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7377 |
上一章 九十三纪汉 下一章 ( → ) | |
起旃蒙作噩,尽重光单阏,凡七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 ◎ 元和二年乙酉,公元八五年 舂,正月,乙酉,诏曰:“令云:‘民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又诏三公曰:“夫 ![]() 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等亡来⼊塞,凡七十三辈。时北虏衰耗, ![]() 南单于长死,单于汗之子宣立,为伊屠于闾鞮单于。 《太初历》施行百馀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䜣、本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帝之为太子也,受《尚书》于东郡太守汝南张酺。丙辰,帝东巡,幸东郡,引酺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帝先备弟子之仪,使酺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赏赐殊特,莫不沾洽。行过任城,幸郑均舍,赐尚书禄以终其⾝,时人号为“⽩⾐尚书” 乙丑,帝耕于定陶。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进幸奉⾼。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丙子,赦天下。戊寅,进幸济南。三月,己丑,幸鲁,庚寅,祠孔子于阙里,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男子二十以上者六十二人。帝谓孔僖曰:“今⽇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拜僖郞中。 壬辰,帝幸东平,追念献王,谓其诸子曰:“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因泣下沾襟。遂幸献王陵,祠以太牢,亲拜祠坐,哭泣尽哀。献王之归国也,骠骑府吏丁牧、周栩以王爱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帝闻之,皆引见,既愍其淹滞,且 ![]() 五月,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 秋,七月,庚子,诏曰:“《舂秋》重三正,慎三微。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止用冬初十月而已。” 冬,南单于遣兵与北虏温禺犊王战于涿琊山,斩获而还。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虏以前既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 ![]() ![]() ◎ 元和三年丙戌,公元八六年 舂,正月,丙申,帝北巡,辛丑,耕于;二月,乙丑,敕侍御史、司空曰:“方舂所过,无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避之:騑马可辍解,辍解之。”戊辰,进幸中山,出长城;癸酉,还,幸元氏;三月,己卯,进幸赵;辛卯,还宮。太尉郑弘数陈侍中窦宪权势太盛,言甚苦切,宪疾之。会弘奏宪 ![]() ![]() ![]() 以大司农宋由为太尉。 司空第五伦以老病乞⾝,五月,丙子,赐策罢,以二千石俸终其⾝。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 以太仆袁安为司空。 秋,八月,乙丑,帝幸安邑,观盐池。九月,还宮。 烧当羌 ![]() ![]() 疏勒王忠从康居王借兵,还据损中,遣使诈降于班超,超知其奷而伪许之。忠从轻骑诣超,超斩之,因击破其众,南道遂通。 楚许太后薨。诏改葬楚王英,追爵谥曰楚厉侯。 帝以颍川郭躬为廷尉。决狱断刑,多依矜恕,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奏之,事皆施行。 博士鲁国曹褒上疏,以为“宜定文制,著成汉礼”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帝知诸儒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以时立,乃拜褒侍中。玄武司马班固以为“宜广集诸儒,共议得失。”帝曰:“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作《大章》,一夔⾜矣。” ◎ 章和元年丁亥,公元八七年 舂,正月,帝召褒,授以叔孙通《汉仪》十二篇曰:“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 护羌校尉傅育 ![]() ![]() ![]() ![]() ![]() 夏,六月,戊辰,司徒桓虞免。癸卯,以司空袁安为司徒,光禄勋任隗为司空。隗,光之子也。 齐王晃及弟利侯刚,与⺟太姬更相诬告。秋,七月,癸卯,诏贬晃爵为芜湖侯,削刚户三千,收太姬玺缓。 壬子,淮 ![]() 鲜卑⼊左地,击北匈奴,大破之,斩优留单于而还。 羌豪 ![]() ![]() ![]() ![]() ![]() ![]() ![]() ![]() 壬戌,诏以瑞物仍集,改元章和。是时,京师四方屡有嘉瑞,前后数百千,言事者咸以为美。而太尉掾平陵何敞独恶之,谓宋由、袁安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乌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不敢答。 八月,癸酉,帝南巡。戊子,幸梁;乙未晦,幸沛。 ⽇有食之。 九月,庚子,帝幸彭城。辛亥,幸寿舂;复封⾩陵侯延为⾩陵王。己未,幸汝 ![]() 北匈奴大 ![]() 曹褒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凡百五十篇,奏之。帝以众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复令有司平奏。 是岁,班超发于窴诸国兵共二万五千人击莎车,⻳兹王发温宿、姑墨、尉头兵合五万人救之。