚,使袭郫城,云己为內应。尚使隗伯将兵攻郫,泰约举火为应,李骧伏兵于道,泰出长梯于外。隗伯兵见火起,争缘梯上,骧纵兵击,大破之。追奔夜至城下,诈称万岁,曰:“已得郫城矣!”⼊少城,尚乃觉之,退保太城。隗伯创甚,雄生获之,赦不杀。李骧攻犍为,断尚运道。获太守龚恢,杀之。 [7]李流病危,对众部将说:“骁骑将军李骧仁德精明,本来⾜以成就大事。但是前将军李雄英俊勇武,大概是上天的选择,可以一起接受前将军的命令。”李流去世,大家推举李雄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治所设在郫城。李雄派武都人朴泰欺骗罗尚,让他袭击郫城,声称自己可当內应。罗尚派隗伯带兵攻打郫城,朴泰约定以举火为信号,李骧在路旁埋伏了军队,朴泰把长梯送出 城外。隗伯的军队看到火起,争相攀缘长梯登城。李骧指挥军队出击,大败隗伯。追击奔驰,连夜到达成都城下,假装呼喊万岁,说:“已经取得郫城!”于是进⼊了少城,罗尚发觉中计,连忙退到太城守卫。隗伯⾝负重伤,被李雄活捉,赦免而没有杀。李骧攻打犍为,截断罗尚运送物资的道路,抓住并杀死太守龚恢。 [8]石超进 ![]() ![]() ![]() [8]石超进军 ![]() ![]() ![]() 初,宦人孟玖有宠于大将军颖,玖 ![]() ![]() 当初,宦官孟玖受到大将军司马颖的宠信,孟玖想让他⽗亲担任邯郸县令,左长史卢志等人都不敢违背,只有右司马陆云坚持不同意,说:“这个县,历来是有公府掾的资格的人担任,岂有让宦官⽗亲担任的道理?”孟玖深深地怨恨陆云。孟玖弟孟超,是率领万人的小督,还没有战斗,就纵兵抢掠。陆机将主犯拘捕,孟超带着全副武装的一百多骑兵冲到陆机的指挥将旗之下,夺走犯人,在马上回头对陆机说:“貉奴,会当都督吗?”陆机的司马吴郡人孙拯劝说陆机把他杀掉,陆机没有采纳。孟超向大家宣告说:“陆机打算叛变。”又给孟玖去信,说陆机怀有二心,所以军队不能快些取胜。等到战斗开始,孟超不听陆机指挥调动,轻率地带兵孤军深⼊,以致全军覆没。孟玖怀疑是陆机把孟超杀了,对司马颖进谗言说:“陆机怀有二心勾结长沙王。”牵秀对孟玖一直阿谀谄媚,将军王阐、郝昌,帐下督 ![]() ![]() ![]() 记室江统、陈留蔡克、颍川枣嵩等上疏,以为:“陆机浅谋致败,杀之可也。至于反逆,则众共知其不然。宜先检校机反状,若有征验,诛云等未晚也。”统等恳请不已,颖迟回者三⽇。蔡克⼊,至颖前,叩头流⾎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孟玖扶颖⼊,催令杀云、耽,夷机三族。狱吏考掠孙拯数百,两踝骨见,终言机冤。吏知拯义烈,谓拯曰:“二陆之枉,谁不知之!君可不爱⾝乎?”拯仰天叹曰:“陆君兄弟,世之奇士,吾蒙知爱。今既不能救其死,忍复从而诬之乎!”玖等知拯不可屈,乃令狱吏诈为拯辞。颖既杀机,意常悔之,及见拯辞,大喜,谓玖等曰:“非卿之忠,不能穷此奷。”遂夷拯三族。拯门人费慈、宰意二人诣狱明拯冤,拯譬遣之曰:“吾义不负二陆,死自吾分;卿何为尔琊!”曰:“君既不负二陆,仆又安可负君!”固言拯冤,玖又杀之。 记室江统、陈留人蔡克、颍川人枣⾼等上奏章,认为:“陆机考虑不周而导致失败,处死是可以的。至于说他反叛,则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事实。