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情节富于变化,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小说 |
![]() |
|
眼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史记 作者:司马迁 | 书号:10113 时间:2017/3/25 字数:12792 |
上一章 传列生贾原屈 下一章 ( → ) | |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彊志,明于治![]()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未定。上官大夫见而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琊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 ![]() ![]() ![]() ![]() ![]() ![]() 屈平既绌,其后秦 ![]()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原得地,原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 ![]() ![]() ![]()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 ![]() ![]() ![]()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昑泽畔。颜⾊憔悴,形容枯槁。渔⽗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人又谁能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 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眴兮窈窈,孔静幽墨。冤结纡轸兮,离愍之长鞠;抚情效志兮,俯诎以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由兮,君子所鄙。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內直质重兮,大人所盛。巧匠不斫兮,孰察其揆正?玄文幽处兮,矇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变⽩而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 ![]() ![]() ![]() 于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沈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投书以吊屈原。 贾生名谊,雒 ![]()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 ![]()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尚⻩,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 ![]() ![]() ![]() ![]()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 ![]()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郁兮其谁语?凤漂漂其⾼遰兮,夫固自缩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弥融爚以隐处兮,夫岂从螘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蔵。使骐骥可得系羁兮,岂云异夫⽝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辜也!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皇翔于千仞之上兮,览德军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兮,摇增翮逝而去之。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呑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鲟兮,固将制于蚁蝼。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適居长沙,长沙卑 ![]()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施兮,服集予舍,止于坐隅,貌甚间暇。异物来集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筴言其度。曰“野鸟⼊处兮,主人将去”请问于服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菑。淹数之度兮,语予其期。”服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意。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嬗。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彊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句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 ![]() ![]() ![]()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 ![]() ![]() 后岁馀,贾生徵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太史公曰:余读离 ![]() 屈平行正,以事怀王。瑾瑜比洁,⽇月争光。忠而见放,谗者益章。赋 ![]() 译文 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強,对家国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 ![]() ![]() ![]() 而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同,他为了能得到怀王的宠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怀王命屈原制定家国法令,屈原刚写完草稿,还没最后修定完成。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夺为己有,但屈原不肯给他。他就和楚怀王说屈原的坏话:“大王您让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每颁布一条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说是‘除了我之外,谁也做不出来’。”怀王听了,非常生气,因此就对屈原疏远了。 屈原对怀王听闻失灵而不能分辨是非,视线被谗佞谄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琊恶伤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万分痛心,所以才忧愁苦闷,沉郁深思而写成《离 ![]() ![]() ![]() ![]() ![]() ![]() ![]() ![]() ![]() ![]() 屈原被贬退之后,秦国想发兵攻打齐国,可是齐国与楚国有合纵的盟约,秦惠王对此很是担忧,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楚国表示臣服,说:“秦国非常痛恨齐国,但齐国和楚国有合纵的盟约,若是楚国能和齐国断 ![]() ![]() ![]() 第二年,秦国提出割让汉中一带土地和楚国讲和,但楚怀王说:“我不希望得到土地,只想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到这话,就说:“用我一个张仪来抵汉中之地,请大王答应我去楚国。”张仪到楚国之后,又给楚国掌权的大臣靳尚送上厚礼,并用花言巧语欺骗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的话,把张仪又给放跑了。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再担任重要官职,刚被派到齐国出使,回来之后,向怀王进谏说:“大王您为什么不杀了张仪呢?”怀王感到很后悔,派人去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 在此之后,各诸侯国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楚国大将唐眛(mò,陌)。 当时秦昭王和楚国结为姻亲,想和楚怀王见见面,楚怀王想要前往,屈原劝谏说:“秦国是虎狼一般贪暴的家国,是不能信任的,还是不去为好。”