超召将校乃于窴王议曰:“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于窴从是而东,长史亦于此西归,可须夜鼓声而发。” ![]() ![]() ![]() ◎ 章和二年戊子,公元八八年 舂,正月,济南王康、⾩陵王延、中山王焉来朝。上 ![]() ![]() ![]() 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一。遣诏:“无起寝庙,一如先帝法制。” 范晔论曰:魏文帝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奉承明德太后,尽心孝道;平徭简赋,而民赖其庆;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谓之长者,不亦宜乎! 太子即位,年十岁,尊皇后曰皇太后。 三月,丁酉,用遗诏徙西平王羡为陈王,六安王恭为彭城王。 癸卯,葬孝章皇帝于敬陵。 南单于宣死,单于长之弟屯屠何立,为休兰尸逐侯鞮单于。 太后临朝,窦宪以侍中內⼲机密,出宣诰命;弟笃为虎贲中郞将,笃弟景、寰并为中常侍,兄弟皆在亲要之地。宪客崔骃以书戒宪曰:“《传》曰:‘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慠。’生富贵而能不骄慠者,未之有也。今宠禄初隆,百僚观行,岂可不庶几夙夜,以永终誉乎!昔冯野王以外戚居位,称为贤臣;近 ![]() 庚戌,皇太后诏:“以故太尉邓彪为太傅,赐爵关內侯,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窦宪以彪有义让,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随,故尊崇之。其所施为,辄外令彪奏,內⽩太后,事无不从。彪在位,修⾝而已,不能有所匡正。宪 ![]() 癸亥,陈王羡、彭城王恭、乐成王 ![]() 夏,四月,戊寅,以遗诏罢郡国盐铁之噤,纵民煮铸。 五月,京师旱。 北匈奴饥 ![]() ![]() ![]() ![]() 会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太后数召见之,窦宪惧畅分宮省之权,遣客刺杀畅于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利侯刚,乃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尚书颍川韩稜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奷臣所笑。”太后怒,以切责稜,稜固执其议。何敞说宋由曰:“畅宗室肺府,茅土籓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 ![]() ![]() 公卿举故张掖太守邓训代张纡为护羌校尉。 ![]() ![]() ![]() ![]() ![]() ![]() ![]() ![]() ![]() ![]() ![]() 孝和皇帝上 ◎ 永元元年己丑,公元八九年 舂, ![]() ![]() ![]() ![]() ![]() 窦宪将征匈奴,三公、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宋由惧,遂不敢复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唯袁安、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前后且十上,众皆为之危惧,安、隗正⾊自若。侍御史鲁恭上疏曰:“家国新遭大忧,陛下方在谅 ![]() ![]() ![]() 窦宪尝使门生赍书诣尚书仆 ![]() ![]() 夏,六月,窦宪、耿秉出朔方 ![]() ![]() ![]() 秋,七月,乙未,会稽山崩。 九月,庚申,以窦宪为大将军,中郞将刘尚为车骑将军,封宪武 ![]() ![]() ![]() 尚书何敞上封事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卫庄公之宠州吁,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始遭大忧,公卿比奏, ![]() ![]() ![]() ![]() ![]() ![]() 冬,十月,庚子,⾩陵质王延薨。 是岁,郡国九大⽔。 ◎ 永元二年庚寅,公元九零年 舂,正月,丁丑,赦天下。 二月,壬午,⽇有食之。 夏,五月,丙辰,封皇弟寿为济北王,开为河间王,淑为城 ![]() 窦宪遣副校尉阎盘将二千馀骑掩击北匈奴之守伊吾者,复取其地。车师震慑,前、后王各遣子⼊侍。 月氏求尚公主,班超拒还其使,由是怨恨,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超众少,皆大恐;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岭来,非有运输,何⾜忧琊!但当收⾕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决矣!”谢遂前攻超,不下,又钞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将尽,必从⻳兹求食,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赍金银珠⽟以赂⻳兹,超伏兵遮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超纵遣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 初,北海哀王无后,肃宗以齐武王首创大业而后嗣废绝,心常愍之,遗诏令复齐、北海二国。丁卯,封芜湖侯无忌为齐王,北海敬王庶子威为北海王。 六月,辛卯,中山简王焉薨。焉,东海恭王之⺟弟,而窦太后,恭王之甥也;故加赙钱一亿,大为修冢茔,平夷吏民冢墓以千数,作者万馀人,凡征发摇动六州十八郡。 诏封窦宪为冠军侯,笃为郾侯,瑰为夏 ![]() 秋,十月,乙卯,窦宪出屯凉州,以侍中邓叠行征西将军事为副。 北单于以汉还其侍弟,九月,复遣使款塞称臣, ![]() ![]() ![]() ![]() ◎ 永元三年辛卯,公元九一年 舂,正月,甲子,帝用曹褒新礼,加元服;擢褒监羽林左骑。 