应当首先检查审核陆机谋反的情况,如果能够证实,那么再杀陆云等人也不晚。”江统等人不断地恳切请求,司马颖拖延三天也不答复。蔡克进⼊王府,来到司马颖面前,叩头叩得流⾎,说:“陆云被孟玖怨恨,远近没有不知道的,现在如果陆云果然被杀,我为您惋惜!”随蔡克进去的僚属有几十人,都流泪苦苦请求,司马颖听后也感到忧伤,面露宽宥原谅陆云的容⾊。孟玖扶着司马颖进屋,催促司马颖下令杀掉陆云、陆耽,夷灭陆机三族。狱吏拷打孙拯几百下,打得露出了踝骨,但孙拯始终说陆机冤枉,狱吏知道孙拯正义而刚烈,对孙拯说:“二陆的冤枉,谁不知道!您难道不珍惜自己的⾝体吗?”孙拯仰天长叹,说:“陆机兄弟,是天下不同寻常的人士,我承蒙他们的知遇和厚爱,现在既然不能把他从死亡中解救出来,怎么能忍心再诋毁他呢?”孟玖等人知道不能使孙拯屈服,就命令狱吏伪造孙拯的供词。司马颖杀了陆机后,心里常常感到后悔,等看见孙拯供词后,非常⾼兴,对孟玖等人说:“要不是你的忠诚,就不能够查清楚这反叛的情况。”于是夷灭孙拯三族。孙拯的生学费慈、宰意两个人到狱中申明孙拯冤枉,孙拯开导并让他们离开,说:“我从道义上不能辜负二陆,死是我现在所应该作的,你们为什么呢?”他们回答说:“您既然不辜负二陆,我等又怎么能辜负您呢?”坚持说孙拯冤枉,孟玖又把他们杀了。 太尉奉帝攻张方,方兵望见乘舆,皆退走,方遂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方退屯十三里桥,众惧, ![]() ![]() ![]() 太尉司马侍奉惠帝攻打张方,张方的兵远远地看到惠帝的御车,都败退而逃,张方于是惨败,死了五千多人。张方撤退到十三里桥驻扎,大家惶恐不安,想趁夜逃走,张方说:“胜负是兵家常事,善于用兵的人能够转败为胜,现在我反而再到前面修筑堡垒,出其不意,这是奇妙的计策。”于是趁夜⾊悄悄 ![]() ![]() 颖进兵 ![]() ![]() 司马颖率兵进 ![]() ![]() 又使皇甫商间行,赍帝手诏,命游楷等罢兵,敕皇甫重进军讨。商间行至新平,遇其从甥;从甥素憎商,以告捕商,杀之。 司马又派皇甫商秘密出行,拿着惠帝亲笔诏书,命令游楷等人放弃军事行动,命令皇甫重出兵讨伐司马。皇甫商秘密走到新平,遇到他的堂外甥,堂外甥一直憎恶皇甫商,就向司马告发,司马逮捕了皇甫商,并把他杀了。 [9]十二月,议郞周、前南平內史长沙王矩起兵江东以讨石冰,推前吴兴太守吴郡顾秘都督扬州九郡诸军事,传檄州郡,杀冰所署将吏。于是前侍御史贺循起兵于会稽,庐江內史广陵华谭及丹 ![]() [9]十二月,议郞周、前南平內史长沙人王矩,在江东起兵讨伐石冰,推举前吴兴太守吴郡人顾秘任都督扬州九郡诸军事,向各州郡传布檄文,杀掉石冰所署的部将官吏。于是前侍御史贺循在会稽起兵,庐江內史广陵人华谭和丹 ![]() 冰遣其将羌毒帅兵数万拒,击斩之。冰自临淮趋寿舂。征东将军刘准闻冰至,惶惧不知所为。广陵度支庐江陈敏统众在寿舂,谓准曰:“此等本不乐远戍, ![]() 石冰派部将羌毒,率领几万军队抵抗周,周猛攻并杀了羌毒。石冰从临淮赶到寿舂。征东将军刘准听说石冰到了,惶恐惧怕不知所措。广陵度支庐江人陈敏在寿舂统率了一些人马,对刘准说:“石冰这些人本来是因为不愿远离故土去当兵,受到 ![]() [10]闰月,李雄急攻罗尚。尚军无食,留牙门张罗守城,夜,由牛⽔东走,罗开门降。