可是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前去,他说:“为什么要断绝了秦王的好意呢?”怀王最终还是去了。但他刚一进武关,秦朝的伏兵就斩断了他的归路,把怀王扣留,为的是让他答应割让土地。怀王大怒,不肯应允。逃到赵国,但赵国拒绝接纳。然后又来到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任命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因子兰劝怀王⼊秦而最终死在秦国,楚国人都把此事的责任归罪于子兰。 屈原对子兰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痛恨。虽然⾝遭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怀念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总是希望国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他总是不忘怀念君王,复兴家国,扭转局势,所以在一篇作品中多次流露此种心情。然而终究无可奈何,所以也不可能再返朝廷,于此也可见怀王最终也没有醒悟。作为国君,不管他聪明还是愚蠢,有才还是无才,都希望找到忠臣和贤士来辅佐自己治理家国,然而亡国破家之事却不断发生,而圣明之君、太平之国却好多世代都未曾一见,其 ![]() ![]() 令尹子兰听到以上情况 ![]()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荒野草泽上一边走,一边悲愤长昑。脸⾊憔悴,形体⼲瘦。一位渔翁看到他,就问道:“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里来呢?”屈原说:“全社会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是⼲净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了。”渔翁说:“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全社会的人都污浊,你为什么不在其中随波逐流?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为什么不在其中吃点残羹剩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躯的人一定要把⾐服上的尘土抖⼲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之⾝,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我宁愿跳⼊江⽔长流之內,葬⾝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于是,屈原写下了作品《怀沙》,其中这样写道: ![]() ![]() 想把方木削成圆木啊,但正常法度不可改易。抛开正路而走斜径啊,那将为君子所鄙弃。明确规范,牢记法度啊,往⽇的初衷决不反悔。品 ![]() ![]() ![]() 任重道远负载太多啊,沉陷阻滞不能向前。⾝怀美⽟品德⾼啊,处境困窘向谁献?城中群狗胡 ![]() ![]() ![]() ![]() 尾声:浩 ![]() ![]() ![]() 于是,屈原就怀抱石头,投⼊汨罗江杀自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有宋⽟、唐勒、景差等人,他们都爱好文学而以擅长辞赋著名。但他们都只学习了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而最终没人敢像屈原那样直言劝谏。此后楚国一天比一天弱小,几十年之后终于被秦国消灭。 自从屈原沉江而死一百多年之后,汉朝有个贾生,在担任长沙王太傅时,经过湘⽔,写一篇辞赋投⼊江中,以此祭吊屈原。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 ![]() 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 ![]()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 ![]() ![]() ![]() 贾谊向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侯嘲 ![]() 我恭奉天子诏命,带罪来到长沙任职。曾听说过屈原啊,是自沉汨罗江而长逝。今天我来到湘江边上,托江⽔来敬吊先生的英灵。遭遇纷 ![]() ![]() 尾声:算了吧!既然国人不了解我,抑郁不快又能和谁诉说?凤凰⾼飞远离去,本应如此自引退。效法神龙隐渊底,深蔵避祸自爱惜。韬光晦迹来隐处,岂能与蚂蚁、⽔蛭、蚯蚓为邻居?圣人品德最可贵,远离浊世而自隐匿。若是良马可拴系,怎说异于⽝羊类!世态纷 ![]() 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支鸮鸟飞进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边。楚国人把鸮叫做“服”贾谊原来就是因被贬来到长沙,而长沙又地势低洼,气候嘲 ![]() 丁卯年四月初夏,庚子⽇太 ![]() 天地万物长变化,本来无有终止时。如涡流旋转,反复循环。外形內气转化相续,演变如蝉蜕化一般。其道理深微无穷,言语哪能说得周遍。祸当中傍倚着福,福当中也埋蔵着祸。忧和喜同聚一起,吉和凶同在一个领域。当年吴国是何等的強大,但吴王夫差却以此而败亡。越国败处会稽,勾践以此称霸于世。李斯游秦顺利成功,却终于遭受五刑。傅说原为一刑徒,后来却成武丁相。祸对于福来说,与绳索互相 ![]() ![]() ![]() ![]() ![]() 何况天地为巨炉,自然本为司炉工。 ![]() ![]() ![]() ![]() ![]() ![]() ![]() ![]() ![]() ![]() ![]() 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粱怀王太傅。粱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 ![]() 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候。贾谊劝谏,认为家国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汉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粱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后来汉文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曾和我有过书信往来。到汉昭帝时,他担任九卿之职。 太史公说:我读完《离 ![]() 解析 《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 对于屈原,作者先写他的才能之⾼。他“博闻強志,明于治 ![]() ![]() ![]() 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点写了他的死。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強者方能如此,唯有⾼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人又谁能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而蒙世俗之温蠼乎!”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以死直”(《离 ![]() 司马迁对贾谊,则首先表现其才华过人“是时贾生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人,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 ![]() ![]() ![]() ![]() 贾谊到长沙之后,作者重点写其郁郁不快的情怀,而在表现时,又大多借贾谊自己的辞赋来直接抒发,如其《吊屈原赋》云:“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这哪里是独吊屈原,贾谊亦何尝不是如此,不然的话,他又怎能年纪轻轻就忧郁而死呢?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笔端 ![]() ![]() ![]() 也正是由于作者把自己悲愤不平之感倾注在本传上,才使得本篇有了不同于其他人物传记的特⾊,这就是一边叙事,一边议论抒情。如本传开头两个自然段是叙事,但讲到屈原被疏之后,作者忍耐不住开始一大段议论抒情,对屈原人格,对《离 ![]() ![]() 另外,本篇在写作上确实又继承了《离 ![]() ![]() ![]() |
上一章 史记 下一章 ( → ) |
史记vip未删节下载由网友提供,《史记》情节富于变化、节奏流畅,是一本文笔好高质量俱佳的文学作品,眼袋小说网免费提供史记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