窦宪以北匈奴微弱, ![]() 窦宪既立大功,威名益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竞赋敛吏民,共为赂遗。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举奏诸二千石并所连及,贬秩免官者四十馀人,窦氏大恨;但安、隗素行⾼,亦未有以害之。尚书仆 ![]() 冬,十月,癸未,上行幸长安,诏求萧、曹近亲宜为嗣者,绍其封邑。 诏窦宪与车驾会长安。宪至,尚书以下议 ![]() ![]() ![]() ⻳兹、姑墨、温宿诸国皆降。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骑都尉、戊己校尉官。以班超为都护,徐幹为长史。拜⻳兹侍子⽩霸为⻳兹王,遣司马姚光送之。超与光共胁⻳兹,废其王尤利多而立⽩霸,使光将尤利多还诣京师。超居⻳兹它乾城,徐幹屯疏勒,惟焉耆、危须、尉犁以前没都护,犹怀二心,其馀悉定。 庚辰,上至自长安。 初,北单于既亡,其弟右⾕蠡王于除鞬自立为单于,将众数千人止蒲类海,遣使款塞。窦宪请遣使立于除鞬为单于,置中郞将领护,如南单于故事。事下公卿议,宋由等以为可许;袁安、任隗奏以为:“光武招怀南虏,非谓可永安內地,正以权时之算,可得扞御北狄故也。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无缘复更立于除鞬以增国费。”事奏,未以时定。安惧宪计遂行,乃独上封事曰:“南单于屯先⽗举众归德,自蒙恩以来四十馀年,三帝积累以遗陛下,陛下深宜遵述先志,成就其业,况屯首唱大谋,空尽北虏,辍而弗图,更立新降;以一朝之计,违三世之规,失信于所养,建立于无功。《论语》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行焉。’今若失信于一屯,则百蛮不敢复保誓矣。又,乌桓、鲜卑新杀北单于,凡人之情,咸畏仇雠,今立其弟,则二虏怀怨。且汉故事,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馀万,西域岁七千四百八十万;今北庭弥远,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之要地。”诏下其议,安又与宪更相难折。宪险急负执,言辞骄讦,至诋毁安,称光武诛韩歆、戴涉故事,安终不移;然上竟从宪策。 段译 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85) 汉纪三十九汉章帝元和二年(乙酉,公元85年) [1]舂,正月,乙酉,诏曰:“令云:‘民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又诏三公曰:“安静之吏,悃无华,⽇计不⾜,月计有余。如襄城令刘方,吏民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他异,斯亦殆近之矣!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治,民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焉!” [1]舂季,正月乙酉(初五),章帝下诏说:“法令规定:‘凡有百姓生育,免收人头税三年。’如今再作规定:所有孕怀的妇女,由官府赏赐胎养⾕,每人三斛,免收其丈夫人头税一年。将此诏书定为法令!”又对三公下诏说:“踏实稳重的官吏,诚恳而无虚华,考察他每⽇的劳绩,好象不⾜,而考察他每月的劳绩,便绰绰有余了。例如襄城县令刘方,当地官民异口同声地说他为政从简,不烦扰百姓。他虽然没有其它特殊的表现,但这也接近了朕的要求了!如果以苛求为明察,以刻薄为智慧,以对过失从轻发落为德,从重惩处为威,一旦有了这四种观念,那么下面的民人就会心怀怨恨。朕曾不断地下诏,颁行诏书的使者车驾在路上前后相接,然而吏治不见好转,有些百姓仍然不守本份,⽑病出在哪里?希望各位员官,努力牢记以往的法令,以称朕意!” [2]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等亡来⼊塞,凡七十三辈。时北虏衰耗, ![]() [2]北匈奴首领车利涿兵等叛逃,投奔到汉朝边塞,前后共有七十三批人。当时北匈奴力量衰弱,各部落纷纷离散反叛,南匈奴进攻它的南部地区,丁零进攻北部地区,鲜卑进攻东部地区,西域各国进攻西部地区。北匈奴四面受敌,不再能立独自保,便离开故地向远方迁移。 [3]南单于长死,单于汗之宣立,为伊屠于闾单于。 [3]南匈奴单于长去世,前单于汗的儿子宣继位,此即伊屠于闾单于。 [4]《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 [4]《太初历》已经实施了一百多年,渐与天象不合,略微向后延迟。章帝命令治历官编、李梵等整理校正误差,制定了《四分历》。本年二月甲寅(初四),开始实施这一新历法。 [5]帝之为太子也,受《尚书》于东郡太守汝南张。丙辰,帝东巡,幸东郡,引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帝先备弟子之仪,使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赏赐殊特,莫不沾洽。行过任城,幸郑均舍,赐尚书禄以终其⾝,时人号为“⽩⾐尚书” [5]章帝做太子的时候,曾师从现任东郡太守汝南人张学习《尚书》。二月丙辰(初六),章帝前往东方巡视,临幸东郡。章帝带领张及其生学,连同郡县官吏在郡府庭中集会,章帝先行弟子之礼,让张讲解《尚书》一篇,然后改行君臣之礼。章帝特别颁发赏赐,与会者无不満意 ![]() [6]乙丑,帝耕于定陶。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进幸奉⾼。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丙子,赦天下。进幸济南。三月,己丑,幸鲁;庚寅,祠孔子于阙里,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男子二十以上者六十二人。帝谓孔僖曰:“今⽇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拜僖郞中。 [6]二月乙丑(十五⽇),章帝在定陶举行耕藉之礼。二月辛未(二十一⽇),临幸泰山,燃柴祭告岱宗。继而前往奉⾼。二月壬申(二十二⽇),在汶上明堂祭祀五帝。二月丙子(二十六⽇),大赦天下。继而临幸济南。三月己丑(初十),临幸鲁。