雄⼊成都,军士饥甚,乃帅众就⾕于,掘野芋而食之。许雄坐讨贼不进,征即罪。 [10]闰月,李雄对罗尚发起猛攻。罗尚的军队没有粮食,就留下牙门张罗守城,自己夜里从牛⽔向东逃跑,张罗打开城门投降。李雄进⼊成都,军队兵士非常饥饿,就率部众到县寻求给养,挖掘野山芋当粮吃。李雄被判定犯了讨伐盗贼时裹⾜不前的罪过,朝廷召他去接受判罚。 [11]安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浚,以天下方 ![]() ![]() ![]() ![]() [11]安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浚,因为天下将要发生变 ![]() ![]() [12]⽑诜之死也,李睿奔五苓夷帅于陵丞。于陵丞诣李毅为睿请命,毅许之。睿至,毅杀之。于陵丞怒,帅诸夷反攻毅。 [12]⽑诜死后,李睿投奔了五苓夷的统帅于陵丞,于陵丞到李毅那里替李睿说情请命,李毅同意了。李睿到后,李毅把他杀了。于陵丞动怒,带领各夷人部落造反攻打李毅。 [13]尚书令乐广女为成都王妃,或谮诸太尉;问广,广神⾊不动,徐曰:“广岂以五男易一女哉!”犹疑之。 [13]尚书令乐广的女儿是成都王司马颖的王妃,有人把这事密报太尉司马。司马问乐广,乐广神⾊不动,慢条斯理地说:“乐广我难道用五个男子去换一个女儿吗?”司马对他仍然心存疑忌。 永兴元年(甲子、304)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 [1]舂,正月,丙午,乐广以忧卒。 [1]舂季,正月,丙午(初八),乐广忧郁而死。 [2]长沙厉王屡与大将军颖战,破之,前后斩获六、七万人。而未尝亏奉上之礼;城中粮食⽇窘,而士卒无离心。张方以为洛 ![]() ![]() ![]() [2]长沙厉王司马多次与大将军司马颖开战,打败司马颖,前后杀死或俘虏六七万人。战事紧张而司马对侍奉皇上的礼节却从不曾耽搁减少。城中粮食⽇益困窘,但士卒们却没有背离的想法。张方认为洛 ![]() 公卿皆诣邺谢罪;大将军颖⼊京师,复还镇于邺。诏以颖为丞相;加东海王越守尚书令。颖遣奋武将军石超等率兵五万屯十二城门,殿中宿所忌者,颖皆杀之;悉代去宿卫兵。表卢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丞相府事。 朝廷公卿大臣都到邺城向司马颖认错道歉。大将军司马颖进⼊京城,后又回到邺城镇守。惠帝诏令任司马颖为丞相;给东海王司马越加尚书令职。司马颖派奋武将军石超等人率军队五万人驻扎在洛 ![]() 河间王顿军于郑,为东军声援,闻刘沈兵起,还镇渭城,遣督护虞夔逆战于好。夔兵败,惧,退⼊长安,急召张方。方掠洛中官私奴婢万余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食之。 河间王司马在郑县停兵驻扎,作为东军的声援,听说刘沈的军队进攻,就回到渭城镇守,派督护虞夔在好县 ![]() ![]() 刘沈渡渭而军,与战,屡败。沈使定安太守衙博、功曹皇甫澹以精甲五千袭长安,⼊其门,力战至帐下。沈兵来迟,冯翊太守张辅见其无继,引兵横击之,杀博及澹,兵遂败,收余卒而退。张方遣其将敦伟夜击之,沈军惊溃,沈与麾下南走,追获之。