三月庚寅(十一⽇),在阙里祭祀孔子以及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奏⻩帝、尧、舜、禹、汤、周等六代古乐,并举行大会,召见孔家二十岁以上的男子共六十二人。章帝对孔僖说:“今天的大会,对你们家族是不是很荣耀?”孔僖回答道:“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无不尊重师道。如今陛下以天子的⾝份亲自屈驾,光临我们卑微的乡里,这是崇敬先师,发扬君王的圣德。至于说荣耀,我们可不敢当!”章帝大笑,说道:“不是圣人的子孙,怎能说出这样的话!”于是将孔僖任命为郞中。 [7]壬辰,帝幸东平,追念献王,谓其诸子曰:“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因泣下沾襟。遂幸献王陵,祠以太牢,亲拜祠坐,哭泣尽哀。献王之归国也,骠骑府吏丁牧、周栩以献王爱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帝闻之,皆引见,既愍其淹滞,且 ![]() [7]三月壬辰(十三⽇),章帝临幸东平国,追念前东平王刘苍,对刘苍的儿子们说:“我想念他,来到他的故地,屋舍尚在,人已死亡!”说着,流下眼泪,沾 ![]() [8]五月,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 [8]五月,章帝将江陵王刘恭改封为六安王。 [9]秋,七月,庚子,诏曰:“《舂秋》重三正,慎三微。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止用冬初十月而已。” [9]秋季,七月庚子(二十三⽇),章帝下诏说:“《舂秋》重天、地、人‘三正’,而慎‘三微’,即‘三正’的开始。现制定法律:每年的十一月、十二月,不许判决罪人。只准在冬初十月判决罪人。” [10]冬,南单于遣兵与北虏温禺犊王战于涿琊山,斩获而还。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虏以前既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 ![]() ![]() [10]冬季,南匈奴单于发兵,同北匈奴温禺犊王在涿琊山 ![]() ![]() ![]() 三年(丙戌、86) 三年(丙戌,公元86年) [1]舂,正月,丙申,帝北巡;辛丑,耕于怀;二月,乙丑,敕侍御史、司空曰:“方舂,所过毋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避之,马可辍解,辍解之。”戊辰,进幸中山,出长城;癸酉,还,幸元氏;三月,己卯,进幸赵;辛卯,还宮。 [1]舂季,正月丙申(二十二⽇),章帝到北方巡视。正月辛丑(二十七⽇),在怀县举行耕藉之礼。二月乙丑 (二十一⽇),训令侍御史、司空说:“如今正值舂季,我所经过的地方,不得造成任何伤害。车辆可以绕行便绕行,驾车的边马能够解除便解除。”二月戊辰(二十四⽇),前往中山国,穿越长城。二月癸酉(二十九⽇),返回,临幸元氏县。三月己卯(初六),前往赵国。三月辛卯(十八⽇),返回京城皇宮。 [2]太尉郑弘数陈侍中窦宪权势太盛,言甚苦切,宪疾之。会弘奏宪 ![]() ![]() ![]() [2]太尉郑弘屡次上书,指出侍中窦宪的权势太盛,言辞极具苦心而恳切,窦宪对他十分怀恨。后来,当郑弘弹劾窦宪的 ![]() ![]() ![]() ![]() [3]以大司农宋由为太尉。 [3]将大司农宋由任命为太尉。 [4]司空第五伦以老病乞⾝;五月,丙子,赐策罢,以二千石俸终其⾝。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 [4]司空第五伦因年老患病请求退休。五月丙子(初三),章帝赐策书,将第五伦免官,赏给他二千石的终⾝俸禄。第五伦奉公尽节,发表政见时观点鲜明,从不模棱两可。他天 ![]() 以太仆袁安为司空。 章帝将太仆袁安任命为司空。 [5]秋,八月,乙丑,帝幸安邑,观盐池。九月,还宮。 [5]秋季,八月乙丑(二十四⽇),章帝临幸安邑,视察盐池。九月,返回京城皇宮。 [6]烧当羌 ![]() ![]() [6]羌人烧当部落首领 ![]() ![]() [7]疏勒王忠从康居王借兵,还据损中,遣使诈降于班超;超知其奷而伪许之。忠从轻骑诣超,超斩之,因击破其众,南道遂通。 [7]疏勒王忠向康居王借兵,回到损中据守,派使者向班超诈降。班超看穿他的诡计,假意应允。于是忠便带领轻装骑兵前来拜见班超,班超将他斩首,又乘机击败他的部众。西域南道从此畅通。 [8]楚许太后薨。诏改葬楚王英,追爵谥曰楚厉侯。 [8]楚国许太后去世。章帝下诏,改建楚王刘英之墓,将他追封为楚厉侯。 [9]帝以颍川郭躬为廷尉。决狱断刑,多依矜恕,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奏之,事皆施行。 [9]章帝将颖川人郭躬任命为廷尉。郭躬在审案判刑的时候,多采取宽大慎重的态度。他从关于判处重刑的律文中,找出四十一条可以从轻判处的,加以整理,上奏章帝。他的建议被一一采纳实施。 [10]博士鲁国曹褒上疏,以为“宜定文制,著成汉礼”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帝知诸儒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以时立,乃拜褒侍中。玄武司马班固以为“宜广集诸儒,共议得失。”帝曰:“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作《大章》,一夔⾜矣。” [10]博士鲁国人曹褒上书指出:“应当建立典章制度,编写汉朝礼仪大典。”太常巢堪认为:“这是一代大典,非曹褒这样地位的人所能制定,不可应许。”章帝知道儒生拘谨,难以一同创新,而朝廷的礼仪规章,却应当及时确立,于是就任命曹褒为侍中。玄武司马班固认为:“应当广招儒家各派学者,综合不同的意见,共同讨论。”章帝说:“俗话说:‘路边建房,三年不成。’众人会商讨论礼仪制度,就像在一起吵架,相互生出各种疑问和分歧,无法下笔。从前舜帝作《大章》时,有夔一人就⾜够了。 章和元年(丁亥、87) 章和元年(丁亥,公元87年) [1]舂,正月,帝召褒,受以叔孙通《汉仪》十二篇,曰:“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修正,使可施行。” [1]舂季,正月,章帝召见曹褒,将叔孙通制定的《汉仪》十二篇 ![]() [2]护羌校尉傅育 ![]() ![]() ![]() ![]() ![]() [2]护羌校尉傅育想要讨伐烧当羌人部落,但由于该部落新近投降,便不打算出兵,而收买內探去挑拨羌人与胡人的关系,使二者互相争斗。羌人和胡人看穿傅育的企图,不肯相斗,于是再次反叛出塞,重新依附了 ![]() ![]() ![]() ![]() [3]夏,六月,戊辰,司徒桓虞免。癸卯,以司空袁安为司徒,光禄勋任隗为司空。隗,光之子也。 [3]夏季,六月戊辰(初二),将司徒桓虞免官。六月癸卯(疑误),将司空袁安任命为司徒,将光禄勋任隗任命为司空。任隗是任光之子。 [4]齐王晃及弟利侯刚,与⺟太姬更相诬告。秋,七月,癸卯,诏贬晃爵为芜湖侯,削刚户三千,收太姬玺绶。 [4]齐王刘晃和弟弟利侯刘刚,与他们的⺟亲太姬互相诬告。秋季,七月癸卯(初八),章帝下诏,将刘晃的爵位贬为芜湖侯,将刘刚的封地削减三千户,收回太姬的玺印绶带。 [5]壬子,淮 ![]() [5]七月壬子(十七⽇),淮 ![]() [6]鲜卑⼊左地,击北匈奴,大破之,斩优留单于而还。 [6]鲜卑部族进⼊北匈奴东部地区,并发动攻击,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后返回故地。 [7]羌豪 ![]() ![]() ![]() ![]() ![]() ![]() ![]() ![]() [7]羌人首领 ![]() ![]() ![]() ![]() ![]() ![]() ![]() ![]() ![]() [8]壬戌,诏以瑞物仍集,改元章和。是时,京师四方屡有嘉瑞,前后数百千,言事者咸以为美。而太尉掾平陵何敞独恶之,谓宋由、袁安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不敢答。 [8]七月壬戌(二十七⽇),章帝下诏,因祥瑞频出而数量众多,将年号改为“章和”当时,京城和四方不断发现祥瑞,前后有千百次,谈论的人都认为是美事。然而太尉掾平陵人何敞却偏偏表示厌恶。他对太尉宋由、司徒袁安说:“祥瑞伴随恩德而来,灾异由于恶政而生。如今有奇特的鸟飞到皇家殿堂,怪异的草生在宮廷庭院,不可不小心注意!”宋、袁二人感到恐惧,不敢回答。 [9]八月,癸酉,帝南巡。戊子,幸梁,乙未晦,幸沛。 [9]八月癸酉(初八),章帝到南方巡视。八月戊子(二十三⽇),临幸梁国。八月乙未晦(三十⽇),临幸沛国。 [10]⽇有食之 [10]出现⽇食。 [11]九月,庚子,帝幸彭城。辛亥,幸寿舂,复封⾩陵侯延为⾩陵王。己未,幸汝 ![]() [11]九月庚子(初五),章帝临幸彭城。九月辛亥(十六⽇),临幸寿舂。将⾩陵侯刘延重新封为⾩陵王。九月己未(二十四⽇),临幸汝 ![]() [12]北匈奴大 ![]() [12]北匈奴发生大 ![]() [13]曹褒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凡百五十篇,奏之。帝以众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复令有司平奏。 [13]曹褒以旧典为基础,加⼊儒家《五经》和《谶记》上的记载,依次编写由皇帝到平民的成年加冠礼、婚嫁礼、祭祀礼、丧葬凶灾礼等仪程,共一百五十篇,奏报章帝。章帝认为众人的意见很难统一,所以就接受了曹褒制定的典章,不再命有关部门进行评议。 [14]是岁,班超发于诸国兵共二万五千人击莎车,⻳兹王发温宿、姑墨、尉头兵合五万人救之。超召将校及于议曰:“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于从是而东,长史亦于此西归,可须夜鼓声而发。” ![]() ![]() [14]本年,班超征调于阗等各军国队,共二万五千人,进攻莎车。⻳兹王则征调温宿、姑墨、尉头三军国队,共五万人,前往救援。班超召集部下将校和于阗王商议道:“如今我方兵少,打不过敌人,不如各自分散撤离。于阗军队由此向东,长史也同时动⾝,从这里西行返回疏勒,可等到夜间鼓声起时出发。”然后假意放松戒备,让俘虏逃跑。⻳兹王得知消息后大喜,亲自率领一万骑兵,到西面拦截班超。温宿王则率领八千骑兵,到东面拦截于阗军队。班超听说⻳兹、温宿两军国队已经出动,就秘密集结队部备战,急速奔袭莎车军营。莎车人大为惊慌, ![]() 二年(戊子、88) 二年(戊子,公元88年) [1]舂,正月,济南王康、⾩陵王延、中山王焉来朝。上 ![]() [1]舂季,正月,济南王刘康、⾩陵王刘延、中山王刘焉来京城朝见。章帝天 ![]() ![]() ![]() 尚书南 ![]() ![]() 尚书南 ![]() ![]() ![]() [2]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一。遗诏:“无起寝庙,一如先帝法制。” [2]正月壬辰(疑误),章帝在章德前殿驾崩。享年三十一岁。遗诏命令:“不要在墓地修建祠庙寝殿,一切依照先帝之制。” 范晔论曰:魏文帝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奉承明德太后,尽心孝道;平徭简赋,而民赖其庆;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谓之长者,不亦宜乎! 范晔论曰:魏文帝称明帝明辨洞察,而章帝则是忠厚之人。章帝一向通达人情,他不喜明帝的苛刻严厉,事事依从宽厚的原则;侍奉马太后,尽心地履行孝道;减轻徭役和赋税,使民人受到恩惠。并以忠恕之道为体,以礼乐教化为文。将他称为忠厚之人,不是很恰当吗? [3]太子即位,年十岁,尊皇后曰皇太后。 [3]太子即位,时年十岁。将窦皇后尊称为皇太后。 [4]三月,用遗诏徙西平王羡为陈王,六安王恭为彭城王。 [4]三月, ![]() [5]癸卯,葬孝章皇帝于敬陵。 [5]三月癸卯(十一⽇),将章帝安葬于敬陵。 [6]南单于宣死,单于长之弟屯屠何立,为休兰尸逐侯单于。 [6]南匈奴单于宣去世,前单于长的弟弟屯屠何继位,此即休兰尸逐侯单于。 [7]太后临朝,窦宪以侍中內⼲机密,出宣诰命;弟笃为虎贲中郞将,笃弟景、并为中常侍,兄弟皆在亲要之地。宪客崔以书戒宪曰:“《传》曰:‘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生富贵而能不骄者,未之有也。今宠禄初隆,百僚观行,岂可不‘庶几夙夜,以永终誉’乎!昔冯野王以外戚居位,称为贤臣;近 ![]() [7]窦太后临朝摄政,窦宪以侍中的⾝份,⼊宮主持机要,出宮宣布太后的命令。他的弟弟窦笃为虎贲中郞将,窦笃的弟弟窦景、窦同为中常侍。窦家兄弟全都在接近皇帝、皇后的显要位置上。窦宪的门客崔上书告诫窦宪说:“古书说:‘生来就富有的人骄横,生来就尊贵的人倨傲。’生于富有尊贵而能不骄横倨傲的人。未曾有过。如今您的恩宠和官位正开始上升,朝中百官都在观察您的所作所为,怎能不象《经·周颂》所说‘望能以终⽇的小心谨慎,求得终⾝的荣耀’呢!