沈谓曰:“知己之惠轻,君臣之义重,沈不可以违天子之诏,量強弱以苟全。投袂之⽇,期之必死,醢之戮,其甘如荠。”怒,鞭之而后 ![]() ![]() 刘沈渡过渭⽔驻军,与司马 ![]() ![]() ![]() ![]() ![]() [3]罗尚逃至江 ![]() ![]() [3]罗尚逃到江 ![]() [4]三月,乙酉,丞相颖表废皇后羊氏,幽于金墉城;废皇太子覃为清河王。 [4]三月,乙酉(疑误),丞相司马颖表奏废黜皇后羊氏,幽噤在金墉城,废黜皇太子司马覃为清河王。 [5]陈敏与石冰战数十合,冰众十倍于敏,敏击之,所向皆捷,遂与周合攻冰于建康。三月,冰北走,投封云,云司马张统斩冰及云以降,扬、徐二州平。周、贺循皆散众还家,不言功赏。朝廷以陈敏为广陵相。 [5]陈敏与石冰 ![]() [6]河间王表请立丞相颖为太弟。戊申,诏以颖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如故。大赦。乘舆服御皆迁于邺,制度一如魏武帝故事。以为太宰、大都督、雍州牧;前太傅刘为太尉。以老,固让不拜。 [6]河间大司马表奏请朝廷立丞相司马颖为皇太弟。戊申(十一⽇),惠帝下诏立司马颖为皇太弟,兼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并保留丞相职。宣布大赦。皇太弟的车马及服饰用品都迁到邺城,制度就像魏武帝曹 ![]() [7]太弟颖僭侈⽇甚,嬖幸用事,大失众望。司空东海王越,与右卫将军陈及长沙故将上官巳等谋讨之。秋,七月,丙申朔,陈勒兵⼊云龙门,以诏召三公百僚及殿中,戒严讨颖。石超奔邺。戊戌,大赦,复皇后羊氏及太子覃。己亥,越奉帝北征。以越为大都督。征前侍中嵇绍诣行在。侍中秦准谓绍曰:“今往,安危难测,卿有佳马乎?”绍正⾊曰:“臣子扈卫乘舆,死生以之,佳马何为!” [7]皇太弟司马颖超越本分奢侈一天比一天严重,所宠幸溺爱的小人执掌权力,令大家十分失望。司空东海王司马越与右卫将军陈以及长沙王司马过去的部将上官巳等谋划讨伐司马颖。秋季,七月,丙申朔(初一),陈率兵攻⼊云龙门,用皇帝诏书召集三公及群臣与三部众将领,戒严征讨司马颖。石超奔向邺城。戊戌(初三),宣布大赦,恢复皇后羊氏和皇太子司马覃的地位。己亥(初四),司马越侍奉惠帝向北征伐,司马越担任大都督。征调前侍中嵇绍到惠帝⾝边任职。侍中秦准对嵇绍说:“现在随行,安危难以预料,你有好马吗?“嵇绍神⾊严肃地说:“臣子护卫皇帝御车,死与生都要忠于职守,要好马⼲什么?” 越檄召四方兵,赴者云集,比至安 ![]() ![]() ![]() ![]() ![]() 司马越发布檄文召集各地军队,奉诏赶来的队伍云集,行军到安 ![]() ![]() ![]() ![]() 陈二弟匡、规自邺赴行在,云邺中皆已离散,由是不甚设备。己未,石超军奄至,乘舆败绩于 ![]() ![]() ![]() ![]() 陈的两个弟弟陈匡、陈规从邺城赶到惠帝⾝边,说邺城里已经分崩离析,因此大家都不怎么安排防备。己未(二十四⽇),石超的军队忽然杀到,惠帝的兵马在 ![]() ![]() ![]() [7]陈、上官巳等奉太子覃守洛 ![]() ![]() [7]陈、上官巳等人侍奉太子司马覃留守洛 ![]() ![]() [8]初,三王之起兵讨赵王伦也,王浚拥众兵挟两端,噤所部士民不得赴三王召募。