从前冯野王以外戚⾝份居于官位,被人称作贤臣;近代 ![]() [8]庚戌,皇太后诏:“以故太尉邓彪为太傅,赐爵关內侯,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窦宪以彪有义让,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随,故尊崇之。其所施为,辄外令彪奏,內⽩太后,事无不从。彪在位,修⾝而已,不能有所匡正。宪 ![]() [8]庚戌(十八⽇),窦太后下诏 :“将前任太尉邓彪任命为太傅,赐爵为关內侯,主管尚书机要。百官各统己职,听命于太傅。”窦宪因邓彪仁义礼让,受到先帝的敬重,其为人又忠厚随和,所以把他捧上⾼位。窦宪要有所举动的时候,就在外面教邓彪奏报,自己到內宮向太后说明,无一事不被批准。邓彪⾝居太傅之位,只是修⾝自好而已,不能匡正朝廷纲纪。窦宪 ![]() [9]癸亥,陈王羡、彭城王恭、乐成王 ![]() [9]癸亥(疑误),陈王刘羡、彭城王刘恭、乐成王刘 ![]() [10]夏,四月,戊寅,以遗诏罢郡国盐铁之噤,纵民煮铸。 [10]夏季,四月戊寅(十七⽇), ![]() [11]五月,京师旱。 [11]五月,京城发生旱灾。 [12]北匈奴饥 ![]() ![]() ![]() ![]() [12]北匈奴因饥荒而发生內 ![]() ![]() ![]() ![]() 会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太后数召见之,窦宪惧畅分宮省之权,遣客刺杀畅于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利侯刚,乃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尚书颍川韩棱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奷臣所笑。”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何敞说宋由曰:“畅宗室肺府,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 ![]() 适逢齐殇王刘石的儿子都乡侯刘畅到京城来祭吊章帝。窦太后频繁地召见他。窦宪怕刘畅分去自己在內宮的权势,便派刺客在皇宮噤卫军中将刘畅暗杀,而归罪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于是朝廷派侍御史和青州刺史一同审讯刘刚等人。尚书颍川人韩棱认为:“凶手就在京城,不应舍近求远。而现在的作法,怕要让奷臣讥笑。”太后大怒,严厉地责备韩棱,但韩棱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何敞对太尉宋由说:“刘畅是皇室宗亲,封国藩臣,到京城来祭吊先帝,上书听候命令,⾝在武装卫士当中,却遭到这样的惨死。执法官吏盲目地追捕凶手,既不见凶手的踪影,也不知他们的姓名。我充数为您属下的要员,主管捕审罪犯,打算亲自到判案场所,以督察事态的进展。但司徒和司空二府的负责人认为,三公不应参与地方刑事案件,于是公然放纵奷恶,而并不认为是过错,因此我打算单独奏请,参与审案。”宋由便答应了何敞的请求。司徒、司空二府听说何敞将去参与审案,都派主管员官随同前往。于是清查案情,得到全部事实。窦太后知道真相后大怒,将窦宪噤闭在內宮。窦宪害怕被杀,就自己请求去打匈奴,以赎死罪。 冬,十月,乙亥,以宪为车骑将军,伐北匈奴,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 ![]() 冬季,十月乙亥(十七⽇),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讨伐北匈奴。任命执金吾耿秉为副统帅,征调北军屯骑、越骑、步兵、长⽔、 ![]() ![]() [13]公卿举故张掖太守邓训代张纡为护羌校尉。 ![]() ![]() ![]() ![]() ![]() ![]() ![]() ![]() ![]() ![]() ![]() [13]公卿推举前张掖太守邓训接替张纡任护羌校尉。烧当羌人部落首领 ![]() ![]() ![]() ![]() ![]() ![]() ![]() ![]() ![]() ![]() ![]() ![]() ![]() ![]() ![]() 孝和皇帝上永元元年(己丑、89) 汉和帝永元元年(己丑,公元89年) [1]舂, ![]() ![]() ![]() ![]() ![]() [1]舂季, ![]() ![]() ![]() ![]() ![]() [2]窦宪将征匈奴,三公、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宋由惧,遂不敢复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唯袁安、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前后且十上,众皆为之危惧,安、隗正⾊自若。侍御史鲁恭上疏曰:“家国新遭大忧,陛下方在谅暗,百姓阙然,三时不闻警跸之音,莫不怀思皇皇,若有求而不得。今乃以盛舂之月兴发军役,扰动天下以事戎夷,诚非所以垂恩国中,改元正时,由內及外也。万民者,天之所生;天爱其所生,犹⽗⺟爱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则天气为之舛错,况于人乎!故爱民者必有天报。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与鸟兽无别;若杂居国中,则错 ![]() ![]() [2]窦宪将要出征讨伐匈奴。三公及九卿到朝堂上书劝阻,认为:“匈奴并未犯侵边塞,而我们却要无缘无故地劳师远行,消耗家国资财,求取万里以外的功勋,这不是为家国着想的策略。”奏书接连呈上,却都被搁置下来。太尉宋由感到恐惧,便不敢再在奏章上署名,九卿也逐渐自动停止劝谏。唯独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严守正道,坚定不移,甚至脫去官帽在朝堂力争,先后上书约达十次。众人都为他们感到危险和恐惧,但袁、任二人却神情镇定,举止如常。侍御史鲁恭上书说:“我国新近有大忧,陛下正在守丧,百姓失去了先帝的庇护,夏、秋、冬三季听不到圣上出巡时噤卫军警戒喝道的声音,人们无不因思念而惶惶不安,如同有求而不能得。如今却在盛舂之月征发兵役,为了远征匈奴而搅扰国全,这实在不符合恩待自己家国、改年号而变更朝代、由內及外地处理政务的原则。万民百姓,乃是上天所生。上天爱所生,犹如⽗⺟爱子女。天下万物中,只要有一物不能安适,那么天象就会为此发生错 ![]() ![]() ![]() ![]() 又诏使者为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劳役百姓。侍御史何敞上疏曰:“臣闻匈奴之为桀逆久矣,平城之围,慢书之聇,此二辱者,臣子所为捐躯而必死,⾼祖、吕后忍怒含忿,舍而不诛。今匈奴无逆节之罪,汉朝无可惭之聇,而盛舂东作,兴动大役,元元怨恨,咸怀不悦。又猥为卫尉笃、奉车都尉景缮修馆第,弥街绝里。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今众军在道,朝廷焦 ![]() 太后又下诏命令使者为窦宪的弟弟窦笃、窦景同时兴建宅第,役使百姓。侍御史何敞上书说:“我听说,匈奴凶暴叛逆由来已久。⾼祖在平城被围,吕后收到冒顿傲慢的书信,为了这两次侮辱,臣子一定要捐躯而死,但⾼祖和吕后却忍怒含忿,放过匈奴而未加惩处。如今北匈奴没有叛逆之罪,汉朝也没有值得羞惭的聇辱,而时值盛舂时节,农民正在田中耕作,大规模地征发兵役,会使百姓产生怨恨。人人心怀不満。又为卫尉窦笃、奉车都尉窦景滥修宅第,屋舍占満了街巷。窦笃、窦景是陛下的亲近贵臣,应当成为百官的表率。现在远征大军已经上路,朝廷焦灼不安,百姓愁苦,家国财政空虚,而此时骤然兴建巨宅,重视和装饰喜好的东西,这不是发扬恩德、使后世永远仿效的作法。应当暂且停工,专心考虑北方边疆的战事,体恤民人的困难。”奏书呈上,未被理睬。 窦宪尝使门生赍书诣尚书仆 ![]() ![]() 窦宪曾派他的门生带信去见尚书仆 ![]() ![]() ![]() 夏六月,窦宪、耿秉出朔方 ![]() ![]() ![]() 夏季,六月,窦宪、耿秉从朔方 ![]() ![]() 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率领南匈奴一万余精锐骑兵,同北匈奴单于在稽洛山会战。大败北匈奴军,北匈奴单于逃走。汉军追击北匈奴各部落,于是到达了私渠北海,共斩杀大部落王以下一万三千人,生擒者甚多,还俘获了各种牲畜百余万头。由副王、小王率众前来投降的,先后有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窦宪、耿秉出塞三千余里,登上燕然山,命令中护军班固刻石建立功碑,记录汉朝的国威和恩德,然后班师。窦宪派军司马吴、梁讽带上金帛财物送给北匈奴单于。当时北匈奴內部大 ![]() [3]秋,七月,乙未,会稽山崩。 [3]秋季,七月乙未(十一⽇),会稽发生山崩。 [4]九月,庚申,以窦宪为大将军,中郞将刘尚为车骑将军,封宪武 ![]() ![]() [4]九月庚申(初七),将窦宪任命为大将军,中郞将刘尚任命为车骑将军;并将窦宪封为武 ![]() ![]() 窦氏兄弟骄纵,而执金吾景尤甚,奴客缇骑強夺人财货,篡取罪人, ![]() 窦氏兄弟骄傲放纵,而执金吾窦景尤为突出。他的奴仆和部下骑士抢夺民人的财物,非法夺取罪犯,并奷 ![]() 尚书何敞上封事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卫庄公之宠州吁,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大将军宪,始遭大忧,公卿比奏, ![]() ![]() ![]() ![]() ![]() ![]() 尚书何敞呈上密封奏书,书中写道:“从前,舂秋时郑国太后武姜宠爱幼子叔段,卫国国君庄公宠爱庶子州吁,都是只宠爱而不管教,终使叔段和州吁成为凶恶暴戾之人。由此看来,像这样宠爱弟子,就好象在他们饥饿时喂给毒药,恰恰是害了他们。我看到大将军窦宪,在先帝驾崩后不久,公卿曾接连上奏,希望由他主持家国事务,但他严守谦恭退让的原则,坚决辞去⾼位,态度十分诚恳,言辞极为深挚。天下人听到以后,无不感到欣喜。现在一年过去没有多久,国丧尚未告终,窦宪却中途突然改变了态度。如今窦家兄弟都在朝廷专权,窦宪掌握国全的武装,窦笃、窦景统领宮廷噤卫队部。他们苛刻暴 ![]() ![]() ![]() [5]冬,十月,庚子,⾩陵质王延薨。 [5]冬季,十月庚子(疑误),⾩陵质王刘延去世。 [6]是岁,郡国九大⽔。 [6]本年,九个郡和封国发生⽔灾。 二年(庚寅、90) 二年(庚寅,公元90年) [1]舂,正月,丁丑,赦天下。 [1]舂季,正月丁丑(二十六⽇),大赦天下。 [2]二月,壬午,⽇有食之。 [2]二月壬午(初二),出现⽇食。 [3]夏,五月,丙辰,封皇弟寿为济北王,开为河间王,淑为城 ![]() [3]夏季,五月丙辰(初七),将皇弟刘寿封为济北王,皇弟刘开封为河间王,皇弟刘淑封为城 ![]() [4]窦宪遣副校尉阎砻将二千余骑掩击北匈奴之守伊吾者,复取其地。车师震慑,前、后王各遣子⼊侍。 [4]窦宪派副校尉阎砻率领骑兵二千余人袭击北匈奴在伊吾的守军,重新占领该地。车师深感震恐,前后王国的国王都分别派遣王子到汉朝充当人质。 [5]月氏求尚公主,班超拒还其使,由是怨恨,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超众少,皆大恐;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岭来,非有运输,何⾜忧琊!但当收⾕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决矣!”谢遂前攻超,不下,又钞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将尽,必从⻳兹求食,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赍金银珠⽟以赂⻳兹,超伏兵遮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超纵遣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 [5]月氏王求娶汉朝的公主。班超拒绝,并遣回月氏派来的使者。月氏王因此心怀怨恨,派副王谢率领七万大军进攻班超。班超兵少,众人都大为恐慌。班超告诉士兵们说:“月氏兵虽然多,但他们远从数千里之外翻越葱岭而来,没有运输补给,有什么值得忧虑呢!我们只要将粮食收割⼲净,据城固守,而敌方饥饿困顿,自会降服,不过数十天,便可以见分晓了!”谢领兵到达后,便前来进攻班超,不能取胜。又在城外抢掠,也没有收获。班超估计敌方的军粮快要吃完,一定会向⻳兹求援,便出派数百伏兵在东方路上拦截。