太弟颖 ![]() ![]() ![]() [8]当初,三个亲王发兵讨伐赵王司马伦,王浚辖所部脚踩两只船,噤止所属的员官百姓去应三亲王的召募。皇太弟司马颖想去讨伐王浚而没有能成行,王浚內心也想搞掉司马颖。司马颖让右司马和演任幽州刺史,派他秘密杀掉王浚。和演与乌桓单于审登谋划,在与王浚一起到蓟城南部清泉游玩时,伺机杀他。那天赶上天降暴雨,兵器被雨⽔打 ![]() ![]() ![]() [9]太弟颖怨东安王繇前议,八月,戊辰,收繇,杀之。初,繇兄琅琊恭王觐薨,子睿嗣。睿沈敏有度量,为左将军,与东海参军王导善。导,敦之从⽗弟也;识量清远,以朝廷多故,每劝睿之国。及繇死,睿从帝在邺,恐及祸,将逃归。颖先敕关津,无得出贵人,睿至河 ![]() ![]() ![]() [9]皇太弟司马颖对东安王司马繇前次让他向惠帝投降的议论十分怨恨。八月,戊辰(初三),拘捕司马繇,把他杀了。当初,司民繇的哥哥琅琊恭王司马觐去世,儿子司马睿继承爵位。司马睿沉毅机敏而又 ![]() ![]() ![]() ![]() [10]丞相从事中郞王澄发孟玖奷利事,劝太弟颖诛之,颖从之。 [10]丞相从事中郞王澄揭发孟玖用琊恶的手段谋取私利,劝说太弟司马颖把他杀掉,司马颖批准。 [11]上官巳在洛 ![]() ![]() ![]() ![]() ![]() [11]上官巳在洛 ![]() ![]() ![]() ![]() ![]() [12]初,太弟颖表匈奴左贤王刘渊为冠军将军,监五部军事,使将兵在邺。渊子聪,骁勇绝人,博涉经史,善属文,弯弓三百斤;弱冠游京师,名士莫不与 ![]() [12]当初,皇太弟表奏匈奴左贤王刘渊任冠军将军,监理五部匈奴的军政事务,让他在邺城统领军队。刘渊的儿子刘聪,骁勇超人,博览经史典籍,善于写文章,能用三百斤张力的大弓,年轻时到京都游玩,京都名士没有不与他结 ![]() 渊从祖右贤王宣谓其族人曰:“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余王侯,降同编户。今吾众虽衰,犹不减二万,柰何敛首就役,奄过百年!左贤王英武超世,天苟不 ![]() ![]() 刘渊堂祖⽗右贤王刘宣对他的族人说:“自从汉朝灭亡以来,我们的单于都是徒有虚名,不再有一寸土地。其余的王侯,地位却降到百姓一样。现在我们大家虽然衰落,但也在两万人以上,怎么能伏首贴耳地充当役夫,这样匆匆地过了一百年!左贤王英俊威武超凡绝伦,上天如果不想使匈奴兴盛,也就一定不会⽩⽩生出这个人。现在司马氏骨⾁亲人互相残杀,四海动 ![]() ![]() 渊⽩颖,请归会葬,颖弗许。渊令攸先归,告宣等使招集五部及杂胡,声言助颖,实 ![]() ![]() ![]() ![]() ![]() 刘渊告诉司马颖,请求回乡参与葬礼,司马颖不允许。刘渊让呼延攸先回去,通知刘宣等人让他们召集五部匈奴以及各小民族,声称援助司马颖,实际打算背叛他。等到王浚、东嬴公司马腾起兵,刘渊对司马颖说:“现在幽、并二州的镇将猖獗,率众十多万人,恐怕不是噤卫军和附近郡县的军队可能抵御的,我请求为殿下回去召集五部匈奴人马赴救国难。”司马颖说:“五部匈奴的人马,真能够发动吗?即使能发动他们,鲜卑、乌桓,也不是轻易能阻挡的。我想侍奉皇帝还归洛 ![]() ![]() ![]() 渊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有众五万,都于离石,以聪为鹿蠡王。