谢果然让人骑马带着金银珠⽟去⻳兹换取粮秣。班超的伏兵发动突袭,将他们全部杀死,斩下使者的人头送给谢看。谢大吃一惊,立即派人向班超请罪,希望放他们活着回去。班超便把他们放走了。月氏因此受到大巨震动,每年都向汉朝进贡。 [6]初,北海哀王无后,肃宗以齐武王首创大业而后嗣废绝,心常愍之,遗诏令复齐、北海二国。丁卯,封芜湖侯无忌为齐王,北海敬王庶子威为北海王。 [6]当初,北海哀王刘基死后没有继承人。章帝因齐武王刘首创王朝大业而后嗣断绝,心中常常哀怜。他留下遗诏,命令恢复齐国和北海国两个封国。本年五月丁卯(十八⽇),和帝将芜湖侯刘无忌封为齐王,将前北海敬王刘睦的庶子刘威封为北海王。 [7]六月,辛卯,中山简王焉薨。焉,东海恭王之⺟弟,而窦太后,恭王之甥也;故加赙钱一亿,大为修冢茔,平夷吏民冢墓以千数,作者万余人,凡徵发摇动六州十八郡。 [7]六月辛卯(十二⽇),中山简王刘焉去世。因刘焉是东海恭王刘強的同⺟弟,而窦太后是刘強的外孙女,因此赏赐丰厚,增加助丧钱一亿,为刘焉大修陵墓。在这项工程中,铲平的官民坟墓数以千计,使用的役夫达一万余人。因征发受到扰动的地区,共计六州十八郡。 [8]诏封窦宪为冠军侯,笃为郾侯,为夏 ![]() [8]诏书宣布将窦宪封为冠军侯,将窦笃封为郾侯,将窦封为夏 ![]() [9]秋七月,乙卯,窦宪出屯凉州,以侍中邓叠行征西将军事为副。 [9]秋季,七月乙卯(初七),窦宪出京屯驻凉州。命侍中邓叠代理征西将军职务,充当副统帅。 [10]北单于以汉还其侍弟,九月,复遣使款塞称臣, ![]() ![]() ![]() ![]() [10]北匈奴单于因汉朝遣回他送去做人质的弟弟,本年九月,再次派遣使者到边塞表示服臣,并请求⼊京朝见。冬季,十月,窦宪派班固、梁讽前往 ![]() ![]() 三年(辛卯、91) 三年(辛卯,公元91年) [1]舂,正月,甲子,帝用曹褒新礼,加元服;擢褒监羽林左骑。 [1]舂季,正月甲子(十九⽇),和帝用曹褒制定的新礼仪,举行了成年加冠礼。擢升曹褒督领羽林左骑。 [2]窦宪以北匈奴微弱, ![]() [2]窦宪因北匈奴力量微弱,想趁势将它消灭。二月,他派遣左校尉耿夔、司马任尚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包围了北匈奴单于。汉军大败北匈奴军队,俘虏了北匈奴单于之⺟阏氏,斩杀大部落王以下五千余人。北匈奴单于逃走,不知去向。汉军出塞五千余里后班师,其距离之远,是自汉朝出兵匈奴以来未曾达到过的。将耿夔封为粟邑侯。 [3]窦宪既立大功,威名益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赋敛吏民,共为赂遗。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举奏诸二千石并所连及,贬秩免官四十余人,窦氏大恨;但安、隗素行⾼,亦未有以害之。尚书仆 ![]() [3]窦宪立下大功以后,威名越发显赫。他以耿夔、任尚等人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用班固、傅毅之辈为他撰写文章。州刺史、郡太守和诸县县令,大多由窦氏举荐任命,这些人搜刮官吏百姓,一同进行贪污贿赂的勾当。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弹劾了一批二千石员官,连同受牵连者,被贬官或免职的达四十余人。窦家兄弟对此十分怨恨,但由于袁安、任隗二人一向行为⾼尚,声望甚重,因此也没有加害于他们。尚书仆 ![]() ![]() [4]冬,十月,癸未,上行幸长安,诏求萧、曹近亲宜为嗣者,绍其封邑。 [4]冬季,十月癸未(十二⽇),和帝出行,临幸长安,下诏在萧何、曹参的近亲中寻访适合做后嗣的人,继承萧、曹的封土。 [5]诏窦宪与车驾会长安。宪至,尚书以下议 ![]() ![]() ![]() [5]和帝下诏,命令窦宪到长安会面。窦宪到达时,尚书下面的员官中有人提出要向窦宪叩拜,伏⾝口称“万岁”尚书韩棱正⾊说道:“同上面的人 ![]() ![]() [6]⻳兹、姑墨、温宿诸国皆降。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骑都尉、戊己校尉官。以班超为都护,徐⼲为长史。拜⻳兹侍子⽩霸为⻳兹王,遣司马姚光送之。超与光共胁⻳兹,废其王尤利多而立⽩霸,使光将尤利多还诣京师。超居⻳兹它乾城,徐⼲屯疏勒,惟焉耆、危须、尉犁以前没都护,犹怀二心,其余悉定。 [6]⻳兹、姑墨、温宿等国,都向汉朝投降。十二月,朝廷重新设置西域都护,骑都尉和戊校尉、己校尉。将班超任命为西域都护,徐⼲为长史。将⻳兹送到汉朝做人质的王子⽩霸封为⻳兹王,派司马姚光护送回国。班超和姚光共同胁迫⻳兹,废掉国王尤利多而改立⽩霸,让姚光带着尤利多返回京城洛 ![]() [7]初,北单于既亡,其弟右⾕蠡王于除自立为单于,将众数千人止蒲类海,遣使款塞。窦宪请遣使立于除为单于,置中郞将领护,如南单于故事。事下公卿议,宋由等以为可许;袁安、任隗奏以为:“光武招怀南虏,非谓可永安內地,正以权时之算,可得捍御北狄故也。今朔漠已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无缘更立于除以增国费。”事奏,未以时定。安惧宪计遂行,乃独上封事曰:“南单于屯先⽗举众归德,自蒙恩以来四十余年,三帝积累以遗陛下,陛下深宜追述先志,成就其业。况屯首创大谋,空尽北虏,辍而弗图,更立新降;以一朝之计,违三世之规,失信于所养,建立于无功。《论语》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行焉。’今若失信于一屯,则百蛮不敢复保誓矣。又,乌桓、鲜卑新杀北单于,凡人之情,咸畏仇雠,今立其弟,则二虏怀怨。且汉故事,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岁七千四百八十万;今北庭弥远,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之要也。”诏下其议,安又与宪更相难折。宪险急负势,言辞骄讦,至诋毁安,称光武诛韩歆、戴涉故事,安终不移;然上竟从宪策。 [7]起初,北匈奴单于不知去向以后,他的弟弟右⾕蠡王于除便自称为单于,率领数千部众驻扎在蒲类海一带,派使者到汉朝边塞请求归附。窦宪建议派使者将于除立为单于,设置中郞将进行监护,如同对待南匈奴单于的先例。此事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资治通鉴》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