遣左于陆王宏帅精骑五千,会颖将王粹拒东嬴公腾。粹已为腾所败,宏无及而归。 刘渊到左国城,刘宣等人给他封上大单于的称号,二十天之间,有了五万人,建都离石县,封刘聪为鹿蠡王。派左于陆王刘宏,带领五千精锐骑兵,会同司马颖的部将王粹阻击东嬴公司马腾。王粹已被司马腾打败,刘宏无功而返。 王浚、东嬴公腾合兵击王斌,大破之。浚以主簿祁弘为前锋,败石超于平棘,乘胜进军。候骑至邺,邺中大震,百僚奔走,士卒分散。卢志劝颖奉帝还洛 ![]() ![]() ![]() ![]() ![]() ![]() 王浚、东嬴公司马腾联合军队去攻打王斌,把王斌打得惨败。王浚让主簿祁弘担任前锋,在平棘县打败石超,祁弘乘胜进军。侦察骑兵到了邺城,邺城城里非常震惊,文武百官四处奔逃,士卒离散。卢志规劝司马颖侍奉惠帝返回洛 ![]() ![]() ![]() ![]() 王浚⼊邺,士众暴掠,死者甚众。使乌桓羯朱追太弟颖,至朝歌,不及。浚还蓟,以鲜卑多掠人妇女,命:“敢有挟蔵者斩!”于是沈于易⽔者八千人。 王浚进⼊邺城,士卒们狂暴抢掠,邺城中死了很多人。派乌桓人羯朱追击皇太弟司马颖,追至朝歌,没有追上。王浚回到蓟城,因为鲜卑大多抢劫人家妇女,就下令:“胆敢有挟蔵妇女的人,斩!”结果因此被沉⼊易⽔的妇女有八千人。 [13]东嬴公腾乞师于拓跋猗以击刘渊,猗与弟猗卢合兵击渊于西河,破之,与腾盟于汾东而还。 [13]东赢公向拓跋猗求兵攻打刘渊,拓跋猗与弟拓跋猗卢联合在西河进攻刘渊,把刘渊打败,与司马腾在汾东结盟后回师。 刘渊闻太弟颖去邺,叹曰:“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然吾与之有言矣,不可以不救。”将发兵击鲜卑、乌桓,刘宣等谏曰:“晋人奴隶御我,今其骨⾁相残,是天弃彼而使我复呼韩琊之业也。鲜卑、乌桓,我之气类,可以为援,柰何击之!”渊曰:“善!大丈夫当为汉⾼、魏武,呼韩琊何⾜效哉!”宣等稽首曰:“非所及也!” 刘渊听说皇太弟司马颖离开邺城,感叹说:“不采纳我的话,反倒自行奔逃溃散,真是奴才!但我与他有言在先,不能不救他。”打算发兵攻打鲜卑、乌桓,刘宣等人劝谏说:“晋朝人像奴隶一样使用我们,现在他们骨⾁亲人之间互相残杀,是上天抛弃他们而让我们光复呼韩琊的事业。鲜卑、乌桓,是我们的同类,可以作为后援,怎么能攻打他们呢?”刘渊说:“好!大丈夫应当作汉⾼祖、魏武帝,呼韩琊哪里值得效仿呢?”刘宣等人叩头行礼说:“我们是想不到啊。” [14]荆州兵擒斩张昌,同 ![]() [14]荆州的军队擒获并杀掉张昌,他的同 ![]() [15]李雄以范长生有名德,为蜀人所重, ![]() ![]() ![]() [15]李雄认为范长生有名气威德,被蜀地百姓所看重,想自己作为臣下 ![]() ![]() [16]刘渊迁都左国城。胡、晋归之者愈众。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乃建国号曰汉。刘宣等请上尊号,渊曰:“今四方未定,且可依⾼祖称汉王。”于是即汉王位,大赦,改元曰元熙。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立其 ![]() ![]() [16]刘渊将都城迁到左国城。胡人、晋朝人归附他的更加多了。刘渊对臣下们说:“过去汉能长久地拥有天下,是因为用恩德维系百姓。我作为汉朝刘氏的外甥,相约为兄弟,哥哥亡故而弟弟继承,不也可以吗?”于是建立国号称汉。刘宣等人请求给刘渊上一个尊号,刘渊说:“现在四方各地都没有平定,暂且按照汉⾼祖那样称汉王。”于是登上汉王王位,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元熙。追尊安乐公刘禅为孝怀皇帝,制作汉⾼祖、世祖,昭烈皇帝三祖和汉太宗、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五宗的神主来祭祀他们。立他的 ![]() ![]() 元达少有志 ![]() 陈元达年轻时就有志气节 ![]() 曜生而眉⽩,目有⾚光,幼聪慧,有胆量,早孤,养于渊。及长,仪观魁伟, ![]() ![]() 刘曜长着⽩眉⽑,眼睛中有⾚光,年幼时很聪明,有胆量,很早就失去⽗⺟,被刘渊抚养。等长大后,仪表魁梧伟岸, ![]() ![]() [17]帝既还洛 ![]() ![]() [17]惠帝回到洛 ![]() ![]() ![]() ![]() ![]() 张方在洛既久,兵士剽掠殆竭,众情喧喧,无复留意,议 ![]() ![]() ![]() ![]() ![]() ![]() 张方在洛 ![]() ![]() ![]() ![]() ![]() 帝停方垒三⽇,方拥帝及太弟颖、豫章王炽等趋长安,王戎出奔郏。太宰帅官属步骑三万 ![]() ![]() ![]() 惠帝在张方营垒中停留了三天,张方带着惠帝和皇太弟司马颖、豫章王司马炽等向长安进发,王戎逃奔郏县。太宰司马率领员官僚属和步兵、骑兵共三万人在霸上 ![]() ![]() ![]() ![]() ![]() [18]罗尚移屯巴郡,遣兵掠蜀中,获李骧 ![]() [18]罗尚迁移到巴郡驻扎,派兵抢掠蜀中,抓获李骧的 ![]() [19]十二月,丁亥,诏太弟颖以成都王还第;更立豫章王炽为皇太弟。帝兄弟二十五人,时存者惟颖、炽及吴王晏。晏材资庸下,炽冲素好学,故太宰 立之。诏以司空越为太傅,与夹辅帝室,王戎参录朝政。又以光禄大夫王衍为尚书左仆 ![]() ![]() [19]十二月,丁亥(二十四⽇),诏令皇太弟以成都王的⾝分返回府第,改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惠帝兄弟共二十五人,当时在世的只有司马颖、司马炽和吴王司马晏。司马晏才能平庸资质低下,司马炽自幼平和质朴好学,所以太宰司马拥立他。诏令司空司马越任太傅,与司马共同辅佐皇室,王戎参与管理朝政。又让光禄大夫王衍任尚书左仆 ![]() ![]() ![]() [20]东嬴公腾遣将军聂玄击汉王渊,战于大陵,玄兵大败。 [20]东嬴公司马腾派将军聂玄攻打汉王刘渊,在大陵县 ![]() 渊遣刘曜寇太原,取泫氏、屯留、长子、中都。又遣冠军将军乔寇西河,取介休。介休令贾浑不降,杀之;将纳其 ![]() 刘渊派刘曜进犯太原,攻克泫氏、屯留、长子、中都等地。又派冠军将军乔进犯西河,攻克介休。介休县令贾浑不投降,乔就把他杀了,打算娶贾浑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